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社會研究方法報告

社會研究方法報告

發布時間:2022-01-07 07:46:09

① 請問社會調查報告怎麼

調查研究的步驟
一般在執行一次實際的研究計劃時,要遵循五個步驟:
(1)對要研究的問題作出詳細的闡述並形成要調查的假設。
(2)作研究設計:就是一個與事先的假設有關的資料收集、分析和評價的計劃。
分析的的結果:
(3)根據調查設計搜集資料
(4)根據假設與分析資料。
(5)說明結果並作出結論
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社會學使用的方法性質上講主要有兩種:定量、定性。
定量:用於研究那些能用數字度量的變數。例:收入、年齡。
定性:用於社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以准確的詞語形式,而不是數字的度量的形式來描述現實。
具體方法有:
1、調查研究法
這是社會學常用的社會研究方法,對人們的觀點、態度和行為進行系統的提問,以發現大多數人是怎樣思考、感覺和行為的。
它具體分為:(1)對研究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描述(2)確定研究總體(3)選擇樣本(4)提供研究手段(5)資料分析
2、實驗法:用於檢驗關於兩個變數之間關系的假設,在實驗過程中,以引入一個變數—「自變數」,看它對另一個變數—因變數產
生的影響
3、觀察法:即對社會相互作用進行即時觀察並作出記錄,它即
可在實驗室進行,也可以在實地現場進行。
4、二次分析
我們可以叫它是二手資料分析。就是把以前的研究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資料來源,對他們進行提煉、再組合以便回答新的問題。
5、比較分析:對一個以上社會體制之間的比較研究。比較研究
依靠二手資料。
例:國家之間、國家某些部分之間、同一社會體制中的不同時期。以上就是社會學從事研究時使用的一些方法——調查、實驗、觀察、二次分析、比較分析
範文
陳友華:百姓眼中的社會與發展——來自中國八大城市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一)調查目的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增長與社會的全面進步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時社會發展中的某些問題也凸顯出來,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必將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甚至社會穩定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為了及時地了解與掌握全國城市居民的生活現狀與關注焦點,廣泛聽取普通市民對政府各項工作的看法、意見與建議,以便對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執行情況與政府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及其成效進行科學的評估,努力改進政府工作作風,使政府的各項工作更加貼近百姓實際,從而更廣泛地贏得全國廣大城鄉居民對黨和政府各項工作的理解、支援與配合,進一步提高政府各項工作的成效。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於2004年2月21日─22日對全國八大城市的居民進行了主題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的現狀與問題」的電話調查。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重點是想了解城市各階層居民的生活現狀、煩惱與關注焦點,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失業、貧富差距等突出社會問題的看法,以及對政府各項工作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態度與效果等的評價等。從而為政府決策提供這方面的參考資料。

(三)抽樣方法與調查物件

本次調查所使用的具體抽樣方法為:首先從上述八個城市的黃頁電話號碼簿中獲得各城市的電話局號,然後按照各城市電話號碼位數(n )與電話局號位數(m )之差(n-m ),由電腦生成0-10n-m 之間的亂數,最後由局號×10m +亂數即組成電話號碼樣本。

本次電話問卷調查的對象為居住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南京、瀋陽、西安、武漢八座城市的城區居民。

(四)調查時間、地點與人員

本次調查由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周曉虹教授主持,南京大學社會學系陳友華與朱虹具體負責進行。南京大學社會學系2002與2003級的二十六名碩士研究生承擔了電話問卷調查工作,電話問卷調查於2004年2月21-22日在南京大學社會調查中心進行。

(五)對電話問卷調查結果的評價

本次調查由電腦隨機生成的電話號碼組成樣本,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南京、瀋陽、西安與武漢八大城市共成功訪問了1,223戶家庭,樣本分布如下:北京152戶、上海153戶、廣州153戶、重慶152戶、南京154戶、瀋陽153戶、西安154戶與武漢152戶。在整個電話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被訪問家庭對本次電話問卷調查非常理解,並積極給予支援與配合,從而使我們順利與圓滿地完成了這次電話問卷調查任務。

二、樣本分析

在本次電話訪問的1,223戶家庭中,被訪問者的性別分布為:男性648人,佔53.0%;女性575人,佔47.0%.

被訪者中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15歲,平均年齡為40.65歲。樣本中20歲以上人口的年齡分布與實際人口的年齡分布比較接近。

調查對象的職業分布分別為:黨政機關公務員佔2.9%、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佔12.2%、經理人員佔1.2%、私營企業主佔1.9%、企業管理技術人員佔12.3%、個體工商戶佔7.0%、企業工人/商業服務業人員佔27.6%、下崗失業人員佔7.0%、學生佔13.6%、農林牧漁勞動者佔2.0%,其他佔7.4%,拒絕回答佔2.7%.

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分布分別為:不識字或很少識字佔2.3%、小學佔5.6%、初中佔17.7%、高中佔33.4%、大專佔17.4%、本科及以上佔21.4%,另有2.0%拒絕回答。

從被調查對象的民族來源看:漢族佔96.6%,少數民族佔3.4%.

從被訪者的婚姻狀況看:已婚有偶與未婚兩者占絕大多數,其中未婚佔27.7%、已婚有偶佔68.0%、離婚佔1.6%、喪偶佔2.2%、同居佔0.2%,拒絕回答佔0.3%.

從被訪者的家庭規模看,3人戶所佔比例超過一半(51.8%),以下依次是4人戶(15.8%)、5人及以上戶(15.6%)、2人戶(11.9%)與1人戶(3.8%),此外,還有13戶(佔1.1%)拒絕回答,平均家庭規模為3.38人。

八城市家庭人均月收入為1,091.54元。從收入分布看,低收入戶占近四成(39.1%),其中不足300元與300─599元的分別佔13.9%與25.2%.中等收入者不足50%(49.4%),其中600-999元、1,500-1,999元、2,000-2,999元分別佔20.9%、21.6%與6.9%.高收入者超過10%,其中2,000-2,999元與3,000元及以上分別佔6.9%與4.6%.

