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師科學研究方法

教師科學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3 01:00:10

A. 科學研究方法哪些

科學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工具和手段。這是運用智慧進行科學思維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思辨法、行為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是人們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由於人們認識問題的角度、研究對象的復雜性等因素,而且研究方法本身處於一個在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轉化的動態發展過程中,所以對於研究方法的分類目前很難有一個完全統一的認識。
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比較法、統計法、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 觀察法的一般步驟是:(1)事先做好准備,制訂觀察計劃,先對觀察的對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後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確定觀察的目的、內容和重點,最後制定整個觀察計劃,確定進行觀察全過程的步驟、次數、時間、記錄用紙、表格,以及所用的儀器等;(2)按計劃進行實際觀察,在進行觀察過程中,一般要嚴格按計劃進行,必要時也可隨機應變,觀察時要選擇最適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並及時作記錄;(3)及時整理材料,對大量分散材料進行匯總加工,刪去一切錯誤材料,然後對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如有遺漏,及時糾正,對反映特殊情況的材料另作處理。
二、調查法
調查法是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並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研究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教育實踐的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通過訪問、開調查會、發問卷、測驗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調查法常同觀察法、歷史研究法、實驗法等配合使用。調查法的步驟是:(1)准備,選定調查對象,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研究有關理論和資料,擬定調查計劃、表格、問卷和談話提綱等,規劃調查的程序和方法及各種必要的安排;(2)按計劃進行調查,通過各種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作相應的調整,以保證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3)整理材料,研究情況,包括分類、統計、分析、綜合,寫出調查報告。
三、歷史法
歷史法強調一國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特性對教育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廣泛搜集被研究國家教育的歷史文獻資料,鑒別和整理史料,分析比較被研究國家教育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最後得出相應的結論。
四、比較法
比較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的方法。採用比較法要注意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歷史傳統、科學和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教育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反映,等等,明確可比較的指標。從而正確掌握某一國家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明確可以借鑒和學習什麼。 比較法的步驟是:(1)描述,准確、客觀地描述所要比較的教育現象的外部特徵,為進一步分析、比較提供必要的資料;(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如做出統計材料,進行解釋、分析、評價,設立比較的標准等;(3)比較,對資料進行比較和對照,找出異同和差距,提出合理運用的意見。比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五、統計法
統計法是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所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的方法。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如整理實驗或調查來的大量數據,找出這些數據分布的特徵,計算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將大量數據簡縮,找出其中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還可進一步使用推斷統計法,即利用描述統計取得的信息,通過局部去推斷全局的情況。此外,近幾十年來隨著統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實驗設計,要求在較嚴謹的實驗研究中檢驗設計中所列的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 統計法一般分為兩大步驟:(1)統計分類:整理數據,列成系統,分類統計,制統計表或統計圖;(2)數量分析;通過數據進行計算,找出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從中找出改進工作的措施。使用統計法,必須學會科學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統計計算的技術。
六、實驗研究法
實驗研究法是在人工控制教育現象的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教育現象的變化和結果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前者基本上是在人工設置的條件下進行,可藉助各種儀器和現代技術。後者在日常教育工作的正常條件下進行。兩者都要保證受試者處在正常的狀態中。 實驗法一般分三種:(1)單組法:就一個組或班進行實驗,看施加某一實驗因子與不施加實驗因子,或在不同時期施加另一實驗因子在效果上有什麼不同;(2)等組法:就各方面情況相等的兩個班或組,分別施以不同的實驗因子,再來比較其效果;(3)循環法:把幾個不同的實驗因子,按照預定的排列次序,分別施加在幾個不同的班或組,然後把每個因子的幾次效果加在一起,進行比較。實驗法進行的步驟是:①決定實驗目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擬定實驗計劃;②創造實驗條件,准備實驗用具;③實驗的進行,在實驗過程中要作精確而詳盡的記錄,在各階段中要作準確的測驗;④處理實驗結果,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慎重核對結論,力求排除偶然因素作用。與實驗法有關的還有模擬法,即創設專門類似物(模型)或情境的辦法。科學模擬便於進行精確分析,把所得結論用於現實環境。
七、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為了克服傳統的教育研究脫離教育實際、脫離教師實際的弊端,教育實踐的參與者與教育理論工作者或組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技術,在真實、自然的教育環境中開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模式。

