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
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的方法:
1、首先確定場力,物體在重力場中受重力作用,帶電體在電場中受電場力作用,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洛倫茲力作用,電流在磁場中受安培力作用。
2、其次接觸力:直接接觸、發生彈性形變,有彈力作用。
3、最後摩擦力,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接觸面粗糙、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摩擦力。
『貳』 物理里邊受力分析有什麼要注意的
首先要非常清楚有哪些常見的力,比如說重力、摩擦力、壓力、電磁力、電場力等等的,然後受力分析的時候要弄清楚有哪些物體可以對它產生力的作用,再次要弄清楚那些力產生的原因,只要這些都徹底理解的話受力分析基本上就不會漏掉某些力或者重復計算某些力。。。
『叄』 物理受力有什麼分析的技巧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是研究力學問題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據題意選取研究的對象.選取研究對象的原則是要使對問題的研究盡量簡便.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或物體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
2.把研究對象從周圍的物體中隔離出來.為防止漏掉某個力,要養成按一般步驟分析的好習慣.一般應先分析重力;然後環繞物體一周,找出跟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並逐個分析這些物體對研究對象的彈力和摩擦力;最後再分析其他場力(電場力、磁場力等).
3.每分析一個力,都要想一想它的施力物體是誰,這樣可以避免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豎直上拋的物體並不受向上的推力,而剎車後靠慣性滑行的汽車也不受向前的「沖力」.
4.畫完受力圖後要進行定性檢驗,看一看根據你畫的受力圖,物體能否處於題目中所給的運動狀態.
5.對物體受力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把研究對象所受的力與它對其他物體的作用力相混淆.(2)對於作用在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必須明確它的來源,不能無中生有.(3)分析的是物體受到哪些「性質力」(按性質分類的力),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混淆重復分析.例如,有人認為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運動至最高點時受三個力的作用:重力、繩的拉力和向心力.實際上這個向心力是重力與繩拉力的合力,是「效果力」,不屬於單獨某一性質的力,不能重復分析.
『肆』 何謂受力圖畫受力圖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
一、受力圖是將研究的構件(研究對象)從與它發生聯系的周圍物體中分離出來,把作用於其上的全部外力都表示出來的表示物體受力情況的簡圖。
二、畫受力圖的一般步驟
1、首先,確定物體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2、再選擇合適的標度。
3、畫出所有主動力:根據標度及各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各力的圖示。
4、畫出所有約束反力
三、注意事項
1、如果是受力示意圖,則不用標度,不用表示力的大小,只需在力的方向畫個箭頭表示某方向有個力存在。
2、防止丟力:不要漏畫約束反力
3、防止多畫力。
4、注意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5、只畫外力,不畫內力。
(4)受力分析的方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根據計算的要求,全面表示某一物體(或物體系統)受力情況的力學簡圖,稱為該物體(或系統)的受力圖。一個正確的,完整的受力圖上,應該明確表示出各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至於力的大小,一般不要求在受力圖中按比例表示)。畫好受力圖是對物體(或系統)進行受力分析和計算的最基本的步驟。
畫物體的受力圖並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高中生必備的一種能力,也往往是解題最關鍵的環節。在進行受力分析時,研究對象可以是某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保持相對靜止的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一般來說我們遵循的原則是先整體、後部分。具體的受力分析還是要結合題意判斷。
解題一定要靈活畫受力圖還要防止丟力,畫力的過程,我們一般的原則是先畫場力,再畫出接觸力。所謂的場力簡單來說,就是可以不接觸就能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比如,重力、庫侖力、安培力等等。畫完了受力圖,接下來就要對力進行分解了。
相當多的物理題,都要建立直角坐標系,也有部分題需要運用力的封閉三角形法則來計算和分析的。對力進行分解,建立直角坐標系的常見方法,就是以物體運動方向,或可能運動方向為x軸,垂直於這個方向規定為y軸,然後將物體受到的力向這兩個方向上進行投影運算。
然後就是列出x軸和y軸的受力情況。如果物體受力平衡則x與y軸方向上合力都為零;當物體受力不平衡時(有加速度),x軸上求出合外力,帶入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因為上文中對y軸的規定,所以一般來說y軸是受力平衡的。
『伍』 如何進行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的方法
1. 隔離法(隔離法是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最基本方法):將所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進而分析周圍有哪些物體對它施加了力的作用,方向如何,並將這些力一一畫在受力圖上。在畫支持力、壓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時容易出錯,要熟記支持力、壓力的方向一定與接觸面或接觸點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著接觸面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 整體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組成的整體選為研究對象。整體法也是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當隔離法解決某些問題較困難時,整體法便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如能將隔離法和整體法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會有很好的效果。
二、受力分析的步驟
1. 明確研究對象,即確定我們要分析哪個物體的受力情況。 2. 首先分析重力(或其他場力,如電場力、磁場力)。
3. 接著分析彈力:圍繞研究對象一周,找出與它接觸的物體,根據彈力產生條件(直接接觸且有彈性形變),分析研究對象受到的彈力。
4. 然後根據摩擦力產生條件(粗糙接觸面間有彈力且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分析研究對象受到的摩擦力。
5. 再根據題意分析研究對象受到的其他力。
6. 最後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示意圖。高中階段,一般情況下研究對象可看作質點,畫示意圖時,可把所有力的作用點畫在一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