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護理研究的研究方法
護理研究的研究方法
護理研究是高職護理必修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用科學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決護理領域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地指導護理實踐的過程。下面就是我整理的護理研究的研究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常用的護理科研設計有哪些?
護理研究是以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實踐活動。由於研究對象個體存在文化、經濟狀況、民族及宗教信仰方面的差異,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治療要求不盡相同,患病以後受到社會—生理—心理綜合因素影響,研究對象對護理研究的依從性也不同。諸多方面干擾因素使護理研究容易出現偏倚和隨機誤差,從而影響了研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在開展護理研究時,首先要進行嚴謹的科研設計。
做研究有哪些科研設計方法,走什麼樣的科研程序,這些都是做科研前需要掌握的。熟知設計方法和程序才能使做出來的科研嚴謹、正確,研究結果也才是可靠、令人信服的。
護理研究方法主要依據研究設計方法的不同而進行分類。按照設計內容不同分為實驗性研究、類實驗性研究和非實驗性研究;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分為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按照研究性質不同又可分為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
實驗性研究
又稱干預性研究,必須干預在前,效應在後,屬於前瞻性研究。任何實驗性研究必須有干預措施、設置對照組、隨機抽樣或隨機分組這三項內容。
舉例如下:
課題:個體化健康教育對腸造瘺術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腸造瘺術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選取在肛腸科住院的30名腸造瘺術後患者,患者年齡、性別、教育背景、醫療費用支付情況、造瘺時間等無顯著性差異。採取隨機分組法對30名患者分入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採取個性化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一對一講解指導術後注意事項,對照組按常規進行健康教育。研究過程中,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對照比較。
結果: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優於對照組。
類實驗研究
與實驗性研究方法基本類似,不同處是設計內容不按隨機原則分組或取樣,但設計中一定有對研究對象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不對等對照組設計、自身前後對照設計及時間連續性設計等。
實例1:當研究某種新護理措施的實施效果時,將同一家醫院一個內科病房的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另一個內科病房的住院患者作為試驗組來進行研究,這就是不對等對照組設計。
實例2:「分數獎勵法糾正小學生不良飲食習慣的自身前後對照研究」。方法:選取某小學68例有不良飲食習慣的小學生,採用自身前後對照研究,使用分數獎勵法和原來以責備或體罰等懲罰為主的教育方法,觀察和評估干預前後小學生不良飲食習慣的糾正情況。這就是自身前後對照設計。
非實驗性研究
即流行病學中的觀察性研究,是對研究對象不施加任何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方法。研究常在完全自然狀態下進行,比較簡便易行,適用於對研究的問題了解不多或該研究問題情況比較復雜時選用。如選取「居家老年人營養不良患病率、發病率及危險因素的調查」、「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確診初期生活質量」等研究課題。
