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高音捷徑訓練方法

高音捷徑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1 06:16:19

⑴ 提高音高的方法

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
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 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 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 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 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練 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老師,指導一下,才不會誤入歧途,不會把聲帶損害,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注意運用氣息,否則會使聲帶生繭 歌唱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兒童表現歌曲的能力,應給予他們唱歌技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唱歌的姿勢、呼吸、發聲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唱歌的姿勢 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氣,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但呼氣時不準過深,否則使胸、腹部僵硬,影響發聲的靈活和音高的准確,吸氣時不要有聲響,反之不僅影響歌唱的藝術效果,還會使吸氣不易深沉,影響氣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三、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四、咬字、吐字准確、清晰 發音練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唱時發母音的著力點,應盡量接近聲區的集中點,使三個聲區的共鳴得到銜接和靈活調整。 歌唱藝術是聲音與文學相結合的藝術,我們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反之也不行,我們應對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以及詞曲作者、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個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的處理,把歌曲的藝術形象准確完整地再現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怎樣唱高音 一、人類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 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訓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⑵ 練習高音的方法

一、人類的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 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但他們的歌聲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包括呼吸、發聲、共鳴等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比 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自動,但心力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的力量。一個初生的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一組。開始不要喊得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喊好了,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bb2. 三、呼吸和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必須用腰力。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所限制,不能再擴大,我們可以利用肺葉由最下面的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插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自然地會起作用),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 然後把氣閉起來(張大口),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的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了b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牙齒上,就能唱出bb2了。由bb2以上,到high C 以上的音,方法與bb2一樣。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說明用腰部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部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所需要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理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是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到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未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結實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種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常感覺不到),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五、越高越容易 當我們練到bb2時,應該說已經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bb2的方法並無大的分別。唱b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 六、支點與對抗 如果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於是,這里就有了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於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麼,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於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唱歌時,氣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氣柱越來越短,同時,小腹也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以一定的流量呼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把「支點」老是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隨著氣息的運用向上移動呢?但我們不可忘記,雖然「支點」隨氣息的呼出不斷向上移,還是要保持那向下壓的力量。試想,我們如果要拿到高處的東西,伸長了手仍拿不到,那麼就要在腳下墊一個箱子,如果還是拿不到,只能再加一個箱子,這樣「支點」不就提高了嗎?怎麼可能停在下面不動呢? 我們再看打氣筒原理,活塞柄不斷向上推,活塞也隨之漸漸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壓力,氣息則從筒口噴出。如果將氣筒打氣原理比作人體的歌唱活動,即是說,橫膈膜和聲帶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支點也逐漸改變位置。

