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護理量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護理量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3 02:30:41

1. 護理研究的特點包括

、護理研究:是通過系統的科學研究,解釋護理現象的本質,探索護理活動的規律,產生新的護理思想和護理知識,解決護理實踐、護理教育、護理管理中的問題,為護理決策提供可靠的、有價值的證據,以提升護理學科水平的系統過程。

2、護理研究的基本過程包括:

①提出研究問題,形成研究目標,構建研究假設;

②檢索文獻,分析現況和趨勢,明確理論或概念框架;

③確定研究對象,明確研究場所

④選擇研究設計,構建研究的技術路線、明確研究工具;

⑤收集資料⑥分析資料⑦撰寫論文

⑧研究結果的推廣和應用

3、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特徵的比較

量性研究

質性研究

哲學基礎

實證主義

建構主義、詮釋主義

研究設計

結構性的,事先確定的,比較具體

非結構性的,靈活的,演變的,比較寬泛

研究問題

事先確定研究問題

可事先確定研究問題,還可在研究過程中進一步產生或修改

研究假設

可有研究假設

沒有假設

抽樣方法

概率或非概率抽樣,樣本量較大

多為目的性選樣,樣本量較小

收集資料的方法

封閉性問卷,結構性觀察,檢核表

開放式訪談,參與性觀察

研究工具

問卷、量表、統計軟體、計算機

研究者本人、實地筆記、錄音機

資料的特點

統計數據,量化的資料

-語言、圖像、文字等描述性資料

分析的方法

演繹法,統計分析,收集資料之後進行

歸納法,尋找概念和主題,可與資料收集同步進行

論文的呈現形式

-概括性、客觀性、常用表格

描述為主,研究者的個人反思

方法論的問題--如何獲取證據

量性研究:

通過演繹的過程,驗證假設

強調概念的獨特性

關注客觀、盡量量化

研究者是客觀審視研究的外人、關注結局

研究設計是程式化的

控制研究現場,觀察和控制

樣本強調應具有代表性,樣本量大

用統計方法分析結果

希望推廣結果

質性研究:

通過歸納的過程,產生假設

強調現象的整體性

關注主觀、避免量化

研究者是參與事物演變的成員,關注過程

研究設計是靈活的

深入研究場景中,參與和互動

研究對象強周應是供豐富信息,樣本量小

用文字深入描述和分析過程

希望深入理解現象

4、護理研究中應遵循的倫理原則(3個基本倫理原則):

尊重人的尊嚴的原則:

主要內容:研究對象有自主決定權、隱私權、匿名權和保密權

知情同意:包括3個要素:信息、理解和自願

有益的原則

公正的原則

第二章、選題

1、護理研究問題的來源的五種途徑:臨床實踐(最重要)、研究者與同事間的相互交流、閱讀專業文獻、理論、科學研究基金指南。

2、採用PICO法構建完整的研究問題:

P:代表『研究對象』或『研究問題』

I:代表『干預措施或感興趣的研究議題』。(研究議題可以用研究變數來體現)

C:代表『對照或比較』

O:代表『結局或預期的結果』(例如研究採用什麼指標進行測量,預期的結果或結局是什麼?)

3、評價研究問題:

(1)、評價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2)、評價研究問題的可研究性

(3)、評價研究問題的可行性:①技術上的可行性②經費上的可行性③操作上的的可行性④時間進程上的可行性

(4)、評價研究者的興趣

4、科研選題的原則: ⑴創新性原則⑵科學性原則⑶實用性原則⑷可行性原則

5、研究問題的陳述:⑴研究目的⑵研究目標⑶研究問題⑷研究假設(理解)

研究假設:假設是對特定人群中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可能存在的(期望的)關系的一種正式的陳述。它是一個暫時性的預測或初步推斷,用於陳述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存在關系。

(1)研究假設的來源:研究假設通常來自於理論或概念框架,是連接理論與研究設計之間的橋梁。研究假設有助於指導研究設計,但研究假設需要接受研究結果的檢驗

(2)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之間的關系:研究假設是將研究間題(疑問句)轉變成對預期結果的預測(陳述句)

