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理工大學怎麼樣幾本
安徽理工大學
目前在安徽理工大學准備考研的我,想通過自己待在安徽理工大學的體驗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安徽理工大學。我對安理工的看法肯定和還在讀學生不一樣了,畢竟是不久快要離開母校的。看這里的天工明理樓、風雨操場甚至是一草一木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在安徽理工大學裡面每個人的體驗肯定是不一樣的,我這次就相對客觀一點來說說,盡量不參雜感情色彩。就說我們的學風,關於我們學校的學風真的是褒貶不一,但是也沒有辦法,正如那句名言說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我來看,學風真的算還行的,因為每年考研去那些985、211高校的學子也不在少數,甚至每年也有不少從普通的二本院校考研來我們學校的。如果學風不好的每年也不會有這么多人考過來和考出去。如果是真心熱愛學習的,安理工肯定會造就你的,不說別的,就在硬體方面,安理工絕對能滿足你,有一顆愛學習的心,在畢業之後肯定能得到讓自己滿意的答復。
如果剛考取我們學校的,對自己的專業不是太滿意的和太感興趣,也不用太沮喪。可以選擇轉專業,每年轉專業的人數也不在少數,只是每個學院的要求不怎麼一樣,不過我看來只要你想轉而且專業基礎知識比較牢固,應該不是難事。向自身所在的學院提出申請並為之努力轉專業肯定是可以的。不過如果想轉專業那上課就要比一般同學認真了,特別是那些公共課和選修課,像思修、大學生心理健康之類的課程,因為這些課程如果你表現得好,會大大提高你的期末成績,自然修到的學分也就比別人高,轉專業的幾率就會很高,試想其他學科成績差不多的兩個人,你是選思修優秀的,還是良好的那個人呢?結果可想而知。大一好好學的話,轉專業基本是可以的。
因為是理工類大學,女生的數量可想而知。所以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唯一做好的辦法就是參加社團,不過社團的話也不要參加太多,因為到最後你回答發現你根本顧不過來這么多社團,一到兩個社團是最好。社團平時組織不少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支教、收公益品。既可以認識朋友,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體驗,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了。有意向的也可以選擇去學生會鍛煉一下自己,畢竟大學里很多事情都和學生會有著很大聯系,包括和老師的接觸,這些經歷以後都會成為你步入社會的寶貴經驗。
住的地方當然要多說一點。宿舍是在大學里應該可以說是度過時間算是很長的。也承載大學和的室友喜怒哀樂。宿舍跟很多高校一樣是四人間,應該算中上配置(當然獨立衛浴沒有)。空調當然是都有的,冬天和夏天都可以使用,夏天當然是我們男生的福利,我們寢室就經常夏天的時候晚上開著空調,吃著西瓜。那感覺簡直了。要麼就是幾個人在熄燈之後各種侃大山,聊自己有趣的經歷和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敞開心扉感覺確實不錯。
吃飯的話有四個食堂。仁苑食堂,愛苑食堂,義苑食堂和平苑食堂。
想起安徽理工大學這幾年的點點滴滴,真的是文字所不能訴說完的,畢竟她存在於你一生中最青春的年華裡面。
就讀於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16級的我,看到最近網上都在介紹自己的母校,覺得有必要也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母校————安徽理工大學。先簡單的概括一下我們學校,安徽理工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重點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建校70餘年來,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坐落於安徽省淮南市。那現在就讓我來說說安徽理工大學的新校區————山南校區。
在交通這方面也不用過多的擔心,因為到市區有好幾條線路的公交車,大概四五十分鍾的路程。淮南高鐵東站有點遠,要轉車,但節假日公交公司與學校合作有定製公交線路直達東站!計程車也很多,如果有什麼急事需要離開也可以很快的做到計程車,所以交通這點大家大可以放心。
最後,如果你有興趣而且分數和安理工接近,那可以酌情選擇報考安徽理工大學,如果最後被錄取了。你肯定會被這所大學的各方面所吸引的,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學長在安徽理工大學等著你哦!!!
