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三年級時分秒單位換算教學方法

三年級時分秒單位換算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3 20:39:47

㈠ 時分秒的換算公式是什麼

時分秒的換算公式:時間單位:時、分、秒,1小時=60分,1分=60秒2、鍾面:12大格,60小格。

分針走一圈,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秒針走1圈,分針走1小格,是1分。

不同時刻之間的換算公式:

(一)地方時的換算地方時是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一般均是指地方平太陽時而言。地方時僅取決於經度。地球上任意兩個地點之間,若經度相同則地方時刻相同,而經度的差異必然會產生地方時刻的差異。地方時的換算公式為:

t1-t2=λ1-λ2式中,λ1、λ2分別表示任意兩個地點的經度,其本身含有+、-號,規定東經為+,西經為-;t1、t2分別表示上述兩個地點的地方時。根據此公式可方便地換算兩個不同地點的地方時,但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單位的統一。

(二)區時換算地球上按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地根據經度的不同,分屬於不同的時區。可根據下列公式計算出任一已知經度的地點所處的時區:n=λ/15°式中,λ為某地點的經度,n為所在的時區序號,計算結果四捨五入保留整數。區時是指每一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

任意兩地如果處於同一時區中則具有相同的區時;若時區不同,則區時也不相同,他們之間的關系是:T1-T2=n1 -n2式中,T1、T2分別為兩個地點的區時,n1 、n2分別為這兩個地點所在的時區序號,規定東時區為+,西時區為-。用此公式可以方便地進行任意兩時區的區時換算。

(三)地方時同世界時的換算由於世界時是指0°經線的地方時,所以在地方時換算公式中,以T0表示世界時,以t表示某一地點的地方時,以λ表示該地點的經度,仍然是東經為+,西經為-,則得:T0-t=0-λ所以:T0=t-λ用此公式可進行任意地點的地方時刻與世界時的換算。

(四)區時同世界時的換算由於世界時即0時區的區時,所以在區時換算公式中,只要以世界時T0代替某一時區的區時即得:T0-T=0-n所以:T0=T-n在上述公式中,地方時換算和區時換算是兩個基本的公式,其他公式均可在理解概念的前提下推論得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區時的換算。

㈡ 時分秒單位換算是什麼

時分秒單位換算:1時=60分,1分=60秒,1時=3600秒。時分秒的英文縮寫依次為:h,min,s。

時間單位及進率:

1世紀(Century)=100年(year) 1年=12個月(month) 1個月=30天(day)(注:平年2月為28天 閏年2月為29天 1、3、5、7、8、10、12月為31天) 1天=24小時(hour) 。

在進行單位名稱的改寫時,就要用到進率。方法是:高級單名數×進率=低級單名數;低級單名數÷進率=高級單名數。

時間形式:

直線時間:在直線上運動的點所形成的時間。

線段時間:在線段上運動的點所形成的時間,即時段。

時間點:在某一位置上的點所形成的時間。

零時間:始終不動的點所形成的時間。

不存在時間:

相對不存在時間:不是相對於能在最高維度上運動的點的虛時間。

絕對不存在時間:相對於能在最高維度上運動的點的虛時間。

其它形式時間:在曲線、拋物線、折線等上運動的點所形成的時間。

㈢ 時分秒的換算公式是什麼

時分秒的換算公式:1時=60分,1分=60秒,1時=3600秒。

時分秒的英文縮寫依次為:h,min,s。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鍾,或者1/24天。

與空間關系

空間使事物具有了變化性,即因為空間的存在,所以事物才可以發生變化。空間是沒有能量的事物,即當事物能產生變化時,變化產生的能量已經和阻礙的能量相互抵消。點在空間中變化對點的描述稱為被描述點相當於該點的時間(該點運動到某一位置時,被描述點都會有唯一的對應位置,稱為此時被描述點的位置)。

被描述點可以隨時間變化位置不變,可知時間與被描述點的位置有函數關系。

㈣ 時分秒的換算公式是什麼

一小時等於60分鍾,一分鍾等於60秒。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逐漸將「大時」淡忘,而「小時」沿用。

國的古代計時單位

剎那、念、瞬、彈指、羅預、須臾。

二十剎那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

根據印度《僧只律》中記載:「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

據此可以推算:一天一夜以24小時計的話,有9600萬個「剎那」,480萬個「念」,24萬個「瞬間」,1.2萬個「彈指」,600個「羅預」,30個「須臾」。

㈤ 單位換算竅門口訣

1、添0或去0的單位換算方法

口訣:大單位變小單位,在數字後面加0,進率有幾個0就加上幾個0;小單位變大單位,去掉數字後面的0,進率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例1:25米=(250)分米