(3)研究假設的可行性特徵:①在陳述中可以使用較多、較少、大於、小於、不同於或相似等詞語對預期結果進行預測。例如:產前進行活動的孕婦比沒有進行活動的孕婦產程快。②研究假設必須建立在合理和適當的基礎上:源於理論或概念架構,有以往的研究結果作基礎,根據合的邏輯推理來判斷,根據個人的經驗來預測。③研究假設必須與現存的理論或知識保持一致。

2. 什麼叫量性研究

量性研究是指先規定收集資料的方法,通過數字資料來研究現象的因果關系。

量性研究在確定課題後要對研究形成假設方法:量性研究在確定課題後要對研究形成假設和科研設計,並規定收集資料的方法。意義是應用普遍,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代表性。量性研究一般只能解釋所提出的研究問題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驗證理論或進一步發展某理論或模式。

研究對象的選擇方法:

1、抽樣方法。量性研究強調隨機抽樣,質性研究通常採用目的抽樣、理論抽樣等方法,研究對象往往被稱為「參與者」。目的抽樣是指研究者根據自己對研究對象特徵的判斷,有目的地選取某些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2、樣本量的確定。量性研究通常在研究設計時即確定好樣本量,並且可用公式進行估算。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在研究開始前通常無法明確具體的樣本量,也無法用公式來估算。這種狀態稱為信息飽和。在質性研究中,當信息飽和現象出現時,即可停止資料的收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量性研究

3. 護理研究體系的設計方案是按照什麼進行分類的

摘要 護理方法研究,主要依據研究設計方法的不同而進行分類。

4. 護理教育的研究方法哪些

護理教育的研究方法有
觀察法
調查法
文獻法
比較法
統計法

5. 護理研究方法

護理研究方法

護理研究方法有哪些?護理研究是為病人提供安全護理,有效保障病人安全,從而杜絕護理差錯及護理糾紛的發生。下面我為大家帶來護理研究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提高全體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基礎。隨著我國法制體系的不斷健全與完善,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進一步明顯增強,近年來護理糾紛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建立一套完善的護理質量管理系統,並圍繞質量管理要求,不斷改進各個環節中潛在的安全問題,才能從根本上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消除護理隱患,為病人提供安全護理,有效保障病人安全,從而杜絕護理差錯及護理糾紛的發生。現將我院護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體會介紹如下:

1 方法

1.1 重視安全教育,防患於未然。通過對全體護理人員(含實習生、進修生、護工和陪護人員)進行護理安全、衛生法規的宣傳教育,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廣大護理人員從被動接受安全管理檢查轉變為自覺維護護理安全,使全體護士認識到遵守規章制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在護理管理過程中,加強薄弱環節的管理,提高安全工作的預見性,防患於未然;在實施護理行為的過程中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以此減少不必要的差錯和糾紛。

1.2 健全和落實護理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重點在於發現體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制定確保護理安全質量的標准,健全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規范護理糾紛的處理和索賠,科學地分擔風險,更好地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要發揮好各級護理管理人員的職能作用,嚴格把好質量關。要建立護理安全管理網路,由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和質量控制護士三級組成,明確職責,加強監控,有利於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從而防止護患糾紛,提高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

附:護理程序與整體護理

概述

護理程序是現代醫學模式、護理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在新的護理理論基礎上產生的。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療服務必須由偏重於考慮人的軀體方面的病變轉向同時注意病人的心理損傷和反應,由著眼於影響健康的生物因素分析轉向重視社會因素的作用。把人看作是個體和心理、個體和社會環境相互聯系的一個統一體,用整體的觀點指導護理工作。為此,施行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則應運而生。

一、定義

護理程序是以恢復或增進服務對象的健康為目標,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提供全面、整體、連貫、系統的護理全過程。

二、結構

護理程序由五個步驟結合而成,即護理估計、護理診斷、護理計劃、實施計劃、效果評價。

(一)護理估計 是護理程序的第一階段,它的活動主要是收集病人的健康資料、家庭及社會情況,以了解病人的需要、問題、擔憂及個人反應。資料要以系統方式來收集,包括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及各種輔助檢查的.結果。

