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2省考申論答題技巧之綜合分析——要素分析題的推斷方法
要素分析題是申論綜合分析類型題中的典型題型,顯著的特徵便是作答任務中,動詞是分析,賓語明確,比如讓你分析原因、分析優勢等。如:
根據“給定資料2-3”,分析H企業與S企業發展成功的原因。
根據“給定資料1”,分析M村互助合作社運作方式的優勢。
這類題我們採取的答題方法是,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斷。我們知道,概括相對來說簡單,是認識的深入,概括的內容是材料中已知確定的。而推斷則相對較難,是認識的全方位,推斷的內容是從材料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基於此,這里給同學們介紹兩種推斷常用的有效方法。
一是要素間可以相互轉換,主要是通過對策推斷問題及原因,通過問題及原因推斷對策。比如讓我們分析原因或問題,我們也要多關注材料中出現的對策,通過對策可以進行推斷。如材料中出現對策完善基礎設施,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存在的問題或原因是基礎設施不完善。
例如分析導致我國現代建築普遍能耗較高的主要原因。材料如下:
我國建築特點、建築技術和產業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德國、丹麥等歐洲國家有很大不同。為此,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築技術及標准體系,很有必要。
這道題題干是讓我們分析原因,而在這段材料中,我們可以發現,沒有直接原因可以概括,但是最後一句是對策,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築技術及標准體系很有必要,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還沒有此類標准體系。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句對策來推斷出原因,我國缺乏符合我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築技術及標准體系。這是第一種方法,要素間可以相互推斷。
二是通過對比推斷各類要素。即是題干問的是A,而材料里說的是B,我們就要把B和A進行對比,進而推斷出A的答案內容。
例如分析M村互助合作社運作方式的優勢。材料如下:
M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3萬畝耕地將近一半是蔬菜地。農民想種植有機蔬菜,但前期投入成本大,資金周轉不靈。商業貸款利息高、借貸周期長,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道題題干問的是M村互助合作社,而這段材料里說的是商業貸款利息高、借貸周期長,所以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推斷出,互助合作社貸款利息低、借貸周期短。這是第二種方法,通過對比來進行要素的推斷。
當然,做此類綜合分析題除了講究答題方法技巧之外,還需要大家能夠通過不斷學習積累來培養自己綜合分析能力,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獲得高分。
B. 公務員面試綜合分析的技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綜合分析題型要求考生所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
第一,考查考生思維的深度、廣度與高度。也就是要求考生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並了解到一個現象的產生絕不僅僅是單一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廣度,比如電影《泰囧》為什麼能夠在短短上映1個月的期間收獲13億的票房,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泰囧的內容吸引民眾,並且傳達的娛樂精神符合大眾的一種娛樂倒想,這也就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而更深層次的原因主要還是源於民眾思想的多元化變化,這也就是所謂的高度。
第二,考查考生的社會責任感。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一旦走出校門就意味著身上肩負著一份責任感,就不可以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了,而是需要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第三,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就是考查考生在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之後,是否具備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公務員錄用的標准之一。
下面我們結合一道真題具體來分析一下如何運用這些能力:
農村青年進城務工,導致不會種田,成為了「農盲」。你怎麼看?
