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用防雷措施有哪些
1)架設避雷線。
(2)提高線路本身的絕緣水平。
(3)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頂線兼做防雷保護線。
(4)加強對絕緣薄弱點的保護。
(5)採用自動重合閘裝置。
(6)絕緣子鐵腳接地。
(7)防直擊雷 裝設避雷針以保護整個變配電站建築物免遭直擊雷(8)進線防雷保護 在進線1~2km段內裝設避雷線,使該段線路免遭直接雷擊,以免雷電壓沿線路侵入變電站內損壞設備。(9)配電裝置防雷保護 為防止雷電沖擊波沿高壓線路侵入變電站,對電力變壓器造成危害,在變配電站每段母線上裝設一組閥型避
⑵ 防雷措施有那幾種
防雷措施有很多種,其中室外防雷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要停留在山頂、山脊或建(構)築物頂部。
2、不要停留在鐵門、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
3、應迅速躲入有防雷保護的建(構)築物內,或有金屬殼體的各種車輛及船舶內。不具備上述條件時,應立即雙腳並攏下蹲,頭部向前彎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因為雷電流經落雷點會沿著地面逐漸向四周釋放能量。此時,行走之中人的前腳和後腳之間就可能因電位差不同,而在兩步間產生一定的電壓。
4、不要在大樹(在野外有時也可以憑借較高大的樹木防雷,但千萬記住要離開樹干、樹葉至少兩米的距離。)、電線桿、廣告牌、各類鐵塔底下避雨。因為此時,大樹潮濕的枝幹相當於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接觸大樹、電線桿、各類鐵塔就彷彿手握防雷裝置引下線一樣,就很可能會被雷擊。
5、不要在水邊(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窪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乾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
(2)學校採用什麼防雷方法擴展閱讀
防雷安全技術:
1)保護零線必須採用絕緣導線。配電裝置和電動機械相連接的PE線應為截面不小於2.5mlIf的絕緣多股銅線。手持電動工具的PE線應為截面不小於1.5m玉的絕緣多股銅線。
2)PE線上嚴禁裝設開關或熔斷器,嚴禁通過工作電流,且嚴禁斷線。
3)相線、N線、PE線的顏色標記必須符合以下規定:相線Ll(A)、L2(B)、L3(C)相序的絕緣顏色依次為黃、綠、紅色;N線的絕緣顏色為淡藍色;PE線的絕緣顏色為綠/黃雙色。任何情況下上述顏色標記嚴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⑶ 學校計算機教室用電、防雷知識請教。
我來說吧,這個是這樣的
首先,電腦數量太多,需要單獨拉線,考慮每台電腦功率400W(按最大估算),總功率為25.6KW,迴路應能承受25600/220即116A電流,至少用10平方的銅塑線,線路應該設施齊全,有空開、刀閘開關漏電保護裝置等等,且均滿足額定電流;
其次,雷電入侵計算機系統,考慮兩個方面:電源入侵和網路入侵。針對電源入侵,可採用前端接抗浪涌設備的簡易辦法,同時配電一定要接地良好,有條件的話找專業防雷公司幫忙,購買專業防雷設備;針對網路線路入侵,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網路前端採用光纜傳輸,可直接避免雷電入侵雙絞電纜。
⑷ 防雷防電安全知識
一、在哪些地方容易遭雷擊
一般來說,雷擊容易發生在土壤電阻率較小和土壤電阻率變化明顯的地方。有金屬礦床的地區、河床、地下水、地下水出口處、山坡與稻田接壤處、山坡和山腳下、 河邊、湖邊、海邊、低窪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擊的地方。一些孤立的鐵塔、煙囪等高大建(構)築物,也容易遭受雷擊。當雷雨來臨時,由於樹木比較高大,容易受雷電襲擊。在雷雨天應遠離大樹,並盡可能下蹲,雙腳並攏。浴室為何成雷擊高發區?在家中,衛生間的水管多為金屬體,導電強,所以雷雨天衛生間自然成為家中雷擊高發區。並且,市民在樓頂上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絕大多數沒有連接避雷設備。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時為了採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鐵架,萬一打雷,熱水器就有可能成為「引雷器」,造成雷擊事件。
二、被雷擊後如何急救
被雷擊後可以採取如下辦法急救:
1、傷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帶等。
2、立即口對口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堅持到病人蘇醒為止。
3、手導引或針刺人中、十宣、湧泉、命門等穴。
4、送醫院急救雷雨天不要在樹下避雨。雷雨天不要進棚屋。電源線不要超負荷。不要用濕手濕布擦帶電燈頭。 雷雨季節空氣潮濕,正是觸電事故的多發季節,大家應及時更換陳舊老化或破損電線,謹防掛落、漏電等意外,傷及人身安全。就大家關心的防禦雷害、防止意外觸電、安全用電、觸電急救等知識,有關專家進行了解答。
三、雷雨天如何防雷擊