B. 教師如何進行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

課題使研究的目的具體化,使研究活動指向特定的對象和內容範疇。因此,選題是科學研究的起始環節,掌握不好,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他認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孔子早就講過,「疑是思之始、學之端」。陶行知指出「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這都說明了圍繞我們的自身的工作實踐提出問題、確定課題的重要性。好的課題應界定研究的范圍、內容及所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選擇教育科研課題的方法 ①問題篩選(需要什麼研究什麼) 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歸類整理,再分析重要性程度和研究這些問題意義的大小,確定其研究價值,並廣泛聽取意見,從中選取價值明顯,且適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問題作為課題。 ②經驗提煉(做什麼研究什麼) 把實踐探索出的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其中必然回答一系列的問題,就可提煉出一個個課題。 ③資料質疑(懷疑什麼研究什麼) 古人雲:「盡信書,不如無書」,通過對有關資料的分析,比較不同觀點,詰問前人的結論,揭露理論與實踐的差異等,從中產生研究課題。 (二)選擇課題的原則 ①需要性原則 中小學領導和教師應從自己教育教學實際出發,以應用性研究為主,課題宜實不宜虛,宜近不宜遠,宜新不宜舊,避免空洞、抽象、不好操作,避免「吃別人嚼過的饃,重復他人。」 ②科學性原則 課題的科學性是指選題有事實依據和理論依據,必須符合科學原理和教育規律,必須是有科學價值。教師的課題宜小不宜大,而校長的課題相對應宏觀些,研究學校的大政方針,研究辦學特色,以課題研究帶動全校工作。 ③創造性原則 教育科研主要是對未來的探索,研究課題宜新不宜舊,爭取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發展教育科研事業。 (三)形成課題的過程 ①最初提出籠統的課題。提出課題,往往是在閱讀、研究有關領域的文章中或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受到某一點啟發,產生聯想,從而形成一個初步的研究課題。 ②對所研究的課題,所涉及的對象和范圍進行大略的調查了解。主要是了解該問題目前被關注的程度及涉及到的研究對象的現狀。 ③查閱有關的主要資料,弄清前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採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遇到的障礙等。 ④根據主客觀條件確定研究課題。隨著思考的深入和所掌握的資料,原來朦朧的想法逐漸變得集中、清晰和明確,形成了如何進一步研究該問題的初步思路,就可以確定研究課題了 二、怎樣深入學習,掌握相關資料 教育科研是一種在探索中獲取新認識的過程,它的基礎是學習,掌握相關資料學習伴隨科研全過程,在確定課題後,制定課題計劃前學習顯得尤為必要。 (一)深入學習的重要性 ①學習可以幫助研究者確定研究內容和方向。我們不提倡老師進行理論研究,但我們研究應用性問題離開理論會寸步難行,離開前人或外地經驗也會導致研究誤入歧途或事倍功半。 ②學習可以為制定課題計劃提供理論依據。研究者提出問題要有依據,解決問題同樣也得有依據。這些依據除了通過教育實驗、調查和觀察等方式獲得外,主要是從已有文獻資料中獲得。一般在文獻資料的引文、注釋和所列出的參考文獻里,都可以找到該資料所參考的一些原始文獻。通過查閱這些資料,可以使研究范圍內的概念、理論具體化、而且為更科學的論證自己的觀點提供了有說服力的、豐富的事實和數據資料,使研究結論建立在可*的材料基礎上。 ③學習可以獲取科學研究的相關信息,使研究者充分掌握、佔有資料,從而避免重復前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避免重犯前人已經犯過的錯誤。佔有資料越多,眼界越寬闊,對課題理解越深刻。 ④學習可以和先進地區、先進教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信息時代和學習社會給教育帶來很多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人人都需要重新學習、重新認識,我們抓住這個機遇,就可能後來居上,並有所超越、有所創新。 (二)學習哪些資料 我們除進行必要的政治學習和教育理論學習外,還應多讀報紙和多看刊物,獲得最新的教育信息。學校訂《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及學科教學的相關雜志。 (三)學習和積累資料的方法 學習和搜集資料是按照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性質及特點,通過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搜集反映有關問題和情況的材料。這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工作,必須有目的、有重點的進行。主要有追溯查找法、檢索工具查找法、綜合查找法等三種方法。 三、步入課題研究的實質階段 (一)怎樣制定課題方案(填寫課題立項申請書) 選定了課題,並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之後,就要對所得到的材料和某些未知的事實進行一些推測性的解釋或猜想,這種解釋或猜想就稱為假說。假說是研究工作者最重要的思維方法,也是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智力活動手段。例如當我們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或方法時,開始並不能完全准確地肯定應該如何去做,但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知識,或者通過調查研究以前的資料,我們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解決問題的初步猜測或設想,朦朧相法是人類意識的本能反映,加以科學分析和綜合,就逐步形成一個完整方案。這正如建築師在建築樓房之前,頭腦中已經形成了樓房的形象。我們在教育學生之先根據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已經形成了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計劃。按教育科研要求制定的完整計劃稱為課題研究方案,它是實施課題研究的設想和計劃,是使研究達到預定目標的重要保證。 1、課題的明確表述 課題的名稱必須明確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盡可能表明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法。 2、闡述研究的目的、意義和背景 首先要闡述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的,說明研究的價值和目的。 3、研究的范圍和內容 任何教育科研課題,都應該有一定的研究范圍,需要明確界定。 研究范圍限定以後,就要著手考慮具體的研究內容,這是課題計劃的重點之一。例如「加強學法指導,提高教學效率」這一課題,不能簡單概括地說:「開設學法指導課,平時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與教師密切合作,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而要將學法課的內容、每周的次數以及平時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的具體措施和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一一地寫清楚才行。特別研究教師每學期的實施方案一定要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實際,按課題要求提出操作措施和方法。容易存在的問題是:①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②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③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抓不住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就會導致科研的失敗和落空。 4、研究方法 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每一項課題都要有相對應的教育科研方法,現實中往往以一種方法為主,多種方法並用。 「研究方法」也是課題計劃的一個重點,除了要敘述清楚使用什麼方法進行研究之外,還要盡可能寫得細致一些。現在我們在使用研究方法上存在很多問題:①使用方法單一,大多數使用的僅僅是經驗總結法和行動研究法。②對調查法重視不夠。③在實驗法的使用上有濫用的情況,不了解實驗法的科學涵義和特殊要求,隨便在研究中冠以「實驗」二字,硬性劃分實驗班、對比班,刻意追求「實驗效果」。這樣不利於推廣先進教育經驗,不利於發揮教師群體智慧,不利於教師團結。④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對統計方法、測量方法利用的不夠,主觀意向評價過多。 5、研究程序 設計研究程序,就是設計研究實施步驟、時間安排,這也是課題計劃的一個重點。一般要按研究的步驟劃定各階段的起止日期,制定時間進度表。這樣研究者可以嚴格按步驟和時間要求進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檢查計劃的完成情況,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者也可依據此研究程序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 6、成果形式 研究報告和論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主要的兩種表現形式。在研究計劃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從研究者角度來說,可以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向這方面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從課題研究的管理者角度來說,可以據此進行檢查驗收。 7、研究組成員 在研究計劃中,將課題組負責人、成員名單及分工情況寫出,目的是為了增強課題研究組成員的責任感,以利於計劃的落實。課題組負責人應是課題研究的實際主持者和主要研究人,課題組成員要和實際教學密切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群體的智慧和力量。 8、做出經費預算 目前教育科研多是有識之士的默默奉獻,今後各級領導要加大對科研投入。應給研究者訂、購學習資料,購置一定的研究設備,提供學習、培訓、參觀、交流的機會。課題組應做出資料費、調查費、印刷費、實驗費、培訓費、考察費的預算。 總之,制定課題計劃很重要,要認真細致、明確具體,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除總的課題計劃外,研究者應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制定每學期的課題實施方案,按課題要求設計出本學期什麼時間做什麼,怎麼去做,把總的課題計劃分解落到實處。 (二)如何撰寫開題報告 1、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課題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時代背景,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要進行該課題的研究,該課題的研究是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確定的。一般從現實需要角度去論述。 2、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闡述本課題與之聯系及區別 這部分內容必須採用文獻資料研究的方法,通過查閱資料、搜索發現國內外近似或界於同一課題研究的歷史、現狀與趨勢。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麼他們的分歧是什麼?存在什麼不足,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現狀評述,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闡述本課題與之聯系及區別,力求表現出自己課題研究的個性及特色。這一部分的內容應力求精當,力求體現自身研究的價值。發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3、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指向操作層面,即通過課題研究對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什麼促進,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有哪些好處。它的闡述是通過假設關系,勾勒出通過研究可能會或一定會產生的實踐效果。 4、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課題的可實施性,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是否具備,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學歷、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經驗等等是否具備。一句話,就是要從若干方面說明對本課題的研究,我們有實力、有能力、有潛力去完成。 5、課題界定及支撐性理論 界定即定義,課題界定,即對課題的詮釋,對課題的核心概念進行說明。採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論、整合文獻知識等,以分段或標題陳述的形式確定概念及其內涵與外延,採用分——總的方法,對課題中的研究對象、范疇、方法,抽取出本質屬性分別給予概括,最終形成對整個研究課題名稱的科學界定。 6、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 7、課題研究的內容 研究內容是研究方案的主體,是課題研究目標的落腳點,研究內容要與課題相吻合,與目標相照應,具體回答研究什麼問題,問題的哪些方面。