很明顯這是一道綜合分析題,按照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考生首先要分析這樣的現象所帶來的影響及產生該影響的原因,隨後要考查我們如何去解決問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參考解析。
【參考解析】
當前城鄉一體化中的農村向城市的單向輸出,即在城鄉二元結構之下的城市化過程中,由於農業和農村投入產出率相對較低,相對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較差,農村的人才、勞動力、資本等持續、單向地向城市流動,導致農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呈現資本和勞動力凈流出的現象。這種情況在距離城市較遠的農村更為明顯,尤其是以種糧為主的農村。這種單向輸出加劇了「農民荒」現象,進而導致很多農村青年進城務工,不會種田的尷尬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以下一些因素導致最終出現這樣的局面:
第一,農業收益低。傳統農業的資源配置效率潛力有限、收益率低。由於農業發展的基礎薄弱,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較差,傳統農業比例大,收益率低。
第二,跳農門思想。青年農民「跳出農門」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在青年一代農民中,「打工越來越成為農民收入增加和謀生的主要辦法」,「城鄉流動、遷移並定居城市日漸成為農民的強烈願望」。因此,青壯年勞動力由於種地純收入太低、種地條件太苦和不體面而不願回村耕種。
第三,生育率下降。農村生育率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農盲」。由於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影響,農村生育率大幅下降,少年兒童急劇減少,農民後繼乏人。
針對這樣的問題,考生有以下建議:
首先要真正體現工業反哺農業,真正地統籌城鄉發展,建立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建立農村社保制度、改革城鄉戶籍制度、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其次促進形成合理的農產品價格機制。種糧農民近年來最大的收入增長是得益於糧食價格的上漲。建議逐步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將穩步提高糧食市場價格作為糧食價格調控的指導思路。
第三是完善農產品補貼政策。在將針對種糧補貼政策作為鼓勵農業生產輔助手段的同時,研究對於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城鄉中低收入群眾的影響,予以財政補貼。補貼農產品的終端消費者,有利於農業企業、農戶等各方面的種植行為決策,有利於整體經濟效率的提高。當然,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還在於發展現代農業,那樣才能提升農業經營的利潤率,調動各種要素投向農業。
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農盲」現象應該會早日得以改善和解決。
C. 公務員面試綜合分析觀點類答題高分技巧
這句話主要講的是一個人要守信用,講誠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子曾說:「民無信不立。」韓非子也說:「巧詐不如拙誠。」其實,無論是個人或是公司甚至是政府,都離不開誠信。許多老字型大小或是相當有實力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為求一時之利,不守誠信,最後落得個破產倒閉的下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業毀於一旦,就是對誠信重要性的佐證。難怪有人已把誠信提高到生產力的要素之地位上了。然而,現在我們的誠信已經出現了危機,人們對什麼事情都半信半疑,為什麼呢?因為那些為了利益而漠視誠信的事情一再出現。物慾的橫流和人心的浮躁,已使人們對誠信淡漠了,人與人之間好像陷入了彼此戒備的危機。人無信不立,良好的誠信是人立足社會的基本條件,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缺乏誠信,可能會得到一時的利益,但最終將被別人象躲避瘟疫那樣躲著你,最終將成為孤家寡人,從而得不償失。作為普通人如此,作為黨的領導幹部更應該守信用,講誠信,言必行、行必果。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取信於下屬。
