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聲樂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
呼吸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是因為它直接影響歌唱者歌唱的音準、音質和藝術表現。如果不能科學的運用呼吸,將會給發聲帶來許多毛病。解決歌唱中的呼吸問題,是解決聲樂的一個基本的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對初學者更為重要。下面我將從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的生理技能和及時糾正不良的呼吸方法三方面進行論述。
聲樂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
首先從歌唱器官來說,它包括:發聲器官、共鳴器官、構語器官和呼吸器官四個部分。這幾個部分協調配合,才能發出美妙的歌聲來。而呼吸器官的活動比較明顯可以觸知,它可以通過人的意識加以控制。它就像二胡、提琴的弓子,是歌聲的激動器,弓子運用得好,才能演奏出好的效果。歌唱的呼吸方法正確,才能為好的歌唱打下堅實的基礎。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沒有氣息對聲帶的作用,聲帶是不會發聲的。正如前面的例子,若沒有弓子在琴弦上的運動,也就不可能使琴弦因振動而發聲。再如:手風琴若沒有風箱的開合,簧片就不會因空氣的沖擊而發聲振動,發出聲音。同樣道理,歌唱時聲帶如不受肺中呼出空氣的沖擊,聲帶就不可能因振動而發聲。“氣動則發聲”說明了呼吸是歌唱發聲的動力。
有些人堅持不斷的呼吸訓練,吸氣多少時間,保持多少時間。他們可以吸很多氣甚至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可是一張嘴卻發不出好的聲音,也唱不出好的旋律來,聲音發緊、發直,有憋氣感,實際上是有一肚子的氣卻用不上,造成了呼吸僵硬的毛病。針對這個問題,還應一分為二地看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確歌唱的呼吸是一種技術方法、一種手段,它不能包括整個歌唱技巧。其次,要明確認識歌唱的呼吸也是肌肉自然運動的結果,也是有感情、有激情的一種運動形式。
歌曲中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多種多樣的,無論語氣、語調和用氣的力量上都因內容而有所不同。如安慰人的語氣一定是委婉、柔和的,而命令人的口氣是威嚴有力的。兩種思想感情,就產生兩種呼吸感覺,前者在呼吸運用上就比較從容、舒緩;而後者則果斷、急促。所以對一個歌唱者來說要有“激情”的歌唱,呼吸也就在激情的帶動下為表現內容而成為一種下意識的活動了。呼吸在歌唱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但不能片面地為了呼吸而練呼吸,這樣會削弱呼吸在歌唱中所起的作用。
聲樂歌唱中呼、吸的生理技能
就呼吸而言,呼和吸都是肺部的活動,肺位於胸腔內。從胸腔的構造來看,胸腔是由十二對半圓形的肋骨圍成的,肋骨的後邊連著脊柱。其中上邊的七對肋骨,前端附著於胸骨,下邊五對肋骨的前端互相銜接,而有第七對肋骨間接地接在胸骨上(第11、12對肋骨前端游離開來叫浮骨)。肋骨之間有幾層肋間肌密封著形成一個沒有空隙的圓筒形的胸廓,它的上部窄下部寬,肺就在其中。胸部的外部有許多肌肉包囊和連接著,它們的緊張和鬆弛,改變著胸廓的大小,操縱著空氣的吸入和排出。這些肌肉群中,如肋間肌、提肋肌、胸大肌、胸小肌、前斜角肌、後斜角肌等,它們的緊張形成胸廓擴大。這些肌肉稱為吸氣肌肉群。另一群肌肉,如下斜肌、胸橫肌、肋間內肌、中間腹直肌及腹內斜肌等,它們的緊張形成胸廓的縮小,這些肌肉稱為呼氣肌肉群。呼氣肌肉群中的腹直肌和腹內斜肌都是腹部的肌肉,由於吸氣肌肉群緊張胸廓擴大,橫膈膜向下和向四周伸展,壓迫了腹直肌和腹內斜肌,它們要恢復原狀,迫使橫膈膜向上,而成為呼氣肌肉群中的主要力量。小腹和胸腔在呼吸活動中有直接的關系。戲曲中的提肚勁、丹田氣、丹田之音等說法就是由此而來的。