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舞蹈基本功訓練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訓練內容一般分為把上和把下兩部分:
1、把上動作可分: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動作可分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1、舞蹈起源: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2、舞蹈欣賞:
舞蹈欣賞,是人們觀賞舞蹈演出時所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因此,它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認識活動,而是一種特殊的對舞蹈作品的認識活動。舞蹈欣賞,就是觀眾通過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體地認識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對這種生活現象的審美評價。
觀眾在欣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往往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記憶中有關的印象、經驗。以及一系列的想像、聯想等形象思維活動,來豐富和補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動和鮮明。從而能在觀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加寬廣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含義。
2. 少兒舞蹈基本功和技巧訓練有哪些
一 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 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二 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三 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 ,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四 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桿動作組合:
1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擦地組合
2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蹲組合
3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劃圈組合
4 五位腳,單手扶把 小踢腿組合
5 五位腳,單手扶把 移重心組合
6 (雙手/單手)轉腰組合
這些組合,適宜於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五 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六 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七 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有些學生回家也經常自己練習,到課堂上教師可以明顯的感到她的變化和提高,則更要適當的給予稱贊,否則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身體和腿要注意外,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八 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九 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1
十 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十一 舞蹈教學
根據學期開始時制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劇目和小的舞蹈組合,進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循序漸進,按時保質完成計劃.在教授舞蹈動作時,因為學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領悟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有耐心,細致的講解動作要領,告訴她們每一個動作手和腳要往哪裡擺,眼睛看哪個方向.示範之後,要幫助學生擺好動作造型.每個課時保證2-3個新動作,復習上一課時的動作.
1 局部組合訓練
比如手關節的訓練--轉指,培養四肢協調能力的訓練等等,教師根據學生上課情況自己編排
2 背肌
在課程結束之前,讓學生趴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直,手腳同時抬起,用腰和腹部作為支撐點,做背肌訓練.每組10-20個,一般一至兩組即可.
3. 舞蹈技術技巧和訓練方法
一、抱後腿
1、先將腿和跨跟的柔韌性練到位,軟度達到了才能搬上去。
2、腰部力量和柔韌度也要練到,不然也上不去。
