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竹蟲養殖技術
所謂竹蟲就是胡蜂的蛹。 胡蜂(馬蜂)養殖在雲南許多山區農戶中已比較多見,但由於規模小,養殖技術落後,所以不但養殖效益低,而且都是建立在破壞生態的基礎上進行。因為他們的養殖方法僅僅只是把較小的胡蜂巢穴遷移至自己能控制、別人不能任意攝取的地方,任其自然繁殖、到時燒取蜂蛹便完成了整個養殖過程。這種養殖方法如果從生態角度去考慮的話,與「殺雞取卵」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近年來由於蜂蛹的價格不菲,在雲南許多山區農村,每年的8—11月自發的組成若干個「季節性專業燒蜂隊伍」進行毀滅性燒取蜂蛹,一些地方的大型胡蜂種類如黑胡蜂(Vespa mandarina Sm)、黃蜂(Polistes mandarinus Saussure)已經滅絕。其他胡蜂的種類也在急速減少,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在不遠的將來胡蜂會被燒盡吃絕,這樣將會給人類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胡蜂類在昆蟲世界中處於食物連的頂端,雖然胡蜂的生存繁殖活動完全依賴於森林(樹木),但是,所有樹木的生長都與胡蜂類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為胡蜂類的主要食物就是包括森林害蟲在內的所有昆蟲,通過觀察,樹木害蟲中大約有70%的種類都是胡蜂類捕食的對象。此外胡蜂在捕食其他昆蟲的同時能夠間接提高植物的授粉率,從而使植物的果(子)實的產量增加。因此,禁止毀滅性燒取蜂蛹,提倡科學、合理的養殖胡蜂,保護胡蜂類種群的正常繁衍會使人類受益非淺,對維護生態環境的相對平衡也十分重要。
養殖和保護胡蜂的效益可以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在保留胡蜂成蟲的前提下取出商品蜂蛹,使胡蜂成蟲的勞動力重復利用和種群正常繁衍,從而使人類長期受益。
2、通過食物的合理的補充,可以使每巢胡蜂蜂蛹的產量提高1—2倍,從而體現出養殖的經濟效益。
3、提取商品蜂毒,目前,每克高純度的蜂毒在國內外市場價大約是每克黃金的2倍。
4、可以減少包括果樹在內所有樹木的蟲害,並可以間接提高植物的授粉率從而使果實(子實)產量提高。
第一節胡蜂的生態
一、名稱和屬性:胡蜂俗稱馬蜂,根據其種類的不同,各地對它們的稱呼略有差異,例如在樹木上築巢的胡蜂類統稱為「葫蘆包」或「吊包蜂」,在洞穴中築巢的大型胡蜂類又會被稱為「大土蜂」、「大馬甲」、「老土甲」等。在教科書中它們統稱為胡蜂類,系昆蟲綱、膜翅目、胡蜂屬類昆蟲,它們食譜相近;築巢的方式和使用的築巢材料相同,因此它們的生存條件、繁殖活動基本相同。
二、生存環境:胡蜂類有著較強的生存能力,從海拔300—3000米的地方、只要有一定數量的樹木(雜樹林)都會有他們的蹤跡存在,這與它們食物的多樣性有著密切關系。在雲南已知的胡蜂種類多達20餘種,目前已知具有養殖價值的大約為8個品種。
在一定的區域內,胡蜂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完全取決於植被的密度和多樣性與否,相對來講,高密度、多樣性植被的區域內胡蜂的種類和數量會相對多一些,反之則會減少。這是因為植物的多樣性會給胡蜂帶來充足的食物,同時,在一定的區域胡蜂類群體的強弱(巢穴的大小)、種類和數量的多少能揭示該區域周圍生態環境的好壞和空氣質量的優劣。
