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會計如何查賬
這就涉及到查賬路徑的選擇和設計上。查賬路徑有很多類型,但從大體上看,可分為兩種:順查法和逆查法。
順查法是從審查被查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開始,然後再按會計核算程序從憑證到賬簿再到報表,進行正向的審查。
逆查法是一種以結果或問題為導向的查賬思路。它一般從生產經營和管理系統的輸出信息(如會計報表)、或者是暴露出的重大問題(如重大貪污盜竊)的審查 人手,驗證結果和問題的性質並進行分解,以此為線索;
剖析導致結果的主客觀因素,根據各種影響制約因素,追蹤至經濟活動的各層次、各方面和各環節之中,依 此完成從果到因、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結果到過程的查賬過程。這種方法有針對性,能抓住重點,能以較少的人力、物力而收到比較好的效果,但缺陷是容易忽略一些錯弊。
1、查銀行對賬單,找錢款數量。
當被查單位原始憑證殘缺不全,只有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或甚至無日記賬可查時,銀行對賬單就是唯一的銀行存款收入、支出情況的完整記錄。
根據對賬單,確定每筆銀行存款收入的來路,對於支出的款項,可以查證支出的數量及支出具體去向是否合理合法。經濟案件查賬中,詐騙、投機倒把團伙往往運用多單位戶頭轉賬方法,最後將得來的賒款轉入本單位戶頭。查賬時,只有用這種查賬追蹤方法,方能一查到底。
2、查其他往來賬,找業務關系對象。
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賬戶往往是舞弊者掩蓋舞弊事實,隱瞞各種收入或虛增支出的重點實施對象。如企業或單位將銷售收入不入銷售賬,而作為其他應付款入賬,轉移收入偷漏稅收等。通過往來賬戶的查證,既可以摸清舞弊者的舞弊手段,又可以查明資金的去向。
B. 公司財務查賬步驟及基本方法
通過會計賬面資料查賬
通過會計賬面資料查賬,是指通過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憑證、賬本、會計報表等資料來檢查企業經濟業務記錄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檢查的常用方法有審閱法、核對法、數據復核法。
1.審閱法
審閱法是指在查賬時通過審查和閱覽會計賬面資料來查證記錄的資料與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是否一致的一種查賬方法。比如,審查記賬憑證與原始憑證的內容是否相符,會計報表的編制是否與賬簿上相關的數據一致等。
採用審閱法時,查賬過程可根據企業的情況具體採用不同的方法。
(1)根據賬務處理順序可選用的查賬方法。
a. 順查法
順查法按整個賬務流程逐步查賬、各個環節攻破,其查賬步驟如下圖所示。
b.逆查法
逆查法是指按整個賬務流程的逆向順序查賬的方法,其查賬步驟如下圖所示。
(2)根據查賬范圍可選用的查賬方法。
a.詳查法
詳查法是指對查賬期內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報表等會計資料進行較為全面查賬的一種方法。
b.抽查法
查賬人員在執行查賬程序時,從被查對象總體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對查賬期內的某些業務或某一部分會計資料進行檢查的方法,具體可分為判斷抽查法和統計抽查法。
判斷抽查法是指查賬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有選擇地進行查賬的一種方法,其查賬步驟如下圖所示。
統計抽查法是運用概率論原理,遵循隨機原則來確定樣本量,對樣本結果進行評估,並推斷總體特徵的一種方法,其查賬步驟如下圖所示。
C. 如何查賬最簡單有效
查帳的方法多種多樣,從不同角度,可以對查帳方法做不同的分類。這里首先介紹5種常用的財務檢查式的基本方法。
1、順查法:是根據會計業務處理的先後程序進行檢查的方法。即按照所有原始憑證的發生時序逐一進行檢查。首先以原始憑證為依據,核對並檢查記帳憑證,根據記帳憑證核對檢查日記帳、總分類帳、明細分類帳,最後以帳簿來核對會計報表。檢查程序為憑證帳簿報表。一般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帳實不符的單位,可以通過此種方法,將問題一點點查出來。但是,採用順查法必須對每張憑證、每本帳簿都逐一審查,費時費力,難以抓住重點。只能適用於業務量少的小型企事業和行政單位。
2、逆查法。是指按會計業務處理程序的相反方向檢查的一種方法。它是從檢查會計報表開始,對可疑帳項和重要項目逐項核對總分類帳、明細分類帳和日記帳,並有目的地審查記帳憑證和原始憑證,找出問題的原因和結果。這種方法簡捷省力,易於盡快發現問題,適用於已掌握一定問題線索的或業務量大的單位的查賬,對查賬人員的個人經驗要求更高。
3、詳查法。是指查帳人員對查帳期間的全部憑證、帳薄、報表及其他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審查。詳查法既要對憑證、帳簿、報表審查,又要審查有關的經濟資料(營業執照、合同協議等)並加以分析,所以審查的內容全面,結論和評價准確、科學,但工作業務量大,適用於經濟業務較少,會計核算簡單或者是為了揭露重大問題而進行的專案審查。
4、抽查法。是指查帳人員在查帳期間從全部憑證、帳簿、報表等有關資料中,抽取部分項目進行審查並據以推斷全體情況的一種審查方法。由於查帳人員在查帳之前,對被審查單位會計的薄弱環節並不了解,因此,抽查時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因此審查的結論和評價准確性較差,但隨著查帳人員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判斷能力的提高,查帳人員可以事先進行周密地准備,有的放矢地進行抽查。抽查法的長處是比較節省時間和人力。
5、核對法。是指通過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會計記錄間的有關數據進行核對,確定其內容是否一致,計算是否准確的一種方法。具體可分為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的核對、憑證與帳簿的核對、總帳與明細分類帳的核對、總帳與會計報表間的核對。
另外,還有鑒定法、審閱法、分析法、查詢法、比較法、盤存法及計算機審查法等。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需要配合使用,並不斷創新。針對經濟案件中不斷更新的作案手段,必須不斷研究和探索新的對策,總結和推廣新的方法。
重點賬戶(科目)檢查法
為完成案件任務需要的查賬一般都有具體的目標,查賬之前就要進行周密的研究和計劃,根據需要選擇查賬的方向,可以鎖定幾個重點賬戶為突破點,同時要做好記錄,提取固定證據,防止產生銷毀、塗改、補充相關帳據的問題。
