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月底了6月初了,漢碩怎麼復習
一、擇校
擇校問題十分重要,能夠為考研開個好頭,選擇適合的學校,也能提高成功率。北京有漢碩專業的學校不少,而且都不是很簡單。北外屬於難度中上吧。眾所周知,北外在漢教方面一直都不錯,而且比較特殊的就是,北外的公共課走國家線,專業課自劃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對於英語考生還是相對公平的。不然,人家小語種考生外語八九十,英語只有五六十,就很吃虧。
二、專業課備考
專業課備考計劃:
7月-9月:《現漢》認真地在書上做了筆記,並且記憶了一些基礎知識,如基本概念,國際音標和各章大標題。《要略》,第二遍在書上認真劃了重點。教育心理學看了一遍。《引論》看了兩遍。這一階段知識記不住是很正常的,屬於質變之前的量變積累。要隨時整理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然後給勤思的輔導老師發郵件。每天晚上7:00-8:00,看勤思的視頻。
9月-11月:這兩個月,最重要的事情是整理了《現漢》的筆記,整整四大本。《現漢》是仔細整理了一遍,理順了框架和知識點,每天大概有四個小時都在整理這個。事實證明,還是很有用的。其他時間,專業書也要看。哪怕一本書每天只看一個小時,也不能間斷。每天晚上還是有一個小時聽勤思的視頻。
11-12月:這期間,主要抓了專業二。《引論》主要看勤思的沖刺教材,這本教材的引論部分不太詳細,但是框架很清晰,所以根據那個為大綱,補充了書上的知識。這個工作聽起來繁瑣,但是容易記憶。而且在12月沖刺階段,會節約時間。《教育心理學》這個月我還是看書,因為那本書很厚,每天大概看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看完之後晚上抽十分鍾稍微回憶一下。《現漢》就看之前整理的筆記,做了勤思通關寶典的題,把不會的整理出來問勤思輔導員。
12月:這個月的任務艱巨,專業、政治、英語都是要背誦的。如果古漢基礎不是很好,建議提早准備。然後每天每本書抽兩個小時背誦。方法就是把問題分成1234的點,然後記憶,盡量詳細。晚上一定要抽出一個小時,把自己背過的內容大致回憶一遍。
北外專業課非常重要,所以在專業課上費的時間很多,備考過程並不算辛苦,重要的是要有計劃,並且實行。每天學習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是需要保證質量。在專業課備考上,勤思的資料和輔導員的輔導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三、復試備考
北外的成績大概二月底出,但分數線要到三月底,復試是四月初。所以,如果等線出來再准備可能來不及。因此,建議大家提前准備。北外的復試,有聽力、專業面試、英語口語。聽力佔得比重比較小,而且難度就是四六級,所以適當練一練就可以,不用過於擔心。專業方面,除了看初試的基礎書籍之外,需要看看對外漢語教學的案例,詞語辨析,病句之類的。最好每天自己給自己提幾個問題,練習下表達。反正就是復試准備充足第一,放鬆應對第二。在復試方面,勤思也會有一些模擬復試和電話指導之類。
❷ 漢碩題里的簡單加線法指的是後期成分分析法嗎
屬於中心詞分析法。
❸ 對外漢語教學漢語語法的五種分析方法
對外漢語教學漢語語法的五種分析方法
現代漢語語法的五種分析方法是語法學基礎里很重要的一個內容,漢碩考研必考內容, 我在這里把最簡略的內容寫在下面,闡釋中心詞分析法、層次分析、變換分析法、語義特徵分析法和語義指向分析的具體內涵。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對外漢語教學漢語語法的五種分析方法,歡迎閱讀。
1中心詞分析法
分析要點
1.分析的對象是單句;
2.認為句子又六大成分組成——主語、謂語(或述語)、賓語、補足語、形容詞附加語(即定語)和副詞性附加語(即狀語和補語)。
這六種成分分為三個級別:主語、謂語(或述語)是主要成分,賓語、補足語是連
帶成分,形容詞附加語和副詞性附加語是附加成分;
3.作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詞;
4.分析時,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詞作為主語和謂語,讓其他成分分別依附於它們;
5.分析步驟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決定有無連帶成分,最後指出附加成分。
標記
