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秧苗用什麼方法

分秧苗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2 01:15:22

① 插秧的方法(要詳細一點,用先····然後····再···的方法解答)

用左手拿秧苗,然後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用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

分析:先根據給定詞彙或進行聯想,尋找關聯詞彙,再由此確定說話的主題。先了解一下插秧的過沖,再加入給的關鍵字,使寫出來的句子通順流暢。

(1)分秧苗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句子的寫法要點

1、完整: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單一的完整的意思。它不包含並不緊密相關的意思,也不表達本身不完整的意思。

2、連貫:句子中的詞語和部分應恰當地銜接,它們之間的關系應十分清楚。不連貫的句子通常有以下幾種毛病:平行結構有缺點,代詞指代不清楚,修飾語和被修飾語的關系不明確,在人稱、數、語態、時態或語氣上有混亂之處。

3、簡潔:句中不應有任何不必要的詞。只要意思充分 地表達了,用詞越少越好。用詞過多隻會使意思模糊不清,而不是更加明晰。人們常常用不必要的詞,所以最好在寫完一篇文章之後,仔細檢查一兩遍,看看有沒有一些詞可以刪去而又不影響意思的表達。

4、強調:凡是重要的意思都應在表達時予以強調。為此說話時人們可用各種方法,如提高聲音、放慢語速、使用短句或加上手勢。寫文章時,也可以使用倒裝、感嘆、重復、反問等方法對應該強調的詞語和句子加重語氣。

5、多樣:句型的多樣化,對好的文章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好幾句長短相同、結構相似的句子連在一起,如又用同一個名詞或代詞作主語,必然會顯得很單調。為多樣化起見,短句和長句,簡單句、並列句和復合句,圓周句和松 散句都應錯雜使用。

② 常用的育秧方式主要有哪幾種各有什麼優缺點

根據灌溉水的管理方式不同,水稻育秧方式有水育秧、濕潤育秧、旱育秧以及塑料薄膜保溫育秧、兩段育秧、塑料軟盤育秧等多種形式。

(1)水育秧是指整個育秧期間,秧田以淹水管理為主的育秧方式。即水整地、水作床,帶水播種,出苗全過程除防治綿腐病、壞種爛秧及露田紮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層。這種育秧方式常有壞種爛芽、出苗和成苗率較低、秧苗細長不壯、分櫱弱等弊端,是我國稻區採用的傳統方法,現在生產上已不提倡採用。

(2)濕潤育秧,也叫半旱秧田育秧,是介於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間的一種育秧方法,是水整地、水作床,濕潤播種,紮根立苗前秧田保持濕潤通氣以利根系,紮根立苗後根據秧田缺水情況,間歇灌水,以濕潤為主。該育秧方式容易調節土壤中水氣矛盾,播後出苗快,出苗整齊,不易發生生理性立枯病,有利於促進出苗紮根,防止爛芽死苗,也能較好地通過水分管理來促進和控制秧苗生長,已成為替代水育秧的基本育秧方法。

(3)塑料薄膜保溫育秧是在濕潤育秧的基礎上,播種後於廂面加蓋一層薄膜,多為低拱架覆蓋。這種育秧方式有利於保溫、保濕、增溫,可適時早播,防止爛芽、爛秧,提高成秧率,對早春播種預防低溫冷害來說十分必要。

(4)旱育秧是整個育秧過程中,只保持土壤濕潤,不保持水層的育秧方法。即將水稻種子播種在肥沃、松軟、深厚的、呈海綿狀的旱地苗床上,不建立水層,採用適量澆水,培育水稻秧苗。水稻旱地育秧依靠秸稈、廄肥等腐熟有機肥料,提高土壤肥力,苗期很少追施肥料,床面土壤上下通透性好,有利於培育根多、根毛多、白根多的壯秧,是提高秧苗質量的較好形式。旱育秧操作方便,省工省時,不浪費水資源。但過去沒有保溫、保濕覆蓋物,常因水分短缺而出苗不齊,且易生立枯病和受鼠雀危害。近幾十年各地採取增蓋薄膜、葯劑防治立枯病等措施,保溫旱育秧方式已成為寒冷地區和雙季早稻培育壯秧、抗寒、抗旱、節水的重要育秧方法。

