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綜合交通網路評價方法及模型研究

綜合交通網路評價方法及模型研究

發布時間:2022-09-24 11:40:53

❶ 道路安全評價方法

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重點評述了絕對數法、事故率法、事故強度分析法,概率一數理統計法、模型法、時間序列分析法和灰色評價方法等國內外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種評價方法,指出了各種評價方法的優缺點及其適用性,結果對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關鍵詞: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方法:指標體系:灰色評價1 道路交通安全現狀汽車已成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標志。人類在享受汽車帶來的舒適、便捷等優越性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當今世界上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70多萬人,傷殘2000~2500萬人。20世紀,世界上已有3300多萬人在車輪下喪生 J,交通事故已成為一場「無休止的戰爭」。與世界各國相比,中國的道路交通事故就顯得更為嚴重。中國的交通事故基本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逐步上升的。每年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20世紀50、60年代為幾百到幾千人,70年代發展為1~2萬人。1984年後,事故死亡人數急劇上升,1988—1990年期間稍有回落。1991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化,國家總體經濟實力增強。汽車和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汽車等機動車擁有量急劇上升。至2001年,全國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已達300人。2001年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例75.5萬起,事故共造成10.6萬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0.9億元,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位居世界第一位,超過印度、美國、俄羅斯。2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因素 s  道路交通系統是由人、車、路和環境等諸要素構成的一個動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穩定都可能導致種種的沖突與矛盾,從而引發交通事故。2.1 人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人作為道路交通系統中的主體,起主導控製作用。通常認為,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駕駛人員的觀察、判斷、操作等方面所發生的錯誤。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麻痹大意,車速過快,車與車之間沒有保持安全距離等,二是駕駛人員的身體、生理、精神和情緒等狀態以及年齡、經驗等會導致駕駛員工作能力的下降。另外,從需求的角度講,人們總是希望盡可能的節省體力、時間和油耗。出於這個動機,所以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行人不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而翻越交通護欄;遇到排隊或阻車時,駕駛員常駛入非機動車道;在瓶頸路段,駕駛員爭道行駛,互不相讓等等,這些違章現象常常造成人為地誘發交通事故。2.2 車輛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車輛是工具,是道路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交通安全有密切的關系。雖然在事故統計中,因為車輛而直接導致的事故比例並不大,但如果能進一步改善車輛的結構和性能,按規定進行安全檢查,使汽車具有良好的技術狀況,從某種角度講是可以防止駕駛員失誤的,至少也可能減輕事故的損失。為了安全快速行駛,汽車配備有前照燈、制動燈、擋風玻璃,安全帶及後視鏡等。如果某一設施出現故障,就有可能引發交通事故;汽車的使用性能相對於交通安全也是至關重要的,動力性越好,制動性越可靠,同時擁有良好的操作穩定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小;隨著汽車使用時間的延長,各部件磨損程度加大,導致使用性能下降,技術狀況變壞,如果不及時檢查和調整,很容易出現制動跑偏、輪胎爆裂、喇叭不響、汽車擺頭等異常現象,從而引發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2.3 道路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道路作為道路交通系統賴以生存的基礎設施,對交通安全起著重要作用。雖然世界上多數國家的統計結果表明事故的責任主要在於人與車,但事實上駕駛員的粗心和失誤大部分是由於困難的道路條件引起的,而道路條件與道路設計、施工、養護是分不開的。
安全員報考條件-八大員考試培訓中心
廣告 安全員報考條件2020年報考開始,考證策略指導,報考條件。流程。方式解讀。 查看詳情 >