一般用║來分隔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用══標注主語,用——標注謂語,用~~~~~~標注賓語,用()標註定語,用[ ]標注狀語,用< >標注補語。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顯示了句子的主幹,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個句子的脈絡,適合於中小學語文教學,對於推動漢語教學語法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還可以分化一些歧義句式。比如:我們五個人一組。
(1) 我們║五個人一組。
(2) 我們五個人║一組。
總結:中心詞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於某些詞或片語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義關系。
局限性:
1.在一個層面上分析句子,層次性不強;
2.對於一些否定句和帶有修飾成分的句子,往往難以劃分;
如:我們不走。≠我們走。
封建思想必須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於句子的層次關系不同而造成的歧義句子無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點兒。 咬死了獵人的狗。
2層次分析
含義:
在分析一個句子或句法結構時,將句法構造的層次性考慮進來,並按其構造層次逐層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指出每一層面的直接組成成分,這種分析就叫層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認為,層次分析不能簡單地將其看作是一種分析方法,而是應當看做一種分析原則,是必須遵守的。(可以說說為什麼)
層次分析實際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決一個結構的直接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決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之間在句法上是什麼關系。
基本精神:
1.承認句子或句法結構在構造上有層次性,並在句法分析上嚴格按照內部的構造層次進行分析;
2.進行分析時,要明確說出每一個構造層面的直接組成成分;
3.分析時只管直接成分之間的語法結構關系,不管間接成分之間的語法結構關系或句法結構中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構關系;
優越性:
1. 注意到了句子構造的層次性;
如: 他 剛 來 我們 便宜 他 了
│ │__│ │ │___│
│___│ │_____│
他 剛 來 我們 便宜 他 了
__ 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___ ___ ____ _____
2. 有效地分化了歧義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句子;
如:照片 放 大了 一點兒。
_1_ ________2_________ 1-2 主謂關系
__3___ () ___4___ 3-4 述賓關系
_5_ _6_ 5-6 述補關系
照片 放 大了 一點兒。
_1_ ________2__________ 1-2 主謂關系
_3_ ______4_______ 3-4 述補關系
__5__ ___6___ 5-6 述補關系
3.發現新的語法現象,揭示新的語法規律;
如: 父親的 父親的 父親 父親的 父親的 父親
(a) _______1 ______ __2__ (b) ___1___ ______2______
按(a)切分,意思是「祖父的父親」,即曾祖父;按(b)切分,意思是「父親的祖父」,也是指曾祖父——二者意義一樣。
到底哪種是正確的劃分方法呢?
如果要表達: 老師的 孩子的 同學
姐姐的 岳父的 侄子
我們就只能: _______1_______ __2__
通過考察,我們會發現類似「N的+N的+N」,由指人的名詞自相組合而成的偏正結構內部有極強的規律性,按照(a)來劃分是合理的。
而「父親的父親的父親」出現(a)(b)均可的現象則是一種巧合,這就類似於:
1*7+3 = 7+3 = 10 (正確的運算)
1*7+3 = 1*10 = 10 (不正確的運算)
7+3*1 = 7+3 = 10 (正確的運算)
7+3*1 = 10*1 = 10 (不正確的運算)
注意問題:(可以叫切分的原則)
1. 切分句子不能根據語感和語音停頓;
2. 每一層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如果不是單詞,則必須能在別類句法結構中在現;
如:很 有辦法
_1_ __2___
3. 每一層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它們之間組合所依據的規則在語言中必須有普遍性;
如:張三 喝 啤酒