(5)兩段育秧就是將整個育秧過程分兩段進行的一種育秧方法。第一階段是採用密播旱育秧或濕潤育秧方法培育3~4葉的小秧苗,第二階段是寄秧階段,將小秧苗帶土或不帶土按一定密度寄栽到經過耕耙施肥的寄秧田中,待培育成多個分櫱的大壯秧苗後,再移栽到大田。這是一種適用於多茬口遲栽秧的育秧技術。其主要優點是成秧率高、用種量少、早發性強,可調節茬口矛盾。尤其適用於麥茬遲栽中稻、雙季連作晚稻和雜交稻制種時生育期較長的父本秧。兩段育秧可解決早播與遲栽的矛盾,提早出穗期,以避開花期高溫或灌漿期低溫等不利影響。

(6)塑料軟盤育秧是在旱育秧床或水田秧床(以旱育秧床操作、管理方便)基礎上,利用塑料軟盤,通過人工分穴點播、種土混播或播種器播種進行育秧的方式。這種育秧方式能提高秧本田比例、降低育秧成本、管理方便,秧苗素質好,苗期不易發病。育出的秧苗可以手工栽插,更利於拋栽。

③ 草和秧苗如何分別

1、葉脈不同:秧苗具5脈,中脈成脊,草的葉脈只有3條。2、葉舌區別:秧苗的葉舌呈披針形,而草沒有葉舌和葉耳。3、葉片不同:秧苗的葉片為線狀披針形,草的葉子為長圓狀卵形,葉面光滑無毛。4、除草方法:用鏟子、鋤頭等工具,斬斷草根。

草和秧苗怎麼區分

1、葉脈不同

草和秧苗的葉脈不同,秧苗具5脈,中脈成脊,表面有方格狀小乳狀突起,厚紙質,遍布細毛,而草的葉脈只有3條,脈上具刺狀硬毛,脈間長有短硬毛。

2、葉舌區別

秧苗的葉舌呈披針形,長度在10-25厘米左右,兩側基部下延長成葉鞘邊緣,具2枚鐮形抱莖的葉耳,而草沒有葉舌和葉耳,兩者在葉舌上非常容易區分。

3、葉片不同

秧苗的葉片為線狀披針形,長度在40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表苗無毛,摸起來手感粗糙,但草的葉片形狀呈長圓狀卵形至橢圓形,葉面光滑無毛,顏色較淺。

4、除草方法

當秧苗田塊中出現青草時,可以用鏟子、鋤頭等工具,將草的根部斬斷,阻礙其生長,若是雜草繁多,要及時噴灑葯劑,用草甘寧兌水後噴灑,以免秧苗感染病蟲害。

④ 插秧的方法是什麼

首先,你有一大把秧苗,步驟如下:
1.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切記不要把秧苗弄斷。大概3、4根足夠
2.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主要是靠手指的力量是秧苗的根部不受損壞)插入泥土中
3.秧苗和秧苗之間的間距大約是兩拳寬,保持秧苗的豎立,並且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必須在田泥中
你的插秧的腳步必須是往後走,切不要把秧苗踩歪了

