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診斷和防治花卉營養缺乏症
花卉營養缺乏症,又稱缺素症,它是花卉生理病害的主要內容之一。花卉生長發育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都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一旦缺乏某種營養元素,植物的某些功能就會出現生理障礙,首先在葉片上表現出症狀來,這就是營養元素缺乏症。缺乏不同的營養元素表現出的症狀不同,但任何一種缺素症都會影響花卉的正常生長發育和觀賞價值。因而養花者需要學會診斷,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現將幾種常見的缺素症狀及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缺氮葉片淡綠或黃白,枝細弱,頂梢新葉逐漸變小,同時容易落葉,生長緩慢。
(2)缺磷葉暗綠色,下部葉脈間黃化,而常帶紫色,特別是在葉柄上。幼芽萌發遲緩。著花量少,根系不發達。
(3)缺鉀莖稈纖細柔軟,易彎曲倒伏。下部葉片先出現邊緣呈褐色,並從葉尖向下出現壞死斑點,下部葉和老葉易脫落。
(4)缺鎂首先在老葉的主脈間明顯失綠,逐漸蔓延至上部新葉,葉脈仍為綠色,並在葉脈間出現各種色斑。
(5)缺鐵缺鐵的症狀與缺鎂相似,所不同的是缺鐵先從新葉的葉脈間出現黃化,葉脈仍為綠色,繼而發展成整個葉片轉黃或發自。
(6)缺錳缺錳的症狀與缺鐵基本相似,葉脈之間出現失綠斑點,並逐漸形成條紋,但葉脈仍為綠色。花小而花色不佳。
(7)缺硼嫩葉失綠,葉片肥厚皺縮,葉緣向上捲曲,根系不發達,頂芽和幼根生長點死亡,落花落果。
(8)缺鈣頂芽易傷亡,葉尖葉緣枯死,葉緣向上捲曲枯焦,葉尖常呈鉤狀。根系在出現上述症狀以前已經壞死。
(9)缺硫葉片變為淡綠色,甚至變成白色,擴展到新葉,葉片細長,植株矮小,開花推遲。
(10)缺鋅植株節間明顯萎縮,葉變黃變小,葉脈間出現黃斑,蔓延至新葉,幼葉硬而小,且黃白化。
(11)缺鋁幼葉黃綠色,葉片失綠凋落,以致壞死。
(12)缺銅葉子生長畸形,葉尖發白,幼葉萎縮,出現白色斑點。
造成缺素症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諸如某種營養元素不足或失調;土壤過酸過鹼,使土中某些營養元素失效;土壤理化性質不良,不能發揮土壤潛在肥力,妨礙養分吸收等等。防治方法要對症下葯,分別採取不同的措施。
(1)對於生理障礙,應通過改善管理和變換環境,及時解除。
(2)按時換盆,要施足基肥,並加蹄片、腐熟餅肥干、雞糞等,換上富含腐殖質的盆土。
(3)根據缺素症狀表現,推斷缺乏哪一種營養元素,然後選用該種元素加水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進行根外追肥。
(4)增施腐熟有機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發揮土壤潛在肥力。
(5)使用全元素復合肥。但一定要購買有廠名、牌號並說明成分的成品。
B. 花的葉子發黃、是缺什麼要施含什麼元素的肥
缺鎂,鐵,錳,鈣元素。要施含有鎂,鐵,錳,鈣元素的肥。
C. 缺鎂有什麼症狀
症狀:最初上部葉片邊緣黃化和變褐枯焦,進而葉脈間褪綠並出現暗褐色的斑點,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枯焦加重時,莖部葉片呈現淡綠色並腫起,枯焦現象隨著葉齡增長和缺鎂的加重而發展。一般在沙質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鉀肥施用過多時易出現缺鎂症。
防治方法:葉面噴施1%~2%硫酸鎂溶液2~3次,隔10天左右噴一次,每次每畝噴肥液50千克。
D. 草莓缺鎂的原因還有補救方法
草莓外觀呈心形,鮮美紅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濃郁水果芳香,也有著很好的營養價值,草莓缺鎂症是草莓常見的一種缺素症,會極大的影響草莓的生長,給我們帶來較為嚴重的損失。
症 狀
