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生態化研究方法是

生態化研究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2-01-13 19:26:12

❶ 生態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什麼

生態學研究方法:野外調查研究,實驗室研究以及系統分析和模型三種類型。
野外調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對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位觀測和原地實驗等方法。
系統分
析和模型是指對野外調查研究或受控生態實驗的大量資料和數據進行綜合歸納
分析,表達各種變數之間存在的種種相互關系,反映客觀生態規律性,模擬自然生
態系統的方法技術。

❷ 生態學研究方法(野外觀察、實驗方法和數學模型與數量分析法)的關聯

從生態學的發展歷史來說,野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的,並且是第一性的。例如你要了解動物的種群數量變動,首先就要在自然中觀察和收集數據。野外和實驗研究室在20 世紀20年代劃分的。實驗研究室分析因果關系的一種有用的補充手段。利用數學模型進行模擬式理論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只有從野外獲得實驗物品和數據,回到實驗室進行室內重復實驗,得到一些規律,通過建模來鞏固這個結果,預測。也可以適當更改參數,是數學模型研究逐步逼近現實。

❸  生態系統研究的新方向

生態系統研究的新方向是進行長期的網路式的研究(孫鴻烈、趙士洞、江洪,1995)。最近10餘年來,一些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項目紛紛建立了長期生態學觀測與研究網路,如美國1979年建立的「長期生態學研究網路(LTER)」,英國1992年建立的「環境變化研究網路(ECN)」,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建立的「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科學聯合會等組織聯合建立的「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觀測系統(CTOS)」等。中國於1988年開始進行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的研究與設計,從1989年開始進行了中國主要類型森林生態系統的網路化研究。

❹ 森林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本人不是北林的,但是也是學習生態的,參合著我自己的理解,簡單說一下。森林生態學是研究森林生物之間以及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說,課題都是通過內外業結合。外業,顧名思義,就是假期要經常出去大山森林中去調查實地數據或採集所需要樣本。內業,就是處理外業帶回來的數據及實驗樣品,一般是需要做化學實驗。外業比較辛苦,但樂趣也非常多,可以到處跑,看各地風情,品各地小吃;內業比較枯燥,但是沒有外業的蚊蟲叮咬,蛇蟲的驚嚇,陽光的暴曬,風雨的摧殘。本人還是非常喜歡外業的,刺激,新鮮。一般來說女孩子不太適合外業,但是我們實驗室除我之外,幾乎全是女將了,很強悍的!O(∩_∩)O哈哈~

❺ 生態地質環境研究方法

勘查區包括塔里木盆地周邊的低山丘陵區、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區、塔里木河沖積平原區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區4個地貌單元,其生態地質環境條件差異很大,環境現狀頗為復雜。正確地劃分勘查區內的生態地質環境類型,合理地選擇生態地質環境評價因子,對區內諸多生態地質環境類型的動態變化進行快速准確的分析評價,是本次生態地質環境及其演化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

根據勘查區范圍大、地質環境條件復雜,通過常規的地面調查耗時長、耗資大,且無法滿足研究地質環境演化的特點,本次工作採用了先進的陸地衛星遙感解譯的方法,委託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進行。

本次遙感解譯工作選擇20世紀70年代的MSS數據作為本勘查區的生態地質環境背景值,選擇90年代的ETM數據作為勘查區的生態地質環境現狀值。通過對兩個時段衛星影像數據採用計算機數據處理結合目視解譯來研究勘查區生態地質環境的背景條件、現狀條件,並通過對比分析研究勘查區生態地質環境的演化規律,同時對環境演化的原因進行分析,在綜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塔里木盆地生態地質環境保護的建議。

一、生態地質環境類型劃分

如何劃分生態地質環境類型,國內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原則。本次工作根據區內生態地質環境的特點,在參閱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共劃分出3種生態地質環境類型,13個評價因子(表7-1)。

表7-1 塔里木盆地周邊地區生態地質環境類型及評價因子分類

1.土地利用類型(Td)

