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測凝膠劑PH值
1.在待測溶液中加入pH指示劑,不同的指示劑根據不同的pH值會變化顏色,根據指示劑的研究就可以確定pH的范圍。滴定時,可以作精確的pH標准.
2.使用pH試紙.pH試紙有廣泛試紙和精密試紙,用玻棒蘸一點待測溶液到試紙上,然後根據試紙的顏色變化並對照比色卡也可以得到溶液的pH。上方的表格就相當於一張比色卡.pH試紙不能夠顯示出油份的pH,由於pH試紙以氫鐵製成和以氫鐵來量度待測溶液的pH值,但油中沒含有氫鐵,因此pH試紙不能夠顯示出油份的pH。
3.使用pH計.pH計是一種測量溶液pH值的儀器,它通過pH選擇電極(如玻璃電極)來測量出溶液的pH。pH計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更為先進更為精確的pH值測算方法和手段.
⑵ 凝膠色譜法的簡要介紹
凝膠色譜法又叫凝膠色譜技術,是六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而又簡單的分離分析技術,由於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機溶劑,對高分子物質有很高的分離效果。凝膠色譜法又稱分子排阻色譜法。凝膠色譜法主要用於高聚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分級分析以及相對分子質量分布測試。根據分離的對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還是有機溶劑可溶物,又可分為凝膠過濾色譜(GFC)和凝膠滲透色譜(GPC)。 GFC一般用於分離水溶性的大分子,如多糖類化合物。凝膠的代表是葡萄糖系列,洗脫溶劑主要是水。凝膠滲透色譜法主要用於有 機溶劑中可溶的高聚物(聚苯乙烯、聚氯已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分析及分離,常用的凝膠為交聯聚苯乙烯凝膠,洗脫溶劑為四氫呋喃等有機溶劑。凝膠色譜不但可以用於分離測定高聚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同時根據所用凝膠填料不同,可分離油溶性和水溶 性物質,分離相對分子質量的范圍從幾百萬到100以下。近年來,凝膠色譜也廣泛用於分離小分子化合物。化學結構不同但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物質,不可能通過凝膠色譜法達到完全的分離純化的目的。凝膠色譜主要用於高聚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分級分析以及相對勿子質量分布測試。目前已經被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工程學、分子免疫學以及醫學等有關領域廣泛採用,不但應用於科學實驗研究,而且已經大規模地用於工業生產。
⑶ 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基質的凝膠劑在制備過程中需注意什麼問題
CMC-Na 1%水溶液的pH值在6~8,高濃度時呈凝膠。CMC-Na在pH小於5或大於10時黏度下降,與重金屬鹽或陽離子型葯物配伍會形成不溶性沉澱。MC在pH值2~12中均穩定,與羥苯酯類形成復合物,與酚 鞣酸 硝酸銀等有禁忌。此類基質黏性強,黏度隨規格而異,較易失水,乾燥後有不適感,宜加入10%~15%的甘油作保濕劑,也需要加防腐劑。
⑷ 凝膠色譜法的原理
