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孔子的教育教學方法

孔子的教育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3 11:28:49

1. 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學習方法是什麼

1、教育思想:

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學習方法:

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1)孔子的教育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孔子教書育人: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賢士」,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人物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2. 孔子常用的教學方法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首創私塾,「有教無類」,加之學費又非常低廉(僅十條干肉),從而培養了大批的學生。孔子辦學,雖不曾將教育當作「產業」,但他一人招收的學生就達三千之多(這個數字在今天也是驚人的),而且學制也不限於四年,許多學生一旦及門,便終生接受其教誨。孔子死後,弟子代代相傳,不少都成為中國文化的精英,其影響一直達於當代,並遠播海外。可以說,在中國教育史上,還沒有哪一位偉人能和孔子相比,後世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應是當之無愧的。 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識的淵博外,也與他完美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具體說,孔子在教學方法上主要是善於處理六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教與學的關系。在漢字中,「教」與「斆」(學)本是同源字,是同一事物緊密相關的兩個方面。《說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可見,教是指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活動。由「教」又孳生出一個「斆」字,《說文》雲:「斆,覺悟也,從教。」秦以後,斆寫作學。而所謂「覺悟」,也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的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說,教與學實是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系。因此,在教的同時,就應該顧及到學的方面,教師不能只顧自己念講義,而不去看學生「覺悟」了沒有。 應該說,在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方面,孔子是充分體現了教學一體思想的。他對自己教學對象的學習和接受情況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顏回講學,顏回卻從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愚人。但孔子知道,顏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1〕孔子也知道弟子們的悟性是有差別的,「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2〕而能聽他說話始終不懈怠的,也就只有顏回一人。〔3〕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4〕至於其他學生么,仁只是短時期偶然想起一下罷了。當然,學生一旦「覺悟」,孔子也能隨時察覺。如子貢「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便高興地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5〕子貢從《詩經·衛風·碩人》對美女的描寫而聯想到禮樂的產生,孔子也興奮地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6〕 對於學生的性情稟賦和日常生活,孔子也了如指掌,不管別人問到哪一位弟子,他都能脫口而談。如季康子向他打問仲由、端木賜、冉求的情況,他不假思索便說「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7〕即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有多才多藝。他還說過「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的話,〔8〕意即高柴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鹵莽,表現出對各位弟子習性的深知。對學生的課外生活,孔子也無不知曉。他不但知道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9〕而且還知道子貢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每每猜中,發了大財,即所謂「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10〕對一些身處逆境的學生孔子更是關懷備至。弟子公冶長含冤坐牢,孔子認為「非其罪也」,〔11〕並把女兒嫁給他。冉伯牛患了絕症,孔子親自看望,還來不及進屋便在窗外握著學生的手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2〕連連嘆息。顏淵去世,孔子極其悲痛地說:「老天爺要我的命呀!老天爺要我的命呀!」別人勸其節哀,他說:「我不為這樣的人傷心,還為什麼人傷心呢!」〔13〕 正因為孔子既教書,又教人,將教與學融為一體,所以不但師生間關系和諧融洽,其教學質量也是很高的,「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14〕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二是「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關系。用今天的話來說,便是普遍性教育與針對性教育的關系。 首先,孔子是主張全民教育的,他明確提出「有教無類」,〔15〕即人人他都可以教育,沒有年齡、貧富、地域的區別。在孔門弟子中,既有小於夫子四歲的秦商、小於夫子六歲的顏由,也有小於夫子五十三歲的公孫龍(子石)、小於夫子五十四歲的叔仲會(子期),學生間的年齡差距達五十歲。甚至還有父子同列孔子之門者,如顏由、顏回父子,曾皙、曾參父子,都曾先後成為孔子的學生。從地域而言,孔子學生的來源除了齊、魯外,還有宋、衛、陳、蔡、秦、楚、吳、越等地,幾乎遍及全國。如子路是卞(屬衛)人,子貢、子夏、高柴是衛人,司馬耕是宋人,顓孫師(子張)是陳人,言偃是吳人,秦祖是秦人,公孫龍(子石)是楚人,漆雕開是蔡人。而且,學生的家庭出身及經濟狀況也各不一樣,其中既有魯大夫孟僖子之子孟懿子、衛將軍彌牟之子彌蘭,也有「賤人」出身的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貢、乘肥馬衣輕裘的公西赤,也有居藜藿窮巷的原憲、身陷囹圄的公冶長 。以相貌論,有長得像孔子的有若,也有長不盈五尺的高柴、狀貌甚惡的澹臺滅明。凡此,孔子皆一視同仁,納為弟子。 其次,弟子入室後孔子又能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即所謂因材施教。孔子承認人的天賦稟性是有差別的,所以他的因材施教首先是根據人的資質和文化水平而定,即所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16〕意思是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有些弟子雖然人很聰明,但孔子也要等他們在某些方面有所「覺悟」之後,才開始給他們講授有關的學問。如孔子之為子貢、子夏講授《詩經》便是。至於日常授課,那更是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如同樣是問「仁」,針對不同的弟子,孔子便有不同的解答。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 〔17〕仲弓問仁,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8〕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19〕樊遲問仁,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20〕子貢問仁,孔子說「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21〕子張問仁,孔子說「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22〕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答案呢?主要是針對各人的不同特點而言的。顏淵、仲弓德行好,孔子就正面回答他們;司馬耕(子牛)「多言而躁」,〔23〕孔子就讓他說話遲鈍些(即訒);樊遲想學稼圃,孔子不贊同,就讓他注重禮義忠信;子貢好議論人,「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24〕孔子就讓他多向賢士大夫學習,以加強自身修養;子張欲求聞達干祿,孔子就讓他養成能行於天下的五種品德。夫子之用意,可謂深矣! 正是由於孔子既「有教無類」又因材施教,所以他不但有弟子三千,也培養出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傑出人才。如德行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擅長言語交際的有宰我、子貢,善於辦理政事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等。〔25〕這些人才既是孔子的高足,又是中國文化的精英。 三是學與思的關系。在這方面,孔子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點,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6〕意思是說,只讀書而不去思考就會受騙,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便會缺乏信心。在孔子認為,學與思二者必須兼顧,不能有所偏廢,否則便很難學有所成。應該說這是古今有關學與思關系的最辯證、最正確的理解。 先說學。孔子是以《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為課本來教學生的,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些文獻是不能不讀的。所以孔子非常鼓勵學生讀書。例如他勸學生學習《詩經》時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27〕意思是說,讀《詩經》可以培養人的聯想力,可以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力,可以鍛煉合群性,可以學會諷刺的方法。運用其中的道理近可以事奉父母,遠可以服侍君王;而且還能多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在孔子眼中,《詩經》簡直就是一部網路全書。幾千年後,人們對《詩經》所進行的綜合研究,其開先河者便是孔子。其它各經在先秦來說也都是最重要的典籍。