1)耕地因子包括棉田、稻田、玉米地、豆類及谷類種植地,少量休閑地和棄耕地。

2)草地因子包括蘆葦、芨芨草、甘草、麻黃草、羅布麻、胖姑娘等草本植物。局部混生有稀疏的胡楊、灰楊、沙拐棗等喬木和紅柳、梭梭柴、駱駝刺等灌木叢。

3)林地因子包括胡楊、灰楊、榆樹、柳樹、沙拐棗和大面積的紅柳灌叢。在勘查區內許多地段,林地中混生有蘆葦、芨芨草、麻黃草等草本植物。

4)沼澤地因子包括濕地、積水窪地和與沼澤地共生的草地。濕地和積水窪地內有時生長有少量胡楊、灰楊和紅柳,草地中可見有蘆葦等生長。

5)砂礫石裸地因子主要包括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區礫質帶內的粗砂、礫石、砂土等混雜堆積物,少部分基岩風化破碎後淤積而成的細砂及粘土,在主幹河流河道內由沖積堆積形成的泥砂及細砂。

2.沙化土地類型(Sh)

沙化土地類型是按照風積沙或平沙地所佔面積的百分比,分為4種不同程度的沙化土地因子,即Ⅰ類因子:嚴重沙化土地;Ⅱ類因子:重度沙化土地;Ⅲ類因子:中度沙化土地;Ⅳ類因子:輕度沙化土地(表7-2)。

表7-2 沙化土地類型評價因子劃分標准

3.鹽漬化土地類型(Yz)

鹽漬化土地類型是根據鹽斑所覆蓋的面積百分比,結合植被生長的狀況,分為4種不同程度的鹽漬化土地因子(表7-3)。

表7-3 鹽漬化土地類型評價因子劃分標准

二、生態地質環境評價因子的解譯標志

對區內3種生態地質環境類型的遙感解譯,主要依據上述評價因子在ETM和MSS合成圖像上顯示的色彩信息、結構信息及形態展布特徵,分別建立了13種生態地質環境評價因子的解譯標志(表7-4)。

表7-4 生態地質環境13種評價因子影像特徵

續表

❻ 生態學研究方法(野外觀察、實驗方法和數學模型與數量分析法)的關聯 現代生態學 戈峰 課後題 求答案

野外觀察是生態研究的基礎與根本
實驗是補充與細化、精準化、或者對研究猜想的再現
數學模型用來精確描述生態系統的運動變化
數量分析法貫穿於整個研究,存在於野外觀察、實驗和數學模型等分析研究中,

❼ 生態學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野外調查、控制實驗和計算機模擬

❽ 2) 試舉例說明生態學是研究什麼問題的,採用什麼樣的方法

中文名稱:生態學 英文名稱:ecology 定義1:研究生物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所屬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應用氣象學(二級學科) 定義2:研究生命系統與其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所屬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定義3: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所屬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基礎科學(二級學科)

生態學(Ecology)是研究有機體及其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生物的生存、活動、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間、物質與能量。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對周圍環境某些物理條件和化學成分,如空氣、光照、水分、熱量和無機鹽類等的特殊需要。各種生物所需要的物質、能量以及它們所適應的理化條件是不同的,這種特性稱為物種的生態特性。

