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方向問題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是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指導下,通過招聘、甄選、培訓、報酬等管理形式對組織內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用,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保證組織目標實現與成員發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動。
人力資源管理是預測組織人力資源需求並作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並進行有效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並進行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以便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的全過程。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要適應企業的長期發展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不僅具有傳統的管理職能,更要進行知識管理、研修開發、戰略調整以及戰略更新等新的活動,這就意味著人力資源管理職能正向以創造出一種既能承擔新的戰略角色,同時又能成功地履行原有的種種職責的新型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轉變。
(1)人力資源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制訂人力資源規劃切忌閉門造車,要制訂詳細而系統人力資源項目必須請有關成員參與討論,制訂適合實際的人力資源規劃是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的唯一基礎。
2、當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時,人力資源管理者應能制定一個新的計劃反映來自企業內部或外部的環境變化,規劃、規劃、再規劃應該成為人力資源工經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3、企業的經營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是由企業人力資源狀況決定的,所以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時時向決策者和直線經理們提醒企業人力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和有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並向他們提出職業建議和解決方案。
4、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多姿多彩,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企業可能取得截然不用的結果,所以人力資源必須注意進行人力資源項目的需求分析,並根據需要來制定人力資源目標。設定人力資源目標和進行人力資源需求分析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其他部門和公司的經營者和決策層進行良好和充分的溝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力資源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管理科學文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❷ 人力資源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管理評估方法
對一個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情況應該有一個連續的評估。由於以前我們對人力資源的評估不多,因此在方法上也沒有固定的格式。下面將根據發達國家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經驗,結合我國企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介紹一種適合我國的評估方法,這種方法在一些單位使用後,效果較好。
對人力資源管理分15項進行單項評估。
1、工作種類及分類
⑴員工表現與能力
⑵團隊精神
⑶就業及錄用條件
⑷上崗主使用條件
⑸職業發展道路(計劃)
⑹激勵和獎懲的實施
⑺達到目標的能力和信心
⑻安全工作實踐管理
⑼職來健康管理
⑽不斷完善管理
⑾環境健康管理
⑿事故調查和工傷管理
⒀工作環境改造計劃與實施
⒁緊急情況(非常時期)的計劃
⒂合同人和合同安排
