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進行體育鍛煉要及時補充水分,在體育鍛煉中應怎樣飲水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成分,成年人體內水分約占體重的60——70%,兒童可佔80%以上。水在人體內生理功能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參加人體的代謝過程,可以調節體溫,保持腺體的正常分泌等。如人體內水分喪失,會直接影響其生理機能的。
為了在體育鍛煉中盡量不喝或少喝水,要讓飲食中含有足夠的水分。有人在運動時感到口渴,但並不是體內真正缺水,而是因運動使口腔和咽喉粘膜的水分蒸發,或塵埃刺激以及唾液分泌減少所致。這樣的口渴不應喝水,可以用嗽口來解除渴感。即是在鍛煉中需要飲水,也要少量地喝上幾口濃度為0.25%——0.5%的淡鹽水,而不可暴飲。運動之後也可以少量地飲一些談鹽水。如果鍛煉中流汗太多,在適當的休息後,吃飯時加一些湯類食物即可。總之,在天熱和出汗多的情況下,應補充一定量的水分但要少量多飲。此外,在運動中更不能喝涼水。
B. 運動後怎樣正確飲水
運動後喝水應平緩且多次。
運動中出汗多,需飲用的水量自然大。不過,運動後身體還處在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馬上恢復平緩,因而不能一次喝足。另外,人身體無法儲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正確的飲水是,盡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再間歇式地分次飲用。這樣才能讓心臟和胃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鍾。
(2)飲水訓練的方法擴展閱讀
別忽視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水:
多數人習慣運動後補水,而往往忽視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液。在運動前30~120分鍾補充水分約300毫升,這樣可以幫助減緩體溫升高,提高體內水分的貯備,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預防運動中出現脫水的情況,在特別熱的天氣里,還需額外補水250~500毫升。
如果運動時間長,運動中出汗量大,還有必要在運動中補水。水的胃排空速率約為每分鍾13毫升,中小強度的運動對胃排空水的速率影響不大,即使運動至疲勞狀態。胃排空速率也不會改變。所以,運動中少量多次補水,即每隔15-20分鍾補充150~300毫升,不會引起胃痛。千萬不可一次補充太多,否則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胃痛、惡心、嘔吐等現象。同時應注意,補水的溫度不能過低。
C. 運動後怎樣做到正確健康飲水
運動健身是最健康的健身方式,在運動過程中人體會排出大量的汗液,那麼運動過程中要進行必要的水分補充,那麼運動時怎麼樣補充水分才更加健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水的選擇
水的選擇,應該盡量為運動飲料。鑒於女性對熱量都很敏感,加上女性的生理特殊性,所以推薦運動女性選擇專業的女性健身飲料,如目前在健身房流行的康比特 「運動美人」,這是國內首款為運動健身女性量身定製的健康飲品,它能夠滿足女性健身的諸多需求,包括補充水分、電解質和維生素,降低熱量並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同時能夠增強減脂效力,檸檬香味,清新爽口,是女性運動健身的上選飲品。
D. 簡述飲水訓練方法
飲水療法是197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以後流行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方法。其屬於靈魂醫學范疇,在臨床上尤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如感冒時多飲些開水有利病情恢復。腹瀉時更要多飲些水,以防脫水。腎結石排石治療時也要多飲水。相反,心功能衰竭時、腎功能衰竭時要限制飲水,否則,將要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E. 最全攻略:運動中如何正確的喝水
運動時15至20分鍾補充一次,一次補充50至100毫升的水,可分5至6次喝完。
運動前2小時補充500毫升水,前15分鍾再分2至3次補充約300毫升的水。
運動後補充800至1000毫升的水,也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喝完。
運動後容易口渴原因:
運動的過程中,肌肉收縮,蛋白質合成增加,通過出汗和呼吸,把身體里的代謝產物排掉。在出汗的時候,水和鹽分都在丟失,水丟得多、鹽丟得少,稱為高滲性脫水。這時候體內既缺鹽也缺水,人們就會感到口渴。
而當體內出現鹽少水多時,就會造成低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症狀是大量地出汗,卻越喝水越渴。這時就不應單純地補水而是要適量補鹽。單純地補水可導致意識喪失甚至猝死的嚴重後果。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鍛煉前後喝水的訣竅 你知道嗎
F. 在健身期間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飲水
人都是水做的,健身時可以喝飲料嗎?又該怎麼喝?
水是人體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占人體最多的物質構成,都說女人都是水做的,男人何嘗不是呢?之前有一個土味情話說“你喜歡喝水嗎?”“喜歡啊!”“那你就喜歡70%的我了。”這個土味情話雖然是這么說的,但是他也是有依據的,他的來源就是人體中有70%含水量,水的含量關乎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對於健身的人來說,對水的需求就更大了。
運動時補液原則有三點,積極主動、少量多次、維持水鹽平衡。記住一定不能服用濃茶、咖啡和酒精類等,含利尿成分的飲料,以免引起利尿作用。正確的喝水方法,不僅有助於提高運動表現,更能加快運動後的體能恢復。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運動時補水,沒有一個好杯子,那是萬萬不能的!