⑶ 怎麼練高音啊

許多人認為自己的聲音條件不好,就不敢張嘴唱歌.其實唱歌並不是必須要有好嗓子的.只要練習得當,肯練,多練.就能唱出動聽的歌聲. 現在無就告訴大家學習聲樂的必備條件: 要學好聲樂,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具有良好的音樂素質、掌握相應的音樂基礎知和技能.<有個好嗓子當然最好> 1、音樂素質 音樂素質就是人在音樂方面 敏銳聽覺、鮮明的節奏感和良好的音樂感覺,就是我們常說的音準、節奏、樂感。一個人的音樂素質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培養,而後天的因素是主要的。在音準、節奏和樂感方面有敏銳感覺的人,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素質條件。 2、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具有音樂素質的人要進一步學習音樂就必須學習音樂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識,音樂基本技能包括:視唱練耳、樂理知識、鍵盤樂器基礎。 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基礎,要准確的聽辨和視唱出音階、音程、節奏、旋律必須學習視唱練耳。 樂理也是學音樂的基礎,學好相應的樂理知識,才能唱准、唱好歌曲。 鍵盤樂器基礎:鍵盤樂器和樂理知識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有了一定的鍵盤基礎才能進行聽覺訓練和視唱練習。而發聲練習等都離不開鍵盤樂器。 3、嗓音條件: 一般人認為,學習歌唱必須要具有天然的好嗓子,這說法既有正確的一面,又有它的片面性、天然優美動聽的嗓子是學習歌唱的有利條件,但有好嗓子不一定就能學好聲樂,而許多成功的歌唱家在訓練前並未顯示天然優美的聲音。 歌唱同說話的生理條件是完全相同的,但若完全用說話的狀態來進行歌唱就不能體現歌唱的藝術特徵。因為語音發音是下意識的「自然」發音,而歌唱發聲是有意識的「非自然」發聲,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有意識的鍛煉發聲器官,是可以從下意識地說話達到有意識的控制自如的歌唱發聲狀態的。因此,凡會說話的人,只要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素質,就可以學習歌唱. 二、如何學習聲樂 學習應該包含兩方面的內容:歌唱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聲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 1、聲樂基礎理論的學習 要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發聲的生理機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構造,歌唱發聲的簡單原理,聲音的共鳴原理、共鳴腔的劃分、共鳴腔的運用和聲區的關系,運用共鳴的方法等。 另外,在進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訓練時,必須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運用、了解呼吸的支點,常用的呼吸練習方法。學習識別聲音的性質、聲部的劃分,了解美聲、民族、通俗唱法特點及嗓音的保健等。 學習了解聲樂理論基礎,可使自己練習時不盲目,目標明確。另外,再看看別人的聲樂論著、聲樂方面的錄像、電視、錄音等,都會給自己帶來極大啟發,對歌唱練習時大有好處,使自己少走彎路。 2、跟聲樂教師學習 歌唱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憑聲樂理論和教學方面的文字資料去進行歌唱發聲方面的學習和訓練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文字很難准確表達歌唱技能技巧的內涵,加之個人生理條件、理解和領悟能力的差異,更增加了憑文字資料學習的困難。按書上說的方法練習發聲、歌唱,練習者本人無法判斷方法的准確性和聲音效果正確與否,這樣的練習不僅沒有效果,而且很可能導致錯誤的歌唱發音。因此,學習歌唱時,特別是初學階段,必須找經驗豐富的聲樂老師指導,按照老師的方法練習,並把自己練習中的體會、困難、收獲、感覺等如實地告訴老師,以便於老師根據你的個人特點,教給學生准確度高、收效快的練習方法。學習時應注意多用腦子,少用嗓子。 三、歌唱訓練內容 聲樂訓練有完整、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它包括: 1、呼吸的訓練 歌唱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是歌唱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呼吸方法來控制和運用氣息,就不可有優美悅耳的歌聲。一切聲音表演技巧都與呼吸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克拉克在《論呼吸》中主張: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學習適當的呼吸。普利斯曼在他的《喉頭生理學》中認為:呼吸是聲音的生命力。我國傳統聲樂論著中說:「氣者,音之師也。氣弱則音薄,氣濁則音滯,氣散則音竭。」也說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視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學習呼吸,首先要了解呼吸的方法。呼吸的方法有三種: (1)上胸式呼吸。這種呼吸是一種用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吸氣量少而淺,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頭與頸部周圍肌肉的緊張,發出逼緊、干癟、缺乏彈性的直聲。這類現象在初學者特別是業余歌唱者身上較為多見。這是一種需要糾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是一種依靠軟肋擴張、小腹鼓起和收縮的呼吸方法。它吸氣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其局限性。由於吸氣過深,氣息往往不流暢,影響發聲的部位,中、低聲區音色沉悶,聲音缺乏靈活性,並出現音偏低的現象。 (3)胸腹式聯合呼吸。這種呼吸是一種運用胸腔、橫膈膜與兩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氣息的呼吸法。這種呼吸法是近代中外聲樂界公認而普遍採用的科學的、合乎生理機制規律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法有許多優點。它控制氣息的能力強,呼氣均勻、有節制,能儲存較多的氣,有明顯的呼吸支點,使音域擴大,並使高、中、低三個聲區協調統一。 懂得了呼吸方法還不行,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達到歌唱時運用自如。現在常用的有兩種練習方法。 快吸慢呼:這種呼吸法,是歌唱時最常用的一種。應該經常練習。具體作法是:急速吸氣,略停頓後,緩緩呼出。可以這樣體會:想像一位久別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驚奇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就停止在這種狀態上。幾秒後,彷彿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將小腹向後推壓,感到小腹在與這股外來力量的對抗中,氣息緩緩呼出。這時橫膈膜有力地起著支持作用。 慢吸慢呼:緩緩將氣吸入,略停頓後再緩緩呼出。可以這樣體會:當你收到一束你喜愛的鮮花,你高興地在聞花的芳香,這時你會發覺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為地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時向四周擴張,保持這樣狀態,僅將腹部橫膈膜以下的肌肉群放鬆、送氣。送氣時想到吹蠟燭,將燃著的燭光吹倒,但不吹滅,就這樣,保持燭光不升起來也不滅掉,保持時間長一點,然後再換氣。要達到這個要求,吸氣一定要聞花時一樣自然、平靜、柔和。呼氣時一定要均勻,有節制。同樣,如果要練慢吸快呼,那你就緩緩吸一口氣後,一下子把蠟燭吹滅。 2、發聲練習 發聲練習是用於訓練聲樂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簡單的練習。實際上是把構成歌曲旋律最基本最簡單的動機或樂句提練出來配以單純的母音或音節,在適當的音域內作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動反復練唱。進行發聲練習的方法和步驟各式各樣,派別頗多。但是,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步驟,都是達到以下目的: (1)有意識地運用氣息發聲,逐步做到橫膈膜控制呼吸。 (2)形成正確的喉頭位置,解放喉頭,穩定喉部器官,使聲帶運動與呼吸密切配合,調整適度,在唱高、中、低、強弱不同的音符時,都有較為理想的聲音效果。 (3)訓練調節共鳴腔體的方法,適當擴張可調節形狀的共鳴器官--咽腔、口腔、喉腔。運用不能調整形狀的共鳴器官--頭腔和胸腔,通過共鳴腔體的調節與運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4)呼吸、喉頭(聲帶)、共鳴器官密切配合,協調運動地發聲,做到聲區統一,富於力度和音色變化。 另外,發聲練習時應選擇適當的母音。開始進行發聲練習時在a e i o u u六個母音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全部均衡的唱好,這就要在老師的幫助下從發音最自然、動聽的母音開始練習,這樣,就較容易調整母音著力部位和協調音波在共鳴器中的作用。練好最方便自然的母音後,逐步調整,帶動其它母音,發聲練習的進展就會快得多。 發聲練習最初以自然聲區為基礎,逐步拓寬到中聲區的音域。在練好中聲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音域,達到聲部應有的聲音特色和音域。 3、歌唱語言 歌唱語言是聲樂訓練中的重要部分。 歌唱,就是將音樂化的人聲與語言相結合,進一步表情達意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歌唱語言能直接揭示歌曲的文學內容和思想內容,能突出作品風格,能直接按展示歌曲圖像和意境。 歌唱語言總的要求是:聲母准確又靈巧,韻母形態保持好,自然適時來歸韻,陰陽上去要記牢。輕重緩急須分清,語氣語勢處理好。 字頭必須咬准,但又不能咬死。當字頭咬住後,應當自然及時地過渡到字腹。字腹吐清後,應當適時地收聲歸韻,一定要注意三者銜接,過渡自然、順暢,成為一個整體。另外,拼音要唱准,如「l」和「n」,「平舌」和「翹舌」,「f」和「h」,「前鼻韻」和「後鼻韻」要區別開,聲調准確。 歌唱語言必須同歌唱的呼吸、發聲、共鳴緊密結合融為一體。歌唱語言必須同靈活多變的呼吸、通暢的聲音貫通的共鳴協調起來,才能收到聲情並茂、感人至深的效果。 四、勤學、苦練、多動腦是學好聲樂的關鍵 學習聲樂時要在老師面授時認真學習、思考、體會,並作好筆記。聲樂學習筆記是反映學習聲樂進程的一面鏡子,應記敘每個階段採用的發聲練習、歌曲教材、教師要求、練習效果、主要問題及糾正方法等。回家後,要堅持每天按老師的要求練習,這是能否學好聲樂的關鍵。成功是不會親睞懶蟲的,只靠在面授時練習一下的人是不會有長進的。 以上是我對幾年來學習聲樂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最簡易之方法~~(氣息)大家都知道,專業的聲樂教師都非一二年的經驗就可以任教的,其間必然也當過了優秀歌手,從事教育事業多年後才出書,這樣專業知識掌握充分,語言自然也不同,就不那麼貼近初級學員了,語言豈能太直白,作為一個同為愛好者的我就可以不顧那麼多了,這里雖然叫關閉唱法吧,但如果沒有好的各種基本功的配合也不會唱好一首歌的,所以氣息在歌唱中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用最土最易懂的語言說一下練習過程。