2、評估小組的組成方法
評估小組的組成:總經理或總經理授權的副總經理,人力資源部或人事部部長,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辦公室主任,財務部主管,發展部部長,各業務部門(車間、處室)主管2—3人,普通員工3—5人。
3、評估標准
評估標准分為10項,每一項後面的數字為計算基數。
⑴法人知道 00
⑵政策及規章 20
⑶有危機感 10
⑷了解並咨詢 10
⑸研究與發展 10
⑹管理知識和責任 10
⑺發展計劃10
⑻問題分類與記錄 10
⑼培訓與教育10
⑽具體實踐 10
4、評分原則
評分原則分為5項,每一項後面的數字為計算基數。
⑴沒有考慮(單位對這一項沒有興趣,無考慮)00
⑵已有考慮(單位對某項已開始感興趣並了解)25
⑶准備並開始(對某項已做了准備並試著做) 50
⑷已建立並進行(積極行動並為此而進行培訓)75
⑸已成例行規律(對該項已摸出規律並完善) 100
5、計算方法
本評估方法的計算方法分為四步:
⑴將15項的其中某項套到評估方法的10項里來衡量,確定屬於哪一項。
⑵將屬於這一項的該條套入評分原則里的5項來測定是屬於25,還是50。
⑶將評估方法項所得的數字乘以評分原則的百分比,看得出的是2.5還是7.5。
⑷將各項乘完的分數相加,看得出的是多少分。
6、評估結果
評估結果分為4種:
⑴分數在00-35分,為較差;
⑵分數在36-70分,為一般;
⑶分數在71-90分,為較好;
⑷分數在91-100分,為出色。
為了使讀者對方法有所了解並且會使用,下面舉一實例。
單位:北京某集團公司
性質:私有
人數:152人
員工學歷狀況:碩士生:無
大學生:4%
中專生:62%
高中生:34%
評估小組:總裁,人力資源部部長,發展部部長,財務部部長,分公司總經理2人,普通員工4人,專家1人,共計11人。
評估項目:全部
為簡明起見,我們選出幾項來看。
第四項:員工表現評估和能力考核。
⑴主管失職,主管在這一方面抓得很緊75,00×75%=00
⑵政策及規章制度,公司已有成型的政策和制度100,20×100%=20
⑶危機感,已進行75,10×75%=7.5
⑷了解與咨詢,已進行75,10×75%=7.5
⑸研究與發展,開始感興趣25,10×25%=2.5
⑹管理知識與責任,已進行75,10×75%=7.5
⑺發展計劃,已進行75,10×75%=7.5
⑻問題分析與記錄,已成規律100,10×100%=10
⑼培訓與教育,擬訂了有關的制度並准備開始50,10×50%=5
⑽實踐,已進行75,10×75%=7.5
將以上各項得分加在一起,就得75分。這個分數說明該公司在員工表鸝做能力考核方面的工作屬於「較好」這個層次里。
下面,我們再做一個較差的單位。
單位:北京某工廠 性質:國有 人數:660
員工學歷教育狀況:碩士生:1% 大學生:15%
中專生:43% 高中生:31%
評估小組:廠長,人事科長,財務科長,市場銷售科長,車間主任3人,工人代表4人,專家1人,共計12人。
評估項目:全部
我們選出其中一項進行分析:
第五項:團隊精神的建立和發展
⑴主管失職,開始准備有關制度和規定50,00×50%=0
⑵政策及規章,已有考慮25,20×25%=5
⑶危機感,沒有考慮過00,10×00%=0
⑷咨詢與了解,已開始進行75,10×75%=7.5
⑸研究與發展,已有考慮25,10×25%=2.5
⑹管理知識與職責,已有考慮25,10×25%=2.5
⑺發展計劃,已有考慮25,10×25%=2.5
⑻問題分析與記錄,已經進行75,10×75%=7.5
⑼培訓與教育,沒有考慮00,10×00%=0
⑽實踐,已在開始75,10×75%=7.5
以上10項的分數加起來共35分,在評比結果里屬「較差」的一檔
從以上兩個單位的人力資源考評結果來看,第一個單位明顯較好,在實際的管理運作中,這個單位的人力資源開發也屬於非常突出的。這家單位的市場、產品和銷售等各個環節,由於有了較好的人力資源在其中發揮作用,也顯示出了較理相的勢頭。但是由於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方面抓得不好,導致員工混事的多、幹事的少,人員流失的也多,有不少人員不安心工作,一心想去其他公司掙大錢。這些都直接或間接造成了單位發展不順,最終導致工廠生產直接下滑,利潤下降,不得不改組領導班子,重新起步。
在進行對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評估時,應該注意的是不要單看員工的情況匯報和各種材料,一定要實地考察員工的精神狀態和單位的氣氛,然後再根據考核評估項目,一項一項進行。
❸ 如何進行人力資源調研
人力資源調調查的步驟:
1.成立人力資源調查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由公司總經理和各部門主管、人力資源規劃專職人員組成,總經理擔任組長,人力資源部經理任執行副組長。
2.制定人力資源調查計劃。要樹立預算管理意識,做好人力資源調查預算,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人力資源調查工作。
3.收集、整理資料信息。在進行正式的人力資源調查前,必須全面收集、整理相關的資料信息,力求全面認識組織人力資源現狀。
4.統計分析相關資料。人力資源部負責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並且將以上獲取的數據整理為數據、模型、圖表或其他電子資料庫形式,直觀、清晰地描述組織人力資源狀況。