以上答案均來自網路搜索,希望能幫到您。
『貳』 各高校高分子材料專業排名大概怎麼樣啊
080204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變學、聚合物成型工藝、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
專業實驗: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主要到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工商大學
【天津市】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
【河北省】河北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大學、燕山大學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學、華北工學院
【遼寧省】大連輕工業學院、沈陽化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大連輕工業學院、沈陽工業大學、沈陽工業學院
【吉林省】吉林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齊齊哈爾大學、東北林業大學
【上海市】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
【江蘇省】江蘇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南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工業學院、江蘇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華東船舶工業學院
【浙江省】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
【福建省】福建師范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華東交通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濟南大學、煙台大學
【河南省】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
【湖北省】湖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工學院、武漢化工學院、武漢科技學院、湖北科技大學
【湖南省】中南林學院
【廣東省】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華大學、株洲工學院、茂名學院、中山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工學院
【海南省】華南熱帶農業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西南石油學院
【陝西省】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工程科技學院、陝西理工學院、陝西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理工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大學
推薦報考院校: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080205Y材料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量子與統計力學、固體物理、材料學概論、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材料力學、材料科學研究方法、材料工藝與設備、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等。
專業實驗:材料結構顯微分析、近代儀器分析方法、材料的物理性能與力學性能測試、材料制備與成型加工工藝實驗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主要到各種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天津市】天津理工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天津大學
【河北省】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山西省】太原重型機械學院
【遼寧省】東北大學、大連鐵道學院、大連輕工業學院、遼寧工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程大學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江蘇省】蘇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工業學院、南京工程學院
【浙江省】浙江大學、浙江工程學院、溫州師范學院
【安徽省】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福州大學、廈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山東省】山東科技大學
【河南省】鄭州大學、焦作工學院、中原工學院
【湖北省】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工學院
【廣東省】深圳大學、暨南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大學、桂林電子工業學院
【海南省】海南大學
【重慶市】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學院、重慶工學院
【四川省】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理工學院、西華大學、攀枝花學院、西南石油大學
【雲南省】昆明理工大學
【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交通大學
【青海省】青海大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推薦報考院校: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080206W復合材料與工程
主要課程:數學、力學和計算機基礎、復合材料科學、復合材料及結構設計、分析與評價、復合材料植被與工藝、先進復合材料、智能材料及結構設計、先進陶瓷及其復合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結構分析軟體應用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主要到國防、航天航空、汽車、化工、能源等復合材料與工程的相關領域從事相關工作。
分布院校: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
【上海市】華東理工大學
【江蘇省】南京工業大學
【陝西省】西北工業大學
080208W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主要課程:地質學基礎、結晶學與礦物學、寶石學、美術基礎、材料科學導論、機械制圖、寶石儀器與寶石鑒定、首飾設計及效果圖、首飾製作工藝學、寶石切磨工藝學、材料工藝原理與設備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地質學專業、材料工程專業、經濟專業、商貿專業。
就業前景:主要從事寶玉石的鑒定和商貿經營管理、首飾設計和加工製作及其管理,初步進行材料研究開發等相關工作。
分布院校:
【河北省】石家莊經濟學院
【雲南省】昆明理工大學
080209W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物理冶金基礎、粉體工程、粉體固結原理與技術、納米材料學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主要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防軍工及其他產業部門從事納米材料、信息材料、生物材料、軍用新材料等新型粉體材料的科研、設計、開發、生產、教學、管理等工作。
分布院校:
【湖南省】中南大學
080210W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分布院校:
【雲南省】昆明理工大學
080211W稀土工程
主要課程:稀土材料與應用、稀土元素化學、稀土分離科學與工程、稀土火法冶金、冶金化工設備、金屬學、稀土工程設計原理、計算機基礎以及計算機在稀土工程中的應用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前景:主要到金屬進出口公司、材料與冶金企業、設計院所、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化工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管理與經營、工程設計與生產。
分布院校:
【江西省】南方冶金學院
『叄』 請指教,安徽理工大學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怎麽樣多謝啦!