具有足夠強度的路面在行車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在溫度和濕度的影響下,不產生過多的磨損、 壓碎及變形,同時還要保證一定限度內的抗滑能力和平整性,這樣才能為安全行車創造有利條件;在道路線形設計時,應該合理安排曲線的半徑和轉角,通過彎道超高、彎道加寬的辦法防止出現橫向翻車或滑移的現象,同時有足夠的視距能夠在發現障礙物時及時地採取措施;因為匯集在交叉路口的機動車、行人以及自行車行駛方向各不相同,所以交叉口處存在著大量干擾與沖突,在設計時應盡量避免四路以上的交叉路口,同時採用交通信號控制交叉交通流的相對速度,採用分離車道和隔離式道路為左右轉彎車輛的運行提供方便,減少車輛在交叉路口區域的沖突。 2.4 環境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交通環境涉及的內容很多,比如氣候條件(雨、霧、能見度),沿路植被、建築、城鎮,人的交通 意識,社會的經濟狀況,交通立法,醫療條件等。環境對交通安全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舉典型的交叉路的環境為例。在交叉口處的四周建築物密集,商店林立,攤點凌亂;各種霓虹燈、廣告牌、門面裝飾五顏六色,使駕駛員目不暇接;為了招攬顧客,音樂聲、叫賣聲,使人心煩意亂,這樣的環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影響正確判斷。此外,刺激會使駕駛員看不清周圍的各種現象,這也是十分危險的。 3 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方法與適用性 3.1 絕對數 引  用絕對數進行評價採用四項指標, 即事故次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來表示。 3.2 事故率法【3】  事故率法可以分為地點事故率法、路段事故率法(運行事故率法和事故密度法)、地區事故率法  (人口事故率法、車輛事故率法等)、綜合事故率法(當量死亡率、億車公里率等)。事故率法是用一種相對指標來表達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3.3 概率一數理統計法  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一般為確定正常條件下事故發生的概率分布,以這種分布作為進行判斷的依據。看事故發生數是否在正常的概率范圍之內,超出這一范圍則定義為比較危險,而低於這一范圍則定義為比較安全。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在我國比較常用。 3.4 事故強度分析法【4】  它是在一些事故指標的基礎上結合道路交通的其他因素,得出一個綜合評判指標。以此作為評  判的依據進行道路安全性能的評價與研究。常用的指標是萬車死亡數、l0萬人死亡數、億車千米事故數等。由於這些指標加入了相對參照數據,使不同道路的指標間的比較更加科學合理。特別是其中的萬車死亡數和億車千米事故數兩項指標,由於不同地區、道路之間的其它因素差異比較小,因而具有較好的可比性。我國常採用事故強度指標P作為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指標。 P : ×10^I DcL  其中,P為事故強度;D.為當量死亡人數(人):D 為當量車輛數(輛);L為換算道路里程數( )。 P是由萬車事故率與萬千米道路事故率相乘後取算術平方根所得。這間接地反映了交通流的特 點,並考慮了地理、氣候、環境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比性。 4 結論與展望  文中所述評價方法各有利弊,每種方法又是有一定適用范圍的,因此在選擇時要注意它的實際應用性。同時,應該從事故多發點、不同路線、不同區域三個層次對道路交通安全進行評價 J,最終形成道路安全性能的綜合評價系統。當然也清楚地看到,採用事故統計方法來進行交通安全評價存在著「小樣本、大周期、大區域、低信度」的缺陷,因此為了保證評價的准確性和實用性,應用事故統計為基礎的評價方法的同時,以其他的間接評價方法比如交通沖突技術 作為補充是十分必要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是一個復雜的值得探討的永恆課題,通過評價可以發現問題, 並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交通安全、快捷和暢通。 參考文獻:  [1】任福田,劉小明.論道路交通安全[M】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沖刺必備-公路工程試驗檢測人員用書-宏達教育助您通過考試
廣告 2020年公路水運檢測師超級押題限時領取中! 查看詳情 >
[

