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哲學原著教學方法初探

哲學原著教學方法初探

發布時間:2022-09-24 22:59:22

Ⅰ 哲學課怎麼

1、發揮真理的力量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列寧的演說、毛澤東的報告,為何能贏得群眾、激動人心,關鍵在於他們能給人以真理,能發揮真理的力量。
思政課教師不但要有敏銳的政治覺悟,而且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注意把時效性、思想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統一起來,力求幫助學生在多變中把握永恆。
2、掌握說理的藝術
卓有成效的政治理論教育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教師不但要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而且要有精湛的教學方法和能給人以美感的講課藝術。用幽默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一本正經地宣講這種真理更容易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3、追求方法的效力
中國的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強調:「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
首先從學生普遍面臨的人生問題入手,為他們提供樹立人生理想、進行人生設計、處理戀愛和就業等問題的基本方法,引導他們走正確的人生之路。
再則,引導他們把對社會問題的感性關註上升到理性分析,幫助他們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等政治理論的有關方法去觀察、分析社會現象,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做一個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公民。
最後,為他們提供一些解決專業問題的方法,滿足他們掌握科學的理論思維方法、創新成才的高層次需要。
參見高金華,《政治理論教育要給人以真理》,《吉林教育科學》1996年第6期第56~57頁。(編輯:海文)
參見高金華,《政治理論教育應給人以方法》,《吉林教育科學》1995年第2期第54~55頁。(編輯:黎立)

如何學習哲學

學習哲學的三個必要前提: 一、明確哲學的意義——哲學是人生的意義之源,學哲學能讓人懂得人生的來龍去脈;系統地學哲學,人的智慧就能呈幾何級數增長;能在哲學上有所成就的人必然青史留名,並往往長壽。 二、擁有自我批評、聞過則喜、知錯能改、納諫如流的操養、勇氣和習慣。 三、有一定的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積累。一般高中文化是基礎。 學習哲學的方法:簡言之,就是用興趣引導閱讀,用思辨形成體系,用實踐檢驗學習。 一、培養興趣。長期、間斷性地刺激對哲學的愛好之情——說白了就是不停地問為什麼,並為此而感到喜悅。 二、反復閱讀。閱讀原著、評論、總論等各種哲學類書籍,可以從哲學故事、哲學史、哲學人物傳記等大眾讀物讀起,這樣利於興趣的積累,先憑興趣翻閱,然後由翻閱擴展為泛讀,再然後是精讀感興趣的某類哲學著作和該哲學的哲學史,最後是全面系統地閱讀各流派哲學著作和哲學史。閱讀中肯定會發現並提出問題,不一定要立刻解決(有些也不用解決),要保持這種發問的心態——這是不斷、反復閱讀的內在動力。 三、思辨。先試著自己回答問題,再參看書中的回答,在比較中不斷修正結論。這時你已經有了一定哲學基礎,就有必要尋找志同道合的哲學愛好者和專業哲學研究者——大學里哲學系的學生、老師,向他/她們請教問題、互相探討。一定要本著求知的態度友好地交流,展開不針對個人人格的討論和辯論,放棄狹隘的立場,取而代之的是求真知、求真理的態度。這一階段一定要思辨,就是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復習已有知識、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不斷地重新肯定自我。有條件的話去上哲學專業課,系統地學習某一流派哲學,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四、實踐。聯系身邊實際,進行主客統一的實踐活動,檢驗學習本身。哲學脫離了實踐便失去了其自身。其實學哲學不可能不用哲學的。但要有意識地檢驗自己的知行是否統一。仍然保持愛問為什麼的習慣,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指導。 哲學種類雖多,但殊途同歸,宗旨離不開人本身。學習某類哲學時,最好時刻保持警惕心態——不要陷入或沉迷於不同意識形態的爭端和無謂的理論沖突。不可否認,沖突是經常存在的,沖突甚至是必要且有益的。但「君子和而不同」,本著為工作、生活和學習提供思想指導的宗旨,我們學習哲學時最好自覺避免個體間的意識形態斗爭和理論分歧,求同存異為上。不妨將沖突和對立內化在自身、內化在自己的思想中、內化在哲學思想不斷成熟的過程中。這樣才不至於偏狹,不至於陷入哲學流派的紛爭,不至於迷失最初學哲學的目的,進而才能把時間和心血投入到哲學學習中,把精力集中到為他人服務的日常工作上,把理想定位在為人類創造美好未來的事業上。
採納哦

