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有什麼唱歌的好方法

有什麼唱歌的好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0 20:17:01

❶ 唱歌有什麼技巧啊

1、氣息

第一點當然是氣息啦,圈內有句名言,「誰會呼吸誰就會唱歌!」可能有人會說了,呼吸誰不會呢?不會呼吸那還得了,那不是掛了,其實這里應該解釋為誰懂得運用自己的氣息來唱歌,誰就是會唱歌的人。

首先,我們先來分辨下我們正常的呼吸和唱歌的呼吸有何區別,只有搞清楚這一點,就能搞懂唱歌要用氣息是怎麼回事了。

我們人體分為胸腔和腹腔,我們平時大多是用胸肺呼吸,我們胸口會有起伏,這就是我們正常呼吸的主要方式,當然,我們在跑步的時候,我們是同時運用胸腔和腹腔同時呼吸的,但是這個時候我們主要是運用腹部來呼吸的,胸腔能容納的氣息比較少,而我們的腹部能儲存的氣息更多,更適合我們跑步的時候,大進大出的吸氣吐氣,這種感覺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百米沖刺的體驗,就可以理解了。

當我們到達終點的時候,我們像狗一樣的大喘氣,這個時候,我們明顯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腹部是大擴張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是運用的腹式呼吸,當然這個時候我們胸腔也在呼吸,但主要是以腹式呼吸為主,胸腔呼吸為輔。

我們唱歌要用到的呼吸方式正是我們跑步時運用的胸腹式聯合呼吸,腹式呼吸為主,當我們要唱歌的時候,深呼吸一口氣,當感覺到我們的肚子一圈是鼓起來的時候就對了,注意口鼻向下吸氣,腹部一圈擴張。

我們可以通過聞花香、學狗喘氣、做驚訝式時的感覺找到這種呼吸方式。

如果你還找不到的話,建議你躺在床上,在自己肚子上放置幾本書,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是最自然的腹式呼吸。

如果你是新手的話,先不要急著運用,先讓自己找到正確的呼吸方式,多加練習,再運用到歌唱當中去。

2、音準

很多人都說自己五音不全,唱歌跑調,首先想問各位,你們分得清高音和低音嗎?如果你分得清,那就不是無葯可救,因為高音和低音是比較好分辨的,音為什麼有高低,鋼琴上有88個鍵,人們把最高的音和最低的音之間平等的切割了,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音高。

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分辨音的高低,,這樣才能唱歌不跑調,這個訓練需要我們可以練習,我們可以通過記住歌星唱的每句話,多聽多模仿,或者自己在鋼琴上練習音高,這個比較復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翻翻本號之前的文章,有更詳細的敘述。

❷ 唱歌有什麼技巧

很多人認為嗓子的好壞是天生的,樂感更是天生的,其實 唱歌 是有技巧的,只要掌握了這些技巧,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歌唱好。下面我給大家帶來 唱歌技巧 的相關信息,歡迎閱讀!

唱歌的技巧一:練習的步驟

第一階段,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掌握基本的 發聲 方法 ,調節和鍛煉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無論哪一個聲部,都應該從中聲區開始訓練。聲樂學習要從基礎入手,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基礎必須打得扎實。

第二階段,是中聲區的基礎上,適當擴展音域,加強氣息與共鳴的配合訓練,練好過渡聲區(即換聲區的訓練),為進入頭聲區的訓練打好基礎。

第三階段,即高聲區的練習可以在比較鞏固上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加強音量音高的訓練,進一步擴大音域,做較復雜的發聲練習,使各聲種達到理想的音高范圍。

這樣我們歌唱發聲的樂器基本製造完畢,可以唱一般難度較大的歌曲了。

唱歌的技巧二:目的和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方法(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 因為在整個聲樂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建築的基礎。

2、打開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這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之一,很多歌唱者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於歌唱時喉頭不開、不穩定造成的。

3、共鳴要恰當地運用,要使聲音傳得遠,充滿劇場,且圓潤,優美動聽,這是要經過專門訓練的,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課題。由於共鳴訓練常常與 其它 發聲基礎要求分不開,因此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打開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

4、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唇、齒、舌的靈活 運動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和情感和內容。

5、在歌唱發聲時,還要注意對音準、節奏的訓練,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 全面的歌唱發聲技巧。

6、在練聲、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雜念,穩定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要有良好的歌唱慾望,要充滿信心、放鬆自如地進入歌唱狀態。

7、從開始練聲起,就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是肌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練聲一開始,要求每個歌唱者把音程、音階、練聲樂句也唱得悅耳、動聽。

唱歌的技巧三:發聲練習曲

激起聲,是當吸氣完畢後,胸腔保持不動,聲帶先自然閉合,然後,再以恰當的氣息沖擊聲帶使之振動發聲,這樣發出來的聲音結實有力,我們在發聲訓練如頓音、跳音的練習中常常使用,也用這種方法糾正聲帶漏氣的毛病。