正如荀子在《勸學》中所說:「《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孔子還根據自己讀書的體會諄諄告誡學生,要「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28〕即通過學詩以使人振奮,通過習禮使人在社會上站得住,通 過音樂使所學得以完成。這與西人培根所說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變」,〔29〕可謂同得讀書之要妙。 再說思。孔子之「思」,一是要學生深入思考文獻的文化蘊含,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二是要學生思考如何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例如,孔子曾多次同學生討論《詩經》,並談了自己的認識,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30〕他認為《詩經》的文化精神就是思想純正。他還通過對《詩經》首篇《關睢》的分析來闡明這一觀點,說:「《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31〕在他的啟發下。弟子們也紛紛談了對《詩經》有關篇章的理解,如子貢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衛風·淇奧》)〔32〕的認識,子夏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句(《衛風·碩人》)〔33〕的認識,都能「舉一隅而以三隅反」。對《尚書》的研讀也是同樣。當子張談到《無逸》中所記載的殷高宗守孝,住在凶廬,三年不言一事時,孔子立即引導他說:「不僅殷高宗如此,古人都這樣,國君死了,繼承的君王皆三年不問政治,各部的官員聽命於宰相。」 〔34〕 而且,孔子還要求學生在理解文獻的基礎上,盡量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的能力。這也是「思」的一個重要方面。他告誡弟子:「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35〕意思是說,雖然熟讀《詩經》三百篇,但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通,讓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地去談判,這樣的人即使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處? 總之,在孔子認為,「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36〕而只學不思,又會被古人牽著鼻子走,即孟子所說的「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37〕所以只有學而思,思而學,學思結合,才是唯一正確的讀書方法。 四是溫故與知新的關系。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8〕這里含有兩方面的意思:一,復習舊的功課,便可以幫助理解新的內容,因為學習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二,「溫故」也指對已有知識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知新」則指新的發現和新的見解。孔子認為,只有教育學生全面了解某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學術進展情況,用今天的話來說便是要「進到學術前沿」,才能在此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這在今天,也仍不失為治學的至理名言。誰違背了它,都會受到懲罰。那些基礎不牢便急於創立新說的人,要麼其結論如空中樓閣,一推便倒;要麼就是重復別人舊說,造成浪費。近年來學術研究上所出現的低水平重復問題,究其實,正是違背了孔子的這一教導。 孔子自己則為後人樹立了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榜樣。例如,當子張問他十世以後之禮是否可以預知時,他便說道:「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假定有繼承周朝而當政的,就是此後一百代,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39〕熟悉歷代禮制的損益情況便可以知道未來禮制的演變,這便是孔子「溫故而知新」方法在禮制研究上的具體運用。 而如何「溫故而知新」呢?孔子強調「學而時習之」,〔40〕即要經常地溫習和實習,因為有些課程如「禮」(各種儀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等,也是需要實習的。在不間斷的溫習中鞏固和創新,這便是孔子教學生的基本治學方法。用孔子弟子子夏的體會來說就是,「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41〕即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復習所已能的。 五是講授與答疑的關系。孔子教學,主要是大班授課與個別輔導答疑兩種形式。在講授中,孔子總是盡可能多的教給學生一些知識,而對於自己還沒有搞懂的事情,則輕易不下結論,寧肯存疑,這便是孔子在教學上所一貫主張的「多聞闕疑」〔42〕原則。 據《論語·述而》所記,孔子主要以「文、行、忠、信」四種內容教學生。其所謂「文」即歷代文獻,所謂「行」即包括射、御、數等在內的社會實踐。孔子在授課時,不但做到了「誨人不倦」,而且也能毫無保留。他曾對學生說:「你們這些學生以為我有所隱瞞嗎?我對你們是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一點不向你們公開,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43〕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即使「厄於陳蔡」,他的心中也仍然想著那些尚留在老家的學生們,急著要回去給他們上課,並不時地念叨著:「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44〕 在輔導答疑方面,孔子更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禮記·學記》雲:「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孔子就是小叩小鳴、大叩大鳴的。這樣的例子在《論語》中幾乎隨處可見。如孔子到了衛國,冉有替他駕車,孔子邊走邊說:「好稠密的人口!」冉有接著問道:「人口已經眾多了,又該怎麼辦呢?」孔子說:「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之後又該怎麼辦?」孔子說:「教育他們。」〔45〕隨著冉有提問的不斷升級,孔子的回答也越來越深刻。再如子貢請問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貢請問次一等的要求,孔子說:「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子貢又問再次一等的,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最後當子貢問到「今之從政者何如」時,孔子便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46〕真是越提問到最後,回答便越加精彩。 當然,孔子對於自己沒有研究的問題也決不會強不知以為知的。他嚴格遵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他說:「有的人不懂裝懂,我是沒有這種毛病的。」〔47〕例如當樊遲向他請教有關種地和種菜的事情時,他便很坦率地說「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48〕再如衛靈公請教有關軍隊布列之法,孔子也直言不諱地回答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49〕 而尤值得稱道的是,孔子無論上課還是答疑,都非常注意方式方法,循循善誘,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深奧的道理。如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侍坐,孔子先是和藹地啟發他們談了各自的抱負和志願,然後再加以點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弟子們不但了解了老師的志願,也懂得了為國以禮、為人要謙遜的道理。而對於「其言不讓」的子路,孔子雖不贊成他的自負和粗率,但出於愛心,也僅是微微一笑,而讓學生自己去覺悟罷了。〔50〕 六是言傳與身教的關系。孔子在教學中既重言傳,又重身教,他將這兩者結合的完美無缺。 首先,孔子既以學問教人,又以道德教人,並在人格上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51〕他將莊重的人格、威嚴的儀表與學習的能否鞏固聯系在一起。而如何做到威嚴而不兇猛呢?孔子說:「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52〕在學生的心目中,孔子也確實是既威嚴肅穆而又溫厚可親的。學生們說他「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53〕子夏更稱孔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54〕 其次,在治學方面,孔子也處處以身作則。他沒有「意」、「必」、「固」、「我」的毛病,〔55〕常能聞善而從。他雖然學問淵博,但還是堅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6〕他入太廟,也總是「每事問」,〔57〕虛心向別人請教。他還曾向老子問禮,向郯子問官,向萇弘問樂,向師襄學琴。直到晚年,他仍是學而不厭,不知老之將至,「讀《易》,韋編三絕」。〔58〕孔子這種好學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學生們,我們看《論語》中所記,凡孔門弟子相聚,幾乎都是在探討學問,有些已經肄業的學生也仍然不時地來向孔子請教問題。 再次,孔子與學生之間始終都保持著一種親密無間的關系,這既有利於身教,也利於言教。學生可以「當仁不讓於師」,向孔子提出不同意見,甚至是尖銳批評。如孔子去見衛靈公夫人南子,子路不滿之色便溢於言表,逼得孔子連連向天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59〕孔子有時也同學生們開開玩笑,調侃幾句。如一次孔子來到子游作縣長的武城,聞弦歌之聲,便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說,治理這樣一個小地方,用得著教育嗎?不料子游馬上就把老師的話頂了回去,說:「以前我聽老師說過,作官的學習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就容易聽指揮。」於是孔子趕緊說道:「弟子們,言偃(子游)的話是對的,我剛才的那句話不過是同他開了個玩笑罷了。」〔60〕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學生們既感受到了夫子的和藹可親,又再一次地聆聽了老師的教誨。 總之,正是由於孔子正確地處理了以上六個方面的關系,所以他在創立私塾的同時,也在教學方法上為後世樹立了典範。而這些教學方法在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檢驗後,直到今天也仍然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3. 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孔子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