凝膠色譜技術是六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而又簡單的分離分析技術,由於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機溶劑,對高分子物質有很高的分離效果。凝膠色譜法又稱分子排阻色譜法。凝膠色譜主要用於高聚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分級分析以及相對分子質量分布測試。目前已經被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工程學、分子免疫學以及醫學等有關領域廣泛採用,不但應用於科學實驗研究,而且已經大規模地用於工業生產。 根據分離的對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還是有機溶劑可溶物,凝膠色譜又可分為凝膠過濾色譜(GFC)和凝膠滲透色譜(GPC)。 分離原理: 一個含有各種分子的樣品溶液緩慢地流經凝膠色譜柱時,各分子在柱內同時進行著兩種不同的運動:垂直向下的移動和無定向的擴散運動。大分子物質由於直徑較大,不易進入凝膠顆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顆粒之間,所以在洗脫時向下移動的速度較快。小分子物質除了可在凝膠顆粒間隙中擴散外,還可以進入凝膠顆粒的微孔中,即進入凝膠相內,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從一個凝膠內擴散到顆粒間隙後再進入另一凝膠顆粒,如此不斷地進入和擴散,小分子物質的下移速度落後於大分子物質,從而使樣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譜柱,中等分子的後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後流出,這種現象叫分子篩效應。具有多孔的凝膠就是分子篩。 各種分子篩的孔隙大小分布有一定范圍,有最大極限和最小極限。分子直徑比凝膠最大孔隙直徑大的,就會全部被排阻在凝膠顆粒之外,這種情況叫全排阻。兩種全排阻的分子即使大小不同,也不能有分離效果。直徑比凝膠最小孔直徑小的分子能進入凝膠的全部孔隙。如果兩種分子都能全部進入凝膠孔隙,即使它們的大小有差別,也不會有好的分離效果。因此,一定的分子篩有它一定的使用范圍。 一是分子很小,能進入分子篩全部的內孔隙;二是分子很大,完全不能進入凝膠的任何內孔隙;三是分子大小適中,能進入凝膠的內孔隙中孔徑大小相應的部分。大、中、小三類分子彼此間較易分開,但每種凝膠分離范圍之外的分子,在不改變凝膠種類的情況下是很難分離的。對於分子大小不同,但同屬於凝膠分離范圍內各種分子,在凝膠床中的分布情況是不同的:分子較大的只能進入孔徑較大的那一部分凝膠孔隙內,而分子較小的可進入較多的凝膠顆粒內,這樣分子較大的在凝膠床內移動距離較短,分子較小的移動距離較長。於是分子較大的先通過凝膠床而分子較小的後通過凝膠床,這樣就利用分子篩可將分子量不同的物質分離。另外,凝膠本身具有三維網狀結構,大的分子在通過這種網狀結構上的孔隙時阻力較大,小分子通過時阻力較小。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多種成份在通過凝膠床時,按照分子量大小排隊,凝膠表現分子篩效應。
⑸ 凝膠色譜法原理為什麼是根據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大小而不是分子大小。有什麼區別
凝膠滲透色譜(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
1964年,由J.C.Moore首先研究成功。不僅可用於小分子物質的分離和鑒定,而且可以用來分析化學性質相同分子體積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聚合物在分離柱上按分子流體力學體積大小被分離開)
