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郵票的方法

研究郵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1 04:20:50

❶ 郵票的相關知識

一)郵票圖案:指郵票票面,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 、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已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集郵者通過收集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網路知識。因此,郵票圖案是集郵者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郵票上的國名: 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國空或地區的名稱。一般都以文字、縮寫字母來表示國名。如:日本郵便、中國人民郵政。美國採用縮寫字母USA、蘇聯採用縮寫字母CCCP來表示國名。還有些國家用特殊符號來表示,如英國早期郵票採用英王頭像作標志。英國現行的紀念郵票印有英女王頭像以代替國名。識別郵票上的國名,可以了解有關國家的地理、歷史、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識。

(三)郵票面值:指印在郵票票面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郵票面值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如美國普通信函郵資為22美分,郵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數字22和C分組成。中國人民郵政普通信函郵資為8分,郵票面值由阿拉伯數字8和分組成。也有一些國家發行無面值郵票,如軍用郵票、公事郵票等。我國1938年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軍人紀念郵票和1943年淮南區發行的「平」、「機」、「快」及「稿」字郵票都屬於無面值免資郵票。美國自1978年至1985年間陸續發行一組無面值郵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樣,分別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這是因為美國郵政部門要市調整信函郵資,但在印製郵票時,新的信函郵資未最後確定,不能往郵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郵資確定後再印,郵票又無法供應。因此,才發行這種無面值的代字郵票。研究郵票面值可以了解一個國家幣值變化的情況。

(四)郵票上的齒孔: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剪開。 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根據齒孔的形態,齒孔分為:光齒、毛齒、盲齒和漏齒。光齒:是在郵票打孔後,齒孔中的圓形紙屑完全脫落,孔洞邊緣光潔,稱光齒。毛齒:齒孔中紙屑未完全脫落,孔洞邊緣不光潔,呈毛狀,稱毛齒。盲齒:在郵票打孔後,只有印痕,齒孔中的紙屑沒有脫落,孔未通透,稱盲齒。漏齒:應該打孔而漏打齒孔的,稱漏齒。齒孔度數,是表示齒孔的量度,測量方法是把郵票放在量齒尺上,看在2厘米的長度內有幾個齒和幾個孔。如一枚郵票有12個齒和12個孔,那麼這枚郵票的齒孔度數就是12度;如有11個齒和12個孔,那麼這枚郵票就是11 1/2度。測量齒孔度數的方法是法國集郵家勒格拉於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測量齒孔度數是研究郵票的一項內容,也是鑒別郵票真偽和區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郵票的齒孔大多數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五)郵票的版銘:在整張郵票紙邊上印有郵票編號、版號、張號、色標、設計者和印刷廠名等,統稱版銘。版銘是研究郵票的重要資料,因此,很多集郵者都喜歡收集帶版銘的郵票。如:我國1981後4月29日發行的J63《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展覽.日本》郵票,在整張紙邊上印有雞、金魚、風箏、天壇、蝴蝶等各種圖案以及印有郵票名稱、設計者、印刷廠名、版號、張號、色標等等。這些版銘被集郵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郵資料。有的郵學家說,這是印刷廠送給集郵者的禮物,是研究郵票版式和郵票印刷的重要依據。

(六)郵票上的水印:郵票是預付郵資的憑證。為了防止偽造,在造紙過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壓在紙里的一種標記,稱水印。水印是一種無色標志,多為簡單圖案。在一整張郵票上,只有一個水印圖案叫全張水印。水印圖案在全張郵票中重復出現叫復式水印,水印的圖案多種多樣,如皇冠、太陽、月亮、太極圖等等。英國於1840年5月6日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上就是以皇冠為圖案的水印。1885年我國大清郵政發行的小龍郵票和1898年發行的蟋龍郵票是以太極圖為圖案的水印。郵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識別,在陽光或燈光下仔細看郵票背面就能發現。對不太明顯的水印,可在郵票背面略噴一點汽油,水印立即會呈現出來。汽油揮發快,對郵票和背膠並無損害,有經驗的集郵家一般都 採用這種辦法識別郵票上的水印。水印是研究和鑒定郵票真偽以及版別、發行年代的重要依據。

(七)郵票上的志號: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郵票發行序號和年代,稱志號。如1952年7月7日發行的,《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16.4—1」「紀16」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16套;「4—1」表示這套郵票有4枚,這是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郵票在紀念郵票里的總編號,「1952」是這套郵票的印製年代。我國首次便使用「紀」字頭發行郵票,是從1949年10月8日的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始,到1967年3月10日紀124《向32111英雄鑽井隊學習》郵票止。其間共發行「紀」字頭的紀念郵票124套。特種郵票的表示方法與紀念郵票相同,只是將「紀」字改訓「特」字。從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發行的郵票取消了這種志號。從1970年8月至1973年10 月發行的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又印上新編的連續號,右邊印有印製個代。例如,《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郵票底部左邊的「(1)」,是連續編號,「1970」是印製年份。從1974年開始,郵票編號又使用「J」表示紀念郵票,「T」表示特種郵票。例如,1974年5月15日發行的《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底部左邊印有「J1(3—1)」,「J」表示紀念郵票,「1」是第一套。(3—1)表示這套郵票共3枚,這是其中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1974」是印製年份。郵票志號是新中國郵票上特有的標志。這種志號對收集郵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郵票目錄就能了解每枚郵票的印製年份、全套枚數、總編號。

(八)郵票品相: 集郵的人都非常講究郵票品相。所謂郵票品相,就是郵票的相貌。衡量一枚郵票的品相有以下幾點:新票:票面完整,沒有破損,沒有摺痕,圖案端正,顏色鮮艷,不褪色變色;齒孔完整,不缺角;背膠完好。 舊票:票面完好,不揭薄,郵戳清晰,郵戳銷於郵票一角(約占票面的1/4左右),這樣的郵票為上品;郵戳輕印不損害票面美觀為中品;郵戳重油影響圖案美觀為下品;如果是研究郵戳,以全戳為好,要能看見郵戳上的地名、年、月、日、時。這主要由收藏的目的來定。在收集郵票時要注意郵票品相,不要用手抓取郵。用手抓取郵票易折角斷齒。手上有汗,接觸郵票會使票面失去原來的光澤。要使用鑷子。集郵用的鑷子尖端扁平、圓滑、無綉、松緊適度。郵票品相好壞,是相對而言的。一般的郵票容易得到,就可以挑選。凡是圖案相同的,可以比較一下品相好壞,盡量把品相次的剔出去,把好的收藏起來。如果一枚郵票極為難得,能收藏一枚已經很珍貴了,對品相則不必苛求。倘若非品相好者不取,那麼,就很難如願以償了。常見的郵票品相不佳有以下幾種:(1)破損 在撕郵票時,用力過猛,把郵票邊緣撕破(在分撕郵票時,按照齒孔多折幾次,用力要均勻,不宜過猛)。(2)摺痕 在用鑷子夾取郵票時,用力不均,造成摺痕。信銷票的摺痕大多數是因為貼票時或在信件傳遞過程中受折而出現的(一般的軟摺痕用水浸泡後重新壓平,可以消除)。(3)齒孔不全 齒孔短缺,有部分漏齒、缺齒、斷齒。(4)揭薄 在揭取郵票時,由於浸泡不透,造成票背紙質受傷變薄或揭成兩層。(5)擦傷 信件在郵遞過程中,郵票畫面被磨損。(6)霉點 郵票受潮或背膠變質引起發霉,形成霉點或黑色斑點。(7)墨漬 墨水或墨汁被弄到郵票上(把食鹽放在熱水裡,將郵票浸泡一下,墨漬會褪去)。(8)油墨過濃 蓋戳時油墨過濃,使郵票圖案弄得模糊不清。(9)指紋 用手拿取郵票時,手指上的油漬或汗液弄臟了畫面。(10)褪色 郵票長時間受燈光或太陽光照射,使原刷色褪色或變色(注意郵票不宜長時間被強光照射)。為了保持郵票清潔、完好、美觀,對以上容易損傷郵票品相的可能性要防止。