能有閑余時間來學習歌唱發聲的人怕都是平時愛好唱歌,在KTV里也希望一展歌喉,也希望別人的贊美,可能有唱的好的希望更近一步的,有唱的不堪入耳的希望能入得去人耳的,作為這一群人的第一步我認為還應該是氣息的學習,改變呼吸習慣很重要,大部分人都有唱歌時氣不夠用的時候,即使唱前大吸一口唱的還是很累,而有些歌星唱歌時也有這樣的毛病,給初學者造成了誤導,於是以為是自己肺活量不夠,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呼吸方法不正確造成的,稍接觸聲樂的人都應該聽過一句話:「氣吸的不在多少,而在深不深」。唱歌時所謂的氣息不穩就包括常見的怕氣不夠而故意大吸一口氣,結果卡住了喉嚨,這都是因為你吸的氣根本就不夠深,我們平時說話很少用腹部來呼吸,當然吸得再深也只是在下肺葉不可能吸到肚子里去,但有了這個動作的幫助,才利於氣吸的更深,為了更便於理解,我把潘老師介紹的呼吸方法通俗的介紹一下, 不要有意識的吸一大口氣,直接收一下「下腹」就是丹田,收的時候發出聲來念「1」.再收念出聲來「2」這樣訓練下腹的動作自然以後,氣口就會靈活,但於氣吸的更深,也可以收一下數到10、30、50這樣子,就是要讓氣口靈活,可能到時會有點酸痛,不過都是正常的,等到氣口靈活之後你唱幾句試一下唱的時候收起下腹,看看氣是不是不像當初那麼不夠了?這只是初級階段,如果要唱更高音點的歌就要有更多的氣來支持,不要以為唱高音是扯著脖子用的力越大越高,沒有氣息支持是高不上去的,即使上去了別人聽的難聽自己也難受。 下一步就是收下腹的同時鼓起上腹,這是個對抗的動作,可能有點難度,可以用手摸著肚皮來感覺,用收下腹的訓練方式,收的時候故意把氣頂到上腹的位置,感覺一下上腹有沒有挺起,就是這樣練, 最後一步就是把兩肋就是橫隔膜鼓起來,因為肋骨夠硬這里的力量支持才夠大,這一步最難,也最有效,但方法是人找出來的,這一步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本人發明的土法,就是坐在椅子上,用手扳住屁股下的板子挺直了腰,收下腹挺上腹撐開肋骨時加上手的動作,用力拉這個板兒。使所有力量都集中的兩肋,這個力量是很大的,對撐開兩肋是個捷徑,但千萬別撐太大力免的撐出肋軟骨炎哦,適當點沒事的。真正運用到歌唱中就是用橫隔膜作支點來唱(這點要等到把以上的氣息練習掌握以後就會自然明白了)。

好了,我用最土的語言最短的話把整個練氣過程說了一遍,不知道老師看到會不會被我氣壞^_^

潘老師說歌唱大部分都是在呼氣中進行,不用談吸氣,因為人不吸氣就會死亡。理不應談到吸氣,但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免的有些初學者亂想,熟練以後就不要故意去吸氣了,到時唱完一句用多少自然吸入多少。吸氣只是練氣時的動作,歌唱時就不能去會這種動作了,剛開始練習時可以在吸氣時故意把下腹挺起以便使氣息吸的更深,多了就沒什麼必要多介紹了。

⑷ 唱歌怎麼快速練好長氣息,讓唱高音時不那麼辛苦

 唱高音時,兩顴骨要更積極開放,整個歌唱狀態要更加積極向上,興奮。隨著音高向上,下頜需要鬆弛地向下,向兩側向後拉;小舌頭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氣,使喉嚨更加打開,喉頭不可隨音高往上移動,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氣的狀態,當然這個狀態必須有氣息的支持。
  唱高音的方法是訓練中的一個難點,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也已經總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每一種方法都要因人而宜,採取適合自己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第一個就是支點提法:在唱歌的時候好像聲帶不長在喉嚨里,而長在了胸口,唱每一個字都不要離開這個支點,嘴放鬆唱,這樣把注意力往那兒一想,一下子聲音就得到平衡了。
  這種方法可以解決好幾個問題:如果唱高音喉頭容易上提的話,你一想到胸口就不想喉頭了,支點一低,喉頭也自然放鬆,下放,喉頭放下以後,喉嚨自然打開。還有聲帶都有長在胸口處,氣息當然就不能超過聲帶,那一定在胸口的下面,氣息也就往下沉了,穩定了。這基本是找到了正確的發聲方法。
   第二個反向提法是「喉下換字」的比喻。喉下換字的辦法,就是說一般唱高音時喉頭都容易高,那就在喉下一寸或者二寸左右的地方換,或者「貼著肩膀換,在脖子根換」。這樣唱的時候,喉嚨最容易打開,而且聲音比較容易垂直,容易進入頭聲,容易找到高音的焦點位置。

⑸ 高音發聲技巧

喜歡唱歌的你是否在高音部分有阻礙,別擔心!以下是我分享的練習高音的方法。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人類唱歌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唱歌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喊出高音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想學唱歌高音,可以去k歌達人速成寶典看看,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部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像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像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來未聽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來解釋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向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像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個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時感覺不到的),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越高越容易

當我們練到降b2時,應該說已經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降b2的方法並無居的分別。唱降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的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支點與對抗

如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於是,這里就有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於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麼,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於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唱歌時,氣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氣柱越來越短,同時,小腹也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產一定的流量呼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把「支點」老是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隨著氣息的運用向上移動呢?但我們不可忘記,雖然「支點」隨著氣息的呼出不斷地向上移,還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壓的力量。試想,我們如果要拿到高處的東西,伸長了手仍拿不到時,那麼就要在腳下墊一個箱子,如果還是拿不著,只能再加一個箱子,這樣「支點」不就提高了嗎?怎麼可能停在下面不動呢?

