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利用折光率判別有機物的純度
這個好象只適用於液體和氣體 方法就是做標准曲線:拿有機物含量分別是0,10%……100%的樣品測量折光率,畫出直線或曲線(最好求出直線方程),再把你的樣品測得的折光率代到公式里就知道濃度了 標准曲線法是非常常用的化學測量方法,實際上就是用數學方法解決化學問題,不過好象一次只能測一種有機物 這種方法測量結果還是不十分精確,最精確的是採用色譜法
⑵ 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常用什麼方法,用什麼儀器
目前最簡單常用的方法就是折光法,用折光儀可直接測出,屬於物理方法
⑶ 蘇麻離青可以用物理方法檢測嗎
可以用折光法檢測
折光法:通過檢測物質的折光率來鑒別物質的組成、密度、物質的純度、濃度及物質的品質的分析方法
可以用折光法(物理方法)檢測蘇麻離青,對瓷器的影響可忽略不計,不會對瓷器造成物理、化學傷害
⑷ 高二化學
平衡常數的測定
平衡常數可以用實驗方法測定,也可以利用熱力學數據計算而得。
實驗方法通常有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是通過化學分析法測定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但必須防止因測定過程中加入化學試劑而干擾了化學平衡。因此,在進行化學分析之前必須使化學平衡「凍結」在原來平衡的狀態。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採取驟冷、稀釋或加入阻化劑使反應停止,然後進行分析。例如,要測定反應2H2+O2 2H2O在2 000 ℃達到平衡時的平衡常數,可以將一定量的水置於耐高溫的合金管中加熱,在2 000 ℃時保持一段時間,使之達到化學平衡。然後,將管子驟然冷卻,再分析其中H2O、H2、O2的含量,便可計算出在2 000 ℃時這個反應的平衡常數。
物理方法就是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的變化測定達到平衡時各物質濃度的變化,如通過測定體系的折光率、電導、顏色、壓強或容積的改變來測定物質的濃度。物理方法的優點是在測定時不會干擾或破壞體系的平衡狀態。
⑸ 如何測定聚合物玻璃化溫度有哪些方法他們各自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測定聚合物玻璃化溫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膨脹計法
在膨脹計內裝入適量的受測聚合物,通過抽真空的方法在負壓下將對受測聚合物沒有溶解作用的惰性液體充入膨脹計內,然後在油浴中以一定的升溫速率對膨脹計加熱,記錄惰性液體柱高度隨溫度的變化。由於高分子聚合物在玻璃化溫度前後體積的突變,因此惰性液體柱高度-溫度曲線上對應有折點。折點對應的溫度即為受測聚合物的玻璃化溫度。
2.折光率法
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在玻璃化轉變溫度前後折光率的變化,找出導致這種變化的玻璃化轉變溫度。
3.熱機械法(溫度-變形法)
在加熱爐或環境箱內對高分子聚合物的試樣施加恆定載荷;記錄不同溫度下的溫度-變形曲線。類似於膨脹計法,找出曲線上的折點所對應的溫度,即為:玻璃化轉變溫度。
4.DTA法(DSC)
目前用於玻璃化溫度測定的熱分析方法主要為差熱分析(DTA和差示掃描量熱分析法(DSC)。以DSC為例,當溫度逐漸升高,通過高分子聚合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時,聚合物分子鏈內的鏈段開始運動,在DSC曲線上,表現為基線出現特徵的台階狀突變,根據這一突變可以計算出Tg來。
5.動態力學性能分析(DMA)法