(一)檢查資金帳戶
資金帳戶通常包括銀行存款、現金、有價證券和其他貨幣資金等,貪污、挪用公款的最終是侵佔了資金的所有權或部分使用權,那麼,我們在查辦此類案件時,首先要對資金帳戶展開清查,從中發
D. 會計中錯賬查找的方法有哪些
除2法是會計工作中一種查錯方法,就是在發覺賬務不平是將差額除以2,然後根據商數去查找是不是有這個數,如果有是不是登明細賬等時登錯方向。對這種錯誤的檢查,可採用除二法。即用差錯數除以2,得出的商數就是賬中記錯方向的數字,然後再到賬目中去尋找差錯的數字。
除二法就是把賬與賬之間的差額數字除以2來查找錯誤的一種方法。有時由於疏忽,錯將借方金額登記到貸方,或者錯將貸方金額登記到借方,這就必然會出現一方(借方或貸方)合計數多,而另一方(貸方或借方)的合計數減少的情況,其差額應是記錯方向數字的一倍,而且差錯數為偶數。
除2法。它是指以差數除以2來查找錯賬的方法。當某個借方金額錯記入貸方(或相反)時,出現錯賬的差數表現為錯誤的2倍,將此差數用2去除,得出的商即是反向的金額。例如,應記入「原材料――甲材料」科目借方是4000元誤記入貸方,則該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將小於其總分類科目期末余額8000元,被2除的商4000元即為借貸方向反向的金額。同理,如果借方總額大於貸方600元,即應查找有無300元的貸方金額誤記入借方。如非此類錯誤,則應另尋差錯的原因。
記賬時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借貸方記反或紅藍字記反;簡稱為「反向」。它有一個特定的規律就是錯賬差數一定是偶數,只要將差數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錯賬數。所以稱這種查賬方法為除二法,這是一種最常見而簡便的查錯賬方法。
如錯誤差數是奇數,那就沒有記賬反向的可能,就不適用於「除二法」來查。
【例】某月資產負債表借貸的兩方余額不平衡,其錯賬差數是3750.64元,這個差數是偶數,它就存在「反向」的可能,那麼我們可以3750.64/2=1875.32元,這樣只要去查找1875.32元這筆賬是否記賬反向就是了。
E. 出納有嫌疑怎麼查賬
法律分析:出納有嫌疑查賬的方法如下:1、根據會計業務處理的先後程序進行檢查的方法,即按照所有原始憑證的發生時序逐一進行檢查。以原始憑證為依據,核對並檢查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核對檢查日記賬、明細賬、總分類賬,最後以賬簿來核對會計報表;2、按照會計業務處理程序的相反方向檢查的一種方法。從檢查會計報表開始,對可疑賬項和重要項目逐項核對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和日記賬,並有目的地審查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找出問題的原因和結果;3、對查賬期間的全部憑證、賬簿、報表及其他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審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十七條 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記帳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二)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三)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四)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F. 財務人員如何去查帳
稅務稽查專題-常見經濟案件的查帳技巧
一、經濟案件查帳的要點
1、查清違紀違法事實。通過查帳,掌握足以說明違紀違法的事實材料。這里包括查清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違紀違法者運用什麼手段進行違紀違法的,並獲取有關證據。
2、查證受害客體的經濟損失。任何經濟案件總會使某一客體遭受損失。在進行查帳時,不僅要查清受損失財產的種類、數量,而且要計算確定經濟損失的總價值。
3、查證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數額與受害客體的經濟損失數額往往相差很大,查證違紀違法者的非法所得,必須建立在查清違紀違法事實的基礎上,違紀違法事實查清後,非法所得數額的落實就比較容易。
4、查證贓款、贓物的去向。有非法所得,必定有贓款贓物。查證贓款贓物的去向,也可以反過來證實非法所得。
二、經濟案件查帳中發現問題的技巧
一從奇異數字中發現問題。數字奇異與否,由它所傳遞的信息內容所決定。認識奇異數字,必須結合具體經濟業務的內容。
1、從數字值的大小變化發現奇異數字。首先要把握經濟業務本身量的界限,比如某企業當月的管理費超過上月的一倍或數倍,就是奇異數字,需要進一步調查,以便弄清疑點。
2、從數字的正負方向發現奇異數字。首先應把握經濟業務本身應該是正數還是負數,或者既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如資產帳戶中的現金,一般來說應該是正數,如果出現負數(實際記帳中用紅字表示),便是奇異數字,需進一步詳細查明。
3、從數字的精確度發現奇異數字。會計核算的數字一般比財務計劃的數字要精確。在會計核算中,該精確的不精確,不該精確的而精確到脫離實際的程度,均是奇異數字,需要問一個為什麼,並進一步查個明白。
二從奇異的購銷單位與往來單位發現問題。
單位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廣泛的,其關系是錯綜復雜的。但從一個單位的經濟業務內容分析,其關系又是相對固定或明確的。如支付水費,其收款單位不是自來水公司而是其他單位,就值得懷疑。
1、從業務范圍發現奇異購銷單位。任何一個經濟實體,都有一定的業務范圍。如發現有的憑證反映的經濟內容與出具憑證單位的業務范圍明顯不符,則應視為奇異單位,將其作為疑點,進一步查證。
2、從購銷單位與貨款結算單位的矛盾發現奇異購銷單位。在正常的經濟往來中,購貨單位是付款單位,供貨單位是收款單位。如果發現購貨單位是A,而付款單位是B;或者供貨單位是C,而收款單位是D,都是一種不正常現象。
3、從往來結算的期限長短發現奇異往來單位。一般正常的往來單位,其經濟業務發生都有一定的頻率,其業務往來金額也有一定的幅度。如果發現有的往來單位名稱陌生,長期不發生業務往來,掛帳數額又較大,就應視為奇異往來單位,需進一步查明是否虛列帳戶,是否呆帳。
三從帳戶之間奇異對應關系發現問題。
所謂帳戶之間的奇異對應關系,就是指記帳憑證上的會計分錄沒有正確地反映經濟業務內容,沒有客觀地表現資金變化的真實情況。
1、從資金運動的來路和去向發現奇異帳戶對應關系。資金運動總是有來龍去脈的,如在資金來源和去向中發現不對應關系,應特別注意。