❷ 集郵的技巧與方法是什麼

可以只收集郵史上的早期、中期或近、現代郵票;也可以按專題選,例如歷史、人物、天文、地理、動物、植物、體育等(還可以分得再細);按地區,則可以選擇亞洲、歐洲、美洲等區域,或者其中一個或幾個國家的郵票進行系統的收集。但無論你選擇何種收集方式,在決定之前你必須認真而充分地考慮到郵票的來源,千萬不要單憑自個兒的主觀願望去選擇和確定郵票的收集范圍和對象,而不考慮日後的可行性及發展前景。
輕松地開始集郵的10種方法。
1.只要有人給你寄信,你就總有機會得到信銷票。這些寄給你的信銷票可是完全免費的。不要因為信件上的「郵資已付」或郵資機戳而泄氣,也不要因為信銷票都是那些普通郵票而泄氣,告訴給你寫信的朋友:下次一定要貼好看的紀念郵票,同樣的,在你發信的時候,也要都貼用好看的紀念郵票。關鍵之處: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是一個集郵愛好者,所以,他們在給你寫信的時候就會貼上不普通的紀念郵票了。
2.「發動群眾」是一個法寶。你的鄰居、同事、朋友、親戚都是郵票的重要來源,告訴他們你開始集郵了,告訴他們不要輕易隨手將實寄封扔進垃圾桶,告訴他們為你保留好實寄封上的郵票。
3.注意單位的信件。很多單位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信件,隨著對外開放和外資的引人,許多合資、獨資企業還會收到許多海外郵件,在不違反單位紀律和不防礙單位業務的前提之下,這些信函是一個"寶礦"。
4.問一問你的爸爸、媽媽,他們是不是還保留著他們當年搞對象時候的情書?他們的情書應該都貼一些玫瑰呀、愛心之類的宗旨是表達美好的感情的美麗的郵票,注意在從實寄封上剪下郵票的時候不要損傷郵票的齒孔,筆者不贊成剪片,喜歡收集整個的實寄封,尤其是那些年代比較久遠的實寄封就更要保存整個的實寄封(筆者私下對同事稱這種整個的實寄封為"全屍",雖然不太雅觀,但是很形象)。如果你喜歡剪片,主要在浸洗、乾燥信銷票的過程中小心操作。
5.結識集郵"前輩",也就是郵齡比你長的集郵愛好者。這些"前輩"往往有許多復品,即重復的、多餘的郵票或郵品,一般來說,他們還是樂於"提攜後進",送給你一些不太值錢的郵品的。
6.注意郵票公司或郵商的免費郵票廣告。注意仔細閱讀這些廣告,搞清楚是不是真正的免費,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7.加入集郵協會或集郵俱樂部。集郵協會或俱樂部向新會員可能會贈送一些郵品,或者會員可以用比較優惠的價格購買到比市場上便宜的郵品,許多大的集郵協會或郵商向青少年集郵活動都會提供贊助和郵品。
8.如果你住的地方沒有集郵協會或者俱樂部,不如自己發起組織一個好了。和集郵同好共同分享集郵愛好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你們可以互通有無。
9.結交外國的筆友。這是得到外國郵票的一個好途徑,還可以提高你的名語水平,你們還可以互相交換郵票,他覺得普通的郵票可能是你的"最愛",你眼裡的"丑小鴨"也很可能是他的"夢中情人"。
10.把你的復品拿出來進行交易。你會發現,買賣交換郵品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查閱集郵報刊,看一看有誰收購郵品,有誰交換郵品,國際互聯網的出現大大方便了這種郵票交換。
參考資料
blog.nnsky.com/blog

❸ 辨別郵票真假最科學的方法

俺知道如何鑒別郵票的真偽

要識別郵票的真偽,首先要有心理上的警惕性,尤其是購買珍貴郵票或緊俏郵票時,千萬不可馬虎大意。第二,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郵票知識水平,熟悉郵票的特徵,如 紙質、刷色、背膠等。第三,識別偽品要借用一些科學手段,請教專家,並注意各方面已經揭露出來的偽品的信息。

目前鑒定郵票的方法大致有兩種:

一、比較法就是拿被鑒定的郵票與真票進行比較,如果圖案、文字、顏色、油墨、 紙張、齒孔、背膠等完全一臻,就是真票。

二、技術分析法(大概是最科學的方法了):是對被鑒定郵票的印刷方法、紙張、油墨、背膠、暗記等進行技術檢查和化驗。進行技術分析手段很多,如果被鑒定的郵票、是用水印的紙印刷的,可用水印鑒別器對水印進行觀察鑒別;為了鑒別所用紙張和油墨是否與真票相同,有的國家用化學方法對紙張和油墨進行化驗分析。通過這些手段檢查即可確定一枚郵票的真偽。

在報刊上分開揭露的偽造郵票犯罪行為的報告,現將幾種已經在郵市上出現並坑害了不少集郵愛好者的假新中國郵票的特徵介紹如下:

(1)熱門的生肖郵票
不用說,偽造最多的就是T·46「猴票」。由於「猴票」價格上升最快,所以假「 猴票」近幾年始終不斷。「猴票」的真品是雕刻影寫版合印,背面刷膠。市場上的偽品, 都是照像版面翻印。真偽的區別,一是真品的有立體感,畫面猴毛細紋清晰,而假猴票因為是照像版印刷,猴毛分不出細紋,層次不清;二是真品顏色深紅,而假票的紅色發粉、桔黃色較深,有光澤;三是真品上的猴眼炯炯有神,而假票的齒孔不均勻;五是假票無背膠,票面右下角還有暗杠(這是按國家有關規定印在印刷上的)。如果你在購買猴票時仔細按這些區別比較一下,就能識別出它的「廬山真面目」。

(2)熱門的小型張
最典型的是偽造J41M和J42M兩張加字小型張。因為這兩張小型張身為「四大支柱」中的二根支柱,而且與T37M和T38M是同一圖案,就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偽造的條件。
鑒別真假J·41M和J·42M的主要特徵,一是區別文字筆劃的特徵。J·41M真品的「 喬」字,上面的「夭」和下邊的「ル」不完全相連,「內」字的頂筆是直撇,「屆」字下半部連成了「由」字;而假J·41M的「喬」字則完全相連,「內」字的頂筆印成彎撇,「屆」字下半部不連,不象一個「由」字。
二是區別字體的清晰程度,J·41M真品的「第」、「票」、「博」三個筆劃較多的字和J·42M真品「民」、「國」、「郵」、「票」、「香港」六個字,都字體清晰,線條不連;而假票則字體模糊,線條連結。
三是區別標點符號的特徵。J·41M真品志號的「J」字頭後是「休止」符號,即J·41(1-1);而假票「J」字頭後是逗號,括弧內則是休止號,即J·41(1·1)。

(3)新中國的變體票
近幾年已經發現的偽變體主要有二種手段。一是偽造齒孔。二是化字褐色。有人用某種化學試劑將郵票畫面的某種顏色褪去或變色,偽造成變體票。

(4)「JF.1」「JF.2」和「JF.22」郵資封 「JF.1」「JF.2」在郵票封片系列中,由於發行量少,又是「領頭羊」,因此價格上漲很快,成為不法分子偽造的目標。局組織有關專家鑒定,曾在《集郵》上公布上鑒別方法,具有權威性,摘錄如下:首先從紙質地識別。JF.1、JF.2真品使用的是105 克進口布紋紙,厚度為0.11mm。而偽品是用兩種紙張印製的,一種是128克布紋紙, 紙厚為0.14mm,這與真品在手感上有明顯的厚薄差異。一種是使用雙面銅版紙印刷的。
第二,從印刷工藝上識別。JF.1、JF.2偽品在印刷工藝上是將真品作為原稿,用翻版的印刷工藝進行復制的。
第三,從色像上區別,發行的真品是用專用顏色印製而成的。而偽品的圖案,文字都是用三原色套印印製的,色像有著明顯的區別。
還能從偽品的外形、尺寸、形狀及規格等方面發現它與真品的微小區別。
1988年10月,遼寧省公安廳曾破獲一起偽造《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一案。在全國各地一些郵市上,還發現過不法分子兜售《黃山》、《金魚》、《牡丹》小型張等名貴老紀特郵票。這些偽品都是用彩色復印機復制的,並刷有背膠、打有齒孔,幾乎可以亂真。辯別這種偽品,要注意觀察它的畫面,看是否有較粗顆粒,細小字跡的線條是否模糊,另外刷色上也與真品有偏異。還有一種老紀特郵票偽品是不法分子從郵票目錄上揭下來 後加工製造的,這種偽品更應該容易識別。

