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心理研究方法分析

心理研究方法分析

發布時間:2022-09-14 12:56:32

⑴ 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

心理分析法是犯罪心理學研究方法之一。指依據犯罪人犯罪心理與外在表現之間的必然聯系、諸因素與犯罪心理形成之間的必然聯系,通過對外在犯罪行為及其客觀後果和對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分析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與發展變化的規律。心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1)因素分析法;(2)心理實驗法;(3)類型分析法;(4)相關設計法;(5)觀察法等。

概念
但是一直以來在理論界和投資界研究和使用的人很少,沒有受到理論學術界和投資界的重視甚至採取了忽略的態度。在期貨業發達的美國的大學中都沒有心理分析法的課程。但是國際上著名的大師級投資家都對心理分析法高度重視,如索羅斯、巴費特、林奇等。 心理分析法是一種從「市場心理到價格」的分析思路。其定義是,在市場方向即將逆轉或維持原方向的臨界點時,通過推測市場主導勢力控制者的心理價格定位,以此為基礎,分析主導資金的流向(資本流向)從而判斷未來市場走向的方法。毋庸質疑,市場的大方向決定一切(也就是資本的流向)。在期貨市場運用心理分析法意義重大,因為期貨市場是一個人對人的市場,它的參與者是「人」以及受「人」控制的投資機構,而資本流向都是通過參與者的心理預期反映出來的,所以市場方向是受人的心理因素控制的。換個角度考慮,也就是說,資本流向掌握在市場參與主體——「人」的手中。資本受人控制,所以大眾的共同心理對市場走向有很大的影響,有時甚至是決定性因素。

運用心理分析法完成一次操作的原理在於:價格波動始於公眾心理價格的不統一,始於基本平衡態的打破。在市場混亂時建倉,價格會在一個新的公眾心理「共識」 的影響下受到追捧或打壓,直到出現一個公眾心理可以接受的大眾價格。在這個價格上,多空雙方的勢力再一次基本均衡,市場才又開始基本維持盤整態勢,一個上漲(下跌)行情由此結束。我們獲利了結,一次操作完成。我們所要把握的就是,公眾心理達成新「共識」時的市場方向。

市場方向的控制者「人」本身就同時具有感性和理性兩種情態。在參與市場的行為中,投資者總會憑借他們的主觀判斷和客觀基本面因素做出買賣決定,投資者便同時在用感性和理性兩種情態來對待市場。由於單純地運用客觀操作或者主觀操作,投資者們各持己見,不可能達成市場方向預期的完全統一。時常看到,投資者由於單純運用一種分析法操作,在下單的一瞬間,臉上仍帶有迷茫的神色。這可以從側面看出,市場參與者在下單的時候心態很不穩定,而這正是因為前兩種分析法「偶有沖突」造成的。價格波動的原因也可以因此說成:同時具有兩種情態的投資者,依據他們不同的心理預期,不斷磨合的過程。

心理分析法的優勢正是因為,它既包含主觀因素也包含客觀因素,是介於客觀和主觀之間,感性和理性之間的「模糊」分析法。

因同時具備技術面分析法(主觀)、基本面分析法(客觀)的特點,所以從理論上講,心理分析法更好地融合了兩者的優勢,以投資者心理預期為基礎,以一個更中立、更平和的態度預測市場方向,提高了預測的准確度。

⑵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①自然觀察法、②實驗法、③調查法。④個案研究法、⑤測試法。⑥內省法。具體需要根據研究的目的、性質和研究對象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心理學研究方法。

實驗法

①含義:在有計劃、有目的的控制條件下,操縱某些因素以引起心理活動的變化,考察這些因素與心理活動之間的關系,如考察照明情況對按鍵反應的影響。

②優點:可以揭示變數間的因果關系;實驗結果可以重復和驗證;實驗結果數量化指標明確;自然實驗結果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