5.撰寫分析報告。
人力資源調查標准: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標准」,關鍵在於這個標準的可操作性,人力資源調查的「標准」絕不是崗位說明書。職位(崗位)說明書只能是一個基本的要求,無法清楚地落實於行為表現,它只能作為建立素質模型的參考依據。
人力資源調查的標准一定是「素質模型」,或者叫崗位勝任力模型,是驅動員工產生優秀工作績效的各種個性特徵的集合。反映的是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的行為、個性、技能、知識、內驅力等。「素質」是判斷一個人是否能夠勝任某項工作的基準和標准,是決定並區分工作績效好壞、差異原因的個人特徵總和。
通常來講,企業素質模型的構架包括兩方面,一是核心能力,一是專業崗位所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所謂「能力」,又是指企業經營管理上對某個職級、崗位所需的知識、技巧和行為綜合定義。企業能力模型通常包括四大模塊:中間的部分是行為、心理傾向,即任職者的性格、價值觀、行為模式、風格、愛好等;基於此的企業核心行為能力,則包括為使企業成功實現戰略目標,每個員工都必須具備的能力,核心能力反映了企業的核心價值和文化;另外還有領導能力,是指不同職位和級別的人所需要的領導能力,是領導者帶領團隊組織走向卓越的能力,包括處理事務的技能與觀點,可以從過去的成功與失敗中不斷的提煉與完善;還有就是專業能力,是指某一個崗位所需要的特定的專業能力。
人力資源調查的內容:
為全面掌握企業人力資源現狀,依據調查工作側重點的不同,可以將人力資源調查分為人事信息調查、人力資源能力調查、人力資源政策調查、人力資源心理狀態調查。
1.人事信息調查。人事信息調查是人力資源調查的基礎工作。按照部門和職位分別對任職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因素進行統計,製作《職位結構分析表》、《年齡結構分析表》、《人力資源數量分析表》、《教育程度與人力資源成本分析工具》等,並用圖表的形式表示出來,同時進一步探索它們與晉升、離職率等之間的關系。比如,考察員工在不同年齡階段業績和離職率的分布特徵,受教育程度與離職率之間的關系等,為組織進行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提供參考。
2.人力資源能力調查。人事信息調查主要是對員工年齡、學歷、職稱、專業等人事信息的統計分析,有助於直觀認識企業人力資源的結構,但是並不能完全反映企業人力資源現狀。能力是衡量企業人力資源實力的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指標。因此,業務能力分析、人際關系能力分析、成就能力分析等反映人力資源現實性和發展性的能力調查比單純學歷、職稱調查更重要。
員工的個體能力素質剖析數據,可以對員工職業定位與發展方向進行分析,並對其進一步接受個性化培訓提出指導和建議。企業員工的總體素質剖析數據,對企業員工群體的能力優勢和差距進行分析,可以為企業制定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找出企業目前擁有以及未來需要的關鍵技術與關鍵能力,並建立追蹤員工能力現狀及其發展性的管理系統,製作《人力資源能力分析表》,並將技術與能力調查與招募、培訓、晉升等人力資源系統結合。需要注意的是技術與能力調查不是一次即可的解決方案,而是持續的過程,能力調查要及時更新,才能符合企業發展的需求。
3.人力資源政策調查。只有解決了政策和機制問題,人力資源調查才會為人力資源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對公司現有人力資源管理政策進行梳理,判斷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系統性和有效性,分析相關政策是否有助於現有人力資源的保留和開發,是否能夠支持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依據組織發展戰略,對現有人力資源政策進行梳理和修正。
4.人力資源心理狀態調查。個性測試、心理測驗是人力資源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員工的行為進行預測,不但有利於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工作,也可為組織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提供參考。企業應該逐步建立員工心理檔案系統,用科學的手段了解企業員工的個性特徵、行為偏好等情況,通過觀察和研究員工個性與離職率以及其他管理因素之間的相關關系,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有的放矢地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引導員工行為導向符合組織期望的行為方向。
人力資源調查方法:
1.資料查閱法。人力資源部負責查閱公司整體戰略規劃數據、企業組織結構數據、財務預算數據、各部門年度規劃數據等相關資料。由人力資源規劃專職人員負責整理企業人力資源政策、薪酬福利、培訓開發、績效考核、人力資源變動等方面的數據資料,從以上數據中提煉出所有與人力資源規劃和調查有關的數據信息,並整理編報。
