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言類方法包括講解法、描述法還有哪些
摘要 (一)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譯法也叫語法翻譯法,是中世紀歐洲人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所採用的方法。在課堂里,教師藉助語法進行教學,認為背誦語法規則是學習外語的捷徑。
B. 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 方法 ,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學習的內容,讓我們看下有哪些教學方法:
李秉德教授主編學論中的教學方法分類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 教育 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常見的教學方法分類有: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 辯論 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
有7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使用口語來描述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則和澄清規則。
2..談話法又稱回答法,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傳播和學習知識的方法。其特點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現有的 經驗 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獲取新知識或鞏固和檢查所獲得的知識。
3.討論方法是一種方法,使整個班級或小組圍繞某個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共同探索,互相激勵,進行頭腦風暴和學習。
4.演示方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現代教學方法向學生展示物理或物理圖像進行觀察,或通過示範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它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通常與講座,對話,討論等結合使用。
5.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培養各種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
6.實驗法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某些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通過觀察這些變化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一種常用於自然科學學科的方法。
7.實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使用某些實習場所,參加某些實習,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相關的直接知識,或者驗證間接知識並全面應用所學知識
C. 教學目標的描述方法
1.行為主體教學目標表述的應該是學生的行為,因此行為主體是學生。在實際的目標表述中,行為主體可以省略,但是從邏輯上去判斷主體應該是學生。例如,「能夠獨立復述課文」,這個目標的邏輯主語是學生。D. 教學方法怎麼寫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類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
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
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確
2、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
3、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說課和講課最大的不同在於,說課是說教材,說教學方法,說教學目的,說教學重難點,說那你如何講,而講課的教案也要寫教學目的和重難點,但是,接下來主要寫教學流程(即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備注等內容)。也就是說,在說課稿中,你首先要說明你講的內容是哪個版本(人教,北師大,或者滬科版),哪個年級或第幾冊,第幾章第幾節的內容;然後說明該部分內容的教學目的及教學重難點是什麼,然後介紹你在本次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設計理念(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實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和豐富多彩,這里所闡述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講授式的教學方法
1、定義: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2、具體實施形式:
⑴講解教學方法
⑵談話教學方法
⑶討論教學方法
⑷講讀教學方法
⑸講演教學方法
3、運用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⑴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
⑵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清晰、精練、准確、生動等特點。
⑶善於設問解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二、問題探究式
1、定義:教師或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的方法。
⑴問題教學法
⑵探究教學法
⑶發現教學法
3、運用發現教學法與探究教學法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⑴努力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究發現的良好的教學情境。
⑵選擇和確定探究發現的問題(課題)與過程。
⑶有序組織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究發現活動。
4、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的基本步驟:
⑴創設問題的情境
⑵選擇與確定問題
⑶討論與提出假設
⑷實踐與尋求結果
⑸驗證與得出結論
三、訓練與實踐式
1、定義: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2、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中的各種具體教學方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
1)、示範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示範操作和講解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在示範教學中,教師
對實踐操作內容進行現場演示,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強調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使學生邊做邊學,理論與技能並重,較好地實現了師生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本課程中示範教學主要應用於創造變異方法的教學中。如各種作物的雜交自交技術、人工誘變技術、原生質體的分離、雜交技術、基因工程操作技術等。
2)、模擬教學法
是在模擬情境條件下進行實踐操作訓練的教學方法,模擬教學法通常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後,實踐操作前進行。本課程實踐教學嚴格受作物生長季節的限制,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項目實施至少需要一個生長季節,甚至幾年的時間,因此,教學中應注重模擬教學法的應用。本課程模擬教學法主要應用於雜交親本的選擇、雜種後代的處理等實踐教學項目。
3)、項目教學法
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項目而使學生獲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其實施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步驟一般為: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個性化"的學習,主張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學生通過完成教學項目,能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既掌握實踐技能,又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既學習了課程,又學習了工作方法,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本課程作物育種目標制定、雜種後代單株選擇、株系選擇、自交系配合力測定等均可應用項目教學法。
四、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
1、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
現代教學媒體根據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和交互媒體等。
2、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多方面的教學功能,其中主要的方面體現在:
⑴再現功能。
⑵集成功能。
⑶交互功能。
⑷虛擬功能。
E. 幾種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介紹
相信大家都由過這種到那種老師在上講課,學生在下連連打哈欠無奈的情況。怎麼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度是現在教育者們頭疼的問題。我認為只有善於挖掘教學中的趣味性,科學合理的調動和利用好學生的興趣,尊重、關心、賞識每一個學生,才能使他們把學習當做一種享受和一種需要。那麼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教學方法。
1、 大腦風暴教學法: 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表意見,並對其意見的正確 性或准確性教師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它是一種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思想和觀點的工作方法。被廣泛應用於教學、企業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職業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通過大腦風暴法,討論和收集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也稱為建議集合),通過集體討論得出結論。
2、案例教學法: 是指通過—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 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的宗旨不是傳授最終真理,而是通過—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確答案,他真正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在課堂上,每個人都需要貢獻自己的智慧,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學生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
3、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 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採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在許多情況下,參加項目教學工作小組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和工種,不同的職業專業領域,目的是訓練他們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與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部門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和對參與的整個項目完成的能力。