但是,我們畢竟不是聖人,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要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說出的話,作出的決策也不能保證一定是正確的。對於不符合實際的言論、錯誤的決策我們就不能借口「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而拒絕修正,黨的領導幹部要時刻以黨的事業、人民的利益為重,堅持實事求是,要敢於承認錯誤,修正錯誤,帶領人民不斷前進。
如何保證我們作出的決策是正確的呢?這就要求我們黨的領導幹部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群眾路線、堅持求真務實,做到民主決策、科學決策。
D. 綜合分析題有什麼答題技巧嗎
01.觀點明確,材料為王:綜合分析題和其他題型的共性在於答案要點依舊來源於材料,題干問什麼我們答什麼。但綜合分析比其他題多了一步——在一開始表明自己的觀點。具體分情況:對於解釋型綜合分析而言,用一句話對材料劃線句子或詞語進行直接解釋;對於評論型綜合分析而言,對於評價對象用一句話表明態度,亮明自己的觀點;對於啟示型綜合分析而言,要對得到的啟示進行高度概括,之後用一句話直接表達。
02.圍繞主體,多元分析:在進行解釋、評價等明確觀點以後,我們需要圍繞著自己的觀點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有學生存在不知道從哪兒入手分析得問題,一言以蔽之,和題干給出的分析對象的內容都是我們需要進行分析的對象。在此基礎上,要注意靈活多角度的分析,題干中有時候會用案例進行觀點的解釋,需要我們從中提煉概括,並不僅僅局限於去摘抄材料中關於原因、影響等要素。以2019年區縣的綜合分析為例,讓我們解釋「有居民,方有民居」,其中開始的幾段都是用村民的口吻來體現在鄉村沒有人居住以後所產生的結果和危害,我們應該從中概括出「沒有人住的民居,房屋破敗」「沒有人住的民居,沒有人味兒和鄉土氣息」諸如此類的答案要點。換言之,在進行分析時,一切能夠支撐論證分析對象的要素皆可作為答案要點。
03.總結觀點,提出對策:綜合分析和其他題型在結構方面有些許不同,除了分析得時候要注意總分結構之外,整個答案還要注意總結,換言之,最後呈現出來的應該是總——分——總的結構。一開始的總括句之前說過了,要麼解釋含義,要麼表明態度概括啟示,而最後的總結,可以是總結觀點、得出結論,也可以是提出對策,具體根據具體的題目情況和分析要素決定是否需要提對策。如果分析的對象有褒義或者已經很全面了,那隻需要對上述內容進行簡單的總結即可;如果分析對象還存在問題,就需要我們針對問題簡要提出對策,提對策可以根據問題反推或者從材料中直接提取,不用寫的特別詳細具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並非所有題目都必須提對策。
E. 2022年省考申論綜合分析題做題技巧
綜合分析題是申論考試重點考察的題型,考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需要能夠根據所給出的材料,按照題目的要求,由表及裡、由點到面、系統全面的分析材料,尋找出符合題意的信息要點。究其本質,這一模塊主要就是測查考生是否能夠從政府工作的思維路徑來分析社會問題,能否具有透過現象本質的能力來運用邏輯思維來提出解決社會問題。從其題目的設置上來說,綜合分析題型就是在概括歸納題型的基礎上,對考生邏輯能力的升華考察,總結起來說就是概括歸納+分析邏輯。接下來筆者從申論綜合分析四種題型來給予考生一些做題的技巧。
一、要素分析題做題技巧:概括歸納+(要素)推斷邏輯
要素分析題的命題方式是讓考生對某一要素進行分析,其做題方法主要沿用概括歸納的做題方法,即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斷。也就意味著考生在做要素分析題時,最主要是對題目所要求分析的某一要素進行概括總結,大部分的關鍵信息都是以一種直接的形式出現(即已知),考生沿用概括歸納的做題方法提煉信息即可。少部分隱藏的要點信息,則需要考生結合題目的要求對材料進行推斷而獲得,這也是其被納入分析題的原因之一。推斷(即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的方法有兩種:(1)問題、原因、對策之間互推。(2)對比推斷。通過推斷的方法,就可以尋找到剩餘的要點信息。總結:即概括歸納題目中的要素+推斷與題目相關的要素
二、詞句理解做題技巧:概括歸納+(概念-表現-原因-影響-對策)整理邏輯