軟起聲,軟起聲是聲帶在開始閉合的動作時,氣息也同時往外送,開聲門與氣息振動聲帶同時進行。這種方法氣息的沖擊力比較“激起聲”要柔和,發出的聲音比較平穩、舒展。

舒起聲,舒起聲是聲門先開,然後氣息再振動聲帶,它的特點是先出氣而後發聲,像嘆氣一樣。在勞動號子中,常常用到這種起聲法。在發聲訓練中,這種方法可用來糾正聲音過於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較多,較口語化。

❸ 唱歌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01
練習氣息,可以通過聞花香、學狗喘氣等方法,找到這種呼吸方式。練習音準,這個訓練需要多多練習多聽多模仿。找節奏,找一些簡譜來學習怎麼打拍子這是節奏感的學習方式。練習共鳴,共鳴可以分為口腔共鳴、胸腔共鳴等。站姿也是很重要的,身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等。

五、打開喉嚨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

❹ 唱歌的方法和技巧

唱歌的方法和技巧

唱歌的方法和技巧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唱歌的方法和技巧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唱歌的方法和技巧

1.腹式呼吸

這是唱歌最基礎的部份,也是一般人所說的(用丹田唱歌)。

一般人呼吸多用胸腔,呼吸時,會看到胸腔的起伏。如果有機會觀察嬰兒呼吸的樣子,會發現,

嬰兒呼吸多是腹部起伏,這就是(腹式呼吸)。嬰兒的哭聲很宏亮,為何?因為腹式呼吸能將氣壓的更沉,我們能因此吸到更廣的氣,身體也有更盈餘的空間去發出共鳴。

要練習腹式呼吸很簡單,有兩個部份:一,是習慣使用腹部來呼吸;二,是練習如何將氣留在身體裡面。這樣聽起來很籠統,其實有很簡單的方法可以依循練習。首先,每次唱歌前,花約3-5分鍾時間做呼吸運動;吸氣時,控制讓氣吸到肚子里,並明顯看到肚子起伏的動作。之後,嘗試將氣吸入腹部,閉住氣約十秒,再開始慢慢的吐氣,並練習花最久的時間將氣吐完。練習這個階段的時候,也可以在最後氣剩下一點的狀況下,用力把氣一口氣吐出去,同時練習兩種運氣方式。如此一來,久後唱歌自然習慣運用腹式呼吸,且運氣也更穩。在練習時,除了身體一定要放鬆外,可以試著一手壓住腹部,也確保丹田用力的程度。

2.運氣技巧

運氣的技巧其實跟腹式呼吸很有關系,只是幫助我們的身體更靈活運用。簡單的運氣技巧練習方式為,用腹式呼吸並將氣維持在肚子後,試著以規律並有力的方式,快速地吐出間斷的氣。每次吐氣,都確保丹田使出力道;這些力道是單獨的,而非一股腦兒的從頭用力到尾。可以試著將一手放在肚子上,若方法正確,會感到肚子隨著吐氣的'規律,一起起伏。腹式呼吸與運氣技巧都熟練後,唱歌會相當穩,即使遇到較長的樂句,也能小心的把它唱好。或者換氣時,也能做到完美,所以非常重要。

3.共鳴發聲

樂器在乎共鳴,共鳴得好,音色美且聲音傳得遠,人聲也不例外。共鳴需要的是一個空間,而人的身體裡面也有許多的(腔位)可以用來共鳴。主要有頭腔、鼻腔,和胸腔(當然還有別的,這幾個最常用來唱歌)。每個腔位傳達出的音色不一樣,適合的音域也不相同。一般來說,頭腔適合高音,胸腔適合低音,以此類推。共鳴的練習比較抽象,常常要運用(想像)來練習。試著想像聲音要從哪理發出來,並配合調整身體;如果方法正確,手摸腔位的時候,會感到一點的震動力,那就對了。『想像』的方式有幾個歌唱老師很喜歡比喻的例子,比如唱高音時,可想像聲音像拋鉛球一樣,從頭上用力丟出,這就是頭腔共鳴;若想像聲音像一湖泉水,又廣又富含包容力,這就是胸腔共鳴。

當然,練習共鳴也是有比較具象的作法。練習頭腔共鳴時,可高音發出類似Michel Jackson的(凹嗚)音;把音拉長,並搭配(想像),效果很好。而練習鼻腔共鳴時,可閉上嘴巴,用『嗯』音做發聲練習。不過要注意,這些不像唱歌的發聲,還是要注意到唱歌的各項重點,如腹式呼吸,或嘴形的控制(後面有介紹,特別是口腔空間的維持),才有達到效果。此外,共鳴的練習要做到什麽地步?要做到不管什麽樣的音量,聲音都可以達到共鳴的狀態,才是一個完整的練習。一般來說比較困難的,是高音可以小聲的達到共鳴,而低音可以夠大聲的共鳴,所以練習可以朝這兩個方向進行。