❹ 郵票收藏如何快速入門

各種收藏品都有特定的保存方法。郵票是一種小型藝術品,它的保管更至關重要,100多年來保存郵票的方法在不斷改進與完善,但最終的目的是不損壞郵票的品相。

目前,集郵者保存郵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集郵冊。集郵冊分插票冊和貼票冊兩大類。

插票冊是臨時保存郵票的郵冊,插冊上由插票頁組成。每頁都按一定的間隔嵌上透 明玻璃紙條或粘上透明膠片,形成插票槽,郵票可插入槽內。目前我國市場上集郵冊品 種繁多有以下幾種:圖譜定位郵票,集郵貼票冊、版票貼冊、國際標准貼片。

集郵貼票冊是用來粘貼集郵品的專用薄冊,它由厚紙貼頁而組成,分固定式和活頁式兩種。一般集郵者多用活頁式,便於貼頁的更換和調整。通用的貼頁印有淺色的小方格,可以起到幫助定位的作用。郵票可憑借膠水紙或護郵袋粘貼在貼頁上。每頁貼多少郵票,間隙大小,如何安排,都可以根據集郵者個人的審美觀和集郵內容的需要來組織, 然後在貼頁上書寫與郵票相關的文字說明。貼票冊有利於郵票的長久保存,便於隨時翻閱欣賞,同時適合於傳統集郵、專題集郵等多種集郵方式使用,是比較理想的集郵冊。長期使用貼票冊能使集郵者養成有計劃地整理、研究郵票的好習慣。舉辦郵票時,只需將郵票貼片稍作選擇和加工即可送郵展。

郵票的欣賞、整理、研究、保存必須有一套專用工具。

(1)郵票鑷子:夾取郵票的專用工具稱為郵票鑷子。因為郵票是精美的藝術品,集郵者對每一枚郵票的品相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所以,在集郵活動中,為了避免污染和損壞郵票,非常忌諱用手直接觸摸郵票。集郵者一定要養成鑷子夾郵票的的習慣,使郵票保持良好的品相。選購鑷子時,要選用不銹鋼製做的鑷子為最好,無銹蝕,尖端應扁平,松緊度適宜為好。

(2)放大鏡:郵票是非常精細的小型藝術品,單憑人們的裸眼很多細微的地方難於辯認清楚,必須藉助放大鏡來觀察。放大鏡是專門用來觀察郵票圖案、顏色、齒孔、印 刷版別和檢查品相好壞的一種常用工具。專供集郵用的放大鏡有握柄式、折疊式、架台 式、印章式等數種。

(3)量齒尺:專門用來測量郵票齒孔數的尺子,稱為量齒尺。量齒尺是研究郵票齒孔度數的專用工具。製作量齒尺的材料有硬紙板、金屬板、塑料板或透明材料等。使用方法是先把郵票放在量齒尺上,使郵票齒孔與量齒尺上的齒孔完全吻合,就能量出齒孔的度數。

保存郵票的地方也要選擇好的,一定要將郵冊放在陰涼、通風而乾燥的地方。如放在書櫥或書架上,則應放在上層,不要放在底層近地處,為防水放進塑料袋密封保存也可以。住樓房或是住平房,還應防老鼠等蟲蛟。價值極大的郵品應購買家用保險櫃,選購保險櫃,一定要選購帶有裝置和國家名優產品,規格不宜較小,以寬80厘米為最佳

❺ 郵票是怎麼來的

郵票的原型最初出現在17世紀中期。 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將巴黎地區的職位交給了Vera Ye。 Vera Ye在巴黎設立了一個「小郵局」,並在街上設立了一個郵政信箱,每天收集和發送信件。 Vera使用稱為郵資證書的標簽給用戶留下了一封信。
郵票上的發件人將郵票放在信封上或放在信封上,寫下信件的日期,並將信件放入郵箱。郵局收到信後,就會撕掉郵資支付證,然後把郵件寄給收件人。就相當於這種郵資支付證書的標簽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

❻ 怎樣集郵 集郵的方法

集郵是一門學問,是世界和民族文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稱「國家名片」的郵票除了它特有的郵政價值之外,還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它具有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是同學們課外活動的良師益友,那麼對於新集郵者先要做什麼,這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明確集郵是什麼?集郵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活動。通過集郵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增添樂趣、陶冶情操。
其次,對於一個初學集郵的來說,必須要明確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集郵?興趣愛好還是其他目的。
再次還要做好三種准備:郵識、精神和物質准備。 集郵源於興趣。但是,對於剛開始集郵的人,只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學習一些郵識,要讀一些集郵常識方面的書籍,或者向集郵界的前輩討教一些郵識。要知道,在集郵的過程中,你會遇到許許多多預料不到的困難和挫折,要有方面的精神准備;集郵是需要花錢的,因此還要做好物質准備。必須精打細算,量入而出。
最後要提醒新集郵者,集郵是一種業余愛好,對於一個新集郵者來說,一定要擺正學習、工作、集郵的關系,不要本末倒置耽誤了學習和工作。
在做好三種准備後,就要按照科學的集郵方法正確集郵。為了少花錢,少走彎路,快見成效,就必須掌握正確的集郵方法,明確收集什麼?怎樣收集?
收集什麼?是一個新集郵者必須果斷明確的方向問題。如果套套收集,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建議新愛好者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是很愚蠢的)。因此,在具有一定郵識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特點,明確一個或幾個專題進行收集、整理,一般郵集可以分成傳統、郵政史、郵政用品、極限、專題、航空航天、稅票等十多類;或者在封、片、戳中,選取一種或數種,作為自己收集的對象。(建議選題專一、目標明確,既可以少 花錢,又便於深入研究、探討,事半功倍)。
怎樣收集?一般來說可以按照「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先內後外」的傳統程序進行。在收集過程中都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一些原則:一不搞歪門邪道。不可囤積居奇、倒買倒賣、弄虛作假、以次充好、損人利己,隨波逐流;二不糊里糊塗。明確目標,不管別人說什麼,怎樣看,毫不動搖,自己決定;三不一位強求。不驕不躁,隨時留心,一旦遇到,抓住時機,絕不放手。
然後,你就要在收集了自己新愛的郵品同時,分門別類的對其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整理,然後可以組集參展。同時,你還要注意郵品的保存、研究郵品的利用、學會郵品的交流;廣交集郵界朋友,積極參加各種集郵活動。
最後介紹一些收集的渠道:一是郵票發行和業務、郵戳、郵資變化時及時收集。第二,是同學、同事、親友的支持(注意:不要未經同意胡亂的撕下別人信件的郵票,這是一種極其不道德的行為,也不是我們同學們該做的。)。第三,是通過郵商、郵刊、小報、拍賣目錄來收集選購自己所需的郵品。少人競爭的郵品往往價格相宜的多,經常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很珍罕的東西,在拍賣目錄上還經常有一批基礎郵品,這也是收集研究需要注意的。第四,互聯網時代網上集郵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不要上當受騙,導致自己票財兩空。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集郵,集的是樂趣和興趣,享受的是集郵的成果和快感。如果你能夠做到:賞郵悅目、讀郵增智、研郵益智、品郵開慧、玩郵得樂,你就是一個真正的集郵者了。