詞句理解題型其命題方式為讓考生解釋對某一特定的詞或者句子的概念、含義。或者談理解。詞句理解的命題形式決定了其做題方法,命題人想要考生通過對從材料的解讀,分析並提煉出材料中對該詞或者句子的概念以及與該詞相關的要素信息。做題方法為解釋詞或句子的表層含義(概念+表現)+深層含義(原因+影響+對策)。考生在做題時可以直接先對材料信息進行表層含義和深層次含義的概括歸納,然後按照從概念、表現、原因、影響、對策的邏輯順序整理材料,即可得出詞句理解的答案要點信息。總結:即概括歸納申論常見要素+按概念-表現-原因-影響-對策邏輯順序整理相關要素。
三、評價分析題做題技巧:概括歸納+(表態-論證-結論)分析邏輯
評價分析題型其命題形式為讓考生對某一社會事實或者觀點進行評價,命題人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對命題人對該社會事實或者觀點看法的理解和見解(並不是一般考生所理解的自己的想當然的看法),並要求考生觀點明確。其做題方法為表態+論證+結論。其中表態和結論是一致的,考生需結合題目和材料發表自己正確的態度(支持、反對或是辯證看待),最為主要的部分還是對支持自己的觀點理由的概括歸納總結。總結:概括歸納支持考生表態的理由+(表態-論證-結論)分析邏輯。
四、比較分析題做題技巧:概括歸納+(要素)對比邏輯
比較分析題型其命題形式為讓考生對兩個不同的對象之間進行比較。此類題目考生在審題時需要注意題目的設置,如果是直接進行比較,考生需要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如果是比較不同,考生只需比較不同點即可。其做題方法為(1)明確比較要素(2)將要素進行逐個比較並得出小結論(3)總結得出最終結論。常見的比較對象之間的要素有主體、對象、目的、方式、內容、效果等。總結:概括歸納需要比較的要素+對比要素之間的關系。
(注意:當綜合分析題的材料中出現問題,總結時需要簡單提對策)
F. 2022省考申論綜合分析之解題技巧
第一步:精準審題之“題型判定”
在題干中一般會出現設問動詞:“談談…看法”“談談…理解”“談談…啟示”等。我們可以將綜合分析細致的分為幾種題型:要素分析題、詞句理解題、評價型綜合分析、比較型綜合分析等
①要素分析題:“分析……的要素”
答題思路:概括歸納?推斷
②詞句理解題:“談談對…‘詞’或‘句子’…的理解”
答題思路:第一步:解釋含義;第二步:多角度分析;第三步:總結或提出對策。
③評價型綜合分析:“談談對…‘社會現象’…的看法”。
答題思路:第一步:表明觀點;第二步:多角度分析;第三步:總結或提出對策。
④比較型綜合分析:“談談…‘A’和‘B’…的相同點/不同點”
答題思路:相同點:“他們都…”
不同點:歸納總結?分別表述
二、尋找答案要點
綜合分析相比較於其他題型,題干信息較少,從材料中獲取的要點並不是很明確,但一定與題干信息密切相關。而且綜合分析答題思路是明確的:
1.表明觀點(亮明觀點或解釋含義,定義等)
2.多角度分析(包含但不限於問題、原因、影響、現狀......)
3.結尾(總結提出對策,材料當中有對策就寫對策)
三:書寫呈現
我們一般呈現形式是:總分總形式,呈現出段落。使得答案呈現更加具有邏輯性和觀賞性,能夠得到較高的表達分。
四:真題案例解析
例:“給定資料4”中陳博士表示了對我國陷入“人口詛咒”陷阱的擔憂。請結合“給定資料3-4”,試對這里的“人口詛咒”做一全面解釋。(15分)要求:全面、准確、邏輯性強,不超過200字。
“人口詛咒”是指:我國製造業過分依賴勞動力資源,隨著人口紅利出現問題,企業面臨著不穩定、不可持續的發展困境。(解釋含義,通過材料內容進行類比得出相關要點)
這是因為中國的製造業不重視技術,持續發展能力缺失。例如盛昌這樣的依靠低技術含量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鏈的代工企業,隨著勞動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企業艱難維持甚至破產。(尋找要點:在在材料中找到原因,影響等相關信息,當題干中的字數要求多時,可以舉例說明,論證充實)
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注重產品研發、設計和營銷,進行產業分離,發展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創造自主品牌,重視技術創新。A市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就是很好的範例。(結尾總結,提出對策)
G. 申論寫作之綜合分析作答技巧有哪些
整理一下幾點申論寫作綜合分析作答技巧,供參考:
分析合理。要明確何為分析,分析對象是誰,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合理的標准,即合乎情理、符合邏輯。分析需須符合客觀規律,人的認識規律、表達順序等,也要符合辯證法中關於聯系發展、內因外因等原理。
條理清晰。條理清晰主要是層次分明,有條有理。要注意將分析的內容要點突出出來,層次鮮明地闡釋出來。