丹田氣我們在歌唱時也會用到,它單靠小肚子的收縮還不足以形成支持聲音的力量,它還必須與下部肋骨的擴張保持力量形成對抗,才能產生丹田氣。丹田氣是一種有力度的可以支持聲音的氣息。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下部肋骨連同橫膈膜下沉向四周伸展,這是吸氣的動作。生活中吐故納新的呼吸,吸和呼交替,也就是吸氣肌肉群一張一弛是沒有什麼對抗的。可是在歌唱中為了支持一定的音高和一個較長的樂句,必須對吸入的氣加以控制,讓它有節制、有力度地慢慢呼出,這就要有意識地控制吸氣肌肉群,讓其盡量保持住吸氣後的狀態,這實際上是一種生理現象,這種生理現象只有我們正確認識它的時候,才能為我們的歌唱服務。
文學創作來源於生活,歌唱也來源於生活,歌唱的呼吸技巧取之於生活。譬如,要吹掉桌子上的灰塵,如果用力過猛會迷住眼睛,怎樣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親生體會到兩肋的張開,並穩定地保持了吸氣時的感覺,力量很集中,很自如,吹出來的氣就像一條線似的,由小肚子直通到嘴唇,並沒有憋氣的感覺。再如,站在高處喊:“哎——咳——”就像對著大海和山谷喊一樣的感覺,都會體會到小肚子與兩肋的對抗力量。在生活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和體會,就能很快地了解呼吸的生理機能,掌握好歌唱的呼吸。
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及問題糾正
胸腹式聯合呼吸是目前被採用的正確呼吸,也是符合生理條件的自然的深呼吸,這種呼吸在深度和高度上發揮了整個呼吸器官的最大能量。由於可以吸進足量的空氣,所以說它的容量大,彈性大,能夠穩定地保持住下肋骨及橫膈膜的張力和來自小腹的收縮力量,形成均衡的對抗,有利於控制和產生對聲音的支持力量。這些都為氣息有規律地、平滑地達到喉嚨提供良好的條件,容易做到有彈性、有力度、不漏氣、靈活自如不感到疲勞的呼吸要求。
但有些人沒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吸氣過淺,使得頸部肌肉緊張,面部痙攣,張不開嘴,有憋氣的感覺,不能完整地唱一首歌,甚至一個樂句,這些人多數都是初學聲樂者,他們在吸氣時多數都聳肩。另一部分人似乎理解和掌握了歌唱的呼吸方法,認為吸進的氣越多,在身體內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好,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吸氣的力量壓力越大,呼氣力量的反抗就越強。這樣就會引起身體肌肉越來越緊張,給聲帶造成的錯誤壓力就越來越大,從而引起發聲器官的緊張、僵硬,會造成聲音上的毛病。歌唱時呼吸不當,不僅造成生理上的緊張,更嚴重的是由此而引起心理上的緊張和精神上的緊張等等。還有一部分人隨便唱的時候歌唱的感覺還很好,真正讓其演唱時整個歌唱器官和呼吸器官都處在僵硬的狀態。這些人往往思想負擔太重。因此及時調整思想情緒也非常重要。
對於初學者應注意呼吸方面的訓練
(一)吸氣練習。吸氣時,橫膈膜下降,使胸腔底部向下伸展,同時胸腔兩肋張開,胸腔全面擴大。此時,因胸腔和肺部擴大,外界空氣即吸入肺內。吸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氣息應吸在胸腔下部,不可過淺(如胸式呼吸),也不可過深(如腹式呼吸)。
2、吸氣時要柔和平穩,做到全胸部自然的擴張(長、寬、高三方向),不可用強制的力量,呼氣器官各部分都不能有僵硬、逼緊的感覺。強制性地下降橫膈膜和張開兩肋都是不許可的。
3、要用鼻和嘴一起吸氣。如果只用鼻吸氣,初學者易犯軟齶(小舌)塌下的毛病,而產生鼻音。
4、吸氣要適度,吸得過分飽滿,會引起歌唱器官的緊張,使聲音失去彈性。吸入氣息的多少,應根據所唱樂句的長短、力度的大小、音的高低和藝術表現的要求來決定。