1.基本原理
1.1分離原理
讓被測量的高聚物溶液通過一根內裝不同孔徑的色譜柱,柱中可供分子通行的路徑有粒子間的間隙(較大)和粒子內的通孔(較小)。當聚合物溶液流經色譜柱時,較大的分子被排除在粒子的小孔之外,只能從粒子間的間隙通過,速率較快;而較小的分子可以進入粒子中的小孔,通過的速率要慢得多。經過一定長度的色譜柱,分子根據相對分子質量被分開,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在前面(即淋洗時間短),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在後面(即淋洗時間長)。自試樣進柱到被淋洗出來,所接受到的淋出液總體積稱為該試樣的淋出體積。 當儀器和實驗條件確定後,溶質的淋出體積與其分子量有關,分子量愈大,其淋出體積愈小。
(1) 體積排除
(2)限性擴散
(3) 流動分離
1.2校正原理
用已知相對分子質量的單分散標准聚合物預先做一條淋洗體積或淋洗時間和相對分子質量對應關系曲線,該線稱為「校正曲線」。聚合物中幾乎找不到單分散的標准樣,一般用窄分布的試樣代替。在相同的測試條件下,做一系列的GPC標准譜圖,對應不同相對分子質量樣品的保留時間,以lgM對t作圖,所得曲線即為「校正曲線」。通過校正曲線,就能從GPC譜圖上計算各種所需相對分子質量與相對分子質量分布的信息。聚合物中能夠製得標准樣的聚合物種類並不多,沒有標准樣的聚合物就不可能有校正曲線,使用GPC方法也不可能得到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對於這種可以使用普適校正原理。
1.3普適校正原理
由於GPC對聚合物的分離是基於分子流體力學體積,即對於相同的分子流體力學體積,在同一個保留時間流出,即流體力學體積相同。
兩種柔性鏈的流體力學體積相同:
[η]1M1=[η]2M2
k1M1α1+1=k1M2α2+1
兩邊取對數:lgk1+(α1+1)lgM1=lgk2+(α2+1)lgM2
即如果已知標准樣和被測高聚物的k、α值,就可以由已知相對分子質量的標准樣品M1標定待測樣品的相對分子質量M2。
[編輯本段]2.實驗部分
直接法:在測定淋出液濃度的同時測定其粘度或光散射,從而求出其分子量。
間接法:用一組分子量不等的、單分散的試樣為標准樣品,分別測定它們的淋出體積和分子量,則可確定二者之間的關系。
2.1.儀器:
GPC儀的組成:泵系統、(自動)進樣系統、凝膠色譜柱、檢測系統和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
2.1.1.泵系統:包括一個溶劑儲存器、一套脫氣裝置和一個高壓泵。它的工作是使流動相(溶劑)以恆定的流速流入色譜柱。泵的工作狀況好壞直接影響著最終數據的准確性。越是精密的儀器,要求泵的工作狀態越穩定。要求流量的誤差應該低於0.01mL/min。
2.1.2.色譜柱:GPC儀分離的核心部件。是在一根不銹鋼空心細管中加入孔徑不同的微粒作為填料。每根色譜柱都有一定的相對分子質量分離范圍和滲透極限,色譜柱有使用的上限和下限。色譜柱的使用上限是當聚合物最小的分子的尺寸比色譜柱中最大的凝膠的尺寸還大,這時高聚物進入不了凝膠顆粒孔徑,全部從凝膠顆粒外部流過,這就沒有達到分離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高聚物的目的。而且還有堵塞凝膠孔的可能,影響色譜柱的分離效果,降低其使用壽命。色譜柱的使用下限就是當聚合物中最大尺寸的分子鏈比凝膠孔的最小孔徑還要小,這時也沒有達到分離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目的。所以在使用凝膠色譜儀測定相對分子質量時,必須首先選擇好與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范圍相配的色譜柱。