要努力從課題的內涵和外延上去尋找,緊密圍繞課題的界定去選擇研究內容。它要求把課題所提出的研究內容進一步細化為若干小問題,也可以在課題大框架下設立子課題。 8、課題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務達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徑、手段或操作規律,它具體反映「用什麼辦法做」。在具體的方案設計中,要根據各時段研究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盡可能地寫明怎樣使用這種方法和用這種方法做什麼。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文獻法、經驗總結法、個案分析法、行動研究法、比較法、解剖麻雀法等。 這一部分是課題開題報告的主體,課題研究是否有價值、目標任務如何得到研究落實,在這部分應給人一覽無余的感覺。 9、課題研究的過程 研究過程即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一般劃分為三個階段:前期准備階段、中期實施階段、後期總結階段。每一個階段有明顯的時間設定,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要有詳盡的研究內容安排、具體的目標落實,從而保證研究過程的環環緊扣,有條不紊、循序漸進。 10、完成本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一般是指組織保證:成立課題組、健全研究機構,做到研究任務、時間、人員三落實;制度保證:制定課題管理條例、規范學習、研究制度,以激勵為杠桿,激活教師研究熱情;經費保證:設立課題研究專項經費,保證研究過程中相關書籍、必要設備的添置及外出學習、開展活動等的經費來源;技術保證:聘請專家擔任顧問,選派骨幹外出培訓,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課題研究與學校工作相協調:做到教學科研化,科研教學化,使學校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同步發展、共同提高。 11、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麼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微機軟體、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課題研究也就失去了研究之意義 (三)如何撰寫中期報告 1、課題中期報告的功能和結構 功能:科研中期報告是科研課題的執行人在科研過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門匯報課題研究工作進度的情況及階段性成果的書面材料。 主要功能有:①課題執行人總結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績和經驗;②向主管部和協作單位通報信息,以便檢查研究進度,安排進一步的研究工作。 結構:課題中期報告一般具備以下要素:A課題研究的現狀分析(立題初衷、概念界定、理論假設、國內外相關研究概況);B課題研究的價值與意義;C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與方法;D課題研究進展;E階段性成果;F研究的反思與下階段設想。 2、課題中期報告的內容 (1)本階段研究工作的內容,情況和存在問題:寫法上應按工作計劃上規定本階段任務條款,逐條檢查落實,注意寫明完成情況,也同時寫明存在問題,分析存問題的原因,如果不具備研究條件而未完成任務應作出說明。這部分寫得如何,是衡量報告質量的關鍵所在。 (2)下階段研究工作計劃:這部分寫作既要參照課題工作計劃寫出下一階段將進行的研究,又要針對上階段工作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將未完成的任務移至下一階段去完成。如果研究工作計劃有變動,應寫明變動原因並作出新的安排。 (3)報告的編寫方法:對單一課題,可採用時序式編寫,按任務完成時間的先後寫。但重點放在本階段研究工作的進展和結果上,避免寫流水賬。對項目比較多的課題,如分有多個子課題,可採用任務分項式編寫,一項一項地寫。也可把時序或任務分項式結合起來編寫。 (4)內容真實,把握分寸:報告寫作的重點應放在「研究計劃完成情況」和「未能按計劃完成的工作」兩部分上。寫作中應如實反映研究的客觀實際,正確估價取得的成果;寫成績不要過分誇大,同時要寫明存在困難和問題。 大致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1)總結經驗(2)發現問題(3)適當調整(4)及時改進 (四)鑒定結題階段 (一)撰寫結題報告 對於一個科研課題來說,撰寫結題報告是課題研究的最後一個程序。 結題報告如何撰寫呢?盡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體的撰寫因而也各有所異,但是,從其基本的格式來說,它們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就其結構而言,教育研究報告的一般結構是: 1.研究報告的題目 研究報告的題目就是課題的研究報告。一般在題目下面都應該寫清楚課題研究組或課題研究報告撰寫人姓名。 2.研究問題的提出 問題的提出實際上就是研究報告的開頭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這部分主要內容是寫清楚這一課題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價值和意義,以及這一課題目前在國內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現狀,研究這一課題預計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研究理論框架。在這一部分還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設是什麼,假設用語是否明確、是否具有可檢驗性,對課題假設要進行充分的論證,當然可以參考課題立項申請報告中的有關內容。 3.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這一部分主要寫明進行這一課題研究所選用的方法。包括: (1)根據課題的特點,選用何種研究方法。 (2)研究對象(即樣本)的取樣方法、數量(即容量)、條件(即研究前所具備的水平)。要求取樣方法科學,樣本容量合適且具有代表性。 (3)根據所選用的研究方法確定研究設計。 (4)明確操作定義。即對課題研究中所涉及的相關概念給出明確的定義或解釋,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對研究的變數給出明確、具體的測量方法和統計檢驗方法。 (6)對課題研究的無關變數給出控制方法。 (7)課題的具體實施程序。即研究時間和步驟。 4.研究的結果 「課題研究成果」這個部分是整篇結題報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一個結題報告寫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確地反映課題研究的基本情況,使課題研究成果具有推廣價值和借鑒價值,就看這部分的具體內容寫得如何。一般說來,這部分的文字內容所佔的篇幅,要佔整篇結題報告的一半左右。 「課題研究成果」這個部分內容的表述,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不要只講實踐成果,不講理論成果。一個結題報告的研究成果,應當包括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兩個部分。不少的結題報告,是這樣陳述研究成果的:我們通過研究,開設了幾節公開課、觀摩課,發表了多少篇論文,獲得那一級獎,在CN刊物和那些匯編上發表了幾篇文章,有多少學生參加什麼競賽獲得了那些獎項。或者是,通過研究,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獲得了哪些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僅是屬於實踐成果。一篇結題報告,單單這樣陳述,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樣的陳述,別人無法從你們的研究成果中學習到什麼,這樣的研究成果沒有什麼借鑒推廣價值。具有借鑒價值和推廣價值的,往往體現在理論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認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沒有什麼理論成果。其實不然。我們所說的理論成果,就是我們通過研究得到的新觀點、新認識,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學模式等等。這些新觀點、新認識、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與我們在「研究目標」或「研究內容」中所確定了的要達到的成果密切聯系。例如,有項研究閱讀教學的課題所確定的研究目標是:要通過研究,「建構具有主體性、開放性、實效性、體驗性、創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勵成功的閱讀教學新模式,研究探討該模式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該程序的有效展開和運作的基本教學策略」。那麼,在「研究成果」中,具體陳述所建構的新模式是什麼,以及基本原則、操作程序、基本教學策略等。這些就是研究的理論成果,這樣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鑒和參考的價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陳述不能過於簡略。有些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撰寫出多篇學術論文。這些學術論文,就是課題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結題報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將這些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煉、歸納進去。有的結題報告是這樣陳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詳見什麼什麼論文。只是這樣的陳述是不行的。如果一個課題分為幾個子課題來研究,在結題報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將這幾個子課題研究的成果進行提煉、歸納。在提煉、歸納時,應注意不要只是簡單地羅列這個子課題的主要成果是什麼,那個子課題的主要成果是什麼,而應融會所有子課題的主要研究成果,歸納出幾點。同時也應注意這些子課題的研究成果必須體現所確定的研究目標。 第三,有關課題的研究經驗或研究體會不要在「研究成果」這個部分來陳述。一般說來,一個研究課題在通過結題驗收以後,課題組還需要進行總結。這個總結,就要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談及研究的體會。而在結題報告中,就不要陳述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5.討論部分 這一部分就是對有關數據的統計結果進行說明,闡明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並分析和評價研究的結果和意義。在這里可以闡述個人對研究的結果的見解或觀點。 6.結論部分 結論部分就是對所研究的問題或課題假設給出一個答案,要求簡明扼要。在這一部分中也可以對研究中有待於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出。 7.參考資料和附錄 在這一部分,可以對研究報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資料註明其出處來源,以備讀者進行查對。參考資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 如果是期刊資料,則註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號。 ②如果是書籍資料,則註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名、出版時間、頁碼等。 (五)結題所需的材料 教育科研結題是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總結、是對研究成果的鑒定。對一個教育科研課題的結題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呢?一般需要准備如下材料: 1.結題申請報告; 2.課題立項申報報告; 3.課題立項批復通知; 4.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 5.課題研究終結性結題報告; 6.附件: (1)課題成果; (2)課題的有關研究材料等。 (六)專家如何鑒定課題 1、專家審閱結題材料 在收到課題提交的結題材料後,即由專家組對結題材料進行審閱,一般而言,專家組主要是審核材料中對課題的研究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課題的選題意義如何; (2)課題的研究設計是否科學、合理; (3)課題的研究過程,包括管理過程是否科學; (4)課題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確,特別是有關變數的投放、控制、資料和數據的收集是否科學、充分等; (5)課題的研究成果如何,特別是有無充分的數據、資料加以說明和論證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課題研究成果的價值如何等; (6)課題研究的特點有哪些? (7)課題研究還存在哪些問題,對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有什麼建議等。 專家組在完成上面幾個方面的工作後即可要求召開結題論證會議。專家組一般應在開結題論證會前一個星期對材料進行審閱。 結題論證會議議程一般如下: 1.專家組聽取課題小組對課題研究的簡要說明或簡要介紹,也可以對結題材料進行補充說明。 2.如有必要專家組也可以進行聽課或到有關科室查閱核實有關數據,也可以召開小型教師、學生座談會、聽課等。 3.在專家組完成聽課或召開小型座談會,聽取課題組簡要介紹後,就可以要求課題組就課題研究的有關問題進行答辯了。 4.在完成答辯會後,專家組召開會議,進一步討論對課題成果的評價。 5.專家組向課題組公布及提交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評價結果,專家組的評價結果可以作為課題研究的成果認證依據,也可以作為有關科研評獎依據。 2、鑒定形式 (1)通訊鑒定(2)會議鑒定(3)免於鑒定

