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育心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育心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9 19:33:57

⑴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相關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培養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兒童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促進其個性發展的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理自主構建及其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 。

但其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一切有助於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動,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的有關教育、學科滲透和社會影響等。

狹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單純的在學校為范圍內,以心理健康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為目的的專門教育。一般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狹義的心理健康教育。

平時我們還會遇到一些與「心理健康教育」含義相近或使用范圍接近的表述,比如「心理衛生」、「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

大部分人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心理咨詢」,這些不同表述關注的核心問題都是「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但它們又有性質 、目標、內容和方式的不同。

心理衛生:目前大多數小學都有生理衛生課,而很少有心理衛生課。

心理衛生又稱精神衛生,是相對生理衛生而言的。在消極方面它以預防心理疾病、防止心理不健康為目的;在積極方面,它保持心理健康、增進心理抵抗力為目的。

從實質上看,心理衛生其實是心理健康的另外一種表述,如果硬要把它們嚴格區分,心理健康則是心理衛生的目的,而心理衛生則是達到心理健康的手段。

心理輔導:港台學者常用這個概念,類似於我們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使用「心理輔導」一詞時,更強調的是以全體正常人為對象,關注對象的未來,注重預防的發展。而港台在使用這個詞時,注重對象內在需要的滿足和潛能的展現,關注的是個體的具體問題,重視個別差異 ,且心理輔導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服務。

心理咨詢:心理咨詢主要以正常人中有心理問題的人為對象 ,關注對象 的現在,直接針對某些具體的目標解決問題。

心理治療 :在良好的溝通的基礎上,由經過專業訓練的治療師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協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恢復心理健康。心理治療是以心理健康水平較低或心理機能失調的心理障礙者為對象,關注的是對象的過去。

「心理治療」聽上去偈是治病,但實際上「心理治療」的對象 不僅僅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它可以服務於所有人。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兩者經常結合著使用,比如在咨詢中遇到干預階段,可以運用某些心理治療方法;而在心理治療中,也採用咨詢的各種技術。

上面這些概念都是狹義的,在實際活動中,這些概念交叉重疊使用。現在最普遍的說法是「心理健康教育 」,這一詞實際上也包括了各類表述。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在講解之前我們先來了解目標和任務的區別,目標是目的地,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任務是為了完成總目標而分解成的小目標,而且每個任務要分解到可執行,可驗收的程度。

一、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標志。具體來說,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包括3個方面:

1、使兒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維護兒童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比如遠離一些不良影響,為兒童打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等。

3、根據兒童發展的需要和特點 ,採取多種形式和方法,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即:使兒童形成健康心理素質 ,維護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具體到每個兒童。即為,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塑造健全人格—確立符合自身的發展目標,培養責任感 、義務感和創新精神 —認識環境 ,正確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更快的適應生活學習環境 ——掌握社會規范,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

⑵ 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形式

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當中能夠保持穩定的情緒,愉快的心境,敏銳的智力,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要明白周圍環境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對孩子心理健康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家庭的成長環境,家庭環境如果比較融洽比較快樂和諧的話,那麼孩子的內心也是非常健康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除了注重家庭氛圍,還應該注重哪些教育方式才能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好習慣呢

【1】重視學習和研究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學習和研究孩子教育的最佳方法,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常見的違反心理健康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是強制恐嚇,訓斥,謾罵,體罰,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會對孩子的心裡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該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不僅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而且還要根據自己孩子身上的特點給予孩子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2】重視對孩子的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每個父母都是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那麼為子女營造安逸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萬事如意,免受一切挫折,其實很多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有一些家境比較富裕的孩子父母一般會追求孩子萬事如意免受一切挫折,但是這種教育方式也會毀了孩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對孩子的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從小的時候應該去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進行挫折教育,當孩子的受挫能力越來越強的時候,我們看到孩子不會因為一些小事情或者是遇到一些困難,心裡承受能力承受不住而放棄,所以在逆境當中成長才能更加考驗孩子,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強大更加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3】重視孩子的用腦衛生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該重視孩子的用腦衛生,父母要合理的安排孩子的生活,每天早晨起床後先到戶外活動,然後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其實這樣做也是在鍛煉孩子的身體,我們都知道孩子還在成長的階段還在長身體的,所以注重孩子的用腦衛生,會對孩子的大腦神經包括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都有很大的好處。