3、注意事項:搬後腿時一定要正,後跨根充分外開(膝蓋外翻),腿要開綳直;上身要正,要用到大腰,直立狀態下搬後腿,腰腿跨的協調配合,還有你的控制能力。注意平衡。
二、練習跨根的軟開度
跨分為小跨和大跨,小跨應該比大跨難練。
小跨:坐或者躺在地上,雙腳蹬牆,雙腿垂直於牆面,小腿與大腿要保持90度。兩條大腿在一條線上,然後叫人幫你壓兩個膝蓋。
注意:腰挺直,壓的時候要兩面同時進行,不要一面一面下,不要用猛力,一下一下的逐漸用力。
大跨:面對牆下橫叉,雙腿伸直,找人靠在你的後背上,慢慢往裡推你的身體,直到拉平,橫叉到180度。還可以躺下打開橫叉,兩腿伸直,兩邊同時向下壓,直至腳挨地。多堅持一會,時間越長,越開。
三、腰部軟度練習
跪下腰:躺在一個圓形的器具上面,就這樣待著,時間一長就把腰部環節都拉開了,然後反復做幾次(期間起來的時候要注意抱頭下蹲,回腰,讓腰收放得當)。
四、腰部力量練習
1、腹背肌:仰卧起坐,十個一組、一次五組;背肌的練習是趴在地上,手腳同時抬起,越高越好,保持三分鍾,反復三次。
2、快速下腰: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下腰、摸地就起;反復練習,效果明顯。
五、練前橋
首先要練習倒立,練習倒立中腰部的控制。腿在空中是呈豎叉的。
順序是:左腳撐地、雙手在左腳前撐地(注意抬頭挺胸)、踢右後腿(空中豎叉,注意控制腰)、跟左腿、右腿落地、左腿落地、起腰。
六、壓腳背
1、腳背軟度,也就是綳腳出來的弧度。腳背分為大腳背和小腳背。大腳背最好有人幫你壓,方法是:找人幫你,一手握住腳後跟,另一隻手握住小腳背(腳趾關節上面一點),然後在外開的條件下,握腳後跟的手保持不動,握小腳背的手用力向外拉,拉的同時向下壓,要保證腳踝處的筋都到小腳背。
2、腳的外開度。主要就是靠自己,多站站一位腳,認真練習芭蕾基訓,對舞者以後發展很有好處。多做勾綳腳,綳到極致,在勾到極致。
七、側空翻
側空翻的要點:練習側空翻之前要先練習下腰(摸底就起)、倒立(腰的控制)、側手翻(速度與直立)。然後練習單手側手翻,收放自如之後可以試著找空中的滯空,做側手翻和空翻都要注意抬頭挺胸。
身體的順序應該是:單腳點地,雙手向上伸直,掌心相對起范。前腳落地,腿彎曲,身體重心移動到前腳同時用力蹬地,雙手打開兩側平伸,後腿快速向上踢,這是同時完成的。注意的是:倒重心,蹬地要用力,空中要抬頭挺胸,腰要收住,踢後退好快,另一條腿要快跟,落地要輕。
八、點翻
點翻時要注意胸腰的翻轉和頭部的翻轉。
點翻的要點:雙手呈立圓,不能晃,上手摸天下手摸地;腳要點到位,在半腳尖完成翻轉,腳尖點到你的正側位,注意跨要提起來;大腰要立,胸腰要挑,在一個平面上完成腰的翻轉,不能上下晃。
九、平轉
1、平轉是最基本的旋轉。說幾個要點:頭要有留頭甩頭,盯住一個點,自然乾脆的頭引導你的.轉,看哪就會轉向哪。上身保持直立,腰控制住,不要松。雙手側平舉,保持在一個平面上,轉時向遠方夠。跨立住,不能松。兩條腿要立直,半腳尖立到頭。轉時要保持身體的板狀。雙腳落地點在你的正前方,落腳方向要一致。
十、四位轉
1、四位轉能力的練習:半腳尖的力量和外開(練習腳推地的力量,一下立到頭,重心在你的五個腳趾上,不要歪);跨部控制(轉的過程中要鎖住跨,不能泄);留頭甩頭。
2、四位轉注意事項:半腳尖要立到位,立多久就能轉多久。跨要鎖住,不能泄,不能歪。上身放鬆,保持直立,注意不要挺肚子。要有留頭甩頭,自然到位,盯住一個點,乾脆不拖拉。手要有打手抱手,給你旋轉的勁,保持在二位。旋轉中的勁是用身體帶的,你的動力腿那一面的肩、跨、膝蓋共同帶動旋轉。
孩子們在做動作時往往自我知覺比較遲鈍,不善於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覺地對動作進行自我糾正。
因此,教師要耐心細致地一個人一個人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學生動作上的差誤。
4. 怎樣在家練舞蹈基本功
不晚不晚,只要有恆心,只要能堅持,就能練成很好的基本功。我今年14歲,記得11歲學的舞蹈,基本功練得非常好,全舞蹈房的第一呢,老師也很重視我哦,叫我當小老師,呵呵,對舞蹈的基本功也是很熟悉呢,讓我來告訴你吧,舞蹈的基本功一般分為把上和把下兩部分。 把上動作分: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把下動作分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家裡一定有桌子吧,找一張和自己腰差不多高的桌子,把腳放上去,使放在桌子上的腳和另一隻腳成90°~120°,慢慢的往下壓,壓到自己的極限為止,每天壓後,就會發現自己的韌帶沒有以前那麼硬了,記住,中途不能放棄,一旦放棄,韌帶就會變得和以前一樣硬了,之後,你就開始練習下跨了,家裡有沙發嗎?沙發的後面是平的吧,注意一定要挨地平,不然就沒有效果了,如果家裡的沙發不是這樣,就去找找看,一定會有的,如桌子啊,哦,對了,沒有就去牆壁,牆壁是平的吧,找一塊大一點的牆壁,面向牆壁,進行下跨,慢慢的下,兩只腳挨著牆壁,第一次肯定不能把兩腿全挨著牆壁,叫你爸爸媽媽幫忙,在後面輕輕的用兩腿頂你的屁股,你的跨就會變得更開,一段時間後,你就可以下一個完美的橫跨了,豎跨就不成問題了,接著,就是下腰了,每天睡覺之前,就開始練習,把上半身往床下放,下半身在床上,輕松的下去,沒事的,你就會聽見嘎嘎的幾聲,別嚇壞了,沒事,之後你反而會覺得更舒服,想經常這樣練呢,不過,也別太久了,不然起來時就覺得有些暈了,聽見嘎嘎幾聲後過半分鍾就可以起來了,然後站在床上,兩手向後,撐住大腿,頭向後,放輕松,一分鍾後起來,最後,趴在床上,頭向前看試圖去用兩只手去抓兩只腳,當你前身(腰)起來時,下腰就應該沒問題了,下腰,下跨練成後,基本功就沒什麼大不了,最後姐姐提醒你,千萬別太逞強,也別因為有一個基本功練好了就猛練,更不要練基本功太久了,那樣兩肩就會變寬,使你的身體成三角形,希望你能進步,還有什麼不懂就來問姐姐吧 奧,打字累死姐姐了
5. 求舞蹈基本功練習方法!!!!!