4. 孔子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 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

5. 孔子提出了哪些教育教學的方法

一.
因材施教原則
孔子是我國古代第一位重視「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經驗十分豐富.他認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學生,「不可以不知人」.怎樣了解學生?孔子認為應「聽其言而觀其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通過觀察和談話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學習基礎、年齡特點、個性特徵等,因而對學生的了解較為全面、准確、深刻.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為後人樹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然後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展,這恰恰是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發展學生個性,培養特長,就得注意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應當繼承和創新.
不少教師、家長往往忽視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人與人之間在志趣、智力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在現實中,早慧與大器晚成的例子不勝枚舉.國外有一項有趣的統計發現,在大有作為的科學家、發明家中,小時候學習就特別突出的只佔5%,而不突出的竟然佔55%.有的學生雖然學業上暫時後進,其實智力潛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由於沒有得到適當機會來表 現自己的才華,或者沒有符合自己興趣的對象而不願意學習,或者沒有良好的教育時機來發展其智力而已.假如我們無視個別差異的客觀存在,一味採用單一的教學內容和劃一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取得教育的成功.
實踐證明,教學只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深入實施,因材施教原則正在創造性地被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北京市十一學校大面積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實驗,實質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既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又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是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特長的因材施教.據介紹,該校分層次教學是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實施的.不允許按成績分層次,而是把ABC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要求、方法、進度和授課教師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目標保底不封頂,學生管理分層不分班,做到面向全體,有選擇而無淘汰,努力創造一種盡量適合全體學生的教學模式.這是運用因材施教原則的創新.
據報載,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1981年發表的一個宣言中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 年,以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麼?這是很難用幾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是,從教學的角度說,孔子教育教學思想中的許多方面,對於我們思考和實施今天的素質教育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二.

