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偏癱康復如何訓練
康復介入越早,患者恢復越好康復早期介入,不僅可以有效避免因卧床引起的並發症,還可以改善病人中後期之站立及行走的異常姿勢。
一、站立與行走訓練
適用對象為偏癱側下肢有一定的運動功能但站起來和行走有困難或姿勢異常者。目的是為了:①使患者能從坐位站起來,增加下肢肌力,並能站穩;②改善平衡能力,糾正異常步態;③提高步行能力,盡可能達到正常行走
具體方法包括站起的訓練、患側下肢負重訓練、訓練患腿向前邁步、在側方幫助患者行走、在後方幫助患者行走五種。
1.站起的訓練
患者坐位,雙足平放在地上,雙手叉握並伸向面前的小桌上(雙上肢盡量伸直);訓練者站在患側,一手扶持患膝,另一手放在患者臀部;囑患者上身前挺,抬臂站起。
2.患側下肢負重訓練
上下肢主被動訓練器是通過電機帶動患者四肢進行主被動訓練,通過正確的運動模式刺激肌肉運動,刺激神經組織,改善患肢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關節活動度,促進四肢功能的恢復。
3.訓練患腿向前邁步
患者站立,並盡量站直,用健手扶欄桿;訓練者在患側後方,一手扶穩患者髖部,另一手幫助患腳先向後退一小步,再向前邁一小步。
4.在側方幫助患者行走
訓練者站在患側,一手握住患手使其掌心向前;另一手放在患側腋下;幫助患者緩慢行走,並糾正異常姿勢。
5.在後方幫助患者行走
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後,雙手扶住患者髖部,並讓其站直;在抬起健側下肢時,協助患者用側下肢站穩,並將身體重心緩慢前移;在抬起患側下肢時,協助患者將患側髖部向前、向下轉動.
偏癱的站立和行走訓練
1、適用對象:偏癱下肢有一定的運動功能,但站起來和行走有困難,或姿勢異常者。
2、目的:
(1)使患者能從座位站立起來,增強下肢肌力,並能站穩
(2)改善平衡能力,糾正異常步態
(3)提高步行能力,盡可能達到正常行走。
3、方法
(1)站立的訓練:
第一步:患者坐位,雙足平放在地下,雙手叉握並放在面前的小桌上(雙上肢盡量伸直)
第二步:訓練者站在患側,一手扶持換膝,另一手放在患者臀部。
第三步:囑患者上身前屈,抬臀站起。
(2)患側下肢負責訓練:
第一步:訓練者雙手扶住患者髖部,讓患者盡量站直,並用換腿負重。
第二步:鍵腿向前跨出半步,或踏在前方的矮凳上。
(3)訓練患腿向前邁步:
第一步:患者站立,並盡量站直,用鍵手扶欄桿。
第二步:訓練者在患者側後方,一手扶患者髖部,另一手幫助患腳先向後退一步,再向前邁一小步。
(4)在側方站在患者行走:
第一步:訓練者站患者側,一手握住患者使其掌心向前,另一手放在患側腋下。
第二步:幫助患者緩慢行走,並糾正異常姿勢。
(5)在後方幫著患者行走:
第一步: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後,雙手扶住患者髖部,並讓其站直。
第二步:在抬起健側下肢時,協助患者用患側下肢站穩,並將身體重心緩慢前移。
第三步:在抬起患側下肢時,協助患者將患側髖部向前、向下轉動。
對於偏癱患者來說,康復訓練只能緩解病情,想要治療疾病,必須選擇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才是關鍵。
⑶ 偏癱患者康復訓練的方法
癱瘓肢體的早期要做被動鍛煉 以預防關節攣縮變形,保持肢體於功能位。按關節活動閾進行被動活動,按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進行,既要注意各方向運動到位,還要注意動作強度,切忌粗暴,以免肌肉損傷。對肘、趾(指)、踝、膝關節要因其易發生強直,特別注意多運動。按摩患肢要輕柔而有節律,以使其放鬆。被動鍛煉每天2次,每次15min。 配合神經營養葯物,如腦活素,腦復康效果更好點.做好康復訓練 (1) 行走訓練 步幅均勻,頻率適中,伸髖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轉移要平穩,不要過急,一腳足跟亦先著地,重心再轉移至足跟,開始下一個步態周期。 (2 ) 日常生活動作訓練 (1)擊球,可教患者雙手交替拍球或打擊氣球,以訓練患者的協調運動,促進患者無意識的自主活動。(2)編織毛衣,這屬於精細動作訓練,既有利於訓練患者的眼手配合,又有利於感覺、感觀等知覺的培養,有助大腦神經的功能恢復。 (3) 語言訓練 指導患者做口腔操:教患者撅嘴、鼓腮、齜牙、叩齒等每個動作做5~10次/一個單元訓練,教患者學習發音,先單個發音,准確後,可逐漸加深難度,可利用圖片、字卡、實物等強化患者記憶,要求患者大聲的讀,刺激記憶。 5 心理護理 (1)尊重患者,耐心傾聽患者訴說,與患者談話時聲音要大,速度要慢,措辭應簡短清晰,重復重點,必要時可使用輔助器材,如助聽器、識字卡片等,以便更好的溝通。(2)患者可能因偏癱或失語而自卑、消極,或因生活不能自理導致性情急躁,家屬應注意關心患者,多與患者溝通,給予患者精神及物質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顧慮,穩定患者的情緒,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⑷ 偏癱病人康復訓練方法有哪些