4.嘴形

嘴形的鏈習非常重要,也可以幫我們更正確的達到共鳴狀態。

嘴形練習的第一個重點,就是要張得夠大!較殘酷的方式,是用手指寬做測量。一般歌唱老師會要求,唱(ㄚ)音的時候,起碼要能放入三指寬的手指(垂直的高度),我個人還遇過要求四指的,實在有夠折騰。不過這個練習會讓嘴巴習慣張大,練習時也可以試著手摸耳朵與鬢發間的部份,若嘴形夠大,會感覺那邊有一個凹洞產生,這樣就對了。再者,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做(A、E、I、O、U)五音的練習,並且在發每個音的時候,都確保口腔的完整。可以想像嘴巴里好像含著一顆無形的糖果唱歌,讓口腔維持一定的空間,這樣可以讓音色更圓融更好聽。此外,可以設計簡單的音階來唱這五個音當練習,效果更好。嘴形若練習得好,唱歌咬字也會進步。雖說唱歌不一定都要咬字清楚,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嘴形可以幫助共鳴,也可以用此來表達歌曲情緒,真的很重要。

5.音準練習

音準的練習重點不在於唱,而在於聽。要聽正確的音,也要聽自己的音。(聽)非常重要,仔細發現自己與正確的音的差異,慢慢就能使音非常准。音最小的差別是一個半音,練習的時候可以自己先規劃好一個樂句,然後每次唱的時候,都將其中一個音微調半音去唱,並練習唱出其中的差別。更進階的練習為,一樣唱C到HighC一組八度的音,並以唱名去唱(即Do、Re、Mi….);然後試著每一次練習,就把唱名的順序稍微改變,如音還是C到HighC,但唱名的順序為(Re、Mi、Fa、So、La、Si、Do、Re),以此類推。這樣有點產生錯覺的練習,可以讓我們對音準更為敏感。

;

❺ 學好唱歌的方法有哪些

唱歌好聽的技巧:

一、氣息

說到氣息,很多人又覺得很玄,其實就是你睡覺時的狀態。或者對著鏡子,大幅度吸氣和呼氣時肩膀完全不動,這就基本對了,首先把這個習慣養成(不止唱歌,平時生活都要用這種呼吸),再用一些技巧練習加強。

二、發聲

在習慣了用上面氣息狀態後,把自己的自然音色拉出來,氣息要求是一樣的,用嘆氣的感覺自然的去發母音「MA」,可以用手把笑肌抬起來,帶著笑的感覺去發聲,切記,發聲時不要掛上嗓子,把氣息嘆到胸腔上發出聲音,練習途中感覺不舒服的就停止;

練習過程中,口腔的狀態盡量保持跟說話一樣自然的狀態,不過比說話要誇張點:口腔適度張開,軟齶適當上抬,喉結處於較低位置,舌頭放鬆平放不後縮,說白了就是打哈欠的感覺。

三、咬字

其實所有的歌曲的咬字基本上都離不開「開,起,拙,合」這四個咬字的方法,除了極個別的字要需要用到組合的方法,大致上所有的歌曲都通用,唱歌時的某些高音可以靠著這四個咬字的方法去幫助自己唱上高音。

(5)有什麼唱歌的好方法擴展閱讀:

歌唱藝術是聲音與文學相結合的藝術,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反之也不行,我們應對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以及詞曲作者、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個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的處理,把歌曲的藝術形象准確完整地再現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音表情並茂。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 思想吻合。

❻ 唱歌方法技巧

唱歌方法技巧大全

聲樂是需要系統全面學習的,請做好長期學習的打算,下面是我整理的唱歌方法技巧大全,歡迎閱讀。

No.1 要想唱好通俗音樂,首先歌者一定要做到聲情並茂!

要想唱好通俗音樂,首先歌者一定要做到 "聲情並茂"!!!

聲:指的是發聲的技能(也就用那些動作去唱歌)

情:演唱時所要表達的一種情緒或一種氣氛(一般被視為是不是投入,是不是有歌者的氣質)

就算一個發聲技能高超的人,他的聲音還是會有瑕疵的,因為在聲樂表現中,人聲始終是精益求精的,如果缺少了感情的支撐,那他充其量是一部發聲機器,而且是有瑕疵的。

反之,如果憑一時之勇,一時之情去發泄的話,那就往往脫離不開K歌,叫喊等行為了。

誤區:聲、情兩者不能良好的結合起來,盲目訓練導致成為一個麻木的發聲工具,而過分的熱情似火又太容易染上市井演唱之氣,今後就難改了!

No.2 分為聲、情這兩方面來探討通俗音樂的演唱規律

我們下面就分為聲、情這兩方面來探討通俗音樂的演唱規律!

當然,在字面表達以及動作訓練的過程中,是以聲為主,情為輔,但希望大家在運用表演的過程中反之,衡之。

提高聲樂技能主要分為四大門功課:氣息,發聲,傳聲,咬字。

情:在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要能聽得出 好聲音的「質」,「氣」,「詞」,「樂」。(在演藝,欣賞歌曲的過程中要學會從感性變為理性再回到感性)

很多人盲目的練習唱歌,但他並不知道在唱歌的過程中,聲的四大部門都在工作,這才叫唱歌,練習是有效的。但同時,歌曲演唱的好壞是在欣賞一個整體,一個情緒,不是在檢驗這四門功課的高低!

例1:練聲練得好的人不代表唱歌唱得好。

列2:喜歡劉德華而不喜歡張學友的人,他們絕不是在比誰的演唱技能高,而是在比誰唱得好聽!

No.3 什麼是氣息?既然談到四門功課,我們就來一一闡述一下:

首先,什麼是氣息?