4、讀書指導法: 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獨立的獲取知識,培養自 我學習能力的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參考書,指導學生預習,復習、使用工具書以及閱讀相應的課外書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需要他們自己的閱讀和領會,因此讓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是十分必要的,讀書指導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認真讀書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可以彌補教師講授的不足;也有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並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學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5、實習作業法: 實習作業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或校外進行 實際操作,把書本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方法。該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採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書本知識、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對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和實現勞動技術教育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6、發現法: 發現法也稱解決問題法,該法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心理特點出發,以發 展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溝為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去發觀、回答和解決問題。運用這種方法,可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充分發揮認識能動性,發展對掌握知識的探究和創造精神。運用發現法的一般程序是:
(1)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或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出並探究問題的要求;
(2)學生利用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對課題進行分析、思考,提出解答的假設;
(3)引導學生展開爭論,驗證假設;
(4)對爭論做出總結;得到原理或概念並檢驗核實。該方法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靖神,使學生學到科學認識的方法。但也有不利於學生掌握系統知識的弱點。
F. 教學方法的概述
教學方法的概述
教學方法的概述,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那麼我整理出來了教學方法的概述相關內容,一起來閱讀看看吧!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方法概述
(一)教學方法的定義
1、教學方法是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活動時所採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
a、教學方法是以教學目標為指向的。
b、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展開的。
c、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聯系的活動方式,是教師發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它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
(二)教學方法的特點:
1、相對性 2、針對性 3、綜合性 4、多樣性
(三)教學方法的分類:
1、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
a、講述教學法
b、演示教學法
c、練習教學法
2、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a、自主學習教學法
b、合作學習教學法
c、探究學習教學法
3、教與學並重的教學方法
a、角色扮演教學法
b、討論教學法
c、問題教學法
(四)教學方法的選擇考慮因素:
1、分析教學內容
2、確定教學目標
3、了解學生的特徵
4、了解教師自身的特徵
5、認識和利用教學資源
6、確定教學組織形式
7、選擇適宜的教學媒體
教學方法概述
一、 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的關系:
教學方式應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進行的個別操作活動。
二、 教學方法的概念: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可以達到教學目的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
三、 教學方法的意義:
1、教學方法是聯系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紐帶;
2、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
3、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4、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師威信和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
5、教學方法影響學生身心發展、
四、
1、古代的教學方法(個別教學):
古代社會特別是在我國封建專制社會的學校,只要是形成了教師滿堂灌輸、學生呆讀死記的注入式教學方法。
2、、近代的教學方法:
要求教師不僅要清晰而連貫的講授,還採用了演示、觀察、實驗等由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學習的各種方法。
3、現代的教學方法:
現代試聽手段的普遍運用,不僅大大豐富了教學傳遞信息的途徑,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
4、教學目的和任務:
教學內容、時代要求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影響教學方法發展的直接因素。
五、當代國內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為推進素質教育,教育部發文倡導的新的教學方法:
1、愉快教學法: 是上海特級教師倪谷音首先倡導的。它要變「厭學」為「好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情景教學法: 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李吉林首創的`。
3、嘗試教學法: 由江蘇常州特級教師邱學華首創。嘗試教學法,是給學生創造一定的條件,讓學生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變先講後練為先練後講。
4、成功教學法: 是以上海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為首的一批教改研究者首先提出的。
六、當代國外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已經深深的影響了我國的教學改造,並已廣泛的運用到了我國的教學實踐中:
1、發現法: 通常稱作發現學習或問題教學法,就是讓學生通過獨立工作,自己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掌握原理的一種教學方法。由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所倡導。
2、範例教學法: 由德國教育家瓦·根舍因創造的。範例教學法的教學內容必須具有基本型、基礎性、範例性等三個基本特徵。
3、目標教學法: 是依據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和「掌握學習策略」。
4、程序教學法(機器教學法): 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斯金納倡導的。
5、「綱要信號」圖表教學法: 是前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創造的。
6、暗示教學法: 又稱啟發式外語教學法或啟示法。是保加利亞教育心理學家喬治·洛扎諾夫提出的。暗示教學法可以比傳統方法進度快5—50倍。
7、非指導性教學法: 又叫促進教學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的首創。(判)人際關系是非指導性教學法的核心與關鍵。
G. 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的基本類型有: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任務驅動法、參觀教學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積極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沿知識。
H. 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的宗旨不是傳授最終真理,而是通過—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確答案,他真正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
2、頭腦風暴教學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表意見,並對其意見的正確性或准確性教師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它是一種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思想和觀點的工作方法。被廣泛應用於教學、企業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職業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通過大腦風暴法,討論和收集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也稱為建議集合),通過集體討論得出結論。
3、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採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分工完成整個項目。
5、實習作業法:實習作業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或校外進行實際操作,把書本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方法。該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採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書本知識、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對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和實現勞動技術教育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6、發現法:發現法也稱解決問題法,該法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心理特點出發,以發展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溝為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去發觀、回答和解決問題。運用這種方法,可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充分發揮認識能動性。
7、講授法: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8、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
I. 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
1、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3、直觀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生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8、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J. 教學方法有哪些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10)教學方法描述法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