學思並重,學思結合原則
孔子有句論述學習方法的名言,叫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它精闢地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辨證關系:「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入和拓展,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在學習活動中,學和思是一個互為條件,互相促進,學中有思,思中有學的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是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正確方法之一.例如,小學語文《羅盛教》一課,通過「摸」、「托」、「頂」三個動詞,記敘了志願軍戰士羅盛教三次潛入水中搶救朝鮮兒童的經過,生動感人地表現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和國際主義精神.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是通過學習課文獲得的.但是作者為什麼選用這三個動詞?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緊扣詞語,聯系課文內容,深入思考才能領悟.
以上教例說明,學生通過學、思的過程,仔細品味、揣摩三個動詞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了思想感情,不僅學習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而且學習了如何准確地選用詞語,具體形象地描寫人物行為動作,揭示人物內心的道理和方法.這些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維. 三、溫故而知新原則
孔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復習舊的知識(學過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這是孔子從自己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規律,對於今天的教學工作仍然有指導意義.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新知識的獲得必須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溫故」,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思考,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就能夠自動地「知新」.為什麼「溫故」可以「知新「?這是因為在「新」與「故」知識之間存在著直接的、必須的邏輯聯系,兩者組成了連續的、不間斷的知識序列.因此,「溫故」的結果才導致自動地「知新」.如果「新」與「故」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不能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相關、相互銜接,那麼,「溫故而知新」是不可能實現的.溫故而知新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認知策略.例如,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計算長方形面積是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又如學習「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再計算. 四.啟發式原則
孔於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他認為教學應該注重啟發誘導,循序漸進,比古希臘蘇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提出引導學生自己學思索,自己得出結論的教學主張要早幾十年.
孔子認為,不論是培養道德品質,還是學習、掌握知識,都必須建立在學生自覺需要的基礎上,以現在的話說叫做有學習需要才能有學習動機;必須使學生自己對問題能加以深入思考,獲得切實的體驗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為了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孔於反對注入式的教學,主張啟發式教學.
孔子對啟發式教學是這樣表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於學生,先讓他苦心思索,仍然領會不了的時候,再去啟發他;當學生經過思考,有所體會,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去開導他.比如對一個方的東西,教師已指出一個角的樣子,如果學生不能由此類推其餘三個角的樣子,教師就不必再告訴他了,因為他不肯動腦筋思考.「憤」與「悱」是學生學習心理狀態在外表面容和言語上的表現.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是這樣解釋的:「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 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學生經過相當時間還想不通時,就可以去啟發;學生雖然經過思考,又有所體會,但卻不能用恰當的言辭表述出來,這時候就可以去開導他.開導之後,讓學生再深入思考,以求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如今啟發式已成為廣大教師「授人以漁」,教學生「會學」的重要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必須注意創設憤悱學習情境,必須啟發學生感悟自得,經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知識,經過自己反復訓練形成能力,用《學記》上的話說,教師只能「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通過設疑,鼓勵和啟發學生求異探新,感悟自得.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領會到開動腦筋、探求知識是一種快樂的勞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相長原則
《學記》明確提出「教學相長」,它源於孔子.孔子對教與學、師與生關系的認識是深刻的,辨證的.他認為只有很好地當學生,才能更好地當先生.他不但提倡學生要向老師學習,而且提倡老師要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他說:「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相長是一條教育規律,它反映了教學雙主體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因果必然聯系.《學記》有這么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 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意思是說: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夠,只有擔任教學工作才會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夠,才能回頭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斷努力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教學相長」對於教師的要求,應該是明確教也要學習,教也是一種學習,這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奮刻苦學習,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才能對教學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准確掌握和熟練運用;對學生來說,應是刻苦學習,從「知不足」而激勵「自反」,能從教師的「教」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學習遷移,培養自學能力.

6. 孔子有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孔子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這是他在人類教育史上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其數學方法有六方面:一、因材施教。孔子對學生的教誨不是盲目的,而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注意到人的才智高下有別是個客觀存在,他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雍也》)根據這條原則,他具體地分析了每個學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點,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例如他說:「高柴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又說:「顓孫師做事有些過分,而子夏則有些做不到數。」(《先進》)據《論語·先進》載,弟子冉求做事好退縮,膽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抓緊,一聽說就應馬上去做。仲由膽大,敢作敢為,孔子怕他冒失而惹禍,就教他凡事先退一步,等請示父兄以後再去做。孔子就是用這種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對學生們因材施教的,指導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避免片面性,做到全面發展。二、學思結合。孔子十分重視「學」,他要求弟子「博學於文」,「敏而好學」。為了求得學問,即「道」,可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學而》)。他自己為了「學」,也是「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孔子認為,「多聞」、「多見」是學習知識的基本途徑。在《論語》一書中,「聞」知者57處,「見」知者71處。孔子處處以「聞」、「見」為最可信賴的知識源泉。他要求學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述而》)。只有這樣,才能學到全面的知識。

孔子論「學」又不完全停留在「聞」知和「見」知上,而是要做到「學」與「思」相結合,要求「切問而近思」(《子張》)。就是說,孔子特別提倡獨立思考,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追根求源。他說:「遇事不斟酌思考,不講『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對這種人就無能為力了。」(《衛靈公》)他批評那種「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思想懶漢。但是他又反對那種不認真刻苦學習,只是整天苦思空想的人。認為脫離了「學」的「思」,只會把人引導到瞎猜的歧途上,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不先「學」,就無從去「思」,這是符合人類認識規律的。