2.問卷調查法。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經營戰略計劃和目標要求以及人力資源調查工作進度計劃,下發相關調查表,在限定工作日內由各部門填寫後收回。在人力資源調查工作進行期間,各部門應該根據業務需要和實際情況,及時、全面地向人力資源部提供有關的信息數據,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應該認真吸收接納各部門傳遞的信息。
3.潛能測評法。潛能測評關注的是員工比較穩定的個性和能力特徵,而個性和能力是影響個人業績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企業核心能力是否持久並不斷創新的基礎因素。進行潛能測評的主要工具有:結構化面談、心理測驗和情景測驗等。
4.業績調查法。通過業績調查,除了分析關鍵人才的綜合能力與表現外,還能夠發現業績不佳背後的根源,為改進人力資源政策提供第一手的資料。進行業績調查,不僅要查閱員工的業績檔案,還可以對其上級主管進行深度訪談。此外,為了更准確地把握員工能力,還可以運用360度反饋技術,征詢同事或客戶的反饋,獲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
人力資源調研分析:
人力資源調研分析報告是基於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的充分分析得出的,這些包括企業的內外部信息、問卷信息、訪談信息和相關資料等。從人力資源的職能模塊上來看,調研分析報告可以包括人力資源職能分析、企業文化分析、組織結構分析、人員素質結構分析、人力資源規劃與招聘錄用分析、培訓分析、目標績效分析、薪酬分析、員工激勵分析、制度建設分析、員工滿意度分析和員工期望值分析等。
人力資源調研後的分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核心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為企業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調研分析報告的編寫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一方面大量的數據和資料需要計算機系統處理,另一方面調研工作人員還要做出客觀的評價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整體解決方案。如果分析透徹合理,提出的解決方案就能有效地解決企業人力資源問題並極大地促進企業的進步,反之則很難實施並對企業毫無幫助。所以,絕大數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調研和分析時樂意尋求獨立的咨詢顧問機構合作或提供幫助,正是利用該機構一些內在的信息和優勢,如調研項目運作的規范性、研究人員的專業化、分析能力、行業經驗、計算機輔助功能和調研水平評價標准等。目的是保證整個調研結果客觀、真實而有效。
作為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如何進行有效的調研與分析,從中獲取人力資源規劃與設計的切入點,這是做好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與關鍵。
❹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方法怎麼考
考試形式:以筆試的形式進行考察。考題形式為案例分析論述,題干為一篇案
例描述,下含4 - -7小題(這種考題形式可能性最大)。共 100分, 60分合格。
• 考試時長: 1.5小時。
• 題目范圍:選取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個方面迚行案例分析的考察。
❺ 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在職開發方法
(1)工作輪換
(2)指導/實習
讓將要被取代的人與被開發人員一起工作,並對其進行指導。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學習的內容的實效性最強;對被開發人員的能力提升有直接的效果。其缺點是將要被取代的人往往不願意傾囊相授;即使願意也不一定是較好的教練或教師。
(3)初級董事會
是指讓經過選拔的中級管理人員組成一個初級董事會,使其面對目前公司所存在的問題並要求其對整個公司的政策提出建議的一種開發方法。初級董事會一般由10~12位中級管理人員組成,他們通過分析高層次問題從而積累決策經驗。這種方法為被開發者提供了全局視角,能夠從戰略高度審視問題,能夠積累決策經驗,為以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行動學習
人力資源開發中的行動學習是指讓被開發者將全部時間用於分析和解決企業內部實際問題或其他組織機構問題的開發方法,其解決問題的對象擴展到企業外部。被開發者一般4~5人一組,承擔企業內外組織的某個具體任務或項目,定期開會並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展開討論。
2.脫崗開發方法
(1)正規教育