唱歌必須用氣,通俗音樂中的氣,是由一呼一吸這兩個動作交替構成的。(決不要有第三個動作產生,例如 停頓、重吸、重呼、偷氣、漏氣等)

就一呼一吸而言,唱歌是呼的藝術,切勿本末倒置。(現在市面上,大多的練氣方法,太強調吸氣,這樣會大大削弱歌者的表現能力,交流能力)

練習要領,要用氣,就要一呼一吸,交替工作,穩定氣口,連貫動作。

練習方法:

1,弱延音練習

發「絲」的音,一口氣「絲」20-30秒,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3-5組

用「絲」替代歌詞,完成整首曲目

要求:輕,細,連,長

3,「嘟」練習(如同小孩玩時)

嘴唇放鬆,顫動

一口氣「嘟」20-30秒,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3-5組

用「嘟」替代歌詞,完成整首曲目

No.4 氣息的動作

氣息的動作。我們下面介紹胸腹式呼吸,首先我們來認清氣息動作中的上腹部和下腹部。

下腹部:丹田(臍下三指),小腹溝(小腹的最底部及邊緣構成的半圓形地帶),身體兩側胯骨以上腰部以下,及背後同等位置構成的一圈。

上腹部:橫膈膜及其周圍一圈。包括上腹,胃,下肺葉,兩肋,胸前及背後各兩根肋骨。

動作:

1.深呼吸三次保證呼吸兩個動作都要充分並且均為5秒找到氣息的節奏

2.深呼吸三次保證呼吸兩個動作都要充分但呼還是5秒吸就越短越好

3.將2的動作重復三次只是不呼不吸屏住一口氣(此時氣息不動只有肌肉工作)

4.將2,3動作中的呼,吸肌肉動作顛倒(關鍵)再開始深呼吸三次呼是10秒吸越短越好

5.保持4的動作將呼慢慢延長10~30秒吸還是越短越好並呼時推動聲帶發母音(a,e,i,o,u,這是拼音)

6.保持5的動作慢慢將母音變為歌詞保持發聲及氣息動作位置來唱歌

練習:

1:長連音練習

快速數1,2,3......9,10 一口氣數20-30遍,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3-5組

要求:要講氣息,發聲,咬字分開工作,力求咬字清楚,力度平均。

2:強跳音練習

仍數1到10,每個之間間隔一秒,一口氣數2遍,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3-5組

要求:短,快,勻,凈

3:練習1和2在一口氣內交替練習,如先練習2從1數到5,再練習1數5遍,如此交替

以上練習一定要注意,首先,認清氣息工作的肌肉;其次,使這些肌肉正確的按照以上動作工作。

誤區:練氣是在練演唱時氣息的工作能力,不是在比誰的氣長。以多口氣為一組,不要以一口氣為判斷依據。

No.5 什麼是發聲?

接下來,我們講一講發聲。

發聲是人的一種本能,但是說話,唱歌這都是後天形成的。

什麼是發聲?

氣經過氣管推動聲帶,使聲帶顫動,這個過程就叫做發聲。(氣息,氣管,聲帶,肌肉群這是人類本能發聲所需要的肌肉)

既然發聲是這樣構成的,它所需要的氣息我們已經在上文中闡述,氣管只要在無疾病的情況下,上體保持正直即可,在今後我們說到發聲的時候,泛指聲帶肌肉群的工作。

我們要從本能的發聲變為有目的`,可控制的發聲。

首先,要能感覺得到聲帶在工作,我們可以在放鬆的情況下發「汽泡音」來體會,這個聲音就有點像打嗝。(我們將在音頻和視頻中說明)

其次,體會到「汽泡音」之後,用「氣泡音」的聲帶工作狀態以及發聲位置來演唱。

練習:用「氣泡音」作字頭來發5個母音「a,e,i,o,u」(拼音),記得結合氣息練習

誤區:

1.將原始發聲和後天形成的發聲能力混為一談。

2.說話時的動作和唱歌的動作太多雷同。

No.6 為何使用氣泡音

為何使用氣泡音:氣泡音是聲帶積極狀態的最佳起點(就像飛機的起跑)

練習聲樂要講究感受不能太相信感覺,也就是要以練習動作的感受來堅持訓練。

喉下說話(放鬆喉嚨和嘴,輕輕的發氣泡音,會感覺比平時說話的喉位低)

用喉下說話的感受,位置來朗誦,然後進行演唱訓練。

要求:每個字的字頭都要有氣泡音(聲帶起動感),先練慢的歌再用到不同的歌上,整體的發聲既要有狀態但也更要放鬆。

No.7 小結

練習了前幾講之後如果動作都會了接下來關鍵就是分開四大工作區

氣息動作;發聲動作;咬字動作都提到過了,剩下的就是「傳聲動作」了

再回頭體會一下前幾講中的練習。

例如:氣息練習中的氣息練習那是當然的了,但請大家不要忘記只要有聲音就要用「發聲動作」,同樣的一有字那就要再加上 「咬字動作」 了。

用這樣的狀態來練習唱歌就基本入門了。

No.8 咬字動作

咬字[對著鏡子練] 其實之前講的課在練習的時候最好也可以照著鏡子

1.演唱時至少露出4顆以上的上前齒 當然在放鬆的情況下是越多越好

2.將嘴唇的外1/4處向上/斜上方揚起 (唇線的最高點,騶鼻子)