❷ 程琳的人物生平

1963年7月生,江蘇人。
1987年 獲同濟大學學士學位;
1992年 武漢大學碩士學位;同年赴東南大學工作;
1995-1997年 中國國家教育部國際合作司 項目官員;
2002年 獲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學位;
2004年 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交通規劃、交通管理、優化理論與方法、交通經濟
教學工作:正在為本科生講授《交通工程基礎》、《交通工程實習》,為研究生講授
《城 市交通網路分析》、《交通工程專業英語》;為本科生講授過《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與
設計》、為研究生講授過《交通工程理論》。
科學研究項目: 稀疏公路網運行狀態遠程獲取及集成預警系統國家863計劃2009-2011 負責人城市交通需求生成機理與瓶頸識別 國家973計劃課題 2006-2010 參與 城市交通系統組織優化與控制 國家973計劃課題 2006-2010 參與 城市交叉口規劃設計及功能評價技術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2006-2010 參與 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規劃與功能整合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2006-2010 參與 城市綜合交通網態勢模擬與評估技術 國家863計劃 2007-2009 負責人 道路交通網路空間的擁堵瓶頸識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7-2009 負責人 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需求關系研究 國家973計劃子題 2006-2010 負責人 隨機交通網路可靠性理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6-2008 負責人 不確定條件下的交通網路模型研究 江蘇省人事廳啟動基金 2003-2004 負責人 最短路徑提取方法及其統計特性研究 留學人員啟動基金 2002-2004 負責人 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優化技術 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 2001-2003 參加 公交優先的內涵、外延和發展戰略 江蘇省建設廳 2005-2006 負責人 社會實踐項目: 南京新外灘交通影響分析 南京市 2007 負責人 吳江市公路信息管理系統開發 吳江市人民政府 2007-2008 負責人 濰坊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濰坊市人民政府 2006-2007 主持人 濰坊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 濰坊市人民政府 2006-2007 參與 銀川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 銀川市交警支隊 2005 主持 銅陵市公路網規劃 銅陵市交通局 2004-2005 主持 公路交通環境與管理研究 吳江市交通局 2004-2005 主持 徐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 徐州市人民政府 2003-2004 主持 吳江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劃 吳江市人民政府 2002-2003 主持 吳江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吳江市人民政府 2002-2003 主持 近年發表論文: 程琳, 於春青等 隨機型用戶均衡網路的選擇率與敏感度分析 中國公路學報 2007 程琳, 於春青等 基於網路均衡的交叉口分流率計算方法研究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07 程琳, 朱志堅等 交通分配起點演算法的實證研究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7 程琳, 王煒等 A skew gradient-based Newton method for traffic assignment with side constraints 清華大學學報 2007 程琳, 王煒等 城市道路交通網路容量的建模 管理工程學報 2007 唐小勇, 程琳等 考慮轉向延誤的交通網路存儲結構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程琳, 王煒 擁堵道路交通網路均衡模型和乘子演算法 管理科學學報 2006 程琳, 王煒等 Selecting Path Flow Pattern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apacitated Network of UE IFAC, Delft, Netherlands 2006 程琳, 范巍巍等 公交優先的內涵、外延和發展戰略 城市公共交通 2006 程琳, 王煒等 求解容量制約下交通網路流模型的新梯度方法 同濟大學學報 2006 程琳, 王煒等 加強交通工程專業的理論教育 培養科學與工程並舉的人才 高教評估與發展 2006 程琳, 王煒 Selecting Path Flow Pattern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eterministic User Equilibrium AATT 2006, Chicago 2006 程琳, 王煒等 可變步長的投影梯度演算法與交通網路流量分配 系統工程學報 2006 朱志堅, 程琳 OD矩陣與PA矩陣辨析 交通標准化 2006 邢曉歡, 程琳 從常州市的交通治理看政府決策 交通與運輸 2006 於春青, 程琳 環形交叉口的流量測定方法探討 交通標准化 2006 程琳, 王煒等 城市道路網路容量、交通規劃和交通管理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程琳, 王煒 隨機交通網路可靠性理論 NSFC發展戰略研討會 2005 王煒,程琳等 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基礎理論 NSFC發展戰略研討會 2005 程琳, 王煒 用戶均衡網路中的敏感度分析方法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4 程琳, 李強等 Urban Street Network Capacity Reliability 東南大學學報 2004 程琳, 王煒 Choice probability problem in stochastic assignment ICTTS 2004, Dalian 2004 應江黔,程琳 A reliable routing algorithm with real time and historic information 第11屆世界ITS大會 2004 程琳, 王煒等 Constrained Version of Newton Methods for Transport Network Equilibriu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04 程琳, 飯田等 Alternative Quasi-Newton Methods for Capacitated UE Assignment Trans. Res. Record 2003 程琳, 王煒等 社會剩餘最大化條件下的道路擁擠收費研究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 2003 程琳, 王煒等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bilevel model for OD matrix estimation 日本土木計畫學會年會 2003 程琳, 飯田等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based on Sensitivity of Capacitated User Equilibrium Flow ICTTS 2002, Guilin 2002 程琳, 王煒 Dial交通量分配模型和選擇概率問題的研究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 2002 程琳, 王煒等 Alternative Quasi-Newton Methods for Capacitated UE Assignmen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02 程琳, 飯田等 Alternative Projection Methods for Traffic Assignment and Sensitivity 2th Japanese-Sino
Optimization Meeting 2002 程琳, 飯田等 A Stochastic Flow-Dependent Model for Path Flow Estimation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Review 2001 近年出版著作 參與編寫 交通系統分析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參與編寫 交通運輸工程學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社會兼職:《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編委,《江蘇物流》編委
指導學生:指導碩士生9名,協助指導博士生4名
獎勵與榮譽:
2007年獲東南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獎勵;
2006年獲東南大學《城市交通網路分析》課程建設獎勵;
2004年獲東南大學研究生雙語教學獎勵;
2005年指導的本科生畢業設計獲江蘇省優秀論文獎;
2003-2005指導優秀本科生一名.