練習搬腿方法:大腰我能下到這樣~
有空的時候,可以練練大踢腿,有助於韌帶的拉開~
6. 舞蹈基本功除了下腰還有劈叉還有什麼嗎
舞蹈基本功包括除了下腰、劈叉之外,還有壓腿、壓肩、推腳背組合、踢後退、劈腿跳、大踢腿、劈腿、小跳組合等。具體的練習方法如下:
壓腿: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
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壓肩: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推腳背組合: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
踢後退: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
劈腿跳: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大踢腿: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劈腿: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
小跳組合: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7.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是什麼
一、素質訓練
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
二、形體訓練
形體訓練即塑造身體的形態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形體訓練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在這里,一般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
扶把動作是藉助把桿進行對身體的柔韌、力量、重心、美感的訓練。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訓練為主。腰在達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須柔韌地靈活地運用。在把桿上,我們可以用胸腰、前旁後下腰、單腿前後下腰、跪下腰等訓練項目。腿的訓練包括胯的開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腳踝關節的柔韌靈活和腳背的綳提。
在訓練中,可以圍繞芭蕾基本元素「開、綳、直」來完成。
開:指髖關節向人體兩側外開。腿部運動過程中,從髖關節到膝關節再到腕關節、腳趾尖全部向外轉開,這樣可以舒展人體的線條,使整條腿看上去更修長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以用蹲等練習。
綳:指腳背有力地綳提。使腳的線條顯得更加修長漂亮。訓練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劃圈、控制等項目練習。
直:指在動作中,主力腿和動力腿的膝蓋都必須直立穩定。訓練過程中,在沒有特定動作需要下必須要求直,使腿更修長優美,增強了身體的表現力。另外,扶把動作訓練的應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樂伴奏,然後再用快速的音樂。但必須節奏鮮明,使學生易懂,從而增強動作的記憶力。
離把動作訓練主要訓練學生在完全脫離把桿的情況下身體做到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通常都以小組合練習。如離把的檫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組合的音樂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採用一些歡快跳躍節奏鮮明的音樂可以增加學生對動作的興趣,促進組合的完成。
三、技巧訓練
學生在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基礎上,進行技巧訓練。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是技巧性很強且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包括「轉、翻、跳」等特技。無論從數量、質量、速度及姿態等方面都要「精」。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的能力、條件、特長來「因材施教」。
訓練中,以單一項目反復訓練為主,力求達到穩、准、動作流暢的標准。
1、轉即旋轉,以身體垂直於地面的軸心,給予恰當的動力,沿著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轉運動。旋轉一般有原地自轉,移動轉和空中轉。
2、翻即翻身。以身體的中心線為軸心,翻轉三百六十度。教學中,我們可以用腰翻身、點翻跟串翻項目進行訓練。
3、跳就是跳躍,即在空中形成一中優美的造型姿態。
四、舞姿訓練
舞姿即身體的基本姿勢形態。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基本舞姿包括手腳的基本形態姿態,基本位置,部法的訓練,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教學中,應該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3、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4、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桿動作組合:
1)、(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擦地組合
2)、(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蹲組合
3)、(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劃圈組合
4)、五位腳,單手扶把小踢腿組合
5)、五位腳,單手扶把移重心組合
6)、(雙手/單手)轉腰組合
這些組合,適宜於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5、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6、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7、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