有些人認為,建築物只要安裝了避雷針和避雷帶,建築物內的人和設備便不會遭到雷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首先,避雷針有一定保護范圍,當建築物超出避雷針保護范圍時,便不受避雷針的保護。其次,避雷針的性能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如材料規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會增加雷擊概率。再者,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築物不受雷擊,而不能保護建築物內部的人和設備免遭雷擊。避雷針只能將50%的雷電能量泄放入地,其餘50%的能量會通過感應作用和能量耦合,通過各種管線和設備泄放入地。
四、遇到強雷鳴閃電時應注意什麼
遇到雷鳴閃電應注意以下幾點:
1.如有強雷鳴閃電時您正巧在家裡,建議不要冒險外出。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
2.如在野外,應立即尋找蔽護所,以裝有避雷針的、鋼架的或鋼盤混凝土建築物,作為避雷場所,具有完整金屬車廂的車輛也可以利用。
3.沒有掩蔽所時,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里最易受到雷擊。不要呆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盡量避開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乾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不要靠近鐵軌、長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山頂、制高點等場所也不能停留。
4.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和摩托車;不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
5.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採用盡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蹲下,雙腳並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壕溝或土坑裡,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在野外的人群,無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應拉開幾米的距離,不要擠在一起,也可躲在較大的山洞裡。
6.注意當您頭發豎起或皮膚發生顫動時,可能要發生雷擊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擊的人可能被燒傷或嚴重休克,但身上並不帶電,可以安全救護。
7.強雷鳴閃電時,一定不要使用手機!
防範電器火災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防範電器火災可採取以下措施:
1.入戶電源線避免過負荷使用,破舊老化的電源線應及時更換,以免發生意外;入戶電源總保險與分戶保險應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對家用電器的保護作用。
2.房間裝修,隱藏在牆內的電源線要放在專用阻燃護套內,電源線的截面應滿足負荷要求。
3.家用電熱設備,暖氣設備一定要遠離煤氣罐。煤氣管道發現煤氣漏氣時先開窗通風,千方不能拉合電源,並及時請專業人員修理。
4.使用電熨斗、電烙鐵等電熱器件,必須遠離易燃物品,用完後應切斷電源,拔下電器插頭以防意外。
5.遇有家用電器著火,應先切斷電源再救火,切忌直接用水撲滅,以防觸電。
夏季為何要防觸電事故
如何預防夏季高溫炎熱,而此時家用電器使用頻繁。高溫季節,人出汗多,手經常是汗濕的,而汗是導電的。所以,在夏季要特別注意:
1.不要用手去移動正在運轉的`家用電器,如台扇、洗衣機、電視機等等。如須搬動,應關上開關,並拔去插頭。
2.不要赤手赤腳去修理家中帶電的線路或設備。如必須帶電修理,應穿鞋並戴手套。
3.對夏季使用頻繁的電器,如電淋浴器、台扇、洗衣機等,要採取一些實用的措施,防止觸電,如經常用電筆測試金屬外殼是否帶電,加裝觸電保安器(漏電開關)等。
4.如不慎家中浸水,首先應切斷電源,即把家中的總開關或熔絲拉掉,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因浸水、絕緣損壞而發生事故。其次為切斷電源後,將可能浸水的家用電器,搬移到不浸水的地方,防止絕緣浸水受潮,影響今後使用。
觸電後應採取如下急救措施
1.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要馬上切斷電源,關閉開關或用乾燥的木棍、竹竿、干布等不導電物挑開電線、電器,或用帶木柄(乾燥)斧頭砍斷電線,千萬不可用手或潮濕的物體直接推拉觸電人員。
2.在第一時間通過電話通知急救部門,在急救部門未到現場之前,周圍人員應 及時對傷者採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1)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針刺人中、湧泉、內關穴位,切勿輕易放棄搶救。