高分子材料的動態性能分析(DMA)通過在受測高分子聚合物上施加正弦交變載荷獲取聚合物材料的動態力學響應。這種動態力學響應可以用三種變數表示:與彈性性質的儲能模量,對應於粘彈性的損耗模量,以及由於相位角差δ的存在,外部載荷在對粘彈性材料載入時出現能量的損耗,即阻尼系數。
當溫度由低向高發展並通過玻璃化轉變溫度時,材料內部高分子的結構形態發生變化,與分子結構形態相關的粘彈性隨之的變化。這一變化同時反映在儲能模量,損耗模量和阻尼系數上。它們的峰值對應著材料內部結構的變化。相應的溫度即為玻璃化轉變溫度Tg。
6.核磁共振法(NMR)
溫度升高後,分子運動加快,質子環境被平均化(處於高能量的帶磁矩質子與處於低能量的的帶磁矩質子在數量上開始接近;N-/N+=exp(-E/kT)),共振譜線變窄。到玻璃化轉變溫度,Tg時譜線的寬度有很大的改變。利用這一現象,可以用核磁共振儀,通過分析其譜線的方法獲取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
⑹ 折光率測定方法能否測定多種成分的溶液對樣液有什麼要求
折光率測定方法能測定多種成分的溶液。
測定多種成份的溶液成份,可以採用分光光度計,以不同物質的吸收光譜不同以區別,但作為混合在一起的溶液,只有一個折射率,並不能直接反映其成份。
阿貝的量程從1.3000至1.7000,精密度為±0.0001;測量時應注意保溫套溫度是否正確。如欲測准至±0.0001,則溫度應控制在±0.1℃的范圍內。
儀器在使用或貯藏時,均不應曝於日光中,不用時應用黑布罩住。折光儀的棱鏡必須注意保護,不能在鏡面上造成刻痕。滴加液體時,滴管的末端切不可觸及棱鏡。
(6)折光率分析法屬於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折射率與波長的關系:
同一單色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頻率不變而波長不同。以λ表示光在真空中的波長,n表示介質的折射率,則光在介質中的波長λ'為:λ'=λ/n。
折光率的表示:
n=sin i/sin r。式中n為折光率,Sin i為光線入射角的正弦,Sin r為折射角的正弦。
⑺ 玻璃化轉變溫度的測定方法
1.膨脹計法 在膨脹計內裝入適量的受測聚合物,通過抽真空的方法在負壓下將對受測聚合物沒有溶解作用的惰性液體充入膨脹計內,然後在油浴中以一定的升溫速率對膨脹計加熱,記錄惰性液體柱高度隨溫度的變化。由於高分子聚合物在玻璃化溫度前後體積的突變,因此惰性液體柱高度-溫度曲線上對應有折點。折點對應的溫度即為受測聚合物的玻璃化溫度。
2.折光率法 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在玻璃化轉變溫度前後折光率的變化,找出導致這種變化的玻璃化轉變溫度。
3.熱機械法(溫度-變形法) 在加熱爐或環境箱內對高分子聚合物的試樣施加恆定載荷;記錄不同溫度下的溫度-變形曲線。類似於膨脹計法,找出曲線上的折點所對應的溫度,即為:玻璃化轉變溫度。
4.DTA法(DSC) 以玻璃化溫度為界,高分子聚合物的物理性質隨高分子鏈段運動自由度的變化而呈現顯著的變化,其中,熱容的變化使熱分析方法成為測定高分子材料玻璃化溫度的一種有效手段。目前用於玻璃化溫度測定的熱分析方法主要為差熱分析(DTA和差示掃描量熱分析法(DSC和熱機械法)。以DSC為例,當溫度逐漸升高,通過高分子聚合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時,DSC曲線上的基線向吸熱方向移動(見圖)。圖中A點是開始偏離基線的點。將轉變前後的基線延長,兩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為階差ΔJ,在ΔJ/2 處可以找到C點,從C點作切線與前基線相交於B點,B點所對應的溫度值即為玻璃化轉變溫度Tg。熱機械法即為玻璃化溫度過程直接記錄不做換算,比較方便。