【4】重視指導孩子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更應該重視指導孩子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與同學友好坦率的交談,讓內心囤積任何消極不良的情感和情緒,快快丟掉,千萬不讓讓這些負面的情緒影響到了自己,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另外要讓孩子學會寬容和謙讓做事情,善始善終,告訴孩子任何事情,任何時候都沒有自己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來得更加重要。

⑶ 心理教學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學生自我意識的健康成長,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人際關系、學業發展和生活適應。目前,學生自我意識中最突出的問題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客觀地認識自我,不能評價自己,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都要圍繞自己轉,有點不滿意,情緒激動,吵架,欺負弱者等很多出格的事情。抑鬱、封閉自己、不與別人溝通、發展到極端會發生自殺行為,這些都影響人際關系的協調和學習成績的發展。

回答大家還滿意嗎?喜歡的可以點贊加關注哦!經過我們測試通過率較高的方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幫助我轉發,點贊,多多支持我,多多關注我。如果有什麼問題和請求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⑷ 教育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教育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幾種:

1、觀察法。觀察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記錄被研究對象行為活動的研究方法,搜集研究資料的初步方法。有經驗的研究者或教師如能善於運用,往往能夠收集到不少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

2、實驗法。實驗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試一定的心理反應的研究方法。以實驗法進行心理學研究的目的,是要搞清楚在有控制的條件下,影響一系列心理變化的因素,即變數。

3、測量法。測量法是指運用標准化的量表(問卷)測定人的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4、調查法。調查法是以提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方法。

5、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教育心理學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

6、教育行動研究。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教育實踐領域中的各種心理學問題,因此教育實踐是推動教育心理研究的強大動力。

⑸ 闡述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1、組織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通過各種游戲活動來實施,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掌握各種知識、技能,積累生活經驗。孩子在游戲活動中,會學習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如何遵守各種規則,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群體意識、注意力、意志力等,使孩子的情感、社會化和個性化協調發展,身心需要獲得滿足和愉悅。

2、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每個主題教育活動中,可根據教育主題的內容,結合幼兒認知特點以及發展水平,選擇有利於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教學方式或方法,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3、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活動、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利用生活中的每個環節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觀察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質。

(5)教育心理教學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為:

1、能關心周圍世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有較好的觀察、注意、想像、概括、分析能力、有較強的求知慾,並能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中各種事物和現象的關系。

2、能與父母、老師、小朋友表達、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樂意尋求新的生活體驗,有良好的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4、做事有信心和有一定的耐心,力求做成功,不懼怕失敗和挫折。

5、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6、能主動參與集體活動,敢於自我表現。

7、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平等合作、樂意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⑹ 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已經不只是身體會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著很多異常情況,所以說大家對於心理健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必須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與交際,也會給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種種障礙會克服,那麼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

現在人們已經不只是身體會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著很多異常情況,所以說大家對於心理健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必須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與交際,也會給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種種障礙會克服,那麼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
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
心理輔導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如對於被輔導者的傾訴一定要耐心的傾聽,給予相應的鼓勵以及安慰,還要進行有必要的一些心理測查,當然被輔導者的理論學習也是需要進行一定輔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動,被輔導者也是不例外的,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要做好督促,另外可做現場演練,從而使被輔導者的生活技能以及情感真實的體驗水平有所提高。還要幫助被輔導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解除。

心理輔導的分類有哪些
對於心理輔導是有很多種的,如果是按照 學科劃分的話,分為了教育學模式、醫學或者是生理模式以及心理學模式,而如果是按照服務對象與目標不同來分的話,又分為了適應性心理輔導模式、障礙性心理輔導模式以及發展性心理輔導的模式。學校裡面的心理輔導包括了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以及職業輔導等,在輔導的時候會根據大家不同的症狀表現給予不同的輔導建設。
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大家對於心理輔導相信多多少少有一定的了解,近些年的時間裡面需要做心理輔導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不同的情況需要做出不同的輔導內容,關於心理輔導內容的相關內容,在以上有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⑺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包括哪些

