㈠ 調查土壤中蚯蚓的種群數量用什麼方法好
調查種群數量普遍用兩種方法: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對於一些空間活動不活躍的基本上採用樣方法,如蚯蚓,植物.對於活動活躍的採用重捕法,如鳥類,田鼠等.
㈡ 研究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用的什麼方法
A、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研究某種群數量變化規律使用了模型建構法,前者構建的是物理模型,後者構建的是數學模型,A正確;
B、預實驗可以檢測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費,B正確;
C、藍藻屬於原核生物,其細胞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C錯誤;
D、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採用了對比實驗法,D正確.
故選:C.
㈢ 詳細敘述種群數量調查的方法.
主要有兩種: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
樣方法
定義:在若干樣方中計數全部個體,然後將其平均數推廣,來估計種群總體數量的方法.(1)取樣調查中的兩個概念①樣方:樣方也叫樣本,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出來的部分個體的集合,叫做樣方.②隨機取樣:在抽樣時如果總體中每一個個體被抽選的機會均等,且每一個個體被選與其他個體間無任何牽連,那麼,這種既滿足隨機性,又滿足獨立性的抽樣,就叫做隨機取樣(或叫做簡單隨機取樣).隨機取樣不允許摻入任何主觀性,否則,就難以避免調查人員想獲得調查屬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調查結果偏大.③適用范圍:植物種群密度,昆蟲卵的密度,蚜蟲、跳蝻的密度(2)常用取樣①點狀取樣法點狀取樣法中常用的為五點取樣法,如圖A,當調查的總體為非長條形時,可用此法取樣.在總體中按梅花形取5個樣方,每個樣方的長和寬要求一致.這種方法適用於調查植物個體分布比較均勻的情況.②等距取樣法當調查的總體為長條形時,可用等距取樣法,如圖B,先將調查總體分成若乾等份,由抽樣比率決定距離或間隔,然後按這一相等的距離或間隔抽取樣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樣法.例如,長條形的總體為100m長,如果要等距抽取10樣方,那麼抽樣的比率為1/10,抽樣距離為10m,然後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內進行取樣,樣方大小要求一致.樣方法的兩種邊角統計方式如下圖(紅色為需統計邊線)樣方法具體步驟如下:①確定調查對象;②選取樣方:必須選擇一個該種群分布較均勻的地塊,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③計數:計數每個樣方內該種群數量;
㈣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有哪些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以及具體操作如下:
1、樣方法
其原理是: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值。
2、標志重捕法
其原理是: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計種群密度。
即若將該地段種群個體總數記為N,其中標志數(重捕前放回的標志個體數)為M,重新捕獲的個體數為n,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為m,則有N:M=n:m。
3、去除取樣法
在一個封閉的種群里,隨著連續的捕捉,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獲取的個體數逐漸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積數就逐漸增大。當單位努力的捕捉數等於零時,捕獲累積數就是種群數量的估計值。
4、直接計數法
通過顯微鏡利用血球計數板進行較大單細胞微生物計數的操作方法,稱為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這是一種常用的徽生物計數方法,此種方法簡便、快速、直觀。顯微鏡直接計數法是將少量待測樣品的懸浮液置於一種特別的具有確定面積和容積的載玻片上(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直接計數,然後推算出含菌數的方法。
血球計數板是常用的計菌器之一,有兩種規格:一種規格是 2mm x 2mm x 0.1mm方格,另一種規格是1mm x 1mm x 0.1mm方格。
(4)種群數量的調查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標記重組法的注意事項:
1、選擇的區域必須隨機,不能有太多的主觀選擇;
2、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其正常生命活動及其行為產生任何干擾;
3、標記不會在短時間內損壞,也不會對此生物再次被捕捉產生任何影響;
4、重捕的空間與方法必須同上次一樣;
5、標記個體與自然個體的混合所需時間需要正確估計;
6、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種群調查
㈤ 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適用范圍樣方法的取樣方法幾種計數原則
1.樣方法,也叫樣本法:主要用於移動能力較低,種群密度均勻的種群;
用樣方法計數時,首先要計數樣方內部的個體,對於處在邊界上的植株,應該只計數相鄰兩條邊上的植株,不應四條邊上的植株都計,也不能四條邊上的植株都不計;五點取樣法、等距取樣法等
2.標志重捕法:用於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種群
3.黑光燈誘捕法(測得的是相對密度)等
㈥ 種群動態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種群動態研究的基本方法有野外調查掌握資料,實驗研究證實假說或進行驗證,以及通過數學模型進行模擬研究並對未來動態變化作出預測。
種群動態研究種群數量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變動規律,即研究下列問題:1.有多少(數量和密度)。2.哪裡多,哪裡少(分布)。3.怎樣變動(數量變動和擴散遷移)。4.為什麼這樣變動(種群調節)。
㈦ 種群動態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種群動態研究的基本方法有野外調查掌握資料,實驗研究證實假說或進行驗證,以及通過數學模型進行模擬研究並對未來動態變化作出預測。種群動態研究種群數量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變動規律,即研究下列問題:
1.有多少(數量和密度)。
2.哪裡多,哪裡少(分布)。
3.怎樣變動(數量變動和擴散遷移)。
4.為什麼這樣變動(種群調節)。
㈧ 統計物種數量和種群密度的方法除了標志重捕法和樣方法以外還有什麼辦法
目測估計法是簡單估算某地區的種群數,然後進行評價,如:很多,較多,很少.
記名計數法是在獲取樣方後,逐個對樣方中的個體進行記錄,雖然調查豐富度只需要知道種類數就可以了,但是一般在操作時都會將每個物種的數量進行記錄的.某些用於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也可以用來調查豐富度:
調查種群密度:標志重捕法、樣方法【查數】、目測估計法【查數】、抽樣檢測法、誘捕法.
調查豐富度:記名計數法(樣方法【查種類】)、目測估計法【查種類】.
㈨ 種群數量變化的研究方法
A、種群的數量變化--模型法,A錯誤;
B、植株上蚜蟲的密度--樣方法,B錯誤;
C、酵母菌的種群密度--抽樣檢測法和顯微計數法,C正確;
D、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的統計--記名計演算法或目測估計法,D正確.
故選:CD.
㈩ 調查種群密度的幾種方法及特點
1.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很多,有的方法可以使用多種生物,有的生物可能可以用多種方法都可以進行。
2.每一種方法都有適用范圍,比如標志重捕法一般適用於哺乳類、鳥類、魚類、昆蟲和腹足類等動物,但只是一般,應該也有特例。我認為蝸牛的活動力不較弱,可能用樣方法更適合,也許這是一個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