理解掌握政治原則。考生在分析問題時要和公務員的實際工作相聯系,要適當懂得一些政治原則、規律、政策精神,如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以人為本等。考生按照普遍適用的原則,聯系試題中提出的具體問題,緊扣題意作答,靈活運用,適當發揮,回答就能夠符合邏輯,在方向把握上不會存在大的偏差。
理清思路,分層剖析問題。首先,要表明態度,說明對事物的基本看法。隨後要有條理、有層次地做出闡發,闡明理由,提出依據。其中要對問題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如優缺點分析等,進而認清危害,辨明是非,提出解決問題、消除產生問題根源的需要性。然後從端正認識、完善制度等多個方面闡述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最後,要進行總結,將結果進行升華,考生可酌情添加意義層面的闡述,或者概述採取的解決方法等。
H. 申論考試中綜合分析題作答技巧都有哪些(2)
公務員筆試申論綜合分析題作答技巧:
一、認真審題,明確解題的核心對象。
首先,綜合分析的要點依舊依據材料,答案客觀來自於給定資料,這就要我們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把握核心要點並且用做好表述出來。因此要准確把握住要點信息,然後回歸到材料中進行歸納概括即可。比如說請你談談對於「新技術是否能夠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這一問題的看法,那麼我們首先明確問題是新技突破社會結構屏障,接下來回歸去材料中有針對性地找相關能或者不能,確定觀點以及理由。
二、明確思路,理清作答具體框架。
對於綜合分析題來講,要按照「提出觀點-論證觀點-落實觀點」的框架答題,也可以理解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但所有的要點要嚴格依據材料,尋找材料中的權威和客觀表述,而且要注意論證,突出論證核心,有效重點論證,根據要求把握住重要信息,有理有據,論據充實的時候就要考慮用事實和案例,有邏輯性的時候就要考慮行文脈絡。
三、規范呈現,體現關鍵要點詞彙。
綜合分析的作答大多需要考慮整體要點邏輯,有時用一個自然段呈現,具體要點也要注意體現條理。但最為關鍵的在於踩准核心關鍵詞,同時,做好關鍵詞的語言組織,既要清晰,又要突出,在符合字數要求的情況下得到更多的分數,書寫時注意工整。
I. 綜合分析題作答技巧
綜合分析題是申論考試常考查的題型,在國考當中綜合分析題可以說是必考題型,在省考當中,從2014年至今,只有2017年省市類的試卷中出現了一道綜合分析題。但是在備戰公考的過程當中,綜合分析題依然是復習的重點。它考察的不僅僅是考生的找尋要點的能力,還有考生對於一件事物的看法和思維觀點的考察。所以,根據多年來的命題情況,大致可以將綜合分析題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解釋型綜合分析;第二種是評論型綜合分析;第三種是啟示型綜合分析。三種類型的答題思路略有不同。總而言之,掌握好綜合分析對於即將邁進公務員隊伍的考生們,同樣至關重要。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綜合分析題的作答步驟:
一、審題全面
審題時明確材料范圍,准確把握分析對象,通常題干中給的分析對象往往都是材料中的一句話,一個觀點或者一個問題,在審題時要深刻理解題目想考察的重點內容,並且准確判斷屬於三種綜合分析題的哪一個類型。
解釋型綜合分析:題干中明確給出一句話或者一個短語(通常這句話比較抽象)然後談談這句話或者短語的理解或者含義
評論型綜合分析:題干中明確給出一件事情或者一個觀點,然後談對於這個觀點或者這件事情的看法
啟示型綜合分析:題干中有明顯的提示詞(啟示),直接讓談談對於某個主體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因為三種題型的作答思路略有不同,所以在審題時要明確區分開。
二、提煉過程
在明確了分析的對象之後,回到材料中找尋的要點要圍繞分析對象進行尋找,對於分析對象的好表現、壞表現、原因、影響、重要性、必要性、對策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尋找,需要注意的是在找尋要點的過程當中,要時刻記得要對要點進行提煉,綜合分析題本身是一道考察考生對於事務的認知的題型,所以在抓取要點時要對材料進行概括和提煉,實現去粗取精的目標,同時能夠更好的呈現考生自身的思維和觀點,對於作答字數的控制也大有幫助。這樣既能保證答案字數符合作答要求,又能使作答思路變得清晰。
三、加工過程