哈哈,恭喜你考到安理大,我就是這學校高分子專業的,今年剛畢業,所以對我們材料學院,我們高分子專業是相當的了解,有什麼問題盡管問。
高分子專業在我們材料學院招生時基本上分數是最高的,但由於高分子專業是2002年剛有的,所以相對學院的其他專業較年輕,地位也就低些。但隨著這幾年的加大投入,各方面的條件,設施都逐步完善了,所以你們來時還是比我們當時好多了。今年雖然金融危機,但我們專業的都找到工作了。
最後祝你在安理大學習愉快,在材料學院過的開心!
『肆』 就材料專業來說,安徽理工大學和安徽大學哪個好
安徽大學材料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師資力量比安徽理工這塊強很多,這個數據在學校網站可以查到的
還有一點,安徽大學是211,在就業和考研中的優勢比普通學校明顯很多
『伍』 安徽理工大學有什麼二本專業
安徽理工大學二本專業有土木工程、物聯網工程、建築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等。
1、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主要研究各類土地工程設施的勘測、設計、建造、保養、維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各類工程建築物的新建、改建或擴建,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等。
2、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主要研究物聯網的體系結構、信息處理、安全技術、系統及其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通信、感測、網路以及RFID、嵌入式系統等多個方面,其應用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3、建築學
建築學主要研究建築的結構、設計、材料、環境、建造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市政設計等多個方面,進行各類建築的設計和規劃等。
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包含計算機軟體、硬體的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進行計算機系統和軟體的開發與維護、硬體的組裝等。
5、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製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安徽理工大學
『陸』 聽說安徽理工大學灰化學實驗室在煤化工特別是煤氣化方面進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有沒有前輩可以給介紹一下
安徽理工灰化學研究所利用日本無償捐贈的儀器和設備開展煤化工氣化後灰分的分析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但煤化工是綜合系統工程,灰分研究是其之一,其它還有工藝、設備材料、自控儀表、安全環保等等,氣化工藝(GE水煤漿和SHELL乾粉為最主要的兩類代表)是煤化工的核心。
『柒』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是材料學中的一個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是為了培養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材料的制備、材料成型與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復合材料的生產過程、工藝及設備的基礎理論、組成、結構、性能及生產條件間的關系,具有材料測試、生產過程設計、材料改性及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設備及技術管理的能力。
[編輯本段]主幹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編輯本段]主要課程:
物理化學、無機材料性能、測試及研究方法、粉體工程、材料制備原理、熱工過程與設備、無機材料工藝學(含硅酸鹽、復合材料)等
[編輯本段]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專業實驗、金工實習、生產實習(含畢業實習)、課程設計、計算機應用與上機實踐、畢業設計(論文)。
[編輯本段]主要專業實驗:
材料物化性能、材料工藝性能實驗、材料晶相分析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開設院校 重慶科技學院 合肥學院化工系 遼寧大學 大連輕工業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雲南大學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西南工學院 貴州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燕山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沈陽化工學院 齊齊哈爾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大學 鹽城工學院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濟南大學 山東輕工業學院 武漢化工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廣西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原桂林工學院) 沈陽建築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成都理工學院 西安工程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 東華理工學院 中北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天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淄博學院 湖南工學院 山東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建築科技學院 東華大學 河海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洛陽理工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河南城建學院 甘肅理工大學 巢湖學院 長安大學
[編輯本段]無機非金屬材料行業發展趨勢