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8、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9、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1。
10、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8. 女子舞蹈技巧有哪些
跳:大跳,凌空越。大射燕跳。倒踢紫金冠。橫飛燕。
轉:四,五位轉,平轉,跳轉,跪轉,揮鞭轉。
翻:踏步翻身,點翻,串翻,吸腿翻身。
軟度:搬腿前旁後。下腰,下跨。
毯技:前橋,後橋,雲頂,蠻子。
(8)推腳背後軟翻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預防受傷
根據調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依次為脛骨、腳、背、膝、踝,
產生有氧舞蹈的受傷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過度,腳扭傷。韌帶拉傷等。
產生有氧受傷的原因:
1.外因,服裝鞋的問題、准備活動、放鬆、伸展不充分、動作有問題、教練教法不好等
2.內因,自己的舞蹈技術掌握不夠,調整不夠,腿太緊,髖部沒力,急於求成。
預防有氧受傷的方法:
1.針對外因可以,穿適合運動的服裝和鞋、准備活動、放鬆、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練等。
2.針對內因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不急於求成,同時要注意自己身體基本素質的提高。
9. 學那些舞蹈基本功的技巧可不可以告訴我一點點 最近學舞蹈老師總是讓我下腰可以到地 劈叉也要撕下去
如何練舞蹈基本功
一 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二 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三 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 ,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四 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桿動作組合:
1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擦地組合
2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蹲組合
3 (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劃圈組合
4 五位腳,單手扶把 小踢腿組合
5 五位腳,單手扶把 移重心組合
6 (雙手/單手)轉腰組合 這些組合,適宜於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五 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
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六 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七 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有些學生回家也經常自己練習,到課堂上教師可以明顯的感到她的變化和提高,則更要適當的給予稱贊,否則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身體和腿要注意外,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八 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九 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
十 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十一 舞蹈教學
根據學期開始時制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完成哪些舞蹈
劇目和小的舞蹈組合,進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循序漸進,按時保質完成計劃.在教授舞蹈動作時,因為學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領悟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有耐心,細致的講解動作要領,告訴她們每一個動作手和腳要往哪裡擺,眼睛看哪個方向.示範之後,要幫助學生擺好動作造型.每個課時保證2-3個新動作,復習上一課時的動作. 1 局部組合訓練 比如手關節的訓練--轉指,培養四肢協調能力的訓練等等,教師根據學生上課情況自己編排 2 背肌 在課程結束之前,讓學生趴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直,手腳同時抬起,用腰和腹部作為支撐點,做背肌訓練.每組10-20個,一般一至兩組即可 誰說成年人就一定腰腿硬來著?我希望通過科學而循序漸進地練習,能開個好頭。
成人不比少兒的韌帶彈性好,由於少兒的韌帶尚有一定的彈性,而且出於生長發育期,具有可塑性;而成年人的韌帶往往更「牢固」,所以想要提升軟度,一定要在充分熱身運動(比如快走、慢跑等)之後再進行。
首先是熱身運動,越充分越好! 最開始是小幅活動腳腕、手腕、脖子、腰、膝蓋。
1、快走慢跑--其局限性在於僅僅鍛煉了足背腳踝和膝蓋髖關節,上身(包括頭頸肩臂胸腰)的鍛煉就非常小,幾乎沒有。
2、簡易體操--這個運動我比較推崇:因為進行了全身關節的柔和運動,強度不大;但是不常用,因為它缺乏了更流暢的韻律,所以吸引人的程度好像不大。
3、舞蹈組合--不要長於20分鍾,一定要是比較簡單的群舞動作,以古典民族舞的動作為好!我個人認為民族古典舞的動作是全身性的運動,而且加練了身韻,貫穿呼吸,不僅熱身,還能夠練習基本功,更容易讓練習者沉浸於自我陶醉中。
注意如果肌肉和韌帶還沒有活動開,壓軟度是極容易受傷,且不易恢復的。 其次是幅度漸增的軟度練習。 主要是壓腿、壓腰。 練軟度初期必須有老師指導,因為力度、角度、甚至腿、腰部肌肉的用力,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當,可能肌肉變粗事小,韌帶拉傷事大呢。
壓腿--要伸直了膝蓋、綳緊了腳背再壓,不論腿在前還是旁還是後面(後面是最容易讓我們忽視的了!);
前腿:背要直立著以腹部帶力壓前腿,盡可能讓肚皮貼腿,而肩還和腿有一點距離為好!