偏癱患者的訓練一般分為七階梯:第一階梯是軟癱期就是墊上的訓練;第二階梯就是床上的翻身,卧坐轉移的訓練、坐位平衡的訓練;第三階梯就是坐站轉移、站位平衡的訓練;第四階梯就是步行的訓練;到第五、六階梯的就是上下樓;第七階梯就是從軟癱回歸社區,接近正常活動。
⑸ 偏癱常用的康復訓練方法有哪些
對偏癱患者進行康復,除了使用必要的葯物外,主要應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主要方法有: (l)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主要內容有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和神經生理學療法等。在腦血管病卧床期,主要進行體位轉換、被動運動、保持良肢位、起坐訓練以減少壓瘡、關節孿縮等並發症,為日後康復訓練打好基礎;在離床期應進行坐位訓練、平衡訓練、起立訓練以促使患者肢體功能的提高;在步行期則主要以步行訓練、改善步態為主。為了增進運動功能,常採用多種治療技術的綜合康復方法。 (2)作業療法。作業療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閑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最好地回歸家庭和社會的方法。主要訓練包括運動能力訓練、認知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自助器具使用訓練等。 (3)語言療法。可根據患者的語言情況和病變部位診斷出障礙類型,然後運用不同的方法,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途徑的剌激引發並強化患者的正確語言反應。 (4)心理療法。有效的心理治療能增強患者的學習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主要方法為支持性心理治療、理性情緒和行為療法等。 (5)文體療法。文體療法是採用體育支持運動項目及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訓練,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提高, 並且可以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狀態。主要有輪椅技巧、偏癱體操和各種球類運動等。 (6)其他療法。理療、水療的應用均有特殊的作用。祖國傳統醫學利用針灸、中葯配合康復也具有獨到之處。
⑹ 偏癱康復訓練方法有哪些
每天一兩次按摩和被動肌肉鍛煉來進行康復訓練防止肌肉萎縮
⑺ 中風偏癱患者如何康復訓練效果好
中風偏癱康復訓練方法如下:1、作業療法:根據患者功能缺失狀態進行針對性訓練,並督促其完成每日訓練,如上肢不能抬舉的患者可令其用健側的手握住患側的手向上抬舉;肢體可主動活動的患者應每天訓練,強度從小到大逐漸增加;完全不能活動的患者應進行被動訓練;2、語言訓練:如根據其語言功能缺失狀態進行針對性語言訓練;3、心理疏導: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其建立信心;4、文體訓練:如聽音樂、唱歌等。
具體的方法是:
1、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通過主動運動、被動運動來改善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的總稱。主要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增強肌力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和神經生理學療法等。腦血管病患者約有80%遺留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主要是偏癱痙攣模式,即我們經常看到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痙攣模式。