❼ 怎麼用簡單方法鑒別郵票真偽

郵票交易中的受害者基本上是新中國郵票的收集者。當一個愛好者不加思索,為價格劃算的近期郵票傾囊而出時,往往也正是造假牟利者得逞之時。如此說來,鑒別郵票是每個集郵者都應具備的知識。歐美國家大多在上一世紀就有了關於本國郵票辨偽的專門圖冊。在我國這方面的圖書一直是個空白,專事研究新中國時期郵資票品中贗品的專家更乏其人。

斷定郵票的真假,必須有真憑實據,不能僅靠感覺。我們所說的真憑實據主要有六個方面,即郵票的版別、紙張、刷色、票幅、齒孔、背膠這六個要素。

一、版別

鑒別郵票,首先要了解郵票的印刷版別,即不同時期的郵票印刷工藝的特點與區別。新中國建國初期,是採用雕刻版、膠版、凸版等印刷工藝來印製郵票。50年代末引進了照像凹版技術,郵票生產基本以影寫版(即照像凹版)和雕刻版為主。80年代引進電子製版技術,影寫版郵票由照像凹版改為電子製版印製。新中國還有影寫版與雕刻版套印的郵票,簡稱影雕套印版,以及少量與膠版、凸膠套印的郵票。

現今市場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都是用膠版印刷的。用膠版仿印雕刻或影雕套印版印出的郵票,最大的缺欠就是仿不出雕刻版的立體感。雕刻版印製的郵票,圖案上的點線及銘文的墨層高高凸起,有一種浮雕的感覺,手感明顯,這是其他印刷工藝都達不到的。雕刻版印刷的原版是由專業雕刻技師用手工在鋼版上精雕細琢而成,是一種藝術的再創作。即使雕刻師本人也難雕出兩塊絲毫不差的銅版,造假者更難望其項背。

影寫版分照像凹版與電子雕刻版兩種。它具有網紋細,層次豐富的特點,它的畫面的細膩柔和與墨色厚實的程度也是膠版印刷所無法達到的。在放大鏡下,膠版所印假票與影寫版郵票的網紋、網點有顯著區別,假票的網紋線數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線,而影寫版郵票的網紋線數每英寸在250線以上。目前北京郵票廠所使用的電子刻版機,更使影寫的網紋達到了每英寸350線。膠版印刷是以網點的大小來顯現色彩的深淺層次,所以膠版的網點是大小不一致的。而影寫版是靠網點的深淺來表現色彩層飲的,所以影寫版的網點大小是相同的。用放大鏡觀察,影寫版郵票圖案清晰,色彩柔和均勻,墨色厚實,字體堅實;而膠印版的假票,網點粗大,圖案模糊,字體虛浮。有些假票,用肉眼細心觀察,即可發現因分色製版技術不佳所產生的疊色、露色等漏洞。

二、紙張

集郵活動中最忌諱的是觸摸郵票,這也給假票兜售者以可乘之機。因此,憑視覺來鑒別郵票紙張往往成為識別假票的突破口。我國的郵票用紙是國家郵政部門定點生產的廠家專門生產的。它是根據郵票印製工藝的要求及郵票本身的特性而製作的,其紙張物理指標及外觀要求都較為特殊。這些專用的"塗料郵票紙",統稱為郵票紙。由於"塗料郵票紙"不同於社會上所用的膠版紙、銅版紙,所以社會上出現的假票與真票在色澤上會產生差異。另外從紙張表面外觀上也能觀察到"塗料郵票紙"同膠版紙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只要我們對假票進行仔細地觀察,就能辨別出贗品。

三、刷色

即郵票印刷所產生的票面色彩效果。刷色是印刷工藝,紙張、油墨等諸因素的綜合產物。主要是由油墨決定的。印製郵票用的油墨是專門配製的,色相正,色澤濃艷;而偽造的郵票由於用普通油墨膠印,難免顏色發悶發暗,色相不正。又會因套色不準而產生疊色、露紅(圖案和文字伴有紅色暗影)等紕漏。我國的郵票從60年代起,在相關造紙廠、油墨廠的密切配合下,專門生產了各類特殊紙張和特別油墨,這些印刷材料是偽造者所無法購置和仿造的。如天津油墨廠為印製郵票特製的顆粒在10微米以下的高級影寫版油墨,還有為一套郵票中的某枚圖案專門調配的油墨,這樣的墨色效果是一般印刷廠所絕對辦不到的。當然,對刷色的鑒別,需要專門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一般集郵者只能憑真假對照,或在放大鏡下反復觀察來識別偽造郵票。在一些可以利用的人工光源之下如紫外石英燈、日光燈等,假票也會顯現出與真票差異甚大的刷色。

四、票幅

測量郵票的票幅,主要用於識別假無齒、假有齒郵票。有的偽造者為了獲利常常在有齒票和無齒票之間做文章,他們將真的有齒郵票的齒尖剪掉後,冒充無齒票出售。這就要求集郵者掌握真無齒票所應該具有的票幅規格,才不至於上當受騙。票幅的規格是以毫米計算的,知道了每套票的確切票幅尺寸,也就知道了每套郵票的圖案四周應有多寬的邊。經驗豐富的集郵者甚至憑目測,就可以識破被剪去齒尖的冒牌無齒票。初學集郵的人則必須對照郵票目錄上的票幅數據,認真核對測量。如果你身邊帶有高倍放大鏡,那也不妨拿來觀察一下。在多數情況下,如果是假無齒票,就可觀察到齒孔的痕跡。因為偽造者為了盡量留出比較寬的票邊,不得不最大限度地減少剪掉的部分。

在鑒別一般有齒孔郵票時,留意一下票幅也會查出假票。因為大部分偽造者的做偽技術並不高明,假票的票幅尺寸與真票往往不能吻合。尤其是偽造的小型張的齒孔。小型張打孔時要製做專門的針板,誤差1~2毫米是造假時在所難免的。

五、齒孔

這里說的齒孔,是齒孔的形狀、打孔方式與齒孔度數。它們也是鑒定郵票的重要依據。

齒形。郵識與經驗不足的初學者,應先從較易掌握的齒孔形狀來檢驗郵票。真假郵票的齒形大有文章。郵票印刷廠的打孔設備有嚴格的工藝標准,並定時定點維修、更新,所打齒孔,形狀規則,光潔圓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備同等技術條件,只能將就湊合,目測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類三角形齒孔,在放大鏡下呈現出多邊形齒孔。

打孔方式。郵票的齒孔是由各種打孔器打出的,有線式、平式、梳式、滾洞式等。線式齒是最早的專業打孔方式,也稱單線齒針板,是由一大排列隊整齊的針組成,將郵票印張續入打孔機,依次踩動踏板,先打出整張上的全部橫向齒,再轉動90°,打出縱向齒。這樣打出的齒在郵票的四角幾乎都不同。所以,當你發現郵票發行時間並非很早而四角齒孔不規則時,就應當多加註意了。當然要把問題搞清楚,還要查閱有關文獻,以及在此前弄清是不是郵票的品相問題。

齒孔度數。打孔器上孔針的粗細與排列間距千差萬別,由此衍變出紛雜的齒孔度數,國際集郵界以20毫米的長度為單位,在這一長度內的齒孔數就是齒孔度,其測量精確到四分之一孔,測量的方法是將專門為這一用途製做的置齒尺上下移動,當郵票與置齒尺上的齒孔完全吻合時,即可判定齒孔度數。偽造拙劣的郵票,甚至四個邊的齒度都不相同。當然真票偶爾也會出現齒度誤差,而與郵票目錄上的齒度數據不一致,但這種誤差是有規律可循的,這自然需要相當的郵識。

六、背膠

郵票背膠也是研究和辨別郵票真偽的一個要素。偽造票所用的膠質與刷膠手段都與真票的製做有類別。要鑒別這類差別,首先要研究和掌握真郵票背膠工藝的發展過程。一般來說,我國的郵票在50年代是以馬鈴薯澱粉做原料的糊精膠塗刷背膠。這種背膠的特點是膠質光亮,發黃,膠層較厚。60年代採用PVA合成膠,光澤較糊精膠差,顏色發白,膠層較薄。目前發現的假票一般無背膠,有的是在票背上塗上一種半透明的白色塗料,冒充背膠,但沒有粘性,也有的是塗刷膠水,因手法拙劣,連齒孔紙毛也沾上了膠水。對一般造假者來說,要不走樣地均勻刷塗背膠並非易事,而要調制出配比正確、膠色逼真的膠料就更加困難了。

以上我們從郵票製做的角度向集郵愛好者粗略地介紹識別假票的六個要素。由於郵票印製工藝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我們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清楚並非易事,很可能掛一漏萬。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郵票印製工藝也在不斷地發展完善。當然,偽造者的手段也會越來越高明。這就要求集郵愛好者,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使偽造者難於得逞。

❽ 郵票的價值、郵票的分類、鎮里郵票的方法、集郵用品等知識~急!!!