⑤ 插秧的方法是什麼

插秧的方法主要有3種,分別為手動插秧、機插秧、拋插秧。

1、手動插秧

(1)該方法要注意插秧深度,若深度超過5厘米,則低節位的分櫱數量較少,若超過7厘米,則之後幾乎不會出現分櫱。因此插秧時稻田的水位不能過深,水位以不露出地皮即可。

(2)稻田的硬度也是保證插秧質量的重要因素,若地塊較軟,則插秧後容易因秧苗自身的重量發生下沉情況,若地塊較硬,則插秧後容易出現飄苗的情況。

(3)插秧時以2個手指接觸地面為宜(橫著貼向地面),如此即可保證淺插秧,還能防止飄苗。

2、機插秧

(1)該方法的插秧標准為驅使插秧機時不可影響已插過的秧苗,並在汪泥汪水中正常插秧。機插秧時做到均勻出苗、四邊整齊便可有效減少空插率。

(2)插秧時,稻田四周需保留走1次插秧機的寬度,然後從外往裡進行插秧,最後再向外面及四周插秧。

(3)插秧後,需堅持「有苗就不補,缺2棵補1穴,缺1穴無需補」的原則。若本田秧苗缺1穴,通常不會對產量造成太大的影響,此時無需補太多的秧苗。

3、拋插秧

(1)使用該方法進行插秧需准備較多的秧苗,需比手動插秧多准備10%左右。拋秧時間需合理,若地塊過暄,則拋秧過深,影響分櫱;若地塊較硬,則拋秧過淺,容易倒伏。

(2)拋秧的時機以秧苗根部能夠進入土中2厘米為宜,拋秧時應向空中拋至3-5米的高度,使根部直落於地。

(3)拋秧後,每隔5米拉1條30厘米寬的作業道,再將作業道的秧苗拋至苗稀的地方,然後要梳理整個稻田內的秧苗密度,使拋秧的密度盡量一致。

插秧的季節

插秧的季節一般為夏季。以南方地區為例,早稻一般在3月份底至4月份初播種,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上旬插秧。

中稻一般在4月份中旬播種,5月份中旬插秧;晚稻一般在6月份底播種,7月份下旬插秧。早稻、中稻、晚稻的秧齡一般不能超過1個月。

⑥ 要茄子的苗期怎樣做好苗木劃分呢

茄子在中國種植面積很大,也是我們餐桌上很常見的一種蔬菜。我們在種植茄子的時候,需要在苗期做好苗木劃分,保證每一株強壯的幼苗都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但在苗期劃分過程中,還存在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細節是什麼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茄子苗木分布的注意事項。讓我們看一看!

以上就是對茄子苗期分苗注意事項的簡要介紹,大家要多加註意哦!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希望它能幫助到大家!

⑦ 蔬菜栽培中分苗的概念

分苗,是指蔬菜分苗,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斷根,使根系功能下降,抑制幼苗正常生長。從2片真葉開始,宜控制在3~4片真葉期。宜採取一次分苗。
蔬菜分苗的好處
蔬菜分苗,能防止苗擠苗,擴大幼苗營養、光照面積,促使幼苗加快生長。但是,分苗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斷根,使根系功能下降,抑制幼苗正常生長。要保證幼苗盡可能恢復根系吸收功能、幼苗健康成長,就必須了解分苗過程中都有哪些講究。
分苗時間要適時
一般冷床育苗。分苗從2片真葉開始,宜控制在3~4片真葉期。因為幼苗相對小,成苗率高,若苗齡過大,就會影響花芽分化,而且每分苗一次,延遲生長5~6天。分苗前3~5天,苗床要降溫,加大通風、控制水分、鍛煉秧苗。分苗時做到邊挖苗,邊扎小拱棚排苗蓋膜,以防中午高溫使秧苗萎蔫。分苗時盡可能集中勞力、時間進行排苗,以利幼苗健壯生長和管理。分苗宜採取一次分苗。
分苗密度要適宜
分苗密度與產量關系密切。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隨著苗距的加大,前期產量會相對提高,效益也會大幅度增加。一般辣椒分苗時苗距7~8厘米,茄子分苗時苗距8~9厘米。若苗床不緊張,其苗距可為8~10厘米;營養缽育苗其直徑為8~10厘米,缽間用土充實,提高保濕、保溫效果,有利於培育壯苗,提高產量效益。
分苗方法要科學
分苗前半天應對苗床澆水,以利於挖苗和苗帶土。挖苗時用鐵杴或鐵鏟。挖苗要求離幼苗根部1~2厘米。挖苗後用手輕輕摳掉根部帶的大部分土,然後將苗放在盆里或籃里,以利於排苗。取苗勿傷嫩莖,對子葉應小心保護。
幼苗挖起後立即排苗,尤其要防根部被太陽曬或被風吹乾,分苗時最好將大小苗分開,剔除病苗、蟲傷苗、無頭苗。
分苗後宜淺排,一般以子葉出土1~2厘米為標准,排苗要把根部土培緊,並及時澆足定根水。當天挖的苗當天排完。若上午排不完的,可集中在一起用土圍住,並用遮蓋物遮蓋,以防苗失水萎蔫,在下午要及時排完。

⑧ 分苗的意義是什麼,如何進行分苗

隨著秧苗的不斷長大,苗間的距離已不能適應秧苗繼續生長的需要,為了防止擁擠,需要把秧苗移植到新設置的苗床中去,這一措施稱為分苗或假植,也稱移植。分苗的目的在於擴大營養面積,改進光照條件,有利於保持適當的溫度、濕度,減少病蟲害發生。另外幼苗主根受到傷害後,會促進側根發育,增加根群,有利於培育壯苗。