Ⅲ 如何加強哲學理論學習

讀些經典的著作,一定是經典的,不論是歷史上的,還是當今的,要讀好書,爛書不讀。舉例講,要了解哲學是什麼,可以去讀讀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哲學是什麼》(胡軍著),牛津大學公開課哲學概論;西方名人羅素的著作西方哲學史,入門的話,可以讀讀蘇菲的世界,中國哲學史讀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
要學習理論讀書時重要的,一類書可以多讀幾種,做比較,有思考,才有收獲。

Ⅳ 怎麼學好哲學。。

世界觀原理
方法論意義

物質決定意識
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規律的客觀性
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一切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堅持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基本原則是理論聯系實際。有些同學認為這是空話、是老生常談,沒有實際意義,其實,這才是學好哲學乃至一切學科的前提。

首先,學習的過程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哲學是對各門具體學科知識的概括和總結,而各門具體科學都是對客觀世界的具體認識,所以,哲學歸根到底也是來自於客觀實際。用歸納法和演繹法相結合來學習哲學更便於理解和接受。歸納法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法,演繹法是由一般到個別,經驗證明這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較好。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先用歸納法,既先列舉幾個生活或生產中的實例,然後從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學觀點。比如,老師先舉出上和下、教師和學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紀律等,然後抽象出其中的共同點,既都存在對立統一的雙方,從而引出矛盾觀點。學生在此基礎上可以再用演繹法,也就是用矛盾觀點聯系新的實際加以分析和說明。經過這么幾次反復,應該說一個哲學觀點就算掌握了。

其次,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有些同學把學科的界限分得特別清楚,不能進行知識的遷移。要想把哲學學好,在學習其它學科知識時要有意識地應用哲學思想進行指導,有助於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能力。比如,我問「一加一等於幾?」同學們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於一。」如果我再問:「在任何情況下都等於一嗎?」這時同學們可能才開始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在力學中講矢量時,當力有了方向時,就不能簡單地相加了,這就是哲學教給我們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讀哲學 做一個有靈魂的人

哲學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一種思考的狀態

教人如何在名利場出人頭地的所謂勵志類書籍,基本上是垃圾

就本性而言,沒有一個青少年願意自己過早變得世故、變老、變平庸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做一個有靈魂的人,一個精神上優秀的大寫的人

中學和大學低年級是開始學哲學的最佳年齡,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大哲學家的原著

問:楊詠梅 劉鐵軍
答:中國社科院哲學所 周國平

問:根據我們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哲學類書籍在中學生的閱讀需求中占據了相當比重,但同時也發現不少人對哲學有誤解。您能不能有針對性地與中學生談一談如何閱讀哲學的問題,給中學生一些閱讀建議?

答:這正是我樂意做的事情,因為我相信,中學生里一定有許多哲學的潛在知音,對他們說話決不會白費口舌。

問:哲學是什麼?教科書上說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這個定義好像太籠統了。不少中學生以為哲學就是馬克思主義或政治課本,覺得枯燥,但他們卻喜歡讀哲理散文,包括您的文章。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答:哲學一詞的本義是愛智慧,通俗地說,就是不願糊里糊塗地活著,要活得明白。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就是這個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問題。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人生觀。我不太贊同哲學是學問的提法,因為說學問就容易凝固化。嚴格地說,哲學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一種思考的狀態。請注意「觀」這個詞,世界觀就是「觀」世界,人生觀就是「觀」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第二,所「觀」的應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們平時往往沉湎於身邊的瑣事之中,但有時也會從中跳出來,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麼、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這樣的問題,這時候就是在進行哲學思考了。哲學是「觀」全局的活動,其最重要的特徵,一是獨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問題。

馬克思是一位大哲學家,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在現代具有重要影響的哲學,這是現代許多哲學家都承認的。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西方哲學傳統中產生的,脫離這個傳統,就不可能正確理解它。在我們的教科書中,它被孤立起來了,它的豐富內涵又被簡單化為一些教條,這當然會使學生對哲學產生誤解和厭倦。我本人認為,中學哲學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問:如今書店裡最多的哲理讀物是勵志類書籍,您認為它們會給中學生帶來何種影響?