3.面部打開,驚訝的表情

4.[最重要,最難]松開牙關,

准備動作,要大牙來發力就是口腔開合的力[用最裡面的槽牙]

牙關是松開不是張開[動作] 你能准確出這兩個動作嗎

5.嘴的上半部工作(以上下嘴唇合縫處為界)下半嘴放鬆

用不動的物體支住下巴來練習 脖子與下巴的角度保持在90度以上120以下

6.保持嘴巴前大後小,成喇叭狀

No.9 前大後小

上講中提到的咬字動作,主要是增加了口腔前段的空間,而很多朋友在演唱時一味的追求把嘴張開,而導致口腔後端盲目擴大,整個口腔成為桶狀,甚至漏斗狀,這既不符合聲音傳遞的物理性,更違背了通俗音樂親切的特性。

所以在前大的同時,我們要保持相對的後小,使口腔成為喇叭狀

大家看到這個大於號,要構成它,肯定有一個頂點及兩條邊,頂點就在我們積極工作的聲帶上,或者說氣息經過聲門的那個點(切記:口腔底部是在聲帶上,而不是在嘴的內部)

那兩條邊,下邊,就是我們的舌頭,要向左右展開,並保持平直(這個動作在許多歌手的現場演繹中都能清楚地看到)

上邊,就是我們的上口蓋,也要展開放鬆,跟舌頭形成相應的前大後小的夾角。

No.10 上口蓋

上口蓋,用舌頭,舌尖舔自己的上排門牙,沿著中心線往裡運動,依次會碰到牙根、突起的一 塊肌肉[質點、字點所在,下文詳解]、凹進去的是硬齶部分、柔軟的一直到扁桃體就是軟齶,在演唱中我們稱其為上口蓋。

因為只有它可以在嘴或者說上半嘴不動的情況下自己工作/變化,所以在傳聲器中,這塊肌肉的動作至關重要。

跟咬字動作配合使用後,上口蓋跟舌頭起到了將口腔緩緩集中直至聲門,這個要大家刻苦練習,通俗我們沒有這個習慣!

通常我們的咽部是自然保護著我們的喉部的,而在演唱中,我們就是要做到松咽,露喉(放鬆我們的咽部肌肉但喉部肌肉又是要工作的),咽喉不再是一體。

No.11 矛盾的統一

前10講基本已經談了唱歌的四大部分,換句話說,如果你在演唱時,可以同時使這四部分在工作並使其逐漸成為習慣,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在真正的唱歌了。

同時,不知道大家在練習中有沒有發現到,這些動作在工作時會互相影響,一松全松,一緊全緊,要解決它原則上就是要做到矛盾的統一。

幾乎在演唱的所有的肌肉工作動作中,肌肉既要積極工作,又要相對自然放鬆,這一點希望大家多費心去體會,花些時間練習。

No.12如何解決氣泡音的困惑

大家練習了氣泡音 使用到演唱中效果應該是明顯的 但有人會問:

練的時候有改變怎麼平時唱歌還跟以前一樣? 答:難道你還分練習唱法跟平時唱法嗎???這顯然是有誤區的 學了 練了 最關鍵的還是用 !!!!

有人會說 用了氣泡音唱歌不好聽? 答:那我會告訴他 是不好聽 我又沒說用了就好聽 這是一個單純的發聲技巧基礎動作 歌好不好是聽者的感覺 演唱的技術是指歌者的感受!

一個擁有很多歌迷的歌唱家不一定唱的科學 明白了嗎???要用氣泡音來演唱 又要靠感覺把歌表達的自然 好聽!!

練氣泡音就能唱好歌?要練多久?? 答:世界上在任何的一條再高級的路走到底都是死路 要達目的 要的是認清方向氣泡音不是萬能的 當你熟練以後 就不需再刻意單獨練習 因為它的肌肉狀態已經融入你的演唱中 此時你又要作新的動作了 這樣你的演唱就真正的在技術上提高了 水平進步了

No.13為何練氣

首先演唱時是一定要用上與生活中不同而且數量也不同的氣息

何為與生活中不同?就是基本上演唱中用到的氣息是跟平時的動作相反的為什麼呢簡單的說因為平時氣息工作時聲帶是不工作的也可以說此時氣息用力方向 跟聲帶受力方向是基本一致的而正確的演唱動作中聲帶是積極工作的它本身也在工作也有力有能此時氣息用力方向跟聲帶受力方向是相抗的

什麼是數量的不同呢這就很好理解了一般每個人都有固有的發聲習慣,語氣,語速,音量等....但在演唱時高低,強弱,明暗,快慢,粗細....都是可變也是必須變的所以構成發聲元素之一的氣息更是有著氣若游絲直至氣吞山河之域了

No.14如何練氣

1.深呼吸三次保證呼吸兩個動作都要充分並且均為5秒找到氣息的節奏

2.深呼吸三次保證呼吸兩個動作都要充分但呼還是5秒吸就越短越好

3.將2的動作重復三次只是不呼不吸屏住一口氣(此時氣息不動只有肌肉工作)