前瞻性研究
是一種科學的、合理的研究方法,有嚴謹的研究設計、對照組,有可比性、明確的研究指標。因此,研究結果可信,可作出科學結論。過對已有的資料(如病歷、護理記錄)進行研究,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線索。
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
量性研究簡單說就是運用數字資料和統計學手段來驗測、分析並驗證某個假說或結論。質性研究:護理科研不僅用數據說話,還要用病人的真實感受、體驗來評價。以給患者洗頭為例,洗頭的時間段,時間長短,洗頭次數多少最佳,什麼樣的姿勢患者最舒服等。這就是近年來護理領域提出的質性研究。
護理科研路線
只有嚴格按照程序來開展護理科研,才會使研究更嚴謹,結果最可靠,應用在臨床的價值才最高。哪一個步驟省略或跳躍了,都會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科學性。因此,學習和掌握這種嚴謹的科研思維方法,培養和提高研究者科研思維的能力,是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基礎。
;Ⅱ 克羅恩病的葯物治療方法有哪些
由於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大,人們的健康也往往受到影響,做了一項調查,每年在我國,患有克羅恩病等疾病的人數呈上升的趨勢,一旦發生這種疾病,大部分人往往不願意採取手術治療,害怕耽誤工作,葯物治療成為首選,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克羅恩病的葯物吧。
克羅恩病的葯物
1、氨基水楊酸制劑:這種葯物對於患者來說是有積極地治療的效果的。尤其就是要知道柳氮磺吡啶僅適用於病變局限在結腸的輕、中度患者。美沙拉嗪能在回腸末段、結腸定位釋放,適用於輕度回結腸型及輕、中度結腸型患者。
2、糖皮質激素:這種葯物對於患者的疾病史能夠有一些控制的作用的。因為這種葯物適用於各型中~重度患者,以及上述對氨基水楊酸制劑無效的輕~中度患者。應注意,有相當部分患者表現為激素無效或依賴(減量或停葯短期復發),對這類患者應考慮加用免疫抑制劑(詳見下述)。布地奈德全身不良反應較少,療效則略遜於系統作用糖皮質激素,有條件可用於輕、中度小腸型或回結腸型患者,劑量3mg/次、每日3次、口服。
3、免疫抑制劑:還有一種就是不常見的葯物,但是對於疾病的治癒是有幫助的。硫唑嘌呤或巰嘌呤適用於對激素治療無效或對激素依賴的患者,加用這類葯物後可逐漸減少激素用量乃至停用。劑量為硫唑嘌呤1.5~2.5mg/(kg•d)或巰嘌呤0.75~1.5mg/(kg•d),該類葯顯效時間約需3~6個月,維持用葯可至3年或以上。現在認為上述劑量硫唑嘌呤或巰嘌呤的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嚴重不良反應主要是白細胞減少等骨髓抑製表現,應用時應嚴密監測。對硫唑嘌呤或巰嘌呤不耐受者可試換用甲氨蝶呤。
4、抗菌葯物:某些抗菌葯物如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葯物應用於本病有一定療效。甲硝唑對肛周病變、環丙沙星對瘺有效。上述葯物長期應用不良反應多,故臨床上一般與其他葯物聯合短期應用,以增強療效。
5、生物制劑:英夫利昔是一種抗TNFa的人鼠嵌合體單克隆抗體,為促炎性細胞因子的拮抗劑,臨床試驗證明對傳統治療無效的活動性克羅恩病有效,重復治療可取得長期緩解,近年已逐步在臨床推廣使用。其他一些新的生物制劑也已上市或在臨床研究之中。
克羅恩病的日常護理
一是注意營養均衡,患者家屬應該在醫生的建議指導下,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使患者保持營養均衡,改善貧血以及低蛋白血症、糾正代謝紊亂,在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可輸血、血漿、白蛋白、復方氨基酸,甚至要素飲食或靜脈內全營養(TPN)。
二是在平時生活中注意預防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繼發性感染,同時應該時刻注意止瀉以及止痛,這樣才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緩解疾病帶來的痛苦,應用阿托品等抗膽鹼能葯物,應警惕誘發中毒性巨結腸可能。
三是及時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比如一些葉酸、維生素、鈣、鐵等元素的補充,鋅、銅和硒等元素是體內酶類和蛋白質的組合成分,具有保護細胞膜作用。