5、要學會無聲地吸氣,吸氣時如果發出不必要的響聲,混雜在歌聲中,就會影響歌唱的表現。如果吸氣的動作做不好,可用下面的方法來體會一下吸氣的感覺:(1)、用聞花香的方法來體會一下吸氣的感覺。我們在聞花香時,氣往往吸得自然、柔和而深入,符合歌唱的要求。(2)、當我們跑步、爬山或登高時,吸氣急促而深入,可以從這樣的呼吸動作中體會到歌唱吸氣的部位。總之,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吸氣,吸氣是歌唱的准備,吸得好,才能唱得好。
(二)呼氣練習。呼氣時,一方面,依靠胸腔本身的彈性作用和胸腔呼氣肌肉用力,逐漸將肋骨拉下,使胸腔縮小;另一方面,腹部肌肉有控制地收縮,壓迫腹腔內器官向上,使橫膈膜逐漸抬起(回到原來的位置)。小腹收緊是唱歌時的基本動作,否則就失去了唱歌的基礎。這樣做是和平時的呼吸有一定區別的,要求呼氣的肌肉和吸氣的肌肉同時工作;也可以說,呼氣時必須保持有吸氣時的感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聲音一停就會有自然的吸氣,而且自然吸得快而多。因此,在發聲時,這兩套完全敵對的肌肉是彼此不相讓地在工作著的,它們相互控制著氣壓和氣流。這必須從原來的姿態改變過來,經過不斷地操練,形成一套新的習慣。
聲樂歌唱中呼吸應注意一下幾點:
1、日常生活中的呼氣與歌唱時的呼氣有區別,這是由歌唱藝術的要求所決定的。流暢的歌唱是歌唱技術的基礎,歌唱者為了掌握持久地、均勻地、優美地拖長聲音的本領,就必須學會持續地、平穩地、有節制地控制吸氣的能力。
2、呼氣時,應保持吸氣的狀態,使橫膈膜和胸腔吸氣肌肉微微保持緊張,以免氣一下泄出。
3、控制呼氣的力量要適度。“保持”的力量太大,就會把氣壓住,使氣息不能流暢的呼出;“保持”的力量過小,呼吸便保持不住,氣就很快用盡。例如,拉二胡時,手持弓的力量如果太大,拉出來的聲音就很嘈雜,不悅耳;弓的力量用得太小,聲音就拉不響。又如,我們用手捏著一隻鳥,應該捏得松緊適度,捏緊了,鳥便會被捏死,捏鬆了,鳥便會飛走。從這兩個例子中,可以體會到應該怎樣保持和控制氣息才能做到既保持了氣息,又使氣息的呼出自然、均勻、積極而富有彈性。
4、呼氣不可僵硬,而應根據音樂上的高、低、強、弱、連、斷、放、收、抑、揚、頓、挫,靈活地加以變化和控制。為了更形象、更直觀地感覺呼氣的動作,可以想像和體會嬰兒的哭聲,青蛙的叫聲,以及大笑時的動作。
對那些吸氣過多過飽的演唱者,應從根本上減弱呼氣的力量。來求得呼與吸兩群肌肉力量的平衡(也就是呼與吸、壓力與抗壓力的平衡)。再者,應該放棄對呼氣的注意力。使他們去認識正確發聲時是全身肌肉的運動。如走著唱、甩著胳膊搖頭唱等,使其找到正確的用力方法,調動起全身的歌唱慾望。進一步說,手指頭、腳指頭都在唱,使整個身體都在歌唱,以此來轉移他們對呼吸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應該懂得,歌唱的呼吸必須與所演唱的歌曲相吻合。例如,唱進行曲時,呼氣應當沉著堅定;唱抒情的歌曲時,呼氣應當柔和平穩。只有從歌曲的內容和音樂的表現出發,去運用自己的呼吸,才是解決歌唱者練習歌唱呼吸的真正目的和正確途徑。
呼吸在歌唱中雖然重要,但是不能片面地強調和理解,應從生理的結構方面去認識、理解呼吸中肌肉運動的自然規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能違背其自然運動的規律。“人之所以能夠統治自然界,就因為人首先服從於自然界。人一方面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界聽命於自己的意志,服務於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人又始終是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始終服從於自然界的規律。”歌唱的呼吸也是一樣。要想掌握好歌唱的呼吸,首先要服從生理的運動規律。聲樂訓練的目的是要唱出好的歌聲,一方面是大腦支配呼吸運動的結果;另一方面歌唱的聲音自然地服從於呼吸中肌肉運動,同時呼吸還服從於歌唱的聲音,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是一種生理規律。在歌唱中一旦違背了這種規律,歌唱的聲音就會出現錯誤。針對初學聲樂者,對歌唱的呼吸了解得很少,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讓他們知道,學聲樂是訓練身上某些肌肉去擔任特殊的工作,工作是因為要把歌唱好;也可以說,學聲樂是要把平時用來講話的工具,經過改造和發展成為歌唱的樂器。把其講得直觀一些,再讓他們去認識和理解歌唱的呼吸,找到某些歌唱的呼吸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完成聲樂教學中歌唱的呼吸問題。