分地區考察,北京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最高,而廣州的受教育程度最低。從居民收入情況看,北京居民的收入最高,重慶居民的收入最低。從家庭規模看,北京家庭人口規模最小(3.18人),而西安家庭人口規模最大(3.68人)。本次調查所得到的上述結果與這八座城市的實際情況基本吻合。以上樣本分析表明本次電話問卷調查抽樣科學、資料准確,從而為報告的分析和研究結論提供了詳實、客觀、可靠的實證資料。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失業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盡管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千方百計增加百姓就業。但與以往相比,只有30.1%的被訪者認為失業形勢有所好轉,37.6%的被訪者認為失業形勢與以往差不多,另有32.3%的被訪者認為失業比以往更加嚴峻。如果用3級量表的賦值方法求取結果,即1分表示「有所好轉」,2分表示「與以往差不多」,3分表示「比以往更加嚴峻」,排除回答「不知道」後求取均值,則被訪者給城市失業形勢的平均分值為2.02分,這說明失業形勢與往常差不多。

(二)教育

1師德

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與教師的師德成為目前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次調查對目前有孩子在上學的家庭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詢問。調查結果表明:被訪者對教師的工作總體上持比較肯定的態度,認為老師盡責和比較盡責的分別佔20.2%與67.1%,而認為不盡責的僅佔12.8%.總體得分為1.93分,介於「盡責」與「比較盡責」之間,靠近「較盡責」一方。

2教育亂收費

教育亂收費是近年來社會普遍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次調查專門就該問題對有孩子正在上學的家庭進行了詢問。調查結果顯示:明確表示遇到過教育亂收費的佔28.7%,而未遇到過的佔62.5%,另有8.8%的人表示不清楚/記不起來。

在目前有孩子正在上學、而又遇到過教育亂收費的被訪者中,有29.0%的被訪者認為教育亂收費的情況有所好轉,37.6%的被訪者認為與往年差不多,另有21.9%的被訪者認為教育亂收費情況比以往更嚴重了,另有11.4%的被訪者認為不好評價。

3教育費的承受力

當對有子女上學的家庭詢問是否能承擔得起子女的教育費時,有38.7%的被訪者表示家庭能承擔,另有53.0%的被訪者表示家庭基本能承擔,但值得注意的是有8.2%的被訪者表示家庭已無力承擔子女的教育費用。總體得分為1.70分,介於「能」與「基本能」之間,偏向「基本能」一方。

(三)百姓權益保護

1房價

房價是近年來百姓普遍關心的話題。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有高達77.39%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房價上漲過快或較快,而認為房價上漲速度適中或較慢的僅占被訪者的22.6%.總體得分為1.86分,介於「太快」與「較快」之間,偏向「較快」一方。這說明從總體上看,去年房價上漲速度還是較快的。

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房價上漲過快或較快的被訪者中,認為政府在抑制房價上漲方面措施有力或較有力的佔18.0%,而認為措施不力的佔58.6%,另有23.4%的人認為不好評價。

2民工工資拖欠

最近這些年,每到春節將近,民工工資遭拖欠始終是各大媒體的關注焦點,2003年甚至驚動總理親自過問此事,問題的嚴重性由此可見一斑。這一方面表現出本屆政府「執政為民」的執政目標;另一方面,雖然百姓之事無大小,但要總理花費大量的時間親自處理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可見這背後折射出的一系列問題已嚴重到何種程度。

在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強力干預下,在清理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上已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分別有17.1%與65.7%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政府在清理民工工資被拖欠方面的成效顯著或較為顯著,而只有17.3%的被訪者認為政府清理民工工資被拖欠的工作沒有甚麼成效。總體得分為2.00分,處在「較顯著」狀態。

3房屋拆遷

在最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大面積改造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屋拆遷過程中的百姓權益受損情況日益突出,部分城市甚至為此而引發了嚴重的惡性事件,並成為城市居民關注的焦點是一。中央政府發現並採取了措施,使得這一問題有所好轉。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54.9%)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百姓在房屋拆遷過程中的權益受損情況有所好轉,28.1%的被訪者認為情況未發生甚麼變化,而認為情況比以往更加嚴重的僅佔17.0%.總體得分為1.62分,介於「有所好轉」與「與往年差不多」之間,略偏向「與往年差不多」一方。這說明從總體上看,去年在房屋拆遷中百姓權益受損情況略有好轉。

(四)對困難群體的社會關注

1對困難群體數量的估計

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與社會的急劇轉型,以失業與部分民工為主體的城市新的貧困群體已經形成,並且其隊伍有逐漸擴大之勢。本次調查資料表明:有近半數(49.3%)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城市困難群體增加了,而認為持平的佔不足四分之一(23.7%),認為減少的佔四分之一強(27.0%)。總體得分為1.78分,介於「增加」與「持平」之間,偏向「持平」一方,也即被訪者認為城市困難群體數量還是比以往有所增加。

2關注度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0%的被訪者認為社會對城市困難群體還是關心與比較關心的,相比較而言,只有30%強的被訪者認為社會對困難群體不很關注或不關注。總體得分為2.27分,介於「比較關注」與「不很關注」之間,偏向「比較關注」一方,也即從總體上來說,社會對城市困難群體還是比較關注的。

(五)對生活費上漲的看法

1百姓眼中的農產品價格上漲

糧油副食品等農產品價格的高低必然牽涉到社會的每一個家庭與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2003年9月以來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城鄉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至於這次農產品價格上漲是否合理,百姓自有自己的想法。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三分之二(67.7%)的被訪者認為2003年下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上漲是合理或比較合理的,而只有三分之一(32.3%)的被訪者認為是不很合理或不合理的。總體得分為2.35分,介於「較合理」與「不很合理」之間,偏向「較合理」一方,這說明城市居民對這次農產品價格上漲還是比較能夠理解與接受的。

2百姓眼中的水電氣價格上漲

水電氣價格的高低也牽涉到社會的每一個家庭與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因而受到普遍的關注。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覺得近年來水電氣價格上漲合理或比較合理的被訪者約佔一半(51.0%),明顯低於近幾個月來對農產品價格上漲的理解,而認為近年來水電氣價格上漲不很合理或不合理的也占近一半(49.0%)。總體得分為2.63分,介於「較合理」與「不很合理」之間,偏向「不很合理」一方,這說明城市居民對近年來水電氣價格上漲還是有點微詞的。

3百姓的生活承受力

目前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是否對百姓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普通百姓對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如何?這是由農產品與水電氣上漲而自然引伸出來的一個問題。本次調查資料顯示:90%的被訪者表示對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能夠或基本能夠承受,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10%的被訪者明確表示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已超過了其家庭的承受能力。總體得分為1.74分,介於「能」與「基本能」之間,偏向「基本能」一方,這說明城市居民對目前農產品與水電氣等價格上漲還是能夠或基本能夠承受的。

(六)百姓的煩心事

1家庭境遇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成員中有下列情形的家庭佔35.90%,這些情形是:沒有養老保險、沒有醫療保險、工資被拖欠、求職中被騙、權益受到執法者或老闆的侵害與創業失敗,其中家庭成員中沒有養老金的家庭佔18.15%,家中有「沒有醫療保險」的長病號家庭佔15.70%,而權益受到侵害的佔12.34%.而上述七種情形都沒有的家庭佔64.10%.