克羅恩病的飲食禁忌
1、由於患者腹瀉及脂肪吸收不良,脂肪應少量攝入。又因小腸末端梗阻,粗纖維不易通過,加上病損范圍廣,為使腸道得到適當休息,飲食中應盡可能避免機械性刺激,採用少渣飲食。
2、患者應減少攝入高脂食物,比如黃油、花生醬、堅果、冰淇淋、油炸食品、巧克力及紅肉等。
3、為了減輕腸道負擔,補充營養時,應循序漸進,少量多餐。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適得其反。
4、盡量少吃一些堅硬以及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因素纖維素類食物可能會加重腹瀉、腹痛及嚴重的積氣等症狀。
猜你喜歡:
1. 胃炎原因
2. 猝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 腸道疾病症狀及治療方法
4. 胃下垂是由什麼引起的
10. 腸潰瘍形成的原因
Ⅲ 常用的葯品不良反應監測方法有哪些
1、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Studies)
病例對照研究將患有某種疾病的病例與未患有某疾病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的研究,其目的是為了找出兩組對先前的葯物暴露的差異。即在人群中患有擬研究的疾病,患者組(病例組)同沒有患那種疾病的人群(對照組)相比較,研究前者是否擁有假說因素的比例更高。
在葯物不良反應監測中,擬研究的疾病為懷疑葯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假說因素則是可疑葯物。可疑葯物是在病例組的暴露率與對照組比較,如果兩者在統計學上有意義說明它們相關。
2、隊列研究(CohortStudy)
隊列研究是將樣本分為兩個組,一組為暴露於某葯物的患者,另一組為不暴露於該葯物的患者,進行觀察,驗證其結果的差異,即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或療效。一般分為前瞻性調查和回顧性調查,前者在葯物不良反應監測中較常用,前瞻性調查是從現在時點起,對固定人群的觀察。
3、自發報告系統的評價方法
自發呈報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實踐中,對某種葯物所引起的ADR通過醫葯學文獻雜志進行報道,或直接呈報給葯政機構、制葯廠商等。自發呈報的基本作用是發現ADR信號。盡管呈報的ADR報告沒有詳盡的因果關系判斷,但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如果某葯物確實會產生某ADR,只要可疑即報。
則在國家ADR中心或全球ADR中心必然會收到大量有關該葯物的該ADR的報告,當報告累計多了到一定程度,則強烈提示該葯物會引起該ADR,其一一對應之因果關系自然明了。
4、處方事件監測(PEM)
PEM最初是在反應停事件後,由英國統計學家DavidFinney於1965年首先提出,強調對葯物不良事件(ADE)而非葯物不良反應的報道,「處方事件監測」中的「事件」完全改變了最初的概念。
即凡確認為不良反應的症狀以及懷疑為不良反應的症狀或因發現症狀而到醫院就診等都包含在「事件」之列,例如醫生在病歷上記載的「發疹」、「血壓170/110」、「貧血傾向」、「黃痘」等均屬「事件」。
這樣,在「處方事件監測」中,「事件監測」都是按照醫生的主觀判斷而作出的報告,然後在患者病歷里抽出客觀的「事件」,就可對其用葯的相關性進行審查。
5、醫院集中監測系統
醫院集中監測是指在一定的時間(數月或數年)、一定的范圍內對某一醫院或某一地區內所發生的ADR及葯物利用詳細記錄,以探討ADR的發生規律,既可是病人源性或葯物源性的集中監測,也可是專科性集中監測,從而計算相應的ADR發生率並探討其危險因素,資料詳盡,數據准確可靠。
集中監測由於是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范圍內進行,故得出的數據代表性較差、缺乏連續性,且費用較高,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除非為某一特別目的而進行。我國在ADR監測初期階段曾進行多次集中監測,但規模偏小,資料難以共享,對此我們曾做過meta-analysis。
醫院集中監測因較自發呈報明顯的優點,一些學者建議每隔10年左右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醫院集中監測,以對ADR的發生概況及葯物利用進行全面的葯物流行病學研究。