三、越冬: 所有胡蜂類都需要越冬,到了秋末冬初,胡蜂群體分散,各自尋找向陽、背風地方的洞穴中越冬,在雲南地區,胡蜂越冬時間的長短取決於生存海拔高度,海拔越高,越冬的時間就會延長,海拔越低,越冬的時間就會縮短,越冬時間最長的是從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3月下旬,大約為140天左右(海拔2100米以上),越冬時間最短的是從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僅為60天左右(海拔1000米以下)。胡蜂越冬後的存活率極低,大約為萬分之三—五之間,而且只有受精後的雌性胡蜂(蜂王)才能存活下來,這種存活下來的每一隻蜂就是當年每一巢蜂的始祖。因此,胡蜂的生存方式是以最大的繁殖系數獲取最小的生存空間,它們只有這樣才能年復一年的生存下來。
第二節胡蜂的習性與繁殖
一、食物來源;胡蜂的食物結構由四類組成;即含糖樹脂類、昆蟲類、漿果類和花蜜類。
含糖樹脂類:能分泌含糖樹脂的植物有;殼斗科屬植物麻櫟、白櫟、板栗等植株,其中以麻櫟樹分泌最多,而且蛋白質含量最高,其次,部分薔薇科植物梨樹、糖梨也有少量分泌。
昆蟲類:其種類比較復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情況的昆蟲胡蜂不會捕食;1、有毒類或具有特殊氣味的昆蟲,2、身體重量數倍於胡蜂本身而且具有比較堅硬甲殼的昆蟲,3、生長發育期的毛蟲,但是在交配產卵期(飛蛾期)仍然是胡蜂喜歡捕食的對象。
漿果類:胡蜂主要是從熟透、具有蟲洞或即將破皮的水果咬開果皮後吸食果汁,因此有些果農認為胡蜂對水果的危害較大,事實上在胡蜂咬破的水果中,有95%的是具有蟲害或破損、開裂的水果,與蟲害相比,胡蜂的存在絕對是利大於弊。因為它們的存在一是會使蟲害大幅度減少,二是間接將水果的花期受粉率提高,從而使產量增加。常見的有桃、梨、李、葡萄、荔枝和野生糖梨果、石頭果等。
花蜜類:常見的有桉樹、香蕉、芭蕉、黨參、野生白山茶等花蜜。此外,大約有0.1%的雲南松的松針上面也會分泌糖類,也是胡蜂喜歡採集的食物之一。胡蜂的食物除了上述四類之外,它們對所有動物的鮮肉也會品嘗,特別是對禽類的鮮肉情有獨鍾,在食物比較短缺的情況下,它們也會捕食蜜蜂或者身材明顯小於自己、不是同種的其他胡蜂種類。
二、生活習性和特點;胡蜂類屬雜食類昆蟲,除了有著相同的食譜外,還有著以下共同的習性和特點;
築巢:巢穴材料都是以樹木的外栓皮、或者朽木、枯葉經過胡蜂咬碎、唾液粘合而築成。胡蜂建造巢穴的方法是:內部咬下一層,外部補充一層,所以,大多數胡蜂巢穴的形狀無論大小,看起來都是在不斷增大的圓形。巢礎均為圓型多層,由若干個平行六邊形狀組成,也就是說;它們懂得使用最少的建築材料來獲得最大的空間。巢穴外殼由3—5層不規則的鎧甲片狀連接構成,層與層之間有2—4厘米的間距,這樣的外殼結構既可使巢內保暖、又可以防止穴內溫度過高。
護巢和護食:所有胡蜂類都會對入侵巢穴或接近巢穴的任何動物發起攻擊,尤其是對移動著的目標攻擊更為強烈,因此,當你意外受到胡蜂攻擊時,你最好的選擇方法就是藉助草木的掩護立即卧倒裝死,待其在你周圍盤旋數十秒鍾後再尋找機會離開。否則,你有可能會被更多的胡蜂攻擊。
護食情況多見於大型胡蜂類,當其正在進食(吸取含糖樹脂、花蜜或在切割獵物時)期間突然受到干擾時也會向干擾者發起攻擊。所以,當你需要觀察和接近研究胡蜂時,你應該緩慢靠近,以免胡蜂誤會而向你發起攻擊。
三、繁殖:胡蜂的一生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卵期;雌蜂(蜂王)把卵產入巢礎,48小時後自然發育成幼蟲初期,此時的幼蟲大小與卵區別不大,用40—60倍放大鏡可以看到頭、口、螯形成開始蠕動,此時成年蜂開始飼其汁類食物。幼蟲期;從開始進食發育到蛹期大約需要兩周左右,第一周以汁類為主食,第二周以固體(昆蟲)食為主。蛹期;從卵到蛹大約為10—15天,此時幼蟲發育成熟停止進食,自己作繭於頂部封閉,並開始發育羽化為成蟲,同時它一次性將糞排便於巢礎底部。成蟲期;從蛹期發育為成蟲破繭而出時大約為10天左右,出繭3天後即會自動外出覓食。胡蜂從卵到成蟲大約需要25天左右,但是,適宜的氣溫、濕度和食物的多少、食物類別的質量等都會影響胡蜂的繁殖生長速度。如果氣溫在20—25度,相對濕度為60%—70%,同時又有著充足的食物來源,那麼胡蜂的生長發育過程會提前3—5天完成。反之則會推遲5—10天。