5.動態力學性能分析(DMA)法 高分子材料的動態性能分析(DMA)通過在受測高分子聚合物上施加正弦交變載荷獲取聚合物材料的動態力學響應。對於彈性材料(材料無粘彈性質),動態載荷與其引起的變形之間無相位差(ε=σ0sin(ωt)/E)。當材料具有粘彈性質時,材料的變形滯後於施加的載荷,載荷與變形之間出現相位差δ:ε=σ0sin(ωt+δ)/E。將含相位角的應力應變關系按三角函數關系展開,定義出對應與彈性性質的儲能模量G』=Ecos(δ) 和對應於粘彈性的損耗模量G」=Esin(δ) E因此稱為絕對模量E=sqrt(G』2+G」2) 由於相位角差δ的存在,外部載荷在對粘彈性材料載入時出現能量的損耗。粘彈性材料的這一性質成為其對於外力的阻尼。阻尼系數 γ=tan(δ)=G』』/G』 由此可見,高分子聚合物的粘彈性大小體現在應變滯後相位角上。當溫度由低向高發展並通過玻璃化轉變溫度時,材料內部高分子的結構形態發生變化,與分子結構形態相關的粘彈性隨之的變化。這一變化同時反映在儲能模量,損耗模量和阻尼系數上。下圖是聚乙醯胺的DMA曲線。振動頻率為1Hz。在-60和-30°C之間,貯能模量的下降,阻尼系數的峰值對應著材料內部結構的變化。相應的溫度即為玻璃化轉變溫度Tg。
6.核磁共振法(NMR) 溫度升高後,分子運動加快,質子環境被平均化(處於高能量的帶磁矩質子與處於低能量的的帶磁矩質子在數量上開始接近;N-/N+=exp(-E/kT)),共振譜線變窄。到玻璃化轉變溫度,Tg時譜線的寬度有很大的改變。利用這一現象,可以用核磁共振儀,通過分析其譜線的方法獲取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
⑻ 摩爾折光度(摩爾折射率)的定義是什麼如何測定有重賞啊~~~
摩爾折射度(R)是由於在光的照射下分子中電子(主要是價電子)雲相對於分子骨架的相對運動的結果。R可作為分子中電子極化率的量度,其定義為: R=(n^2-1)/(n^2+2) ×M/ρ ,式中 n為折光率;M為摩爾質量;p為密度。
摩爾折射度與波長有關,若以鈉光D線為光源(屬於高頻電場,λ=5893Ǻ),所測得的折光率以nD表示,相應的摩爾折射度以RD。表示。根據馬克斯韋爾的電磁波理論,物質的介電常數ε和折射率n之間有關系:
ε(υ)=n^2(υ)
ε和n均與波長υ有關。將上式代入得: R=(ε-1)/(ε+2) ×M/ρ
摩爾折射度的意義在於摩爾折射度具有加和性,即某分子的摩爾折射度等於該分子中各化學鍵的折射度之和。
例如:CHCl3中包括一個C-H鍵和三個C-Cl鍵,該分子的摩爾折射度即為所有鍵折射度之和,即R=1.676+3×6.51=21.21cm3·mol-1。利用此計算值與實驗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從而可以確定化合物的結構,還可用於鑒別化合物,及分析混合物的組成等。
摩爾折射度都是採用阿貝折射儀測定的.新的方法有計演算法.
根據分子中基團的特性和連接性,將基團貢獻法和拓撲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探討炔烴的摩爾折射度與分子結構之間的定量關系。發展了一種直接根據分子結構計算烴烴摩爾折射度的方法,該方法具有基團貢獻法適用范圍廣和拓撲方法計算結果可靠的特點。對84種烴烴(C5到C40)的計算結果表明,摩爾折射度計算值與實驗值的一致性令人滿意,平均誤差0.011%.具體可以參見:"應用QSPR方法計算炔烴的摩爾折射度"一文
http://www.cqvip.com/qk/90389A/200006/4813008.html
⑼ 折光率的如何測定
當光由介質A進入介質B,如果介質A對於介質B是疏物質,即nA< nP=1/sin 也是一個常數,它與折光率的關系是: 表示。很明顯,在一定波長與一定條件下,可見通過測定臨界角 ,就可以得到折光率,這就是通常所用阿貝(Abbe)折光儀的基本光學原理。
為了測定值,阿貝折光儀採用了「半明半暗」的方法,就是讓單色光由 0—90°的所有角度從介質A射入介質B,這時介質B中臨界角以內的整個區域均有光線通過,因而是明亮的;而臨界角以外的全部區域沒有光線通過,因而是暗的,明暗兩區域的界線十分清楚。如果在介質B的上方用一目鏡觀測,就可看見一個界線十分清晰的半明半暗的象。