2百姓的煩心事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只有三分之一(32.87%)的被訪者或其家庭中沒有甚麼煩心事,三分之二(67.13%)的被訪者或其家庭多多少少都受到一些煩心事的侵擾。位列百姓煩心事之首的是收入少,這在退休工人家庭中比較普遍,占被訪者家庭總數的四分之一多(26.41%)。其次是就業難,占被訪者家庭的近四分之一(23.71%),其中本人/配偶就業難的家庭佔13.16%,子女就業難的家庭佔10.22%,而父母就業難的家庭佔1.80%.位列百姓煩心事第三位的是子女的學習,占被訪者家庭的10.79%.百姓第四至第十位的煩心事依次是:沒有社會保障(9.81%)、沒有住房或住房太小(9.32%)、生活費高(7.77%,某種意義上也是收入少所致)、家人身體不好(5.64%)、子女就業難(5.64%,主要是民工子女的就業難)、沒有安全感(4.50%)與教育亂收費(3.35%)。

(七)社會問題

1百姓眼中的暴利行業

由於房地產業牽涉到許多百姓、特別是中低收入階層百姓的切身利益,同時近兩三年時間內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多,因而使百姓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房地產業是一個暴利行業。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房地產業位列百姓眼中的暴利行業之首,有一半多(54.37%)的被訪者中將房地產列為暴利行業,其次是電信,占被訪者的31.30%,位列第三位的是醫葯,占被訪者的30.18%.百姓眼中的第四至第十位暴利行業依次是:電力(15.96%)、娛樂業(14.53%)、IT產業(12.80%)、教育(11.59%)、金融保險業(11.59%)、手機業(7.93%)與汽車行業(7.52%)。

2百姓眼中的突出社會問題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百姓眼中的突出社會問題首推失業問題嚴重,有三分之一多(35.1%)的被訪者認為當前突出的社會問題是失業問題嚴重,其次是貧富差距過大(30.9%),百姓眼中第三至第十位突出的社會問題依次為貪污腐敗嚴重(28.6%)、社會治安差(18.6%)、大學生就業難(13.3%)、社會保障不健全(11.3%)、房價上漲太快(10.9%)、教育亂收費(8.4%)、環境污染嚴重(8.2%)與生活費上漲(7.2%)。

(八)對媒體的看法

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愈益突出。但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百姓對媒體宣傳的信任度較低。如對媒體的宣傳明確表示相信與比較相信的分別僅占被訪者的9.2%與29.5%,兩者合計僅為38.8%,而表示不太相信與不相信的被訪者比例分別為42.9%與10.6%,兩者合計超過50%(53.6%),另有7.7%的被訪者認為「不好說」,這實際上也是不太相信的意思。因此,如何避免假大空與如何做到取信於民,是今後媒體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九)對改革成效的評價

1改革成效

近年來中國改革進程加快,而百姓對改革的評價又如何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被訪者所在的城市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較明顯的進展時,有超過一半(53.56%)的被訪者認為在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以下依次為城市改造(48.00%)、環境整治(32.79%)、住房條件(21.59%)與經濟建設(20.93%)等。

從總體上講,被訪者對近年來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大約有90%的被訪者認為中國近年來的改革成效顯著或比較顯著,而認為不很顯著或不顯著的僅占被訪者總數的10%.總體得分為1.91分,介於「顯著」與「較顯著」之間,偏向「較顯著」一方。

2誰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社會發展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那麼,究竟誰是中國改革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本次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改革成果前五位的最大受益者分別是私營企業主(57%)、黨政機關公務員(52%)、個體工商戶(37%)、經理人員(27%)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9%)。

(十)生活質量

1生活水平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與2000年前後相比,有58.7%、27.8%與13.5%的被訪者認為其生活水平分別提高、差不多與下降了。總體得分為1.55分,介於「提高」與「差不多」的中間。這說明從總體上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上述八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還是提高了。但這里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有超過八分之一(13.5%)的被訪者認為與2000年前後相比,其生活水平非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這說明盡管中國近年來的經濟增長很快,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分享經濟增長成果之外。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使社會的全體成員共用經濟增長的成果,是擺在中國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項十分嚴峻的任務。

2生活滿意度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13.5%與57.5%的被訪者對目前的個人生活狀況分別感到滿意與比較滿意,兩者合計占被訪者總數的71.0%,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另分別有16.5%與12.5%的被訪者對目前個人的生活狀況感到不很滿意與不滿意,兩者合計占被訪者總數的29.0%.總體得分為2.28分,介於「較滿意」與「不很滿意」之間,偏向「較滿意」一方。這說明總體上人們對目前個人生活狀況還是感到較為滿意的。

*本文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的現狀與問題」課題的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組長為周曉虹教授,課題組成員是陳友華與朱虹博士。本文是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勞動成果。

陳友華1962年生,德國馬爾堡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② 《社會研究方法》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社會研究方法》(艾爾·巴比)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4tOzyLKnWWUz57FloqiglA 提取碼:pdfl

書名:社會研究方法

作者:艾爾·巴比

譯者:邱澤奇

豆瓣評分:8.8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1

頁數:551

內容簡介:

《社會研究方法》是美國大學的通用社會學教材,同時它被譯成多國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聲譽的經典之作二1975年本書初版已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現已出至第10版。

本書討論范圍廣泛,論述嚴密,從社會理論基本範式到學科報告撰寫,從社會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種復雜技術方法,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既適合專門研究人員,也是其他相關學科研究人員的必備參考書。

本書包含大量圖表和鮮活案例,同時吸納社會研究的最新理論和方法,並附有詳細的參考書目和豐富的網路鏈接,為師生教學和學者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

作者簡介:

艾爾·巴比,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從1968年起開始從事社會學教學工作,先後執教於哈佛大學、夏威夷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查普曼大學等。作者有《調查研究方法》等多部著作行世,特別是《社會研究方法》五書,經過不斷修訂擴充,已成為美國高校社會學通用教材。

邱澤奇,社會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先後學習過植物保護、農業古籍整理和農業史、社會學;當過農場技術員,1986年進入社會學領域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至今,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邱澤奇著述豐富,涉及農業古籍、農業史、農村社會組織、反貧困、企業組織、網路組織等。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發展、企業組織、技術應用、社會調查方法。

③ 有誰知道 社會研究方法(作者:(美)艾爾·巴比(Earl Babbie)著 邱澤奇譯)這本書有網上下載或在線閱讀嗎

《社會研究方法》簡答論述重點
第一章 社會研究導論

1、簡述社會研究的特徵

① 經驗性。經驗性,是指社會調查研究活動是通過了解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實而獲得對社會的認識。

② 理論性。社會研究的理論性包含接受理論指導和得出理論兩層含義。

③ 目的性。首先,社會研究是一種有目的的認識活動。每個社會研究項目的第一步都是要根據理論發展和社會實踐的需要而確定研究題目和明確研究的意義。

④ 社會性。社會性特徵,是指社會研究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

2、試述社會研究的社會性 (論述)

所謂社會性特徵,是指社會研究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的,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

首先,社會研究的目標具有社會性的意義。一般說來,社會研究的選題應該具有社會意義,它應該對解決社會問題和促進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其次,社會研究是一種社會活動。一方面,在當代社會中絕大多數調查研究活動都是以有組織的方式進行的,在社會調查活動中需要有各種機構和各類人員的分工合作;另一方面,許多社會研究活動,尤其是較大規模的調查和研究活動需要有大量的社會配合。因此,在社會研究活動中會涉及分工、合作、配合等一系列的社會互動過程。

再次,社會研究活動要符合法律和社會規范,並受其他多種社會因素的制約。

最後,社會研究的結果會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學術發展等方面產生影響。

3、簡述社會研究的基本要素

任何一項社會研究活動都包含:社會研究主體、社會研究對象、社會調查內容、社會調查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素。

4、簡述各類組織在社會研究活動中一般扮演哪幾種角色

(1)社會研究活動的組織者

(2)社會研究項目的委託者

(3)社會研究項目的承擔者

(4)社會研究的資助者

5、試述社會研究的目的(論述)

社會研究是一項有目的的社會認識活動,其目標在總體上看是為了獲得對於人的行為和對社會的可靠認知。

(1)探索未知的事物

社會研究者探索未知社會現象的原始動機首先為了服務於社會實踐,即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需要了解人的行為和社會運行的規律。

在人們的行為和社會運行中有大量未知的領域,需要通過專門的社會研究活動去加以探索。

(2)驗證不確定的知識

在復雜多變的當代社會中,經驗和常識變得越來越不確定,因此,需要通過專門的社會研究來將經驗和常識上升為可靠的理論和社會知識。經過科學驗證的知識會更加可靠,人們按照這些可靠的理論和知識來進行決策,將大大減少決策的失誤。

(3)擴展已有的知識

在社會研究活動中,研究者們以已有的知識(理論)為基礎,通過科學的研究工作而得到新的知識。通過不斷的研究,人們對某一社會現象的認識將不斷地加深。

6、試述社會研究的意義

所謂社會研究的意義,是指一項社會研究活動及其研究結果對研究主體(研究者、委託者等)所能夠產生的作用。社會研究的意義主要分為理論性意義和應用性意義。

(1)社會研究的理論性意義。

社會研究的理論性意義主要指社會研究對理論發展做出的貢獻。社會研究在理論發展中的作用主要在於它可以通過可靠經驗資料和科學的推論而提出並驗證新的理論,可以推翻虛假的或過時的理論,可以為現有的理論增添新的內容從而豐富了已有的理論,以及可以擴展或限定已有理論適用的范圍等等。

(2)社會研究的應用性意義

社會研究的應用性意義又稱為「實踐意義」或「實際意義」,它是指社會研究的成果能夠直接應用於指導社會實踐活動。更具體地講,一項社會研究是否具有應用性意義,主要看其研究成果能否直接應用於當前的社會實踐,幫助人們解決各類社會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從實際情況看,大部分社會研究項目都兼有理論性意義和應用性意義,但許多社會研究項目在理論和由於兩個方面各有側重。

7、簡述社會研究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

所謂客觀性原則,簡單說就是實事求是的原則,是指社會研究應該盡最大可能客觀地反映社會實際情況。

(2)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

價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社會研究過程中不受對所研究問題的價值判斷的影響。

價值關聯,是指研究者的研究工作要受到他們對所研究問題的價值判斷的影響。

(3)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

社會研究的對象是復雜的社會現象和人的行為,並且研究過程中往往包含了較復雜的程序,因此,社會研究工作除了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外,還要求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上都採取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

(4)遵守法律和社會規范

社會研究本身是一項社會活動,因此,必須符合法律和社會規范的要求,而不能超越法律和社會規范之上。社會研究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其研究活動及其結果不應該對社會中個人的正常生活和各類組織的正常運行產生負面影響。

8、試述社會研究方法的意義 √

社會研究方法在現代社會研究中的意義主要體現以下兩個方面。

(1)保證社會研究客觀性的意義

在社會研究中採用科學方法的首要意義是社會研究客觀真實性要求,即在社會研究中要通過科學方法去把握真實的社會現象,客觀性分析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並在此基礎上對所研究的問題做出符合社會事實的結論。

(2)提高社會研究活動效率的意義

在社會研究中,採用科學方法的另一方面意義源於社會研究活動簡捷性和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的要求。當代社會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問題需要研究,不可能對每項研究工作都投入大量的研究資源,因此,要求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即在保證研究結論客觀真實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在研究工作中對研究資源的消耗。而這一要求也是靠在社會研究中採用科學的研究方法來保證的。

9、簡述現代社會研究方法的特徵

① 經驗型。所謂經驗性方法,是指研究者通過直接接觸社會實際而獲得關於社會現實的第一手資料的手法,其具體方法包括訪談、觀察、實驗等。

② 理論性。所謂理論性特徵,是指在現代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中,注重理論對經驗研究的指導,並且重點要解決從具體的經驗資料到普遍性理論概括的邏輯過程。