提供一些基礎知識給你吧:

集郵基礎知識
什麼是移位票
移位票是指圖案、色彩移位,造成模糊的郵票。這種移位郵票往往是套印不準造成的。造成移位的原因很多:如製版時拍攝步距不等,拼版不準,上版不正。有時印刷時換紙、卡刀、調墨、換打孔器等,稍不注意就會造成移位。《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小型張,圖案右上角邊線與框線套印不準,但因毛病不大而出廠發行。嚴格來講,移位郵票是不準出廠的,尤其是關鍵部位,檢驗要特別嚴格。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第二組的國徽郵票(J.45),如將五角星上的印刷燙金移位,就會造成兩個五角星。所以關鍵部位的移位郵票,是決不允許發行的。
什麼是福利郵票
福利郵票又稱慈善郵票或附捐郵票,是指在原有面值上另外增加一小部分附捐費,郵政局將附捐費收入交給需要支援的機構使用,有目的地為人民謀福利。但是,附捐部分不能算做郵資
什麼是無面值郵票
無面值郵票是指郵票圖案上沒有面值的郵票。在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由於物價飛漲,郵資也相應上漲。1948年開始規定,平信郵資為金圓券半分,後來物價一日數漲,一封平信的郵資竟漲到10萬元,甚至出現貼的郵票要比信封大出一二倍。由此,中華郵政當局破格印了平信、快遞、航空、掛號四種無面值郵票,可以根據物價上漲幅度隨時定出郵資面值。國外為調整郵資在新面值郵票來不及印行的情況下,也發行無面值郵票,有的已形成系列,如美國的「A」、「B」、「C」……等無面值郵票。
什麼是加字改值郵票
解放初期,由於普通郵票需要量很大,我國郵政部門設計、印製郵票的能力還不強,故只能採取在中華郵政單位郵票、基數郵票、匯兌印紙和華東郵政管理總局發行的部分郵票上加印「中國人民郵政」和面值字樣後,作為普通郵票來使用,這種郵票就稱為加字改值郵票。從1950年5月5日至1951年8月22日,郵電部共發行了十套加字改值郵票。但是,除郵電部這十套外,地方加字改值郵票也有不少,尚無詳細統計。隨著新中國郵票設計、印刷能力的提高,加字改值郵票即不再發行。
什麼是基數郵票
基數郵票是在一個國家中由於使用不同幣制而發行的郵票。以一種主要幣制為郵票基數的面值,而其他使用不同幣制的地區,在購買郵票時,按基數郵票面值摺合付費。抗日戰爭勝利後,中華郵政當局因金圓券貶值,許多地區市場交易出現以銀圓為計值標准。故郵票面值又恢復銀圓基本費率,並印了1圓、2圓、5圓、10圓面值的基數郵票出售,在使用銀圓地區按基數出售,在通用金圓券地區按當地金圓券對銀圓的摺合率計算出金圓券價值出售。
什麼是商埠郵票
商埠郵票是指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失敗後,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開放重要城市為商埠。帝國主義在商埠設立了市政機構工部局,工部局附設的郵局發行的郵票,稱為商埠郵票。
什麼是地方郵票
地方郵票是指中華郵政時期,台灣省和西藏地區自己印製發行的郵票。其後,也有在全國通用的郵票上加蓋「限XX省貼用」字樣,防止郵票流到別省使用,實際上這種限省郵票,嚴格地講,也成為地方郵票。新中國郵票中,建國初期東北地區,也曾發行過「東北貼用」的地方郵票。
什麼是無齒孔郵票
無齒孔郵票是指邊上沒有齒孔的郵票。它的邊不經打孔,是用對裁下來的。無齒孔郵票較少發行,是在發行有齒孔郵票時特意發行的。如新中國發行的《梅蘭芳舞台藝術》(紀94)8枚和《兒童》(特54)12枚、《熊貓》(特59〕3枚、《金絲猴》(特6O)3枚,都在發行有齒孔郵票的同時發行了無齒孔郵票。
什麼是客郵郵票
要弄清什麼是客郵郵票,首先要弄清什麼是「客郵」。「客郵」是指19世紀後半期,英、美、法、德、俄、日等幾個帝國主義國家,侵犯中國主權,非法在中國開辦郵政機構。正如當時把帝國主義派遣來我國一機關的代理人稱為「客卿」一樣,這些郵政機構就習慣稱「客郵」。例如,日本在1876年4月15日,首先在上海設置郵政局,它發售的郵票,在原日本郵票的下部,分別用紅黑兩色加印隸書「支那」兩字。這種郵票,人們稱它是「客郵郵票」。
什麼是軍人貼用郵票
軍人貼用郵票是1953年郵電部與解放軍通信兵部商定,為了優待軍人免費寄信而發行的一套3枚軍人貼用郵票。圖案以「八一」軍徽為主圖,下面印有「軍人貼用」、「中國人民郵政」及面值「800元」等字樣。那時郵票發到各軍區,由於使用范圍難以控制,故停止發行。有很少一部分至今流散在外,未能收回。1995年8月1日發行的義務兵貼用郵票也屬軍人貼用郵票。
什麼是快信郵票
快信郵票是指專作郵寄快信使用的郵票。我國1905年大清郵政發行過快信郵票:面值1角,綠色,後來改為飛雁,1916年停用。停用快信郵票後,就改貼普通郵票。1943年和1945年,抗日根據地曾先後發行過快信郵票,票面圖案上有一個「快」字。
什麼是系列郵票
系列郵票是對同一類題材而又分期發行的各套郵票的總稱。各套郵票雖不一定由同一人設計,但後面設計的都注意與前面設計者保持主題上的一致。例如我國從1980年起發行十二生肖郵票,每年1套(1枚),分別以當年的生肖屬相為構圖內容,已發行了猴、雞、狗、豬、鼠、牛、虎、免、龍、蛇、馬、羊12種生肖郵票和1992年繼續發行第二輪生肖郵票,就是系列郵票。
什麼是全套郵票
全套郵票是指為著一個目的而設計的一組郵票。這種郵票通常由一人設計,一個格調。每一套郵票,少的只有1枚,如《魯迅誕生八十周年》;多的也可以達到數十枚,如《廣播體操》有40枚之多。有時,為了紀念重大事件,也有一天內同時發行幾套題材相同的郵票。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郵票就有5套,出齊5套才算「全套」。還有,同一套郵票在不同時間內發行,如《金陵十二釵》特種郵票,其中6枚是1981年11月20日發行的,1982年4月24日又發行6枚,這樣12枚,才能算全套郵票。
什麼是「紀」字頭和「J」字頭紀念郵票
「紀」字頭和「J」字頭郵票均屬紀念郵票。「紀」字頭紀念郵票是從1948年10月8日發行的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起,至紀124《向3211英雄鑽井隊學習》郵票止,共發行了124套郵票;「J」字頭紀念郵票是「紀」字頭紀念郵票的繼續。它是將郵票上的志號「紀」改為「J」。「J」字頭紀念郵票是從1974年5月15日發行的「J1」《萬國郵政聯盟成立一百周年紀念》郵票起,至J185《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郵票止,共發行了185套郵票。
什麼是「特」字頭和「T」字頭特種郵票
「特」字頭和「T」字頭郵票均屬特種郵票。「特」字頭特種郵票是從1951年10月1日發行的「特1」《國徽》郵票起,至「特75」《服務行業中的婦女》郵票止,共發行了75套郵票。
「T」字頭特種郵票是「特」字頭郵票的繼續。它是將郵票上的志號「特」改為「T」。「T」字頭特種郵票是從1974年1月1日發行的T1《體操運動》郵票起,至T168《賑災》郵票止,共發行了168套郵票。
什麼是「文」字郵票
「文」字郵票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發行的。當時志號「紀」、「特」郵票停止發行後,郵票上的志號也被取消了。故對那時發行的郵票,目錄上稱它為「文」字郵票(也有人提議它為「無志號郵票」)。「文」字郵票是從1967年4月20日發行的《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郵票起,至1970年1月21日發行的《革命青年的榜樣》郵票止,共發行了19套郵票。
什麼是編號郵票
編號郵票也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發行的。因為「文」字郵票無志號,所以從1970年1月21日停止發行「文」字郵票後,改變為發行編號郵票。第一套編號郵票是從1970年8月1日發行的《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起,至1973年10月15日發行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郵票止,共發行21套郵票。
什麼是小型張
小型張是指除一套郵票之外,志號相同而另外設計圖案的小型整張郵票。也有單獨設計的,帶有較寬的紙邊,邊紙上印有花紋及相關文字,極為精美,面值也較高。如1978年5月5日發行的徐悲鴻「奔馬」郵票,全套10枚,同時也印製發行了5元面值的「奔馬」小型張。這種小型張實際使用教少。獲得1980年我國特種郵票最佳設計獎的「益鳥」郵票,全套5枚之外,另外設計發行了面值2元的小型張。
什麼是小全張
小全張是指包括全套(單枚或多枚)小型整張的郵票,是專為集郵愛好者印製的郵票。它的邊紙較寬,並印有標題和文字及相關圖案。例如1978年發行的《全國科學大會》郵票,全套為3枚,在印製整版郵票的同時還印製了小全張。整版郵票中每版有同一郵票的50個單枚,而小全張包括了這一套的三個不同的單枚郵票。
什麼是小本票
小本票是指配有封面和封底並經過裝訂的袖珍郵票冊,便於保存和隨時取用。小本票郵票有的從全張郵票中撕下一條;有的兩邊按本幅切齊,形成郵票一邊或兩邊無齒形狀。小本票特別精美,本中的郵票一般與普通整版郵票分別製版,並帶有附票;有的還包括小型張。例如《秦始皇陵兵馬俑》小本票,除小型張和郵票外,還有以「秦始皇帝陵」碑為圖案的附票。
什麼是小版張
為滿足集郵者的需要,在已有郵局全張之外另行印製的小開張郵票。小版張四周邊紙一般印有邊飾或特定的文字與相應圖案,其所含郵票枚數比郵局全張少,而郵票的面值、票幅、刷色與郵局全張相同。1980年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在美國舉行,我國郵政部門發行了J.59《中華人民共和國展覽會》郵票2枚,郵局全張票為50枚(5*10);與此同時,為供應展場與門券一起出售,印就12枚(4*3)一版的郵票,所公布的郵票資料稱其為小版張。此後,小版張一詞就正式成為此種版票的名稱。
集郵界漸漸地約定俗成,將小型張、小全張、小本票及小版張習慣地稱之為「四小」。