對要點進行加工,是呈現答案的前提。在給定區域內對答案進行最完美的呈現是獲得高分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要點的加工過程是非常重要的。要點的加工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內容,二是形式,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加工,實現要點的最佳呈現。加工的過程也是對材料進行更好地理解,對答案進行更好呈現的過程。
應對綜合分析題不僅僅要准確的找到要點,還要對邏輯有準確的把控能力,可以說,綜合分析題的難度相較於其他小題的題型來說是最難的。所以,請各位考生務必認真學習和掌握綜合分析題目解題的方法和技巧,並輔助大量的習題加以理解和鞏固,使作答方法和思路熟記於心,這樣才會在考場上做到得心應手,快速解答。
J. 申論綜合分析題找點小技巧有哪些
網頁鏈接在省考申論備考中,綜合分析題難度較大,大家一定要掌握一些技巧,今天中公教育給大家分享學習找點的方法。
例題:
根據「給定資料3~4」,對我國部分地方政府積極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現象進行評價。(20分)
要求:
(1)分析透徹,表達准確,簡明扼要;
(2)不超過250字。
通過上次的審題我們能夠知道,該題要我們去材料3-4中,對政府推行體系進行評價分析,從積極推行這一表述中能夠發現,題干中有正向的指引,那是否該題的作答思路就是:肯定的觀點-分析肯定的理由-給出肯定的結論或者對策?我們還需去材料中驗證。
材料節選:
政府在社會生活中舉足輕重,政府管理的優劣、政府效率的高低必然對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對此,記者專門進行了調研,在某地綜合服務大廳,記者發現:首先,在內部管理上,制度和規定雖然多,但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內部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健全,不夠科學,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執行走樣、變調;其次,在業務管理上,存在著職責不清、程序不明、執法隨意性大、服務意識不強、管理效率低、成本高、監督制約機制不到位等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形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行政機關職能作用的發揮。這說明,大力改進和提高這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管理質量和工作效率迫在眉睫。
梳理材料:
第一步:
逐句分析:「政府在社會生活中舉足輕重,政府管理的優劣、政府效率的高低必然對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該句說明政府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在分析長句時,注重關聯詞、標點符號的用處,例如下一句:「對此,記者專門進行了調研,在某地綜合服務大廳,記者發現:首先,在內部管理上,制度和規定雖然多,但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內部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健全,不夠科學,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執行走樣、變調;其次,在業務管理上,存在著職責不清、程序不明、執法隨意性大、服務意識不強、管理效率低、成本高、監督制約機制不到位等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形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行政機關職能作用的發揮。」 記者發現:---冒號解釋說明,意味著下文是具體闡述;首先、其次點明政府管理存在的兩個問題以及影響。
最後,對於指示代詞也要注意,例如最後一句「這說明,大力改進和提高這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管理質量和工作效率迫在眉睫。」用這說明-三個字總結上文內容的目的,提高政府管理迫在眉睫。
第二步:
整合完該段每一句的大意後,接下來就要明確每一句與題乾的關聯之處,從而判斷要點所在。材料整體邏輯為:政府管理很重要+管理有問題、影響+提高管理迫在眉睫,而題干作答主體為「我國部分地方政府積極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能夠發現,該段與題乾的關聯點在於,由於政府管理存在問題,能帶來不良影響,所以要政府推行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