Ⅳ 葯物臨床實驗分期和查詢方法
對於任何葯物而言在上市之前都會做一系列的臨床試驗證明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葯物臨床試驗是指任何在人體進行的葯物的系統性研究、以證實或發現試驗葯物的臨床、葯理和/或其他葯效學方面的作用、不良反應和/或吸收、分布、代謝以及排泄,目的是確定試驗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葯物臨床試驗分期
葯物的臨床試驗主要是分為Ⅰ、Ⅱ、Ⅲ、Ⅳ期臨床試驗和葯物生物等效性試驗以及人體的利用度。
葯物臨床試驗Ⅰ期
主要是初步臨床葯理學以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包括耐受性試驗和葯代動力學試驗,主要目的是研究人體對於葯物的耐受程度通過葯物代謝動力學研究,了解葯物在人體內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規律,為制定給葯方案提供依據,以便進一步進行治療試驗。
葯物臨床試驗Ⅱ期
主要是葯物的安全性和療效、還有就是尋找新葯合適的劑量、為Ⅲ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葯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如果效果不好會終止試驗,這樣的葯物就有很大的可能就放棄。
葯物臨床試驗Ⅲ期
在已有的療效和安全性上加大臨床試驗,有助於獲取更多更豐富的葯物安全性和療效方面的資料,對不同的患者人群確定理想的用葯劑量方案,如果治療結果滿意而且安全,那麼這個葯物就可以申請新葯上市了,治療效果滿意而且安全,這個結果就可以申請新葯上市了,如果達不到預期目標這個新葯物就會被終止。
葯物臨床Ⅳ期
這是葯物上市後的臨床試驗,需要對大量的用葯者研究葯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這主要是對於葯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大規模的研究、有助於發現新葯罕見的副反應,還能觀察到葯物的其它療效。
生物等效性試驗
生物等效性試驗在葯物研究開發的不同階段,其作用可能稍有差別,但究其根本,生物等效性試驗的目的都是通過測定血葯濃度的方法,來比較不同的制劑對葯物吸收的影響,也即葯物不同制劑之間的差異,以此來推測其臨床治療效果差異的可接受性,即不同制劑之間的可替換性。
葯物臨床試驗分期查詢步驟
在資料庫查詢相對比在CDE和ChiCTR中查詢,整合的更加全面,更利於分析臨床試驗數據,還有全球臨床試驗數據,整合數據更加全面,不用打開多個網站,檢索方式更加方便,檢索之後的結果經過瀏覽分類,更加利於分析,了解。
在「中國臨床試驗資料庫」中了解國內臨床試驗數據可以通過試驗題目、登記號、葯品名稱劑型、靶點、適應症、申辦單位、主要臨床機構、參與臨床機構、主要研究者、對照葯、試驗葯等進行關鍵詞的搜索,主要是在條件篩選中的試驗分期篩選Ⅰ、Ⅱ、Ⅲ、Ⅳ期以及be試驗的臨床試驗數據。
全球臨床試驗數據
以上就是葯物臨床試驗數據分期和查詢步驟介紹了。
Ⅳ 對於腎病的治療,有哪些好的方法
樂觀面對疾病,患者要了解疾病,正確對待疾病,不要因為病程太長而擔心,保持樂觀良好的心態,對於患者增加食慾是非常有益的。西葯或中葯的治療方法,內弗里特中葯早、西葯早就可以治癒,這里的治癒意味著腎炎可以得到控制,不會惡化,身體指數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然後日常飲食和作息控制。
Ⅵ 老年性白內障葯物治療方法有哪些食療的也行。
葯物治療
1.1 葯物治療:葯物治療沒有確切的效果,目前國內外都處於探索研究階段,一些早期白內障,用葯以後病惰可能會減慢發展,視力也稍有提高,但這不一定是葯物治療的結果,因為白內障的早期進展至成熟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發展階段而不至於嚴重影響視力。一些中期白內障患者,用葯後視力和晶狀體混濁程度都未改善。近成熟期的白內障,葯物治療更無實際意義了。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葯物不下幾十種,有眼葯水或口服的中西葯,但都沒有確切的治療效果。
手術治療
1.2手術治療