在腦血管病卧床期,主要進行體位轉換、被動運動、保持良好肢位、起坐訓練以減少壓瘡、關節攣縮等並發症,為日後康復訓練打好基礎,在離期應進行坐位訓練、平衡訓練、起立訓練等促使患者肢體功能得到提高;在步行期則主要以步行訓練改善步態為主。為了增進運動功能進行的運動訓練,常採用多種治療技術的綜合方法及運動再學習療法,以達到恢復肢體運動的目的。2、作業療法:作業療法是運用有目的的、經過選擇的作業活動為治療手段來改善和補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閑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是有利於患者回歸家庭和社會的理想方法。它主要包括機能障礙的評價與訓練、認知和知覺訓練、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價訓練、自助具的選擇製作、環境改造的設計和指導、開具輪椅處方等等。它和運動療法的理論原則是相同的,所不同之處在於它將肢體需要的運動設計成一項作業活動,比如利用陶藝製作來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這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興趣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約有22%-32%偏癱者伴有語言-言語障礙,因此語言訓練必不可少。語言訓練人員應先根據患者的語言情況和病變部位診斷出障礙類型,然後運用不同的方法,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途徑的刺激引發並強化患者的正確語言反應。身體的殘疾和功能的障礙常引發患者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並且疾病本身也會造成記憶力、注意力及定向能力等方面的認知障礙。有效的心理治療能增強患者的學習能力和主動參與精神,主要方法為支持性心理治療、理性情緒療法和行為療法等。3、文體療法:文體療法是採用體育運動項目及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訓練,使患者的身體技能得到改善、提高,並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的一種方法。這對於身體運動素質、增強體質和創造良好的心理狀態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輪椅技巧、偏癱體操和各種球類是主要內容。4、物理療法:傳統的物理療法對偏癱的康復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運動療法是通過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體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確的運動。
⑻ 對於偏癱有沒有好的康復方法
偏癱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很多,1、傳統的中醫療法,如針灸、推拿、中葯熏葯等,中醫有「治痿獨取陽明」的說法,多採取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腧穴進行針刺和艾灸,還有頭針、耳針等治療方法。2、現代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偏癱肢體訓練、平衡功能訓練、步態訓練、手功能訓練和模擬訓練等,可以改善肢體的肌力和解除痙攣狀態。現代康復物理治療方法有:腦電生物反饋、中低頻電療、超聲波、痙攣治療儀,還有肉毒素注射緩解肌張力增高,矯形器防止關節變形等方法。
⑼ 有什麼恢復偏癱的好方法
還可以給予電刺激等理療的方法,或者進行針灸的方法。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是促進患者偏癱側肢體的肌力恢復,因此偏癱目前最好的恢復方法是康復治療
⑽ 偏癱患者怎樣做肢體康復
(一)頂天立地
動作:自然站立(兩腳與肩同寬)、平坐或者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或者雙手扶著固定物,雙目微閉,稍用意想著臍腹部。然後慢慢調整身體的重心至左右腳平衡,到感覺身體左右平衡後逐步使身體越站越直,頭向上頂,雙腳踏地平實,整個身體越站越有勁,同時腳掌踏地漸緊、牙漸咬緊、會陰部稍向內提緊,並用身心靜靜地體會頭頂青天、腳踏大地的感覺(平坐練習時,努力使身體越坐越直,頭向上頂;仰卧練習時,努力使身體越躺越直,頭和腳向兩端越拉越直,使頭部、頸椎、脊椎和雙腿都盡量綳直成一條直線,並注意使左右雙腳的用力盡量保持均衡)。本節動作練習時間以身體感到有一些累為宜。然後,全身逐漸放鬆1~2分鍾。