包括專門為公司雇員設計的公司外教育計劃和公司內教育計劃,由大學及咨詢公司開設的短期課程;高級經理人員的工商管理碩士培訓計劃;大學課程教育計劃等。
(2)研討會或大型學者會議
這種方法既進行思想、政策和程序等的交流,也對一些沒有定論或答案的問題展開討論,包括對某些未來趨勢進行探討。研討會通常與大學或咨詢公司合辦。該方法既能借鑒其他公司或學者的一些最新實踐模式或研究成果,也能捕捉到一些有關未來走向的一些敏感信息。
(3)周期性休假
現在,企業開始借鑒學術界的通行做法,給員工提供6個月甚至更長的帶薪休假時間,以參加社會公益項目,開發自身並重獲活力。帶薪休假在西方國家較為流行,一般是某種形式的志願者計劃。該方法在招募和留住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能增進員工士氣,人們因回報而願意承擔更重的工作重擔。其缺點是隨意性較強、公司有成本負擔。
(4)企業內部開發中心
是讓有發展前途的管理人員到企業自己建立的基地去做實際練習從而進一步開發其管理技能的方法。該方法將課堂教學、評價中心、文件筐練習和角色扮演等方法結合在一起來進行管理人員開發。
(5)文件筐技術
是指在被開發人員的桌面上擺放有需要處理的各種各樣的文件,參加者要閱讀這些文件,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如分派任務、書面或電話回復、安排會議時間表或置之不理等。此方法與人力資源甄選中的公文筐測驗類似,只是目的不同,用於人力資源開發的目的是練習應對日常事務。
❻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方法題型
1】有服務對象就細心勤快的服務到家,沒有服務對象時整潔自己的環境、充實自己的業務能力。
2】人力資源管理者不是老爺,你的服務就是政府形象的活廣告。態度好、辦事速度快、准確無誤是干這行的三要素。
3】每當大量辦理一樣事時,僅你們自己心裡有數、做了准備還遠遠不夠!你們的服務對象各式各樣還都迷糊著呢,讓被服務者和沒頭的蒼蠅一樣亂找,確實是你們該死的一面。比如最近煙台退休人員換醫療卡一事,就把一些老年人弄的疲憊不堪。
4】發放給被服務者《服務范圍》的「明白冊子」,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應該。你們卻沒有做的。
❼ 人力資源規劃的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規劃有兩種方法:定量和定性法。
定量法,又稱「自上而下」法,它從管理層的角度出發,使用統計和數學方法,多為理論家和專業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所採用。定量法把雇員視為數字,以便根據性別。年齡、技能、任職期限、工作級別、工資水平以及其他一些指標。把員工分成各種群體。
這種方法的側重點是預測人力資源短缺。剩餘和職業生涯發展趨勢,其目的是使人員供求符合企業的發展目標。
定性法,又稱「自下而上」法。它從員工角度出發,使每個員工的興趣。能力和願望與企業當前和未來的需求結合起來。受過培訓。從事咨詢和管理開發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使用這種方法。該方法的側重點是評估員工的績效和晉升可能性,管理和開發員工的職業生涯,達到充分開發和利用員工潛力的目的。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傳統企業人事規劃,偏重定量分析,強調處理和解決「硬」問題,其管理依據主要是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羅提出的「工作研究」理論。泰羅研究員工完成工作任務的整個過程,強調對其動作和行為進行仔細記錄分析,在此基礎上預測人員供給與需求。泰羅制的弱點在於它是從管理層的角度出發,偏重管理者的利益,而沒有考慮到員工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使員工在被迫的環境下工作,不利於員工潛力的發揮。
人力資源規劃對這種由管理層起主要控製作用的「胡蘿卜加大棒」式的「工作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戰。目前的人力資源規劃由於認為人是一種資源,認識到在採取「硬」辦法解決問題的同時,還應考慮到「軟」辦法,主張採用定性辦法來分析預測員工的需求與供給,即考慮到員工的創造力、創新活動。靈活性對動態人力資源供需的影響。因此,在進行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時除了採用傳統的定量分析,還應使用定性分析,從員工處了解目前狀況和未來設想背後的因素,獲取相應的「軟」數據。
就理想的人力資源規劃方法而言,應將定量與定性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因為定量和定性方法可以互相補充,相得益彰,為人力資源規劃提供更為完整的信息。同時,對它們的結合使用,還可以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和操作人員結合在一起,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