__1__ ____2____
4.一層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彼此組合起來,在意義上必須跟原先結構所表現的意思一致。
局限
1.它只能揭示句法結構的構造層次和直接組成成分之間的顯性語法關系,即語法結構關系,不能揭示句法結構內部所隱含的語義結構關系:
如:我 在 房頂上 發現了 他。
_1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____3______ _____4_______
_4__ __5___ __6__() __7__
由此並不能看出,是「我」在房頂上,還是「他」在房頂上,亦或是「我」和「他」都在房頂上。
2. 層次分析對有些現象只能做出描述,並不能做出解釋:
如:木頭桌子 質量 ——→ 桌子質量
羊皮 領子大衣 —/ → 領子大衣
3變換分析法
產生:
在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由於句中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構關系不同而造成的種種有意思的現象,特別是歧義現象。要揭示這種隱含在句子里邊的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構關系就得尋求新的分析方法,因此,變換分析法產生。
原則:
1. 作為一個合格的變換,一定得形成一個變換矩陣;
2. 在變換矩陣中,左邊作為原句式的一個個實例,形式必須相同,語法意義也必須一致;
3. 在變換矩陣中,右邊的作為變換式的一個個實例,形式必須相同,語法意義也必
須一致;
4.變換矩陣中每一橫行左右兩側的句子,即每一橫行作為原句式的實例和作為變換式的實例,其共現詞之間的語義結構關系必須保持一致;
5. 矩陣中每一橫行左右兩側的句子,即每一橫行作為原句式的實例和作為變換式的實例,二者在語法意義上的差別一致。
作用:
1.變換分析法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分化歧義句式;
如: 咬死了 獵人的狗 咬死了獵人的 狗
(a) ___1___ ___2____ (b) _____1______ _2_
(a):動詞 + 補語(了)+ 名詞1 + 的 + 補語(了)
—→ 把 + 名詞1 + 的 + 名詞2 + 動詞 + 補語(了)
咬死了獵人的狗 —→ 把獵人的狗咬死了
(b): 動詞 + 補語(了) + 名詞1 + 的 + 名詞2
—→ 是 + 指量名2 + 動詞 + 補語(了) + 名詞
咬死了獵人的狗 —→ 是那條狗咬死了獵人
2. 變換分析的運用更有助於我們把語法研究引向深入,揭示更多的語法規律;
① 雙賓結構的遠賓語不能有表示佔有領屬關系的偏正結構充任;
② 現代漢語里不用「被」「給」一類字的受事主語句有一個特點,即受事主語不能是人稱代詞;
③ 使用程度副詞「還」的「比」字句,除了表示比較外,還能表示比擬;而使用程度副詞「更」的「比」字句則不可以;
④ 表總括的程度副詞「都」,強調表示「都」後面所說的性狀或情況適用於它所指向的某個集合中的每一個個體。
局限:
可以分化歧義句,但是不能解釋造成歧義的原因。
如:樓上演著戲。 樓上坐著人。
這兩句話同屬於「名詞[處所] + 動詞 + 著 +名詞」的句式,詞類的序列相同,內部構造層次和結構關系也相同,但卻表達不同的語法意義。
4語義特徵分析法
產生:
由於變換分析的局限,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句子格式相同——詞類序列相同,內部構造層次相同,每一層面的直接組成成分之間的語法結構關系相同,卻會產生歧義,我們才採用語義特徵分析法來解決問題。
如上述:樓上演著戲。(a) 樓上坐著人。(b)
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兩句都屬於「名詞[處所] + 動詞 + 著 +名詞」的句式,可是動詞表示的語法意義卻不相同:
(a)式: 名詞[處所] + 動詞 + 著 +名詞 ——動詞表示活動,表動態
(b)式: 名詞[處所] + 動詞 + 著 +名詞 ——動詞表示存在,表靜態
所以(b)類動詞都有「使附著」的`意味,這樣就可以搞清楚歧義的產生了。
關於語義特徵:
語義特徵原是語義學中的概念,指的是某個次在意義上所具有的特點。我們分析和描寫詞的語義特徵,主要有三個目的:從某個特定的角度對某一個語義類進行再分類;凸顯同屬於一個語義類的不同詞語之間的差異;用來區別看似同義實際並不同義的詞。
語法學中所講的某一小類實詞的語義特徵是指該小類實詞所特有的、能對它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約作用的、並足以區別於其他小類實詞的語義內涵或語義要素。
這里有兩層含義:
1.如果離開具體句式,單純從詞彙角度概括一些詞的語義特點,那不一定有句法上的價值;