集郵用品和使用方法
鑷子: 大家都知道公安機關在偵破案件時,常常利用指紋。在三百倍放大鏡下可以看到指紋是由無數小油點構成的。不論洗的多認真,皮膚表面總會不斷滲出一些細微的汗粒。用手去觸摸郵票,這些不汗粒就會粘到郵票上。汗水是由油和鹽構成的,在郵票上會形成污點。因此,集郵者忌諱直接用手觸摸郵票,在欣賞或整理郵票時都應該使用鑷子。 夾郵票時要使用鑷子,但並不是所有的鑷子都能用來夾郵票。鑷子的形狀因用途而異。用於集郵的鑷子尖端必須扁平、圓滑、無銹,松緊程度也要適宜。過緊會使郵票留下夾痕,過松易使郵票脫落。 初次使用鑷子最好找幾枚廢郵票反復練習幾次,避免因使用不當使郵票受傷。保存時注意不要把尖端弄臟或挫傷,也不要用手指去摸,否則就失去了使用鑷子的意義了。如果一時疏忽,把鑷子弄臟了,要用布、紙或者揮發油擦拭一下再用。
放大鏡: 郵票在印刷品中是最小的,單憑人們的肉眼,很多細微的地方難於辨認清楚。藉助於放大鏡可以明顯地區別出郵票的印刷方法。當然,用它來觀賞郵票的品相也很方便。 集郵用的放大鏡一般為五到二十倍。使用時要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但應避免陽光直射到郵票上。鏡片要保持清潔避免磨損。放大鏡用完及時收入套子或盒子里,臟了可以用擦拭眼鏡的柔軟軟棉布擦凈。
膠水紙: 把郵票安置到貼票冊上的最好的辦法是使用膠水紙—種裁切得很整齊的一面帶膠的小紙條。這是集郵家實踐的產物。起初,他們是把郵票整個貼到郵冊是,但很快就察覺了這個辦法的弊病:郵票一量貼上就極難再揭取下來。想替換一枚郵票或挪動一下位置很困難。為了克服這一不足,有人發明了一種一面有膠有小薄紙條,被稱為膠水紙。膠水紙一般都是成袋出售,買回來後要換到帶蓋的小塑料盒裡,不要裝太多,以免互相粘連。 在目前還沒有這種膠水紙出售的情況下,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方法是這樣的:用半透明的打字紙,再買瓶膠水,用一枝洗凈的毛筆當膠水刷。先把打字紙訂在厚紙板上,用膠水刷把調好的膠水均勻地抹在紙上,放置陰處晾乾、壓平,再用裁紙刀裁切成張1厘米、寬0.5厘米的小條,就可以使用了。
護郵袋: 膠水紙的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由於它既方便又便宜,世界大部分集郵家至今仍在使用。但是嚴格說起來,膠水紙也有它的缺點:不管貼時怎麼注意,揭時如何經心,都不可避免地要在郵票背面留下貼過膠水紙有痕跡。貼用的次數多了,郵票背膠還會被膠水紙粘掉,影響郵票的品相。 護郵袋的出現,克服了這一缺陷。護郵袋品種規格不一,可以根據使用尺寸,把郵票取出來,再用切紙刀裁開,以免傷著郵票。 量齒尺: 通過檢查齒孔,可以區分郵票品種,也能幫助推斷發行年代和承印廠家。量齒尺是一種專門用來測量齒孔的尺子。各國發行的郵票,都有齒孔度數,所謂齒孔度數就是20毫米的長度內有多少個齒孔。 製作量齒尺的材料有幾種:硬紙板、金屬板、還有塑料板。表示方法也不同,有用線條的,有用黑點的。它使用方法在第六章「郵票上的齒孔」一節已有說明。 其他用品: 上面介紹的是一些最常用的集郵用品。此外,還有集郵用品,這里順便提一下。
襯紙: 是襯在郵票洋下面的一種較厚的黑色或其他深色紙。由於襯紙的襯托,可能使郵票更加醒目。使用襯紙與使用護郵袋一樣,在郵票四周要留出1到期1.5毫米的余份。但襯紙露得也不能太多,不然會喧賓奪主,失去使用襯紙的意義。 護郵角: 類似相角,多用於在郵冊上粘貼首日封、實寄封等。
護郵套:一種三面封死,一邊開口的透明塑料套,用以保護貼片。護郵套通風不良。如果套內受潮,水份不易散發,會損壞郵票,所以平時不使用權用。只是在寄送貼片參加郵展時才把貼片套上這種護郵套。我國目前還很少使用。