1.21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為近年來國內外開展的新型白內障手術。此手術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國比較先進的大中城市開展。使用超聲波將晶狀體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狀,然後連同皮質一起吸出,術畢保留晶狀體後囊膜,可同時植入房型人工晶狀體。老年性白內障發展到視力低於0.3、晶狀體混濁在未成熟期、中心核部比較軟,適合做超聲乳化手術。其優點是切口小,組織損傷少,手術時間短,視力恢復快。
1.22 白內障囊外摘除術:與老式的囊外摘除術不同,它需在手術顯微鏡下操作,切口較囊內摘出術小,將混濁的晶狀體核排出,吸出皮質,但留下晶狀體後囊。後囊膜被保留,可同時植入後房型人工晶狀體,術後可立即恢復視力功能。因此,白內障囊外摘出已成為目前白內障的常規手術方式。
1.23 白內障囊內摘除術:是將混濁的晶狀體完整地從眼內取出的一種手術。此手術需要較大的手術切口,因手術時晶狀體囊一並被摘除,故不能同時植入後房型人工晶狀體。
1.24 術後注意事項:植入人工晶狀體後,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 思想上要重視,不要認為手術後就萬事大吉,應加強觀察,注意術眼有無疼痛,人工晶狀體位置有無偏斜或脫位,眼前節有無炎症滲出,虹膜及瞳孔是否發生粘連等。術後每周去醫院檢查1次,包括視力、人工晶狀體及眼底情況。1個月後遵醫囑,定期復查。
② 術後3個月應避免劇烈運動,尤其是低頭動作,避免過度勞累,防止感冒。
③ 術後1個月內每日數次清用激素及抗生素眼葯,並且遵醫囑滴用作用較弱的擴瞳眼葯,以防止瞳孔粘連。對長期滿用激素類眼葯者,應注意眼壓情況,避免產生激素性青光眼。
④ 保持大便通暢,少吃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多吃水果及蔬菜。
⑤ 術後3個月應到醫院常規檢查,並作屈光檢查,有屈光變化者可驗光配鏡加以矯正。一般1個月後可正常工作和學習。
1.25 術後並發症:白內障術後可出現多個並發症,必須根據各個並發症的原因作對症處理。
① 對於切口滲漏引起的淺前房多主張重新縫合切口;如果程度較輕,可通過加壓包紮術眼,有時淺前房可以恢復。如果脈絡膜脫離伴有切口滲漏時應重新縫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脈絡膜脫離范圍較大,脫離區後鞏膜切開引流可加速眼壓的恢復和脈絡膜脫離復位;如脫離范圍較小,無明顯的切口滲漏,可加強抗炎,加壓包紮數天後脫離多能逐漸消失。在瞳孔阻滯的早期可用強的散瞳劑、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減輕炎症或全身用高滲劑。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溝通前後房的交通,虹膜切開術可達到此目的,YAG激光進行周邊虹膜切開則更為簡便。
② 由於角膜內皮的損害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了持續性角膜水腫,角膜光學性恢復有賴於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對於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過高滲劑、配軟性接觸鏡或去除病變區的上皮細胞層後用結膜瓣遮蓋來緩解症狀。術中應避免器械和人工晶體接觸角膜內皮,使用粘彈劑保護角膜內皮,避免長時間沖洗前房;術後盡快處理玻璃體及其他組織與角膜內皮的接觸,均可在較大程度上減少術後持續性角膜水腫的發生。
③ 少量前房積血一般數天內自然吸收,積血充滿前房伴高眼壓則應立即進行前房沖洗。玻璃體積血少量時多能吸收,大量時應進行後段玻璃體切除術。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療效果不好,預後較差,一經診斷,應立即切除病變區切口附近的深層鞏膜,並冷凍受累區角膜後面的增生上皮組織,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凍或切除受累的睫狀體,為確保玻璃體不與角膜粘連還應進行前段玻璃體切除。術後的葡萄膜炎一般應用皮質類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劑及散瞳劑等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時尋找病因,進行病因治療。