2.某些實詞是否具有某種語義特徵,只有結合具體的句法格式才能確定並概括得到。
因此,語法研究中的「語義特徵」,是著眼於分析、概括處於同一句法格式的各個實例中的同一關鍵位置上的實詞所共有的語義特徵。
關於語義特徵分析
所謂語義特徵分析,是指通過分析某句法格式的各個實例中處於關鍵位置上的實詞所具有的共同的語義特徵,來解說明代表這些實例的句法格式之所以獨具特色、之所以能與其他同形句法格式相區別、之所以只允許這一部分詞語進入而不允許那一部分詞語進入的原因。
語義特徵分析為進一步分化同形句式,為根據句法研究的需要對同一類實詞劃分小類,提供了更為可靠的句法、語義依據,因此語義特徵分析無疑使語法研究朝著形式和意義相結合的方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5語義指向分析
關於語義指向和語義指向分析
語義指向,按其狹義的理解,是指句中某個句法成分與哪一個成分之間有語義關系,即只是指舉重的某個成分在語義上跟哪個成分發生最直接的關系。
如: 他熱熱地炸了一盤花生米。 (a)
他高高興興地炸了一盤花生米。(b)
他脆脆地炸了一盤花生米。 (c)
(a)(b)(c)三句的格式完全相同,表面上看,他們彼此的差異只是具體作狀語的詞不同;可在語義上,各句的狀語在語義上所直接聯系的成分是不同的——(a)中「熱熱地」指向謂語動詞「炸」,(b)中「高高興興地」指向施事主語「他」,(c)中「脆脆地」指向賓語成分「花生米」。
通過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語義指向來揭示、說明、解釋某種語法現象,這種分析手段就稱為「語義指向分析」。
需要考慮的問題
1. 前指還是後指?
所謂「前指還是後指」是說那句法成分在語義上是指向它前面的句法成分還是指向它後面的句法成分。
如:我 和 他 先後 去廣州 參加一個會。
↑______↑___∣ [指前]
我 先後 去過廣州 和 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後]
我 和 他 先後 去過廣州 和 福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前/指後]
2.指向句內成分還是句外成分?
如:我很好。——謂語「好」指向句內成分「我」
他被客氣地邀請進了會議室。——狀語「客氣地」在語義上指向句外成分
3. 指向名詞性成分還是謂詞性成分?
如:我才做。 (a)
我才做第二道題。(b)
我才做三道題。 (c)
我才做完。 (d)
以上四個句子,副詞「才」都做狀語,且都為後指,但各自的語義指向卻不同——(a)中副詞「才」指向謂詞「做」;(b)中副詞「才」指向謂詞「做」的受事名詞性成分「第二道題」;(c)中副詞「才」指向數量成分「三道」;(d)中副詞「才」指向表示行為動作結果的謂詞「完」。
4.指向施事,還是受事,還是工具,還是處所,還是其他?
如果某個成分是屬於指向名詞性成分的,就得考慮那個成分是指向施事,還是受事,還是工具,還是處所,還是別的什麼。
如:砍光了。(a)
砍累了。(b)
砍鈍了。(c)
這三個述補結構其補語都是指向名詞性成分的,可是各自的語義指向卻是不同的——(a)的補語「光」指向「砍」的受事;(b)的補語「光」指向「砍」的補語施事;(c)的補語「光」指向「砍」工具。
語義指向分析的作用
語義指向分析結實了句法成分在語法上和語義上的矛盾,指明了句法成分之間,特別是間接的句法成分之間語義上的種種聯系,從而可以比較合理地解釋句法結構和語義結構之間復雜的對應關系。
1.可以進一步幫助分化歧義句式:
如:他有一個女兒,很驕傲。
┌他有一個女兒,他很驕傲。
—→∣
└他有一個女兒,他女兒很驕傲。
2.為解釋某些語法現象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
如:砍光了。
砍累了。
砍鈍了。
3.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課題,引起我們的思考,從而有助於開闊語法研究的思路,將語法研究引向深入。
❹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研教案設計怎麼寫
一般很多學校的漢碩考研都會有「教案寫作」這類題,分值也比較高,但是不用特別擔心,回答這類題也有一定的套路。
篇幅有限,在這里簡要分享給你:
一篇教案一般包括以下這些內容:
一、教學對象
二、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工具
六、教學時間
七、教學過程
八、教學反思
其中教學對象,材料會給你明確,而教學內容,要依據具體的課文內容而定,比如如果你考試的課文是一篇綜合課,那麼教學內容一般包括:
1.帶領學生梳理、串講課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主旨。
2.對重點字詞的發音和用法進行講解。
3.教授重點語法點........的用法
4.運用課文中的語言結構,模仿、描述.......