❸ 高自友的學術成果

高自友教授在運輸與物流管理、復雜系統建模和交通運輸系統復雜性領域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在理論、方法及應用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績。主持了國家973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教育部創新團隊及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等20多項重點科研項目。,SCI引用500餘次,EI收錄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7本,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2項、科技進步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2項,同時還培養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高自友教授取得的主要學術貢獻和重要創新成果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建立了基於信息及控製作用下的交通流動力學模型
一般道路交通流動力學模型已經比較成熟,而建立基於信息及控製作用下的交通流動力學模型是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候選人通過引入自適應巡航控制及輔助信號控制系統成功地給出了基於信息及控製作用下的交通流動力學模型,推導了模型的穩定性條件。研究發現:自適應巡航及輔助信號控制系統能夠提高交通流的穩定性,抑制交通擁堵,提高通行能力。成果對構建先進的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統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與應用價值。相關成果發表在《PhysicalReview E》、《European PhysicalJournal B》、《Chinese Physics》、《Physica A》、《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物理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並已獲得3項國家技術發明專利授權。
2)分析了基於出行行為分析的城市交通網路承載能力
何種城市交通網路的拓撲結構可以承載更大的交通流量,一直是交通管理界公認的難點,而現有研究集中於從微觀角度對路網局部結構進行規劃與設計,而從宏觀角度研究路網拓撲結構與交通承載能力之間關系方面國際上一直沒有進展。候選人基於復雜網路及行為科學的相關理論,分析了三種路網拓撲結構的交通承載能力。研究發現:具有無標度特徵的路網拓撲結構可以承載更大的交通流量。成果對指導城市時空結構的科學規劃和交通需求管理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3)建立了擁擠條件下公交車最優發車頻率及公交均衡配流優化模型
現有的公共交通配流模型一般都假設公交工具具有無限的承載能力,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則一直是國際上廣泛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候選人在充分考慮公交工具實際承載能力的基礎上,同時考慮了乘客在公交站的等待時間及需轉乘車次等因素,構建了擁擠條件下公交車最優發車頻率及公交均衡配流的優化模型,設計了有效的求解演算法。成果對於提高公共交通管理的科學性,具有重要的理論支撐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運籌與管理領域頂尖的學術刊物《TransportationResearch-B》以及《Annals of Operations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等國際知名期刊上。TR-B顧問編委、 N&SE副主編、利茲大學Watling教授等充分肯定了候選人等在建立公交車最優發車頻率建模方面的重要貢獻。 Watling等提出的模型就是在此基礎上的引申和推廣。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INFORMS 會士(Fellow)Gilbert Laporte等還將此成果收入著名的運籌與管理手冊中(Handbooksin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Vol.14)。
4)設計了求解路網交通均衡配流問題的高效演算法
交通網路配流模型的求解一直是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傳統的可行方向法計算效率太低,阻礙了先進模型的實際運用。候選人為一大類組合配流模型設計了基於非單調技術和分解技術演算法,大大提高了計算效率。並提出了求解離散網路設計(NP-hard)問題的支撐函數法,部分解決了這一國際公認最具挑戰性的難題。此演算法目前被國際同行認為是當今國際上四個求解離散網路設計問題最有效的演算法之一。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管理與運籌領域頂尖的學術刊物《TransportationResearch-B》及《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Applied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等國際知名期刊上。雅典國立技術大學的Stathopoulos教授,對40多年來國際上交通網路設計問題(NP-hard)的求解演算法進行系統總結,文中將候選人等提出的支撐函數法列為是當今國際上求解D-NDP問題的四個有效演算法之一(其他3種均為國際上著名的經典演算法:分支定界法;Lagrange鬆弛法;對偶下降法)。
5)提出了求解列車調度問題的新方法
調度問題是制訂列車運行計劃的核心問題,是當前國際運輸管理領域研究的熱點與難點。候選人基於軌道交通的全局信息,將模擬思想與優化方法相結合,建立了列車調度問題的優化模型與求解演算法。成果對於指導我國軌道交通系統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運籌與管理領域頂尖的學術刊物《TransportationResearch-B》,值得指出的是,這是大陸學者首次在此運籌與管理領域頂尖刊物上發表的軌道交通管理領域論文。TR-B主編、卡耐基-梅隆大學Carry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成果,認為「This papergives an important extension…, and should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the trainscheling community.」
6)候選人及研究團隊取得的主要應用成果
(1)針對北京市西二環-三里河地區區域混合交通流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主要路段疏導混合交通流的交通組織管理方案,以及交通分階段疏堵實施方案。專家組評價為「…項目研究方法科學、技術路線准確、基礎數據詳實,研究內容全面,提出的組織優化措施和改善方案具有較強的可設施性。…」,並為北京奧運交通組織管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為奧運交通暢通作出了貢獻。
(2)2006年候選人和北京四通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正式簽訂了發明專利轉讓合同,就候選人擁有的交叉口信號控制發明專利進行了推廣應用(見附件);
(3)主持開發了「旅客列車開行效益模型研究」,其成果在哈爾濱鐵路局得到使用,用戶鑒定認為「通過運行測試和數據模型校驗,其運行結果可靠、誤差率小、所求數據正確,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旅客列車的開行效益狀況」。
7)上述研究成果已得到國際運輸與物流管理領域許多著名專家學者的多次正面引用,如:Bell、Patriksson、de Palma、Nuzzolo、Lindsey、Shalaby、Hickman、Sumalee、Watling等等。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檢索,論文被SCI引用達500餘次。
8)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alcary大學Wirasinghe教授對候選人及其團隊的多項研究工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為「theresearch group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portation aspectssuch as…as well as case studies inBeijing for model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and have exerted a greatinfluence in the relevant fields.」。