編輯本段生態學的基本內容
按所研究的生物類別分
有微生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人類生態學等;還可細分,如昆蟲生態學、魚類生態學等。
按生物系統的結構層次分
有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等。
按生物棲居的環境類別分
有陸地生態學和水域生態學;前者又可分為森林生態學、草原生態學、荒漠生態學、土壤生態學等,後者可分為海洋生態學、湖沼生態學、流域生態學等;還有更細的劃分,如植物根際生態學、腸道生態學等。 生態學與非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有數學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物理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生態經濟學、森林生態會計等;與生命科學其他分支相結合的有生理生態學、行為生態學、遺傳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古生態學等。 應用性分支學科有:農業生態學、醫學生態學、工業資源生態學、環境保護生態學、環境生態學、生態保育、生態信息學、城市生態學、生態系統服務、景觀生態學等。 生態學的一般規律大致可從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人與環境的關系四個方面說明。 在環境無明顯變化的條件下,種群數量有保持穩定的趨勢。一個種群所棲環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載一定數量的生物,承載量接近飽和時,如果種群數量(密度)再增加,增長率則會下降乃至出現負值,使種群數量減少;而當種群數量(密度)減少到一定限度時,增長率會再度上升,最終使種群數量達到該環境允許的穩定水平。對種群自然調節規律的研究可以指導生產實踐。例如,制定合理的漁業捕撈量和林業採伐量,可保證在不傷及生物資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產量。 一個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種都與其他物種存在著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常見的有: 食物鏈,居於相鄰環節的兩物種的數量比例有保持相對穩定的趨勢。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賴於被捕食者,其數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約;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數量也同樣受捕食者的制約。兩者間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競爭,物種間常因利用同一資源而發生競爭:如植物間爭光、爭空間、爭水、爭土壤養分;動物間爭食物、爭棲居地等。在長期進化中、競爭促進了物種的生態特性的分化,結果使競爭關系得到緩和,並使生物群落產生出一定的結構。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陽的喬木,又有矮小耐陰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動物或有晝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異,互不相擾; 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為生,大型草食動物依賴胃腸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幫助消化,以及蟻和蚜蟲的共生關系等,都表現了物種間的相互依賴的關系。以上幾種關系使生物群落表現出復雜而穩定的結構,即生態平衡,平衡的破壞常可能導致某種生物資源的永久性喪失。 生態系統的代謝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質不斷地循環再生。陽光提供的能量驅動著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停地循環流動,既包括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生物間的營養傳遞和生物與環境間的物質交換,也包括生命物質的合成與分解等物質形式的轉換。 物質循環的正常運行,要求一定的生態系統結構。隨著生物的進化和擴散,環境中大量無機物質被合成為生命物質形成了廣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飛禽走獸。一般說,發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質代謝是進多出少,而當群落成熟後代謝趨於平衡,進出大致相當。 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須注意到物質代謝的規律。一方面,在生產中只能因勢利導,合理開發生物資源,而不可只顧一時,竭澤而漁。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積農田因肥力減退未得到及時補償而減產。另一方面,還應控制環境污染,由於大量有毒的工業廢物進入環境,超越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凈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積累,損害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活環境。 生物進化就是生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生物在生活過程中不斷地由環境輸入並向其輸出物質,而被生物改變的物質環境反過來又影響或選擇生物,二者總是朝著相互適應的協同方向發展,即通常所說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隨著人類活動領域的擴展,對環境的影響也越加明顯。 在改造自然的話動中,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不少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損害了自身利益。如對某些自然資源的長期濫伐、濫捕、濫采造成資源短缺和枯竭,從而不能滿足人類自身需要;大量的工業污染直接危害人類自身健康等,這些都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大自然受破壞後所產生的一種反作用。