(2)恢復心跳呼吸後送往醫院作進一步救治,途中要隨時注意觀察,並且要保 持電擊部位的傷口清潔。
(3)緊急搶救的方法如下:在心跳驟停的極短時間內,首先進行心前區叩擊,連擊2-3次。然後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具體方法是,雙手交叉相疊用掌部有節律地按壓心臟,這種做法的目的在於使血液流入主動脈和肺動 脈,建立起有效循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有活動假牙者應先將假牙摘下,並清除口腔內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然後,捏緊鼻孔吹氣,使胸部隆起、肺部擴張。
一、小學生防雷知識
夏季時節是雷電的多發季節,對於各行業,特別是學校單位,人口密集,要特別注意防雷。
(一)戶外避雷
1.外出如遇雷雨,可以蹲下,盡量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並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因為雷擊落地時,會沿著地表逐漸向四周釋放能量。此時,行走中的人前腳和後腳之間就可能因電位差不同,而在兩步間產生一定的電壓。
2.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下雨時,大樹潮濕的枝幹相當於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彷彿用手摸避雷針一樣。所以,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以外。
3.下雨時不要在水邊(江、河、湖、海、塘、渠等)、窪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乾燥的住房避雨,山區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裡避雨。
4.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於導電物質,雷雨天氣有時能夠起到引雷的作用。隨身所帶的金屬物品應該暫時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電停後再拾回。
5.不要觸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線、自來水管、用電器的接地線、大樹樹乾等可能因雷擊而帶電的物體,以防接觸電壓或者接觸雷擊和旁側閃擊。
6.雷雨、暴雨天氣時,在戶外最好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滋波也會引雷。
7.遇到雷雨,暴雨天氣外出時,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絕緣作用。
(二)室內避雷
1.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和球形雷飄進室內。
2.碰上雷雨天氣,在室內遠離進戶的金屬水管和與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電話線及電視饋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科學穩妥的辦法是在電源線上安裝電源避雷器,在電話線上安裝電話避雷器,在天、饋線上安裝天、饋避雷器並做好接地。保持屋內的乾燥,房子漏雨時,應該及時修理好。
4.進戶電源線的絕緣子鐵腳應做接地處理,三相插座應連好接地線。
5.晾曬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
6.不要在涼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開電線,不要站立燈泡下,最好是斷電或不使用電器。
二、小學生防汛知識
(一)住宅被淹時如何避險?
這種情況一般是針對洪泛區低窪處來不及轉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沒或圍困。假如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有效的辦法是:一是安排家人向屋頂轉移,並盡量安慰穩定好他們的情緒;二是想方設法發出呼救信號,盡快與外界取得聯系,以便得到及時救援;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將家人護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築物上或較安全的地方。
相關概念:
警戒水位:汛期江河洪水普遍漫灘,堤防臨水達到一定深度,堤防或防洪工程有可能出現險情,要加以警惕戒備的水位。到達這一水位時,開始進入防汛戒備狀態,要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險情的發展變化。
如何施行管涌的搶護:處理管涌的原則應以制止涌水帶砂,而留有滲水出路。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時期。
汛、汛期、防汛:易於造成災害的漲水時期就是常說的汛期。
澇災與洪災的區別: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洪水入境而造成。
(二)洪水中如何逃生?