③ 規范性。所謂規范性特徵,是指社會研究方法體系同時也是社會研究活動的規范體系,為研究者提供研究的手段,也規范著研究工作的各個環節。

④ 多樣性。所謂多樣性特徵,是指社會研究方法體系是由多種不同的研究方法組成的,並且在社會研究過程中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研究方法

10、簡述社會研究的一般過程

所謂社會研究的一般過程,是指社會研究過程中一般需要採取的各個步驟及其先後次序。

社會研究的一般過程一般是:

① 確定研究題目階段、

② 研究設計階段、

③ 收集資料階段、

④ 整理和分析資料階段、

⑤ 研究報告的寫作和發表階段。

第二章

1、簡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內容。

①實地考察。在正式調查前,先到調查現場去觀察、詢問、走訪,以便明確調查內容、確定調查方法、設計調查方案。

②請教專家。對研究課題比較熟悉的人,包括有關學者、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熟悉情況和掌握資料的人員等。目的是為了全面掌握研究課題的背景資料,為後面的正式研究奠定基礎。

③查閱資料。從已有的資料中尋找對本課題有用的信息,從以往的理論文獻和調查報告中,可知道其他人是從那些角度、採用哪些方法研究這一課題的,他們得出了哪些結論,哪些經驗值得吸取,哪些方面值得借鑒。

2、普查的主要特點。

①結論確定。

②資料精確。普查的形式比較規范,一般採用統一的報表或調查表格,填寫資料的時間和填寫要求也有統一規定,所有這些保證了普查資料的准確性和精確性。

③調查項目少。

3、抽樣調查的特點。

①抽樣調查只對總體中一定數量的個體進行調查,因此比普查要節省時間、人力和經費。

②由於調查規模有限,因此抽樣調查的內容可以比較廣泛和深入,並且資料的標准化程度較高,可以進行較深入的統計分析和概括。

③由於採用了科學的抽樣方法,研究者可以將抽樣調查的結果推論到總體,從而了解總體的一般狀況和特徵。

④概括起來看,抽樣調查的結果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因此廣泛應用於社會研究的各個領域。

4、定性研究的特點。

定性研究的特點,可以從其哲學基礎、研究目標、分析方法、資料收集方法和技術以及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看出。

首先,從哲學基礎上看,定性研究是基於 人文主義 的哲學基礎,認為社會與自然有本質的不同,應該重視人的主觀性,強調通過投入理解的方法來獲得對社會現象和人的行為的真實意義的理解。

其次,從研究目標上看,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復雜的心理、文化和社會生活環境中去理解社會現象的意義,而不是簡單的去尋找社會現象的某種因果關系。

再次,從收集資料的方式上看,定性調查主要採用參與觀察和深入訪談等方式,有時也採用文獻資料的方法,而一般不採用量表、問卷等手段。

最後,從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性研究研究主要採用語義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並有時輔之以圖片和實物,不常採用統計分析、數學符號和形式邏輯的表述方式。

5、定量研究的特點。

定量研究的特點,可以從其哲學基礎、研究目標、分析方法、資料收集方法和技術以及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看出。

首先,從哲學基礎上看,定量研究是基於 實證主義 的哲學基礎,認為社會與自然本質上是相同的,可以將自然科學的方法論應用到社會研究中。

其次,從研究目標上看,定量研究一般注重研究的問題從復雜的文化及社會背景中抽象出來,加以具體的數理化描述,並分析其因果關系。

再次,從收集資料的方式上看,定量研究主要採用量表、問卷等手段去進行調查,並通過被調查者的語言和行為等外部信息去獲得有關的經驗資料。

此外,從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定量研究主要採用統計分析方法,並且常採用數學符號和形式邏輯的表達方式。

6、試述定量方法的有缺點。(論述)

優點:

①定量方法能快速的進行大規模的社會調查,因此能較好的適應當代社會要求,隨時把握社會發展變化趨勢的要求。

②定量方法通過運用統計和數學分析而大大提高了社會研究的標准化和精確化程度,並且講求嚴密的邏輯推理,因而其結論更准確、更科學。

③定量方法還能大大提高理論的抽象化和概括性程度,並能夠對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精確的分析。

缺點:

①由於定量方法是對大量樣本的少數特徵作精確的計量,因而它在每個個案那裡獲得的數據往往較少,並且是比較表面的,很難獲得深入、廣泛的信息,容易忽略被調查者深層的動機和具體社會過程中的一些復雜因素。

②由於社會現象是錯綜復雜的,一種社會現象的產生往往有眾多難以控制的影響因素。因此,很難客觀、准確的確立兩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

③由於許多社會現象都是獨特的,無法得出普遍的經驗概括,因而也無法依賴數量分析。

第三章

簡答題

1、簡述選題的意義。△

選題過程對整個研究工作有重要意義。

首先、從研究工作的社會意義上看,一個合理的選題過程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資源有效的集中在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上,從而使研究資源得以合理的利用。

其次、從研究過程來看,選題規定著研究工作的總體目標和整個研究工作的具體內容。

因此,社會研究中的選題過程往往是研究者對一個研究項目進行總體規劃的過程,選題過程的質量對一項研究工作的整體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2、簡述選題的標准。△△

所謂選題的標准,是指研究者評價和選擇研究題目時所採用的一般標准。

選題的標准包括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標准。

客觀的標准:一般包括題目的重要性、新穎性和可行性。

①選題的客觀標准

選題客觀性標準的基礎在於選題要符合社會實踐或理論發展的客觀需要。

所謂「重要性」,指一項研究題目的意義和價值,它一般是根據所研究的問題在社會實踐和理論發展的地位、作用而決定的。

所謂「新穎性」,又稱「創造性」或「創新性」等,是指研究題目具有與其他人所不同的內容和特點。

所謂「可行性」,指一項社會研究項目是否具備相應的研究條件。

②選題的主觀標准

所謂選題的主觀標准,指在選題過程中研究者根據自身價值觀、態度、研究興趣和其他自身條件而自覺或不自覺的設置標准。

首先,研究者在選題過程中要受自身價值觀和社會態度的左右。

其次,研究者在選題過程中還受其學術興趣的引導,尤其是在一些理論性的研究項目中,個人研究興趣往往是選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准。