答:的確,現在書店裡大量充斥著所謂的勵志類書籍,其內容無非是教人如何在名利場上拼搏,出人頭地,發財致富,如何精明地處理人際關系,討老闆歡心,在社會上吃得開,諸如此類。依我看,這類東西基本上是垃圾,與哲學完全不沾邊。但恰恰是這類東西十分暢銷,每次在書店看到它們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滿眼是「經營自我」、「致富聖經」、「人生策略」、「能說會道才能贏」之類庸俗不堪的書名,我就為我們的民族竟墮落到了這等地步感到悲哀。使我驚訝的是,對於這種東西,稍有靈性的人都會產生本能的厭惡,怎麼還有人而且許多人把它們買回去讀?事實上,它們大多是書商找寫手胡亂編造出來的,目的是騙錢,寫手自己絕非成功之人,讀它們的人怎麼就能成功?可見這個時代已經急功近利到了盲目的程度。這種書會不會給中學生帶來不良影響?當然會。不過,我相信,就本性而言,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心靈是不會喜歡這種散發著腐朽氣息的東西的,沒有一個孩子願意自己變得世故。如果他們中有人也讀這種書,我敢斷言,多半是庸俗的家長硬塞給他的。我希望廣大中學生遠離這種書,以讀這種書為恥,因為這意味著年輕純潔的心過早變老變平庸了。

這里我想順便談一談為什麼要學哲學。人是應該有進取心的,問題是朝什麼方向進取?哲學讓人綜觀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實際上就為人的進取方向提供了一個坐標。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麼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區別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個有靈魂的人,一個精神上優秀的大寫的人。這樣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義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滿意義的。可是,事實上,人類歷史上一切偉大的成功者恰恰出於這樣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個領域,包括創造財富的領域,做成大事業的絕非只有一些小伎倆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對世界和人生有廣闊思考和獨特領悟的擁有大智慧的人。

問:您曾說您最樂意與孩子談哲學,您的《哲學:對世界的認識》、《精神的故鄉》也是為孩子寫的。您能不能談一談,一個人在什麼年齡學哲學最合適?中學生應該怎樣學哲學?能否推薦一些適合於中學生的哲學讀物?

答:一個人在任何年齡都可以學哲學。在不同的年齡,學習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爾說過,對於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會有很不同的理解。不過,就哲學是愛智慧而言,我覺得中學和大學低年級是開始學哲學的最佳年齡。有一本書的書名叫《孩子都是哲學家》,我很贊同這個說法。愛智慧開始於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強烈的,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們什麼都要問,其中許多是真正哲學性質的。只是在小學時,年齡太小,好奇心雖然強烈,理性思維的能力畢竟還弱,應該鼓勵孩子的自發興趣,但不宜於正式學習。到了中學階段,可以開始正式學習了。所謂正式學習,也不是一本正經地讀教科書。在古希臘時代,蘇格拉底整天在街頭與人聊天,最喜歡聽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學生年齡的人,他也最喜歡與這樣年齡的人聊,認為他們的心靈是最適宜播下哲學種子的沃土。就在這樣的聊天中,這些青少年學到了哲學,其中好幾位成了大哲學家,柏拉圖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學生到哪裡去找這樣一個蘇格拉底啊,主要還得靠自己閱讀。一開始當然只能讀一些比較通俗的入門書,在選擇這類讀物的時候,我想強調兩條標准,第一要有趣,第二起點要高。既有趣起點又高,談何容易。其實好的通俗哲學書是非常難寫的,必出於大家之手。這方面有兩本書值得推薦,一是羅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學階段,如果你想深入學哲學,我建議你讀一本比較可靠的哲學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學史》,然後,選擇其中談到的你感興趣的哲學家,去看他們的原著。我這里說的是學習西方哲學,學習中國古代哲學的道理與此相同。根據我的經驗,要真正領悟哲學是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大哲學家的原著,看他們在想什麼問題和怎樣想這些問題。你一旦讀了進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淺的啟蒙讀物了。