(二)護理診斷 在此階段,把估計中的各種資料進行分析與解釋,由此得出關於病人需要的問題,關心及反應綜合而產生的結論。護理診斷確定之後各階段工作則以它為核心,作為制定計劃的依據。

(三)護理計劃 這個階段的工作是採取各種措施來預防、減輕或解決護理診斷中提出的各項問題。計劃是行為的指南。

(四)實施計劃 是按計劃將各項措施落實於護理工作中,在實施中,護士要繼續收集有關病人情況以及環境相互作用而產生變化的資料。記錄是用來說明計劃已經執行並作為衡量其有效性的工具。

(五)效果評價 是護理程序中的最後一步,這是考核病人的進步以及完成目標的程度,護士有時需要根據病人的進步情況重新收集資料,改進措施及修訂計劃。

護理程序雖然在文字上分為五個明確的階段,但在實際工作中,它們相互作用,彼此依賴,因而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有各自的功能作用又相互關聯,達到一個共同目標,即增進或恢復病人的健康。這種循環模式貫穿於從病人入院開始直至出院(或轉院、轉科或死亡)的整個病程中。

三、理論基礎

護理程序的理論基礎來源於與護理有關的各學科理論,目前普遍認為有系統論、人的基本需要論、信息交流論和解決問題論等,各個理論相互關聯,互相支持。系統論組成了護理程序的工作框架;人的基本需要論為估計患者健康狀況、預見患者的需要提供了理論基礎;信息交流論賦予護士與患者交流能力和技巧和知識,從而確保護理程序的最佳運行。解決問題論為確認患者健康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及評價效果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

護理程序的學說認為,對病人的護理活動應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具有決策和反饋功能的過程。所謂綜合的,是因為護理手段是綜合多方面的有關知識,如應用系統觀察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處理病人的疾病和健康問題。所謂動態的,系指護理工作是根據病人整個病程各個階段的不同護理而變動的。所謂決策,是指護理措施是針對病人存在的護理問題而決定。所謂反饋,是指採取護理措施後的結果又反過來影響和決定下一步的決策措施。因此,護理程序不僅是一種有邏輯性、合乎科學原理的工作方法,而且還是一個思想方法。

;

6. 常用護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護理心理學,是指從護理情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研究在護理情境這個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

1、觀察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或在預先設計的情境中,對受試的外顯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1)自然觀察法:指在不加任何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對研究對象的行為直接觀察記錄,進行分析,獲得行為變化的規律。優點為簡便易行,獲取材料較真實;缺點為結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獲得特定資料需較長時間。

(2)控制觀察法:是在預先控制觀察的情境和條件下進行觀察。優點為獲取資料快,容易作橫向比較;缺點為資料的可靠性差。

2、調查法

調查法是通過訪談、問卷等方式獲得資料並加以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1)訪談法:通過與被試者會晤交談,了解其心理活動,同時觀察其在訪談時的行為反應,以補充和驗證所獲得的資料,記錄、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優點為簡便,較快獲得結果;缺點為某些受試者不習慣面對面交談,導致調查資料失真。

(2)問卷調查法:採用事先設計的調查問卷,現場或通過信函交由被調查者填寫,然後收集問卷對其內容逐條進行分析研究。優點為簡便,信息量大;缺點為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

3、測驗法

測驗法是運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量工具,對心理活動進行測量和評定的一種研究方法。標准化心理測量工具經過信度、效度的檢驗。心理測驗按內容分為智力測驗、成就測驗、態度測驗和人格測驗;按測驗規模分為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按形式分為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等。

4、實驗法

實驗法是在控制的條件下,研究者系統地操縱自變數,以研究該變數的變化對因變數影響的一種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兩種實驗法。

(1)自然實驗法:是在人們正常學習和工作情境中進行的實驗。優點為自然、方便,結果比較合乎實際;缺點為實驗條件較難控制,實驗結果准確性不高。

(2)實驗室實驗法:是在實驗室藉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對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實驗。優點為省時、省力,結果准確;缺點為易受實驗情境影響,人為的實驗情境脫離實際情境,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推廣。