3、簡述選題的新穎性標准。△

所謂「新穎性」,又稱「創造性」或「創新性」等,是指研究題目具有與其他人所不同的內容和特點。

首先,是研究領域的新穎性,即在一個新的、前人尚未涉足的實踐或理論領域的研究,研究的新穎性是最高層次的新穎性。

其次,是研究視角的新穎性,即從不同的角度去對一個舊的問題進行新的研究,從而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

再次,是研究內容的新穎性,即對前人已經研究過的問題補充不同的研究內容,從而進一步挖掘前人尚未發現的新問題,並豐富人們對有關問題的知識。

最後,是研究方法的新穎性,即採用新的方法對有關問題進行新的研究,以擴展或深化已有的研究,或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發現以前難以發現的規律。

4、簡述選題可行性的標准。△

所謂「可行性」,指一項社會研究項目是否具備相應的研究條件。

首先,是研究人員的可行性,即是否有足夠的合格研究者及輔助人員。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即現有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夠解決所想要研究的問題。

再次,是組織體系的可行性,即是否需要並且能夠得到必要的組織配合。

另外,是物質條件的可行性,即是否具備完成該項研究所需要的時間、經費、工具和其他物質手段。

最後,是社會可行性,即該項研究是否符合法律、道德、習俗和政治標准,其研究過程和研究結論是否能夠被社會所接受。

5、簡述選題的過程。△△

所謂選題的過程,也就是在選題階段需要進行的程序和工作,它一般包括:

①了解社會實踐和理論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②初步選擇研究題目

③論證研究題目的意義

④確定研究的范圍、層次、內容

⑤論證研究項目的可行性

6、簡述研究設計的主要內容。△

(1)明確研究目的與研究性質

①確定研究目的

② 確定研究性質

(2)確定分析單位和具體的研究對象

①確定分析單位

②確定具體的研究對象

③確定調整對象

(3)確定研究方式和具體的研究方法

①確定研究方式

②選擇資料收集方案

③設計資料分析方案

第四章

簡答題

1、簡述社會理論的含義和特點。△

社會理論是人對客觀社會現實的反映。

(1)社會理論來自於社會實踐(包括日常生活、生產及其他社會活動和科學研究等)。

(2)社會理論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點,能夠反映一類社會現象的共同特點。

(3)社會理論具有解釋和預測社會現象的功能。

論述題

1、試述社會理論在社會研究中的意義。△

首先,社會理論是社會研究課題的重要來源之一。社會研究課題有兩個方面的來源:一是來自社會實踐,二是來自理論的發展。

其次,社會理論是社會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許多社會研究課題,不僅來源於理論發展,並且其研究的目的也是為了修改、加深、和完善理論體系,進而促進理論的發展。

再次,理論可以為社會研究提供指導。在社會研究過程中,始終要一定的理論來提供指導。一方面,理論可以引導研究的方向,也可以指導社會研究中收集資料的方向。另一方面,理論可以為社會研究提供一定的概念和分析框架。

最後,社會理論可以為分析資料提供解釋。在對定量研究資料的分析中,研究者可以得到各個變數之間的相關聯系,這些相關關系是否代表著現實世界中社會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則需要通過理論分析來加以解釋。

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所獲得的資料也往往是少數的情況,而這些少數個案資料能否代表普遍的情況,也需要通過理論的分析來確認。

2、試述變數結構圖示法的定義及有缺點。√

變數結構圖示法,是首先找出所研究問題中涉及的各種概念或變數,並用文字或其他符號來表述它們。然後按照它們之間可能的關系而將各個變數區分為自變數、因變數和中介變數。最後按照它們之間的關系結構而將各個概念和變數排列起來,從而形成理論模型圖。

優點:① 可以包含許多變數。

② 能夠較清楚的表示出各個變數之間復雜的因果和影響關系。

缺點:它難以表示出各個變數之間的非線性關系。

④ 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之處拜託各位大神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 社會研究方法 基礎;問題和設計;研究方式; 分析和綜合。其中「 社會研究 方法基礎」 主要討論社會研究的基本概念、社會研究方法論的若干問題, 介紹有關社會研究的簡史、社會研究方法體系及其基本類型, 以及科學研究的基本邏輯和社會研究的一般過程。 本書與其他教材在內容安排上的不同之處在於, 本書增加了社會研究簡史, 這可以使讀者了解社會研究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問題和設計」 部分是本書最重要的部分, 集中了筆者對於我國社會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的思考;「研究方式」 部分中的「調查研究」和「實地研究」是社會研究的主要方式;「 分析和綜合」部分中,在「量化資料的整理和分析」部分, 舍棄了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介紹, 側重於針對學生在量化研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詳細介紹了統計表的製作、 如何分組和分類以及怎樣解讀列聯表或兩變數交互表。 對質性資料的整理和分析也作了專門的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集作者二十餘年的教學與研究經驗,歷時八年方告完成。 與同類教材相比,本書的特點在於: 第一,章節安排遵循「教學過程和研究過程相一致」的原則, 分為四大板塊:社會研究方法基礎、問題和設計、研究方式、 分析和綜合,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進行不同組合。 第二,緊密聯系國內社會研究或方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什麼是「 真問題」和「問題意識」、如何提出問題等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聯系實際具體分析了理論(研究範式)對經驗研究的解釋力, 對於理論和經驗研究之間的關系作了比較清晰地闡述; 針對國內濫用問卷傾向,對問卷設計的邏輯過程進行了仔細地梳理, 釐清了問卷設計的基本思路;對於學生在統計表製作、 引用和注釋等方面易犯的錯誤作了重要提示。 第三,增加了一些其他教材介紹不多的方法,例如, 抽樣方法中的一些特例、群體關系測量、累計量表設計技術、 訪談心理、列聯表解讀方法等; 對於一些其他書中語焉不詳的方法和概念給了具體的解釋; 盡可能運用國內比較成熟的社會研究成果進行說明; 研究報告撰寫方法的介紹更貼近實際的寫作過程。 作者簡介 仇立平,男,現任上海大學 社會學 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 《社會》雜志執行主編。 曾任中國社會學會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年報》 社會調查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仇立平教授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講授社會研究方法, 並參與了教育部高教司組織的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課程教學大綱的討論 和編寫。他曾在《社會學研究》 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討論社會研究方法的論文, 並在國內較早介紹和普及社會調查方法知識。 除了社會研究方法的研究和教學之外, 仇立平教授對中國社會分層研究亦有心得,並曾涉獵家庭、青年、 老人等研究領域。曾在《中國 社會科學 》(英文版)、《 社會學研究》、《社會》等著名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 調查報告近百篇,獨立或合作出版著作、研究報告五部。