我在新加坡聽過一個女高音獨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國作巡迴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時,脖子拉得長長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原來她是專唱德國Lied的,德國派唱法主張「支點」永遠在腹部不變。

⑹ 女高音怎樣有效練聲

在開始練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牢記練聲的目的,專心注意每一個唱出的音,聲音力求自然、清晰和准確。下面我為你整理女高音練聲,希望能幫到你。

女高音練聲篇1

先要開嗓,方法: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

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

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

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

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

練氣也不能純粹追求氣流的大小長短,而是要結合“聲”來完成。可以經過一些物理的方法來幫助達到一定的目的,但最終目的是找到一種正確的聲氣結合的“感覺”,用這種感覺來歌唱最舒服、動聽。正因為是一種“感覺”所以有的人找了許久也未能撐握,而有的人一個小時已能抓住。有的老師、講授也知道如何運用自如,但其也不一定知道要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正確的歌唱“感覺”,因沒有人提出這個理論。但我們只要看的相關書刊或聽相關的講師講多了就知道,對練氣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門,有各種各樣的練習方法,其目的都一樣,都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只是時間慢了點,而我們帶著要 意識去找那種正確的"聲氣結合"的感覺當然就快多了,因為我們不是為練氣而練氣,而是為了尋找歌唱感覺而練氣。

第一步,尋找“有氣”的感覺。

1、 行樓梯法。你家是否住三樓以上,是,好辦,你平時可以邊唱歌邊上樓,回到家裡時候你會感到很累,很“自然地”深吸了一口氣,抓住這種“感覺”,下次深吸一口氣後,發一個盡可以長的“啊…”音,尋找用氣發聲的“感覺”,再下次,自然吸氣後唱一句自己最喜愛的樂句,尋找用氣唱歌的“感覺”。

2、 長音法。吸一口氣,自然地發一個“啊…”,盡可能地延長(可以在不同音調上),你忍無可忍了,你就會停下來,接著你就會口鼻一起吸一口氣,抓住這種“吸氣”的“感覺”。

3、 躺床法。躺在床上,雙腿自然放直,雙手張開放在腹上,吸一口氣,發一長音,忍無可忍時你會停下來並自然鼻口一起深吸氣,抓住這種吸氣的“感覺”,這時放在腹上的雙手也助於你感覺到吸氣入腹,然後結合發聲練習;這一方法很好,特別是要學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者,用這一方法更好,要堅持一段時間,直到牢固。

4、 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其他一些練聲方法中當然也不乏有很多優秀的方法,但假如單純地把練聲從聲氣結合中分開來練,就不在我的理論之中,不接納,也不借鑒,如狗喘氣法等。

看到這里,請先別往下看,可以選擇看一下電影或聽聽歌,放鬆一下,要按以上方法練習一段時間後,再學習第二步。

第二步,尋找“夠氣”的感覺。

經過第一步的學習後,有的性急的朋友就後問,怎麼搞的,我不覺得唱歌有怎麼不同呀,還沒唱兩句我就沒氣了,高音時更沒有氣,只是吸氣多了點。請先別急,等學完本課後你就有一大長進了。

目的“感覺”:盡可能讓最少的氣(氣流)唱出最長最動聽的樂句。

1、 拉橡皮條法。找一條50厘米的橡皮條,盡量要有好的彈性。自然站直,雙腳分開一腳掌長,左腳稍向前,重心在左腳(座姿要座直),雙手拉住橡皮條兩端在面前慢慢拉開,至橡皮條將拉盡時放,再重復慢慢拉開。好了,現在來做發聲練習。吸一口氣,在慢慢拉開橡皮的同時,輕輕發出一個“U”(嗚)音,在橡皮將要拉盡時要有氣有聲保持,在放回橡皮時同時吸氣,重復以上練習。注意,聲音要保持連慣圓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終保持有足夠的氣支持,盡量不能讓肚子癟下來。反復練習到有“感覺”時,抓住這種感覺來進行唱歌練習。

2、 雙手插腰法。自然站直,雙腳分開一腳掌長,左腳稍向前,重心在左腳(座姿要座直),雙手輕插腰,張口用口鼻一起吸氣,然後有控制地把氣向前呼出。吸氣時感覺到腹部向兩邊脹起,呼氣時盡量還是保持腹部向兩邊膨脹的“感覺”(只是一種控制的想像),重復練習。現在用“U”(嗚)代替呼氣。注意,聲音要保持連慣圓滑,有保持有控制地呼出,始終保持有足夠的氣支持,盡量不能讓肚子癟下來。

好了,以上方法看起來簡單,但要真的撐握卻不容易,要堅持練習,找到正確“感覺”還要鞏固,嫻熟運用。

注意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要用真聲,聲音無論大小不能“虛”,在高音區可以,真假聲結合,但始終要飽滿,有力,有根(氣)。先氣後聲,聲收而氣猶存,第一個音都要有氣包裹著送出來。

女高音練聲篇2

人類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 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訓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來未聽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來解釋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向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個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時感覺不到的),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五、越高越容易

當我們練到降b2時,應該說已經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降b2的方法並無居的分別。唱降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的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六、支點與對抗

如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於是,這里就有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於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麼,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於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唱歌時,氣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氣柱越來越短,同時,小腹也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產一定的流量呼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把“支點”老是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隨著氣息的運用向上移動呢?但我們不可忘記,雖然“支點”隨著氣息的呼出不斷地向上移,還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壓的力量。試想,我們如果要拿到高處的東西,伸長了手仍拿不到時,那麼就要在腳下墊一個箱子,如果還是拿不著,只能再加一個箱子,這樣“支點”不就提高了嗎?怎麼可能停在下面不動呢?

我在新加坡聽過一個女高音獨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國作巡迴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時,脖子拉得長長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原來她是專唱德國Lied的,德國派唱法主張“支點”永遠在腹部不變。試問唱高音怎麼可以把音管拉得那麼長呢?

我們再看看前面所述的打氣筒原理,活塞柄不斷向上推,活塞也隨之漸漸地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壓力,氣息則從筒口噴出。如果將氣筒打氣比作人體的歌唱活動,即是說,橫膈膜和聲帶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支點也逐漸改變位置,怎麼可能老停在固定的地方不動呢?

七、用工具來測驗

用一塊木板,長度比我們的肩寬一些,寬度比我們的鞋子長度稍寬四角打一個洞,用兩根繩子穿過洞,繩子的長度與我們垂下的手指處相齊(參閱圖八)。我們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氣,然後將氣閉住,張大口用力拉繩子,就可以感覺到什麼叫對抗了。這時,我們的腳增加了與地面的對抗,同時也了體內的氣息與聲帶的對抗,這樣高音更容易出來。我們還可用可口可樂的空鋁筒(空啤酒筒),剪成象郵票大小的鋁片,將兩片鋁片合起來(用手將鋁片弄得稍彎曲一些),於是合起來的鋁片當中就有一個縫。再在鋁片的一頭夾上一片舊綢布(可疊成三根火柴那樣寬),然後用鐵絲將鋁片綁起來,就成為一個哨子。你試吹一個低音,再吹一個高音,從這一比較中就可以感覺到唱高音的氣息和姿勢了