1.無機非金屬材料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為四大材料中(鋼鐵、有色、有機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之一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無機非金屬材料不僅在品種上有了空前的發展,而且在內涵上有了進一步的延伸。根據無機非金屬材料功能與作用的不同,可以將無機非金屬材料劃分為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建築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 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材料品種繁多,主要是指大宗無機建築材料,包括水泥、玻璃、陶瓷與建築(牆體)材料等。其產量占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絕大多數。建築材料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是指具有如高強、輕質、耐磨、抗腐、耐高溫、抗氧化以及特殊的電、光、聲、磁等一系列優異綜合性能的新型材料,是其它材料難以替代的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具有獨特的性能,是高技術產業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例如稀土摻雜石英玻璃廣泛應用於導彈、衛星及坦克火控武器等激光測距系統,耐輻照石英玻璃應用於各種衛星及宇宙飛船的姿控系統;光學纖維面板和微通道板作為像增強器和微光夜視元件在全天候兵器中得到應用;航空玻璃為中國各類軍用飛機提供了關鍵部件。人工晶體材料中激光、非線性光學和紅外等晶體,用於彈道制導、電子對抗、潛艇通訊、激光武器等。特種陶瓷中,耐高溫、高韌性陶瓷可用於航空、航天發動機、衛星遙感,可製作特殊性能的防彈裝甲陶瓷及特種纖維及用於電子對抗等。目前已開發了近四千種高性能、多功能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新品種。這些高性能材料在發展現代武器裝備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國際發展趨勢 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無論是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還是無機非金屬材料都有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生態與環保意識加強,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西方發達國家在促進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世界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建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綠色評價。生態評價也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許多國家正在進行「生態城市」的建設與實踐,推廣建築節能技術材料,使用可循環材料等,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狀況。由此,提出了綠色建材、環保建材與節能建材的概念,並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工作。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是缺乏立法支持與技術標準的指導以及相應組織的管理與監督,使我國的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面對資源和環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嚴峻考驗,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顯得愈加重要。
[編輯本段]向著節能、降耗的方向發展
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是能源消耗大戶,在世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如何生產節能、降耗,以及如何生產出高質量的建築節能、保溫產品是建材工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選擇資源節約型、污染最低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的發展方式。新型牆體材料、高質量門窗、中空玻璃將大量應用。向著提高材料性能、使用壽命的方向發展。低壽命設計、大量重復建設已經嚴重製約城市建設的發展。現代化建築需要高性能建築材料的支持,而提高建築的耐久性又對建築材料的使用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編輯本段]單線生產能力向大型化發展
無論是水泥工業、玻璃工業,還是陶瓷工業,單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有大型化的趨勢。生產線的大型化可以有效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能源消耗。
[編輯本段]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
建築的智能化需要建築材料的支持。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築材料的安全性智能診斷等智能技術將更多的應用於建築中。
[編輯本段]向著復合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
復合材料具有單一材料所無法滿足的使用功能,是建築材料的發展趨勢,對建築材料的功能要求越來越趨向於多功能化。 在美國、日本、西歐等所有發達國家在其科技發展戰略中都把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發展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例如,美國為了保持在高技術和軍事裝備方面的領先地位,在先後制定的《先進材料與技術計劃(AMPP)》和《國家關鍵技術報告》中,新材料為六大關鍵技術之首,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佔有相當比例;日本發表的《21世紀初期產業支柱》所列的新材料領域的14項基礎研究計劃中,其中七項涉及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研究領域。 例如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復合材料產業化生產和應用技術研究。通過關鍵技術的突破,實現材料的產業化;產業化應用,促進了技術的成熟和創新;應用新材料刺激新產業的產生,創造出新的應用領域。
[編輯本段]3. 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差距和問題