一、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許多心理教育的方法:如催眠治療、集體心理治療、心理咨詢、行為治療等等,本人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篩選了以下幾種方法:

1、心理咨詢,帕特森認為,咨詢是一種人際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咨詢人員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圍或條件,使對象發生變化,作出選擇,解決自己的問題,並且形成一個有責任感的獨立個性,從而成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會成員。例如,我們班級中的一位女中學生A,只給她本人咨詢,這個女生也沒有說家庭情況,只是給她本人做心理咨詢,結果以失敗而告終。這個案例是失敗的。但是,我還是沒有真正明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根據家庭系統論的理論行事,太脫離家庭了。如果採取權氏家庭心理治療法,我認為那位女中學生的心理障礙的解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又例如,一位女生B,性格內向,膽小靦腆,原先學習自覺刻苦,成績名列班級前茅,但有一段時間精神萎靡不振,鬱郁寡歡,無心學習。面對父母、老師的批評,該生淚水漣漣,欲語又止,後來向「心理信箱」投了一封「我該怎麼辦」的未署名的求助信,講述在男女同學交往中帶來的內心苦惱和難以自解的矛盾心理。心理咨詢室為此專門出了一期以「青春期如何開展男女生正常交往」為主題的黑板報。不久,該生主動找實驗教師暢談,把心中郁積已久的苦惱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心理咨詢教師在表示充分理解學生的這種感受的基礎上,講了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怎樣正確處理好學習與戀愛的關系,使該生恢復了先前歡快、輕松的精神狀態。她在日記中寫道:「是心理咨詢老師幫助我從痛苦的深淵中解放出來,我又發現了天空是那麼廣闊,花兒依然那麼美麗芬芳,同學們的笑臉那麼和諧可親。」

2、集體心理治療,簡稱集體治療,指治療者同時對許多患者進行治療。這些患者常具有疾病及相關問題的共性。這種方法的優點,能節省治療所需的人力,也能利用集體的力量產生積極效應。

⑻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有哪些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如下: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心理輔導。

(8)教育心理教學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要求考生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較系統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技能,並具有分析解決大、中、小學生與其他個體、群體實際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成為能較好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或相關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心理師,幼教、初等和中等學校心理學教師與研究人員,各級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教師,醫院、心理咨詢等相關行業的心理學專門人才等。

⑼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開設心理健康課,設置心理輔導中心,開展課外拓展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原理以及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幫助他們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優化心理素質,使受教育者的心態得以正常發展,保持良好的狀態,形成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質,促進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發展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進和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堅持點面結合的原則,不只是針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多的是面向全體學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教育的結合和他人幫助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結合.
[4]。培育自我價值感.良好的自我價值感是個體適應社會、緩解基本焦慮、發展完善的重要資源,因而自我價值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通過培育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增進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⑽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不同於一般學科的教學,因為它的教學目標不是為了傳授心理學的知識,而是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心理輔導活動,讓學生能夠從活動中懂得認識與了解自我、發展自我的重要性,進而能夠主動的去發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質。因此,根據這樣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有: 認知法: 這類教學方法主要是依靠學生的感知、想像和思維等認知活動來達到教學目標。它包括以下幾種活動:
(一)閱讀和聽故事
教師通過向學生推薦優秀的和有針對性的讀物,或者自己開辟和編寫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欄。在課堂上安排讀書討論和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或講述一些有意義的故事,讓學生能夠從中得到啟發,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與行動的態度,促進自我人格的發展。
(二)認知改變
教師通過質疑、暗示和說服等等方法,來改變學生非理性的信念和觀點,從而恢復和建立合理的、積極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和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種設定某種情境與題材,讓學生扮演一定角色,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充分體會角色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際交往、內心沖突等心理問題。然後通過觀察、體驗,進行分析討論,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其的作用就是於在扮演角色過程中可以顯露當事人行為、個性上的弱點與矛盾之處;給當事人宣洩壓抑的情緒提供了機會;讓其能夠理解角色的處境,消除不必要的誤會和猜疑;使其從中學會合理而有效的行為方式。而作為觀眾的學生雖不扮演角色,也可能對扮演者發生認同作用。
角色扮演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1、集體的角色扮演。
其主要步驟是:設定目標,確定情境;輔導教師對角色扮演作解釋,排除學生各種
顧慮;輔導教師指導學生發展情節,准備劇本,設定角色,分派角色;演劇時,教師可