2、從沒有原始憑證的應收款、應付款的轉帳中發現奇異帳戶對應關系。近幾年,發現許多單位弄虛作假、違犯財經紀律,其主要手法就是通過應收款、應付款帳戶做手腳。因此,在查帳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審查那些沒有原始憑證的應收款、應付款帳戶。
四從奇異時間中發現問題。
1、從經濟業務發生的特定時間上發現奇異時間。如果會計憑證上沒有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特定時間,或所反映的特定時間與經濟業務的內容有明顯矛盾,都應視為奇異時間。
2、從時間長短中發現奇異時間。在商品物質采購中,會出現在途商品、在途物資,根據供貨單位的遠近和運輸工具,可以測算出正常的在途時間。如果發現在途時間大大超過了正常時間,就需要進一步查明原因。
五從奇異的地點發現問題。
1、從距離的遠近發現奇異地點。在工商企業的采購業務中,同一商品、物資可以從多渠道、多地點采購。在價格、質量等相同的情況下,一般應就近采購。如舍近求遠,又無質量等特殊原因,應作為奇異地點。
2、從物資運動流向發現奇異地點。物資運動流向決定了購銷業務所涉及的地點有一定的規律。如果地點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無關或者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矛盾,就應視為奇異地點。
六從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中發現問題。
1、從經濟收入狀況認識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一個人的經濟狀況取決於他的經濟收入和對經濟生活的安排。如一個人的經濟收入大大超過其收入,應視為奇異變化。
2、從生活方式的突變認識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人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其變化一般是漸變的過程,而且生活方式與經濟來源的大小也有一定關系。從生活方式的突變認識有關人員的奇異變化,實質上也是分析經濟收支的矛盾。
七從「帳外帳」的來源及其存在形式發現問題。
1、以領代報,以借代報形式的帳外資金。這種情況多見於各種基金的使用。如有的單位以工會領用利潤留成的方式,將大量現金另外立折存儲;有的將各種基金由勞動服務公司以某種用項為由領出,或者把用後剩餘變為帳外資金,或者乾脆巧立名目製造帳外資金等等。這類問題在財務上處理的特點是以領據、借據作為報銷憑證,借記在各種基金、費用、營業外支出等帳戶。
2、用各種方式讓利於附屬單位而形成帳外資金。這樣作弊的目的,是將截留的收入變成單位的利潤形式,用於不正當的開支。這類弊端留給會計帳目的蹤跡是:發票所列價格異常,或工廠銷售價格低於規定價格,或附屬單位售出價格高於規定價格以及對附屬單位有開支無收入,所得手續費、勞務費異常。
3、向非獨立核算單位撥款,作減少基金處理,形成帳外資金。有些單位利用自己行使撥款職能的方便,向非直屬或非獨立核算單位撥款,形成帳外資金。這種錯誤在於混淆了基金繳撥與提存使用的界限。
4、直接截留國家收入於帳外。以各種名義截留的國家收入往往都放在附屬單位,一般有帳可稽。因其必須出具合法單據給對方,要使用本單位收據、發票等單據,可以考查空白單據的領用記錄、序號排列以及有關合同、協議等,不難發現其蛛絲馬跡。
總之,帳外資金大都是有帳的,不過是單位帳簿之外另設的帳。有的在附屬單位,有的是本單位大帳之外的小帳。應根據上述特點和蹤跡,發現線索,隨時要求提供會計資料,帳外資金就不難發現了。
三、經濟案件主要作案手法的查帳技巧
經濟案件的作案手法,是指違紀違法者運用財務上的處理技巧或利用管理上的漏洞,採取掩蓋事實真相,以達到變公共財物為私人佔有,或者偽造財務報表,虛假地反映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以達到多分獎金、多留利潤、少交稅利等目的的種種手段。經濟案件的作案手法不同,其查帳技巧也不同。
1、收入不入帳、多收少記或少付多記的查帳技巧。
通常發生於財會制度不健全的單位,特別是開票與收款同屬於一人最易出現此種現象。其查帳技巧是,應將所有已使用過的發票和收據的存根聯都收集起來,檢查號碼是否連續,有無缺號、缺頁以及作廢的發票和收據的正聯和入帳聯是否粘在存根聯上,然後對發票和收據存根聯的合計數同入帳數進行核對,看是否符合,即可查出問題。如果發現有塗改採用「過橋」式填寫發票或收據時,可使用核對驗證法進行查對核實。對於發票和收據不編號、截留不入帳的情況,通常需與其他檢查手段配合起來才行。
2、虛報冒領費用開支的查帳技巧。
從外來原始憑證來看,主要舞弊手段是偽造、盜用、塗改或重報購貨發票和費用單據。偽造單據常見於利用白條發票或收據。遇此情況,應嚴格審查有無經手人、驗收人和主管領導人的批准。盜用單據報銷常見於盜用其他單位的發票或已廢棄不用的單據。此種情況只需與對方單位通過核對驗證即可查清問題。重報單據往往發生在供貨單位不根據發票收款,而在收款時另出具收據。如果發現有用收據單獨支付貨款的,就應查明不使用發票付款的原因以及有無利用發票重復報銷的情況。
從自製憑證來看,主要舞弊手段有:虛報冒領職工旅差費、臨時工工資以及長期支取已死亡職工的退休金等。對此應審查領款出具的單據是否系本人親自簽收,如有疑問,還應向有關人員或部門進行查詢核實。
3、監守自盜的查帳技巧。
監守自盜大多數出現在倉庫管理混亂、制度不嚴的單位。但是在制度嚴格的單位,也有在自製憑證上採取舞弊手段來掩蓋盜竊活動的。其主要手段是採取虛填或塗改領發料單,開具假出門證或者一張單據重復使用等方式。對此種舞弊行為,只需核實領發料單和出門證便可查清問題。
4、盜用支票的查帳技巧。
盜用支票只有在財會人員既管出納又管分類帳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其主要手段是私自開具現金支票支取現金後不入帳,然後利用銀行結算款不入帳來沖平此項盜用款項。其查帳技巧,可審閱現金支票是否有缺號不入帳的情況,同時還可通過該單位的銀行存款帳戶同銀行對帳單逐筆進行核對,以查清問題。
5、私吃回扣或吃利息的查帳技巧。
「私吃回扣」一般發生在采購人員在采購商品時,給予優惠折扣,而私自截留其差額:「吃利息」一般發生在銀行業務人員,少給客戶利息,而侵吞其差額。這兩種情況的查帳技巧,主要與對方單位或個人進行查詢核對。對於「私吃回扣」,還須查對有關購貨帳目和對方單位有關開支帳目,才能徹底搞清楚。
6、利用帳目混亂渾水摸魚的查帳技巧。
利用帳目混亂渾水摸魚的情況,通常發生在會計制度不健全和機構不健全,財務工作無人負責的單位。其查帳技巧首先要清理帳目,通過證證、帳證、帳帳和帳表的相互核對,清理所有帳目,然後採取內查外調來搞清是屬於會計業務處理上的問題,還是屬於違紀違法舞弊的問題。
7、虛設帳戶從中侵吞公款的查帳技巧。
虛設帳戶從中侵吞公款的情況,一般發生在應收、應付貨款等往來結算帳戶上。如事先將一筆賒銷的貨款業務記入一個虛設的應收銷貨款帳戶上,而不以客戶真實名稱開立帳戶,該貨款收到後,即將該筆貨款侵吞入私囊,然後再採用壞帳方法注銷該帳戶。其查帳技巧是,一方面清查應收銷貨款帳戶上處理壞帳損失的手續是否完備真實;另一方面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追查,弄清情況。