老年人心理護理常用方法

1、開導勸慰法。

人的行為受個性、態度、信念等認知因素支配,所以要改變老年人群的不良行為,就必須先引導其改變認知。要通過與老年人群的溝通交流,用顯而易見的通俗道理,解釋其目前身心狀況,

告知其「為」不分大小,都能體現人生價值,使生活充實,從而提高生活質量,也有益於身心健康。使其發泄心中的不滿與委屈,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及自己所能做的努力,主動解除消極心理狀態的一種方法。

2、順從意念法。

要順從老年人的心理意願,滿足其合理的心身需求,以期改善不良的情感狀態,糾正身心異常現狀。老年人生平必定有喜歡的物件放置身邊,一定能安慰老人身心;如果老年人急需某件物品或者老年人牽掛的子女,如能常看到,勝於吃葯。

3、暗示解惑法。

積極採用含蓄的方法對老年人群的心理狀態施加影響,誘導其不經理智思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積極暗示的影響,轉移自身負性情緒,及時解除心理上的疑慮及負擔。

此法是實施後續心理護理的前奏,只有老年人將自身不良的觀點、信念及態度排除,才能建立新的認知。使老年人「無形中」加以消除心因,改善不良情感狀態,樹立積極生活的信心。

7. 質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2、量性研究是指先規定收集資料的方法,通過數字資料來研究現象的因果關系。

二、研究的目的不同

1、質性研究的目的在於描述和理解,是用系統的、互動的、主觀的方法來描述生活經驗,並賦予一定的意義。強調對研究對象有重要意義的觀點和事實,而不是對研究者有重要意義的結果。質性研究著重探索現象的深度、豐富性和復雜性,有助於護理理論的發展以及發現新知識。

2、量性研究的目的是預測和控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來描述變數,檢測變數間的關系,決定變數間的因果關系,可用於驗證理論。

三、結果呈現方式不同

1、質性研究以敘述性的文字報告結果,將提煉的各個類別或主題內容描述出來。注重從參與者的自身感受出發來描述,常引用研究對象的原話,以支持類別或主題的內容。

2、量性研究的結果以數字資料為主,強調統計分析的正確性、數據的准確性和客觀性。

8. 護理科研如何弄

護理科研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一、選題-----即提出問題和確立研究問題 。選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每項科研工作的起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學研究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價值,同時也決定了最後論文的水平。選題應充分考慮和事先作好調查、閱讀相關資料、了解課題背景和研究方向等。二、查閱文獻 三、確認研究的變數 變數是指研究對象所具備的特性或屬性,是研究所要解釋、探討、描述或檢驗的因素。因此也稱為研究因素。四、假設形成 五、科研設計 研究設計是研究工作的總體方案,包括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設計。任何一個好的研究題目如果沒有精心設計的研究方案,都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六、原始資料的收集 七、科研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八、撰寫論文 科研論文是研究工作的總結,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內容包括選題背景、研究目的、資料來源、研究方法和對所的結果的整理、歸納和分析等,並對研究的結果進行充分討論。論文要求有一定格式,要求立意要新。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不但內容要充實,文章應做到通順易懂,全文結構前後應連貫和相互呼應,易於達到交流目的。科研論文的文字表達要准確、精練、平實、嚴謹,語法修辭要合乎規范,句子長短要適度,要採用醫學科技語體。文章寫完後要進行多次修改。

9. 護理研究的基本過程

1、研究選題

提出研究問題(research problem),研究問題通常來源於護理實踐或護理文獻,查閱文獻和發現研究問題的過程是相互交叉進行的,通過系統全面的文獻檢索,可以明確相關理論框架,

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已有研究的優勢和不足,為確定選定研究問題的立題依據和研究意義,構建明確的研究目標,制定具體可行的研究方案奠定基礎。

構建研究假設,研究假設是對研究問題提出的預設結果,根據假設確定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觀察指標等。研究假設可以提供研究方向,以指導研究設計,干預性研究(interventional study)和預測性研究(predictive study)均需要提出研究假設。

2、確定研究對象

明確研究對象的屬性,包括研究總體和樣本的特徵,樣本的納入標准和排除標准,樣本量的大小,抽樣的方法等。明確研究場所,詳細描述研究場所的特點。

3、選擇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是研究過程中對研究方法的設想和安排,按照研究性質不同可分為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study)和質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