4.將2,3動作中的呼,吸肌肉動作顛倒(關鍵)再開始深呼吸三次呼是10秒吸越短越好

5.保持4的動作將呼慢慢延長10~30秒吸還是越短越好並呼時推動聲帶發母音(a,e,i,o,u,這是拼音)

6.保持5的動作慢慢將母音變為歌詞保持發聲及氣息動作位置來唱歌

先練習吧下次講要領和規范加油加油[/b]

No.15練氣竅門

聲樂中的氣息講的是一呼一吸兩個動作的反復交替 而主要表達的是氣息中的「呼」 所以大家在練氣的時候應多注意「呼」而不是過於強調「吸」 現在在廣大愛好者甚至職業歌手中還是大有人「丟西瓜撿芝麻」

練氣須知:

1,重視呼,自然吸

2,先行而後停

3,以多口氣為一組,不要在一口氣里「逞強」

練習方法:

1,弱延音練習(氣息動作見第二講)

發「絲」的音,一口氣「絲」20-30秒,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3-5組

要求:輕,細,連,長

2,強跳音練習(同上)

發「哈」的音,一口氣10個,每個之間間隔一秒,5-7口氣為一組,每次練3-5組

要求:短,快,勻,凈

3,「嘟」練習(如同小孩玩時)

嘴唇放鬆,顫動

用「嘟」替代歌詞,完成整首曲目

要求:注意連貫,氣口,情感,要與所表達的歌曲一致


;

❼ 唱歌有什麼技巧方法

我想很多人都有些嗓子限制,就認為自己不適合唱歌等。。。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唱的非常棒的,就算嗓子很不好,也可以通過自我的鍛煉逐漸培養出來的。

怎樣練習唱歌呼吸

1.氣息應吸在胸腔下部,不可過淺或過深(如胸腹式呼吸)。

2.吸氣要柔和、平穩,全胸部自然地擴張,不能用強制的力量,否則呼吸器官各部分會產生僵硬、逼緊的感覺。

3.吸氣需口鼻同時吸,快而且深,無雜音。呼氣緩慢、均勻唱歌有方法,很多人唱歌走音,那是耳朵有問題,很多人都說唱歌難聽唱歌跑調就說這個人嗓子不好,其實唱不唱歌走音的朋友,多聽音樂,按照正確的方法,這種毛病是可以改過來的。

~掌握正確的唱歌方法、各種技巧讓你唱出美妙的那首歌~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你用一口氣 念 1-2-3-4-5-6-7-8-9-10;要求一個數字比一個數字大,即越來越大的感覺念。並體會肚子和腰部的用力感覺。習慣後,再用這種感覺唱歌,可解決你的困惑。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唱高音技巧

會唱歌的都知道唱歌是要用氣唱,應該用丹田發音才能唱的高而且聲音飽滿。高音其實就像水泵壓水一樣,向下發力激出向上的力,而不是向上拔,這就是為什麼孫楠/韓紅等喊將,高音時總是向下蹲一下的原因。唱歌有方法,練歌有訣竅,練習假聲唱歌最好先找些慢歌,盡量把音量放低,這樣練習一段時間。

還有一個關鍵點,不論真聲假聲一定要嘗試著體驗用氣托出聲音的方法,如果光是單純地靠桑子去嚎,永遠也不可能有什麼進步的,而且還對嗓子不好。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

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唱歌可以改善一個人的講話能力

唱歌可以增強記憶力與思想的集中;唱歌通過對理想的探索,有助於個性的形成;唱歌可以發揚一個人的勇氣和耐心;唱歌可以舒緩導致便秘的壓力,使支配大腸蠕動的自律神經活躍,唱歌可以促進新陳謝結實腹部肌肉。

怎樣在KTV唱首好歌技巧

1.找到自己音域內自己最合適的音色和音高! 唱之前喝點酒,有助與開嗓。

2.唱歌不僅是要看歌詞 還要體會歌曲的旋律節奏,感覺上行下行歌曲起伏掌握。3.唱歌一般都是A,B段A段好象微微道來的鋪墊!B段才是開始加入感情"發飆"時候。

K歌減肥:唱一首歌等於跑了一百米

運用腹式呼吸法,充分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效果,促進新陳代謝,燃燒中性脂肪。若同時載歌載舞,唱完一首歌減掉的脂肪相當可觀。

唱歌喉嚨不痛技巧

唱兩三首歌就喉嚨痛,一般來說是用嗓不當。發聲用氣不要直嗓子唱。高音怎麼使勁?唱高音時候,外行喜歡把勁往嗓子上使,這就全錯。使勁應該往小腹使。小腹放鬆,空氣進入肺。小腹收緊,空氣從肺部被擠壓出去。而聲音,則隨著空氣的排出體外發出來。

唱歌小技巧

發聲原理:這就好比用風箱吹喇叭,我們的肺就是風箱,通過腹部的肌肉收縮來控制風箱的氣息量,而我們的聲帶就是喇叭的簧片,氣息通過簧片震動來發聲,最後就是喇叭口了,這個就好比是我們的共鳴腔,聲音通過共鳴腔被放大美化,我們發出了美妙聲音。

