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麴黴菌用什麼方法觀察

麴黴菌用什麼方法觀察

發布時間:2022-09-11 04:38:05

1. 麴黴菌感染用什麼檢測

GM抗原的檢測目前最主流的方法是經典的一步法酶聯免疫試驗,目前國內外廣泛認可的檢測產品是由美國Bio-Rad公司提供的麴黴菌抗原檢測試劑盒(PlateliaTMAspergillusAg),可快速、靈敏的發現血液循環中的GM抗原,幫助臨床實現早期發現麴黴菌感染。

GM抗原是麴黴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的簡稱,是麴黴菌胞壁的組成成分,在菌絲生長過程中可釋放人血液,檢測患者血清中GM抗原水平有助於侵襲性麴黴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IA)的早期診斷。推薦首次檢測時間點一般為當臨床懷疑患者發生IA時,或者需要對免疫妥協患者進行常規篩查時。1另外,對於開始進行抗真菌治療的患者,推薦進行每周兩次的GM水平監測,以幫助判斷臨床療效及患者預後。2
由於血清學試驗為間接檢測手段,除外檢測試劑盒的選擇,感染麴黴菌類型、宿主本身、以及使用的診斷標准和方法等,都可能影響檢測結果。所以在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各種影響的因素,以盡可能獲得准確的結果,避免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而干擾了最終的臨床診斷,延誤患者診治。在不考慮檢測者本身操作原因及試驗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前提下,我們來了解下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試驗結果:3
生物學因素:
· 感染部位(比如鼻竇,肺部,還是播散性)
· 感染部位的微環境(比如營養,氧含量,PH值)
· 麴黴菌種類
· 是否使用抗真菌葯物
· 釋放的GM抗原分子結構
· 患者免疫抑制的程度
· 腎臟清除率,肝代謝情況
· 患者體內是否存在GM抗體
· 樣本的保存條件及時間
· 患者檢測前的治療情況
流行病學因素:
· 患者所屬人群
· 當地感染流行率
· 樣本採集手段
· Cut-off值的設定
· 感染患者的界定標准
· 實驗室檢測經驗
由於對結果的影響因素眾多,為了確保最終結果的准確性,選擇高質量的檢測試劑盒就顯得至關重要,即便選擇了值得信賴的檢測產品,操作者在分析GM抗原檢測結果時,還是需要結合各種客觀的影響因素,為臨床提供最為准確可性的報告。

2. 如何觀察到大米中有超標的黃麴黴素

黃麴黴是一種常見的腐生真菌,大多出現在發霉的糧食、糧食製品以及其他的有機物上,黃麴黴的部分菌株可能會分泌出劇毒物質,也就是黃麴黴素,誤食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那麼如何判斷食物長黃麴黴呢?

如何判斷食物長黃麴黴
1.是否存在霉變

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霉變的堅果、豆類、大米等富含油脂與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中,如果食物表面出現霉變、皺縮、長毛、發綠、發黃等異常改變時,就提示該食物有可能存在黃麴黴感染的情況。黃麴黴感染後,食物表面可能帶有致癌性極強的毒性物質黃麴黴素,並且難以通過高溫將其殺死、消除,因此,出現霉變的食物應當及時丟棄,不宜再進行食用。

2.是否出現異味

如果食物出現了苦澀、腥臭、陳舊等異味,也有可能是黃麴黴感染引起的。比如味道發苦的堅果、腥臭的木耳、陳舊的大米等,都有可能是黃麴黴繁殖的溫床。黃麴黴大量感染的食物屬於強致癌物,長期少量食用後有可能導致肝功能受損,甚至引起肝癌。突然大量攝入黃麴黴素,還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食物中毒的症狀,比如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繼而引起肝硬化、肝炎等疾患,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3.進行檢測分析

判斷食物中是否含有黃麴黴素的最准確方法是抽樣進行檢測分析,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薄層層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微柱法、酶聯免疫吸附法、超光譜法等,不同檢測方法的檢測速度和檢測精度不同,適用於黃麴黴素不同的檢測目的和檢測要求。

結語:如何判斷食物長黃麴黴?主要是通過觀察食物是否存在霉變、是否出現異味等方面來進行初步的判斷,一旦存在嚴重的霉變和異味,就不宜再進行食用。還可以將食物送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測分析,根據檢驗結果可以得到更為准確的判斷。