C. 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1、觀察法

教育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觀察法不限於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視聽工具,如錄音機,錄像機,電影機等作為手段。

2、文獻法

通過閱讀有關圖書,資料和文件來全面地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查閱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須鑒別其真偽後才可選用。

3、調查法

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了解(包括口頭或書面的,直接或間接的),比較充分地掌握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並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以後的教育實踐活動。

調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發問卷﹑開調查會﹑測驗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

3、統計法

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

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統計法可用於對教育行政效率的檢驗,對教育經費的合理分配,對課程分量規定的測定,對學生的成績的科學比較等等。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


4、行為法

一種綜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於觀察和訪問,了解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探求關於兒童行為的規律,從而採取具體措施,幫助兒童修改他的行為,故也稱為行為修改法。現代行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他主張控制情境,採用褒獎和強化的方法,來修改兒童的行為。

5、歷史法

通過對人類歷史上豐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認識教育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今天的教育工作。歷史研究須廣泛地查閱文獻,它同文獻法有關,但不能等同文獻法。文獻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現象的全部過程,歷史研究法也不限於只查閱文獻。歷史研究法的步驟是,史料的收集。

D. 科學研究方法的特徵有哪些

課題研究案基本內容

教育科研課題種類種其研究各相同研究案同種類究其結構則同異基本包含幾面

⑴課題表述

項研究課題必須名稱表述其所研究內容看起問題實際寫課題名稱往往寫准確、恰影響整課題形象質量.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要求

准確課題名稱要課題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象交待清楚課題名稱表述否清晰、否能涵蓋所要研究內容定意義說檢驗與衡量研究者認識程度水平標志課題名稱定要研究內容相致能太適宜切口能准確研究象、問題概括規范所用詞語、句型規范、科些似非詞能用口號式、結論式句型能用培養自主習能力提高課堂教效率作篇經驗總結論文題目錯作課題名稱則課題我要解決問題問題探討准備進行研究能結論性口氣外確定課題名稱應慎用疑問句疑問句表述問題論點或假設課題應陳述式句型表述比家庭壓力習績何影響問題般宜用作課題名稱要作課題研究則應改家庭壓力習績影響研究或家庭壓力與習績關系研究簡潔名稱能太能要字盡量要般要超20字醒目課題研究切口適宜、新穎使看課題留深刻印象

⑵研究目意義

作課題案首先應課題研究背景需要達研究目進行闡述答要進行研究問題案課題研究背景通課題提或課題背景式闡述主要介紹所研究課題目、意義要研究、研究價值般先現實需要面論述指現實存問題需要研究解決本課題研究實際作用再寫課題理論術價值些都要寫具體點針性點能漫邊際空喊口號
⑶內外研究現狀、水平發展趨勢

針課題研究內容要陳述課題范圍內沒研究哪些面已作研究取哪些些所表達觀點否致歧歧存足及向向發展等些內容析面論證本課題研究位價值另面說明課題研究員本課題研究否較握否具定研究基礎我某問題進行科研究必須該問題研究現狀清醒解

⑷研究理論依據

我教師現進行課題研究基本應用研究要求我研究必須些基本理論依據保證研究科性比我要進行課實驗研究我必須課程理論、習理理論、教育理理論試驗理論依據我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實驗研究必須教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理論依據

⑸研究假設

課題選定根據事實已資料研究課題設想種或幾種能答案、結論假設假設根據定科知識新科事實所研究問題規律或原做種推測性論斷假定性解釋進行研究前預先設想、暫定研究假設要涉及些研究變數研究變數依其相互關系:自變數、變數、控制變數自變數由研究者主操縱變化變數能獨立變化並引起變數變化條件、素或條件組合習內容、教式、習式研究者採取變革措施變數由自變數變化引起試行或者關素、特徵相應反應變數研究需要觀測指標控制變數與某特定研究目標關非研究變數叫關變數由於研究結產影響所需要研究程加控制

⑹研究象與范圍

教育研究總指向定象些象往往、由組群體、組織及行特質由於及其行特質極其復雜性所進行研究必須先明確界定避免同同視角理解帶混亂

①研究象模糊概念進行界定

些研究象帶模糊性例薄弱校、品德良我根據某標准(權威性標准)做劃定例根據教育行政部門校評估標准評估數少薄弱校

②研究象總體范圍進行界定

總體統計概念指研究象全體研究象范圍根據研究目標考慮其范圍源范圍特徵范圍源范圍域、校、班級;特徵范圍性別、齡、理特質等例理健康狀況調查范圍某區某校類別校級或齡段些都要進行明確界定范圍同研究結同

③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

教育科研究由於派林立、觀點各異所許名詞術語往往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象避免由於些關鍵性名詞概念歧義造科研管理者研究者評審、研究程產認識、觀念統避免由於些歧義造研究理解接受歧必要制定研究案研究所涉及重要概念、名詞比較明確定義

⑺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研究案主體答研究問題問題哪些面課題所提研究問題進步細化若干問題研究內容少與課題關課題越內容越許師確定研究內容候往往考慮具體寫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研究目、意義作研究內容整課題研究十利我要課題進行解、細化點點做

⑻研究

研究主要指教育研究答何研究問題教育研究種主要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比較研究、行研究、經驗總結等根據各種研究所起作用同致兩類類收集研究數據資料調查、觀察、測量、文獻等些旨獲象客觀資料給予象任何影響另類旨改變影響變數實驗、行研究些要通施加某些干預獲某些期望結些研究能採用單研究研究則能採用種例採用實驗或行研究必要採用第類數據資料收集解實驗終結何

⑼研究步驟

課題研究步驟課題研究間順序安排研究步驟要充考慮研究內容相互關系難易程度般情況都基礎問題始階段進行每階段要達要求用少間間始至間結束都要規定使研究者始數實施研究環接環、條紊展各項工作保證研究能按預定要求期完步驟基本包括案准備階段;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結題三階段

⑽研究預期形式

形式指研究結形式現教育研究研究論文報告專著教材教具教儀器教軟體(包括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研究周期較課題應該別階段終階段按期列課題同研究內容、形式管形式課題研究必須否則課題沒完

⑾課題組員及其工

課題組員要根據課題研究需要確定課題組員並越越課題組員必須都承擔課題研究某面任務應光掛名幹事者課題組各員承擔任務性質應與承擔者識、能力相適合計劃要課題組負責、員名單、工寫必要應各專業、能力特曾研究經歷列便課題管理者課題組研究力量所解

⑿、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經費與設備展教育科研物質條件要本著少花錢辦事原則實事求謀劃
課題研究案基本內容

教育科研課題種類種其研究各相同研究案同種類究其結構則同異基本包含幾面

⑴課題表述

項研究課題必須名稱表述其所研究內容看起問題實際寫課題名稱往往寫准確、恰影響整課題形象質量.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要求

准確課題名稱要課題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象交待清楚課題名稱表述否清晰、否能涵蓋所要研究內容定意義說檢驗與衡量研究者認識程度水平標志課題名稱定要研究內容相致能太適宜切口能准確研究象、問題概括規范所用詞語、句型規范、科些似非詞能用口號式、結論式句型能用培養自主習能力提高課堂教效率作篇經驗總結論文題目錯作課題名稱則課題我要解決問題問題探討准備進行研究能結論性口氣外確定課題名稱應慎用疑問句疑問句表述問題論點或假設課題應陳述式句型表述比家庭壓力習績何影響問題般宜用作課題名稱要作課題研究則應改家庭壓力習績影響研究或家庭壓力與習績關系研究簡潔名稱能太能要字盡量要般要超20字醒目課題研究切口適宜、新穎使看課題留深刻印象

⑵研究目意義

作課題案首先應課題研究背景需要達研究目進行闡述答要進行研究問題案課題研究背景通課題提或課題背景式闡述主要介紹所研究課題目、意義要研究、研究價值般先現實需要面論述指現實存問題需要研究解決本課題研究實際作用再寫課題理論術價值些都要寫具體點針性點能漫邊際空喊口號
⑶內外研究現狀、水平發展趨勢

針課題研究內容要陳述課題范圍內沒研究哪些面已作研究取哪些些所表達觀點否致歧歧存足及向向發展等些內容析面論證本課題研究位價值另面說明課題研究員本課題研究否較握否具定研究基礎我某問題進行科研究必須該問題研究現狀清醒解

⑷研究理論依據

我教師現進行課題研究基本應用研究要求我研究必須些基本理論依據保證研究科性比我要進行課實驗研究我必須課程理論、習理理論、教育理理論試驗理論依據我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實驗研究必須教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理論依據

⑸研究假設

課題選定根據事實已資料研究課題設想種或幾種能答案、結論假設假設根據定科知識新科事實所研究問題規律或原做種推測性論斷假定性解釋進行研究前預先設想、暫定研究假設要涉及些研究變數研究變數依其相互關系:自變數、變數、控制變數自變數由研究者主操縱變化變數能獨立變化並引起變數變化條件、素或條件組合習內容、教式、習式研究者採取變革措施變數由自變數變化引起試行或者關素、特徵相應反應變數研究需要觀測指標控制變數與某特定研究目標關非研究變數叫關變數由於研究結產影響所需要研究程加控制