③缺點:容易產生實驗者效應和被試的要求特徵;實驗室實驗帶有人為性質,外部效度不高;自然實驗對條件控制不夠嚴格,無法保證內部效度。

⑶ 健康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分別是什麼

健康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臨床法等。
這些方法已經成為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strong>研究步驟是:
①提出問題;②查閱文獻;③形成假設;④制訂研究方案;⑤搜集數據和資料;⑥數據和資料的統計處理;⑦結果分析;⑧作出結論。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實際上就是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的過程。心理學家總是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目的以及研究過程各階段的要求來選擇具體的研究方法。

⑷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心理學是一門嚴謹的專業,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相信大家對於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沒有太大的了解,本文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是心理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掌握好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才可能順利的完成相關研究。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依據研究目的或大綱,用感官和外部的輔助工具去直接面對面地觀察研究對象的一種研究方法。它獲取的是第一手資料,真實性較強;獲得的資料更為生動、具體,不會失真。缺點是會受到時間、觀察對象以及觀察者本身的限制,耗費的時間也較長。

二、實驗法。

實驗法是為了弄清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控制一定的條件和創設相關情景而進行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又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優點是可重復檢驗、實驗中的各個指標都准確數量化,得出的結論科學可靠。缺點是被試的主觀能動性可能會影響實驗的客觀性。

三、測試法。

測試法是以信度和效度為指標,利用科學的測驗量表或儀器來測試被試心理品質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實驗迅速、科學且公平,缺點是結果可能會被濫用和曲解。

四、調查法。

調查法是利用調查問卷、訪談提綱等途徑,間接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優點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調查數據,並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與分析。缺點是被試的回答可能不客觀。

五、個案法。

個案法是對某個體或群體在某一段時間內進行調查的方法。優點是調查深入、具體,缺點為耗費時間較長。

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發展心理學(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是研究種系和個體心理發生與發展的學科。心理發展指從動物到人類的心理演變過程。個體心理發展指人類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個生命中心理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心理學主要包括動物( 比較)心理學、兒童心理學、中年心理學和老年心理學等,其中兒童(含青少年)心理學又是發展心理學的主幹內容,發展心理學的狹義概念就是指兒童心理學。研究方法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遵循心理學研究的一般原則,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問卷法和訪談法。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用標准化量表對個體心理特徵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

⑸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

1、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

2、實驗法

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數來考查它對其他變數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3、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4、測驗法

即心理測驗法,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5、臨床法

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鬱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5)心理研究方法分析擴展閱讀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同性一面。

2、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3、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4、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⑹ 教育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教育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幾種:

1、觀察法。觀察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記錄被研究對象行為活動的研究方法,搜集研究資料的初步方法。有經驗的研究者或教師如能善於運用,往往能夠收集到不少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

2、實驗法。實驗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試一定的心理反應的研究方法。以實驗法進行心理學研究的目的,是要搞清楚在有控制的條件下,影響一系列心理變化的因素,即變數。

3、測量法。測量法是指運用標准化的量表(問卷)測定人的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4、調查法。調查法是以提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方法。

5、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教育心理學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

6、教育行動研究。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教育實踐領域中的各種心理學問題,因此教育實踐是推動教育心理研究的強大動力。

⑺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⑻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受外部因素影響產生的偏差,如權威、實驗設計等;個人原因產生的偏差,如研究者的想法、品質等;

沒有控制好混淆變數,導致實驗結果並不完全是由於想要操縱的變數而造成的。

實驗者在實驗過程中,對某種結果有所期待,有意無意的將預期的結果通過表情、動作等暗示給被試,以至於實驗結果有利於證明實驗者假設的現象。

如聰明的漢斯實驗,實驗者希望能證明他的馬會算數,因而在馬蹄敲擊數目正確時,表情及肢體語言會傳遞出興奮,結果證明,馬並不是會算數,而是能夠正確識別主人情緒的變化,從而在達到主人的期望時停止敲擊馬蹄,造成了它會算數的假象。

克服實驗者效應的方法:單盲實驗,被試不知道實驗的目的是什麼,也不接觸實驗者,從而消除實驗者對被試的影響;雙盲實驗,主被試均不知道實驗的目的,實驗的設計者將主試的職責託付給其他人,告知其工作內容,但是不告訴其實驗目的,達到雙盲的效果;