5.完成相關的練習,如......
如果是口語課或者會話課,教學內容一般包括:
口語課/會話課:
1.串講課文
2.重點詞彙、語法點的教學
3.開展相關主題的討論,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4.講授課文相關功能點
還有其他的課型,在這里就不再一一舉例了。
然後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之類的,按照常規的套路去寫即可,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再繼續提問!
祝你考研成功哦!
❺ 語法學分析的基本方法
現代漢語語法的五種分析方法
現代漢語語法的五種分析方法是語法學基礎里很重要的一個內容,老師上課也會講到,我在這里把最簡略的內容寫在下面,希望能對2017漢碩考研學生的專業課學習有所幫助 詳細闡釋中心詞分析法、層次分析、變換分析法、語義特徵分析法和語義指向分析的具體內涵:了解更多的漢碩考研信息、資料加丹丹老師Q。依舊義烏散散劉思伊爾
一. 中心詞分析法:
分析要點:
1.分析的對象是單句;
2.認為句子又六大成分組成——主語、謂語(或述語)、賓語、補足語、形容詞附加語(即定語)和副詞性附加語(即狀語和補語)。
這六種成分分為三個級別:主語、謂語(或述語)是主要成分,賓語、補足語是連 帶成分,形容詞附加語和副詞性附加語是附加成分;
3.作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詞;
4.分析時,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詞作為主語和謂語,讓其他成分分別依附於它們;
5.分析步驟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決定有無連帶成分,最後指出附加成分。 標記:
一般用║來分隔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用══標注主語,用——標注謂語,用~~~~~~標注賓語,用()標註定語,用[ ]標注狀語,用< >標注補語。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顯示了句子的主幹,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個句子的脈絡,適合於中小學語文教學,對於推動漢語教學語法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還可以分化一些歧義句式。比如:我們五個人一組。
(1) 我們║五個人一組。
(2) 我們五個人║一組。
總結:中心詞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於某些詞或片語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義關系。
局限性:
1. 在一個層面上分析句子,層次性不強;
2. 對於一些否定句和帶有修飾成分的句子,往往難以劃分;
如:我們不走。≠ 我們走。
封建思想必須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於句子的層次關系不同而造成的歧義句子無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點兒。 咬死了獵人的狗。
二. 層次分析:
含義:
在分析一個句子或句法結構時,將句法構造的層次性考慮進來,並按其構造層次逐層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指出每一層面的直接組成成分,這種分析就叫層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認為,層次分析不能簡單地將其看作是一種分析方法,而是應當看做一種分析原則,是必須遵守的。(可以說說為什麼)
層次分析實際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決一個結構的直接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決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之間在句法上是什麼關系。 基本精神:
1. 承認句子或句法結構在構造上有層次性,並在句法分析上嚴格按照內部的構造層次
進行分析;
2. 進行分析時,要明確說出每一個構造層面的直接組成成分;
3. 分析時只管直接成分之間的語法結構關系,不管間接成分之間的語法結構關系或句
法結構中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構關系;
優越性:
1. 注意到了句子構造的層次性;
如: 他 剛 來 我們 便宜 他 了
│ │__│ │ │___│
│___│ │_____│
他 剛 來 我們 便宜 他 了
__ 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___ ___ ____ _____
2. 有效地分化了歧義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句子;
如: 照片 放 大了 一點兒。
_1_ ________2_________ 1-2 主謂關系
__3___ () ___4___ 3-4 述賓關系
_5_ _6_ 5-6 述補關系 照片 放 大了 一點兒。
_1_ ________2__________ 1-2 主謂關系
_3_ ______4_______ 3-4 述補關系
__5__ ___6___ 5-6 述補關系
3.發現新的語法現象,揭示新的語法規律;
如: 父親的 父親的 父親 父親的 父親的 父親 (a) _______1 ______ __2__ (b) ___1___ ______2______
按(a)切分,意思是「祖父的父親」,即曾祖父;按(b)切分,意思是「父親的祖父」,也是指曾祖父——二者意義一樣。
到底哪種是正確的劃分方法呢?