⑹研究象與范圍

教育研究總指向定象些象往往、由組群體、組織及行特質由於及其行特質極其復雜性所進行研究必須先明確界定避免同同視角理解帶混亂

①研究象模糊概念進行界定

些研究象帶模糊性例薄弱校、品德良我根據某標准(權威性標准)做劃定例根據教育行政部門校評估標准評估數少薄弱校

②研究象總體范圍進行界定

總體統計概念指研究象全體研究象范圍根據研究目標考慮其范圍源范圍特徵范圍源范圍域、校、班級;特徵范圍性別、齡、理特質等例理健康狀況調查范圍某區某校類別校級或齡段些都要進行明確界定范圍同研究結同

③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

教育科研究由於派林立、觀點各異所許名詞術語往往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象避免由於些關鍵性名詞概念歧義造科研管理者研究者評審、研究程產認識、觀念統避免由於些歧義造研究理解接受歧必要制定研究案研究所涉及重要概念、名詞比較明確定義

⑺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研究案主體答研究問題問題哪些面課題所提研究問題進步細化若干問題研究內容少與課題關課題越內容越許師確定研究內容候往往考慮具體寫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研究目、意義作研究內容整課題研究十利我要課題進行解、細化點點做

⑻研究

研究主要指教育研究答何研究問題教育研究種主要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比較研究、行研究、經驗總結等根據各種研究所起作用同致兩類類收集研究數據資料調查、觀察、測量、文獻等些旨獲象客觀資料給予象任何影響另類旨改變影響變數實驗、行研究些要通施加某些干預獲某些期望結些研究能採用單研究研究則能採用種例採用實驗或行研究必要採用第類數據資料收集解實驗終結何

⑼研究步驟

課題研究步驟課題研究間順序安排研究步驟要充考慮研究內容相互關系難易程度般情況都基礎問題始階段進行每階段要達要求用少間間始至間結束都要規定使研究者始數實施研究環接環、條紊展各項工作保證研究能按預定要求期完步驟基本包括案准備階段;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結題三階段

⑽研究預期形式

形式指研究結形式現教育研究研究論文報告專著教材教具教儀器教軟體(包括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研究周期較課題應該別階段終階段按期列課題同研究內容、形式管形式課題研究必須否則課題沒完

⑾課題組員及其工

課題組員要根據課題研究需要確定課題組員並越越課題組員必須都承擔課題研究某面任務應光掛名幹事者課題組各員承擔任務性質應與承擔者識、能力相適合計劃要課題組負責、員名單、工寫必要應各專業、能力特曾研究經歷列便課題管理者課題組研究力量所解

⑿、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經費與設備展教育科研物質條件要本著少花錢辦事原則實事求謀劃

E. 科學探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通過化學實驗,創設科學探究。

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透過實驗展示化學現象,創設問題情景的方法是化學課堂教學中經常用到的。

2、通過日常生活實例,創設科學探究。

教師應該精於設計,巧於結合,利用學生已有的生產生活經驗創設科學探究,激發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現象的興趣。

3、通過新舊知識的遷移,創設科學探究。

知識是密切聯系的,新舊知識都有一定的邏輯結構,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創設學習新知識的探究點,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科學探究的要素

第一要素是提出問題。也就是探究什麼,針對什麼現象設問。

第二要素是猜想與假設。實質上就是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

第三要素是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這一環節是教學的核心。教師啟發學生討論、思考,讓學生理解實驗研究方案,積極投入探索學習.

第四要素是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在實驗中加強實驗規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導,實驗數據及時填入記錄表中。第五要素是分析與論證。實質就是對探究的數據進行描述,對探究現象歸納總結的過程。

第六要素是評估。評估的實質是對探究的反思過程,討論科學探究中所存在的問題、獲得的發現和改進建議等。評估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養成對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結果有評估的意識。

第七要素是交流與合作。全班或同一組內圍繞得到什麼結論,如何得出結論,有什麼體會等問題進行討論與交流。探究實驗是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完成的,教師要注意加強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個環節還要求學生能對探究過程做出簡單報告。

F. 教師的科研與教師怎樣做科研(摘要)

蒲械娜鮮妒鞘裁矗� 教師:說白了,就是寫,文筆好,照樣得獎。 校長:你說的是正常的現象。 教師:是嗎?不過,我們不太喜歡搞科研,我喜歡實實在在地干,鑽研教材,提高學生各種能力,這是我一貫的追求。 二、調查問題: 1、是否願意科研? 2、你想做怎樣的科研? 3、幾點困惑? 4、通過科研獲得了什麼? 三、對教育科研的幾個誤區 1、科研就是做課題。 2、科研就是寫論文。 3、科研不是我的事。 4、做不做科研一回事。 5、科研就中上研究課,然後反思。 四、當前中小學教育科研的三個走向: 1、從關注外部轉向更多關注教育內部。 2、從關注科學範式向更多關注人文範式。(即關注對人的尊重) 3、從偏重宏大敘述轉向更注重日常教學敘事。(因教育理論源於教學實踐) 五、教師應做怎樣的研究 (一)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 1、促進教師成長的體現 1)洞察事實——提升教師分析問題的理性水平。 2)內化理念——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自我建構水平。 3)生成智慧——發展教師自主的教學創新水平。 2、作用不大的研究 1)教師不感興趣; 2)太空太大太理想的; 3)純理性、書齋式的; 3、適宜教師的研究 1)基於身邊問題的研究; 2)嵌入教學的研究,與工作結合,改變工作的方法; 3)嵌入教研的研究,提高教師教研品質的研究; 4)情境式、體驗式研究,充滿教師來自實踐的行動感悟及思考; 5)多形式、多層次的研究(簡便易行的研究方法,樸素易懂的成果形式); (二)能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的研究 一線科研方向,追求和實現一切工作的高質量,成果體現在質量上。 教育科研不是目的,一線教師的研究,一方面在於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豐富教師的職業生活;一方面在促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 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研究,需要教師在研究中不斷學習…… 六、教師怎樣做科研(教師行為研究的基本行為) 一教師發言:讀書、做、反思 另一教師發言:群體的研究行為(學習、探索),走向隨堂課堂教學,分析、梳理等。 1、發現研究問題 1)在人眾多問題中選擇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關鍵環節中的問題); 2)從現象中追問關鍵問題; 3)從學習中受啟發; 4)在交流中受到啟發; 5)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來。 例如:關於問題提出 就語文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可能存在的問題有: 語文閱讀的習慣、興趣、方法、能力培養的研究。 學生積累的途徑、方法、監控研究。 思維發展的研究,如課堂上問題創設的研究,如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思維活動。 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研究; 如何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的研究; 如何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研究; 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研究…… 高新實驗小學教師課題 《小學低段提高學生語文課堂積累有效性的研究》 《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法研究》 《引導一年級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策略研究》 《班級文化建設-------營造書香盈室 》 《 培養小學低段學生課堂傾聽習慣的策略研究 》 《小學低段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小學低段數學思維與數學語言協調發展的策略研究》 《一年級學生計算糾錯的研究》 《提高學生習作興趣的途徑研究》 《如何增強識記詞語的有效性研究》 《積極心理暗示在小學高年級學生中的運用》 《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對話的研究》 《增強小學生學習意志力的策略研究 《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有效策略研究》 《提高小學中段數學課外作業的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又如:成師附小文陳平等老師研究課題產生過程: 1.從訂閱的雜志里,我們無意中看到了這樣的一份報告:「世界經合組織分別於2002年、2004年對其成員國的閱讀狀況進行調查,這項調查因為其權威性極高而被稱為『教育界的奧林匹克』」。此項調查將各國的閱讀狀況分為五級,第五級為最高,即閱讀後進行思考和質疑。調查結果顯示,排名第一的不是歐美強國,而是北歐小國芬蘭。在亞州,排在前面的是韓國,而中國在此項調查中,排名很低。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展閱讀活動,比如美國的「閱讀行動」,英國則對閱讀書籍的年代、作者都有明確的要求。我國從2001年起也開始了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十分鍾」活動,該活動的宗旨是提倡從小培養每天課外閱讀的習慣,與好的書、報、刊做朋友。 的確如此,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課外閱讀對學生的學習成長以及終身的發展都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對於剛剛離開幼兒園的小學一年級新生來說,如果在學習的起步階段就能產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並隨之逐漸養成初步的課外閱讀習慣,將對孩子接下來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反思一年級學生學前課外閱讀現狀 通過對一年級新生入學一個月的課外閱讀的觀察,以及調查問卷的統計,我們了解到孩子們的課外閱讀現狀: (1)目的:大多都是無意識閱讀。 (2)類型:一年級的孩子因識字困難不願看有字的書,而更喜歡漫畫類或圖畫精美的圖畫書,諸如《老夫子》、《加菲貓》、《叮當貓》等等。 (3)閱讀時間:不固定,只有在不能到戶外進行活動時才選擇翻看這些漫畫書打發時間。 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如何通過相關的引導和指導,幫助在起步階段的一年級學生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並隨之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以此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目前人大正在考慮:能否成立一個「讀書節」,使讀書活動從小學開始進行。 2、做一個簡單的研究設計 1)描述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2)准備採用怎樣的研究方式; 3)准備投入怎樣的研究措施; 4)用哪些形式證明研究過程(如心得、觀察描述、日記等); 5)通過研究達到什麼目的。 例如:關於研究設計 成都師范附小文陳平等老師做的研究題目是《小學一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嘗試研究》,他們的研究設計分為四部分: 1.發現的問題 (1)通過對一年級新生入學一個月的細心觀察,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雖然在入學前都在無意識進行一些閱讀,但在大部分學生中卻並未養成初步的課外閱讀習慣。 (2)在對家長進行的「課外閱讀調查表」中,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到孩子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翻看圖像精美的漫畫類書籍,而且只看圖,不看文字,因此,並未進行真正意義的文字閱讀。 2. 研究的目的(略) 3.改革措施 (1)激發「愛」書的情感 要幫助孩子形成初步的閱讀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孩子們的「愛」書的情感。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識字困難,所以,大部分都以翻看漫畫書為主,我認為這與培養孩子們的「愛」書情感並不相矛盾,因為要培養起一年級學生最終的閱讀能力,最關鍵的在於培養孩子們的興趣習慣,只要孩子手拿書籍在讀,我們就要鼓勵,不要在起始階段就扼殺他們的興趣。同時每天午會時間為學生朗讀《愛的教育》的故事,開展「與安利柯共成長」活動,為孩子們閱讀文字類書籍奠定基礎。 (2)引導初步形成讀書習慣 規定書籍:《小學生同步閱讀》(與教材配套)、《小學生同步拓展閱讀》等;印發推薦閱讀書目,得到家長配合支持。 有固定的閱讀時間: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每天課外閱讀2篇兒歌,一周評價一次,頒發「喜報」,評選課外閱讀大王。 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建立「我的采蜜本」,記錄「采蜜卡」(作好課外閱讀記錄的指導,以此多識字,進而擴大閱讀量)。 強化已養成的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開展一月一次的定期閱讀小結活動。 每周閱讀課,進行專項的美文欣賞。 編撰閱讀文摘集,樹立閱讀信心。 4.預期效果 經過一年時間的專題研究,學生們首先能對閱讀課外書籍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學生們養成初步的課外閱讀習慣,主要是:堅持每天閱讀、專心閱讀、廣泛閱讀,以及閱讀積累的習慣。 3、將研究付諸行動 1)學習理論、經驗(學習的目的性); 2)設計活動(設計的思想性); 3)實踐驗證(行為的改革性); 4)觀察效果(觀察的細膩性); 5)行動反思(反思的深刻性,有科研深度); 6)調整提高(調整的針對性); 7)過程記錄(記錄的真實性,鮮活的東西、記錄); 例如:關於研究反思 為了進一步指導教師掌握實踐反思的方法,學校對教師進行了反思方法的輔導。他們將反思札記的寫法提煉為一系列的問題: 「我遇到了什麼事情(教學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我怎樣解決這件事(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採取的策略解決問題了嗎?」 「我的做法(教法)是否符合教學原理?是否符合學生的需要?」 「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4、總結提升,形成成果(歸納、分類、分析、篩選、提煉、整理、成文); 七、在教育科研中建構有意義的職業生涯 (一)研究著、快樂著; (二)研究著、成長著; (三)科研對於教師職業生涯的意義; (四)一個科研教師的幸福科研。 …… 棠湖中學科研室 史紅星整理於雙流縣教研室階梯教室 二○○七年四月二日