草莓成熟葉片缺鎂時,最初上部葉片的邊緣黃化和變褐枯焦,進而葉脈間褪綠並出現暗褐色的斑點,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形成有黃白色污斑的葉片。枯焦加重時,基部葉片呈淡綠色並腫起,枯焦現象隨著葉齡增長和缺鎂加重而發展,幼嫩的新葉通常不顯示症狀。老葉的葉脈間出現暗褐色的斑點,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缺鎂植株的漿果通常比正常果紅色較淡,質地較軟,有白化現象。根量明顯著減少。
發生規律
在砂地上栽培草莓易出現缺鎂症。鉀肥、氮肥用量過多,也可阻礙對鎂的吸收。
矯治方法
增施有機肥。避免一次過量施用鉀、氮肥。 鎂含量低於0.1%的植株應施用速效性鎂肥,如硫酸鎂,可在草莓定植前每公頃施入60~120千克,也可葉面噴施1~2%的硫酸鎂。在一般情況下,隨著鎂肥的被吸收,葉片枯焦現象也會被阻止。
E. 植物缺鎂應該補充什麼肥說名字。
一般植物缺鎂、缺鐵的主要病症:葉片的葉肉發黃,葉脈綠青。植物的缺鎂、缺鐵病(俗稱:黃化病),對北方的梨、蘋果、桃、李、杏、葡萄、棗、核桃樹,南方的桔、柑、橙、柚、枇杷、龍眼、荔枝樹和經濟類作物的棉花、辣椒、大豆、花生、生薑已構成嚴重危協。縱觀此類病害的發展趨勢:由於過量長期施用N、P、K肥料和中國南北方土壤及氣候條件,缺鎂、缺鐵病將日益嚴重。但矯正極為困難。專家預言:如得不到快捷有效的防治方法,要不了幾年,中國北方十餘省的數百萬畝蘋果、梨樹基地將失去當年的輝煌。
農家自配防治缺鎂、缺鐵混合液:
聖農素1袋(10克)+硫酸鎂100克—150克(2——3兩)+硫酸亞鐵25克(半兩)+食鹽50克(一兩),醋100克(二兩),加水30市斤左右(約一噴霧器),防蟲,加殺蟲類農葯,用於噴枝葉。
一、使用方法:1、果樹類,果樹缺鎂、缺鐵,果實黃化而大量脫落,果實小而味酸,葉黃早脫落,冬天易凍死枝桿,來年花量大幅度減少,故主要在謝花後的幼、中、成果期和休閑期噴枝葉,可防落花,落果,壯果,防治葉早落,增加樹勢。(葡萄、柚、橙對氯元素敏感,不加食鹽)。2、經濟作物類:棉花、辣椒一旦缺鎂、缺鐵,在盛花期全株就會枯死,它是棉花、辣椒最危險的毀滅性病害,應從開始分枝時防治,可10—15天一次,棉花2——3次就可徹底矯正,而辣椒相比較,要困難,應防3—4次。而大豆、花生、生薑在初發病開始連防2—3次既可矯正。
二、適應對象:1、無論缺鎂或缺鐵,必須鎂、鐵同時防治才能獲最佳效果,此混液既防缺鎂又防缺鐵。2、各種綠色植物均可用,有無黃化病也可用因為鎂和鐵是合成葉綠素的主要元素。
三、注意事項:因各地氣候差異和植物的多樣性,其耐受此混合液程度也不相同,若出現葯害(葉果出現灼傷,但可自愈),可減少食鹽或不要加食鹽。其它成分不變。
F. 鈣和鎂對花卉生長有什麼重要作用
鈣是構成細胞壁的一種重要元素,在一般花卉生長旺盛的葉片中含量約占乾重的0.2%~1.5%。
鈣可直接被花卉吸收,且在花卉體內起到調節細胞生理平衡、消除氫離子、鋁離子、鉀離子、鈉離子等離子毒害作用,並能提高花卉的抗逆性。
我國南方紅、黃壤土中栽培北方花卉時,常施入生石灰,可使pH升高,從而消除H+的毒害;北方石灰性土壤中栽培南方花卉時,需施入石膏(硫酸鈣),則可使pH降低。
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分,能促進葉片的呼吸作用,促進花卉對磷的吸收。鎂在蛋白質、磷酸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在花卉體內鎂含量一般為0.05%~1.5%。
因為在花卉栽培中忽視鎂肥的追施,而在澆水中鎂易於流失,因而花卉缺鎂現象很普遍。施硫酸鎂、鈣鎂磷肥是常用的補充鎂肥的方式。
硫是花卉蛋白質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細胞質的組分,能夠促進花卉葉綠素的合成。硫的生理功能非常廣泛,且在花卉器官中分布很均勻,並促進豆科花卉根瘤菌形成,從而提高土壤中的含氮量。
G. 花草盆景需要補充哪些元素
花草盆景補充元素:花草盆景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磷、鉀、鈣、鎂等元素,同時還需少量的鐵、錳、鋅、銅等微量元素。當缺少某種元素時,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缺素症狀。進入秋季,花草經過夏天的考驗後,會不同程度地缺乏某些元素。這時就要看著花草盆景的葉色適當地為它「進補」一下了。