⑺ 唱歌時,怎樣才能把高音唱上去呢還有有時氣不夠,有什麼訓練的技巧嗎

唱歌時常常唱不上去高音,是因為發音問題,還是天生條件?該怎麼辦?
首先是丹田的問題,其實中國講丹田聽起來好像很玄,但是說穿了就是唱歌時橫隔膜的運用罷了。而且真正唱歌的時候用到的肌肉群是相當多的,但是唱歌時讓你發出聲音的只有聲帶而已,事實上也不是喉嚨。其他的部分都是輔助你的聲帶,讓聲音可以變大,或者改變母音子音等等。
而橫隔膜的運用,如果還是覺得很玄的話,我用一個比喻你應該就聽的懂。我們的肺部就像氣球一樣,當吸氣的時候氣球會脹大,呼氣的時候氣球會快速縮小,而唱歌的時候就是在我們呼氣的時候讓氣慢慢地流出,這時候就必須靠橫隔膜的力量來與大氣壓力作抗衡,所以控制氣的流量,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所以肚子不會說話,丹田也不會發音,你的觀念都是正確的。
所以如果要徹底改善你唱高音的瓶頸,需由唱歌幾個基本原則的了解開始。
1. 呼吸:上面提到橫隔膜的運用,在這邊補充一點,就是唱歌需要的呼吸是我 們小時候就會的呼吸法,可能你也有聽過的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並不是說用肚子呼吸的意思,而是在呼吸時外觀上好像氣跑到肚子里。事實上腹式呼吸,就是把我們平常很少用到的下面三分之一的肺部空間做更好的運用。平常呼吸時用到的肺部大概只有上面三分之一而已,別懷疑,這是事實。常聽到唱歌的人需要比較大的肺活量,其實講的就是讓肺部的進氣更多,因為使用不到三分之一的肺部,要唱歌其實很困難,所以唱歌要練的就是呼吸時能用到整個肺部的空間。如果你呼吸的問題可以調的很好,那麼接下來的這個部份就難不倒你。
2. 橫隔膜與背肌的運用:如何正確使用橫隔膜?提供以下的練習法,希望對你有實質的幫助。
(1)吸氣時很緩慢,吐氣時也很緩慢:可以用數拍子來練習,吸8拍吐8拍,注意吸氣的時候肩膀不能抬起來,要呈現放鬆下垂的狀態。(2)先把氣全部吐光,再把嘴巴張開吸氣:事實上肺部的空氣是不可能完全吐光的,但是這個練習就是盡量地吐光空氣,然後吸氣時不要想太多,只要把嘴巴張開就可以了,氣會自動地跑到比較深的地方,這個時候要注意整個腹部的變化。
(3)吸氣之後停頓一下再開始吐氣:這個練習是在加強橫隔膜的張力,以及附近肌肉群的運用。如下作法:吸4停4吐4→吸4停4吐8→吸4停4吐10......以此類推,一直做到可以吐20拍為止,吐氣時要用s~~的方式來吐,想像一下唱歌時的氣量,就如s~~時嘴巴通過的氣量一樣,你會發現這個練習做完,你要唱很長的長音也會變的很容易。
3. 發聲練習:音域的訓練可以由一些發聲練習來慢慢達成,不過最好是去找聲樂老師幫你聽,因為音域的寬窄有絕大部分的因素是唱歌的方式,正確的發聲法以及正確的呼吸方式,一定有助於音域的拓展,建議你找專業的老師幫你,相信他給你的建議應該也是如此。
在此提供幾個常用的發聲練習:
(1) do mi re fa mi sol fa re do(三度上下行練習)
(2) do re mi fa sol fa mi re do(音階上下行,五度)
(3) do re do mi do fa do sol do fa do mi do re do ;
sol fa sol mi sol re sol do sol re sol mi sol fa sol (音程練習,五度)
(4) sol sol sol sol sol fa mi re do,搭配ma-me-mi-mo-mu-u-u-u-u做母音及字音練習。
4. 軟口蓋的運用:唱高音的時候,常常會用到的肌肉群之一就是我們口腔後半部的軟口蓋。口腔中硬口蓋在前端,也就是牙齒生長的地方,軟口蓋就是硬口蓋向喉部延伸,在懸壅垂附近軟骨地帶。平常我們很少會用到那邊的肌肉,除了嘔吐或者打哈欠的時候,那個部位會往上抬升,頂到鼻腔的後緣。所以這個部位的肌肉必須練成隨意肌,才有可能控制高音。練習的方式就是由我們最熟悉的打哈欠開始,試著在打哈欠的時候由高音往下滑(不須管音高),練習時起音可以越來越高,久了之後你就可以靈活運用軟口蓋了。
5. 頭部共鳴腔的運用:有技巧地唱高音其實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很多人唱高音都會過分使用喉嚨,利用擠壓喉嚨的方式達到唱高音的目的,事實上這種唱法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擠壓喉嚨會造成聲帶振動的不穩定,進而過份拉扯聲帶,而使聲帶受損,所以唱歌時應保持喉嚨的放鬆,不可用力,想像喉嚨只是通過氣體的一個管道而已,真正要用力的地方是在背肌與橫隔膜,也就是整個下盤的穩固。這些基礎的肌肉群都使用得當之後,再加上軟口蓋與頭部共鳴腔的使用,就能輕易地唱出高音。
頭部共鳴腔主要有鼻竇及額竇,都是頭部的空洞,可以增加聲帶振動的音量,也可使聲音更集中。唱高音的技巧就是靈活地運用上述所講的方式來操作,越高音時聲音要越集中,而不必擔心聲音聽不到因為集中而使用橫隔膜的聲音是可以傳的很遠的。
說專業點,是橫膈膜使勁,
就是說唱歌並不是靠嗓子去「吼」
而是感覺你的氣息下沉,在往上頂,從腦後出來,程一個「C」型。
牙關要打開,嘴要張得飽滿,唱歌的時候能感覺到氣息的顫動。

如何唱高音

一、人類的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 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但他們的歌聲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包括呼吸、發聲、共鳴等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比 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自動,但心力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的力量。一個初生的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為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一組。開始不要喊得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喊好了,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b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從來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她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而這一聲叫,可能達到hign C以上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來,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和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必須用腰力。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所限制,不能再擴大,我們可以利用肺葉由最下面的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插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自然地會起作用),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 然後把氣閉起來(張大口),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的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了b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牙齒上,就能唱出bb2了。由bb2以上,到high C 以上的音,方法與bb2一樣。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說明用腰部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部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所需要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理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是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到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未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結實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

炎炎1981 2009-4-6 下午01:55:40 122.193.136.* 舉報 當然有,挺胸,把頭往上仰,不斷練習,
我是音樂老師了啦,相信我高音不是想唱就能唱上去得
首先肺活量要夠
然後就是練嗓子 如果你已經過了變聲期最好就不要太拚命了哦
平時飲食也要多注意 不能吃對嗓子有刺激的東西
然後常常練發音 一點一點變高 不要用嗓子 要用小腹的勁來支持聲音