周國平,著名詩人、作家、哲學家。1945年生於上海。1962-1968年就學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分配在廣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出版各類著作、譯著20餘種,總計幾百萬字。其中《人與永恆》、《守望的距離》、《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迷者的悟》、心靈自傳《歲月與性情》等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哲學應該如何入門
我建議先讀一本20世紀西方哲學史家寫作的哲學史,比如中華書局出版的《西方哲學史》,作者斯通普夫(美國),然後再讀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
然後,可以考慮讀一些哲學名著,比如柏拉圖的《理想國》等對話集、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靈魂論》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集》《談談方法》洛克的《人類理解論》休謨的《人性論》
當然,如果你把這些書都讀完之後發現這些書並不難,則說明你比較有哲學天賦,可以開始讀康德、黑格爾與20世紀哲學
如果這些書讀不懂,則建議以後別讀哲學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和條件學習哲學

哲學----認識論(世界觀)、方法論----是科學(具象)的科學(抽象)

學習方法:

1、學專門科學(包括工作)時,結合哲學去理解,運用哲學去指導實踐、去總結。

2、學哲學時,結合專門科學(包括工作)去理解,運用專門科學(包括工作)去豐富、去充實。

這里所說的家園,並不是指某國某地那樣具體的家鄉,而是指精神的家園,哲學意義上的家園,內心的家園。白居易詩雲:「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可獨在長安」,「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現代人整天龜縮在高層鋼筋混凝土製成的「火柴盒」里,走在人們比肩接踵的柏油馬路上,呼吸著被污染的混濁空氣,聽各種機器的嘈雜轟鳴……於是有一天,在你的內心深處會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緒,一縷鄉愁猛地襲來,你恨不得馬上一口氣跑到荒野僻靜處,在荷花池塘邊坐下;光著腳,躺在綠草地上,聞泥土的氣息,聽蛙聲一片,看第一顆星星閃爍在天邊,發誓要去尋找生命的根,渴望著歸真反璞……

這種情緒,就是尋找家園的沖動;就是本來意義上的哲學活動。它在全球生態危機的今天,顯得尤其迫切,尤其使人心灼。哲學活動的本質就是精神還鄉。

哲學一詞的本義是愛智慧,通俗地說,就是不願糊里糊塗地活著,要活得明白。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就是這個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問題。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人生觀。嚴格地說,哲學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一種思考的狀態。請注意「觀」這個詞,世界觀就是「觀」世界,人生觀就是「觀」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第二,所「觀」的應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們平時往往沉湎於身邊的瑣事之中,但有時也會從中跳出來,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麼、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這樣的問題,這時候就是在進行哲學思考了。哲學是「觀」全局的活動,其最重要的特徵,一是獨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問題。

人是應該有進取心的,問題是朝什麼方向進取?哲學讓人縱觀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實際上就為人的進取方向提供了一個坐標。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麼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區別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個有靈魂的人,一個精神上優秀的人。這樣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義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滿意義的。可是,事實上,人類歷史上一切偉大的成功者恰恰出於這樣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個領域,包括創造財富的領域,做成大事業的絕非只有一些小伎倆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對世界和人生有廣闊思考和獨特領悟的擁有大智慧的人。