如果要表達: 老師的 孩子的 同學
姐姐的 岳父的 侄子 我們就只能: _______1_______ __2__
通過考察,我們會發現類似「N的+N的+N」,由指人的名詞自相組合而成的偏正結構內部有極強的規律性,按照(a)來劃分是合理的。
而「父親的父親的父親」出現(a)(b)均可的現象則是一種巧合,這就類似於: 1*7+3 = 7+3 = 10 (正確的運算)
1*7+3 = 1*10 = 10 (不正確的運算)
7+3*1 = 7+3 = 10 (正確的運算)
7+3*1 = 10*1 = 10 (不正確的運算)
注意問題:(可以叫切分的原則)
1. 切分句子不能根據語感和語音停頓;
2. 每一層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如果不是單詞,則必須能在別類句法結構中在現;
如:很 有辦法
_1_ __2___
3. 每一層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它們之間組合所依據的規則在語言中必須有普遍性;
如:張三 喝 啤酒
__1__ ____2____
4.一層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組成成分,彼此組合起來,在意義上必須跟原先結構所表現的意思一致。
局限性:
1.它只能揭示句法結構的構造層次和直接組成成分之間的顯性語法關系,即語法結構關系,不能揭示句法結構內部所隱含的語義結構關系:
如:我 在 房頂上 發現了 他。
_1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____3______ _____4_______
_4__ __5___ __6__() __7__
由此並不能看出,是「我」在房頂上,還是「他」在房頂上,亦或是「我」和「他」都在房頂上。
2. 層次分析對有些現象只能做出描述,並不能做出解釋:
如:木頭 桌子 質量 ——→ 桌子質量
羊皮 領子大衣 —/ → 領子大衣
三.變換分析法:
產生:
在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由於句中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構關系不同而造成的種種有意思的現象,特別是歧義現象。要揭示這種隱含在句子里邊的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構關系就得尋求新的分析方法,因此,變換分析法產生。
❻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代碼是045300還是050180啊,究竟屬於文學類還是教育學類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代碼是045300,屬於教育學類。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拓展資料:
為做好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習實踐、學位論文等環節的規范化和培養質量,特製訂《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供各培養單位在制訂實施細則時參考。
一、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具體要求為:
(一)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三)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四)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的人員。
三、學習方式及年限
採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2年(其中課程學習1年,實習及畢業論文1年)。
四、培養方式
採用課程學習與漢語國際教育實踐相結合,漢語國際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相結合, 校內導師指導與校內外導師聯合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參考資料: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網路
❼ 湖南大學漢碩專業課給分高嗎
不高
漢碩的全稱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主要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即針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工作。
簡單的說,就是改革完善漢語,在國際上推廣漢語的專門型人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一個專業型的碩士,簡單地說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偏向於實踐應用的這么一個碩士學位。