給你一個的較簡單的方法,你自己領悟一下吧:
1、唱高音前,不要吸大口的氣到胸膛,這樣會擠壓到氣管,導致你的發聲器官不順暢。應該把氣放在小腹處,就是俗話說的「氣沉丹田」。當然,你最好選個好一點的站姿,利於發聲。
2、放鬆喉嚨,最好能忘記你的喉嚨(聲帶);想像你的嘴巴長在眉心,這樣有注於的聲音位置的提高和集中。
3、隨著音高抬「上顎」。(知道上顎在哪兒嗎?就是人們俗稱的「天堂」。在嘴裡,你把舌頭從上往後卷,卷到頭,觸到上面就是啦。最好能看看解剖圖中呼吸系統那一部分,會更了解自己的器官,利於找准位置)
4、盡量張大你的嘴,壓低你的下巴,音越高,越要如此。
你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這個問題確實很難,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給你說清楚,說清楚了,你也消化不了,還是要多多學習,多多積累。

--------------------------------------------------------------------------------

當然有,挺胸,把頭往上仰,不斷練習,
我是音樂老師了啦,相信我

得意妹88 2009-4-9 下午08:57:04 121.9.250.* 舉報 唱高音需要有氣息的支持,這一支持的力量來自腰部的肌肉,最簡單的方法是尋找便秘時腰部用力的感覺,另外歌唱需要有一定的聲音位置,可以試著先用哼鳴的辦法去練習,通俗的講就是,你先哼唱這首歌,然後用哼唱的感覺加上腰部的力量來唱高音.
歌曲的演唱者是具有雙重角色的,首先你是作品的欣賞者,這一步中你需要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歌詞含義、中心思想,深刻體會作家及作曲的詞義曲情!其次你是作品的表達者,大家通過你的演唱來了解歌曲,你需要把你所感受到的充分的表達出來。演唱時要唱什麼想什麼,還要注意旋律的發展,注意強弱對比,唱出的旋律最好有曲線美,就象我們說話時陰揚頓挫。還有模仿也是很有效的。多聽、多看、多想!!!

⑻ 如何練出高音

第一個答案
如何把歌唱好的方法
我想很多人都有些嗓子限制,就認為自己不適合唱歌等...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唱的非常棒的,就算嗓子很不好,也可以通過自我的鍛煉逐漸培養出來的.

其實唱歌到達一定階段,可以說,逐漸的少用嗓子.有些人唱歌時,用手壓著嗓子,不讓嗓子向上,其實是有原因的.但這並不是正確的唱歌方法,因為嗓子如果壓低,不向上去的話,就不會唱到開叉,但是若是用手去壓,就對嗓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並且也起不到實質的效果,而並非是你真正的會唱歌.但並非所有歌都要一定壓住嗓子唱,如:同一首歌,女聲細調版,就要將嗓子提起才會唱的那麼細.

會唱歌的人都知道唱歌是要用氣唱,而如何用氣就是唱歌好壞的關鍵.而氣卻又是從哪來的呢?如何練氣呢?其實氣是從丹田而發,而提氣上沖,嗓子只是過聲,並不是用嗓子用力喊,所以嗓子的使用率要比不會唱歌的人少.而從嗓子過氣後,沖入腦門,腦門與後腦,以及鼻發生共振,從而達到真正的唱歌.鼻音的大小可自我調整.但腦門的共振卻是非常大的,若達到一定階段,唱久後,腦門就會痛.而吸氣卻並不需要十分急促,就象聞花香一樣,輕輕的切均勻的吸氣.

而丹田氣,實際上有很多的的鍛煉方法,如練武功,每天不停的唱也可以,天天象瘋子一樣大喊也可以.但我這里是一種大家都沒聽過的練氣方法,用枕頭(裡面放滿沙子)然後放在自己的小肚上,躺下練聲,唱歌等...大約不久就會漸漸感覺到自己的丹田氣.

下面也是一個比較重要常識,就是唱歌前一定要開腔.所謂開腔就是,如大喊,或是象學聲樂那種吊嗓子,也就是從低音到高音...升降調...只有開腔後,嗓子才能達到比較好的狀態,否則有時會有種唱不開的感覺.

所謂少用嗓子並非不用嗓子,而是巧用嗓子.嗓子用的巧妙,甚至可以模仿N多人的聲音,就想吳克群那種,不過說實話,也許現場版就沒那麼特象,因為每個人的嗓子斗會有多少限制,並不能達到完全和別人一樣的音調.很多地方的那種歌手,都是什麼歌都可以唱,並且都很象.但實際上這樣並不好,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風格.並且模仿別人的同時會傷害自己的風格,所以要堅持自己的風格.

學唱歌的時候
學過一種發聲的方法
嗓子是天生的,唱功是後天的
所以,嗓子不是練出來的
我把方法給你說說吧,好不好使你自己品
*************************************
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
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
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
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
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
你真的有毅力的話,試試吧

第二個答案
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練
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老師,指導一下,才不會誤入歧途,不會把聲帶損害,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注意運用氣息,否則會使聲帶生繭