3. 區別青黴和麴黴 「最」可靠的方法是觀察其什麼

霉與麴黴分生孢子梗的區別,青黴孢子便頂端無膨大,麴黴分生孢子梗頂端膨大成為球狀。

4. 麴黴菌和放線菌的總結與體會

摘要 體會:

5. GM試驗是特異性的麴黴菌檢測方法嗎

GM試驗是檢測麴黴菌感染的經典血清學方法之一,其主要檢測物質是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簡寫GM)抗原。半乳甘露聚糖是麴黴菌特有的細胞壁多糖成份,當機體感染麴黴菌後,隨著菌絲生長,半乳甘露聚糖從薄弱的菌絲頂端釋放出來,是最早釋放的抗原,被認為是一種可靠的侵襲性麴黴菌感染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記物。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具有熱穩定性和可溶性,通常可在血清,腦脊液和肺泡灌洗液中檢測。GM的釋放量通常與感染的菌量成正相關,可反映機體感染的程度。每周兩次使用GM試驗對高危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效果進行監測和評估。
臨床中的高危人群是免疫功能缺陷和高劑量服用激素患者,如:惡性血液腫瘤,實體器官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患者等,所以GM的應用科室通常分布在血液科,移植科(中心),腫瘤科,呼吸科,ICU,皮膚科和兒科。GM試驗的開展除了在公立醫院實驗室輔助臨床醫生診斷侵襲性麴黴菌病外,還可在大型私立實驗室和一些制葯公司做新抗真菌葯物的葯效評估。
GM抗原檢測是EORTC/MSG推薦的侵襲性麴黴菌病的真菌學檢測標准之一,美國Bio-Rad公司研發的用於檢測血清中GM抗原的麴黴菌抗原檢測試劑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Ag)已在2014年初獲得CFDA批准。是目前麴黴菌感染檢測最好的方法,該試劑盒的上市為臨床帶來空前的利好價值,並受到眾多國內專家的高度關注與評價。

6. 區別青黴和麴黴的可靠方法是觀察其()A.菌絲形狀B.孢子的顏色C.營養方式D.孢子的著生結

青黴屬於多細胞真菌,營養菌絲體無色、淡色或具鮮明顏色.菌絲有橫隔,頂端不形成膨大的頂囊,其分生孢子梗經過多次分枝,產生幾輪對稱或不對稱的小梗,形如掃帚,稱為帚狀體.分生孢子球形、橢圓形或短柱形,光滑或粗糙,大部分生長時呈藍綠色.
麴黴菌絲有隔膜,為多細胞黴菌.在幼小而活力旺盛時,菌絲體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頂端膨大成為頂囊,一般呈球形.頂囊表面長滿一層或兩層輻射狀小梗(初生小梗與次生小梗).最上層小梗瓶狀,頂端著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孢子呈綠、黃、橙、褐、黑等顏色.這些都是菌種鑒定的依據.
故選:D

7. 花生黃麴黴菌怎樣辨別

首先,要將外觀呈黃綠色的花生剔除,然後用流動的水浸泡、漂洗,再用水煮熟食用。黃麴黴菌毒素很耐熱,即使加溫到200℃也不能被破壞。而黃麴黴菌毒素可溶於水,經過漂洗、水煮,能被去除大部分。從這一點來講,吃煮熟的花生相對來說較為安全。