處於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沒區內,或洪水流速較大難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應及時採取避難措施。因避難主要是大規模、有組織的避難,所以要注意:
一要讓避難路線家喻戶曉,讓每一個避難者弄清,洪水先淹何處,後淹何處,以選擇最佳路線,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動。
二要認清路標。在那些洪水多發的地區,政府修築有避難道路。一般說來,這種道路應是單行線,以減少交通混亂和阻塞。
三要保持鎮定的情緒。掌握"災害心理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學問。
三、汛期學校教育學生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一、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大暴雨、冰雹、台風、颮風、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
二、要經常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測預報,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不到易發生山洪(溪河邊、沙灘、低窪處)區域遊玩逗留。
四、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裡活動停留。
五、不到溪、河、圳、渠、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遊玩。
六、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坑、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如果有鞋、書包、雨傘等物品掉水裡,千萬不能去撿撈,避免落水。
七、不到小溪、小坑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八、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地帶避災自護。
九、要熟記學校應急信號,應急轉移線路和地點,需緊急轉移時,要聽從指揮,及時有序地安全轉移。
十、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慌失措,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
⑸ 防雷的方法
1、在兩次雷擊之間一分鍾左右的間隙,應盡可能躲到能夠防護的地方去。不具備上述條件時,應立即雙膝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
2、在野外也可以憑借較高大的樹木防雷,但千萬記住要離開樹干、樹葉至少兩米的距離。依此類推,孤立的煙囪下、高大的金屬物體旁、電線桿下都不宜逗留。此外,站在屋檐下也是不安全的,最好馬上進入建築物內。
3、雷雨中若手中持有金屬雨傘、高爾夫球棍、斧頭等物,一定要扔掉或讓這些物體低於人體。還有一些所謂的絕緣體,像鋤頭等物,在雷雨天氣中其實並不絕緣。
4、雷雨時,室內開燈應避免站立在燈頭線下。
5、不宜使用淋浴器。因為水管與防雷接地相連,雷電流可通過水流傳導而致人傷亡。
6、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在電源入戶處安裝電源避雷器,並在有線電視天線、電話機、傳真機、電腦MODEN數據機入口處、衛星電視電纜介面處安裝信號避雷器。但是安裝時要有好的接地線,同時做好接地網。
7、每天收聽氣象預報,得知當天有雷暴時應在上班前將家用電器的電源插頭、信號插頭拔掉,並且出門時不要忘記關門窗,以防止滾球雷的侵入。
8、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10m×10m或12m×8m(網格密度按建築物類別確定)的網格。所有避雷針應採用避雷帶相互連接。
⑹ 學校防雷的應急預案
學校防雷的應急預案範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期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備應急預案。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學校防雷的應急預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以預防為主,宣傳教育為輔,防患於未然的原則,為做好抗雷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雷擊造成的損失,根據我園實際,特製定防雷擊應急預案
一、組織領導及職責
(一)成立防雷的領導小組:
組長:xx
組員:xx
(二)領導小組的職責:
1、全面負責本園雷擊應急工作,進行自救互救、疏散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單位應急意識和抵禦雷擊災害的能力。
2、對本園雷擊防災應急預案組織演練。
3、一旦發生雷擊,全面負責本單位雷擊應急工作,指揮各專業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抗雷救災。