生態學內容
大致可從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人與環境的關系4方面說明。 ● 種群的自然調節 在環境無明顯變化的條件下,種群數量有保持穩定的趨勢。一個種群所棲環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載一定數量的生物,承載量接近飽和時,如果種群數量(密度)再增加,增長率則會下降乃至出現負值,使種群數量減少;而當種群數量(密度)減少到一定限度時,增長率會再度上升,最終使種群數量達到該環境允許的穩定水平。對種群自然調節規律的研究可以指導生產實踐。例如,制定合理的漁業捕撈量和林業採伐量,可保證在不傷及生物資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產量。 ● 物種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 一個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種都與其他物種存在著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常見的是:①食物鏈。在食物鏈中,居於相鄰環節的兩物種的數量比例有保持相對穩定的趨勢。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賴於被捕食者,其數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約;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數量也同樣受捕食者的制約。兩者間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②競爭。物種間常因利用同一資源而發生競爭:如植物間爭光、爭空間、爭水、爭土壤養分;動物間爭食物、爭棲居地等。在長期進化中、競爭促進了物種的生態特性的分化,結果使競爭關系得到緩和,並使生物群落產生出一定的結構。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陽的喬木,又有矮小耐陰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動物或有晝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異,互不相擾。③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為生,大型草食動物依賴胃腸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幫助消化,以及蟻和蚜蟲的共生關系等,都表現了物種間的相互依賴的關系。以上幾種關系使生物群落表現出復雜而穩定的結構,即生態平衡,平衡的破壞常可能導致某種生物資源的永久性喪失。 ● 物質的循環再生 生態系統的代謝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質不斷地循環再生。陽光提供的能量驅動著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停地循環流動,既包括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生物間的營養傳遞和生物與環境間的物質交換,也包括生命物質的合成與分解等物質形式的轉換。物質循環的正常運行,要求一定的生態系統結構。隨著生物的進化和擴散,環境中大量無機物質被合成為生命物質,形成了廣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飛禽走獸。一般說,發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質代謝是進多出少,而當群落成熟後代謝趨於平衡,進出大致相當。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須注意到物質代謝的規律。一方面,在生產中只能因勢利導,合理開發生物資源,而不可只顧一時,竭澤而漁。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積農田因肥力減退未得到及時補償而減產。另一方面,還應控制環境污染。由於大量有毒的工業廢物進入環境,超越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凈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積累,損害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活環境。 ● 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生物進化就是生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生物在生活過程中不斷地由環境輸入並向其輸出物質,而被生物改變的物質環境反過來又影響或選擇生物,二者總是朝著相互適應的協同方向發展,即通常所說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隨著人類活動領域的擴展,對環境的影響也越加明顯。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不少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損害了自身利益。如對某些自然資源的長期濫伐、濫捕、濫采造成資源短缺和枯竭,從而不能滿足人類自身需要;大量的工業污染直接危害人類自身健康等,這些都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大自然受破壞後所產生的一種反作用。
編輯本段分支學科
①按所研究的生物類別分,有微生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人類生態學等;還可細分,如昆蟲生態學、魚類生態學等。②按生物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有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等。③按生物棲居的環境類別分,有陸地生態學和水域生態學;前者又可分為森林生態學、草原生態學、荒漠生態學等,後者可分為海洋生態學、湖沼生態學、河流生態學等;還有更細的劃分,如植物根際生態學、腸道生態學等。④生態學與非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有數學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物理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經濟生態學等;與生命科學其他分支相結合的有生理生態學、行為生態學、遺傳生態學、進化生態學、古生態學等。⑤應用性分支學科有:農業生態學、醫學生態學、工業資源生態學、污染生態學(環境保護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等。

❾ 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簡單的說包括野外調查、實驗研究和系統分析、數學模型的使用等,現在還結合3S技術研究宏觀生態學。
你從任何一本生態學書上都能看到。

閱讀全文

與生態化研究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眼葯水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647
樓下有叫賣聲有什麼方法對付嗎 瀏覽:516
開口扳手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625
手串正確佩戴方法 瀏覽:412
瑜伽快速燃脂的方法 瀏覽:780
活期和定期計算方法 瀏覽:144
研究方法論的基本分析 瀏覽:650
三成倉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98
現代革命傳統教育的教學方法 瀏覽:879
孤獨症的訓練方法 瀏覽:410
兔球蟲病有什麼土方法治療 瀏覽:839
腮腺腫瘤早期治療方法 瀏覽:166
中醫對中暑治療方法 瀏覽:213
pico方法研究問題舉例 瀏覽:306
有優力防水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38
成人快速止癢的方法 瀏覽:332
紅米note3自帶內存卡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1
夢妝眼霜使用方法 瀏覽:675
教案裡面過程與方法目標怎麼寫 瀏覽:984
豬肉炒制的正確方法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