G. 運動時如何飲水
人體的70%是由水組成的,補充水分非常重要,所以運動前、中、後的合理飲水是必須要做好的工作。
人在劇烈活動時大量血液流入肌肉,胃腸道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暫時減少了血液供應,這個時候如果大量飲水,水分就會在胃腸道聚積,造成胃脹等不適症狀。同時,劇烈活動後大量飲水,一部分水經胃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血液流量就會明顯增加,因而心臟的負擔也會相應加重。另外,人在運動過程中大量出汗後,同時損失了水分和鹽分,如果在這個時候大量飲水,就會加速血液中鹽分的流失,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
運動過程中出汗多,鹽分很容易喪失,更易使細胞滲透壓降低,造成鈉代謝平衡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由於劇烈運動時胃腸血液少、功能差,對水的吸收能力弱。過多的水滲入到細胞和細胞間質中,就會造成細胞腫脹,而腦細胞腫脹很容易引起血壓升高,誘發頭痛、嘔吐、疲乏、嗜睡、心率減慢甚至昏迷、抽搐等水中毒現象。
因此,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後都要盡量避免大量飲水。
運動過程中不喝水或喝水不足,也會使血液濃度及代謝器官的負擔增加,還可能引起頭痛酸痛等症狀,運動中飲水量不足還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腎臟疾病和心臟病等並發症。
從這個角度來說,運動前、中、後的適度飲水是必要的措施,需要認真對待。
運動過程中的飲水時間很重要。為了避免運動過程中引起不適,最好在運動前10~20分鍾飲用適量的水,運動後五分鍾繼續少量多次補充水分。
很多人習慣在運動之後喝可樂、運動飲料等飲品,或者拿一瓶冰水或者冰鎮啤酒瞬間解渴,這種方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運動飲料中鉀、鈉的含量較多,容易吸收過度,盡量不要喝太多。蒸餾水雖干凈,但不含有礦物質,飲用的話不會起到什麼作用。冰水最好也不要飲用,以免因為刺激過大而傷到肺部及氣管等部位。茶、咖啡、可樂等飲料含有大量的糖份,具有刺激性,會影響到訓練的質量。特別是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運動之後不當飲用很容易引起「炸肺」。劇烈運動後把啤酒當水大口大口地喝,很容易使血液中尿酸急劇增加而導致痛風。因此這些飲料都應避免在運動前後飲用。
運動後最好的飲品是白開水。如果運動量很大、流汗過多的話,可以在純凈的食用水(礦泉水或涼白開)內添加0?7%~0?9%的食用鹽,這樣可以及時補充運動過程中體內流失的鹽份。
大量出汗後,應該少量多次補充水分。運動後喝水的時候不要喝得過多過猛,開始的時候可以漱漱口,潤濕咽喉和口腔,把水吐出,然後再喝少量的水。之後每喝一口水都應該在口腔內輕含幾秒後再緩慢喝下。這樣做不但可以快速地解渴,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自身的飲水量,避免喝的太猛太多而造成的胃部不適、腹漲與疲憊感。
H. 運動正確飲水方法
在長時間運動中,及時補充水分是十分重要的。補充水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運動中每15~20分鍾飲水150~200毫升。這樣既可及時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又不增加心臟和胃的負擔。一次大量飲水對身體不好,因為大量水分驟然進入體內,可使血液稀釋和血量增加,這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此外,大量的水進入胃中,由於不能及時被機體吸收(人體吸收水的速度每小時最多800毫升),就會造成水在胃中貯留,稀釋胃液、影響消化。若大量飲水後繼續運動,水在胃中晃動,使人不舒服,並可引起嘔吐。
因此,在開始進行運動前10~15分鍾,可適量飲水,以增加體內的臨時儲備,對維護運動時的生理機能有良好作用,運動後飲水也應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I. 運動時應如何補水
運動中每15~20分鍾飲水150~200毫升,每小時的總飲水量不超過600毫升,這樣既可以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又不致因為大量飲水增加心臟和胃腸的負擔。也可以採用運動前飲水的方法,在運動前1小時補水300毫升。
運動後補水也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由於水分流失的同時,體液也在流失,體液包含鉀、鈣、鈉、鎂等電解質,也隨之流失。因此也可以選擇補充些運動飲料(稍加鹽的涼開水或低糖飲料也可)。但是飲料的含糖量不能過高,因為糖的濃度過高,會使飲料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反而使水分不能及時進入體內。
運動注意事項
注意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防治運動中出現拉傷,崴腳的情況。
運動的時間控制:運動常常人們有一個錯誤的概念:運動時間越長越好。其實是錯誤的,運動的時間最好控制在20-50分鍾內為最佳。所以注意運動的時間控制,否則會使肌肉酸痛。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運動時如何正確補水?、人民網-運動後該怎麼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