作用:本節是全身性鍛煉的動作,對全身的經絡和皮肉筋骨等組織都進行了主動的、有力的牽拉,有利於全身的經絡暢通和氣血運行,能增強和改善體質、提高雙腳的功能和靈活性,對預防和改善頸椎與脊椎的疾病以及行走不穩、頭重腳輕、偏癱、截癱、肌肉萎縮、肌無力等狀況都很有幫助。
(二)雙手訓練
1、雙手張開、張緊:
動作:站立、平坐或者仰卧,全身放鬆,雙手隨意輕松地放在體前或者身體兩側,之後對手掌和手指進行訓練:在手掌和手指充分放鬆以後,努力使手掌和手指都逐漸張開、張緊(無論有沒有張開、張緊都努力這么做),連續張緊不放鬆,並逐漸越張越緊,這樣每一次張緊為一個節拍,持續張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1~2分鍾。
2、雙手握固(拇指在內,四指在外):
動作:在手掌和手指充分放鬆以後,將手掌變拳逐漸握緊,連續握緊不放鬆,並逐漸越握越緊(無論有沒有握緊都努力這么做),這樣每一次握緊為一個節拍,持續握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1~2分鍾。
作用:對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進行連續張緊、握緊以及連續放鬆的訓練,使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雙手的皮肉筋骨等組織都得到一緊一松的牽拉,有利於這些經絡的暢通和氣血運行,能增強和改善雙手的功能,提高雙手的靈活性,對預防和改善雙手的肌肉及筋骨萎縮、雙手無力、雙手的功能部分喪失等狀況很有幫助。
(三)雙腳訓練
1、張緊腳趾:
動作:平坐或者仰卧,全身放鬆,雙手隨意輕松地放在扶手或者身體兩側,之後對腳趾進行訓練:在雙腳充分放鬆以後,努力使腳趾都逐漸張開、張緊(無論有沒有張開、張緊都努力這么做),同時,努力使雙腳都伸直,逐漸使腳趾越張越緊、雙腳都越伸越直,這樣每一次張緊為一個節拍,持續張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半分鍾左右;
2、勾腳尖:
動作:在雙腳充分放鬆以後,努力使腳尖向內勾緊(無論有沒有勾緊都努力這么做),同時,努力使雙腳都伸直,逐漸使腳尖向內越勾越緊、雙腳也都越伸越直,這樣每一次勾緊為一個節拍,持續勾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半分鍾左右;
作用:對腳趾和腳腕等部位進行連續張緊、勾緊和連續放鬆的訓練,使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和雙腳的皮肉筋骨等組織都得到一緊一松的牽拉,有利於這些經絡的暢通和氣血運行,能增強和改善雙腳的功能,提高雙腳的靈活性,對改善老年人因筋骨萎縮造成的行走不穩、頭重腳輕、中風和腦癱造成的下肢偏癱與截癱、下肢肌肉萎縮與肌無力等患者的身體狀況都很有幫助。
(四)咬牙訓練
動作:自然站立、平坐或者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鬆,然後嘴逐漸張開、張緊,稍停,嘴逐漸放鬆閉合,稍停,牙漸咬緊,稍停,逐漸放鬆。如此,一次張緊——放鬆——咬緊——放鬆為四個節拍,重復這一動作,共做四個八拍。
作用:張嘴—放鬆——咬牙——放鬆,使頭部的皮肉筋骨和經由頭部的手三陽經、足三陽經、任督兩脈等組織都得到一緊一松的牽拉,有利於這些經絡的暢通和氣血運行,能增強和改善頭部和頸部組織的功能,對改善腦癱、面癱以及頭部的其他疾病很有益處,同時還有提神、醒腦、固齒的作用,能增強和改善記憶功能。
(五)閉目養神
動作:自然站立(兩腳與肩同寬)、平坐或者仰卧均可,雙目微閉或閉合,呼吸自然,全身放鬆,雙掌相疊捂著臍腹部,然後稍用意去體驗輕輕呼吸的時候整個身體靜逸舒適的感覺,本節動作練習時間不限。
作用:全身放鬆,閉目養神,輕輕地用身體去體會呼吸的感覺,讓全身的氣血更好的運行,這對恢復和改善身體的機能很有益處,同時,對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很有幫助。
注意事項:
1、在進行上述各動作的鍛煉時,呼吸應盡量保持自然呼吸,不要憋氣用力,以免出現不適。
2、鍛煉時松和緊都很重要,松的時候要身心都放鬆,緊的時候應用內力漸緊,即用力要柔軟均勻,不要用僵勁,這樣才能剛柔相濟,內外渾圓,收到更理想的康復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