3.1 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 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的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國外先進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有: (1) 產品等級低 在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中,無論是水泥、玻璃還是陶瓷的產品等級普遍偏低。例如:發達國家的水泥熟料強度一般都在70MPa以上,而我國平均強度僅為50 MPa。我國高等級水泥(ISO≥42.5)僅佔18%,大量生產的是中、低等級水泥(ISO≤32.5),而很多發達國家的高等級水泥佔90%以上。 (2) 資源消耗高 在資源的消耗方面,水泥和陶瓷工業更為突出。由於大量的無序開采,未能充分利用有限資源,造成了極大浪費。例如:生產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相對優質的石灰石,其化學成份須滿足CaO含量不低於45%、MgO不高於3%等要求。我國符合水泥生產要求,可以使用的量僅約250億噸。目前每年生產水泥消耗的優質石灰石約5.5億噸,因此該儲量僅可生產水泥熟料約200億噸,僅能提供約40年的水泥生產需要。 (3) 能源消耗高 在建築材料的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例如:水泥工業每年消耗標煤9106萬噸,電力 650億度。我國水泥生產能耗遠高於世界先進水平,以每噸熟料的綜合能耗計算,世界先進水平為117Kg標煤,我國為173.5Kg標煤,高出達50%以上。在國外,全氧燃燒技術已經在玻璃行業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僅有為數不多玻璃纖維生產線使用了該項技術。 (4) 環境污染嚴重 水泥工業每年排放溫室氣體CO2約5.55億噸、SO2 68.6萬噸、NOx約206萬噸;目前其他先進國家平均噸熟料的粉塵排放<1Kg,而我國高達13Kg,全國水泥生產年排放的粉塵竟高達1000萬噸以上。 (5) 單線生產規模小,落後工藝大量存在 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技術為核心技術的「新型干法」工藝,是目前世界水泥工業普遍採用的最先進的現代化水泥生產技術。日本有96%、義大利96.5%、韓國100%、泰國90%的水泥產量採用這種新型干法生產線,而我國僅為15%。我國水泥製造業處於先進工藝與落後工藝並存的復雜狀態。在玻璃行業,我國浮法玻璃生產線的平均生產規模為450噸/天,而西方國家的法玻璃生產線的平均生產規模為550噸/天。而且在玻璃產品的品質上與國外相比有非常的差距。 3.2無機非金屬新材料 雖然我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由於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製、開發至產業的形成起步較晚,底子薄,投入強度小等原因,使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 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落後 我國的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是從試制起步的,發展過程也主要是隨從於型號的需要進行。由於時間、人力的限制,加之我國長期以來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投入較少,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系統的基礎非常薄弱。 (2) 材料性能低、品種少、批生產質量不穩定 雖然我國已基本上建立了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開發與部分產品的生產體系,但材料的品種尚不齊全,一些重要工程的關鍵配套材料還須進口。性能低、質量差的問題仍然存在,而且在進行批量生產時質量不穩定、成品率低、效益差的問題嚴重,必須下大力氣解決。例如,電磁屏蔽玻璃目前我國只能達到屏蔽85dB的水平,而美國已達到110dB。我們在屏蔽波段范圍等方面遠遠不能滿足國防工業發展的需要。而航空玻璃方面高強、多功能(隱身、防激光等)圓弧整體風擋在我國還剛起步研究,極大的制約了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3) 制備技術落後 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工業,不但制備技術落後,而且生產能力低,效率低,直接影響高科技產品質量(性能)、成本、能耗等三個方面。例如,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玻璃纖維生產大都採用800-6000孔漏板池窯拉絲法生產,已佔總量95%以上,無紡材料全部用池窯法生產,坩堝拉絲法早已被淘汰,而我國現有的池窯拉絲大部分採用800-2000孔生產技術,4000孔技術正在開發,坩堝拉絲還沒有完全淘汰,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機械化生產只佔40%,60%仍採用落後的手工成型,與工業發達國家差距甚大。又如集成電路(IC)石英擴散管的制備技術,國內採用的單機間歇氣煉生產技術只能提供100mm以下IC 管,而國外採用一步法連熔拉管技術,生產∮200~300mm大口徑石英管供大規模集成電路用,使我國IC用石英擴散管失去競爭能力,完全依賴進口。 (4) 技術裝備落後 目前我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制備技術與裝備明顯落後,造成研製周期長、新產品發展困難,預研成果不能及時進入工程化研究,即便生產也會出現成品率低、規模小,經濟效率差等問題。
[編輯本段]4.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的現狀,要實現其快速、健康、穩定的發展,就必須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加強政府在建材工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政策引導;
(2) 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立法並嚴肅執法;
(3) 促進形成若干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建材工業集團,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新型建材工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產、學、研結合; (4) 加強「綠色」和節能型建材工業的應用基礎研究,加強建材工業實驗基地建設,促進工程技術創新;
(5) 強化行業管理,建立科學、先進、合理的標准體系,建立產品質量認證制度,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和各類中介機構的作用;
(6) 應盡快制定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科研體制和政府體制改革的科學、有力的政策措施和管理體系,加大投資力度和項目審計,以保證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研究、開發和生產的健康發展;
(7) 應根據需求牽引和科技推進的原則,並結合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體系特點,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合理安排中長期科研項目。應重視和加強基礎研究,充分注意相關領域科技前沿,提高我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科技水平和開發能力;