G. 教師怎樣做研究

鄭金洲-教師如何做研究,華東師大出版社,2005-10。本書是最為通俗的中小學教師科研指導用書,書中附有大量案例,作者結合案例一一細致地講解教師常用的科研方法。 導論:走出中小學教育科研的誤區 人民教育2004.2(一)求新求異(二)貪大求全(三)跟風追潮(四)課題至上(五)論文情結(六)穿鑿附會第一章改進實踐: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指向 人民教育2004.1(一)解決學校實際問題(二)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三)促進學校持續發展第二章行動研究:教師教育科研的定位 人民教育2004.3-4(一)教師從事研究的四種取向: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經驗總結、教學反思(二)教師從事研究的基本特徵:目標(解決問題)、形式(行動研究)、手段(持續反思)第三章從實際中來:研究問題的確定 人民教育2004.7(一)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問題(二)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中捕捉問題(三)從閱讀交流中發現問題(四)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發現問題第四章從計劃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 人民教育2004.10(一)計劃(二)行動(三)觀察(四)反思第五章在過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訂 人民教育2004.8(一)轉換:用新問題代替原問題(二)細化:具體化、操作化(三)分化:分解為子課題(四)調整:改變步驟與方法(五)後發:先有研究後有方案第六章教育日誌: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一 人民教育2004.12(一)備忘錄(二)描述性記錄(三)解釋性記錄第七章教育敘事: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二 人民教育2004.18(一)教育敘事的特點:講故事,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二)教育敘事的類型:依序敘事(白描)、夾敘夾議、突出學生(細節)(三)教育敘事撰寫中的注意事項第八章教育案例: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三 人民教育2004.20(一)案例的運用范圍(二)案例的含義(三)案例的撰寫(四)案例的作用附錄:一個課堂教學案例的開發與撰寫過程第九章教育反思: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四 人民教育2005.1(一)教育反思的類型:專題與整體反思、即時與延時反思、課前與課中及課後反思(二)教育反思的注意事項附錄:《記我的一次反思教學經歷》及其點評 人民教育 2004/22第十章教學課例: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五 人民教育2005.3(一)教學課例的含義 案例:背景+問題+問題解決+反思討論 課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二)教學課例的形式:1、總體思路+情境描述+專題反思2、設計說明+教學情境+總體反思3、教學設計+教學片斷+教學反思(三)教學課例的注意事項後記 1 認識校本培訓的特點鄭金洲河南教育 2005/04 2 教學課例——教育研究方式與成果表達形式之五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5/Z1 3 全球化時代教育面臨的挑戰與變革路向鄭金洲教師之友 2005/02 4 教育反思——教育研究方式與成果表達形式之四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5/01 5 校本研究的類型鄭金洲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2005/Z2 6 新課程背景下的校本研究鄭金洲江蘇教育 2005/03 7 期待聚焦實踐的教育理論研究鄭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2004/01 8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學——解讀《記我的一次反思教學經歷》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22 9 教育研究方式與成果表達形式之二——教育敘事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18 10 教育研究方式與成果表達形式之三——教育案例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20 11 教師如何做研究——從計劃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10 12 教育研究的方法與成果表達形式之一——教育日誌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12 13 從實際中來:研究問題的確定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07 14 在過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訂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08 15 中國教育學研究的問題與改進路向鄭金洲教育研究 2004/01 16 從實踐者轉變為研究者:教師角色的變化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02 17 改進實踐: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指向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01 18 行動研究:教師教育科研的定位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Z1 19 「案例」ABC 鄭金洲教育文匯 2004/01 20 中國教育理論研究的世紀走向鄭金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02 21 教育觀念的世紀變革鄭金洲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03 22 「案例」ABC 鄭金洲上海教育 2002/15 23 案例教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鄭金洲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2/07 24 世紀之初中國教育研究的新進展及發展趨向鄭金洲;林存華教育研究 2002/07 25 課堂教學交往中的虛假與真實程勝;鄭金洲教育科學研究 2002/06 26 聽課的技能與技巧鄭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2002/02 27 教師角色的轉變與校本培訓俞海燕,鄭金洲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 2002/03 28 認識「校本」鄭金洲;林存華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1/05 29 WTO與中國教育鄭金洲;周海濤;胡東芳;黃忠敬;耿涓涓;高曉清教育發展研究 2001/01 31 認識「案例」鄭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2001/02 32 「上課插嘴」引起的思考鄭金洲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1/03 33 審視創新教育鄭金洲中小學管理 2000/01 34 想說界定不容易 發人深省百年史 凸顯個性是趨勢審視教育觀念鄭金洲中小學管理 2000/04 35 創新能力培養中的若干問題鄭金洲中國教育學刊 2000/01 36 「創新」四題鄭金洲當代教育科學 2000/Z2 37 走向「校本」鄭金洲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0/06 38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世紀走向鄭金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0/03 39 教育理論研究的缺失——世紀末我國教育理論的反思鄭金洲教育發展研究 1999/10 40 教育基本理論若干問題研討綜述鄭金洲課程.教材.教法 1999/01 41 我國教育系科發展史略鄭金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9/04 42 關於鄧小平教育思想及教育現代化的研究鄭金洲中小學管理 1998/09 43 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年會綜述鄭金洲教育研究 1998/08 44 教育學邏輯起點:昨天的觀點與今天的認識(二) 瞿葆奎,鄭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1998/04 45 教育學邏輯起點:昨天的觀點與今天的認識(一) 瞿葆奎,鄭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1998/03 46 教育基本理論研究與教育觀念更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引發的教育觀念變革尋跡瞿葆奎,鄭金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8/03 47 若干教育隱喻探源鄭金洲教育發展研究 1997/09 48 略析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鄭金洲教育理論與實踐 1997/05 49 美國批判教育學之批判——吉魯的批判教育觀述評鄭金洲比較教育研究 1997/05 50 行動研究:一種日益受到關注的研究方法鄭金洲教育發展研究 1997/01 51 教育現代化與教育本土化鄭金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7/03 52 「素質教育」質疑鄭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1997/02 53 教育本質研究十七年鄭金洲教育發展研究 1996/03 54 華東師大關於一流教育的研討熊川武,鄭金洲,范國睿,袁振國中小學管理 1996/02 55 文化與教育:兩者關系的探討鄭金洲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1996/01 56 教育科學研究與國際接軌芻議鄭金洲教育發展研究 1995/02 57 「元教育學」考辨鄭金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5/03 58 後結構主義者的論爭及其對於教育學的幾種影響:轉向理論[特約稿] H·A·吉魯,譚曉玉 ,鄭金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5/01 59 教育經濟功能研究十七年鄭金洲教育與經濟 1995/0360 「辦學特色」之文化闡釋鄭金洲中國教育學刊 1995/05 導論:走出中小學教育科研的誤區 (原文:從實踐者轉變為研究者:教師角色的變化 鄭金洲人民教育 2004/02) 無論是素質教育的推進,還是新課程的實施,所改變的不只是學校的外在面貌,不只是教學內容或教學媒介,而更為重要的是在呼喚著一種新型的學校文化,催生著教師新的職業生存方式。它從根本上動搖了教師原有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師以研究者的姿態出現在學校的舞台上。就此來說,教師成為研究者,已經是當今教師基本素養的一部分,已經是教師新的職業存在的基本表現形態。 近幾年的實踐表明,對於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實現從實踐者向研究者的轉變,已無太大的異議,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付諸實踐。但是,對於怎樣的教師才屬於研究型的教師?教師從事的研究有哪些獨特之處?卻有著種種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在實踐中也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同表現。 