孔子在「學」與「思」的關繫上,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的精闢見解,這是符合「學」與「思」之間的辯證關系的。就是說,「學」與「思」兩者不可分開,一旦分開,就會兩敗俱傷,不是「罔(受騙)」,就是「殆(疑惑)」的結果,都會空無所獲,白費氣力。當然,在這二者之間,孔子所著重強調的仍然是「學」。他甚至認為有許多好的品質的人,如果不學習,也會產生不好的後果,如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三、舉一反三。孔子在講學時,為了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他往往不先說出自己的見解,而是「不憤不啟,不徘不發」(《述而》)。「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為開其意。發,為達其辭。」(朱熹:《論語集注》)意思是說,要讓學生獨立思考,直到他們想把問題弄明白而又考慮不通時,再去開導他;直到他們想把觀點表達出來而又表述不清時,再去啟發他說出來。這種在求學者產生強烈求知慾的心理狀態下進行教育的方法,自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還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意思是說,要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果給他指明東方,他不能由此推知其餘的西、南、北三方,那就不必再勉強教下去了。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代替學生思考,讓他們自己學會由此及彼的推理判斷能力,從而達到「告諸往事而知來者」(《學而》)、「聞一知二」、「聞一知十」(《公冶長》)的理解水平。這種行之有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是孔子的首創。四、循循善誘。孔子認為一個人不僅應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且要善於學習和樂於學習。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只有培養起學習興趣,才能樹立學習的自覺性,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以至學而不厭。孔子善於了解並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循循善誘,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學生的學習志趣。《論語》中就載有孔子交互採用哲理性的比喻來教導學生的事例。例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人的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學生要珍惜時間,奮發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好評。五、聯系實際。孔子是一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人,不是一個為教育而教育的人。他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聯系歷史上或當今的實際,通過對人物評價和時政評論,向學生闡發自己的政治觀點和哲學思想,明確表示自己的是非愛憎,並以此來教育和影響學生。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都評論過。他特別注意評論那些對社會、對人民有大功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孔子對管仲、子產,以仁許之。比如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憲問》)當他聽到「為人仁愛的人」鄭國執政子產的死訊後,淚流滿面地說:「古之遺愛也。」(《左傳》昭公二十年)伯夷、叔齊在繼承君位上互相推讓,孔子稱其「求仁而得仁」(《述而》)。對於那些不肖者,孔子便加以抨擊。如魯國的大夫臧文仲明知柳下惠是賢良之士,卻不肯任用,孔子批評他白吃官飯,不幹實事。

(見《左傳》昭公二十年)

《左傳》記載,魯國貴族季氏的家臣陽虎,又名陽貨,在魯定公六年取得「陪臣執國命」的合法地位。孔子對這一事件評論說:「天下太平,制禮作樂以及出兵都決定於天子;天下昏亂,制禮作樂以及出兵便決定於諸侯。決定於諸侯,大概傳到十代,很少還能繼續下去;決定於大夫,傳到五代,很少還能繼續下去;若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政權,傳到三代,很少還能繼續下去。天下太平,國家的最高權力就不會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會議論紛紛。」(《季氏》)這段評論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主張國家的集中統一,這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六、教學相長。孔子在學術問題上,是允許學生與自己辯論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有一次,顏淵和子路各自說了自己的志趣,子路要孔子也說說,孔子也很和善誠懇地滿足了學生的要求,談了自己的志趣:「使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使朋友們相互信任,使年輕人得到關注。」(《公冶長》)他以此讓顏淵和子路與各自的志趣作比較,可說是一種正面教育的最好方法。孔子還真心誠意地歡迎學生對他提意見。子路性格直率,有時提意見不免有些魯莽,但孔子並不介意。例如,有一次魯國的季氏家臣公山弗擾派人請孔子,孔子准備去,子路很不客氣地批評說:「難道走投無路了嗎?何必要到鬧叛亂的公山弗擾那裡去呢?」孔子回答說:「那個叫我去的人,難道是白召我嗎?假若有人用我,我將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東方復興。」(《陽貨》)嘴上雖然這么說,但他還是接受了子路的意見沒有去。又有一次,晉國范氏家臣佛肸邀請孔子,孔子也想去,子路又提出批評說:「我曾聽老師說過,君子是不到做壞事的人那裡去的。現在佛肸在中牟地方叛亂,老師卻要去,這怎麼解釋呢?」孔子只得承認:「對,我是說過這話。」接著作了一番解釋,最後說:「我不是地瓜,那能掛在那裡不出仕食祿呢?」(《陽貨》)他老實承認急於出仕食祿的心情,結果還是接受了子路的批評,打消了要去的念頭。孔子是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的。對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先進》)孔子還鼓勵學生要敢於堅持正確的東西,不要遷就謬誤,應該「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即在仁德面前對老師也不退讓。這種討論與辯論的方法,是孔子師徒教學相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常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這種後來者居上的認識論正是孔子教學相長的思想基礎。七、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孔門的師生關系,是平等民主的。孔子對學生坦率真誠,一視同仁;弟子對老師尊重敬愛,親密無間。孔子19歲那年娶了宋國的亓官氏為妻,婚後年餘生了個兒子。因當時孔子已有些名氣,所以連魯國國君魯昭公也派人送來一條鯉魚作為賀禮。孔子以昭公送鯉為莫大的光榮,便給兒子起名叫鯉,字伯魚。伯魚長大後,也與其學生一樣,在孔子所辦的私學里學習。有一次,孔子的學生陳亢悄悄問伯魚:「先生單獨給你教了些課程吧?」伯魚坦率地回答說:「沒有。我跟大家一起聽課,父親從來不單獨教我。他曾經一個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過,他問我,學詩沒有?我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會說話。過後,我就用功地和大家一起學詩。過了幾天,他又一個人站在庭中,見了我又問,學禮了沒有?我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能立身社會。過後,我就用功地和大家一起學禮。我從父親那裡只單獨地聽到這么多。」陳亢聽後,很受感動,自言自語說:「我問的只是一個問題,而從伯魚的回答中卻得了三方面的教益,一是明白了學詩的重要性,二是明白了學禮的重要性,三是明白了正人君子對自己的兒子也不偏私。」(見《論語·季氏》)這件事說明了孔子在處理師生關繫上,完全是平等的,連自己的兒子也不偏愛,真正做到了一視同仁。