8、張冠李戴,從中貪污的查帳技巧。
採用張冠李戴手段進行貪污,一般是收到客戶支付貨款的現金後直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以外的一些帳戶中,最常見的是記入費用帳戶,然後伺機貪污。這種情況的查帳技巧是,根據記帳憑證來檢查費用帳戶。
9、利用差帳、漏帳,截留中飽私囊的查賬技巧。
在往來結算中發生漏帳、錯帳或者原始憑證的計算上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因長期無人過問,一直掛在帳上,財會人員便可能乘機截留中飽私囊。一般採用的手法是:將收到的其他現金款項不如實入帳,而直接沖銷該帳戶;或者將該帳戶轉入其他應收款帳目上所虛擬的暫付款帳目後,再開具現金支票現金,落入私囊,並用以沖平該項虛擬的暫付款帳戶。其查帳技巧是,前者可通過現金收入憑證與各該帳戶進行核對驗證;後者可通過仔細審查其他應收款帳目上的暫付帳戶,即能查清。
10、「飛過海」手法的查帳技巧。
「飛過海」情況,常發生在代人非法套購計劃或緊缺物質中獲取暴利。這類非法套購的業務活動,有的根本不在帳目上反映;有的通過轉帳結算,只在材料賬戶上作一收一付處理或者直接作為應收、應付或暫收、暫付款不入賬,不作購銷處理。其查賬技巧是:一般都要採用內查外調或者採用函詢方式與有關單位的往來帳目進行全面核對驗證,才能發現問題。在進行此類查賬時,還應同時注意審查其中是否有同貪污、盜竊、賄賂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結合在一起的情況。
11、變造、偽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的查賬技巧。
所謂變造,是指塗改、拼接、挖補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的行為。其查賬技巧,首先可從審查會計核算資料的完整性入手。如果發現裝訂成冊的證、帳、表有殘缺破損,斷號少頁等情況,就應追查是否屬於故意毀損所造成的。同時,通過逐頁仔細審閱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有時也可直接發現塗改、拼接、挖補證帳的情況。
對於偽造賬目的審閱還應仔細注意賬面上記載的字跡粗細和墨色是否前後一致,因為偽造證帳往往是通過謄抄的辦法來實現的,不會像逐日記錄那樣字跡有粗有細,墨色深淡不一。遇此情況,還可採用其他審查手段配合進行。同時,可有目的地進行證賬內容上的審查,使用核對驗證法進行內查外調,查清變造、偽造或已被故意毀頁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真實內容。
12、虛列成本偷漏稅款的查賬技巧。
虛列成本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有意識地多報、多計原材料、燃料的耗用,故意壓低產品的數量與金額;利用改變產品的銷售成本計算方法增大生產成本金額等。其查賬技巧是,要認真審核原材料、燃料耗用數量是否真實,計價是否符合規定,產品實際盤點是否正確,成本計算是否符合規定,產品銷售成本計算方法前後是否一致。
13、亂攤亂擠成本費用開支的查賬技巧。
亂攤亂擠成本費用開支,一般表現為將不屬於成本開支的費用,如應在基本建設資金、各種專項基金或專項經費中開支的費用,應在企業留用利潤中開支的獎金、各種賠償、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款,以及與本單位生產經營無關的其他費用等,列入單位生產費用開支。此類情況通常與偷漏稅金行為相聯系。查賬技巧是,應根據有關成本核算管理的規定和財務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審核生產費用明細帳。
14、隱瞞收入、搞小金庫的查賬技巧。
隱瞞收入、搞小金庫的情況一般發生在企業將處理廢舊物資等其他收入、營業外收入或代人套購物資,從中牟利所得款項,隱瞞不入賬,留作本企業或小單位的小金庫,甚至也有截留其他經營利潤收入的。查帳技巧是,根據相關賬目之間的內在聯系,查明隱瞞收入的來龍去脈,以求水落石出。
http://www.xj-l-tax.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3116
G. 會計查賬,怎麼查,查哪幾個方面
會計查賬的內容包括會計賬簿的檢查、會計憑證的檢查、財務報表以及其他財會資料信息分析。有時,還對統計核算資料、業務核算資料和其他經濟信息資料分析審查。會計查賬的方法可分為兩種順查法和逆查法。具體如下:
1、順查法是從審查被查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開始,然後再按會計核算程序從憑證到賬簿再到報表,進行正向的審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審查,一般是從制度的有 無、優劣程度及其執行情況的審查人手。順查法一般適用於規模小、業務量少的企業以及內部控制有嚴重缺陷的情況。
2、逆查法是一種以結果或問題為導向的查賬思路。它一般從生產經營和管理系統的輸出信息、或者是暴露出的重大問題的審查 人手,驗證結果和問題的性質並進行分解,以此為線索,剖析導致結果的主客觀因素。這種方法有針對性,能抓住重點,能以較少的人力、物力而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7)會計查賬方法與案例分析擴展閱讀:
查賬的對象:
1、私營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有些企業主的資產不斷膨脹,他們需要僱傭一些人員來經營管理他們的資產,為了防止雇傭人員侵佔自己的財產,他們很需要通過查賬這樣一種方式來監督雇傭人員,並由此來衡量雇傭人員的忠誠程度。
2、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他們主要是通過查賬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3、稅務部門。他們主要是通過查賬來避免企業偷漏稅款。
4、政府有關經濟、金融管理部門。如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5、司法人員(公安、檢察和法院)、紀律檢查人員、監察人員。
H. 會計查錯賬的十大方法
會計查錯賬的十大方法
查錯賬的方法值得研究和探討,找出查錯賬的捷徑,使財會人員減少查錯賬的時間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加強企業管理和經濟核算上。只要在實際工作中掌握錯賬發生的規律,查起錯賬來就比較容易,運用熟練後就能得心應手,將錯賬逮住。那麼錯賬要怎麼查,有什麼方法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查錯帳的十大方法,僅供參考!