⑤ 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哪個版本比較好

本書結合國內外社會研究方法的發展趨勢和高等學校社會研究方法課程教學的實際,對社會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進行了通俗簡明的介紹。在內容安排上,既兼顧到實際研究的邏輯程序,又兼顧到定量及定性研究方式和各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及技術。作者還結合自己近三十年學習、實踐、研究、教學的經驗,介紹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第3版)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本參考資料目錄如下:
目 錄
第一部分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第一篇社會研究基礎
第1章導論
1.1復習筆記
1.2課後習題詳解
第2章理論與研究
2.1復習筆記
2.2課後習題詳解
第3章選題與文獻回顧
3.1復習筆記
3.2課後習題詳解
第4章研究設計
4.1復習筆記
4.2課後習題詳解
第5章測量與操作化
5.1復習筆記
5.2課後習題詳解
第6章抽樣
6.1復習筆記
6.2課後習題詳解
第二篇社會研究的基本方式
第7章調查研究
7.1復習筆記
7.2課後習題詳解
第8章實驗研究
8.1復習筆記
8.2課後習題詳解
第9章文獻研究
9.1復習筆記
9.2課後習題詳解
第10章實地研究
10.1復習筆記
10.2課後習題詳解
第三篇資料分析與表達
第11章定量資料分析
11.1復習筆記
11.2課後習題詳解
第12章定性資料分析
12.1復習筆記
12.2課後習題詳解
第13章撰寫研究報告
13.1復習筆記
13.2課後習題詳解
第二部分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1.中央財經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2.中央財經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3.中央財經大學2008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4.中央財經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方法試題及詳解
5.北京科技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6.北京科技大學2008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7.北京科技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8.華中農業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9.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社會學研究方法試題及詳解

⑥ 社會研究方法的內容簡介

威廉·勞倫斯·紐曼的《社會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是一部概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經典之作。它是美國大學的通用社會學教材,同時它被譯成多國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聲譽的經典之作。
《社會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第6版)(英文版)》是其最新修訂的第6版的英文版。全書分5編共16章,分別介紹了理論與方法的關系,方法論的含義,文獻檢索與學術倫理,定量與定性研究的設計、測量與取樣,實驗研究,調查研究,非反應式研究、田野研究、歷史比較研究,以及如何撰寫研究報告等。
本書討論范圍廣泛,論述嚴密,從社會理論基本範式到學科報告撰寫,從社會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種復雜技術方法,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既適合專門研究人員,也是其他相關學科研究人員的必備參考書。
本書包含大量圖表和鮮活案例,同時吸納社會研究的最新理論和方法,並附有詳細的參考書目和豐富的網路鏈接,為師生教學和學者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

⑦ 社會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層次

(1)簡述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東北財大2007年研)
(2)什麼是社會研究的方法論?試述它所探討的主要問題。(中財2010年研)
答:
(1)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可分為三個層次:
①方法論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涉及的主要是社會研究過程的邏輯和研究的哲學基礎。或者說,方法論所涉及的是規范一門科學學科的原理、原則和方法的體系。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探討的主要問題包括:
a.社會現象的性質及其理解;
b.社會研究的哲學基礎及其假定;
c.社會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客觀性問題;
d.社會研究者的價值與研究之間的關系;
e.社會研究中的不同範式及其應用;
f.不同研究方式的內在邏輯等。
②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採取的具體形式或研究的具體類型。通常,社會研究的具體方式可分為四種主要類型:a.調查研究;b.實驗研究;c.實地研究;d.文獻研究。其中每一種方式都具備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語言,構成一項具體社會研究區別於其他社會研究的明顯特徵。同時,每一種方式可以獨立地走完一項具體社會研究的全部過程。
③具體方法與技術
具體方法與技術是指在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資料收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種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術。資料收集和分析是社會研究過程中的兩項重要任務,與四種不同的研究方式相對應,研究者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2)研究過程的五個階段
包括:①確定研究課題並將其系統化;②設計研究方案和准備研究工具;③資料的收集;④資料的處理與分析;⑤結果的解釋與報告。

⑧ 社會研究方法 學術性調查報告在結構上通常包括哪些內容

一、題目(研究目的和意義)
二、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
四、可行性(問題、解決)
五、研究提綱