(8) 為適應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飛速發展,必須加快人才的培養,不斷革新無機非金屬材料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材,盡快反映本領域和相關領域不斷增加的新知識。應重視以基本的物理、化學原理為基礎,加強原始創新,研究探索有應用前景的未知新材料、研究新材料的合成、制備,特別是用基礎分析和計算機建模、微觀尺度結構控制、仿生等方法,發展具有創新意義的高性能低成本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應加強新設備、包括重大儀器的研究和裝備,沒有先進的儀器、裝備就不可能在材料的科技前沿進行研究開發工作。
另外,任何材料都必須經歷工程化、實用化的過程。教育與培養一批工程能力突出、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是必由之路。與此相對應的實踐教學與工程訓練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以適應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捌』 安徽理工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5年9月,安徽理工大學擁有煤礦深井建設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教育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級研究創新平台26個和63個研究所。 國家級科研平台 國家工程實驗室:
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與淮南礦業集團聯辦)
煤礦深井建設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與中煤礦山建設集團聯辦)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煤礦安全高效開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礦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科研平台 省級重點實驗室:
煤與瓦斯共采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現代礦業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護省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礦山建設工程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高校礦山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高校礦山建設工程重點實驗室、安徽智能礦山技術與裝備工程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礦山安全高效開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礦山掘進與運輸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現代煤炭加工技術研究院、煤礦綜合利用安徽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安徽礦山機電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礦業企業安全管理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安徽理工大學圖書館:
安徽理工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45年,1993年和2000年原華東煤炭醫學專科學校和淮南化學工程學校圖書館先後並入,由此形成本部圖書館、北區圖書館、西區圖書館。目前,三個圖書館總建築面積為4.48萬㎡。閱覽座位6400個。各閱覽室和書庫全部開架服務,實現了藏、借、閱一體化服務。自修閱覽室的周開放時間為108.5小時,數字化資源24小時開放。
2011年末, 圖書館各類文獻資源總量達到355.38萬冊,其中紙質書刊143.04萬冊;中外文資料庫31個:包括中國知識資源總庫、萬方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SD外文資料庫、EBSCO等數字資源。圖書館還面向重點學科,自建了3個特色資料庫。
學術出版中心: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2007年9月更名為安徽理工大學學術出版中心,是校直屬機構,由學校直接領導。學術出版中心負責編輯出版安徽省教育廳主管,安徽理工大學主辦的《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兩種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一種非公開發行刊物《礦業科學技術》。
『玖』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與工程所涉及的課程
不會的,我就是本專業的,跟物理關系不大,跟化學關系較大,高中大部分是無機化學,而這個專業主要涉及有機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物理化學這些核心課程
下面是我們學校的教學計劃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專業教學計劃
學科門類 工科 專業代碼 080204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從2006級本科生開始執行)
一、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活躍的思維方式、較強能力、寬口徑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具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功能化、成型加工等基本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及應用等領域工作的能力,適宜到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及事業單位從事科研、開發、教學與管理工作,適宜繼續攻讀高分子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研究生。鼓勵學生利用選修、輔修等方式向海洋科學、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等交叉領域發展。
二、 培養規格
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與高分子學科相關的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及高等數學等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較全面地掌握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成型加工工藝等專業理論及實驗技能;