四、胡蜂的壽命和繁殖系數:計算方法為;1、把一巢蜂用煙熏暈,稱出成蟲的總重量和單個重量,計算出蜂總數,然後計算出巢礎內的蜂蛹數與成蟲數相加,即為該巢胡蜂的「總人口數」。2、因為胡蜂從幼蟲到成蟲期僅排一次糞便並永久存留於巢礎底部,通過糞便的顆粒可以計算出該巢胡蜂出生總數,經過數次不同地方、不同蜂種的多次計算,用出生數與「總人口數」相比較發現:出生數常常大於蜂總數30%—40%之間,也就是說,胡蜂在不斷繁殖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比例在不斷死亡,通過簡單的計算得到以下結論:1、胡蜂的繁殖系數大約為;從胡蜂結束冬眠三周後開始築巢產卵,第一粒卵大約在25天後發育為成蟲,以後每天都在產下一定數量的卵和有一定數量的成蟲發育成熟,繁殖的數量是以成蟲總數乘以2—5即為胡蜂的繁殖系數,它們是以幾何倍率的形式增加,例如,每巢胡蜂第一代(一隻蜂王)繁殖2—5隻,第二代為4—25隻,第三代為12—125隻、第四代為40—600隻……。也就是說,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內,胡蜂可以由一隻繁殖成為400—1萬余只。2、胡蜂壽命的長短取決於生存環境的優劣,在正常情況下,除蜂王(雌蜂)以外,壽命最長的可達120天,最短的僅為45天。3、胡蜂的繁殖速度不是絕對相同,它們受地理環境、溫度、濕度以及食物來源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和限制。4、越冬之後只有蜂王(雌蜂)才有可能能存活下來。
養殖胡蜂的環境場所和注意事項
一、環境:選擇安靜、向陽、背風的環境,周圍1000米內具有一定數量的多種樹木、並且有水源的地方是理想的養殖場地。同時,選擇養殖場地要兼顧以下特點:
1、對人畜安全;距離人、畜、家禽經常出沒地帶不宜少於300米,因為一旦蜂群騷亂會危及周圍大約200米內的任何移動目標。
2、有建築巢穴材料的樹木和水源;巢材來源如雲南松、沙松、藍桉、馬纓花或各種朽木。
3、在周圍1.5平方公里內具有多種植物存在,以利於胡蜂食物的多樣性。
二、注意事項;
應該指出,養殖胡蜂具有兩個方面的危險性,第一是被蜂蜇,如果你想養殖胡蜂,你必須先做好下面兩件事情;(一)對胡蜂類有著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對它們的生活習性、規律了如指掌,這樣會把被蜇的可能性減少到最低限度。特別是大型胡蜂類的養殖尤其要十分小心和謹慎。
(二)即使你是一個防護嚴密的老手,偶爾被蜇也再所難免,因為1毫克的蜂毒(相當於二隻普通馬蜂的毒量)就可以使一個對蜂毒高度敏感的人體出現生命危險,所以如果你想從事胡蜂養殖;你需要逐步增加對蜂毒的耐受性(在醫學上稱為抗體脫敏),以免發生危險,其具體方法是;首次取一隻蜜蜂(蜂毒量大約為0.1毫克)主動蜇肘或腿部,以後每隔2—3天加倍,直到你能在一天內承受10隻蜜蜂蜇後也若無其事時,說明你已經過關,即使以後意外被普通胡蜂蜇上三五下也無大礙,僅有點皮肉之苦而已。第二是胡蜂經常會在懸崖陡壁或數十米高的樹上築巢,在遷移巢穴或者取蜂蛹時必須樹立足夠的安全意識,舍取量力而行,以免追悔莫及。
(三)因為胡蜂喜歡捕食蜜蜂,特別是在沒有充足的食物供應的情況下,可能會使100米——1500米內的蜜蜂群體造成危害,因此,胡蜂養殖場應該距離蜜蜂養殖場2000米以上為宜,以免發生沖突。
B. 怎麼能殺死竹子里的蟲子
盆栽竹蟲害主要有蚜蟲、介殼蟲等。
一、蚜蟲的防治方法
1. 葯物防治。
發現大量蚜蟲時,及時噴施農葯。用50%馬拉松乳劑 1000 倍液,或 50%殺螟松乳劑 1000倍液,或 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 30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乳劑 3000 倍液,或 2.5%滅掃利乳劑 3000 倍液,或 40%吡蟲啉水溶劑 1500~2000 倍液等,噴灑植株 1~2 次。