在我看來,能夠對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系統化反思,應該說就具備了研究型教師的基本素質。在一定意義上,這個教師也已從單一的教學實踐者轉變為教學的研究者了。系統化的反思相對的是零散和片斷的反思,摒棄的是模式化、機械的教育教學行為。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地反復展現同樣的教學模式,固然稱不上是一個研究者,但即使偶有反思、偶有「佳作」,也不能視之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研究型教師了。教師成為研究者,意味著能對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持續不斷的反思,意味著將反思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意味著將反思作為匯總教育教學經驗、提升教育教學智慧的基本手段,意味著反思已經成為其基本的生活狀態或方式。 反觀近年來中小學教師從事的教育科研活動,不難發現,存在著許多與上述研究定位不一致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一味求新求異。在從事教育科研活動當中,選擇了研究課題以後,如果發現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擱置一邊,重新選擇所謂新的課題。歷年的課題名錄常常成為教師選擇課題的重要參照,並不去深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說明了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哪些自己所關心的困惑。結果是,課題研究中新名詞、新概念迭出,這些新名詞、新概念雖然引人注目,呈現出「眼球教育科研」的狀態,但並不見得真正提供新的意義,對教育實踐有新的解釋和指向。實際上,教師所面臨的許多課題是共性的,由於學校的情境不同、傳統各異、辦學思想有所區別等,他學校的研究常常並不能解決你學校的問題。對同樣課題做深入的研究,有時是必要的。 (二)貪大求全。有些教師教育科研選擇的課題常常比較寬泛,涉及因素眾多,動輒就呈學校的整體性變革或綜合變革。在這樣的課題中,一個大問題關聯著一系列小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向,甚至沒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線索。選擇這樣的課題以後,即使從事研究,各方面問題的探討也多為淺嘗輒止,有欠深入。真正的研究並非「大題小做」,而多為「小題大做」;教師的智慧電並非「一鶴沖天」,而多為「積小智成大智」。對局部的關鍵性問題的腳踏實地的研究,所產生的輻射、互動、連帶作用,有時遠勝於浮於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三)跟風追潮。一旦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或「潮流」,常常有一些教師聞風而動,做相應的各式各樣的研究。創新教育甫一出現,不少教師馬上以創新為題申報這樣或那樣的課題,好像課題名稱上沒有創新,就無法實施創新人才的培養—樣。多元智能教學剛一引入,有的教師馬上將其作為教育科研的參照體系,進行多元智能教學的驗證或推廣研究。這種現象,一定程度地說明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還缺乏主體意識,缺乏對自身面臨問題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缺乏應對自身獨特問題的勇氣和智慧,獨立確定研究問題,自主開展研究,是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的內在要求和規定。 (四)課題至上。「校校有課題,人人有項目」,一般被作為「校興科研」的重要標志。當然,科研以課題的形式來表現,可以使研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集中相當多的人力與物力解決一個突出的問題,能夠使研究有明確的方向,課題研究的成果也會較為突出地體現出來。但是,課題並不是科研的代名詞,尤其是中小學教師的科研,隨機的、偶發的、情境的、個別的問題都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針對一系列具體、特殊的問題進行系統化反思,雖然並不在預定的課題范圍內,但同樣是重要的有深刻價值的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是西方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個命題,但從相關的資料看,在他們那裡,中小學教師佔主流地位的研究並非課題式的研究,而是對日常生活實踐的研究。 (五)論文情結。一談到教育科研,就以為是撰寫長篇大論的學術論文,似乎沒有論文發表,就不能稱之為研究。沒有認識到論文只是教師教育科研活動成果的一種表達方式,甚至不是主要方式。正如同專業研究者自身的研究主要需要藉助於論文這種文體表達出來一樣,中小學教師的研究也有自身獨特的問題表達樣式。案例、敘事、日誌、反思記錄等,都是教師教育科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它們既可以成為教師教育科研活動過程的記錄,也可以成為教育科研活動結果的體現方式。中小學教師自始至終是生活在教育教學的現實場景之中的,教師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論文可以承載的。論文話語方式的抽象、敘述結構的刻板、論點論據的嚴整,是教師所不熟悉的,同時也並不見得是教師表達自身研究成果所必需的。 (六)穿鑿附會。一些中小學開展教育科研,有時會自覺不自覺地向專業研究者看齊,想方設法地引用大量的理論文獻,先介紹國外學者怎麼認識,後分析國內學者有哪些觀點,最後再談談自己的見解。似乎只有和精深的理論攜手,才能彰顯出研究的力度和分量。殊不知,中小學教育科研其獨特的魅力並不在於驗證某種既定的理論,其鮮活的生命力並不在於詮釋這樣或那樣的專家的論斷,它在教育科研之林中,之所以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恰恰是劉教育現場的把握和判斷,恰恰是對教育事件所做出的意義分析。這樣的研究也恰恰是專業研究者難為或不能為的。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研究不應也不能向專業研究者的研究看齊。因為這種研究從本質上來說是為自己的研究,是從自身內部發展起來改變教育教學獨特情景的研究。如果它仍追求專業研究者那樣嚴格的發現、一般的結論的研究理想的話,不僅解決不了實際所面臨的問題,而且還將失去獨立存在的空間;不僅得不到同行或教育理論界的尊重,而月有可能逐漸蛻化為束縛教師成長發展的新枷鎖。正是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我們認為,教師既要將持續不斷的反思作為一種研究方式,還要把它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研究不再是對教師職業的補充,其本身應是教師職業生活的方式,它體現了教師作為人、作為實踐者所擁有的本性。在這種生活方式中,教師體會到自己的責任,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這種生活方式中,教師憑借自己的力量,把自己和學生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並與學生共同構成了他自己的生活世界;在這種生活方式中,逐漸發展自己的理性,成為自己觀念和行動的主人。這樣的話,他就不能僅重復別人的經驗,而應該通過理性創造自己的世界,只有在這種創造出來的世界中,他才會感到真正的內心的平安。也許正是在這種生活方式中,教師的研究才體現出了其本原意義。第一章 改進實踐: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指向 「科研興校」、「校興科研」近年來已經成為中小學的共識。各學校從自身的立場出發,也從事了多種多樣的科研活動,並且這些科研活動在部分學校已成為發展的動力與保障。但與此同時,我們又不能不認識到,一些中小學的教育科研並沒有真正帶來學校的變化,往往是轟轟烈烈地「科研」一番,教師的行為依然如故.學生的狀態仍同往常,學校發展與改革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仍然存在。現在只要是辦學條件稍好的學校,幾乎是「校校有課題,人人有項目」,但是對這些科研的效果加以檢覽,不難發現,龐大的課題或項目數量與解決學校問題的低劣質量的對比是非常鮮明的。換句話說,這樣的「校興科研」的行為,並未產生「科研興校」的效果。 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研究課題選擇不當,研究方法運用不合理,研究組織流於形式等,但最為重要的原因在於學校教育科研的指導思想有待於進一步端正,目的有待於進一步明確。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之所以倡導中小學從事科研,要求教師投身研究活動,正是因為當今學校的發展面臨了許許多多新情況、出現了各式各樣新問題、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制約著學校發展,影響著教育教學的變革,如果不及時加以處理和解決,就難以使教育適應社會和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由於這些問題或矛盾是伴隨教育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出現的,原有的經驗不能奏效,已有的老辦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為解決這些問題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礎。依此來看,中小學教育科研是與學校自身問題的解決等結合在一起的,始終是指向學校自身的發展與變革的,科研雖然不是學校發展與教師成長的充分條件,但無疑是必要條件。其次,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學重視教育科研和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為學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逐漸建立和完善以後,自身的發展正越來越處於一個新的「高原期」,要凸顯學校的特色,破解學校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將學校的潛在資源提升到顯在的層面上加以整合,使學校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就需要倚重於學校自身的科研,通過教師廣泛參與科研活動,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形成學校辦學的新氣象。 然而,許多學校或教師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遺忘」了這一出發點,科研的形態有了,但卻沒有直指學校的痼疾;科研行為有了,但卻沒有真正解決學校的問題。這樣一來,雖然各學校也忙於申請這樣或那樣的課題,但課題研究的成果並不能為學校所用;雖然各學校也倡導教師投入研究陣營,但這樣的研究並沒有切實轉變教師的課堂行為以及與學生交往的其他行為,其結果是為研究而研究,為課題而課題。應該說,這是當今中小學教育科研中值得關注的一種不良傾向。 既然中小學教育科研是學校發展的自身要求,那麼科研的指向就應該自始至終圍繞在學校發展上,至少要通過科研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的。(一)解決學校實際問題中小學教育科研在研究中要有清晰的問題意識,明確地認識到藉助於研究想去解決學校的哪些問題,什麼樣的研究活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許多學校的教育科研活動不能指向學校自身問題的解決,其原由在於所確定的問題並不見得是學校自身的問題,或是學校發展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問題可能來自於專家,來自於理論論著,來自於其他學校。其實,在學校實踐中,沒有與教師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問題,就不會有教師研究的沖動;而沒有研究的沖動,也常常難以產生持續性的研究行動。今天,中小學有必要把解決學校實際問題作為一切科研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作為檢驗中小學教育科研行為的最終依據,從根本上杜絕沒有問題針對性的學校科研,跨越學校教育科研與學校問題解決之間的鴻溝。案例1-1XX高級中學是一所具有60多年歷史的蘇南