歌唱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兒童表現歌曲的能力,應給予他們唱歌技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唱歌的姿勢、呼吸、發聲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唱歌的姿勢
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氣,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但呼氣時不準過深,否則使胸、腹部僵硬,影響發聲的靈活和音高的准確,吸氣時不要有聲響,反之不僅影響歌唱的藝術效果,還會使吸氣不易深沉,影響氣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三、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四、咬字、吐字准確、清晰
發音練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唱時發母音的著力點,應盡量接近聲區的集中點,使三個聲區的共鳴得到銜接和靈活調整。
歌唱藝術是聲音與文學相結合的藝術,我們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反之也不行,我們應對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以及詞曲作者、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個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的處理,把歌曲的藝術形象准確完整地再現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怎樣唱高音
一、人類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 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訓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來未聽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來解釋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向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個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時感覺不到的),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五、越高越容易
當我們練到降b2時,應該說已經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降b2的方法並無居的分別。唱降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的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六、支點與對抗
如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於是,這里就有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於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麼,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於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唱歌時,氣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氣柱越來越短,同時,小腹也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產一定的流量呼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把「支點」老是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隨著氣息的運用向上移動呢?但我們不可忘記,雖然「支點」隨著氣息的呼出不斷地向上移,還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壓的力量。試想,我們如果要拿到高處的東西,伸長了手仍拿不到時,那麼就要在腳下墊一個箱子,如果還是拿不著,只能再加一個箱子,這樣「支點」不就提高了嗎?怎麼可能停在下面不動呢?
我在新加坡聽過一個女高音獨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國作巡迴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時,脖子拉得長長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原來她是專唱德國Lied的,德國派唱法主張「支點」永遠在腹部不變。試問唱高音怎麼可以把音管拉得那麼長呢?
我們再看看前面所述的打氣筒原理,活塞柄不斷向上推,活塞也隨之漸漸地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壓力,氣息則從筒口噴出。如果將氣筒打氣比作人體的歌唱活動,即是說,橫膈膜和聲帶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支點也逐漸改變位置,怎麼可能老停在固定的地方不動呢?
七、用工具來測驗
用一塊木板,長度比我們的肩寬一些,寬度比我們的鞋子長度稍寬四角打一個洞,用兩根繩子穿過洞,繩子的長度與我們垂下的手指處相齊(參閱圖八)。我們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氣,然後將氣閉住,張大口用力拉繩子,就可以感覺到什麼叫對抗了。這時,我們的腳增加了與地面的對抗,同時也了體內的氣息與聲帶的對抗,這樣高音更容易出來。我們還可用可口可樂的空鋁筒(空啤酒筒),剪成象郵票大小的鋁片,將兩片鋁片合起來(用手將鋁片弄得稍彎曲一些),於是合起來的鋁片當中就有一個縫。再在鋁片的一頭夾上一片舊綢布(可疊成三根火柴那樣寬),然後用鐵絲將鋁片綁起來,就成為一個哨子。你試吹一個低音,再吹一個高音,從這一比較中就可以感覺到唱高音的氣息和姿勢了

怎樣唱歌
一、氣息
說道這個話題,就有些茫然,因為這是最不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我在唱歌之前,練美聲兩年,給我的感悟很深,氣息基礎對我的幫助很大。一般沒有學過聲樂的人發聲很平,就用平常說話的位置(嗓子)發音,我們叫它聲音發「白」,沒有色彩、沒有過濾。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聲練聲的方法。
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樑,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靠後的。請找一找這樣的感覺:你大口咬一口蘋果,露出上牙齒,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時,發出「嗯」的聲音,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這就是美聲發聲的一個共鳴點。接下來把氣息下沉,小腹膨脹,稍在小腹用力一頂,在剛才的位置發聲,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你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經常靠牆練習有助於發聲,因為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讓你更容易找到感覺,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先從「米~媽」的練習開始,逐步升高,有助於練習高音氣息;再從高往低練習,這樣反復,總有一天你會找到感覺的。美聲講究「通透」,經常想像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還講究的是「共鳴」,聲音通過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鳴後,會很圓潤、飽滿。要體會共鳴,你可以這樣做:閉上嘴巴,發出「嗯」的音,稍帶點深情的感覺,「嗯」的長一點,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如果氣息好,這種共鳴會給你的聲音添色不少。仔細聽聽一些高大的美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
另外我還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長、不換氣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後面紅耳赤、只喘粗氣。肺活量要經常鍛煉身體才能保持。還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彌補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現象。首先就要練氣息,好的發聲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聲音通過嗓門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這一句時,氣息不穩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來,一下就把本來肺活量不足的氣放跑了,如果後面有不換氣的長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時話筒也不會出現一些撲聲。所以我建議大家練聲的時候嘴前放一盞蠟燭,盡量練聲時保持蠟燭不搖晃吧!這樣你的氣就會保持在你的體內長一些時間。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氣堅持得久還是憋住不出氣保持得久呢?當然這還需要歌手要放鬆,不要緊張,一緊張,心臟跳動加快,你的氣息就更穩不住了
這里我只能講這么多,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過我要提醒的是,練聲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礎,千萬不要用練聲的方法直白的演繹流行歌,那樣就過於做作,就會像閻維文唱「一無所有」。
關於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觀點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嘗不可,但這些都是美聲中絕對禁止的,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唱美聲而練美聲,我們是為了唱好通俗才練美聲,就像武術要練馬步一樣,你見過打架的時候蹲著馬步打的嗎?
有朋友說這樣的表述很難理解,要我說說流行歌手裡誰的氣息很通透,就照著感覺去學更容易領悟,這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個人認為,女歌手你們就多聽一下「張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氣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滿文軍」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氣息在唱歌的,另外,張學友的氣息很好,但對於教學,滿文軍更適合

二、高音
這是朋友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用他們的話,因為高音「夠拽」,呵呵!再次補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綜合很多方面,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確實,很好的高音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勸朋友們不要只知道高音的價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實飽滿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時候,氣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為根基的,京腔講究「丹田氣」也是指的這種發聲位置。
找找感覺1:如果你是一個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隻老鼠,你會怎樣?估計會「啊~」的一聲長鳴,並且還有「假聲」的發聲位置。等你平靜之後,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數再也「啊」不上去了。為何?因為你收到驚嚇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緊張,(想想被驚嚇的感覺,是不是全身肌肉綳緊?)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根基,加上一股強大的氣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氣息),直沖嗓子眼,聲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飆高音的感覺理解成「緊張」、「振作」,記住,一切以小腹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頭往上扯的,是感覺重心向下的一種反彈力。
找找感覺2:見過橡皮水管嗎?要水管里的水飆向更遠怎麼辦?掐緊水管前端,縫隙一小,壓力增大,水就沖得更遠。其實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時唱出很大的聲音,我們說那是用力氣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氣息和技巧在唱。想像水龍頭理論,應該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覺3:地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把它搬起來吧。你一彎腰,嘴裡數數:「一、二、三、走……」,我想這個「走」字你一定用了氣息。我不多說了,感覺一下吧,身邊有些什麼重的……呵呵!這只是一些我創立的讓你感覺氣息的方法,不正規,但很有效。
還要告訴大家一點,表現高音的能力與你本身嗓子條件有關,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優勢,比如「孫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繹不會那麼費力。嗓音條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氣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條件好或不好,聲音都是通過氣息唱出來的,就像香煙要通過過濾嘴一樣,聲音過濾一下會更美。
另外我還告訴大家一種心理方法,高音時想像你是在面對廣闊的大海高歌,望不到邊的海天一色,這樣的風光不值得你大聲吶喊嗎?