在制定人力資源規劃時,需要確定完成組織目標所需的人員數量和類型,這就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種信息,預測人力資源的有效供給和未來的需求。在確定了所需人員類型和數量以後,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就可著手制定戰略規劃和採取各種措施以獲得所需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規劃程序如下:
1.人力資源規劃
2.力資源需求預測
3.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4.人力資源供需平衡
5.人力資源政策與措施
(一)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包括短期和中長期預測。
1.短期預測法
維持現狀法這是預測人員需求的一種簡單定量分析萬法,它假定目前的供給和人員組合適用於整個預測期,即人員的比例在整個預測期保持不變。在這種情況下,計劃僅僅意味著採取措施填補因某些人員提升或調離所造成的空缺。維持現狀法的另一種形式是配置比例法。一是人員比例法。例如,如果企業過去的管理人員與生產人員的比例為l:20,亦即1名管理人員管理20名生產人員,那麼,如果預測企業生產擴大在未來需要增加300名生產人員,就需相應地增加15名管理人員。二是生產單位與人員配置比例,譬如,如果每個生產工人每日可生產500單位的產品,其比例是1:500,在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條件下,假定企業每日要增加50,000單位產品,就要增加100個工人。
單元預測法單元預測是一種定量加定性的「自下而上」方法,它要求下層管理人員對下一預測期內其管轄單位內的人員需求進行預測,然後將各單位的預測結果加以匯總,得出總需求。單元預測方法可以是規范化的和非規范化的。規范化的單元預測要求每個單位的經理或主管人員填寫一張問卷。問卷涉及未來工作的性質、要求、崗位空缺數以及這些空缺能否通過培訓或調動來加以補充或必須進行外部招聘等內容。非規范化方法要求每個單位的經理或主管呈報完成所有工作所需的新增人員數量,這種方法簡單但主觀隨意性較大,提供的數據可能不大准確。
2.中長期預測法
德爾菲法德爾菲法又稱專家預測法。在作中長期規劃時。必須明確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方向,企業發展規模和趨勢。這就要求專家綜合分析技術、經濟、法律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並提出自己的結論。德爾菲法可以綜合分析影響企業將來發展方向和人員需求的各種因素。通過問卷調查來獲得各個專家對相關問題的獨立判斷意見。
多方案法多方案法是指綜合分析各種影響因素以預測在每一特定環境下的人員需求。例如,某一企業的人員需求主要受經濟環境、競爭對手強弱和技術變化的影響,則這三類因素的不同組合形成不同的環境條件。利用多方案可以預測在每一對應環境下的人員要求,有利於企業根據不同環境條件下的人員需求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
(二)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在進行了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後,還應對人力資源供給進行預測,即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企業內可獲得的人員數目和類型。在進行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時,要仔細地評估企業內部現有人員的狀態和他們的運動模式,即離職率、調動率和升遷率。
1.預測企業內人力資源狀態。
在預測未來的人力資源供給時,首先要明確的是企業內部人員的特徵:年齡、級別、素質、資歷、經歷和技能。必須收集和儲存有關人員發展潛力、可晉升性、職業目標以及採用的培訓項目等方面的信息。技能檔案是預測人員供給的有效工具,它含有每個人員技能、能力、知識和經驗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的來源是工作分析、績效評估、教育和培訓記錄等。技能檔案不僅可以用於人力資源規劃,而且也可以用來確定人員的調動、提升和解僱。
2.人員流動的分析。
預測未來的人力資源供給不僅要供給目前供給的狀態,而且必須考慮人員在組織內部的運動模式,亦即人員流動狀況。人員流動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死亡和傷殘、退休、離職、內部調動等。制定人力資源規劃,需要知道人員流動模式和變動率,包括離職率、調動率和升遷率,可以採取隨機模型計算出來。企業人員變動率,即某一段時間內離職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率,由下式得出:年內離職人員/年內在職員工平均數*100%。
(三)供給與需求的平衡在確知人員的供給與需求之後,將兩者進行對比,決定預測期內某一時期企業對人員的凈需求,即預測的需求值與供給值之差。