用 1:6—1:8 的比例配製辣椒水(煮半小時左右),或用 1:20—1:30 的比例配製洗衣粉水噴灑,或用 1:20:400 的比例配製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噴灑,連續噴灑植株 2~3 次;
對桃粉蚜一類本身披有蠟粉的蚜蟲,施用任何葯劑時,均應加入1%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2. 人工防治。
秋、冬季在樹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蟲產卵;結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殘花,集中燒毀,降低越冬蟲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樹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塊,及時清理殘枝落葉,減少越冬蟲卵;春季花卉上發現少量蚜蟲時,可用毛筆蘸水刷凈,或將盆花傾斜放於自來水下旋轉沖洗。
3. 保護天敵。
蚜蟲的天敵很多,有瓢蟲、草蛉、食蚜蠅和寄生蜂等,對蚜蟲有很強的抑製作用。盡量少施廣譜性農葯,避免在天敵活動高峰時期施葯,有條件的可人工飼養和釋放蚜蟲天敵。
二、介殼蟲的防治方法
根據介殼蟲的各種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葯。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多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葯仍易殺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亞胺硫磷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
保護和利用天敵:如捕食吹綿蚧的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寄生盾蚧的金黃蚜小蜂、軟蚧蚜小蜂、紅點唇瓢蟲等都是有效天敵,可以用來控制介殼蟲的危害,應加以合理的保護和利用。
當介殼蟲發生量大、為害嚴重時,葯劑防治仍然是必要的手段。冬季可噴施1次10一巧倍的松脂合劑或40~50倍的機油乳劑消滅越冬代雌蟲,或冬、春季發芽前,噴波美度3「一5o石硫合劑或3%一5%柴油乳劑消滅越冬代若蟲。
在若蟲孵化盛期,用40%氧化樂果乳油、40%速撲殺乳油或40.7%樂斯本乳油與80%敵敵畏乳油按1:1比例混合成的殺蟲劑1000-1500倍液,連續噴葯3次,交替使用,均有良好效果。
竹子的生活用途
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灕江旁廣植鳳尾竹。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與贛南竹海是中國有名的竹海景觀。由於竹子生長快,近幾年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傢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
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製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將竹材通過烘培,製成竹炭,被用在許多場合,包括去除環境氣味,以及特殊風味食品。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製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凈化作用,被用在汽車和家居,以及污水處理等。