作指導示範,也可扮一個角色;事後分析討論,表達感受。
2、個別形式的角色扮演。
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自己,輔導教師扮演他的父母、同學、朋友等。
3、讓學生輪換扮演兩個角色。
與之打交道的另一個角色是用空椅子子代替。讓學生練習同想像中的坐在空椅子子上的人物說話。
4、固定角色扮演。
讓學生按照輔導教師為他撰寫的草稿,扮演與自己原來性格不同的角色。如學生原來是被動的,就讓他扮演主動的角色。在兩周時間中,學生每天必須細讀扮演草稿三次,並在日常生活中按角色身分去說、想、做,去同他人打交道。
運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則:
1、假如學生明顯地表現出害怕,不要勉強讓他們扮演,而是分給他們一些其它任務,直到他們自動參與。
2、鼓勵學生把角色扮演當作一種游戲。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學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現出的意義和感覺,而不是學生表演得多麼好。創造一種非批判的氣氛,使學生有信心,喜歡表達他們自己。
4、應使課堂氣氛活躍,非表演同學積極關注表演者,給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勵。
榜樣引導法:
教師利用學生有很強的模仿特點,讓他們通過榜樣行為的觀察,使自身受到強化,模仿榜樣的言行,從而實現受教育的目的。榜樣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符號性的(通過
傳播媒介來呈現的榜樣)。使用榜樣引導法的原則:
1、榜樣的選取必須是可親、可敬、可信並與學習者有較大相似性。
2、榜樣行為的展現應是漸進的。
3、呈現榜樣的同時,最好配以講評,突出模仿行為。

4、為學生模仿行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膽模仿。
5、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強化模仿行為。
常用的榜樣引導法:
1、參觀、訪問。參觀工廠、農村、公園、學校等,走訪工人、農民和優秀學生,聽其言,觀其行,激發學生向榜樣學習的強烈願望並從身邊做起,加強自身修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如,走進公園看到許多人都主動把果皮、紙屑扔進垃圾箱,不踐踏草坪,教師趁勢提示,提高學生的模仿傾向。可以說有目的地參觀訪問只是榜樣學習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模仿身邊的榜樣,從日常生活做起。由於榜樣是活生生的,學生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適合於小學各年級。從教育內容說,較適合個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為
習慣的養成等。
2、媒體教學
充分利用科技教學手段,通過傳播媒介來呈現榜樣(傳播媒介有圖片、幻燈、錄音、錄像、電影、卡通片、文字說明等等),學生觀察榜樣,進行模仿學習。這種榜樣比真實榜樣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為,因為教師能夠事先做精細的安排,而且比真實的榜樣更安全,真實的榜樣是不受嚴格限制的,是富於變化的。又由於媒體榜樣可反復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式。實踐證明,「百部愛國主義影視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於這種教學方式教育性兼容藝術性,形象生動有趣,頗受學生歡迎,可對不同年級學生施教,教學內容可涵蓋多個方面。
討論法:
討論法是所有教學活動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方法。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下,學生對
某一專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意見,群體進行研討的學習方法。這種方
法可以集思廣益,溝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促進問題的解決。通常可以用到心理健康教
育課程中的集體討論的方式有:

閱讀全文

與教育心理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豬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600
骨架穩定的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127
離散型數據適合什麼方法分析 瀏覽:386
ph的測量方法必須滿足的條件 瀏覽:350
化學降溫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鋼筋根數有哪些表示方法 瀏覽:229
食品分析介紹過的方法類型 瀏覽:994
去火的治療方法 瀏覽:622
動作連接方法 瀏覽:241
曲面屏手機防爆方法 瀏覽:764
干天麻的簡單食用方法 瀏覽:82
腎虛怎麼恢復正確方法 瀏覽:676
雙陽鹿茸片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543
金剛藤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瀏覽:456
小紅瓦安裝方法 瀏覽:180
研究內容方法有什麼 瀏覽:833
裝修牆面方法有哪些 瀏覽:328
增強腹部鍛煉方法 瀏覽:829
貨車發動機左右搖晃解決方法 瀏覽:322
電燈帶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