(三)各應急專業工作組:
1、應急疏散組的組長:xx
成員:各班的班主任
2、宣傳組組長:xx
成員:各班班主任
3、後勤保障組組長:xx
二、防雷安全的宣傳教育:
1、防雷安全全園集中宣傳的教育工作,主要由辦公室負責;分班宣傳教育工作,主要由各班班長負責。
2、防雷安全宣傳教育主要內容有:如何防雷?包括室內、室外如何「避雷」;打雷時應該往哪裡躲?被雷電擊中後如何搶救、自救、互救?等。
3、防雷安全宣傳教育的主要形式有集中宣講、掛圖、發放資料手冊、知識競賽等。
三、防雷應急處置:
1、幼兒園上空暴雨、閃電、雷鳴即將發生時,應當切斷園內包括微機、各教室、各辦公室等在內的一切電源;
2、各班主任應當召集、通知正在室外活動的幼兒安全地回到教室。
3、雷電正在發生時,應當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滾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不得打電話、手機,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水管)及門窗等容易被雷擊中的地方。、
4、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並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並對他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卧,安靜休息後,再送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在送往醫院的途中要繼續進行心肺復甦的急救。
5、發生雷擊傷害事故後,不管現場有沒有臨時急救人員,都要立即撥打120,讓專業醫生組織搶救。並通知受傷學生的'監護人馬上趕赴現場或醫院。
四、防雷報告的制度:
1、檢查發現幼兒園防雷裝置不能發揮正常作用,可能不符合標准規范要求時,要及時報告園長,由園長向上級報告。
2、在遭受雷電災害後,應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並協助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註:我園於六月八日星期五上午九點准時舉行防雷安全演練。
為防範暴雨雷電等惡劣天氣、防止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確保師生的人身和校園財產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製定本應急預案。
一、成立防強降雨防洪水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准備工作:
1、學校在暴雨來臨之前,仔細檢查校舍狀況,看屋面是否漏水,牆體是否淋雨,清理下水管道溝渠等排水設施,有問題及時維修,各班班主任要認真檢查教室門窗是否關閉,電源是否切斷;
2、對師生進行防暴雨雷電洪水的安全知識教育,做到未雨綢繆;
3、檢查學校周邊環境,防止因外部原因造成校內事故。
4、檢查電路設備,防止因淋水引發事故;
5、成立防洪搶險突擊隊,落實人員和職責,准備足夠的沙袋、沙子、鐵鍬、雨衣、電筒等防洪用具;
6、學校確定在緊急情況下的疏散路線和安置地點,組織師生開展自救、互救、逃生演練。
三、應急措施:
1、關注天氣預報,如遇惡劣天氣或進入汛期各學校必須安排24小時值班,所有人員保持通訊24小時暢通,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及時對各類人員進行調配;
2、暴雨時段,學校值班人員和保安人員應當頻繁地在學校各處巡視,要重點巡查學校的排水情況、電路運行情況、隱患部位,若發現險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單位領導報告,啟動應急程序;
3、強雷電天氣,要做好學校人員及電氣化、遠程教育設備的防雷電工作;
4、一旦校捨出現險情,迅速組織學生有序疏散、轉移至安全地帶,教師要首先保證學生人身安全;
5、及時通過校園廣播、電話、手機等媒體和通訊工具向有關部門和人員傳遞信息、通報情況、獲取各方面支持;
6、關注學生上學放學的路況,如果道路損毀或存在安全隱患學生不能回家,學校應妥善安置學生,並及時聯系家長;
7、按照政府的統一安排,組織人員做好堵閘防汛任務。
四、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要本著對黨和人民事業負責的精神,克服麻痹鬆懈、掉以輕心思想,認真作好各項准備;
2、工作上要抓好落實,分工職責明確,物資儲備到位;
3、組織上要協調有力,保證政令暢通。
為了防禦、避免和減輕雷電災害,保證校園師生的生命和校園設備財產安全,杜絕因雷電災害造成的的傷害事故,保證學校正常工作,特製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本著「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確保我校師生平安。
二、應急領導小組及相關機構
為了加大對雨季雷電災害的防範力度,加大領導,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防治,特成立防雷電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三、預防辦法和措施