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竹也可以編制籮筐、背簍、菜籃、席子等一般農村多見。竹子現在已廣泛應用到家紡、襪子、內衣等貼身紡織領域。
在日本、韓國,有人會用之配以海鹽、黃土等,以類似煉鋼的方法,加工成青竹鹽(或稱竹鹽),作為調味料、甚至加進個人衛生用品之中,竹鹽牙膏就是當中較知名的產物。據稱有消炎抗菌、防敏抗蛀、保持牙齦膠原、以預防牙齦退化及牙周病的效果。
C. 什麼樣的竹子里有竹蟲
毛竹、麻竹等較大的竹子都有,有蟲孔可以看到的
D. 農村山上有一種叫「斗米蟲」的蟲子,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斗米蟲在老家叫「鳥不食蟲」,主要是因為斗米蟲生長在雲實樹干里,雲實樹又長滿倒刺,鳥類無法停留在上面。據說舊時一斗米才能換一條斗米蟲,冬蟲夏草般珍貴。以前村後山上經常能找到,現在越來越少了。小時候見過村裡赤腳醫生捉斗米蟲,把整顆灌木都砍回家,再剖開樹干取蟲。其實斗米蟲就是天牛幼蟲,斗米蟲在老家並是像網上說的那麼珍貴。小時候端午節吃過斗米蟲,據長輩說是可以防病,清體毒,增強小孩的抵抗力。以前,長輩在聊到小孩不愛吃飯的時候,往往都說搞幾條斗米蟲給小孩吃,以前也不懂什麼意思,現在才知道是可以提高小孩食慾,不過現在沒村民再捉斗米蟲了。斗米蟲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微量無素,都是人體所需物質。中醫認為斗米蟲對治療肝病,血液病等有很好的功效,可以活化人體細胞,促進人體生陳代謝,提高免疫力。
E. 這是什麼蟲子,專吃幼苗的竹莖,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竹蟲又名竹蜂、竹蛆,廣寧人把它稱之為「筍蛆」。它啃吃幼嫩竹筍吸收養分,20天內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體肥停食,准備破蛹而出。
F. 竹蟲一般在什麼地方
竹蟲啃吃幼嫩竹筍吸收養分,20天內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體肥停食,准備破蛹而出。
竹蟲富含高蛋白、氨基酸。看看竹蟲的外表,肥肥白白、長約3厘米、身子紡錘形,滾圓滾圓、有細眼小黑嘴,有人贊它可愛、有人厭其惡心。但竹蟲甘香,似有奶油之味。竹蟲也是基諾族的美食。
竹蟲的營養價值
幼蟲長桶形、乳白色,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礦物質元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可達30%~40%,氨基酸含量為29.90%,粗脂肪含量為60.42%,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55.9%,營養豐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竹蟲,又名竹蜂。寄生在竹筒內,以食嫩竹為主,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筒內,到11月份體肥停食,宜捕,過時則變蛹。竹蟲,楠竹茂密,視其竹尖發黃,即可剖開竹莖採取。竹蟲經炸後色澤金黃而油亮,酥脆芳香,蛋白質含量高,是佐酒佳餚。竹蟲在當地被人們稱作"筍蛆",看它們胖胖的樣子的確和蛆很像。其實,竹蟲是象鼻蟲的幼蟲,象鼻蟲在竹筍上蛀洞產卵(它可真會找地方),孵化出來的竹蟲肯吃嫩嫩的竹筍,只要一星期的時間,就能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那樣粗大,發育成熟後便把藏身的竹筍咬斷並隨竹筍落地。竹蟲營養豐富,香酥可口,蛋白質含量很高,有抗衰老和養顏功效。當地人吃竹蟲,既熟吃也生吃。生吃時,有的在山上捉到肥嘟嘟的筍蛆,擰掉它的頭就放進嘴裡,說是越嚼越香。熟吃時一般的做法有油炸竹蟲、燜竹蟲、椒鹽竹蟲等,口感干香脆化。這竹蟲體內都是脂肪,焙炒時不必放油。做好後的竹蟲挺直鬆脆,金黃油亮,體態滾圓,細眼小嘴分明,吃起來還帶有淡淡的奶油香,是下酒的佳餚。