旁腿:彎曲的一側腰應該似跨過小山一般,立住了腰椎尾椎,在上段腰椎和下段胸椎處側彎。抬到三位的手不要向前倒,彎曲的一側肩膀不要跑到旁腿後面!!一定要用背去找腿!!臉要向天棚看。哪怕第一次甚至幾年後三位上的手也握不住旁腿也千萬不要急功近利地把肩膀搭到腿上或者腿後。髖關節不要太往回縮(容易發生坐髖,將發展為屁股大),也不要太往遠伸,否則控制不穩。當然,為了拉伸韌帶而橫著遠伸的除外。我個人的感覺是:壓旁腿抻腰的作用似乎更大於壓胯。但是當主力腿彎曲,動力腿(被壓的腿)伸直壓的時候,練胯的作用很好!大家可以在直腿旁壓之後,彎腿壓壓胯。
後腿:搭在後的腿務必要伸直、外開!!也就是說不要腳背直沖下方!兩個肩關節、兩個髖關節要在一個平面上!!腰要拔直拉長了向後壓,放在三位的胳膊要先行。然後可以彎主力腿下蹲,此時明顯感覺
到大腿內側筋有抻拉感,但可以忍受。這就對啦!耗一會兒!下叉--和把桿上壓腿的原則沒什麼兩樣。但是壓叉的軟度提升效果遠好於把桿壓腿!! 縱劈:注意後面的腿要伸直、外開!前腿要伸直綳腳背!肚皮貼前腿,抻直腰向後彎。如果有人幫你踩髖關節,那麼後腿的功夫會迅速大幅增長!!再幫你搬胳膊,那你站著搬後腿的問題將在幾個月後得到解決啦!橫劈:先別急!先壓青蛙!震顫著壓大胯小胯,耗一會,再震顫著壓一會,然後開始伸直腿壓腿。和前腿差不多,肚皮往地面靠!此時韌帶實在是讓我們疼痛難忍啊,那就在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上耗上一分鍾。然後再震顫著壓壓,共計五分鍾吧--橫跨最難壓了,因為韌帶又粗又韌數量還多!好好下功夫吧!踢腿--三分壓七分踢!伸直主力腿動力腿(這個直可真難做到,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綳直腳背,腳背帶著上踢(踢不高也沒事,范兒一定要對!)。要快速上踢,在最高點控一下,然後相對慢速回落。踢上15腿,再稍微放鬆一下對自己的要求,把腿盡量踢高地,踢上10-15腿。
下腰--胸腰比大腰似乎容易啊。我就是胸腰好但大腰差很多。胸部拔著腰部抻長著(切記切記!!)
才能下後腰,在三位上的雙手帶著頭向後向下,彎到極限,胸式淺呼吸,堅持半分鍾到一分鍾。注意!!安全第一!最好在軟墊上進行,旁邊有人把著!!由於我們不是專業學生,不必非在一個月內或幾個月內解決軟度,所以,必需從能接受的程度開始練習!我練習時,是以能忍受的疼痛程度為限,振顫著壓,再持續性用力壓,然後再振顫性壓,最後多踢腿或甩腰。--腿踢得高了沒事,腰可千萬不能甩大了!最後是充分放鬆伸展運動! 什麼中間練習啦,小跳啦,動作組合啦,伸展運動啦,二十分鍾吧。 軟度絕對是一分汗水一分疼痛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收獲,沒有任何捷徑 舞蹈也一樣,唯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當你每天忍受著挨過「抓心撓肝」式的疼痛後,進步的喜悅也就向你走來了。不過,練功的進步好似蝸牛,回功的速度可絕對賽兔子!!
--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