㈡ 唱歌時如何呼吸唱歌正確的呼吸方法介紹
1、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是用胸腔來呼吸,用胸腔控制呼吸。缺點就是吸的氣比較少,但胸式呼吸會導致肌肉的緊張,聲音會缺乏彈性,胸式呼吸是新手最常用的呼吸方式,許多業余愛好歌唱者都會採用胸式呼吸。
2、腹部呼吸。腹部呼吸是靠腹部的收縮來進行呼吸,吸氣的時候腹部鼓起,呼氣的時候腹部收縮,雖然看上去比胸式呼吸吸氣多一些,但因為用腹部吸氣,氣流進入了肺部,吸的太深,氣息會就不流暢,聲音發出來要沉悶一些,就好像井底有人喊了一聲,比較低沉。
3、胸腹式聯合呼吸。胸腹式聯合呼吸的呼吸方式,結合了胸式呼吸和腹部呼吸各有的點,合理的使用胸腔、腹部、橫膈膜來控制氣息,這種方式在最近幾年是比較流行、推薦的唱歌呼吸方式,胸腹式聯合呼吸可以存儲較多的氣,發聲呼吸也有支點,但三個不同聲區在互相轉換的時候會比較協調,呼吸也比較均勻。
㈢ 唱歌時到底要怎麼呼氣。怎麼吸氣(誠心請教。高分)
1. 嘆氣式吸氣: 大家知道,嘆氣在*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現象,它是放鬆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於吸氣肌肉群的放鬆,以便更好的吸入氣息。具體做法是先嘆後吸,你心裡主要想著嘆氣,而不是吸氣。當 氣息隨著「嘆」被排出後,也就是呼氣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著吸氣肌肉群就會立即開始工作 --吸氣,這個循環是自動完成的。如果你腦子里想的是吸氣,就會使你的吸氣肌肉群總處於一 種工作狀態,無法放鬆,氣息也就難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嘆到那裡就吸到那裡,不要人為地 做強制性的動作。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嘆氣的感覺,每個樂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環。下 面,結合歌曲的演唱來練習一下嘆氣式吸氣。准備唱之前盡量把氣嘆(吐)完,當氣被自然吸入後就開始唱。 2.聞花式吸氣: 聞花式吸氣方法容易使氣吸得深,而且沒有吸氣時的抽氣聲和多餘的動,也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別愉悅,辨別花香時又要求特別認真和用心,是一種既放鬆又興奮的感覺。具體吸氣時是:上身完全放鬆,腰圍很舒服地嚮往松開,隨即胸部也有舒張感,體內空間增大使氣息很自然地流進去。這樣的吸氣既松暢又適度,吸後人很興奮,胸有寬敞感。用這種吸氣的感覺來歌唱,氣息通暢,聲音圓潤。 聞花式可開口,也可閉口,閉口時嘴不能閉的太緊,太緊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單純練習吸氣時,可採用閉口吸氣。歌唱時最好自然張開嘴與鼻子同時吸氣為佳。不論是閉口還是開口與鼻子同時吸氣,最關鍵的是要體會氣息流入體內時的感覺。 3.驚訝式吸氣 驚訝式吸氣,就是利用人在驚訝時,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達到快速吸氣的目的。這種吸氣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間完成收縮與放鬆的循環,能鍛煉呼吸器官的快速靈活性。這種吸氣也稱為「喘氣」。表現悲憤和激昂情緒效果較好。 (呼吸幾種方法部分參考了中央音樂學院論文) 為什麼要以這樣的名稱來命名這樣呼吸方法呢,主要是讓大家能以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狀態來把握歌唱呼吸的要求,但是有一點要說明,歌唱的呼吸絕對是特殊的呼吸,不能完全等同於生活中的呼吸。