在對人員供給和需求進行平衡時,不僅要確定整個企業的凈需求,而且要確定每一崗位的凈需求,這是因為在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的情況下,某些崗位的人員有可能短缺。而另一些崗位的人員則有剩餘。同時,在人員供求進行平衡時,要對人員短缺崗位對人員技能的需求與人員剩餘崗位的剩餘人員所擁有的技能進行比較,以便於在進一步的人力資源規劃中採取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來解決人員剩餘與短缺問題。例如,如果兩者的技能相似,就可以把剩餘人員調整到人員短缺的崗位上去。
(四)人力資源規劃政策與措施
在進行了人力資源需求與供給預測之後,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根據預測的結果,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人力資源政策與措施,處理預期中的人力資源過剩或短缺問題。
1.人力資源短缺情況下的人力資源規劃政策與措施。
如果預測的結果是人力資源短缺,主要採取兩種辦法:利用現有人員和組織外部招聘人員。利用現有人員的方法有,將某些人員調到人員短缺的工作崗位上;培訓某些人員將他們提拔到人員短缺的崗位;鼓勵員工加班;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提高勞動生產率是較為可行的一種方法,為了提高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如為員工加薪,提供經濟上的激勵;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以便他們能用較少的工作時間生產出較多的產品或降低勞動成本;鼓勵員工提供建議和措施,重新設計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產出;利用高效的機器或設備等。
企業也可以採取從外部招聘新雇員的辦法來解決人員短缺問題。從外部招聘新雇員要受到勞動力市場狀況的影響,如果所需勞動力種類在勞動力市場上處於過剩狀態,招聘就很容易。相反,如果同類人員在勞動力市場上處於緊缺狀態,招聘難度就大得多。
企業能否成功地獲得所需的合格人員,取決於企業的勞動力市場的綜合發展狀態和企業自身的人力資源政策。例如,即使企業所需的人員在勞動力市場上處於短缺狀態,如果企業的經濟實力強大,願意出高於市場水平的工資來招聘所需人員,就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2.人力資源剩餘情況下的人力資源規劃政策與措施。
在人員剩餘條件下,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三種:重新安置、永久裁員和降低勞動成本。
如果企業內部的剩餘人員只是局部的。可以採取重新安置的辦法來解決剩餘人員問題,亦即,當只是某些崗位出現剩餘人員,而另一些崗位卻存在短缺現象時,就可以把剩餘人員安置到需要人員的崗位上去。不過,重新安置的一個前提是剩餘人員必須具有新工作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因此,重新安置需要提早計劃,培訓在先。人力資源規劃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綜合運用計劃、培訓和調配手段來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
永久性裁員是解決人員過剩的另一種辦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採取這種方法也是十分謹慎的,因為它不僅涉及到員工本人及其家庭的利益,而且也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只有在企業經營出現嚴重虧損,生產難以為繼,或生產不可能恢復的情況下,才採取這種辦法。在裁員之前,企業會告之員工目前企業的經營狀況,困難所在,並盡力為剩餘人員尋找新的工作崗位。在企業內部確實無法安置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裁員。
解決人員過剩的第三種辦法是降低人工成本。包括暫時解僱。減少工作時間。工作分擔和降低工資等。以上這些措施是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企業通常採用的辦法。這些辦法的優勢在於,當預測到企業出現過剩人員時,不是簡單地將其裁掉,而是留有緩沖餘地,讓企業和員工共同分擔困難。如果員工個人不願維持工作不充分,低工資的現狀可以自願另謀高就,這就避免了將其立即推向社會的振盪。
❽ 人力資源管理的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到企業實習,從中發現論題(不要在HR崗);
2、閱讀、研究人力資源案例;
3、結合中小型人力資源現狀和大型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現狀做對比。
❾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方法有哪些
(一)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四)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五)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