❹ 數據包絡分析模型與方法的內容簡介

《數據包絡分析模型與方法》第1章綜述數據包絡分析方法30年的主要研究進展。第2,3章主要介紹數據包絡分析的一些基礎知識,其中也對個別定理進行了重新證明。第4,5章分別給出判斷DEA有效性的演算法及程序,並研究了綜合DEA模型及其軟體系統的設計方法。第6章針對C2R模型、BC2模型、FG模型、ST模型給出基於工程效率概念的DEA有效性含義。第7章研究DEA方法的本質特徵與數據變換性質。第8章給出樣本DEA方法。第9,10章研究一種評價多層次復雜系統的DEA方法及作用條件與作用效果的相關性分析方法。第11,12章探討基於DEA方法的區域經濟效率、效益、業績和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法及用於區域公路交通網路綜合評價的方法。第13,14章給出基於DEA方法的風險評估方法及組合效率評價方法。第15,16章探討DEA方法在實驗室績效評占及電場影響作物效果評估中的應用。

❺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管理辦法》的具體內容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關於印發《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辦法》的通知

建城[2010]13號

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規劃委員會,天津、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政管理委員會、規劃局:

為了規范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我部組織制定了《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按照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應當組織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並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實施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調控交通資源,倡導綠色交通、引導區域交通、城市對外交通、市區交通協調發展,統籌城市交通各子系統關系,支撐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專項規劃,是編制城市交通設施單項規劃、客貨運系統組織規劃、近期交通規劃、局部地區交通改善規劃等專業規劃的依據。

第四條 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指導和監督全國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工作。

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工作的監督管理。

直轄市、市人民政府建設(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轄區內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的管理。

第五條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編制,相互反饋與協調。

第六條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應當與區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等相銜接。

第七條 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應當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

第八條 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應當以建設集約化城市和節約型社會為目標,遵循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公平、城鄉協調發展的原則,貫徹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戰略,優化交通模式與土地使用的關系,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考慮城市應急交通建設需要,處理好長遠發展與近期建設的關系,保障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協調發展。

第九條 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規劃期限,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相一致。

第十條 編制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地域范圍,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編制范圍相一致。

第十一條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調查分析:以調查為依據,評估城市交通現狀,分析交通存在的問題,構建交通戰略分析模型。

(二)發展戰略:根據城市發展目標等,確定交通發展與土地使用的關系,預測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發展趨勢與需求,確定綜合交通體系發展目標及預期的交通方式結構。提出交通發展戰略和政策。確定交通資源分配利用的原則,確定各種交通方式的發展要求和目標。

(三)交通系統功能組織:確定交通系統功能組織的原則和策略。論證客運交通走廊,確定大運量公共客運系統的組成和總體布局。論證貨運交通走廊,確定貨運通道布局要求。

(四)交通場站:提出各類交通場站設施規劃建設原則和要求。論證城市交通與對外交通的銜接關系,確定各類綜合交通樞紐的總體規劃布局、功能等級、用地規模和配套設施;確定城市公共交通場站規劃建設指標、布局和用地規模;確定城市物流設施用地、布局和規模。

(五)道路系統:確定城市各級道路規劃指標和建設標准;確定城市主要道路網路布局和主要道路交叉口的基本形式和建設要求,確定自行車與步行交通系統網路布局和設施規劃指標,確定自行車與行人過街的基本形式和總體布局要求;提出公共交通專用道設置原則。

(六)停車系統:論證城市各類停車需求,提出城市不同區位的分區停車政策,確定各類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基本原則和要求。

(七)近期建設:制定近期交通發展策略,提出近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安排和實施措施。

(八)保障措施:提出規劃的實施策略和措施,評價規劃方案的預期效果。

第十二條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的成果應當包括規劃文本、規劃說明書、規劃圖紙及基礎資料匯編。

(一)規劃文本應當以條文方式表述規劃結論,內容明確簡練,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二)規劃說明書應當與規劃文本的條文相對應,並對規劃文本條文做出詳細論述。交通調查分析、交通模型等技術性分析文件以及主要專題研究成果應當作為規劃說明書的附錄。