花草盆景缺氮時,花草生長勢弱,葉色淺綠,基部葉片發黃或呈淺褐色;缺磷時,葉片藍綠且略帶紫色;缺鉀時,老葉片淺綠,葉尖狹小,但葉脈仍呈綠色,一般不發生枯萎。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補充氮、磷、鉀肥。
花草盆景長期缺鐵時,葉尖、葉緣也會逐漸枯萎並向內擴展,但大葉仍保持綠色。這時需向葉面噴灑0.05%~0.01%硫酸亞鐵溶液。
花草盆景缺鎂時,老葉從葉緣向內黃化,葉脈仍呈現綠色,葉片出現黃色條斑、皺縮,後期葉常枯萎、葉小導致花朵偏小色淡、植物生長受抑,這時需噴灑0.2%~0.4%硫酸鎂溶液2~3次。缺鈣時,頂芽易傷亡,葉尖、葉緣枯死,葉尖常彎曲成鉤狀,根系壞死。嚴重時全株枯死。這時需澆0.2%~0.4%的石灰水,每次每株澆20~30毫升,連澆2~3次。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花草盆景對缺少同一種元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加之種種缺素症狀又常常表現有相似之處,因此需要用各種方式進一步確認其元素的缺少。確認方法有兩種:一是從葉色上初步判斷可能缺少哪一種元素後,取該元素肥料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毛筆塗在病症輕的葉片背面,或噴在病株上,一般7~10天後觀察病情康復情況。若病情有所康復或新葉生長速度明顯加快,葉色正常,則可確認此盆景缺乏所噴或所塗的那種元素。二是取一支指形小玻璃管,內盛待試溶液,綁在病株上,然後將一病葉主脈兩側的葉片剪去,將主脈浸在玻璃管溶液中。7~10天若被測病株恢復正常,則可以確認此盆景缺少所試元素。
H. 花卉缺鎂怎麼辦
鎂是合成葉綠素的材料,缺鎂會影響植物生長,但由於沒有專門的鎂肥,所以建議施用復合肥~~
I. 植物缺鎂怎麼辦
缺鎂症。先從老葉的葉緣兩側開始向內黃化,隨著缺鎂程度的加劇,葉片呈黃色條斑,葉片皺縮,根群少,葉小、花小、花色淡,植株的生長受到抑制,矯正方法:葉片噴灑0.2-0.4%的硫酸鎂溶液2-3次,或每株施鈣鎂磷肥2-3克。
J. 鎂對植物的作用
鎂是葉綠素構成成分。缺鎂,葉綠素不能形成,光合性能下降,並影響磷的吸收。它與脂肪的形成也有關。多以Mg++的形式吸收,易移動。鎂是葉綠素不可缺少的成分。在細胞壁的鈣鎂果膠鹽中含有許多鎂。鎂是羧化酶和磷酸化酶的激活劑,直接參加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鎂可在植物體內移動,缺鎂症狀首先表現在老葉上,這是與缺鐵症狀不同之處。
蔬菜在生育後期易發生缺鎂症。露地條件下,在多雨和酸性土中;保護地在低溫下,磷的吸收受阻時易發生缺鎂症。首先從老葉開始,葉脈變黃,直至脫落枯死。
對於果樹,鎂能促進蛋白質、脂類等多種物質的合成,促進果實肥大,提高果實品質。缺鎂則葉綠素不能形成,呈失綠症,嚴重時新梢基部葉片早期脫落,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檸檬酸和維生素C含量大為降低,影響產量和質量。
在我國的大多數地區,由於土壤和農家肥料中含鎂較多,一般不缺鎂。但南方酸性強的沙質土壤,由於長期淋溶,土壤含鎂量少,容易出現缺鎂症狀。當葉中含鎂0.15%時,即表現出明顯缺素症。鎂供應過多時,葉片成熟延遲。
(10)花草缺鎂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植物缺鎂症救治方法
增施有機肥,尤其是增施生物海藻菌肥,增強根系活性。合理配施氮、磷肥及配方施肥非常重要。及時調試土壤酸鹼度,改良土壤,避免低溫。如缺鎂,在栽培前要施足鈣、鎂、鋅、硼肥;同時應注意土壤中鉀、鈣的含量,在補鎂的同時應該加補鉀肥、鋅肥。多施含鎂、鉀肥的廄肥。葉片可噴施55%氨基酸生物激活素(益施幫)400倍液,會有不錯的補鎂效果。也可用1%~2%的硫酸鎂和螯合鎂、螯合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