氣息的運用如何才是最高境界,個人認為能夠服務於歌曲情緒,達到收發自如乃是最高境界。因此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氣息要求,大體主要有一下幾種: (1)快吸慢吐:有些歌曲樂句之間切換快,氣口小,但樂句發展又很長這就要求快吸慢吐,例如紅* ,這要求呼吸時要有充分的興奮度,橫膈膜要積極有勁,吐氣時要有均衡勻整。這是最有難度的一種情況。 具體作法是:急速吸氣,略停頓後,緩緩呼出。可以這樣體會:想像一位久別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驚奇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就停止在這種狀態上。幾秒後,彷彿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將小腹向後推壓,感到小腹在與這股外來力量的對抗中,氣息緩緩呼出。這時橫膈膜有力地起著支持作用。(2)慢吸快吐:有些歌曲樂句之間寫得很短小,氣口大,但樂句發展又很小,演唱時呼吸有時間做好准備,但吐氣時要迅速不拖沓。明確而直接。 (3)慢吸慢吐:這個情況主要出現在一些慢版情歌中,由於歌曲進行的速度不快,整個旋律寫得比較長,所以可以充滿吸氣,慢慢吟唱。這中間的難點是不能隨便動氣,雖然這種情況對氣息要求不算太難但是一動氣,就會產生音準不對節奏不對或者聲音感覺不到位的情況。筆者偶爾也有這個毛病。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對氣息的堅持度和穩定度要求較高。 (4)快吸快吐:這個情況主要在一些快節奏歌曲。甚至力度上有要求。 相對於以上三個,這個相對容易些。 這是歌唱呼吸幾種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根據自己熟悉的歌曲並符合上述情況的片段或者創作一些符合四種情況的練聲曲進行練習,慢慢體會不同情況下,呼吸的心得和感覺。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也可以達到訓練氣息的作用,如一些加大肺活量的運動,但是肺活量大並不一定氣息就用的好。肺活量大要配合氣息的科學使用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㈣ 唱歌換氣的技巧
1、常常調節氣息,深呼吸,在不斷吸氣和呼氣中掌握音樂的韻律感。鼻音重,一般是沒有真正的掌握了歌唱的技巧。選擇腹式呼吸法來進行歌唱,能夠更好的掌握唱歌換氣的方法。
2、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可以嘗到中間卡住然後巧妙的換氣。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
3、唱歌時要有持穩定的氣息支持,鼻咽腔盡量打開,呈微笑狀,開始按上述方法練習。注意發「氣泡音」所用的氣息不能過猛過大,不能主動地綳緊聲帶和頸部用力,氣息是集中的,所以發出的聲音應該具有明顯的質感。
4、學會發音。經常練習發音技巧,加強發音技巧的練習,可以有效提高自己歌唱發音的標准,從而快速掌握發聲的方法,讓自己的歌聲更動人。
5、再次旋律視唱練習。所謂單旋律訓練,就是每個聲部分開來訓練,等各個聲部的旋律熟悉以後再合在一起訓練,這樣有助於避免聲部間出現旋律互跑、輕松換氣的問題。
(4)歌唱呼吸的方法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1、在唱歌過程中合理的利用氣息的更換,不隨意的浪費氣,讓氣變得更加的持久。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多做做拖長音的練習,這樣在歌唱時能采掌握換氣的方法。
2、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定。
3、唱歌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
㈤ 唱歌時怎麼呼氣