一、除九法
在日常記賬中常會發生前後兩個數字顛倒、三個數字前後顛倒和數字移位。它們共同特點是錯賬差數一定是九的倍數和差數每個數字之和也是九的倍數,因此,這類情況均可應用“除九法”來查找。下面分三種情況來講:
第一種情況是兩數前後顛倒,除以上共同特點外還有其固有的特點,就是錯賬差數用九除得的商是錯數前後兩數之差,例舉如下:
1.差數是9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1.如10、21、32、43、54、65、76、87、89及其各“倒數”。
2.差數是18/9=2,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2.如20、31、42、53、64、75、86、97及其各“倒數”。
3.差數是27/9=3,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3,如30、41、52、63、74、85、96及其各“倒數”。
4.差數是36/9=4,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4,如40、51、62、73、81、95及其各位“倒數”。
5.差數是45/9=5,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5,如50、61、72、83、94及其各位“倒數”。
6.差數是54/9=6,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6,如60、71、82、93及其各“倒數”。
7.差數是63/9=7,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7,如70、81、92及其各“倒數”。
8.差數是72/9=8,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8,如80、91及其各“倒數”。
9.差數是81/9=9,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9,如90及其各“倒數”。
(這里的“倒數”是指個位與十位前後顛倒的錯數)
例如,將81誤記18,則差數是63,以63/9=7,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肯定是7,這樣只要查70、81、92及其各“倒數”就是了。無需在與此無關的數字中去查找。
第二種情況是三個數字前後顛倒,它具有共同特點外也有其固定的特點,就是三位數前後顛倒的錯賬差數都是99的倍數,差數用99除得的商即是三位數中前後兩數之差。例舉如下:
1.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1,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是99,如100-001、221-122、334-433、445-544、655-556、766-667、889-988、998-899其的差數都是99.
2.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2,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一倍,即為198,如311-113、466-664、557-755、775-577、886-688、997-799其的差數都是198.
3.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3,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三倍即為297,如441-144、552-255、663-366、744-447、885-588、996-699其的差數都是297.
4.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4,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四倍即為396,如551-155、662-266、773-377、844-448、955-559其的差數都是396.
5.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5,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五倍即為495,如550-055、661-166、722-227、833-338、944-449其的差數都是495.
6.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6,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6=594,頭與尾數之差是7,那麼數字顛倒的差是99×7=693;頭與尾數之差是8,那麼數字顛倒的差是99×8=792;頭與尾數之差是9,那麼數字顛倒的差是99×9=891.
第三種情況是數字移位,或稱錯位,俗稱大小數,這是日常工作中較容易發生的差錯,它的特點除它的差數和差數每個數字之和是九的倍數外,也有其固定的特點,就是數字移位的錯誤,只要將差數用九除得的商就是錯賬數。