(三)規劃圖紙所表達的內容應當清晰、准確,與規劃文本內容相符。現狀圖、規劃圖和分析圖應當分別表示,圖例應當一致。

(四)基礎資料匯編應當包括規劃編制中涉及的相關基礎資料、參考資料及文件。

第十三條 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完成後,應當組織技術審查。規劃成果在技術審查前,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徵求社會公眾和相關部門意見。

第十四條 直轄市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完成後,報送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專家委員會進行技術審查。其他城市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由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進行技術審查。

第十五條 經技術審查後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成果,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審批。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❻ 城市軌道交通的論文題目參考

國家鐵路建設近些年發展的十分迅猛,動車、高鐵的快速建設、運營,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影響巨大。關於城市軌道交通的論文題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城市軌道交通的論文題目參考_鐵道交通的論文如何選題,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城市軌道交通論文題目

1、公路建設項目後評價理論研究

2、基於集成神經網路的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融合預測研究

3、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理論分析

4、城市道路交通狀態判別及擁擠擴散范圍估計 方法 研究

5、基於CIC的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集成管理研究

6、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方風險認知研究

7、基於出行特徵的交通工程設計研究

8、重大交通工程項目經濟領域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方法研究

9、地下軌道交通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確定方法研究

10、基於多維矩陣WBS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集成管理研究

11、軌道交通工程綠色施工與清潔生產研究

12、寧波軌道交通工程結構混凝土耐久性質量控制管理研究

13、天津地下交通工程混凝土牆耐久性研究

14、國內軌道交通駕駛室人機工程設計研究

15、基層質監機構的交通工程質量監督機制研究

16、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和監管體系研究

17、珠機城際軌道交通工程線路選線規劃設計研究

18、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項目招標采購管理研究

19、面向交通工程造價管理的服務集成與系統設計

20、重慶軌道交通工程測量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與實施

21、連續長大下坡路段避險車道設置原則研究

22、在生態脆弱區交通工程建設的生態影響與生態恢復研究

23、交通模擬技術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24、武漢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技術研究

25、交通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景觀生態學方法研究

26、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設計

27、我國大城市交通擁擠對策及關鍵技術研究

28、公路可行性研究中的交通分析研究

29、大型市政工程施工期交通組織研究

30、基於GIS的城軌交通工程信息管理系統研究

31、重慶交通工程監理咨詢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32、重慶交通工程監理咨詢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33、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期間地面交通管理與組織方法研究

34、軌道交通工程日常安全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

35、國道G4改擴建工程施工交通組織方案優化與模擬研究

36、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造價控制研究

37、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期安全事故分析與研究

38、深圳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研究

39、交通工程技術人員職業壓力的研究及其應對策略

40、軌道交通配套通信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研究

41、天津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管理研究

42、軌道交通工程主控模式下變電所綜合監控的應用研究

43、甘肅圓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供應商管理研究

44、城市交通智能感知與感測器 網路技術 研究

45、軌道交通工程資料管理系統的實現及其文本信息的數據挖掘研究

46、中鐵二局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公司發展戰略研究

47、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48、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設施系統分析及評價研究

49、道路條件對公路交通安全的影響研究

50、基於AHP層次分析法的軌道交通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研究

鐵道交通運營管理 畢業 論文題目

1、市域軌道交通規劃設計關鍵指標和主要運輸組織模式研究

2、蒙華鐵路運輸需求及運營管理模式研究

3、基於AFC和列車時刻表的城軌乘客時空擴展出行路徑匹配

4、城軌市郊線快慢車停站方案優化研究

5、工程局鐵路運輸公司經濟效益評價研究

6、多運營主體共存下鐵路調度指揮模式研究

7、城軌實驗室沙盤信號控制系統設計

8、基於節點理論的鐵路冷鏈集散中心運作研究

9、ApacheShiro在鐵路Wi-Fi運營管理系統中的應用與研究

10、京滬高速鐵路GIS平台研究與實現

11、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綜合評價模型研究

12、高等職業 教育 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

13、地鐵停運緊急情況下公共交通接駁問題研究

14、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段運營安全管理需求分析與系統開發

15、城市軌道交通站點接駁體系時空效率研究

16、網路化運營條件下城軌列車車底運用優化研究

17、我國高速鐵路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研究

18、煙大鐵路輪渡系統集成技術研究

19、城鎮群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理論與應用研究

20、高速鐵路行車安全機理及相關應用問題研究

21、鐵路安全檢查監測保障體系及其應用研究

22、智能鐵路體系結構建模與分析技術的研究

23、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綜合交通樞紐價值規劃研究

24、基於綠色換乘的高鐵樞紐交通接駁規劃理論研究

25、車輛動荷載作用下橋梁墩柱主動托換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26、城市軌道交通網路運營安全風險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