二、中學生能學好哲學嗎?
周國平說:一個人在任何年齡都可以學哲學。在不同的年齡,學習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爾說過,對於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會有很不同的理解。不過,就哲學是愛智慧而言,中學和大學低年級是開始學哲學的最佳年齡。有一本書的書名叫《孩子都是哲學家》,愛智慧開始於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強烈的,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們什麼都要問,其中許多是真正哲學性質的。只是在小學時,年齡太小,好奇心雖然強烈,理性思維的能力畢竟還弱,應該鼓勵孩子的自發興趣,但不宜於正式學習。到了中學階段,可以開始正式學習了。所謂正式學習,也不是一本正經地讀教科書。在古希臘時代,蘇格拉底整天在街頭與人聊天,最喜歡聽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學生年齡的人,他也最喜歡與這樣年齡的人聊,認為他們的心靈是最適宜播下哲學種子的沃土。就在這樣的聊天中,這些青少年學到了哲學,其中好幾位成了大哲學家,柏拉圖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學生到哪裡去找這樣一個蘇格拉底啊,主要還得靠自己閱讀。一開始當然只能讀一些比較通俗的入門書,在選擇這類讀物的時候,第一要有趣,第二起點要高。既有趣起點又高,談何容易。其實好的通俗哲學書是非常難寫的,必出於大家之手。這方面有兩本書值得推薦,一是羅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學階段,如果你想深入學哲學,讀一本比較可靠的哲學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學史》,然後,選擇其中談到的你感興趣的哲學家,去看他們的原著。學習西方哲學,學習中國古代哲學的道理與此相同。要真正領悟哲學是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大哲學家的原著,看他們在想什麼問題和怎樣想這些問題。你一旦讀了進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淺的啟蒙讀物了。

三、我們應該怎樣學哲學呢?
哲學當成是工具課來對待,雖然這么說不一定科學,但我覺得這樣更便於學習和應用。語、數、外這三門被稱作工具學科,已經得到公認。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實際上就是思維工具,利用它可以幫助你學好各門具體學科,可以幫助你正確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如果這樣來理解哲學,就會注重應用。過去常有這種情況,有些同學在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時成績挺好,可是參加高考卻拿不了多少分。原因就在於平時學校的考試注重的是知識,對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考察不是很重視。所以,平時「聽話」的學生,老老實實看課本、背課本的學生就能得高分。但是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注重的是學生繼續學習的能力,因此,這些死背知識的學生就要在高考中落馬。這些同學高考失利後,總認為是自己沒有發揮好,其實,自己就是這個水平,只是平時沒有檢驗出來而已。

基本原則是理論聯系實際。有些同學認為這是空話、是老生常談,沒有實際意義,其實,這才是學好哲學乃至一切學科的前提。

首先,學習的過程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哲學是對各門具體學科知識的概括和總結,而各門具體科學都是對客觀世界的具體認識,所以,哲學歸根到底也是來自於客觀實際。用歸納法和演繹法相結合來學習哲學更便於理解和接受。歸納法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法,演繹法是由一般到個別,經驗證明這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較好。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先用歸納法,即先列舉幾個生活或生產中的實例,然後從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學觀點。比如,老師先舉出上和下、教師和學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紀律等,然後抽象出其中的共同點,即都存在對立統一的雙方,從而引出矛盾觀點。學生在此基礎上可以再用演繹法,也就是用矛盾觀點聯系新的實際加以分析和說明。經過這么幾次反復,應該說一個哲學觀點就算掌握了。其次,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有些同學把學科的界限分得特別清楚,不能進行知識的遷移。要想把哲學學好,在學習其它學科知識時要有意識地應用哲學思想進行指導,有助於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能力。比如,我問「一加一等於幾?」同學們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於二。」如果我再問:「在任何情況下都等於二嗎?」這時同學們可能才開始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在力學中講矢量時,當力有了方向時,就不能簡單地相加了,這就是哲學教給我們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首先要劃清兩個界限: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界限、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界限。

1、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的定義:
⑴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即世界觀的理論形態;
⑵是關於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⑶是最一般本質和規律的學問;
⑷是含有階級性的最抽象的社會意識形態。

2、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世界觀、方法論的定義: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和看法,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處理問題的根本方法。