例如2000錯記為200或20000,它的差數為1800和18000,它們的差數和每個數字之和都是九的倍數,將差數分別用九除得的商則是200和2000,只要查找這數字就查到記賬移位的錯誤了。
數字移位危害很大,如同前移移位它的'差數就虛增了9倍,向後移一位就虛減了90%,如不及時查處就嚴重影響會計核算的正確性。因此,對此錯賬必須高度警惕,要及早發現糾正,確保會計核算數字的正確反映。
由此看“9”是個奇妙的數字,它的奇妙之處還很多,上面兩位數與其倒數的差數和三位數字與其倒數的差數是9的倍數,數字與其移位後的數字的差數也是9的倍數,其實任何數字與其倒數的差數都是9的倍數,而且任何四位順序數與其倒數之差都是3087,如4321-1234、6432-2345、6543-3456其倒數的差都是3087.任何五位數順序數與其例數之差都是41976.任何六位數順序數與其倒數之差都是530865.任何七位數順序數與其倒數之差都是6419754……這些差數都是9的倍數。
還有這樣一個奇怪的數字12345679若用9乘積變成111111111.若用2×9=18乘積變成9個2,若用3×9=27去乘,積變成9個3……若用9×9=81乘,積變9個9,這些說明“9”的奇妙,我們查錯賬就利用9的奇妙。因此,除九法在查錯賬中佔了重要的地位。
二、除二法
記賬時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借貸方記反或紅藍字記反;簡稱為“反向”。它有一個特定的規律就是錯賬差數一定是偶數,只要將差數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錯賬數。所以稱這種查賬方法為除二法,這是一種最常見而簡便的查錯賬方法。
例如,某月資產負債表借貸的兩方余額不平衡,其錯賬差數是3750.64元,這個差數是偶數,它就存在“反向”的可能,那麼我們可以以3750.64/2=1875.32元,這樣只要去查找1875.32元這筆賬是否記賬反向就是了。
如錯誤差數是奇數,那就沒有記賬反向的可能,就不適用於“除二法”來查。
三、差數法
根據錯賬差數直接查找的方法叫做差數法。有以下兩種錯賬可用此法:
第一種是漏記或重記,因記賬疏忽而漏記或重記一筆賬,只要直接查找到差數的賬就查到了,這類錯賬最容易發生在本期內同樣數字的賬發生了若干筆,這就容易發生漏記或重記。
例如錯賬差數是1000元,本期內發生1000元的賬有十筆,這就可以重復查找1000元的賬是否漏記或重記就是了。
第二種是串戶,串戶可分為記賬串戶和科目匯總串戶。先講記賬串戶。如某公司在本單位有應收款和應付款兩個賬戶,如記賬憑證是借應收賬款某公司500元,而記賬時誤記入借應付賬款某公司500元,這就造成資產負債表雙方是平衡的,但總賬與分戶明細賬核對時應收款與應付款各發生差數500元,這就可以運用差數法到應收賬款或應付款賬戶中直接查找500元的賬是否串戶。還有一種是科目匯總(合並)時將借應收款500元誤作為應付借款借500元匯總了,同樣在總賬與分類明細賬核對時這兩科目同時發生差數500元,經過查對如記賬沒有發生串戶那麼必定是科目匯總合並時科目匯總發生差錯,查明更正就是。
四、象形法
在核對賬目表時較多的遇到僅相差幾分錢的錯賬,這類錯賬最頭疼。這類錯賬一般來說是數字形狀相像而發生差錯。根據其數字形狀象形的規律去查找錯賬的方法命名為“象形法”,按其差數一般有如下規律:
1.如差數是1可能是3與2,5與6之誤。
2.如差數是2可能是3與5,7與9之誤。
3.如差數是3可能是3與6,6與9之誤。
4.如差數是4可能是1與5,4與8之誤。
5.如差數是5可能是1與6,2與7,3與8之誤。
6.如差數是6可能是0與6,1與7之誤。
7.連續同數字的賬,容易發生少計或多計一位同數如833330而容易誤記為833333或誤為833300,如差數是3或30而有了連續數字的賬,就可重復查找一下。這里僅舉幾個例說明,因為個人書寫數字形狀字體不同而有區別。
五、追根法
若為了一筆錯賬已查了半天,對本期發生額都查得正確無誤,但就是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不妨運用“追根法”去追查一下上期結轉數字進行逐筆核對一下是否結轉差錯,很可能問題恰恰出在那個“源頭”。
這是因為會計賬表的平衡關系是絕對的,假如本期發生額確實查明是正確無誤,那麼必然是期初數(上期結轉數)在結轉記賬時有差錯。只要對期初數認真追查,必能發現差錯。
六、母子法
在核對明細分類賬與總分類賬科目余額發生不附時,用以上有關方法查找也無著落,即可用“母子法”來查找。就是以記入總賬借貸數額為母數,本科目記入各明細分類賬的借貸數字為子數,各子數相加必等於母數。若不相等說明有差錯就在此了,必有漏記、錯記或重記。
例如,某企業一月在總賬應收賬款余額是借1981.50元,而各明細賬余額相加是借2526.50元。這說明應收明細賬借方余額多545元。就按照順序,號科目合並表記入總賬應收款科目的數額為母數,把1號憑證科目匯總合並表應收賬款記入明細分類賬的為子數進行相加,是否與母數相符,相符就查對2號、3號……。發現一號不附就查哪一號,這樣一定查出錯賬或漏賬。
七、順查法
當錯賬發生筆數較多,各種錯賬混雜一起時,不能用一種方法查出,那就必須用“順查法”來查,這是查錯賬最後絕招。查賬程序基本上與記賬程序一樣,每查對一筆就必須在賬的後端做一個符號,這樣一筆筆查下去就一定能查出。在順查時一定要仔細認真,在順查時還必須結合以上方法同時應用。總之不要被錯賬的假象所蒙蔽而滑過去,如有滑過去又必須從頭查起,對此,只要仔細認真去查錯賬一定會暴露出來的。