唱歌練氣技巧

練習氣息要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每天堅持練習十分鍾,可以採用胸腹聯合呼吸吸氣,再徐徐將氣吐出,然後結合狗喘氣,最後再進行長音練習以及短促音練習。

五音不全的根治方法

很多人唱歌老跑調,其實,跑調主要是耳朵的問題,唱不準主要是因為聽不準,所以,唱歌老跑調的人可以先重點培養下自己的聽音能力,可通過先聽原唱後跟唱,或通過鋼琴聽音練耳的方式來糾正其發聲。


❽ 唱歌有哪些常用技巧

唱歌有哪些常用技巧

經常聽到有些人唱歌很好聽,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唱歌技巧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常用唱歌技巧,歡迎閱讀。

一、轉音

常見的轉音共有三種類型:

1.連音轉音:這種是我們最常見的,很多歌曲依靠旋律的起承轉合,讓歌手發揮這方面的轉音魅力。這種轉音的練習相對簡單一些:首先要做好基本的音階練習,在把握好每個音符的基本音準後,針對每個基本音階升半調和降半調音階進行練習。在習慣和把握之後,再找些具備這種特徵的歌曲片斷來集中練習,試著跟著伴奏一句句來唱。

2.真音轉假音:真音跟假音是兩種不同的處理系統,就有如Fm與Am波段的不同,經過適當的調變,真音唱罷,通過呼吸的調換,使氣管擴張進行轉音,這種轉音需要在找到自己的真假音的換聲點後,把假音的低音區練好,再和真聲音域重合起來,獲得最好的轉音效果。

3.口音轉鼻音:這種轉音在周華健、王菲的歌中最常見。當唱到口音想轉鼻音時,需要把口腔封閉,然後用鼻腔發音,再斷音。無論是那種轉音技巧,若想真正掌握,一定要多研究歌曲里歌手的轉音,找清楚裡麵包含的每一個音,然後嘗試模仿。從模仿開始,相信會讓你學習轉音事半功倍。

二、中低音

想不想了解自己的音域最低音呢?當你早起的時候,嘗試著將你的哼唱降到最低音,這就是你在還未開嗓下的最低音了。是不是發現自己原來還是有可以當名中低音歌者的實力呢?

首先,我們要學會掌握氣息支持點。這個點在橫膈膜及下肋兩側的位置,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就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感覺之後,我們就可以避免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的尷尬情況了。飽滿的中低音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要想做到飽滿和深情,在這之前需要學會中低音的共鳴。這就需要我們了解中低音的發音位置。與唱高音主要靠頭腔共鳴不同的是,唱低音時,最需要胸腔共鳴,而唱中音時口腔共鳴則應用較多。唱低音要胸前和嗓子放鬆,可以試著用「嘆氣」的感覺和方式尋找加強共鳴的感覺,當然,如果遇到實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氣息,就像唱高音用假音的道理,這樣可以幫助產生口腔共鳴,這時的聲音會感覺更加渾厚。中低音雖然音階低,但是唱好它難度卻不低,這需要我們在重視它的前提下認真地練習。你可以多聽聽一些優秀的中低音經典作品。

三、假聲

所謂「假聲」,是指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而只使部分聲帶發生振動所發出來的聲音,這種聲音比由整個聲帶都振動的「真聲」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

什麼時候需要「假聲」呢?當你從低音往上唱,唱到一定的地方感到困難,容易卡殼的第一文庫網時候,那個地方就是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假聲才能繼續向上唱。 練習假聲的方法有很多,這里介紹兩種簡而易行的方法:⑴倒吸氣法。當你在唱到換聲的地方,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就好像被人嚇一跳的感覺,這時你會感覺喉頭會向下,整個口腔會充分打開,此時隨著音高逐漸向上,嘴也隨著逐漸張開,這時進入換聲區會更自然,假聲的轉換更好聽。⑵母音轉換法。當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減小出氣量,提前讓你的聲音變弱,這樣起到掩蓋真音過渡假音的效果。其實換聲點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有一點必須強調,當你感到真聲用盡就要換成假聲時,千萬不要就此放棄。只有把握機會,勤加練習,真假聲轉換才能如你所願哦。

四、找准自己的發音位置

先來測試一下現在自己的發音位置對不對吧。先用鼻腔帶動,閉著嘴發出哼鳴之後,嘗試在不停止哼鳴的前提下,慢慢張開你的嘴。然後帶動你的身體,四處走走看,再左右活動活動脖子,看看你的哼鳴聲是不是始終保持著呢?如果在這一系列動作之後,你的聲音還能始終如一的話,那麼就要恭喜咯,你的'發音部位基本正確哦!找到最初的發音部位之後,還要把它運用在唱歌的技巧中。

首先,唱歌要用上共鳴,聲音要從眉間的那一點出來,很有穿透力的那一點。唱的時候一定要把嘴巴張開,讓每一個腔體就像一個空房間,可以傳出迴音來!現在,張開你的嘴巴,試著在張到最大的時候摸摸自己臉的腮部,有沒有發現兩側凹進去的地方?這個地方在你唱歌的時候是應該打開的哦!所以唱歌的時候嘴巴是一定要張開的!正確的呼吸方式是保持發音的重要途徑。「聞花香」的深吸氣方式十分有用,要有把氣吸到肺里,然後要使前胸後背和腰都有脹開的感覺。另外,千萬不要怕自己的聲音大。唱歌的時候應始終記住「唱給你後面的人聽」,聲音要從你的腰到頭傳成一條線,就像所有人都聽得到你的聲音一樣!