李瑞環:《學哲學 用哲學》: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4098/

Ⅳ 哲學課的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

這取決於是哪一種哲學課。
如果是高中政治的哲學,建議你向高中政治老師請教,這是有一定的客觀流程,不能亂來的
如果是哲學交流討論課,那就可以加入教學者和學生的特點自由發揮了。但這也要看交流的話題是什麼,這取決於交流的是哲學中的哪一個范疇。如果是邏輯推理方面,證明論題,就需要以論證、邏輯推理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側重學生的思維縝密、謹慎、全面,要求從各個方面分析論題的特點,再加上來自於相應的參考資料來證明、推導分論點,最後總結概括,證明論題。但如果是針對某一社會現象作出評論、分析,就要以特定的教學方式教學:客觀分析這種現象的兩面性,分析產生的原因、影響、心理狀態等,並作出預測或避免或改善改進方式等等。這可以加上正方反方的辯論技巧。如果是對歷史上的某一事件、理論或人物等作分析和評論,就又不一樣。這需要從歷史論據來分析論證,從不同的角度提取主要觀點來對對象作出分析和評論等等。
以上是在不同情況中的教學方法流程。這里簡要分析主觀態度的培養。
主觀態度的培養對於哲學是非常重要的,能否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感興趣,能否讓學生接受,能否培養學生的哲學思維能力等等。這種培養一定是基於學生自己有興趣,願意接受任務向團體展示,這樣才能調動起積極性。最好還能加入更多元素,沖淡哲學的那種「乏味」。比如以以PPT的形式呈現,加上詩歌、音樂、圖片、視頻等等。這樣一是培養學生興趣,加強其主觀態度,二是讓學生得以拓展,激發靈感,一舉兩得

Ⅵ 哲學的學習方法

個人學習方法,供您參考:【一】首先,你要知道馬哲原理分為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價值觀幾個部分。原理內容本身不多,專門弄個筆記本,把原理抄下來,然後背誦下來就可以。接著多看關於原理的說明性文字,加深對原理的理解,把握馬哲原理的體系。【二】其次,關於體系和內容簡單說下就是:唯物論主要是物質和意識關系的原理(擴展開還有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法主要是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和五大范疇(因果,偶然必然等);認識論主要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歷史與邏輯統一,主觀和客觀統一;人生觀價值觀主要是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奉獻。哲學就這些內容,並不多,也不難。【三】最後,就是解題技巧。一般分為解答題和選擇題。1,解題格式分三部:首先答世界觀,一般以「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開頭;第二步答方法論,你回答完了世界觀後要接著答方法論,比如回答了「物質決定意識」這個世界觀,那麼方法論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般以「這就要求我們」開頭;最後一步結合材料,列出材料中哪些話反應了你回答的原理即可。2,題目一般都會以「請用唯物論有關原理」或「請用辯證法有關原理」提問。這時候只要記得哪些原理是唯物論,哪些原理是辯證法,很快就能解答出來。關鍵是,事先對原理進行一次全面整理並背誦,以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了。
3,選擇題,也沒什麼訣竅,第一就是整理熟記並背誦原理性文字,第二就是多做習題,高中考試題型和平時習題的重現率達50%以上。
4,總之,弄個筆記本,把哲學原理抄下來,總共原理也不超過30條,1000字左右,按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觀區分開背誦下來。解題時其實就那麼幾條原理,並不難。

閱讀全文

與哲學原著教學方法初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菜鳥寫作技巧和方法 瀏覽:762
閑置快速賣出去的方法 瀏覽:549
電腦用電壓力鍋做蛋糕的方法 瀏覽:5
建行隨芯用使用方法 瀏覽:282
眼角的皺紋用什麼方法可以弄掉 瀏覽:930
汽車螺紋測量方法 瀏覽:396
分析企業財務數據的方法 瀏覽:844
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方法 瀏覽:775
小彈力帶的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872
eminence使用方法 瀏覽:185
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課 瀏覽:419
如何擠奶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1
榮耀6電量提醒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11
黃褐斑國外治療方法 瀏覽:618
煎包機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40
電腦怎麼清理桌面垃圾最快方法 瀏覽:608
轎車輪胎性能檢測方法及其標准 瀏覽:439
pc肌鍛煉方法教學視頻 瀏覽:999
接觸角測量儀使用方法 瀏覽:791
冰晶石用什麼方法乾燥好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