介質不同,臨界角也就不同,目鏡中明暗兩區的界線位置也不一樣。如果在目鏡中刻上一「十」字交叉線,改變介質B與目鏡的相對位置,使每次明暗兩區的界線總是與「十」字交叉線的交點重合,通過測定其相對位置(角度)並經換算,便可得到折光率。而阿貝折光儀的標尺上所刻的讀數即是換算後的折光率,故可直接讀出。同時阿貝折光儀有消色散裝置,故可直接使用日光,其測得的數字與鈉光線所測得的一樣。這些都是阿貝折光儀的優點所在。
阿貝折光儀的使用方法:先使折光儀與恆溫槽相連接,恆溫後,分開直角棱鏡,用絲絹或擦鏡紙沾少量乙醇或丙酮輕輕擦洗上下鏡面。待乙醇或丙酮揮發後,加一滴蒸餾水於下面鏡面上,關閉棱鏡,調節反光鏡使鏡內視場明亮,
轉動棱鏡直到鏡內觀察到有界線或出現彩色光帶;若出現彩色光帶,則調節色散,使明暗界線清晰,再轉動直角棱鏡使界線恰巧通過「十」字的交點。記錄讀數與溫度,重復兩次測得純水的平均折光率與純水的標准值( =1.33299)比較,可求得折光儀的校正植,然後以同樣方法測求待測液體樣品的折光率。校正值一般很小,若數值太大時,整個儀器必須重新校正。 使用折光儀應注意下列幾點:
(1)阿貝的量程從1.3000至1.7000,精密度為±0.0001;測量時應注意保溫套溫度是否正確。如欲測准至±0.0001,則溫度應控制在±0.1℃的范圍內。
(2)儀器在使用或貯藏時,均不應曝於日光中,不用時應用黑布罩住。
(3)折光儀的棱鏡必須注意保護,不能在鏡面上造成刻痕。滴加液體時,滴管的末端切不可觸及棱鏡。
(4)在每次滴加樣品前應洗凈鏡面;在使用完畢後,也應用丙酮或95%乙醇洗凈鏡面,待晾乾後再閉上棱鏡。
(5)對棱鏡玻璃、保溫套金屬及其間的膠合劑有腐蝕或溶解作用的液體,均應避免使用。
最後還應當指出,阿貝折光儀不能在較高溫度下使用;對於易揮發或易吸水樣品測量有些困難;另外對樣品的純度要求也較高。 一般地說,當溫度增高一度時,液體有機化合物的折光率就減小3.5×10-4—5.5×10-4。某些液體,特別是待求折光率的溫度與其沸點相近時,其溫度系數可達7×10-4。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把某一溫度下測定的折光率換算成另一溫度下的折光率。為了便於計算,一般把4.5×10-4作為溫度變化常數。這個粗略計算所得的數值可能略有誤差,但卻有參考價值。換言之,折光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攝氏溫度每變化1度,折光率大約改變0.00045。我們能夠通過下面的公式計算得到校正到20℃的折光率:nD(t) = nD(20) - 0.00045(t-20℃)
其中 nD(t) 是在溫度 t 時實驗測得的折光率。這表明在實驗溫度高於20℃時,nD(20) 比 nD(t) 大;而實驗溫度低於20℃時,nD(20) 則比 nD(t) 小。
例:已知 nD(t) =1.3667, t=25.2℃,計算nD(20)。
nD(t)=nD(20) - 0.00045(t-20℃)
nD(20)=1.3667+0.00045(25.2℃-20℃)
=1.3667+0.00045 × 5.2
=1.36904 光波長的影響
物質的折射率因光的波長而異,波長較長折射率較小,波長較短折射率較大。測定時光源通常為白光。當白光經過棱鏡和樣液發生折射時,因各色光的波長不同,折射程度也不同,折射後分解成為多種色光,這種現象稱為色散。光的色散會使視野明暗分界線不清,產生測定誤差。為了消除色散,在阿貝折光儀觀測鏡筒的下端安裝了色散補償器。
溫度的影響
溶液的折射率隨溫度而改變,溫度升高折射率減小;溫度降低折射率增大.折光儀上的刻度是在標准溫度20℃下刻制的.所以最好在20℃下測定折射率。否則,應對測定結果進行溫度校正。超過20℃時,加上校正數;低於20 ℃時,減去校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