2.1.3.填料(根據所使用的溶劑選擇填料,對填料最基本的要求是填料不能被溶劑溶解):交聯聚苯乙烯凝膠(適用於有機溶劑,可耐高溫)、交聯聚乙酸乙烯酯凝膠(最高100℃,適用於乙醇、丙酮一類極性溶劑)多孔硅球(適用於水和有機溶劑)、多孔玻璃、多孔氧化鋁(適用於水和有機溶劑)
2.1.4.柱子:玻璃、不銹鋼
2.1.5.檢測系統:通用型檢測器:適用於所有高聚物和有機化合物的檢測。有示差折光儀檢測器、紫外吸收檢測器、粘度檢測器。
2.1.6.示差折光儀檢測器:溶劑的折光指數與被測樣品的折光指數有盡可能大的區別。
2.1.7.紫外吸收檢測器:在溶質的特徵吸波長附近溶劑沒有強烈的吸收。
2.1.8.選擇型檢測器:適用於對該檢測器有特殊響應的高聚物和有機化合物。有紫外、紅外、熒光、電導檢測器等。
2.2.操作:
2.2.1.溶劑的選擇: 能溶解多種聚合物;不能腐蝕儀器部件;與檢測器相匹配。
2.2.2.把激光光散射與凝膠色譜儀聯用,在得到濃度譜圖的同時,還可得到散射光強對淋出體積的譜圖,從而計算出分子量分布曲線和整個試樣的各種平均分子量
2.2.3.激光光散射實驗中必須對樣品嚴格除塵,溶液中的灰塵會產生強烈的光散射,嚴重干擾聚合物溶液光散射的測量。溶液除塵是光散射成敗的關鍵。首先是溶劑除塵,配置測試樣品的溶劑應進行精餾,並經過0.2μm超濾膜過濾後方可使用。配好的溶液也要用0.2μm的超濾膜過濾。另外,測試中所用的器械,如:注射器等,使用前要用洗液浸泡,清水強力沖洗。
⑹ 請闡述豆腐製作過程中凝固劑的種類和膠凝原理。如何改善蛋白質凝膠質量
第一,根據制豆腐所用凝固劑的不同和豆腐的含水量,習慣上將豆腐分為老豆腐和嫩豆腐。老豆腐,又稱北豆腐、硬豆腐,是指含水量80%—85%的豆腐。一般以鹽鹵作凝固劑,也有的以石膏或酸黃漿水作凝固劑,其特點是點漿溫度較高,凝固劑作用比較急劇,豆腐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味道較香,蛋白質含量在7.4%以上。
嫩豆腐,又稱南豆腐,軟豆腐。一般指用石膏作凝固劑製成的含水量較多的豆腐,其特點是質地細嫩,富有彈性,含水量大,一般含水量為85%—90%,蛋白質含量在5%以上。
第二,豆腐凝固劑配方
配方1:豆腐凝固劑,粉末
A 硫酸鈣 50% B 葡萄糖酸內酯 50%
配方2:豆腐凝固劑
A 硫酸鈣 70% B 葡萄糖酸內酯 30%
配方3:豆腐凝固劑
A 硫酸鈣 63.0% C氯化鈉 1.0%
B 葡萄糖酸內酯 36.0%
配方4:「豆味」豆腐凝固劑
A 氯化鎂 20.0% D 葡萄糖酸內酯 4.0%
B 硫酸鈣 65.0% E 蔗糖脂肪酸酯 2.0%
C 葡萄糖 9.0%
配方5:「大和精」油豆腐(豆腐中夾有青菜絲和海帶等)凝固劑
A乾燥植物粉(山葯粉) 35.0% C 多聚磷酸鈉 2.0%
B 碳酸鈣 50.0% D 其它天然物粉 13.0%
配方6:充餡豆腐和各種豆腐凝固劑,粉末
A 葡萄糖酸內酯 63% B 硫酸鎂 37%
配方7:充餡豆腐凝固劑
A 葡萄糖酸內酯 58% C 天然物 14%
B 硫酸鎂 28%
配方8:(嫩豆腐)凝固劑
A 葡萄糖酸內酯 58% C 谷氨酸鈣 11%
B 硫酸鈣 28% D 天然物 3%
配方9:軟豆腐凝固劑,粉末
A葡萄糖酸內酯 40% B 硫酸鈣 50%
C谷氨酸酸鈣 8% D 天然物 2%
配方10:木棉豆腐(一般豆腐)凝固劑,粉末
A 葡萄糖酸內酯 20% C 谷氨酸鈣 10%
B 硫酸鈣 67% D 天然物 3%
配方11:豆腐、油豆腐等的凝固劑
A 氯化鎂 62.5% C 天然物 20%
B 甘油單脂肪酸酯 7.5% D 反丁烯乙酸單鈉 10%
配方12:豆腐凝固劑