郵票品相

郵票品相,好比人的相貌,品相佳的郵票才有集藏價值,集郵愛好者在逛郵市購買或函購郵票,以及交換郵票時,一定要分清郵票品相。現介紹品相的分類,可大致劃分這樣幾類。極優品:常指郵票嶄新完好,平整光潔,圖案端正,齒孔俱全,無折、裂痕、污損、揭薄等現象。新郵票背膠平整清潔無損(未下水洗過)。舊票所蓋郵戳清淡,郵票畫面清楚,且銷戳部位極少。
上品:郵票完好如新,票面整潔無損,齒孔俱全,新票背膠平整,清潔無損。舊郵票郵戳清淡,圖案未受銷戳影響。
次上品:郵票背面無污破損,有微皺,圖案不端正,齒孔略有短缺,票背面無揭薄現象,新票背面有臟痕跡,舊票銷戳雖重,但面積不大。
中品:郵票本身完好,票面欠整潔,圖案不居中,齒孔欠完整。舊票銷戳面積較大 ,不太清晰。
下品:郵票圖案不端正,有摺痕、揭薄及齒孔殘缺現象。舊票郵戳銷印部位過多,墨跡嚴重破壞了票面整潔。
劣品:郵票破損、摺痕、缺齒、揭薄、褪色。舊票所銷郵戳面積過大,墨跡過濃,使圖案字跡模糊不清。

何鑒別郵票真假
[ 2009-3-10 4:29:00 | By: 利利 ]

0
推薦
版別:真票有立體感,郵票圖案及銘文的墨層凸起,手感明顯,圖案清晰,圖紋堅實,色彩柔和均勻;而假票網點粗大,字體變形,圖案模糊,有疊色、露色等現象。
紙張:真郵票用郵政部門定點生產廠家專用的「塗料郵票紙」,它與一般的膠版紙、銅版紙在色澤上有明顯差異。從紙張表面進行仔細觀察,就能辨別真偽。刷色:真郵票色相正,色澤濃艷;而假票由於用普通油墨膠印,難免顏色暗淡,色相不正,會因套色不準而產生疊色、露紅,透過20倍放大鏡觀察,圖紋往往顯示彩色網點。

齒孔:真票有嚴格的工藝標准,所打齒孔形狀規則,光潔圓滑;造假者很難具備同等的技術條件,目測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三角形齒孔,在放大鏡下呈現出槽形、多邊形齒孔。
集郵英語詞彙
[ 2009-3-10 4:28:00 | By: 利利 ]

0
推薦
掛號郵件回執Advicebf Receipt (A.R.)
廣告副票Advertising Labels
航空集郵Aerophilately
航空簽條Airmail Label
航空郵票Airmail Stamp
航空郵資信封Airmail Stamped Envelope
到達戳Arrival Postmark
前日封Before Day Cover (B. D. C.)
雙色Bi—colors
對剖郵票Bisect
盲齒B1ixd Perforation
方連Block (B)
4方連Block of Four
臆造品Bogus
長尾Bottom Margin Imperf
漏蓋Cancellation Missed
蓋銷票Canceled Stamp
目錄Catalogue (Cat.)
目錄價Catalogue value (c/v)
圖幅居中Center
粉面紙Chalky Paper (C)
附捐郵票Charity Stamp
化學變色Chemical Color Changeling
化學膠Chemical Gum
光齒C1ean—cut Perforation
卷簡郵票Coil Stamp
郵票刷色Color
有色紙Colored Paper
紀念封Commemorative Envelope
紀念郵戳Commemorative Postmark
紀念郵票Commemorative Stamp
紀念郵資信封Commemorative Stamped Envelope
紀念郵資明信片Commemorative Stamped Postcard
復合齒孔Compound Perforation
品相Condition
折白Crease and Fold
護郵袋Crystal Mount
發行日期Date of Issue
面值Denon Lination
過橋Ditch
復蓋Double Cancellation
實寄封 Entire Cover
實寄片Entire Postcard
估價Estimated (Est)
展品評審Exhibit Evaluation
快遞簽條Express Labels
快遞郵票Express Stamp
褪色Fading
偽造品Fakery
偽造實寄封Faked Entire
偽造背膠Faked Gum
假無齒票Faked Imperforate Stamp
偽造齒孔Faked Perforation
假蓋銷票Faked Used Stamp
佳品Fine (F)
首日封First Day Cover (F.D.C.)
首日實寄封First Day Entire Cover
首航封First Flight Cover (F.F.C.)
橫縫漏齒Horizontal Line Perforation Dropped
橫中縫漏齒 Horizontal Middle Line Perforation Dropped
國際集郵展覽International Philatelic Exhibition
國際明信片International Postcard
國際回信券International Reply Coupon
倒蓋兼復蓋Inverted and Double Cancellation
倒蓋Inverted Cancellation
倒水印 Inverted Water Mark
風景日戳Landscape Datemark
風光郵資明信片Landscape stamped Postcard
尾日封Last Day Cover (L.D. C.)
左闊邊Left Mar.ginlmperf
郵簡Letter Sheet
文獻集郵Literature Philately
本埠明信片 Local Postcard
放大鏡Magnifier
馬爾他十字郵戳Maltese cross Postmark (M.C.)
手寫注銷Manu Cancellation
極限集郵Maximaphily
極限明信片Maximum Card
鑲嵌封Medalist Cover
中縫漏齒Middle Line Perforation Dropped
軍郵封 Military Postal Cover
軍用明信片Military Postmark
軍用郵戳Military Postcard
軍用郵票Military Stamp
小型張Miniature Sheet
新票Mint Stamp (M.)

郵票收藏的十大忌
[ 2009-3-10 4:27:00 | By: 利利 ]

0
推薦
一忌日光暴曬──郵票受陽光照射過久,會褪色或變色。夏季氣溫較高,不宜在陽光下翻看郵冊,以免郵冊和護袋變形,背膠溶化。
二忌受潮──郵票受潮,會發生霉變和斑點,甚至紙張霉爛,刷膠票則會粘連。郵冊應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在梅雨季節和空氣濕度較大時,不宜整理、欣賞郵票。
三忌接近酸──郵票不宜與酸性或鹼性物質接觸,同時也怕受到煤氣、沼氣及化學葯品的侵蝕。浸洗郵票時,不能用含有酸性、鹼性及其它易起化學作用的洗滌劑。郵票存放也應遠離這些物質。
四忌票面污染──整理郵票時,要注意清潔,有的人在浸洗、整理過程中不注意,即印色、墨水、油污、灰塵等弄到郵票上,這些不潔之物使郵票受到污染,影響圖案的清晰和票面的美觀。
五忌拿手指摸──有的人圖方便省事,不用鑷子取郵票,而用手;有的人在欣賞郵票時,用手摸弄郵票,這容易使票齒受到損失,同時手上的汗漬、油污會將票面弄臟而失去原來的光澤。拿取郵票一定要用郵票鑷子。整理欣賞郵票時,手要洗凈,桌面要擦抹乾凈,以免郵票受污。
六忌長期閉藏重壓──將郵票久藏在箱子里,不輕易拿出來翻看,日子久了,因空氣不流通,箱內潮氣散不出,會使郵票受潮,發生粘連,甚至蟲蝕也不知道。同時裝滿郵票的貼簿、插簿或袋裝郵票,都怕擠壓,尤其是刷膠票,長期擠壓會粘連。所以不要將郵票長期閉藏在箱子里不去過問,而應該經常翻弄、檢查。箱子還應放一包生石灰,吸收潮氣。郵冊存放宜直立,且不要過擠,平放時不要重壓。
七忌鼠咬蟲蝕──老鼠、蟑螂、蛀蟲都會咬壞郵冊和郵票,尤其是用漿糊粘貼的,更容易發生鼠咬蟲蝕的現象。所以粘貼郵票一定不要用漿糊,而用膠水紙。郵冊、郵票的存放,要選擇鼠蟲不易侵擾的地方。
八忌硬撕蠻揭──有的搜集舊郵票從信封上硬撕揭,造成撕爛、揭薄或損壞票齒。應該從信封上剪下,放在清潔的溫水中浸泡。浸脫的郵票,用棉球將背面殘留的漿糊、膠水、紙屑輕輕洗凈,再用吸水紙吸干、晾乾。
九忌胡粘亂貼──粘貼郵票不能用漿糊往郵票冊上貼,這樣就不便移動,還容易霉變起斑點,遭蟲蝕鼠咬,所以粘貼郵票應用護郵袋或膠水紙。
十忌雜亂無章──搜集郵票要加以整理,切忌雜亂無章。郵票要按照專題或國別放在一起,一套套不要打亂。如果亂七八糟放在一起,越積越多,則不便整理、欣賞和研究。