八、優選法
為了能較快的查出錯賬,必須在各種查錯賬方法上進行優選和在查錯賬的程序上進行優選:
1.查錯賬方法上的優選,首先根據錯賬差數進行分析,適用哪種方法的就採用哪種方法,適用兩種方法以上的應按“先易後難、先逆查後順查”的優選程序進行。查錯賬方法選擇當否與查錯賬速度有關。
2.查錯賬的程序上也要用優選法,就是在查賬時間的程序上先查什麼時間較好,這要看企業大小而定,一般採用三分法。如某企業一月份資產負債表不平衡,如差數是資產方多1001元。本月記賬憑證共三冊共1-30號,那麼就將第一冊1-10號的各科目余額先進行試算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差數也是1001元,這說明錯賬就發生在第一冊1-10號的賬上若1至10號是平衡的,這說明錯賬在11號憑證以後的賬上,那麼再將第二冊11-20號上的總賬各科目余額進行試算,試算後即可確定,錯賬究竟發生在第二冊11至20號憑證上呢還是在第三冊21至30號憑證上了,這樣錯賬的目標縮小了,就便於集中精力在小范圍中查找錯賬,就容易查找。
九、防錯法
當掌握錯賬各種規律後,可採取一些預防發生錯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首先要加強復核工作。有條件的單位要配備專職復核,人員少的可以採取相互復核或自我復核。復核必須從編制記賬憑證、記賬憑證匯總、記賬、結賬、報表層層進行復核。這是預防發生錯誤的最基本方法。
2.憑證編制和記賬時書寫數字要按標准書寫,不要寫奇形數字,而讓記賬人員誤認誤記,從而造成“象形”的錯誤,這是避免錯賬的重要環節。
3.凡是制證、記賬、算賬、編制報表時思想必須高度集中。切不可一面記賬一面閑談,那樣會容易發生錯賬。會計記賬時思想要高度集中,這是防止發生錯賬的根本條件。
4.掌握錯賬規律後,在記賬時,時刻警惕著反向、移位、顛倒、錯字、錯格、串戶等差錯的發生,這就有效地減少差錯。
十、糾錯法
錯賬查出後必須及時糾正,要按規范糾正嚴禁挖、擦、補、塗改。但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劃紅線訂正法。將錯賬的數字上劃一條紅線注銷,然後在錯賬上方記上正確的數字,並在紅線末端加蓋記賬人印章。
2.補記差額法。查出錯賬發現少記部分差額,若用紅線更正,已結余額必須全部劃紅線重結余額,嚴懲影響賬冊清晰,故採用補記少記差額的辦法,但要在補記賬的摘要欄說明於某月某日補記和補記某月某日某號憑證少記差額。
3.差額紅字沖正法,查出錯賬發現借方(或貸方)多記部分差額,若用劃紅更正已結余額必須全部劃紅線重結余額,就在相同方向將多記差額用紅字沖正,摘要說明同上。
4.補結余額法。查出錯賬屬金額錯結,如錯結余額不多可用劃紅線更正,如已錯結余額賬很多,如劃紅線更正影響賬冊清晰可採用補結正確余額辦法,但必須在摘要欄內說明某月某日錯結余額多少特更正。適用銀行往來日記賬。
5.全額轉正法。適用記賬串戶和科目錯用,科目匯總差錯,就採用全額轉正法,先將錯賬轉平,而後編制正確記賬憑證,摘要欄內要詳細說明更正何月何日和憑證編號的賬。
6.全額紅字沖正法。一般牽涉到收入支出科目的會計分錄先將錯誤會計分錄,而後用藍字編制正確的會計分錄,摘要欄要說明沖正何月何日和憑證編號的會計分錄。
;I. 查賬的方法
查賬的基本方法大致可劃分為兩類,即:查核書面資料的方法和驗證賬實的方法,在查賬過程中可結合使用。
查核書面資料的方法:
是指通過對憑證,賬簿,報表以及其它各種書面資料的復核和核對,藉以驗證賬證、賬表、賬賬是否相符,審查其反映的經濟活動是否合法。復核,是指對有關業務記錄的數字進行計算。核對,是指證賬,賬賬,賬表有關內容的對照,對比。
查核書面資料的方法,按檢查的順序分為順查法和逆查法。
(1)順查法:常用於檢查業務繁雜的賬目,其結果比較精確。過程如下:
第一、逐筆審查經濟業務原始憑證記錄的合法性、真實性。
第二、審查每筆經濟業務記賬憑證記錄的賬務處理、對應關系,以及金額計算的正確性。
第三、審查各種賬簿記錄是否正確一致。
第四、審查會計報表與有關報表的一致性,也就是查證、賬、表的過程
(2)逆查法:常用於業務量較少的賬目檢查,往往事先已掌握的情況。過程如下:
第一、財務報表
第二、總賬--核對日記賬--核對明細賬
第三、匯總憑證和記賬憑證。
第四、核對原始憑證
也就是查表,賬,證的過程
查核書面資料按檢查的范圍分為抽查法和全查法。
(1)抽查法:是從全部會計資料中抽取部分資料進行審查的方法,即有目的地抽取幾個賬戶,幾大品種或特定時間的有關會計資料作重點檢查。
(2)全查法:是對全部經濟活動的資料全面審查的方法。該法一般適用於較小單位或問題較多單位的賬務檢查。
驗證賬實的方法:
(1)盤存法:是用以考核實物資產與賬戶余額是否相符,藉以證實賬戶余額是否真實、准確。該法適用於對原材料、燃料等重點物資的檢查,從而發現「賬外之賬」、「賬外之物」等情況。(2)詢證法:是對有疑點的往來賬目採用查證的方法,包括查詢和函證兩種.查詢:是指發現賬目疑點,有目的地向有關人員了解情況.函證:為弄清某項業務面發函查對的方法.
(3)調節法:是對銀行存款賬的驗證方法,通過驗證銀行存款日記賬看是否准確真實.
(4)鑒定法:是對需交專業技術部門化驗鑒定證實書面資料真偽的手段.