⑨ 社會研究方法的相關內容

第四章 社會過程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的發展,使社會展現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揭示了這一過程的內容、實質和規律,為我們具體研究社會歷史現象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一、 人類社會是一個過程
(一) 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
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每一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凡是在歷史上產生的東西,最終都要在歷史上消亡。一個過程的結束,就是另一個過程的開始。正是這種有限的、無始無終的、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我們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開天闢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人類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是歷史的產物。人類社會「永遠不會在人類的一種完美的理想狀態中最終結束;完美的社會、完美的『國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東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歷史狀態那隻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發展進程中的暫時階段」。
人的認識也是一個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那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正如歷史不具有最終的性質一樣,人類的認識也不具有最終的性質。「真理是在認識過程本身中,在科學的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而科學從認識的較低階段向越來越高的階段上升,但是永遠不能通過所謂絕對真理的發現而達到這一樣,在這一點上它再也不能前進一步,除了袖手一旁驚愕地望著這個已經獲得的絕對真理,就再也無事可做了。」
恩格斯說:「這種辯證哲學推翻了一切關於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聖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麼都不存在。」這一論述,為正確認識人類社會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指導。
(二) 社會歷史過程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漸進與飛躍的統一,即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社會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在量變階段,社會面貌總的說是穩定的,表現出自身發展的連續性;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質變、飛躍,新質代替舊質,漸進性過程「中斷」,表現出發展的非連續性。發展史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只有不間斷的量的積累,才有間斷性的質的飛躍。
堅持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對於我們正確把握歷史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聯系和區別,採取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階段的社會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毛澤東說:「我們反對革命隊伍中的頑固派,他們的思想不能隨變化了的客觀情況而前進,在歷史上表現為右傾機會主義。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爭已將客觀過程推向前進了,而他們的認識仍然停止在舊階段。……我們也反對『左』翼空談主義。他們的思想超過客觀過程的一定發展階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則把僅在將來有現實可能性的理想,勉強地放在現時來做,離開了當前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前的現實性,在行動上表現為冒險主義。」
(三) 社會歷史過程的前進行和曲折性
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迴的,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新事物否定舊事物,不是對舊事物的簡單拋棄,而是有所拋棄、有所發揚,有所否定,有所肯定,即辯證的否定。舊事物中積極的東西作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為新事物的組成部分。特別是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一個周期之後,第三階段的食物擊中了前兩個階段食物各自的積極因素,成為更高級、更完善的食物。因此,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然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矛盾雙方斗爭此消彼長或次長比的復雜性,由於人們認識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反復性,決定了事物的前進運動並不是直線的,而是曲折的、迂迴的,表現為波浪式發展、螺旋式上升。列寧說,歷史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不可能那樣筆直又筆直。毛澤東說:「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動的道路一樣,總是曲折的,不是筆直的。」
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歷史觀,既要反對歷史循環論,又要反對歷史直線論。堅持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歷史辯證法,牢牢把握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同時在實踐中自覺走曲折前進的道路。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
(一)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
恩格斯說:「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些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盡管歷史活動是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這是因為:
第一,「人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他們的全部歷史的基礎」。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力量,都是以往活動的產物。人們擁有的生產能力決定與人們所處的條件,決定於先前已經獲得的生產力,決定於在他們以前已經存在、不是由他們創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創立的社會形式。
第二,歷史是一個合力。歷史「最終的結果總是從需索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於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做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主體選擇性
自然界的發展是自發的、盲目的、無意識的;社會發展則是自覺地、有意識的。二者的區別,集中表現為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具有選擇性。這種選擇性包括選擇「做什麼」和「怎麼做」,即包括選擇實踐目標、實踐手段、實踐方法等。主題選擇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於實踐活動的成敗具有決定性意義。這種選擇並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確選擇或錯誤選擇,還包括最優選擇、次優選擇等。同樣是正確選擇,是最優的還是次優的,對於加速或延緩歷史的發展,也有重大的影響。
(三)社會歷史過程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
主體選擇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就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
人們只有把握客觀規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當人們沒有認識必然性的時候,必然性是盲目的,外在於人的;當人們認識並把握了必然性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必然性來為自己的目的服務。「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麼,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並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於我們了。」
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體現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統一性,社會歷史過程的主體選擇性體現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偶然性和多樣性。社會歷史過程作為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的統一,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合規律與合目的的統一。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是科學的、辯證的決定論。
三、研究社會歷史過程的若乾重要方法
(一)歷史主義的方法
認識社會歷史,離不開現代人的眼光。但是,後人在認識既往的社會歷史時,必須從特定的歷史時代、歷史條件和歷史環境出發,把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過程中加以認識。列寧說:「在社會科學問題上有一種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系,考察每個問題都要看某種現象在歷史上怎樣產生、在發展中經過了哪些主要階段,並根據它的這種發展去考察這一事物現在是怎樣的。」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能離開歷史過程和歷史條件,用個人的好惡、主觀的模式等,去剪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我們要求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
歷史的真實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的真實,二是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的真實。我們要把這兩種真實統一起來,離開了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的真實,無從發現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而僅僅認識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又遠遠不夠,還必須透過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把握歷史本質和歷史規律。正如恩格斯所說:「現代唯物主義把歷史看做人類的發展過程,而它的任務就在於發現這個過程的運動規律。」
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既要反對否定一切的歷史虛無主義,又要反對肯定一切的歷史復古主義。對於歷史遺產 要採取批判繼承的科學態度。
(二)科學預見的方法
對未來的預測、關注和把握,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識活動的表現。研究社會過程、認識社會規律的目的在於通過對社會歷史的正確認識和把握來解決當前和今後面臨的歷史課題,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趨勢、過程和階段,確立和設計未來社會發展的目標,宣召和選擇實現目標的有效手段和路徑,從而增強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自覺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動型,做到在某一時間和過程發生之間未雨綢繆,掌握主動。
科學預見之所以可能,在於社會歷史過程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必然性總是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現,而大量偶然性中又存在著某種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說:「被斷定為必然的東西,是由純粹的偶然性構成的,而所謂偶然的東西,是一種有必然性隱藏在裡面的形式。」透過偶然認識必然,便可以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和前程。
(三)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馬克思說:「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研究社會歷史過程必須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歷史是人類社會自身的客觀進程,邏輯則是對這一進程和歷史順序的認識和把握。社會歷史過程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社會歷史進程在人類思維中的再現。因此,二者具有同一性。
但是,由於「歷史常常是跳躍式地和曲折地前進的,如果必須處處跟隨它,那就勢必不僅會注意許多無關緊要的材料,而且也會常常打斷思想進程」。因此,邏輯對歷史的反應不是機械的、照鏡子式的反映,而是在科學抽象基礎上對歷史進程的本質和規律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時,每一個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的發展點上加以考察。」邏輯反映歷史又高於歷史,只有上升
到邏輯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歷史的本質和規律。因此,以科學抽象和邏輯的方式把我社會歷史進程,就其實質來說,依然是歷史的方式,它「不過擺脫了歷史的形式以及起擾亂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觀點,既要反對把歷史碎片化、否認歷史發展規律的錯誤傾向,又要反對從邏輯出發剪裁歷史、用邏輯統一歷史的錯誤傾向。

閱讀全文

與社會研究方法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顱腦增生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363
老人睡不著覺有什麼治的方法嗎 瀏覽:396
聯想電腦與顯示器的連接方法 瀏覽:400
小米5s的mac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9
led電子屏安裝方法 瀏覽:801
如何找到學習方法 瀏覽:130
扁蓄食用方法 瀏覽:817
牛肚如何腌制方法 瀏覽:988
古典概型的導入方法有哪些 瀏覽:336
雞腸道發育的最佳方法 瀏覽:618
手機音量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8
101乘以88的簡便方法 瀏覽:457
塑身機使用方法 瀏覽:682
代購郵費的計算方法 瀏覽:435
班主任教學方法的好處 瀏覽:122
硫酸根計算方法毫克每升 瀏覽:551
熱熔塗料標線計算方法 瀏覽:60
冬天用暖氣片的最佳方法 瀏覽:595
現在人們用什麼方法來凈化空氣 瀏覽:126
鈴木國四瑞夢電腦復位方法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