8. 黃麴黴菌的檢驗

黃麴黴菌菌落生長較快,10~14天直徑3~4或6—7cm。菌落正面色澤也隨其生長由白色變為黃色及黃綠色,呈半絨毛狀。孢子成熟後顏色變為褐色。表面平坦或有放射狀溝紋,反面無色或帶褐色。
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分生孢子頭呈疏鬆放射狀,繼而為疏鬆柱狀。
製片鏡檢觀察,可見分生孢子梗很粗糙。頂囊呈燒瓶形或近球形。
分生孢子在小梗上呈鏈狀著生,分生孢子的周圍有小突起、球形、粗糙。 可歸納為化學方法、生物學方法和免疫學方法三大類。
1、生物學方法
1)抑菌試驗
黃麴黴菌有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長的作用,故用其抑菌作用來測定黃麴黴菌的存在和含量。已經發現巨大芽胞桿菌和短芽胞桿菌對AFT最敏感。通過平皿中抑菌圈大小來衡量黃麴黴菌含量。
2 )熒光測定法
根據黃麴黴菌在紫外光照射下可發出熒光的原理,將待檢菌株接種於培養基中,28—30~C培養48~72小時,產生的毒素便浸入培養基中,在紫外燈光下照射培養基會呈現出特異的熒光。此法操作簡便。對AFT最低檢出量為5pg/ml。·
3)大白鼠試驗法
黃麴黴菌對大白鼠毒性最早出現損害的是肝臟,其受損范圍廣,而幼鼠最敏感,雄性幼鼠比雌性幼鼠敏感性更高,用100-150g大白鼠作急性中毒試驗,一般3—4天死亡。
4)雞胚試驗
5)鴨雛試驗
鴨雛對黃麴黴菌非常敏感,致死性強,一般用一次劑量後72小時內死亡。
6)斑點試驗
本法用於檢測真菌毒素致突變試驗的一種有意義的方法。主要利用沙門氏菌/微粒體突變性來檢測某些樣品種AFT的存在與含量。
A先將鼠傷寒沙門氏菌組氨酸缺陷型變種的菌懸液,與一定量肝組織勻漿混合作傾注平板。
B待凝固後,再將一定量被檢物(含AFT)加在平板中央待黃麴黴菌往外圍瓊脂中擴散時,圍繞中心點將出現密布的回復突變的菌落。
本法作為一種生物學檢驗法廣泛應用於開發安全、有用的化學物質和檢測食品或農產品中黃麴黴菌。
2.免疫學方法
黃麴黴菌是分子量為312~346的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無免疫原性,不能引起抗體的產生,故必須與大分子化學基團或蛋白質偶聯,成為完全抗原,方能引起免疫動物的抗體形成,然後利用血清學方法檢測AFT。
由於黃麴黴菌的量一般都較低,因此,檢測方法主要是敏感性較高的放射免疫測定法(RIA)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近幾年來,國外已成功制備了測定B1的酶聯免疫測定盒及檢測乳中Ml含量的RIA檢測盒。這兩種檢測盒都十分方便,而且快速准確。

9. 鴿麴黴菌病有何臨床症狀,如何診斷和防治

鴿麴黴菌病是由煙麴黴菌等致病性黴菌引起的一種常見真菌病。多種家禽都能感染,以雛鴿多發,是當前危害鴿的一種重要的傳染病。發病率較高,有可能造成大批死亡。 本病潛伏期3~10天。病鴿的主要症狀是呼吸困難。雛鴿開始減食甚至廢食,精神委頓,羽毛松亂,翅下垂,閉目縮頸,呆立一隅,嗜睡,對外界反應淡漠;有時口腔與鼻孔內流出漿液性分泌物;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呼吸次數增加,喘氣,不時發出摩擦音或沙啞的水泡聲響。病程的後期,病鴿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張口呼吸,鼻瘤暗紫,吞咽困難,下痢,迅速消瘦,最後伏地不起,呈腹式呼吸,因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如不採取措施或發病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以上。 慢性病例症狀往往不明顯,主要是呈現陣發性喘氣,食慾不佳、下痢,迅速消瘦直至死亡。部分鴿出現扭頭神經症狀。產蛋鴿表現產蛋率下降,蛋品質下降,砂殼蛋、畸形蛋增多,受精率下降,孵化率下降,死胚增加。 根據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須取新鮮的病變組織或結節於載玻片上,加1~2滴20%氫氧化鈉溶液,鏡檢發現黴菌菌絲和孢子;也可取黴菌性結節接種於馬鈴薯培養基、沙堡勞氏培養基進行真菌分離培養,挑選培養的菌落在顯微鏡下觀察菌絲、分生孢子和頂囊,鑒定黴菌種類。 本病可通過加強飼養管理來預防,不使用發霉墊料,不喂發霉飼料,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墊料經常翻曬,發現有霉變時,應更換,輕微霉變的,也可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保持良好通風,特別在梅雨季節注意防止墊料和飼料發霉。對水源加強管理,保持清潔,防止污染。加強孵化設備及鴿巢的清潔、消毒工作,育雛室被污染後,必須徹底清掃,及時更換墊料並進行消毒,可以選用5%石炭酸等常規的或殺菌能力較強的消毒劑,然後再鋪上乾燥、潔凈的墊料。 對該病無特效療法,發病後立即清除鴿舍內發霉的墊草,停喂發霉的飼料,改喂新鮮的飼料,選擇無刺激性和副作用的消毒劑進行帶鴿消毒,對盡快控制住該病具有一定的效果。治療可試用以下幾種方法,制黴菌素:每隻雛鴿日用量5 000~8 000單位,拌料口服,用3天,停葯2天,再用3天,為1個療程,可連續連續用1~2個療程;成年鴿每千克體重2萬~4萬單位,有一定的效果。碘化鉀每升飲水中加入碘化鉀5克,或每升水中加入碘片1克、碘化鉀1.5克,給鴿灌服。硫酸銅按0.05%的稀釋,連飲3~5天。另外,選用高錳酸鉀飲水,口服灰黃黴素,以及兩性黴素B 和克霉唑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10. 黃麴黴素可以用紫外線燈檢測嗎