G. 有什麼方法可以消滅竹子
1、竹子是淺根植物,根蔭的特別快。想殺他其實也簡單,在他生長的地方灑上食鹽就可以了 。
2、也可以在水裡加一些強酸,或者是強鹼,然後把硫酸水和鹼水澆在竹子的根部,過不了幾天,竹子就會死了。
3、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竹子砍掉,並等待它們重新長出新芽。在噴灑葯物之前,確保將新葉子摘掉或者移除,讓它們重新生長。這聽起來很奇怪,但你必須讓葉子重新生長。如果竹子比較成熟,那麼除草劑就不能發揮效用了。
(7)什麼方法可以找到竹蟲擴展閱讀:
1、竹子主要是怕帶有酸鹼性的葯物,也可使用帶有強硫酸成份的葯材來消滅。
1、盆栽竹蟲可用80%敵敵畏乳劑或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要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3、由於竹子生長快,近幾年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傢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
H. 竹鄉肇慶市專業捉蟲人月入萬元,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捉蟲子的確可以賺錢,這件事情發生於肇慶廣寧竹鄉。
當然,也有捉蟲隊員表示,之所以現在捉蟲這么賺錢,其實還是得益於當地旅遊行業的發展,由於很多人到竹鄉旅遊,遊客們喜歡吃竹筍、竹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價格,而且還為當地人帶來了很多附加收入。
I. 竹蟲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一年發生一代,以蛹在蟲癭中越冬,產卵於毛竹嫩梢基部節間。
每稍產卵一粒,每雌蟲可產卵20—50粒,卵2—5天孵化為幼蟲。幼蟲附於小枝的竹管間,從5月開始危害至9月中旬,以吸取竹液危害。隨著幼蟲的長大,受害組織逐漸膨大成蟲癭,9月上旬陸續化蛹越冬。
成蟲6月飛出,在竹林內飛舞,尋找2-8cm粗枝產卵。卵產於小枝空洞內,每節1-5粒。在每1節中所能成活的幼蟲,一般只有1頭,個別為2頭。幼蟲將口器插入節內吸食養份。
幼蟲老熟後,在空洞內化蛹。成蟲羽化後在節間肉薄的凹入部位蛀直徑約1.5mm的小孔而爬出。
受害新竹在當年外觀上與健康竹毫無差別,但是,到來年春季一部分竹葉乾枯,到第2年冬季,受害重的竹子葉片幾乎全部落空,直至枯死。該蟲僅為害2年生以下的竹子。
J. 竹蟲的消滅方法 用哪些農葯可以防治
1、用化學葯劑防治。即在4月份至6月份,利用「竹蟲靈」或菊脂類葯進行「竹腔注射」3—5毫升。秋冬季砍掉受害嚴重的竹子,把枝條燒毀。
2、對有蟲株率底、蟲害輕的竹林,以蟲源清理為主要措施,全面伐除蟲害較嚴重的毛竹、並將蟲枝運出林外燒毀,以徹底清除傳染源。
3、對中竹蟲等發生的竹林,採取逐步伐除蟲害較嚴重的毛竹、剪除蟲枝進行燒毀,輔以施肥撫育等營林措施和葯物防治措施,實施綜合治理。
4、對有蟲株率很高(毛竹普遍感蟲),趨於衰敗的竹林,以施肥撫育等營林措施作為首要措施進行綜合治理,恢復竹林長勢後再根據新竹量的多少和立竹密度大小,逐步伐除老竹,形成健康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