三、鍛煉肺活量的方法
造成肺活量檢測數值連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鍛煉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簡單介紹三種。
方法一 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方法二 耐久跑練習,注意要堅持經常、跑和呼吸配合、距離適當、強度不宜大。
方法三 練習潛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劃水,還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鍛煉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
鍛煉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還有: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恆經常練習才能有效。
以上這些鍛煉的機制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從而達到提高肺活量檢測數值的目的。

第三種
歌唱錄音是一項集歌唱藝術和計算機軟硬體音響技術於一體的綜合事物,因此要使得自己的歌聲更好聽,首先要具備很好的歌唱能力和音樂修養以及必要的嗓音條件,其次還要具備相當的電腦技術知識和音響調控能力。怎樣使的自己的演唱精彩而且錄進的聲音又很棒呢,這是許多朋友特別是對錄音不了解的朋友急切想了解的問題。一直以來由於工作的原因都沒來得及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今天寫下這些東西希望能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對唱歌的一些感受,結合我大學學習的聲樂專業知識,與大家一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部分先談歌唱技術,第二部分談錄音技術,第三部分談歌唱意識,樂感及*常保養常識。歡迎大家討論指正!

第一部分我們先談談歌唱技術方面,首先要指出的是無論你的設備如何精良,技術水平如何之高,都不能替代靈活和極富彈性變化的歌唱技術。要想自己的作品能打動別人,演唱技術是至關重要的關鍵。
A 歌唱技術方面:
(一) 音準和節奏
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法很多,但是最主要幾個是音高,節奏,音色,速度,力度,和聲等。而這里最重要的又是音高和節奏。可以說音高和節奏是一個音樂作品的根本。我們要想把一首歌曲唱好,把音高唱准,把節奏唱穩這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礎的內容。沒有這個東西作為保障,其他的什麼都會遜色,而產生音準不好或者節奏不對的原因又有很多,我總結起來可能有以下幾點:

(1) 音樂感覺欠缺導致音準或節奏把握不好。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藝術就會有天賦和悟性。由於大家對音樂敏感程度和感受能力不一樣所以會形成大家對音高感覺和節奏韻律認知把握的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因此由於辨別音高能力和節奏能力的不足會導致自己演唱時候無法分辨和感受出自己的音高節奏。這樣的情況應該說還是有的,在163888里不多。大家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在有固定音高的樂器上隨便弄出一段旋律,看你是否能模仿哼唱出來,或者打一段節奏看你能否較好的用手掌拍出來。這是一個檢驗自己音樂素養的方法。有這樣問題的朋友主要要多聽原唱作品,仔細認真的辨析歌曲音高和節奏,可以嘗試多聽多跟唱的方式慢慢的到了一種「曲不離口」的狀態,音高和節奏就會慢慢准確起來。對於出現這個問題的朋友, 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努力。但是你會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種學習音樂的樂趣!
(2) 歌唱技術不到位導致音準或節奏把握不好。
辨別音準和節奏的意識有了,但是沒有比較正確的技術方法也會產生音高不準確和節奏不穩的毛病。比如在我大學讀書就有一個同學就是鮮明的例子:他是從小學習鋼琴的,鋼琴技術很棒,一般從小學鋼琴的人對於音高節奏的判斷要絕對強過普通人,而且在學校他的練耳也非常的好(註:練耳是一門音樂的學科,主要是訓練耳朵對於音高的判斷能力)但是他唱歌卻老是跑調,為蝦米呢?!這就是因為他不是學聲樂的,在唱歌技術上達不到一種好的狀態,氣息亂跑,扯著嗓子,當然音就不準節奏亂來了!所以有了意識還不夠,還要一定的演唱技術才能達到「神形合一」。如果是這種情況的朋友就要注意多訓練自己的氣息和發聲,使得音準和節奏能夠達到心裡所要求的標准!
除了以上2種情況之外還有例如錄音時因為技術問題導致耳朵聽不到伴奏等等情況也會到音高節奏的問題,稍後會在下一篇文章提到。

(二) 歌唱技術處理方面
(A) 呼吸和氣息
大家學過物理,都知道聲音產生物理原因是外界因素沖擊物體,物體產生振動從而產生長短不同的聲波,聲波引起周圍空氣振動從而產生聲音,因此,歌唱的動力來源就是呼吸,好的氣息運用可以使聲帶物理特性得到比較好的發揮,從而演唱出好聽而完整的歌曲。因此氣息的運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呼吸的幾種方法用通俗的詞語命名)
1. 嘆氣式吸氣:
大家知道,嘆氣在*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現象,它是放鬆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於吸氣肌肉群的放鬆,以便更好的吸入氣息。具體做法是先嘆後吸,你心裡主要想著嘆氣,而不是吸氣。當 氣息隨著「嘆」被排出後,也就是呼氣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著吸氣肌肉群就會立即開始工作 --吸氣,這個循環是自動完成的。如果你腦子里想的是吸氣,就會使你的吸氣肌肉群總處於一 種工作狀態,無法放鬆,氣息也就難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嘆到那裡就吸到那裡,不要人為地 做強制性的動作。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嘆氣的感覺,每個樂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環。下 面,結合歌曲的演唱來練習一下嘆氣式吸氣。准備唱之前盡量把氣嘆(吐)完,當氣被自然吸入後就開始唱。
2.聞花式吸氣:
聞花式吸氣方法容易使氣吸得深,而且沒有吸氣時的抽氣聲和多餘的動,也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別愉悅,辨別花香時又要求特別認真和用心,是一種既放鬆又興奮的感覺。具體吸氣時是:上身完全放鬆,腰圍很舒服地嚮往松開,隨即胸部也有舒張感,體內空間增大使氣息很自然地流進去。這樣的吸氣既松暢又適度,吸後人很興奮,胸有寬敞感。用這種吸氣的感覺來歌唱,氣息通暢,聲音圓潤。

閱讀全文

與高音捷徑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馴服蜥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0
淘寶鑽展怎麼操作干貨方法推薦 瀏覽:70
臨床上最廣泛的研究方法 瀏覽:465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麼上環 瀏覽:866
電熱板安裝方法 瀏覽:168
中醫治療絲狀疣的方法 瀏覽:708
正確梳頭的方法免費學 瀏覽:87
斜齒輪的計算方法 瀏覽:329
如何寫好行草方法 瀏覽:493
食用方法可以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63
老伴按摩床使用方法 瀏覽:851
原始蜂蜜怎麼食用方法 瀏覽:16
研究方法名詞解釋333 瀏覽:503
腿部伸展機使用方法 瀏覽:107
健腹輪訓練正確方法 瀏覽:780
qq同步助手簡訊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6
風險識別分析方法培訓 瀏覽:927
用什麼方法識別身上的靈 瀏覽:734
中周的安裝方法 瀏覽:636
嗓子腫了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