專碩,考英語一(日、德、韓、俄、朝鮮語)、354漢語基礎、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專業課可以結合考試大綱來看。
漢語基礎考試由「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應用能力(古代漢語不超過10分,跟高中水平差不多,水平太差就要好好學習)」和「漢語語言分析」三部分組成(語言學綱要是學現漢的輔助教科書)。
❽ 漢碩詞語辨析怎麼准備
用彭小川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示疑201例》復習。
學習彭小川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示疑201例》的解決思路,對詞語辨析、改病句都很用。
齊滬揚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里也有很多實用的例子,可以幫助分析偏誤。
❾ 2017中國石油大學漢碩考研真題分析
,注重書本知識,參照講義,學會靈活運用各方面的變化,好好備考。
❿ 跨專業考研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漢碩專業課應該怎麼去
南開大學漢語國際教育高分學姐考研政治英語專業課經驗
我本科普通二本,本專業,但基本沒去上課,可以算零基礎,考上了南開大學漢碩。
第一、我們先對南開漢碩做個簡單了解。
985.211還是國家漢語教學基地之一。在天津,離我家近,學費較低10000,宿舍三人間,獨立衛生間。題型和參考書穩定,好把握,但是南開專業課壓分,想得高分不容易。
參考書《中國文化要略》《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黃廖《現代漢語》祖曉梅《跨文化交際》盧福波《實用語法》《常用詞語辨析》
第二、然後說說我的考研經歷
成績:政治71英語72專一112專二118
A專業課方面
1.去年四月決定考南開。買好書。
2.五月二十號到六月十號左右,把專業課書看了一遍。文化要略、引論這兩本書過了一遍,知道講了個啥。重點是現代漢語,做了適合自己的筆記。
3.暑假七月回家,網上聽天道考研的課。同時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復習。
4.九月十號回學校接著准備。採取的是逐個擊破法,學完一門學一門。順便每天抽出時間背書。用幾天學完一門,然後瘋狂背。這樣到十月中旬專業課基本差不多了。然後進行專項訓練和知識拓展。就是針對南開的真題去安排模塊復習。比如,各種題型,近義詞辨析,偏誤分析,漢字分析,語法簡答,加拼音,句子結構分析。古漢語繁體字,課文翻譯。文化名詞解釋,簡答分析,論述分析,填空,引論簡答,填空,案例分析。模塊復習到11月中旬。
5.11月中旬開始接著整體把握,看書,框架,知識點,背誦。做南開真題和一些別的學校的真題。認真思考。總結答題規律。
B公共課經驗
1.英語重要的是詞彙,和做題方法。我買的黃皮書,我是從真題中認單詞,通過不斷讀文章來記單詞。十年的真題細細過了三遍。暑假前分析了15篇文章,知道該怎麼學英語了。
九月份來了開始認真過,一天做兩篇,認真分析。做到沒有一個單詞不認識,沒有一句話不會分析結構,沒有一句話能夠精準翻譯的程度。這樣等做完閱讀後,翻譯,完型,寫作能力也就相應的練好了。第二遍是11月份,還是很細。每部分都做,作文抄抄範文。覺得很不錯。期間還在宿舍鑽了一個星期,沒日沒夜的把天道考研網校的課回看了一遍。很有用。12月復印了最近三年的真題做了做。一直保持手感和思維習慣。
2.政治是7月開始的買了很多書都沒看,只用了天道的講義加《1000題》,看一塊講義,做一塊1000題。考前一個月開始背誦大題,上了考場結合材料抄點就可以了。
第三、說說考研最重要的東西
1.信息跟著學姐學長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得到很多寶貴的信息。可是我10月份才有的學姐。她對我很好,每天都抽查我知識點,還給我買了很多好吃的。
2.信念沒有想過換學校,沒有考慮過考不上怎麼辦,我想的是我要考南開!是一定要!別人鼓勵自己一般是你一定能考上。我鼓勵自己就是我已經考上了。哈哈哈哈。。。從來不考慮能不能考上,只是高效率的學。
3.信心信則靈,不信則無。我從來沒有心情不穩地時候,每天晚上看電視12:30睡,晚上8:30起,收拾一個小時去教室,精精乾乾心理就快樂。往那一坐,就剩瘋狂的高效學習了。中午吃完飯回教室鋪上枕頭一趴睡兩個小時醒來瘋狂學習到晚上10:00不是看你花了多少時間,而是看你學會了多少東西。不要自欺欺人。自己和自己比。不要因為別人而亂了分寸。
成功=明確的目標+科學的方法+堅實的腳印,祝大家考研成功。所有的,不管好的,不好的,都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收獲就在哪裡。不要因為你的努力得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就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