歌唱的呼吸時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氣要吸到腰的周圍,然後利用呼氣肌和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一次呼吸往往達到十幾秒鍾。歌唱中的高低強弱、抑揚頓挫的變化,全靠呼吸肌肉靈活有力的運動來完成。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氣靠聲傳」。 下面是幾種有效地練習方法。1。吸氣想像自己處於一個美麗的花園中,深深聞了一下鮮花的香,這就是歌唱時的吸氣,這樣才吸得深。吸氣要用口和鼻同時自然地進行,盡力做到平穩、輕巧、柔和,不可用強制力量,不能僵,氣要吸得深,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窩處。吸氣以後,要像打噴嚏那樣短暫的一憋,體會一下腰周圍的擴張、膨脹的感覺。找到這種感覺是歌唱的關鍵。 2.呼氣呼氣的方法就是利用橫膈膜的力量,吧腰圈擴張的感覺一直保持住。想像自己手裡拿著一大瓶香油往一個小瓶里灌時的那種小心翼翼、憋住氣的感覺,呼氣要均勻、舒緩。可以准備一張10平方厘米的薄紙片,放在牆上,距離它4-6公分,吸氣後保持一下,然後用口吹氣使之不落地,堅持半分鍾以上便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燒的蠟燭,對著火苗發錯「u」音,正確的氣息是火苗倒而不滅,時間越長越好。 3.怎樣訓練隔膜的力量隔膜的力量對氣息的保持和聲音的力度都很重要。傳統的訓練方法有:①數數字:深吸一口氣,利用腰圈的力量將它保持住,從1開始數,數到60為合格。數數要均勻有節奏,不能偷氣。②吹灰:深吸一口氣,然後就像吹掉桌上的灰塵一樣往前吹起,節奏是一慢二快,體會橫膈膜的力量。③多做仰卧起坐,增強腰腹的力量。 (這是我吉他書里寫的,終於打完了。。。說得還是比較詳細、希望對你有些幫助。我也在練,不過生物沒學好、啥隔膜啥的都不知道在哪裡=
=!哈哈、、一起加油練吧~)
㈥ 唱歌正確的呼吸方法
訓練腹部的對抗力量,即氣息的保持力量<向外>和氣息的支持力量<向里>也稱氣息的控制。 換句話說,就是根據表現和聲音大小、強弱等,有計劃的運用氣息。這是重點介紹幾個不發聲的歌唱呼吸訓練方法:
倒灰式呼吸法
我們大家都有這個常識,如果你端著一撮子灰,直著腰一下把灰倒在地上,結果會是什麼樣呢?鋪撒到地面的灰,會馬上形成一股氣柱向上升。我們藉助這種倒灰的感覺,吸氣要像灰一下子倒在地,吸得又深又廣。哦民,則像從地上彈回來的那股氣柱,保持住吸氣的感覺,成倒T字擰成一股氣柱向上鑽出。每個樂句都要如此,形成良性的呼吸循環,這樣在歌唱中就可以克服氣淺、氣僵的問題了。吸的氣淺而僵,就不會得到好的聲音效果。
下支點吸氣法
下支點是在橫膈膜處<中山裝第四個扣子處>,也是我們指的腹式呼吸的位置。在吸氣時,感覺直接在"下支點"處吸,好像氣沒有通過鼻、口、氣管似的,每次吸氣都要這樣做,就可以做到腹式呼吸的吸氣狀態了。當然,我講只是感覺,而並不是真的是那樣,吸氣怎麼可能不通過鼻、口、氣管的呢?這里只是用感覺、假設和比喻,來啟發學唱者掌握科學方法。
溶化式吸氣法
這種吸氣的方法是在歌唱者處於比較緊的張狀態下應用的。因為溶化式的吸氣方法容易吸得深,沒有聲音和明顯的動作,也容易體會和掌握,只是在感覺四肢都早溶化的時候,腰椎和頸椎不要放鬆。吸氣的進修,不要嘴閉得太緊,這樣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在吸氣的同時,嘴要自然地張開,與鼻子同時吸氣為最佳。
高位置吸氣法
怎麼吸就怎麼唱,吸的狀態,在吸氣的過程當中,氣息似乎是通過鼻子和口腔中的上牙、上齶到橫膈膜這個地方,這是一個拋物線角度,是高位置。所以在演唱時可以按吸氣狀態去唱,就能達到高位置和深的氣息為一個整體的聲音。如果在吸氣的時候放得很低,氣似乎是通過下牙、舌面,只用口腔來吸氣,那麼,氣必然就吸得淺,還會有動作,有聲音,用這樣吸氣的方法唱出來的聲音,肯定是橫、白、淺、緊,音域狹窄,很難解決唱歌中的高音問題。
射擊瞄準時保持氣息法