分苗的時間在吐第一片真葉時到2葉1心前,這一段時間內愈早分苗效果愈好。因為分苗要傷根,要有3~5天的緩苗期,所以分苗次數不宜過多,否則影響幼苗的生長發育,一般分一次苗較好。分苗的最好時期,果類菜是在幼苗花芽分化前,瓜類蔬菜在子葉展平開始吐心時分苗,葉類菜在2~3片真葉時分苗。

分苗時要保證幼苗一定的營養面積,瓜類分苗栽在紙筒或塑料缽內,直徑為8~10厘米,茄子、番茄、甜椒營養面積不小於8厘米×8厘米,甘藍、菜花不小於6厘米×6厘米。分苗要選晴天的上午,栽苗前一定要澆水,挖苗時要注意少傷根,栽植時可穴栽或溝栽,要使根系在土壤中舒展,栽植深度以比幼苗原來生長深度略深即可,子葉一定要在地表上,底水要澆透,上面還可覆蓋一層營養土。

分苗後要保溫、保濕,加快緩苗速度,應提高溫度尤其是地溫,床土溫度保持在20℃左右,氣溫白天維持25~28℃,夜間番茄15~18℃,茄子、甜椒17~18℃,葉類菜15~16℃。為保濕上面可覆蓋一層透明覆蓋物,等幼苗中心的幼葉開始生長時,表明幼苗已發新根,應該通風降溫、降濕以防幼苗徒長。

用穴盤育苗時,在種子發芽率不好的情況下,可先將種子播在288孔育苗盤中育子苗,在幼苗2葉1心時進行分苗,根據蔬菜種類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苗盤,甜椒分到128孔苗盤,茄子、番茄、甘藍分到72孔苗盤中。先在育苗盤中加入基質,基質中的含水量以潮濕為適度,給子苗澆一透水便於起苗,小子苗可用鋸條挖起,成坨的大子苗可用手直接提起並且不傷根,栽入大孔盤中後澆足水,以水從孔穴底部滲出為適度。因為穴盤育的子苗在分苗時幾乎不傷根,所以分苗後只要溫度、水分適宜,即可迅速成活。

⑨ 水稻苗插秧結束後,秧苗怎麼分櫱快,分櫱多

生產中稻農常常是在秧苗移栽前五至七天時,就要結合秧苗苗床病害及地下害蟲危害,對苗床上的幼苗進行一次病蟲害綜合防治。這時,就可以在病蟲害綜防時,適量配比調理水稻幼苗生長的葯劑。俗話說「淺水促早發」,水稻插秧後主要是採用淺水灌溉技術,通過增加土壤溫度,來調節水稻的生長。水稻早期對水分的反應非常敏感。秧苗移栽後如水層過深,會使稻苗細弱。

三天後稻田可施20~30斤,/畝尿素緊接放足水,水這次一定要足。這次水消氂完,讓稻田稍干二至三天,讓水稻苗真正紮根做好基礎『。再放這次水,這次水不要太多。接下來就要施除草劑了,在施除草劑期間稻田要保留5-7厘米的水層,約半個月後水稻分櫱,在這期間仔細觀察,如果水稻長勢良好就不必理它,要是出現了病蟲害就該及時噴葯防治。

閱讀全文

與分秧苗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視手機話筒設置方法 瀏覽:548
怎麼才能治療黑眼圈的方法 瀏覽:892
三種常用的交接棒方法 瀏覽:641
股票入門實戰的解套方法與技巧 瀏覽:836
躺平有哪些方法呢 瀏覽:853
hyperlink使用方法 瀏覽:335
盆栽香蔥的種植方法 瀏覽:120
新疆駝奶食用方法 瀏覽:755
怎麼變成明星的方法 瀏覽:409
2己烯和戊烷的鑒別方法 瀏覽:939
如何用繩子做蝴蝶結的方法 瀏覽:368
vivo手機語音控制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7
足外翻治療方法如何治療 瀏覽:382
做小扇子的簡單方法 瀏覽:226
醫美洗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37
腦膜炎引起癱瘓哪裡可以治療方法 瀏覽:632
橋梁搭建方法視頻 瀏覽:345
哮喘的長期治療方法 瀏覽:30
如何處理活的大龍蝦的方法 瀏覽:264
新手機密碼鎖定方法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