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實驗基本技能,並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2.掌握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和高分子材料改性及成型加工過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3.掌握高分子材料分析測試技術及應用,初步具有研究開發新工藝和研製高分子新材料的能力;
4.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閱的基本方法,能熟練地應用英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和書寫論文摘要,並具有一定語言交流能力;
5. 初步了解生產實際,具有良好的從事實際應用工作的心理准備,能初步將基礎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具有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
6.了解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領域的理論前沿和最新發展動態;
三、實踐環節
必修實踐環節
1.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 48學時/1.5學分 7.高分子成型加工 17學時/0.5學分
2.大學物理實驗 102學時/3學分 8.專業實習 3周/3學分
3.有機化學實驗 48學時/1.5學分 9.金工實習 3周/3學分
4.物理化學實驗 48學時/1.5學分 10.高分子化學實驗 51學時/1.5學分
5.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技術 34學時/1學分 11.高分子物理實驗 51學時/1.5學分
6.工程制圖 17學時/0.5學分 12.畢業論文 14周/14學分
選修實踐環節
1.電工電子學 17學時/0.5學分 2.納米材料概論 17學時/0.5學分
學生參加我校本科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等,可按規定獲得相應學分。
四、學分分配
項 目 准予畢業 本科通識
教育層面 學科基礎
教育層面 專業知識
教育層面 工作技能
教育層面
要求學分 167 65.5 49 23 29.5
五、課程設置
1、本科通識教育層面
最低要求學分:65.5 其中:必修54學分;限選11.5學分
修
課
要
求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先修課程 建議選修學期
講授 實踐
必
修 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 3 51 1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6 68 34 2,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 34 2,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3 51 3,4
形勢與政策Ⅰ 0.5 17 5
形勢與政策Ⅱ 0.5 17 6
大學英語預備級 2 68 四年開課不斷線,修滿16學分即可
大學英語Ⅰ 4 68
大學英語Ⅱ 4 68
大學英語Ⅲ 4 68
大學英語Ⅳ 4 68
大學英語Ⅴ 4 68
大學英語Ⅵ 4 68
16
體育Ⅰ 1 2 32
四年開課不斷線
體育Ⅱ 1 2 32
體育Ⅲ 1 2 32
體育Ⅳ 1 2 32
軍事科學概論 2 34
軍事訓練 1 2周 1
計算機基礎與多媒體應用 3 34 34 1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3 34 34 5
微積分I 4 68 1
微積分II 4 68 2
線性代數基礎 2 34 3
限
選
2、 學科基礎教育層面
最低要求學分:49 其中:必修47學分;限選2學分;
修
課
要
求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先修課程
建議選修學期
講授 實踐
必
修 無機及分析化學 4 68 1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 1.5 48 無機及分析化學 1
大學物理II-1 4 68 2
大學物理實驗II-1 1.5 51 2
大學物理II-2 4 68 3
大學物理實驗II-2 1.5 51 3
有機化學 4 68 2
有機化學實驗 1.5 48 2
物理化學 4 68 3
物理化學實驗 1.5 48 3
材料科學導論 2 34 2
實踐周
化工原理 4 68 微積分 4
材料力學 4 68 大學物理
微積分 5
波譜分析 4 68 有機化學 5
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技術 3 34 34 計算機基礎與多媒體應用、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材料科學基礎 6
工程制圖 2.5 34 17 3
限選 電工電子學 2.5 34 17 大學物理
微積分 4
環境化學 2 34 無機及分析化學 4
3、 專業知識教育層面
最低要求學分:23 其中:必修13學分;限選10學分;
修
課
要
求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先修課程
建議選修學期
講授 實踐
必
修 高分子化學 3 51 有機化學 4
高分子物理 3 51 高分子化學
物理化學 5
高聚物合成工藝學 3 51 高分子化學 6
功能高分子材料 2 34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物理 7
海洋工程材料 2 34 材料科學導論
材料腐蝕與防護技術 7
限
選
復合材料概論 2 34 材料科學導論
材料研究方法 7
電化學材料 2 34 材料科學導論
物理化學 6
納米材料概論 2.5 34 17 材料科學導論
材料研究方法 7
金屬材料概論 2 34 材料科學導論
金工實習 6
無機非金屬材料
概論 2 34 無機及分析化學 5
材料腐蝕與防護技術 2 36 無機及分析化學、物理化學 6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 3 51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物理 6
高分子材料改性 2 34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物理 6
4、 工作技能教育層面
最低要求學分:29.5 其中:必修26.5學分;限選3學分;
修
課
要
求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先修
課程 建議選修學期
講授 實
踐
必修 高分子成型加工 3.5 51 17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物理 6
專業實習 3 3周 6
實踐周
金工實習 3 3周 材料科學導論 4
實踐周
高分子化學實驗 1.5 51 高分子化學
5
高分子物理實驗 1.5 51 高分子物理 6
畢業論文 14 14周 8
限
選 聚合物表徵與分析 3 51 波譜分析 6
材料研究方法 2 34 6
材料科學前沿講座 1 1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