五、顫音

顫音(Vibrato)作為一種音樂表現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增添樂曲的層次感。義大利聲樂學派更提出:歌唱中是否有顫音是檢驗美聲唱法的試金石。我們可以通過從有意識的「搖唱」再過度到自然的顫音,慢慢仔細體會顫音的感覺,從而開始顫音的練習。

首先發出長音,並活躍地抖動雙手。抖動雙手時需溫柔、鬆弛,從上到下或兩邊運動。然後再以快速溫柔的節奏抖動雙手。找到顫動的感覺之後,慢慢停止抖動雙手,繼續發聲並嘗試延續顫音的效果。在過程中如果顫音有所流失,就再抖動雙手,讓顫動感覺始終相伴。如果覺得生硬,可以想想東北地區車把式口中「得兒駕」的發音,在音節當中體會舌頭的顫動。通過這樣一個從不自然到自然的過程,我們就可以開始慢慢體會顫音。顫音最應關注的是氣息的顫音,這是一種基於丹田的氣以強弱的不同給予聲帶不同力度的沖擊形成的顫音。通過練習「羊聲」可以幫助你掌握顫音的技巧。羊聲主要是以鼓動肚皮來控制氣息,就像哭時抽泣的狀態,如果你唱歌時感覺不光喉嚨在動,肚皮深處也在隨氣息動的話,說明你羊聲練到家了。學會了呼吸,掌握了技巧,剩下的就是多聽多練了。

六、拓寬自身的音域

氣者,音之師也。掌握呼吸,是我們拓寬音域的關鍵。呼吸的方法有三種:⑴上胸式呼吸,它吸氣量少而淺,是一種需要糾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⑵腹式呼吸,它吸氣比前者要深,但聲音缺乏靈活性,並出現音偏低的現象;⑶胸腹式聯合呼吸,這種呼吸法是聲樂最提倡的呼吸方法,有兩種常用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學習。①快

吸慢呼:想像一位久別的朋友,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驚奇地倒抽一口氣,幾乎喊叫出來,停止幾秒後氣息緩緩呼出。②慢吸慢呼:想像收到一束喜愛的鮮花,你高興地在聞花的芳香,這時你會發覺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為地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時向四周擴張,保持這樣狀態,後慢慢送氣。送氣時想到吹蠟燭,將燃著的燭光吹倒,但不吹滅,然後再換氣。掌握了呼吸的方法之後,你可以把C調作為中間調開始分別從低音到高音進行練習,當發現唱到極限時,不妨放鬆後深吸一口氣之後再試試。當找不到唱高音的用氣位置時,不妨彎腰九十度,兩臂放鬆自然下垂,兩腳略分開,站穩後吸入氣息,感覺到腰兩側與後背的膨脹感了么,這就是唱高音用氣的正確位置。

七、訓練唱高音

當你在K房裡臉紅脖子粗地吼著「死了都要愛」的時候,是否心中也在夢想自己能像信那樣在高音上游刃有餘呢?你可以先用喊的方法測出自己可以唱到的最高音。用兩只手的食指按住耳朵突出的那塊軟骨,你會找到手下接觸的骨頭會跟隨著你的嘴一同運動。這時嘗試發出的最高的「啊」音。有沒有發現你現在發出的最高音和你平時唱歌所達到的高音比還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呢?既然發現了目標,那我們就一起努力練習吧。

首先挑出一首在你音域范圍內適合你的歌曲,然後用逐漸升調的方式輪唱它。一開始你會習慣性地扯著脖子吼,嗓子會很疼,高音區很容易唱破,那是因為你在用喉嚨唱,而不是在用丹田發音。其實音越高時,我們越要把氣往下沉。高音就像水泵壓水一樣,向下發力激出向上的力,而不是向上拔,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實力唱將們在唱高音時身體常常向下蹲的原因。初學者可以利用雙手叉腰,藉助腰部力量,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這時你就可以形象地體會到「氣沉丹田」的感覺了。聲樂訓練特別需要時間,奇跡是沒有的。當我們擁有了自信,知道了原理,只要勤於練習,相信成為高音達人,稱霸K房,也是指日可待的哦!

;
閱讀全文

與有什麼唱歌的好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3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49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3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4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4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6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4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1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1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4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5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6
led燈接線柱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657
ipad如何隔空手勢操作方法 瀏覽:423
如何起小運的方法 瀏覽:373
有什麼草本方法祛痘 瀏覽:307
北京幼兒教育方法培訓班哪裡有 瀏覽:586
用什麼方法可以去除手機後面雜質 瀏覽:458
光纖測量尺的使用方法 瀏覽:376
磯竿不帶漂的使用方法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