300厘米=(30)分米

解析:25米變為分米為單位時,屬於大單位變成小單位,要在25後面加上0,因為米和分米之間的進率是10,10有一個0,所以要在25的後面加上一個0,變成250就可以了。300厘米變為分米為單位時,屬於從小單位變成大單位,要去掉300後面的0,因為厘米和分米之間的進率是10,10有一個0,所以把300去掉一個0,就變成了30。

這種方法在一至三年級換算單位時使用,而且在小單位變大單位時,要變的數字後面的0的個數,要大於等於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的0的個數,否則,需要去掉的0的個數不夠,就必須通過移動小數點的方法來做了。

為了方便計算,這句口訣還可以簡單記為:大變小,加0,小變大,去0,進率有幾個0就加上(或去掉)幾個0。

2、化成分數的單位換算方法

在三年級下冊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時,還學到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在方法一中,遇到小變大的情況時,數字後面的0的個數有時會小於需要去掉的0的個數,這時,換過單位後的數字就要寫成分數的形式,這個分數也可以化為一個小數。

口訣:進率在分母,數字在分子

例2:5角=(5/10)元=(0.5)元

46克=(46/1000)千克=(0.046)千克

解析:5角變成以元為單位時,屬於小變大,進率是10,需要去掉一個0,但是5的後面沒有0可以去,所以最後要變成一個分數,根據換單位的口訣,這個分數的分母就是角和元之間的進率10,分子就是角前面的數字5,要填的分數就是5/10。把分數化成小數時,看分母有幾個0,就把5化成幾位小數,5/10的分母有一個0,所以化成小數就是0.5。

46克變成千克時,也屬於小變大,把克和千克的進率1000寫在分母,46寫在分子的位置就可以了。化為小數時,因為分母有三個0,化成的也應該是三位小數,但是克前面的數字46隻有兩個數,所以要在46的左邊先加上一個0,湊夠三個數,在加的那個0的左邊點上小數點,就變成了0.046。

3、移動小數點的單位換算方法

口訣:大單位變小單位,小數點向右移,進率有幾個0就向右移幾位;小單位變大單位,小數點向左移,進率有幾個0就向左移幾位。

這句口訣的內容和第一種方法其實意思相同,在一個整數的後面加上0或去掉0時,其實就是移動這個整數的小數點的過程。

例3:3.12千米=(3120)米

78平方分米=(0.78)平方米

解析:把3.12千米變成以米為單位時,屬於大單位變小單位,小數點應該向右移,因為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有三個0,所以把3.12的小數點向右移三位,就變成了3120米。

把78平方分米變成以平方米為單位時,屬於小單位變大單位,小數點應該向左移,因為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進率是100,有兩個0,所以把78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變成0.78就可以了。

這句口訣也可以簡單記為:大變小,向右移,小變大,向左移,進率有幾個0就向右(或向左)移幾位。

同學們要注意,在用這三種方法進行單位換算時,一定要記清楚換算的方向和和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進率,特別是單位之間的進率,內容比較多,如果記不清或是記錯,會直接影響做題的正確率。各單位之間的進率見圖1。

4、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

除了以上三種換算方法,還有一類單位,就是時間單位,共有六個時間單位:年、月、日、時、分、秒,它們之間的換算需要有計算過程:

口訣:大單位變小單位,乘以進率;小單位變大單位,除以進率。

簡單記法:大變小,乘以進率;小變大,除以進率。

例4:15分=(900)秒

36分=(0.6)時

3年=(36)月

60時=(2.5)天

解析:分變為秒,屬於大變小,用15乘以進率60,得900秒;分變為時,屬於小變大,用36除以進率60,得0.6時(沒有學過小數除塵時可以寫成分數,依照第二種方法,進率在分母,數字在分子);年變為月,屬於大變小,用3乘以進率12,得36;時變為天,屬於小變大,用60除以進率24,得2.5。

㈥ 時分秒單位換算是什麼呢

1時=60分,1分=60秒,1時=3600秒。時分秒的英文縮寫依次為:h,min,s。

時間單位及進率:

1世紀(Century)=100年(year) 1年=12個月(month) 1個月=30天(day)(注:平年2月為28天 閏年2月為29天 1、3、5、7、8、10、12月為31天) 1天=24小時(hour) 。