按照設計內容的不同量性研究可分為實驗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類實驗性研究(quasi-experimental study)和非實驗性研究(non-experimental study)。

4、收集研究資料

資料收集(data collection)是收集研究問題相關信息和測量研究變數的過程。護理研究中常用的收集資料的方法包括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Delphi法。

5、統計分析資料

研究資料可以分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和等級資料。根據研究資料的類型運用醫學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描述性統計分析通常採用百分比,均數,標准差,中位數等指標表示,推斷性統計分析根據資料的類型,正態性,方差齊性選擇參數法或非參數法進行統計分析。通常採用統計圖或統計表歸納和呈現研究結果。

6、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是研究工作的書面總結,也是科學研究的論證性文章。研究報告的內容包括前言(研究背景和立題依據、文獻回顧、研究目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等部分。撰寫研究報告要求立題新穎,目的明確,技術路線清晰,資料翔實,結果可靠。

7、研究結果推廣應用

研究結果需要發表在公開的期刊上,以推廣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推廣和應用是循證實踐的開端,通過利用已有的研究結果,指導護理實踐,優化護理流程,作出科學的護理決策。

(9)護理量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護理研究是以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實踐活動。由於研究對象個體存在文化、經濟狀況、民族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差異,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治療要求不盡相同,患病以後受到社會-生理-心理綜合因素影響,研究對象對護理研究的依從性也不同。

諸多方面干擾因素使護理研究容易出現偏倚和隨機誤差,從而影響了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在開展護理研究時,首先要進行嚴謹的科研設計。

做研究有哪些科研設計方法,走什麼樣的科研程序,這些都是做科研前需要掌握的。熟知設計方法和程序才能使做出來的科研嚴謹、正確,研究結果也才是可靠、令人信服的。

護理研究方法主要依據研究設計方法的不同而進行分類。按照設計內容不同分為實驗性研究、類實驗性研究和非實驗性研究;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分為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按照研究性質不同又可分為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

護理研究是以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實踐活動。由於研究對象個體存在文化、經濟狀況、民族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差異,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治療要求不盡相同,患病以後受到社會-生理-心理綜合因素影響,研究對象對護理研究的依從性也不同。

諸多方面干擾因素使護理研究容易出現偏倚和隨機誤差,從而影響了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在開展護理研究時,首先要進行嚴謹的科研設計。

做研究有哪些科研設計方法,走什麼樣的科研程序,這些都是做科研前需要掌握的。熟知設計方法和程序才能使做出來的科研嚴謹、正確,研究結果也才是可靠、令人信服的。

護理研究方法主要依據研究設計方法的不同而進行分類。按照設計內容不同分為實驗性研究、類實驗性研究和非實驗性研究;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分為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按照研究性質不同又可分為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

10. 什麼叫量性研究

量性研究是指先規定收集資料的方法,通過數字資料來研究現象的因果關系。
量性研究在確定課題後要對研究形成假設方法:量性研究在確定課題後要對研究形成假設和科研設計,並規定收集資料的方法。意義是應用普遍,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代表性。量性研究一般只能解釋所提出的研究問題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驗證理論或進一步發展某理論或模式。

閱讀全文

與護理量性研究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手機密碼鎖定方法 瀏覽:579
水晶玉器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9
如何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減肥 瀏覽:105
什麼是大學計算方法 瀏覽:703
敏感肌怎樣才能好有哪些方法 瀏覽:745
面對問題要能夠找到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78
毛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視頻 瀏覽:435
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操作方法 瀏覽:974
如何挑選牛仔褲的裁剪方法 瀏覽:361
甲亢的常用診斷方法 瀏覽:359
天固智能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460
pc肌鍛煉方法教學 瀏覽:183
t梁數量計算方法 瀏覽:144
暖氣片怎麼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492
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充電器擦乾凈 瀏覽:982
軟開度訓練方法 瀏覽:734
造價答題技巧和方法 瀏覽:967
奧克斯壓力鍋使用方法 瀏覽:21
狂犬病臨床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580
趣味性幼小銜接教學方法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