被試接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處理時,反映了有機體受經驗影響而發生的實驗偏差。

如測試兩張恐怖圖片哪一張更恐怖時,被試查看兩張照片的順序,會對其最終評價產生影響。

在自然的條件下(相對於實驗室等認為創立的情境)

對表現心理活動的外部活動進行

系統的、有計劃的觀察

從中發現心理活動的規律性。

觀察法在發展心理學中的兒童心理學應用較多。

例如珍妮·古道爾對黑猩猩的觀察實驗,發現黑猩猩會實用工具,且具有情感。

再如觀察青春期男女生遇到漂亮/帥氣的異性時的反應。

適用觀察法的情況:(1)所觀察的對象或現象無法控制;(2)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些行為的出現;(3)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些現象進行實驗研究(實驗有價值,但是會嚴重損害被試,就不能實驗控制,只能觀察自然條件下出現的這種情況)。

優點在於保持心理的自然性,結果真實。

缺點是結果難以檢驗和證實,研究不可復現;受觀察者主觀因素影響大,易產生觀察者偏見;觀察到的結果,無法確定確切的因果關系(正相關,負相關,不等於因果),因為自然條件下,有很多因素在發生作用。

操縱變數,從而研究出確切的因果關系。

心理學能夠脫離哲學,就是因為實驗方法的出現,開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心理學,而不是思辨方式。

實驗法是,在控制條件下,研究者有系統地操縱自變數,然後觀察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

關鍵在於操縱自變數,控制無關變數或混淆變數。

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1)提出有價值的研究問題,具有理論意義或實踐意義;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很多哲學問題是無法用心理學方法研究的;(2)選擇具體的實驗設計類型,如被試間設計,一組被試只接受一種處理條件;被試內設計,一組被試接受所有條件的處理。(3)實驗觀測,實驗設計實施、收集數據的過程。(4)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5)得出結論。

甲組無插圖;

乙組有插圖;

質疑點在於實驗結果是否因為甲乙兩組被試之間自身的差異造成,而不是插圖造成;

甲組無插圖;

甲組有插圖;

關鍵在於兩次閱讀內容不能一樣,但閱讀難度要一樣。

無關變數的控制:比如第一次在早上九點進行,第二次在下午一點進行,就會對實驗結果有影響。

最後根據實驗的統計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有插圖的故事兒童更好理解。

實踐意義:兒童讀物需要多一些插圖。

假設:人們拒絕一個很大的要求後,對於較小的要求的接受性增加。

被試:隨機抽取並分組的大學生。

操縱變數:是否拒絕過大要求。

甲組:直接向其提出一個小要求。

乙組:先向其提出一個過分的大要求,被拒絕後再提出相同的小要求。

結果乙組對相同小要求的接受率更高,則證明了假設。

舉例:向他人借兩千塊錢被拒絕後,再向其提出借五百塊的請求,更容易借到。

招募被試:通過問卷量表等形式,選出24名情緒穩定且反社會傾向最低的被試,分為兩組。

甲組:6人充當獄警,發警服、警哨和警棍,八小時維持秩序。

乙組:18人充當囚犯,被警車帶走,搜身,換衣服進監獄。

操縱變數:身份、社會角色。

結果:扮演獄警和囚犯的人越來越像真的獄警和囚犯;囚犯被動、壓抑、依賴、無助、自貶;獄警開始侮辱他人、懲罰囚犯、拒絕上廁所等;原計劃兩周的實驗,不到六天就出現了這樣不可控的現象,被迫停止;

結論:人所充當的社會身份,職業角色,在其心理和行為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往往會有該職業所帶來的特定心理和行為特徵。

實踐意義:在教育中,可賦予某種職責,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學生的特點,比如對一個多動,自律性較差的學生,讓其當紀律委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其狀況。

實驗者所要測定的心理活動或者行為,如反應時、正確率、心跳加快等生理指標等。

反應時:刺激施於有機體之後到明顯反應開始所需要的時間,如賽跑時發令槍打出到開始跑步的時間。通過反應時能夠揭示認知活動的階段、花費的時間以及認知活動的復雜程度。

簡單反應時(燈亮了按鍵)-->分辨反應時(紅燈亮了按鍵,綠燈亮了不按)-->選擇反應時(紅燈亮了按左邊,綠燈亮了按右邊)。可以揭示每個階段花費的時間以及信息加工的復雜程度。