在進行單位名稱的改寫時,就要用到進率。方法是:高級單名數×進率=低級單名數;低級單名數÷進率=高級單名數。

1、毫秒

毫秒是一種較為微小的時間單位,是一秒的千分之一(0.001秒),簡稱ms。

2、微秒

微秒(microsecond)即百萬分之一秒(10的負6次秒),簡稱μs。

3、納秒

納秒(nanosecond)即一秒的10億分之一(10的負9次秒),簡稱ns。常用作內存讀寫速度的單位。

4、皮秒

皮秒(picosecond)即納秒的千分之一(10的負12次秒),簡稱ps。最快晶體管的運行以皮秒計。

5、飛秒

飛秒(femtosecond)也叫毫微微秒,即10的負15次秒,簡稱fs。是標衡時間長短的一種計量單位。

㈦ 時分秒的換算公式是什麼

時分秒的換算公式:1時=60分,1分=60秒,1時=3600秒。

時分秒的英文縮寫依次為:h,min,s。小時(hour)是一個時間單位,但是不是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

了解時分秒之間的單位換算:1小時=60分鍾,1分鍾=60秒。題目中要求從小單位往大單位換算,即從秒換算到分,從分換算到小時,那麼可以知道。

1秒=60秒÷60=1分鍾÷60=1/60分鍾,同理,1分鍾=60分鍾÷60=1小時÷60=1/60小時,所以時分秒之間的換算從小單位往大單位換算除以60。

時間介紹:

一分等於60秒,分和秒的進率是60,所以一分等於60秒,然後我再說一下一年等於四季,一季等於3個月,一個月等於30天。

一天等於24小時,一小時等於60分,一年有365天,所以仔細算算人活在世上的時間最多也就是3萬多天。

㈧ 時分秒之間的進率是

1小時=60分鍾=3600秒。

小時是一個時間單位。小時不是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而是與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相協調的輔助時間單位。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鍾,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數學中常用「h"表示。

秒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有時也會借用英文縮寫標示為sec.。

國際單位制詞頭經常與秒結合以做更細微的劃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us(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和ns(納秒,十億分之一秒)。雖然國際單位制詞頭雖然也可以用於擴增時間,例如ks(千秒)、Ms(百萬秒)和Gs(十億秒),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子使用,大家都還是習慣用60進制的分、時和24進制的日做為秒的擴充。

(8)三年級時分秒單位換算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世界時是採用天體測量的方式測定時間,而因為各種因素,相對於原子時會有微小的誤差。為了協調世界時和原子時,科學家們在處理協調世界時。協調世界時秒以下的數字採用原子時的數據。當世界時和原子時差別達到一秒的時候,會進行跳秒或者負跳秒。具體程序如下:

當世界時慢了,就讓UTC增加一秒。23時59分59秒--23時59分60秒--0時0分0秒

當世界時快了,就讓UTC減少一秒。23時59分58秒--0時0分0秒

跳秒或負跳秒只在12月31日或6月30日進行。跳秒由國際時間局作出決定,提前通知各授時單位,全世界統一執行。由於時差的關系,對於不同的國家可能不一定在晚上進行跳秒和負跳秒。

㈨ 小學三年級數學單位換算

1、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積單位換算: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體(容)積單位換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單位換算: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貨幣單位換算:
人民幣單位換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時間單位換算:
1世紀=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時1時=60
分1分=60秒1時=3600秒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時分秒單位換算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季度開票金額計算方法 瀏覽:31
電腦操作方法要教給上司嗎 瀏覽:445
goodnote閃退解決方法 瀏覽:881
大烏龜編織方法視頻 瀏覽:364
包皮環切器使用方法 瀏覽:862
大蝦宴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29
教師資格證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 瀏覽:529
如何確定工資發放方法 瀏覽:252
艾滋哪種治療方法副作用小 瀏覽:332
華為運營商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6
餐飲利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183
好的引流方法怎麼形容 瀏覽:852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口訣 瀏覽:110
釣鮁魚的線組方法圖片 瀏覽:266
小米6定位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74
簡單幸運繩的編織方法 瀏覽:427
糖尿病高危人群計算方法 瀏覽:199
煤氣燃燒器安裝方法 瀏覽:281
貔貅怎麼佩戴好貔貅佩戴方法詳解 瀏覽:297
榮耀截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