1、認真檢查已安裝的避雷設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建築物防雷設施包括對直擊雷(含側擊雷)、雷電感應和雷電波侵入的防護三大部分。
直擊雷是指雷電直接擊在建築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及機械力。直擊雷防護設施主要是保護建築物本身不受損壞,以及減弱雷擊時巨大的雷電流沿建築物泄入大地時,對建築物空間產生的各種影響;雷電感應是指雷電放電時,在附近導體上產生的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它可能使金屬部件之間產生火花;雷電波侵入指由於雷電對架空線路或金屬管道的作用,雷電波可能沿著這些管線侵入屋內,危及人身安全或損壞設備。針對以上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建築物防雷:檢查防雷設施設備是否完善完好,建築物本身是否有外金屬物件聯接。
二是室內防雷:關閉門窗,遠離牆體、管道、金屬物件,居於室內中央,不能赤腳著地或地板;關閉所有用電器電源和接打有線電話。
三是室外防雷:遠離高大建築、山頂、大樹、塔等,選擇乾燥低地處,兩腳並攏蹲下,不能赤腳著地;丟掉隨身攜帶的金屬物件(鑰匙、手機、刀具等);不能接打無線電話。
3、開展防雷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師生防雷安全的認識和防護能力。
四、學校採取的應急措施
1、加強安全防範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通過一日活動、班會等多個時間段,利用專題講座、宣傳欄、班隊課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對教師、學生進行安全防範及緊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當暴雨來臨時,學校安全管理員要迅速切斷校園總電源。
3、在戶外活動的,教師要立即組織學生迅速躲入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築物內。
4、發生雷電時,教師要安撫學生情緒,冷靜觀察周圍環境並迅速採取應對措施,讓學生雙腿並攏蹲下,頭伏在膝蓋上,雙手抱膝,不能跪下或卧倒。
5、遇重大問題,在及時處理的同時,及時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6、認真做好校園內的電路、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⑺ 防雷的基本方法
1、架設避雷線2、提高線路本身的絕緣水平.3、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頂線兼做防雷保護線4、加強對絕緣薄弱點的保護.5、採用自動重合閘裝置.6、絕緣子鐵腳接地.7、防直擊雷.裝設避雷針以保護整個變配電所建築物免遭直擊雷.8、進線防雷保護.在進線1-2km段內裝設避雷線,使該段線路免遭直接雷擊,以免雷電壓沿線路侵入變電所內損壞設備.9、配電裝置防雷保護.為防止雷電沖擊波沿高壓線路侵入變電所,對電力變壓器造成危害,在變配電所每段母線上裝設一組閥型避雷器,並應盡量靠近變壓器.10、高壓電動機的防雷保護.採用性能較好的專用於保護旋轉電動機的FCD型磁吹閥\x09型避雷器或採用具有串聯間隙的金屬氧化物避雷器,並盡可能靠近電動機安裝.11、存放爆炸物或易燃物的建築裝設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使被保護的建築物及風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於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12、對非金屬屋面應敷設避雷網,室內一切金屬管道和設備,均應良好接地並且不得有開口環路,以防止感應過電壓.13、低壓線路採用全電纜直接埋地敷設;架空線路採用電纜入戶,電纜金屬外皮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對低壓架空進出線,在進出處裝設避雷器.架空金屬管道、埋地或地溝內的金屬管道,在進出建築物處,應與防雷接地裝置相連.14、應該留在室內,並關好門窗;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築物內.15、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16、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17、切勿站立於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18、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⑻ 學校在空曠處如何防雷
1.建築物應設防直擊雷的外部防雷裝置(建議安裝避雷帶)
2.同時採取防閃電電涌侵入的措施。(在進出建築線路上安裝避雷器)
以下物體應與防雷裝置做防雷等電位連接:
1-建築物金屬體。
2-金屬裝置。
3-建築物內系統。
4-進出建築物的金屬管線。
防直擊雷的專設引下線接地裝置應遠離出入口或人行道。
最後提示:防雷設計施工是需要專業資質的,學校是人員活動密集場所責任重大,還應請專業人員操作較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