可以。

飼料是否被黃麴黴毒素污染可以用LEA-160L紫外線燈快速檢測,取飼料放在LEA-160L紫外線燈下觀察,若能看到黃綠色熒光,即為有毒,若看不到熒光,可將飼料壓碎後再放到LEA-160L紫外線燈繼續觀察,若仍看不到熒光,說明不帶黃麴黴毒素。

當飼料中黃麴黴毒素含量大於1ppm時,可使所飼喂的畜禽中毒死亡,黃麴黴毒素中毒症以豬、雞多見,其次為鴨和牛。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的一種代謝產物,它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黃麴黴毒素也是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和最被深入研究的黴菌毒素之一。

(10)麴黴菌用什麼方法觀察擴展閱讀:

黃麴黴素的去除措施:

1、碾磨搓洗

黃麴黴素在食品中分布極不均勻,在花生樣品中以霉變、破損、長芽、皺皮及變色花生粒最為集中,只要將其揀除,毒素含量將大大降低,甚至低到無毒。碾磨加工可將大部分集中於米糠層和穀皮、胚層的黃麴黴素去除一大部分;搓洗可去除糧食表面的大量毒素。

2、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劑有沸石、活性白陶土、活性碳等。含有黃麴黴素的植物油可加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劑,毒素可被吸附而去毒,如廣西用此法處理花生油,加入1.5%的白陶土,可使花生油中黃麴黴素由原來的100μg/kg降至10μg/kg。

3、輻射處理

黃麴黴素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穩定,可用紫外光照射去毒。該法去毒對植物油等液體食品效果較好,而對固體食品效果不明顯。應用輻射法,必須注意照射的劑量和照射時間,以不影響食品的感官和理化性質為宜。

4、鹼處理法

鹼煉是油脂精煉的一種加工方法,在油脂中加入1%NaOH溶液,黃麴黴素內酯環即可破壞,形成香豆素鈉鹽。後者可溶於水,故加鹼後再用水洗可將毒素去除。加鹼水洗可使油中黃麴黴素降至標准以下,甚至不能檢出。

5、有機溶劑萃取法

黃麴黴素為脂溶性毒素,易溶於有機溶劑,可用水合乙醇、異丙醇、丙酮、正己烷和水的混合物等進行提取分離、去毒。提取需反復3~5次,去毒效果可達90%以上,其中以丙酮和水(90∶ 100)混合液效果最好。處理後的糧油製品,必須將溶劑徹底揮干,方可食用。

閱讀全文

與麴黴菌用什麼方法觀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頭臉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43
如何學會思維方法 瀏覽:450
柚子如何去皮方法 瀏覽:63
如何做雙肩包簡單的方法 瀏覽:886
上網慢解決方法 瀏覽:168
製作泡泡奶的方法簡單一點 瀏覽:174
高中生種植蓮藕的方法 瀏覽:278
陰角條連接方法 瀏覽:85
東方裝飾鹵水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793
避孕套的方法圖片 瀏覽:150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53
家庭自製蛋糕最簡單的方法不用蛋糕粉 瀏覽:139
解決產品價格問題的方法 瀏覽:812
無損檢測的超聲檢測方法 瀏覽:504
椎間盤突出最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213
用什麼方法治療胸悶最快 瀏覽:658
發泡劑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瀏覽:51
高中k值的計算方法和技巧 瀏覽: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確方法 瀏覽:816
電腦店軟體安裝包製作方法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