孔子以高尚的人格和淵博的學識贏得了學生們的崇敬和愛戴。孔子在教學上與弟子雖然是師生關系,但在許多情況下,孔子總是把他們當成朋友和親人看待的。孔子有一次對顏淵說:「有用我的,將行道於世,不用我則將藏道於身,這只有我和你能夠做到啊。」(《述而》)這已不像師生間的談話,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間的談心了。孔子弟子中有一位叫冉伯牛的,因為生了惡疾不能起床,孔子親自去問病,將要永訣時,說:「此人喪亡,這是命呀!這樣好的人,為什麼偏會生這樣的病啊!這樣好的人,為什麼偏會生這樣的病啊!」(《雍也》)這是真摯感情的流露,是孔子平等對待學生的真實記錄。由於孔子對學生深沉真摯的愛,學生對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把孔子比作「太和元氣」,把他的學生比作「四時之春」,充分說明了師生之間的親密關系。僅比孔子小9歲的子路就對老師十分尊敬與佩服。盡管孔子多次批評子路好勇無謀,甚至說他「不得其死然」(《先進》),但子路卻一直願跟隨孔子學習,實際上充當了孔子的衛士的角色。孔子在其興辦的私學里,畢其一生,用了長達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培養出了一大批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才,而且在辦學方針、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師生關系諸方面都做出了創造性的建樹,並作為豐富的文化遺產傳給後世,造福於人類。

春秋後期,魯國的三桓(魯桓公三個兒子的後代),即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的勢力膨脹,通過「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掌握了魯國的實權。公元前562年,三桓「三分公室」,把公室的軍隊改編成三軍,由一家統轄一軍。過了25年,三家又進一步瓜分國君的權力,把三軍改為兩軍,分成四股,實行「四分公室」,由季孫氏分得兩股,並掌握魯國的大權;叔孫氏和孟孫氏各得一股。這樣,國君的主要權力就被瓜分了,經濟上也只能靠三家的進貢來維持。由來已久的公室衰微,世卿專橫,政在季氏的局面,使魯昭公不得不想方設法削弱鏟除季平子,以恢復公室的權力。

「斗雞之變」當年的曲阜城裡,有斗雞的習俗。魯昭公二十五年夏天,執政的季平子與另一貴族郈昭伯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斗雞大賽。季氏給雞穿上護甲,郈氏給雞裝上鋒利的金屬爪子。兩雞相鬥,各不相讓。時間一長,季氏的雞漸漸不支,而邱氏的雞仗著利爪,越斗越勇,將季氏的雞打得狼狽逃竄。季平子惱羞成怒,破口大罵,並仗勢強佔了郈氏的房子。郈昭伯是魯惠公的後裔,同季平子一樣,也是魯國公室貴胄,只不過權勢不及季氏。魯昭公早想除掉季平子這個權臣。得知斗雞的事情,喜出望外,便召郈昭伯密謀鏟除季孫,邱氏欣然贊同。聯系了一些季平子的政敵,經過周密的策劃後,在同年秋天出兵圍困季平子。兵至季府門前,當即捉住並殺死了季平子的弟弟季豎。季平子已有準備,閉門堅守。季平子登上觀台,遙拜魯侯請求說:「君王沒有調查下臣的罪過,就派官吏用武力討伐下臣,下臣請求待在沂水邊上讓君王調查。」昭公不許。請求囚禁在費地,也不答應。又請求帶著5輛車子逃亡池。左右勸昭公准季平子所請。昭公還是不聽,郈昭伯火上加油說:「一定要殺了季平子!」孟孫氏、叔孫氏得到兵圍季府的消息,深知除了一家,其餘二家也難保,便一齊起兵來救季氏,昭公兵少難敵,只好帶了少數親隨,出奔齊國。(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後來又逃到晉國,過了7年流亡生活,最後死於晉國乾侯。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斗雞之變」。

「斗雞之變」這年,孔子35歲,他耳聞目睹了這場魯國君臣之間、各當權貴族之間的激烈爭斗,感到魯國政局的混亂,做國君的不像國君,為人臣的不像人臣,完全背棄了禮的尊尊、親親之義和互敬互讓原則,傳統的貴族共政體制所要求的君臣協調關系破壞殆盡。在孔子看來,禮徒具玉帛鍾鼓的形式,甚至被僭越者所利用。按照當時的禮制規定,祭祀祖先的萬舞人數:天子用八佾(一佾為一列八人),諸侯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身為大夫的季平子在舉行祭祀祖先的活動時,竟把從公室調來的樂隊和自家的樂隊合在一起,組成八佾,演出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舞於庭」的場面(見《論語·八佾》和《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而且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在祭祀撤奠時,還唱起天子用的《雍》歌(《八佾》),聲勢十分氣派。而公室的祭祀活動,不僅規格低於三家,由於舞隊被季氏調走2/3,連萬舞也不能舉行,顯得十分冷落。以維護周禮為己任的孔子哪裡能容忍這種無法無天的僭越行為,他針對季平子八佾舞於庭的做法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又針對三家祭祀以《雍》的行為評論說:「《雍》詩里有這樣兩句話:『相辟維公,天子穆穆(諸侯助祭,天子庄嚴主祭)。』這樣的語句怎麼可以出現在三家大夫的廟堂里呢?」(《八佾》)孔子再也不忍目睹這種大夫違禮僭越的行為,決定留下妻兒,自己便和追隨他的一班弟子駕車赴齊避亂。