A 葡萄糖酸內酯 62% D 乳酸鈣 1%
B 氯化鎂 34% E L一谷氨酸鈉 1.8%
C 蔗糖脂肪酸酯 1% F 5』一肌氨酸鈉 0.2%
配方13:豆腐凝固劑
A 葡萄糖酸內酯 70% D 蔗糖脂肪酸酯 2%
B 氯化鎂 24.84% E 磷酸氫二鉀 0.16%
C 碳酸鈣 3%
(二)改進型豆腐凝固劑配方
1 塗層型復合凝固劑
在鹽鹵、氯化鈣和氯化鎂等速效性凝固劑的表面,塗覆一層如硫酸鈣等遲效性凝固劑,可得一種復合凝固劑。在豆腐凝固時,遲效性凝固劑先起作用,然後再由速效性凝固劑起作用。例如:在氯化鎂等速效性凝固劑顆粒表面,吸附粒徑在3µm以下的硫酸鈣等遲效性凝固劑,組成復合凝固劑。這種復合凝固劑可以長期保存(4個月不結塊或潮解)。這種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彈力和保水性良好,味美。
2 凝固劑防結塊法
把常用的石膏粉進一步微粉碎,得大量微粒在10µm以下的硫酸鈣粉末。再在其中混入2%左右的輕質二氧化硅,充分混合,可防止這種凝固劑結塊,成為一種優質豆腐凝固劑。
3 有機酸類凝固劑
有機一元酸(乙酸、乳酸和葡萄糖酸)、二元酸(丁二酸和蘋果酸)、檸檬酸、氨基酸及其鈣和鎂鹽的組合,可得以鈣、鎂有機酸鹽為主的豆腐凝固劑。有機酸的鈣、鎂鹽易於為人體利用;無機酸的鈣、鎂鹽(如氯化鈣、氯化鎂)那樣易於被人體排出體外。所以有機酸鈣、鎂鹽是一種營養成分。鈣、鎂和氫離子可促進豆腐凝固,鈉和鉀離子推遲凝固,提高pH值可推遲凝固。此外,有機酸的鈣或鎂鹽還能改善豆腐風味。
配方:
A 蘋果酸鈉 l份 E 蘋果酸鈣 2份
B 丁二酸鈉 1份 F 醋酸鈣 1份
C 酒石酸鈉 1份 G 乳酸鈣 3份
D 檸檬酸鎂 2份
製法:A~G混合而得的凝固劑,對豆腐的添加量為0.3%~0.5%,豆乳用本品凝固可得優質豆腐。
4 葡萄糖酸內酯復合凝固劑
配方:
A 表面塗覆硫酸鎂的葡萄糖酸內酯 100份 B氯化鎂 28.2份
製法:A和B相混合所得的豆腐凝固劑,其溶解性能良好,不會結塊和變色。
5 消泡凝固劑
配方:
A 硫酸鈣 50~70g C葡萄糖酸內酯 20~40g
B 蔗糖50%~90%和二甲基多聚硅氧烷10%~15%的混合物 1~10g
製法:A、B和C混合後,可得優質豆腐凝固劑粉末。所產豆腐不僅品質優良,而且在豆乳凝固過程中還有消泡作用,可生產無泡的細嫩豆腐。
6 多糖類增粘劑與速效凝固劑
氯化鎂、氯化鈣或鹽鹵等速效性凝固劑的表面塗以粘稠的多糖類,如羅望子多糖,可製成一種豆腐凝固劑。使用量為3g/L豆乳,這種凝固劑可以長期保存備用。所制豆腐表面光滑、細嫩。
7 二聚乳酸凝固劑
配方:
A 10%固體分的豆乳 1kg B粒徑小於80目的dl-雙乳酸化合物 2.7kg
製法:A和B在20~35℃混合。取這種混合液300g,裝入耐熱性容器中,加蓋後,在85~90℃加熱45min,再在冷水中冷卻,得到一種罐裝豆腐,其風味良好,結構細嫩。
9 檸檬酸豆腐凝固劑
本法特別適用於袋裝豆腐,凝固劑為氯化鈣,pH緩沖液為檸檬酸鈉和乳酸鈣。此產品風味良好。
配方:
A 氯化鈣 0.05% C檸檬酸鈉 0.1%
B 乳酸鈣 0.1% D檸檬酸 0.08%
製法:在豆乳凝固制豆腐時,以A~D作凝固劑(包括緩沖劑B和C)。包裝後,於90℃加熱1h而凝固,可得美味豆腐。
10 鈣強化豆腐凝固劑
將等當量的碳酸鈣和醋酸混合,乾燥,加適量的氯化鈣混合後,可得鈣強化豆腐凝固劑。可用來製造鈣強化豆腐,增加豆腐營養。
11 鐵強化豆腐凝固劑
由氯化鈣和硫酸亞鐵配成,鈣離子與鐵離子質量比為5.7:1。
希望你能看得懂。
⑺ SDS-PAGE凝膠制實驗及其各實驗試劑的配製方法
SDS-PAGE凝膠制備屬於實驗室最常規的操作了,剛開始做蛋白實驗總是在找凝膠配製實驗中所用試劑的配方,這里總結了分離膠、濃縮膠、分離膠和濃縮膠緩沖液、考馬斯亮藍染液、樣品緩沖液、電泳緩沖液等配方。
1.