27、基於時空視角的軌道交通與城市空間耦合發展研究

28、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列車運行計劃一體化編制理論與方法研究

29、鐵路隧道下穿既有路基沉降規律及控制標准研究

30、基於換乘的城市軌道交通網路流量分配建模及其實證研究

31、城市一體化客運軌道交通運輸體系構建研究

32、鐵路運營費用計算理論與方法研究

33、內陸中轉型鐵路樞紐集裝箱海鐵聯合運輸組織理論研究

34、基於旅客出行行為分析的道路客運班線優化研究

35、集疏運系統背景下運煤鐵路基礎設施規劃與評價研究

36、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經濟效益分析

37、交通樞紐城市高鐵引線項目關鍵技術研究

38、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綜合效益研究

39、高速鐵路產業發展政策研究

40、地鐵公共空間設計管理研究

41、日本第三部門發展的合理性問題研究

42、湖南城市軌道交通產業投資的產業關聯效應研究

43、網路化運營下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車底運用優化方法研究

44、城市軌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45、編組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控制技術及其擴展應用的研究

46、PPP/BOT項目的資本結構選擇研究

47、高速鐵路接收及運營管理相關問題研究

48、鐵路運營經濟效益指標及其關聯分析研究

49、高速鐵路列車開行方案與列車運行圖協調優化理論與方法研究

50、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融資模式研究

鐵道信號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1、CTCS應答器信號與報文檢測儀-控制主板軟硬體設計

2、基於ACP方法的城市軌道交通樞紐應急疏散若干問題研究

3、全電子高壓脈沖軌道電路接收器的硬體研究與設計

4、實時斷軌檢測系統中信號採集與通信子系統研究

5、基於模型的軌旁模擬子系統驗證及代碼自動生成

6、基於全相位FFT的鐵道信號頻率檢測演算法研究

7、基於機器視覺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檢測系統應用

8、鐵路信號產品的電磁兼容分析與研究

9、鐵路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10、鐵道信號電子沙盤系統整體規劃及設計

11、基於Web的高職院校考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2、鐵道信號沙盤模擬顯示系統研究

13、聯鎖道岔電子控制模塊的研製

14、基於ARM的故障監測診斷系統設計(前端採集和通信系統)

15、客運專線列控車載設備維修技術及標准化研究

16、駝峰三部位減速器出口速度計算方法研究

17、CTCS-2級列控系統應答器動態檢測的研究

18、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9、鐵道信號基礎設備智能網路監測器設計

20、基於光纖感測的鐵道信號監測系統軟體設計

21、鐵道信號基礎設備在線監測方法研究

22、有軌電車信號系統軌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轉轍機控制模塊的研究

23、基於故障樹的京廣高速鐵路信號系統問題分析及對策

24、站內軌道電路分路不良計軸檢查設備設計與實現

25、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的技術研究與工程建設

26、客運專線信號控制系統設計方案

27、鐵路信號模擬實驗室的硬體系統設計及其信號機程序測試

28、基於C語言的離線電弧電磁干擾檢測系統數據採集及底層控制的實現研究

29、鐵路綜合演練系統的開發與實現

30、大功率LED鐵路信號燈光源的研究

31、牽引供電系統不平衡牽引迴流研究

32、CBTC系統中區域控制器和外部聯鎖功能介面的設計

33、城軌控制實驗室模擬平台硬體介面研究

34、ATP安全錯誤檢測碼與運算方法的研究與設計

35、LED顯示屏控制系統的設計及在鐵路信號中的應用

36、客運專線列控系統臨時限速伺服器基於3-DES演算法安全通信的研究與實現

37、基於動態故障樹和蒙特卡洛模擬的列控系統風險分析研究

38、物聯網環境下鐵路控制安全傳輸研究與設計

39、軌道交通信號事故再現與分析平台研究與設計

40、鐵路強電磁干擾對信號系統的影響

41、基於LTE的列車無線定位方法研究

42、列車定位 系統安全 性研究

43、基於CBTC系統的聯鎖邏輯研究

44、無線閉塞中心模擬軟體設計與實現

45、職業技能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46、光纖鐵路信號微機監測系統數據前端設計

47、LED大屏幕在鐵路行車監控系統的應用研究

48、基於微機監測的故障信號研究與應用

49、語域視角下的人物介紹英譯

50、基於嵌入式系統的高壓不對稱脈沖軌道信號發生器設計


城市軌道交通的論文題目參考相關 文章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範文(2)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範文

★ 關於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

★ 有關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

★ 關於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論文(2)

★ 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範文(2)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展管理論文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研究論文

★ 軌道交通管理論文(2)

★ 軌道交通項目管理論文(2)