1、數字奇異:數字正負,數值的大小,數字的准確度。
2、奇異時間:異常時間,如應收、應付長期滯留。
3、奇異地點:如舍近求遠,及物款流向是否合理。
4、奇異的往來單位:如化工廠和麵粉廠的業務往來。
5、查帳時要時常觀察企業財會人員的聲色,若你真的發現了他的痛處,他是坐不、查帳時要時常觀察企業財會人員的聲色,若你真的發現了他的痛處,住的,會百般和你狡辯,這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冷靜,住的,會百般和你狡辯,這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冷靜,沒有確鑿的證據沒必要和他爭辯,最終達到目的就是勝利。和他爭辯,最終達到目的就是勝利。
J. 會計報表的查賬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1.資本的審查
資本,就是投資者在合資企業中所享有的產權(也稱權益)。或者說,企業的資產總額,扣除其負債總額後的凈資產就是資本。目前,企業的資本,包括實收資本、儲備基金、發展基金、本年利潤和未分配利潤。 從合資企業性質和特點出發,查賬人員在對資本進行審核之前,應取得受審單位的合資合同,協議和章程中規定的各方出資比例數額,以及有關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的計提規定,並結合各項資本的特點,逐項加以審核。 對於實收資本的審核,查賬人員可以根據驗資結果,與驗資報告書加以核對,以視其兩者是否相符一致。若發現問題應詳細查核原因,並及時加以糾正。對於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的審查,應根據企業的有關規定,審查各項基金的提取是否合理,以及各項基金的用途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對於本年利潤和未分配利潤的審查,應著重注意本年利潤和負債表中該項目的數額是否一致。 在資本審核中,重點要注意合資企業投資各方有無撤資以減少注冊資本的情況。
2.利潤表項目的審查
(1)審查損益表中有關項目數字的計算是否正確,稽查下列各項數字是否相符。
①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一產品銷售成本一產品銷售費用一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②利潤總額=營業利潤 投資收益十營業外收入一營業外支出
③凈利潤=利潤總額一所得稅
(2)審查損益表中各有關項目數字的來源是否正確。 由於損益表中各有關項目數字是根據賬簿中的數字填列,所以可以用核對的方法進行復查。
①「主營業務收入」項目(或「產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收入」),審查月份報表時,該項目的數字可與「產品銷售收入」科目的當月貸方發生額減去當月借方發生額中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後的凈額相核對(或減去「銷售折扣與折讓」科目的借方發生額)。在審查年度報表時,該項目可與「產品銷售收入」科目的全年貸方發生額扣除銷售折扣和折讓後的凈額相核對。通過核對,可檢驗二者是否一致。
②「營業成本」項目(或「產品銷售成本」,「商品銷售成本」以下均相同),可與「產品銷售成本」科目的借方發生額相核對。審查月份報表時與當月借方發生額相核對,審查年度報表時與全年借方發生額相核對。
③「營業費用」項目,營業費用由銷售費用、倉儲費用、進貨費用(扣除結存商品應分攤部分)、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幾項組成,可與有關項目的當月借方發生額、全年借方發生額相核對,工業製造業的「產品銷售費用」項目,應與「產品銷售費用」科目的借方發生額相核對。
④「營業稅金」項目,應與「營業稅金科目的借方發生額分析核對看是否相符。工業製造業的」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項目,應與「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科目的借方發生額分析核對,看是否相符。
⑤「其他業務利潤」項目,可與「其他業務支出的有效數額相核對,或與」營業收入「、」營業支出「、」營業成本有關明細科目的發生額以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進貨費用「、」營業稅金「等科目的發生額進行分析核對,看是否相符。
⑥工業製造業的」管理費用「項目,可與」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相核對。
⑦工業製造業的」財務費用「項目,可與」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相核對。
⑧「投資收益」項目,可與「投資收益」科目期末結轉利潤的數額相核對,看是否相符。
⑨「營業外收入」項目,可與「營業外收入科目期末結轉利潤的數額相核對。
⑩」營業外支出「項目,可與」營業外支出「科目期末結轉利潤的數額相核對。
(11)報表中的」本年累計數「欄的各項數字,可與上月該表的」本年累計數「加上本月該表的」本月數「後的數額相核對。
3.損益表內容的審查
對損益表真實性、合法性所進行的審查,是以國家頒布的有關法規、會計准則和行業會計制度為准繩,鑒定損益表所反映內容的合法性與真實性,應著重審查企業利潤的形成是否真實、合法、利潤分配是否符合規定。 一般應對以下各方面進行審查:
(1)銷售收入的審查 產品銷售收入的審查。產品銷售收入是計算產品銷售稅金(或營業稅金)和產品銷售利潤(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銷售收入計算的正確與否,將會影響稅金交納和利潤的實現。
(2)成本費用的審查 銷售收入確定後,正確計算成本和費用對營業利潤影響極大。 對成本和費用應做如下審查:
企業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資、直接材料、商品進價以及其他直接支出,是否直接計入生產經營成本。
企業發生的銷售(貨)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是否按規定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本期支付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費用,是否按一定標准分配汁人本期和以後各期;本期尚未支付但應由本期負擔的費用,是否預提計入本期。
企業的成本計算方法一經確定,是否有隨意變動的情況。
企業的下列支出,是否按規定沒有列人成本、費用:為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購入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支出;對外投資的支出;被沒收的財產、各項罰款。贊助、捐贈支出,以及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費用的其他支出。
4.利潤的審查
企業利潤總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以及營業外收支凈額。 劉投資收益的審查,著重審查其構成內容是否符合規定,各類投資收益的數額是否真實。 對營業外收支凈額的審查,著重審查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構成內容是否是確實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有直接關系的收支,特別應注意固定資產盤盈、盤虧、毀損價值的真實性;處理固定資產收益或損失數額的真實性;罰款凈收入和凈支出的正確性;確認無法支付的應付款和非正常損失是否履行審批手續等。
5.損益表的綜合審查方法
損益表的綜合審查,就是對企業的年度損益表格式、項目,編制技術和方法等方面進行一般的審查。
(1)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審查年度損益表的編制結構和形式是否合理、合法,損益表中的各個項目、指標的填列是否正確,有無遺漏、錯填等現象,指標與指標之間的計算是否正確,凈收益計算是否有誤等。
(2)按照損益表編制的脈絡,追本溯源,依據賬表、賬賬、賬證的關系,審查利潤表中的各項目資料,與賬簿記錄的內容是否相符,以及賬簿登記的內容與有關的原始憑證、賬簿憑證是否相符。
(3)審查與其他各種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即審查損益表中的有關項目資料,與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變動表中有關項目資料是否相一致,互相銜接。
6.損益表的分項審查方法
在損益表綜合審查的基礎上,查賬人員應從損益表的各項目入手,對各項目內容的合理性、合法性進行進一步的審查,即分項審查。分項審查,是損益表審查的關鍵所在。盡管利潤表的格式、項目的填列和數據的計算並無錯誤,也無不符合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查賬人員決不能就此得出該企業的年度損益表為合法合理的報表的結論。只有對損益表反映的各項目的內容的合理性、合法性作出評價後,查賬人員才能對受審單位的年度損益作出最後的結論意見。
7.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企業某一時期有關現金收入和現金付出的信息;其次是在現金基礎上提供企業某一時期有關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信息。 現金流量表把經濟業務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 每項活動又分為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
(1)經營活動包括除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有交易的事項。
(2)投資活動包括:
①對外貸款和收回貸款;
②取得和出售投資及生產性耐用資產。
(3)籌資活動涉及負債和股東權益項目,包括:
①向債權人借入現金及償還借入的現金;
②向股東籌集資本以及向其提供投資報酬或返還其投資。 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指現金和現金等同物。所謂現金,指紙幣和硬幣、支票、可轉讓匯票和銀行存款;所謂現金等同物,指初始到期日在三個月內(包括三個月)的短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