分離膠(12%)
配製
所需試劑
所需體積
分離膠(12%)
30%丙烯醯胺
6.0
ml
1.5
mol/l
Tris-HCl
3.8
ml
10%SDS
150
μl
10%過硫酸銨
150
μl
TEMED
6
μl
蒸餾水
4.9
ml
2.
濃縮膠(5%)
配製
所需試劑
所需體積
濃縮膠(5%)
30%丙烯醯胺
1.3
ml
1.5
mol/l
Tris-HCl
1.0
ml
10%SDS
80
μl
10%過硫酸銨
80
μl
TEMED
8
μl
蒸餾水
5.5
ml
3.
分離膠緩沖液(pH8.9)
配製
所需試劑
所需體積
分離膠緩沖液
Tris
36.6
g
1
mol/l
HCl
48
ml
蒸餾水
補足至100
ml
4.
濃縮膠緩沖液(pH6.7)
配製
所需試劑
所需體積
濃縮膠緩沖液(pH6.7)
Tris
5.98
g
1
mol/l
HCl
48
ml
蒸餾水
補足至100
ml
5.
30%丙烯醯胺(pH≤7.0)
配製
所需試劑
所需體積
30%丙烯醯胺(pH≤7.0)
丙烯醯胺
29
g
甲叉-雙丙烯醯胺
1
g
蒸餾水
補足至100
ml
6.
10%過硫酸銨(W/V):1g過硫酸銨溶於10ml水中,4℃保存數周,盡量現用現配。
7.
10%SDS:將10
g
SDS溶於80ml重蒸水中並輕緩攪拌(室溫低時需水浴加熱溶解),再定容至100ml,室溫存放。
8.
樣品緩沖液
配製
所需試劑
所需體積
樣品緩沖液
1
M
Tris-HCl(pH6.7)
5
ml
SDS
2.5
g
巰基乙醇
1
ml
溴酚蘭
0.05
g
蔗糖
10
g
蒸餾水
補足至100ml
9.
考馬斯亮藍染色液:0.25g考馬斯亮藍R-250用少量甲醇溶解後,用甲醇(40ml)-乙酸(10ml)水溶液稀釋至100ml。
10.
Tris-甘氨酸電泳緩沖液(pH8.3)
配製
所需試劑
所需體積
Tris-甘氨酸
電泳緩沖液(pH8.3)
Tris鹼
15.1
g
甘氨酸
94
g
10%(W/V)SDS
50
ml
去離子水
補足至100
ml
凝膠配製所需試劑的母液不能放置太久,有條件的實驗室可將母液保存在4度冰箱中,放置母液被微生物污染或者出現沉澱。
⑻ 凝膠色譜法
凝膠色譜法主要用於高聚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分級分析以及相對分子質量分布測試。
根據分離的對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還是有機溶劑可溶物,又可分為凝膠過濾色譜(GFC)和凝膠滲透色譜(GPC)。
⑼ 如何聚合物凝膠性能進行評價
文檔介紹:聚合物凝膠體系性能評價方法研究.doc聚合物凝膠體系性能評價方法研究
86第24卷第2期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P.G.O.D?D?!蘭蘭
文章編號:1000.3754(2005)02-0086-03
聚合物凝膠體系性能評價方法研究
張同友r,趙勁毅,胡勇.,盧祥國.
(1.西南石油學院.四川成都610500:2.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二採油廠.黑龍江大慶163511:3.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163318)
摘要:近年來,大慶油田已經和正在實施注入的調剖劑主要包括AI¨,Cr¨和復合離子交聯的聚合物
凝膠體系等,它們因交聯劑類型和溶劑水礦化度的不同,其性質特徵存在較大的差異,現有的性質評
價方法不能滿足礦場生產管理和監測的需求.通過對油田常用聚合物凝膠體系性質特徵研究和現有評
價方法適應性分析,確定了不同評價方法的適用范圍,並建立了特殊條件下聚合物凝膠體系的評價方
法.