實踐意義:路標越復雜,再認時RT越長,不利於指示作用,需要修改設計。

優點:可以揭示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可以重復檢驗結果和結論;數量化指標明確。

缺點:實驗室嚴格控制條件,而現實世界很難控制其他因素,因而當實驗室結論推廣到現實應用中時,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難以推廣應用。

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現象。

包括智力測驗,人格測驗,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心理健康測驗,態度測驗等。 

信度:測驗結果的可靠程度,多次測驗成績高相關,較穩定,說明該測驗信度高。

效度:是否有效的測量了你要測的東西。

深入地研究一個或少數被試的方法。

比如失語症的臨床研究,布洛卡區的發現,布洛卡醫生發現自己的一個病人有特殊症狀,可以聽懂語言,但是說話表達極其困難,在病人去世後,解剖其大腦發現有一塊受損區域,可能導致了失語的症狀。後將該區域成為布洛卡區,負責說話(語言的產生),但是不管語言的理解。

優點:可以探索性的提出假設。

缺點:個案要進行長時間的觀察,耗時長;且樣本很小,結果沒有普遍性和說服力, 需要進一步驗證。

⑼ 如何運用研究方法對心理現象進行有效探索

心理學研究方法大致分為:描述研究(自然觀察法、調查法、個案研究法)、相關研究和試驗研究(實驗室研究和自然研究)及其他研究方法(心理測驗法、自我報告法、內容分析法、語義分析法、社會測量法、元分析法等)
自然觀察法(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後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的方法。

(條件:無法控制的研究對象;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出現;道德因素不能對某現象進行控制;觀察法有兩種方式,一是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過程,成為其中的一個成員;另一種是在旁觀察而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調查法:以提問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就某個或某些問題表達自己想法,可分問卷調查(設計問題表格讓被調查者填寫後做資料搜集)和訪問調查(訪談法),即與研究對象有目的的交談來獲取相關心理特徵和行為信息資料
(特點:根據研究目的選取被試、精心設計訪談計劃和提綱、被試與主試相互影響,訪談法在心理學研究中意義和作用重大。)

個案研究法:是收集單個被試各方面資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徵的一種古老的方法。相關研究法:測試兩個及以上事件研究方法或變數之間的相關程度的非實驗性研究方法,相關方向分為正相關(增加-增加,減少-減少)和負相關(增加-減少,減少-增加;但相關關系並不能代表因果關系)。

實驗研究法:是按照研究目的而計劃的控制或創設條件,以引起或改變被試的心理活動,進而對被試的心理和行為規律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分為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現場實驗)。
(實驗者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在實驗的過程中包含著給予被試一系列變化的刺激信息,稱為變數。由實驗者安排、控制與實施的實驗條件叫自變數或獨立變數。實驗法一般採用兩組被試進行比較,一組是實驗組,另一組是控制組或對照組。)

心理測驗法:是藉助量表對研究對象的心理特徵和行為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心理測驗一般由預先經過標准化處理的問題構成。(基本要求:測驗的信度(可靠程度)與效度(對所測心理品質的有效程度)

閱讀全文

與心理研究方法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操作方法要教給上司嗎 瀏覽:445
goodnote閃退解決方法 瀏覽:881
大烏龜編織方法視頻 瀏覽:364
包皮環切器使用方法 瀏覽:862
大蝦宴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29
教師資格證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 瀏覽:529
如何確定工資發放方法 瀏覽:252
艾滋哪種治療方法副作用小 瀏覽:332
華為運營商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6
餐飲利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182
好的引流方法怎麼形容 瀏覽:852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口訣 瀏覽:110
釣鮁魚的線組方法圖片 瀏覽:266
小米6定位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74
簡單幸運繩的編織方法 瀏覽:427
糖尿病高危人群計算方法 瀏覽:199
煤氣燃燒器安裝方法 瀏覽:281
貔貅怎麼佩戴好貔貅佩戴方法詳解 瀏覽:297
榮耀截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2
花膠的正確泡發方法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