郵票十要素
[ 2009-3-10 4:26:00 | By: 利利 ]

0
推薦
如何集郵 一枚郵票的組成,有以下「十要素」:
* 水印(包括無水印);
* 紙質(包括用其它物質印製的);
* 圖案;
* 國志;
* 面值;
* 種類(包括分類、編號);
* 版別;
* 票型;
* 齒孔(包括無齒票);
* 背膠(包括背面文字等);
* 背膠(包括背面文字等);
此外,在一枚郵票上看不到的有:銘版、色標、志號、邊飾和印刷時間等其它因素。
郵票保管小常識
[ 2009-3-10 4:23:00 | By: 利利 ]

0
推薦
郵票保存得好壞將直接影響其價格的高低,全品相的與品相差的郵票價格往往相差數倍。因此,郵票的保管工作顯得十分重要。那麼,該如何保管郵票呢?
一、不能在雨天、梅雨季節和大熱天整理郵票,因為雨天和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大熱天雙手易出汗,這時整理郵票易使其發霉或產生黃斑。一般而言,郵票不能用手拿,取出欣賞時要用郵票夾夾取。
二、郵票插入集郵冊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在把郵票插入普通集郵冊前,每套郵票應先套上透明的保護袋;普通集郵冊里的郵票如插一半露一半,時間一長,露出的一半會發黃,影響品相;買回來的新集郵冊,不要急於插入郵票,因為這種集郵冊在生產中不是自然風乾的,最好先放3—6個月,讓其徹底乾燥後再使用。
三、集郵冊不能平放。平放時,隨著重量的增加,郵票會被壓出印痕。存放時應立放,並保持不緊不松。
四、單枚郵票從整張郵票上撕下時,對有齒孔的郵票應先沿著齒孔直線反復折疊幾次,然後再輕輕地撕開。不要使用剪刀等工具裁剪有齒孔的郵票,以免傷害齒孔。
五、貼郵票時不要直接把糨糊塗在

❾ 如何研究郵票

您好,請研究1974—1982年的郵票,門檻低,能升值,謝謝!

❿ 鑒別郵票真假的最簡單方法

收藏愛好者最恐懼的恐怕就是買到假票了,市面上很多東西都有假的簡直做的了可以以假亂真,假郵票,假幣,假疫苗,這些都是生活中我們不願意看到確實事實在在存在的東西。商家為了利益可以做假傷害消費者,依靠國家打假沒辦法面面俱到,所以自己平時積累一些識別技巧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對於郵票收藏者來說怎麼識別假郵票想必是一個最值得關心的話題了吧,今天國藏文化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些識別假郵票的技巧,避免上當受騙。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一、鑒別郵票是否是仿製品?
仿製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郵局重新製版印售已經停用的早期郵票;另一種是某郵展、郵界大型活動的組織者或某郵商以紀念為目的將珍罕的郵票復制贈售。對仿製品的鑒別可根據版模特徵、暗記、紙質、刷色、齒孔和製版等特徵,對照原票,加以區分。應該說這些區別是很明顯的,不會帶來太大困難,仿製品不能入集郵展。

二、鑒別郵票是否為臆造品?
臆造品是一種並無模仿對象,純屬虛構的郵票狀紙片。細分可有臆造票、臆造戳、臆造齒和臆造加蓋等。對臆造票的鑒別並不太難,一般不見之於正式郵票目錄上的都可疑其身份,宜慎重核實。在參展郵集中臆造票不允許出現。

三、鑒別郵票是否為修補品?
修補品是由有缺陷的郵票(如破損、缺齒、揭薄)經加工、修補後得到的較好品相的郵票,是一種偽品。一些中品相郵票,經修補技術高的人修補後,也能變為上品相郵票。修補的形式大致有下列幾種:修補齒孔、修補紙張、修補背膠、修補裂口、清除黃斑、拼接郵票、描畫票面。
鑒別修補品除靠長期積累的經驗外,還要學會手觸和對光審視,看有無異樣痕跡,有無厚薄、曲度上的差異。如是舊票可入水清洗(水溫偏高也可),一般修補物就可能漂去補膠,漏出原狀。保險做法就是用紫光燈照看,修補部分便會顯現無疑。

四、鑒別郵票是否為變造品?
變造品又稱改造品,是把珍品經過改造,使一般郵票變成較為珍惜的郵票。如把「改1」12.5度齒的500元和800元票變造為14度齒;把「改4」點線齒800元票變造為圓孔齒;變造品也包括偽加蓋,即原票是真品,加蓋字樣是假的,如「J41」、「J42」小型張;偽變色,即用葯劑改變原票顏色,如「普13」的4分票;以及退(或擦)去郵票圖案、字樣、郵戳等。
鑒別變造品的關鍵在於對郵票票幅的判斷。雖然以前線式齒打空會使單枚郵票的票幅大小不一,但變造品與正常票相比,其平均票幅總要窄些。此外,為了防偽,資歷較深的集郵者對無齒票和特殊齒度的郵票至少要收集雙連票(因單枚郵票難於識別是否已作變造)。另外,對光照看和審視齒尖也能加強鑒別效果,如果各邊齒光平短、缺少纖維就有可能是變造品。

五、鑒別郵票是否為偽造品?
偽造品即假品,又稱贗品,是對真品的仿造。偽造者用它冒充真品,欺騙集郵者或郵局,以獲取暴利為目的。
鑒別偽造品重要的是對真品有所了解,親眼見過、摸過有感性認識,就容易作比較,若能把真品和偽品同時比較,那就更加明顯。對加蓋票的偽品,更要認真地對照真品的加蓋版式(字體、字距等)加以辨別。偽造品通常在用紙、刷膠、打孔、套色、字體、鮮艷度等各方面存在缺點,尤其在印刷方面破綻更多。凡不夠精細的,外觀粗糙的(指近代票),就有可能是偽造的。也可用科學儀器幫助鑒定。家用儀器一般是紫外光燈,不過要先了解真品在紫外燈下的顯現效果,以作對比,否則照了也無用。

在投資中,懶惰的投資者是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利益的,不懂的積累經驗,更不懂得一些必要的識別技巧,買到假郵票只會怨天尤人或者自認倒霉不會總結經驗,那麼最後只能是輸。沒有誰能夠一開始就成為一個收藏家,都是慢慢積累的,但是要時刻保持為提升自己的習慣。

閱讀全文

與研究郵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做南瓜丸子的方法 瀏覽:52
牛頭臉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43
如何學會思維方法 瀏覽:450
柚子如何去皮方法 瀏覽:63
如何做雙肩包簡單的方法 瀏覽:886
上網慢解決方法 瀏覽:168
製作泡泡奶的方法簡單一點 瀏覽:174
高中生種植蓮藕的方法 瀏覽:278
陰角條連接方法 瀏覽:85
東方裝飾鹵水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793
避孕套的方法圖片 瀏覽:150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53
家庭自製蛋糕最簡單的方法不用蛋糕粉 瀏覽:139
解決產品價格問題的方法 瀏覽:812
無損檢測的超聲檢測方法 瀏覽:504
椎間盤突出最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213
用什麼方法治療胸悶最快 瀏覽:658
發泡劑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瀏覽:51
高中k值的計算方法和技巧 瀏覽: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確方法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