在歌唱時,里聲音向外唱的同時還要保持吸氣的狀態,形成內外對抗,它不僅可以保持吸氣的深度,又能使歌唱時氣息均勻、流暢、持久。用射擊瞄準時吸氣狀態練唱,這也只是一種感覺,這種狀態當過兵的人都很熟悉,易於體驗。藉此達到在歌唱中保持氣息平穩的目的。在練唱的過程中,氣息越是不夠用,就越是保持向里吸氣的狀態,問題就可以緩解下來,使別人聽起來氣息有用之不竭的感覺。
以上幾種無聲歌1唱呼吸訓練法,便於在各種情形下自我訓練。呼氣時,如能再加上S的音,由10秒一直到20秒,再堅持到30秒鍾的時候,便是很好的成績了。
㈦ 唱歌怎麼呼吸
吸氣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呼吸不要聳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節奏 。
吐氣
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
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呼吸不要聳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節奏。
(7)歌唱呼吸的方法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技巧
氣息支持點
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
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唱歌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用氣
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
㈧ 唱歌的呼吸技巧是什麼
大家學過物理,都知道聲音產生物理原因是外界因素沖擊物體,物體產生振動從而產生長短不同的聲波,聲波引起周圍空氣振動從而產生聲音,因此,歌唱的動力來源就是呼吸,好的氣息運用可以使聲帶物理特性得到比較好的發揮,從而演唱出好聽而完整的歌曲。因此氣息的運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呼吸的幾種方法用通俗的詞語命名)
1. 嘆氣式吸氣:
大家知道,嘆氣在*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現象,它是放鬆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於吸氣肌肉群的放鬆,以便更好的吸入氣息。具體做法是先嘆後吸,你心裡主要想著嘆氣,而不是吸氣。當 氣息隨著「嘆」被排出後,也就是呼氣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著吸氣肌肉群就會立即開始工作 --吸氣,這個循環是自動完成的。如果你腦子里想的是吸氣,就會使你的吸氣肌肉群總處於一 種工作狀態,無法放鬆,氣息也就難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嘆到那裡就吸到那裡,不要人為地 做強制性的動作。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嘆氣的感覺,每個樂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循環。下 面,結合歌曲的演唱來練習一下嘆氣式吸氣。准備唱之前盡量把氣嘆(吐)完,當氣被自然吸入後就開始唱。
2.聞花式吸氣:
聞花式吸氣方法容易使氣吸得深,而且沒有吸氣時的抽氣聲和多餘的動,也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別愉悅,辨別花香時又要求特別認真和用心,是一種既放鬆又興奮的感覺。具體吸氣時是:上身完全放鬆,腰圍很舒服地嚮往松開,隨即胸部也有舒張感,體內空間增大使氣息很自然地流進去。這樣的吸氣既松暢又適度,吸後人很興奮,胸有寬敞感。用這種吸氣的感覺來歌唱,氣息通暢,聲音圓潤。
聞花式可開口,也可閉口,閉口時嘴不能閉的太緊,太緊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單純練習吸氣時,可採用閉口吸氣。歌唱時最好自然張開嘴與鼻子同時吸氣為佳。不論是閉口還是開口與鼻子同時吸氣,最關鍵的是要體會氣息流入體內時的感覺。