H. 教師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科研意識
科研意識是指人積極從事科學研究的心向,潛心捕捉和發現科研課題的求知慾。它是科研活動的內在動力,主要包括自身角色意識、問題意識、信息意識、合作意識。
所謂自身角色意識,即教師對教師職業應進行科研的認識狀態,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以及對自己科研能力、科研優勢的認識狀態等。意識越清醒,則行動越堅定。在這里我認為其中對科研型教師的認同狀態是最為重要的。
所謂問題意識,即教師對教育現象的認識狀態,對教育成績與事物的准確判定水平,具體又體現在教師對科研課題的選定上。對教育現象越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其選題的准確度就越高,對新情況、新問題就越敏感。
所謂信息意識,即捕捉科研問題與解決問題資料的能力,思路清晰、准備充分,則能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證據與鑰匙。
所謂合作意識,即教師藉助他人能力或協助他人共同攻關的心理狀態。合作意識越強的人,越能集思廣益,豐富提高自己。
第二、科研意識
即進行教育科研所必備的理論知識與方法。由於教育科研對象的特殊性,所需要的知識與方法非常廣泛,也非常深入。據介紹,李吉林在情境教育理論的創立過程中,進行了廣泛的閱讀和學習,涉及教育學、中小學教育史、心理學、大腦科學、美學、語言學、社會學以及文藝作品、少年讀物、時事新聞科技信息等,其中屬於方法論的書就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系統科學》、《最優化原理》等。
一般教師進行教育科研,除了具備必要的學科知識外,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識不可缺少。1、教育科研的基礎理論
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學校管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文化學等。他對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導價值。2、教育科研的專門理論
教育科研作為一項具體的科學實踐,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過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規范和要求,形成為一門較為獨立的學科,包括教育科研原理與教育科研方法。它是保證教育科研規范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的前提和基礎。
第三、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知識運用於教育科研情境解決相應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主要包括發現問題能力、預測設計能力、信息篩選能力、實施操作能力與書面表述能力能。1、發現問題的能力
科學研究都是從問題開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實踐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並把它設計為研究課題,這是整個研究過程開始的關鍵一步。2、預測設計能力
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信息,預測未來變化,設計整個課題的工作思路與目標。3、信息篩選能力
即對相關信息的獲取、識別、分類、編碼、評估、使用等。現代社會信息來源多,信息量大,此種能力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要。4、實施操作能力
即落實、調整課題各工作環節的能力。5、文字表述能力
即把經過潛心研究得出的結論訴諸於文字,通過科研報告、科研論文、著作等表述出來的能力。這是科研工作的最後一環,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國著名化學家盧嘉錫說過,「一個只會創造不會表述的人,不算一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
第四、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講求堅持真理,用於探索、事實求是,發揚民主,全力合作,用於創新。

閱讀全文

與教師科學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頭發少扎頭發的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142
三頭肌的訓練方法 瀏覽:759
快速學拼音的方法視頻 瀏覽:562
大戰僵屍貝塔版手機下載方法 瀏覽:669
三星手寫輸入法數字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0
治療癲癇較好的方法 瀏覽:854
彩色水餃皮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458
澳洲牛油果油食用方法 瀏覽:818
歌德教育方法和技巧 瀏覽:480
西裝行李箱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485
自製抽繩收納方法視頻 瀏覽:951
在水裡寫字的正確方法 瀏覽:180
浙江省的作文技巧和方法 瀏覽:541
壓槍方法是手指壓在哪裡 瀏覽:927
拇指跖疣最簡單的自愈方法 瀏覽:155
九陽豆漿機製作豆漿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61
一歲輪狀病毒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814
核桃保養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978
用筷子做小鴨子的簡單方法 瀏覽:156
自動擋離合器加油的正確方法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