「苛政猛於虎」孔子這次赴齊是在魯昭公逃亡國外後不久,即公元前517年的深秋。車出城關,渡過泗水,便進入了西北郊遂,映入眼簾的是廣袤無垠的田野,孔子師徒久日壓在心頭的煩悶情緒為之一掃,秋高氣爽,心情也就寬松多了。又走了幾天,只見峰巒重疊,山勢漸高,遙望一峰,拔地聳天,弟子高興得手舞足蹈,說是可以清楚地望見泰山山脈的主峰岱嶽了。車子在山路上轔轔前行,越走山愈深,境愈幽,山限水曲的地方,林木掩映著一兩椽茅舍,炊煙裊裊,正是一個避世隱居的好去處。正當孔子師徒沉寂在遐想中,飽覽著這美景如畫的泰山風光時,忽然不遠處傳來一女子的嚶嚶哭聲,抽抽搭搭,時斷時續,打破了山林中的幽靜和諧的氣氛。孔子急忙命子路停車,自己恭敬地站起身來,扶住車前橫木,說:「快去尋找這位失聲痛苦的女子,看看能不能幫她點忙。」子路循著哭聲走去,發現在山坳一旁有一中年婦人在墓前哭祭,樣子十分悲痛。子路問道:「這位大嫂,聽你的哭聲,好像有幾層憂傷,不知為何?」婦人強抑淚水,悲切切地說:「山裡猛虎為患,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聽說後,同情地問道:「山裡虎患這么嚴重,你為什麼不早點搬到山外去住呢?」婦人回答說:「這深山老林中沒有苛捐雜稅呀」孔子的心為之一震,如夢初醒,悲憤地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住這件事,苛政猛於虎啊!」(《禮記·檀弓下》)

7. 孔子提倡哪兩種教學方法啊

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創造和貢獻:

一是春秋時期,王官之學衰微,孔子首開私人講學之風,設杏壇講學授徒,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教育內容;

二是打破教育上貴賤貧富的等級,提綱「有教無類」,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權利,學生眾多,史稱「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三是主張尊師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和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的教學原則及「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等等,至今為人所稱頌和沿用。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職業教師,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實在沒空,把這個給你吧!http://bk..com/view/2176.htm

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

8. 論述孔子的教學方法與意義

孔子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作為一份珍貴的教育遺產,至今對我們後來的教學者仍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一 、學思結合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精闢見解。一個人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孔子提倡獨立思考,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他說過:「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知之何也已矣。」(《論語·衛靈公》)並教育學生要「多聞闕疑」,敢於發現問題,以培養思考能力。一個人苦思冥想,就會陷入瞎想的境地,孔子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不益,不如學也。」而且他提倡要「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不恥下問」,要放下架子,甘當學生,要「學而不厭」,向人學,向書本學。

二、因材施教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

也》)這句話意思很清楚,對於智力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學問;對於智力中等以下水平的人 ,則不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學問。根據這個原則,進行教育活動,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通過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志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勢必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孔子善於了解學生們不同的習性和興趣,循循善誘。他很注意對自己學生的觀察了解,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論語·雍也》)。在此基礎上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孔子認為一個人不僅應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而且要樂於學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只有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自覺主動地去學習,不會感到厭倦。

孔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例子,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來比喻節操,用「逝者如斯夫」來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學生珍惜時間。孔子的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學生的稱贊,顏回總結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論語·子罕》)孔子對學生耐心誘導,使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很值得借鑒。

三 、觸類旁通

孔子提倡啟發式教學。孔子不要求學生死讀書,而貴在觸類旁通,即所謂「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在《論語·述而》中,孔子指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教育學生不應採取灌注式的方式,而要結合教學去誘導學生主動思考,學生想說出自己意見又說不出來時,要啟發他自己去說出來。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孔子這一教學方法是很高明,現在還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 、教學相長

《論語·學而》中記載孔子和子貢師生之間互相討論問題的兩段對話。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與他的弟子在教學上是互相啟發,取長補短的。他認為只有師生之間互相啟發,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欣賞的弟子,對孔子的話句句唯從,從不提意見,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論語·先進》)孔子提倡「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鼓勵學生主動求學,發揮主體作用。孔子在教學上是民主的、開放的,這對於我們這些後來的教學工作者,還是有重要的啟迪和示範意義的。