什麼是交通系統確定性

確定性系統是相對於不確定系統(見隨機控制理論)而言的。在確定性系統中,所有變數都可用確切的函數關系來描述,系統的運動特性可完全確定。以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的控制理論稱為確定性控制理論,如線性控制理論、線性系統理論、非線性系統理論和最優控制理論等。
確定城市交通系統的組織方式
1 展開城市交通調查,為城市交通規劃建設方案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2 對調查結果進行預測與評價
3 確定城市道路的形式與功能,應當在現狀條件下適應城市交通要求。

❽ 綜合評價的步驟是什麼常用的綜合評價模型有哪些

綜合評價的步驟:
1.確定綜合評價的目的
2.確定評價指標和評價指標體系
3.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
4.
求單個指標的評價值
5.
求綜合評價值
常用綜合評價模型:
1、計分法
2、綜合指數法
3、Topsis法
4、秩和比(RSR)法
5、層次分析(AHP)法
6、模糊評價方法
7、多元統計分析方法
8、灰色系統評價方法

❾ 現代綜合評價方法有哪些,各個方法有啥優點

1、專家打分評判法

專家評分法是出現較早且應用較廣的一種評價方法。它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評價,其結果具有數理統計特性。

主要步驟是:

首先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選定評價指標,對每個指標均定出評價等級,每個等級的標准用分值表示;然後以此為基準,由專家對評價對象進行分析和評價,確定各個指標的分值;最後採用加法評分法、加權評分法、連乘評分法或加乘評分法求出各評價對象的總分值,從而得到評價結果。

專家評分法的最大優點是,在缺乏足夠統計數據和原始資料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定量估價,專家評價法具有使用簡單、直觀性強的特點。

驗以及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主觀性極強,並且其理論性與系統性不強,一般情況下難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准確性。

2 、層次分析法(AHP) 層次分析法(AHP)是1973年美國學者T.L.Saaty最早提出的,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種較為成熟的,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准則決策方法。

AHP的優點:

首先既有效地吸收了定性分析的結果,又發揮了定量分析的優勢;既包含了主觀的邏輯判斷和分析,又依靠客觀的精確計算和推演,從而使決策過程具有很強的條理性和科學性。其次,AHP把問題看成一個系統,整個過程體現出分解、判斷、綜合的系統思維方式,也充分體現了辯證的系統思維原則。

AHP的不足:

(1)在應用中仍擺脫不了評價過程中的隨機性和評價專家主觀上的不確定性及認識上的模糊性。

(2)並且判斷矩陣易出現嚴重的不一致。

(3)AHP方法得出的結果是粗略的方案排序。

❿ 綜合評價的步驟是什麼常用的綜合評價模型有哪些

綜合評價模型(IAM)考慮人類活動、大氣構成、生態系統、能源系統與經濟系統等相互之間的影響,模擬碳排放對宏觀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系統的影響,而CGE模型通常被用來描述其中的經濟子系統。典型的IAM模型有:美國耶魯大學的DICE和RICE模型、德國漢堡大學的FUND模型、美國斯坦福大學的MERGE模型和《斯特恩報告》中的PAGE模型(Stern,2007)等,用於對全球或區域能源、氣候和經濟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綜合評價。IAM模型是基於多國甚至全球經濟系統的綜合評價,涉及復雜的國際社會核算矩陣,許多學者傾向於採用一國或地區的CGE模型,如OECD開發的GREEN模型和LINKAGE模型、美國能源部開發的G-Cubed模型及日本國家環境研究所的AIM模型等。由於CGE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論為基礎,結合理性經濟行為主體的行為假設,在比較靜態框架下模擬碳減排政策與外生沖擊對經濟系統的影響,能夠描述宏觀變數與微觀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與內在行為機制,被廣泛用於模擬公共減排政策的經濟影響與社會後果。

閱讀全文

與綜合交通網路評價方法及模型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偏癱的穩定訓練方法 瀏覽:817
架點分析與使用方法 瀏覽:608
菜鳥寫作技巧和方法 瀏覽:762
閑置快速賣出去的方法 瀏覽:549
電腦用電壓力鍋做蛋糕的方法 瀏覽:5
建行隨芯用使用方法 瀏覽:282
眼角的皺紋用什麼方法可以弄掉 瀏覽:930
汽車螺紋測量方法 瀏覽:396
分析企業財務數據的方法 瀏覽:844
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方法 瀏覽:775
小彈力帶的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872
eminence使用方法 瀏覽:185
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課 瀏覽:419
如何擠奶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1
榮耀6電量提醒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11
黃褐斑國外治療方法 瀏覽:618
煎包機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40
電腦怎麼清理桌面垃圾最快方法 瀏覽:608
轎車輪胎性能檢測方法及其標准 瀏覽:439
pc肌鍛煉方法教學視頻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