3.驚訝式吸氣
驚訝式吸氣,就是利用人在驚訝時,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達到快速吸氣的目的。這種吸氣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間完成收縮與放鬆的循環,能鍛煉呼吸器官的快速靈活性。這種吸氣也稱為「喘氣」。表現悲憤和激昂情緒效果較好。
(呼吸幾種方法部分參考了中央音樂學院論文)
為什麼要以這樣的名稱來命名這樣呼吸方法呢,主要是讓大家能以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狀態來把握歌唱呼吸的要求,但是有一點要說明,歌唱的呼吸絕對是特殊的呼吸,不能完全等同於生活中的呼吸。氣息的運用如何才是最高境界,個人認為能夠服務於歌曲情緒,達到收發自如乃是最高境界。因此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氣息要求,大體主要有一下幾種:
(1)快吸慢吐:有些歌曲樂句之間切換快,氣口小,但樂句發展又很長這就要求快吸慢吐,例如紅* ,這要求呼吸時要有充分的興奮度,橫膈膜要積極有勁,吐氣時要有均衡勻整。這是最有難度的一種情況。
具體作法是:急速吸氣,略停頓後,緩緩呼出。可以這樣體會:想像一位久別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驚奇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就停止在這種狀態上。幾秒後,彷彿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將小腹向後推壓,感到小腹在與這股外來力量的對抗中,氣息緩緩呼出。這時橫膈膜有力地起著支持作用。(2)慢吸快吐:有些歌曲樂句之間寫得很短小,氣口大,但樂句發展又很小,演唱時呼吸有時間做好准備,但吐氣時要迅速不拖沓。明確而直接。
(3)慢吸慢吐:這個情況主要出現在一些慢版情歌中,由於歌曲進行的速度不快,整個旋律寫得比較長,所以可以充滿吸氣,慢慢吟唱。這中間的難點是不能隨便動氣,雖然這種情況對氣息要求不算太難但是一動氣,就會產生音準不對節奏不對或者聲音感覺不到位的情況。筆者偶爾也有這個毛病。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對氣息的堅持度和穩定度要求較高。
(4)快吸快吐:這個情況主要在一些快節奏歌曲。甚至力度上有要求。
相對於以上三個,這個相對容易些。
這是歌唱呼吸幾種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根據自己熟悉的歌曲並符合上述情況的片段或者創作一些符合四種情況的練聲曲進行練習,慢慢體會不同情況下,呼吸的心得和感覺。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也可以達到訓練氣息的作用,如一些加大肺活量的運動,但是肺活量大並不一定氣息就用的好。肺活量大要配合氣息的科學使用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㈨ 唱歌正確的吸氣方法是什麼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
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呼吸不要聳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節奏 。
(9)歌唱呼吸的方法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
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
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
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