關鍵詞:聚合物;交聯反應;凝膠體系;性質特徵;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TE357.46文獻標識碼:A
隨著油田綜合含水的不斷升高,調整油層吸液剖
面,擴大波及體積已成為減緩原油產量遞減的重要技
術措施¨..近年來,大慶油田已經和正在實施的調
剖技術主要包括A1¨,cr¨和復合離子聚合物凝膠體
系等.依據聚合物凝膠體系所用交聯劑種類和溶劑水
礦化度的不同,不同凝膠體系間性質特徵存在很大的
差異,現有的凝膠體系性質特徵評價方法已不能完全
適應油田調驅施工日常管理和監測的實際需求,因
此,開展了聚合物凝膠體系性能評價方法研究.
1聚合物凝膠性能評價方法及其特點
根據交聯聚合物種類及性質特點的不同,實驗室進
行交聯聚合物性能評價的方法有許多,常用的方法包括
黏度,阻力系數,殘余阻力系數和轉變壓力測定等H』.
1.1黏度法
黏度法就是採用布氏黏度計或流變儀測量聚合物
凝膠體系的黏度.是目前礦場使用最廣泛的性能評價
方法.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當出現聚合物分子內部
發生交聯反應時,聚合物凝膠體系黏度並無增加或增
幅很小,此時黏度指標就不能客觀評價聚合物分子交
聯反應後的性能特徵.
1.2轉變壓力法【o
聚合物凝膠體系的轉變壓力採用轉變壓力實驗裝
置進行測量,該裝置與篩網系數測量裝置十分相似.
這兩種裝置都要求被測試液體通過一個由5個100目
濾網組成的過濾器,利用液體通過時間,體積和壓力
來計算轉變壓力.
任何聚合物凝膠體系都有一個惟一的測試壓力,
它是從壓縮范圍到流動范圍轉變的臨界壓力,又稱轉
變壓力.
與黏度法相類似,當聚合物分子內部發生交聯反
應時,交聯聚合物分子膠團的直徑往往小於由5個
100目濾網組成過濾器的最小孔徑,膠團通過過濾器
時產生附加流動阻力較小甚至不產生附加流動阻力,
其轉變壓力幾乎與普通聚合物溶液相同.所以,此時
採用轉變壓力指標也就不能客觀評價聚合物分子交聯
反應後的性能特徵.
I.3阻力系數和殘余阻力系數法
阻力系數F和殘余阻力系數是礦場常用的
評價交聯聚合物性能特徵的方法.在進行阻力系數和
殘余阻力系數測量時,首先必須保持各驅替過程速度
相同,而且液體注入量應當達到3~5PV,耗時2~4
h.此外,整個實驗過程還必須在油藏溫度條件下進
行.由此可見,阻力系數和殘余阻力系數測量是一個
十分繁瑣和耗時的過程,顯然不適宜用作礦場交聯聚
合物調驅施工的日常監測.
2交聯聚合物性能評價方法研究
2.I評價指標確定
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表明,當聚合物分子鏈之間
發生交聯反應所形成的區域性網狀分子結構在聚合物
凝膠體系中佔主導地位時,溶液黏度會顯著增加,而
且區域性網狀分子結構發育愈好,溶液的黏度就會愈
高,因此用黏度指標來衡量其交聯反應程度是可行
收稿日期:20o4一12
作者簡介:張同友(1968一),男,河北易縣人.工程師,在讀碩士.從事油氣田開發研究.
2005年4月張同友等:聚合物凝膠體系性能評價方法研究87
的.
聚合物或聚合物凝膠體系進入地層後,因其在多
孔介質內吸附和捕集會減少孑L隙的過流斷面,增加後
續液流的流動阻力.實驗數據表明,聚合物相對分子
質量愈大,聚合物分子迴旋半徑愈大,其流動阻力也就
愈大.與此相似,聚合物分子問或分子內部交聯反應
程度愈高,膠團粒徑愈大,其流動阻力也就愈大.
流動阻力大小反映了聚合物分子間或分子內部是
否交聯和交聯程度,所以選擇壓力作為交聯聚合物性
質特徵的評價指標是符合實際的.
2.2評價方法建立
針對兩種評價指標及其測試方法的優缺點,本文
提出仍沿用轉變壓力測試原理和評價指標,但採用人
造多孑L介質取代金屬篩網的交聯聚合物性質特徵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