9. 孔子的教育主張,教學方法以及影響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政治思想 】
德治主張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循循善誘
在孔子游春中,孔子用水來教育弟子們要學習水的品格,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
儒學:當今社會的濟世良葯
毋庸置疑,當今社會出現了種種問題,生態危機、精神危機、道德危機和價值危機正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人類命運、地球的命運又一次受到嚴峻的挑戰。孔子研究院院長傅永聚教授指出,儒家思想資源可以為治療化解這些問題提供寶貴的智慧理念。斯洛伐克共和國黑山博士說,為了創造一個沒有任何無端沖突的德馨社會,人類偉大導師孔子所設立的道德原則和進行的不懈努力直至今日仍無人超越。現在,為了我們自身,為了我們的後代子孫,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去改善生存條件,只有孔子倡議的倫理原則才能幫助我們這樣做。 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兩次百家爭鳴,一次是在先秦,一次是在近代。21世紀很可能將有第三次百家爭鳴。它將帶來中華文化的繁榮,同時也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做出貢獻。在第三次百家爭鳴中,古老的儒家思想將再一次受到審視、洗禮、發展和創新。在與其他不同思潮的交融中,共同創造出更適合時代要求的新思想、新文化。安徽大學沈素珍教授指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歷來崇尚「和諧」,追求「和睦」,堅持「和平」,在當今新的歷史時期里,這種民族精神必將在全人類的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彷彿是為「儒學是當今社會的濟世良葯」提供實例,20世紀中後期,受儒家文化圈影響的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家經濟發展迅速,一躍成為新興的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的成功引發了學者的普遍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儒家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為此,在小組討論中,新加坡在20世紀80到90年代進行的儒學實踐成為一個重要話題,特別是儒學在抗拒西方個人主義,強調社會意識、勤勞、容忍、節儉等方面可以作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新途徑受到肯定。
個人影響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論語》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10. 孔子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顏回(顏淵)是受孔子經常誇獎的學生,他說過這樣一段話: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罕》第十一章)(顏淵感嘆說:老師的學問道德,仰望越望越高大,越鑽研越深奧。好像在前面引導你,忽然又好似在後面推動你。老師循序漸進誘導我們,用典籍豐富我的知識,用禮節約束我的行動,使我想停止進步都不可能。竭盡了我的才能,似乎自己提高了有些成績,然而想跟上他,仍然做不到啊。)顏回在這里講的是孔子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思考,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級到高級,來充實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循循善誘,是孔子啟發教學的主要形式。孔子回答學生子張的提問: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第十八章)(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暫且保留,認真地討論其他的部分,就少犯錯誤;要多看,想不通的地方暫且保留,認真地討論其他的部分,就能夠減少後悔。)孔子所說的學習,從來不是單指書本上的學習,而一貫主張同時在實際中學習,學習的方法則是「多聞闕疑」、「切問近思」。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聽取各種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更主要的是獨立思考,對書本文獻,對事事處處,多問幾個為什麼,敢於發現問題。學、聞、見,是佔有材料,疑、思,是發現問題、思考和分析問題,再謹慎地到實際中去檢驗。指導學生多聞闕疑、切問近思、在實際中檢驗認識,是孔子啟發教學的又一種形式。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八章)(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實在想不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而實在表達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舉出一個方向他不能推知另外三個方向,就不再往下講。)何謂「不憤不啟」?(這里有問號)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通之意。……啟,為開其意。」意思是學生想解通某問題,思考長久還不得要領,在這個時候,老師要開導他能夠豁然貫通。

何謂「不悱不發」?(這里有問號)朱熹解釋說:「悱者,口欲言而未得之貌。……發,為達其辭。」意思是學生想說出自己的看法還不能順利地表達出來,這個時候,老師去啟發他,適當地點撥,學生便能明確地表達出來。

何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這里有問號)隅,在這里指方位。例如指南針,指示的方位是南方,看指南針的人知道了南方便能推知東、西、北三方。這句話,後世演化為成語「舉一反三」。「復」,朱熹註解為「再告也」。孔子這句話是說,學生獲得的知識不能「舉一反三」,他不再講新知識。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使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開動了大腦這個思考和記憶儲存的器官,經過老師的開導、啟發、點撥,形成自己的新知識。實行這樣的啟發式教學,受教育者可以開啟心靈,思維活躍,獲得真智慧。一種知識,如果不能通過自己大腦的運動而被吸收,便不能進行推理和靈活應用,那隻是死知識,不能轉化為智慧和才能。「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達到「舉一反三」,是孔子啟發教學的又一重要形式。

孔子還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論語》記錄有他與學生子貢的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里有問號)」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這里有問號)」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第十五章)(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奉承,富裕而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呢?(這里有問號)」孔子說:「可以了;但還不如貧窮仍然樂道,富裕而愛好禮義的人。」子貢說:「《詩經》里說,修養像把玉石加工成精美的器物一樣,要經過切磋琢磨,是這樣的意思嗎?(這里有問號)」孔子說:「端木賜呀,可以開始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你能知道後來的事。」)子貢名叫端木賜,他說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本來是不錯的,孔子的答話「貧而樂,富而好禮」,啟發他的認識再提高一層。子貢從《詩經》中的兩句詩又進一步認識到人的修養也要經過不斷的切磋琢磨,才能達到完善的程度。他因此受到孔子的贊許,因為他經過老師的啟發,引用已有的學識,通過個人的思考,把認識又提高到新的層次。這樣的學習就是觸類旁通,即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後,在接觸同類事物時能類推而貫通。教師在教學中最好的教學方法,不是把知識一一細細地灌輸給學生,而是善於啟發學生在學習中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由其一而推知其二、其三。

《論語》中還記載,孔子的教學常常運用討論、問答的方式,這也是啟發教學的一種形式。老師先向學生提問題,由學生回答。答對了,老師給予肯定;答錯了,老師給予啟發式糾正,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上來。

孔子的啟發教學,以及要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今天大多學校通行的「灌注式教學」、「應試教育」,不知高明多少倍。「灌注式教學」又稱「填鴨式」教學,「應試教育」,實際是死記硬背。二者的弊端,當前已發展到嚴重的地步,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習孔子的教學思想,大有必要。

閱讀全文

與孔子的教育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年級數學未知數計算方法 瀏覽:348
已知等式求解方法視頻 瀏覽:392
通大便有什麼最快方法 瀏覽:899
女人如何長高的好方法 瀏覽:444
手機pin碼忘了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68
青島海珍品食用方法 瀏覽:667
如何創新黨課方式方法 瀏覽:118
手機殼鑒別方法 瀏覽:22
種豬使用方法 瀏覽:725
voto手機有沒有一種解密碼的方法 瀏覽:434
肯德基雞翅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79
中原通使用方法 瀏覽:991
農村無煙灶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93
電腦開機故障現象原因排除方法 瀏覽:458
瑜伽墊拉力器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6
肌肉鍛煉的原則和方法 瀏覽:212
單相交流電機的檢測方法 瀏覽:43
腰大肌拉傷的治療方法 瀏覽:632
目前常用的幾種產前篩查方法 瀏覽:866
會計案例分析學習方法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