④ 白內障術後一旦懷疑眼內炎,應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體進行細菌或真菌培養和葯物敏感試驗。用玻璃體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體,並向玻璃體腔、靜脈和球結膜下注射抗生素。術後青光眼的治療應局部和全身進行降壓處理的同時進行病因治療。人工晶狀體位置異常保守治療無效時一般均採取手術復位,必要時將人工晶狀體取出或更換人工晶狀體。YA G激光囊膜切開術是治療後囊膜混濁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體,激光切開時應避免損傷人工晶體;此外,也可用穿刺刀從睫狀體平坦部進入眼內,將混濁及增厚的中央部後囊膜切開。對視網膜並發症,如黃斑囊樣水腫可應用消炎痛、皮質類固醇。而視網膜脫離者當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3中醫治療方法
3.1辨證選方
3.11肝腎陰虛
治法:滋補肝腎。
方葯:杞菊地黃丸(《醫級》)加減。枸杞子10g,菊花10g,熟地15g,山萸肉10g,澤瀉10g,茯苓10g,菟絲子10g,當歸10g,白芍10g,楮實子10g。陰虛有熱,加知母、黃柏以滋陰清熱;腰膝酸軟,加杜仲、桑寄生以益精補腎,強壯腰膝。
3.12脾腎陽虛
3.12脾腎陽虛
治法:溫補脾腎。
方葯:明目大補湯(《審視瑤函》)加減,生熟地各15g,白術9g,茯苓15g,黨參9g,白芍9g,甘草6g,當歸9g,黃芪15g,制附子6g,肉桂6g。脾虛濕停,大便溏薄,去當歸,加薏苡仁、扁豆健脾滲濕;四未發涼,改肉桂為桂枝,並加細辛以辛溫通陽;完谷不化,納差者,加焦三仙以開胃化食。
3.13氣血不足
治法:益氣補血。
方葯:益氣聰明湯(《東垣試效方》)加減。黃芪15g,黨參9g,葛根15g,蔓荊子9g,炙甘草6g,當歸9g,拘杞子15g。心虛驚悸,頭暈少寐,加五味子、遠志、茯神以養心寧神;若納滯無味,加枳殼、焦三仙以利氣和胃。
3.14 肝熱上擾
治法:清熱平肝。
方葯:石決明散加減。石決明12g,草決明12g,赤芍12g,青葙子12g,木賊12g,荊芥12g,麥冬12g,梔子9g,羌活9g,大黃6g。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實者,酌去大黃、梔子;無外邪者,去荊芥,羌活;頭痛目澀,生眵流淚,加蔓荊予、菊花、白芷以祛風止淚,清利頭目;急躁易怒加柴胡、制香附以疏肝理氣。
3.15 陰虛挾濕熱
治法:滋陰清熱,寬中利濕。
方葯:甘露飲(《閻氏小兒方論》)加減。生熟地各15g,麥冬9g,枳殼9g,甘草6g,茵陳15g,枇杷葉9g,石斛9g,黃芩9g。若濕熱重,酌去生熟地,加茯苓、厚朴、黃連等健脾清熱利濕;若陰虛重,加拘杞子、菟絲予以滋陰補腎。
其他療法
3.2 其他療法
3.21點葯療法:中葯經提煉加工製成眼葯水,據臨床觀察療效較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昆布眼葯水:由昆布醇提取,配成0.1%劑量,同時配合三維眼葯水(由維生素B10.02g,B20.002g、C0.1g加蒸餾水100ml)滴眼,治療本症100例199隻眼,在3個月的療程中,視力改善的達62.3%。
(2)麝珠明目散:由麝香、冰片、珍珠及多種軟堅散結葯物的復方制劑,由福州盧銳明眼葯廠生產。
(3)珍珠明目滴眼液:由珍珠、冰片精製而成,用以治療本症250隻眼,通過3個月的治療,顯效60眼,有效115眼,總有效率70%。
3.22中成葯
1.復明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本方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虛之內障患者。
2.障眼明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本方補益肝腎、健脾和中,升陽利竅、退翳明目,適用本病肝腎陰虛、脾胃虛弱證。
3.石斛夜光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本方滋補肝腎,清熱明目,用於本病肝腎兩虧,陰虛火旺證。
4.明目地黃丸:口服每次6g,每日2次,本方滋陰清熱,平肝明目,用於本病陰虛肝熱,風火上攻證。
3.3針灸療法:可針灸並用,選用補法。選穴:光明、太陽、睛明、攢竹、絲竹空、承位、三陰交,每次4~6穴。著肝腎虧虛加太沖、腎俞、百會、太溪、神闕以滋補肝腎;若脾胃虛弱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合谷以補益脾胃、益氣養血;若肝熱上擾,加膽俞、風池、陽白以清肝瀉熱;若陰虛濕熱加脾俞、三焦俞、膀胱俞、太溪、陰陵泉以養陰清熱除濕。
3.4電離子導入法:採用直流感應電,將珍珠明目滴眼液導入眼內。由於珍珠明目液內陰陽離子均存在,所以每次導人時,正負極交替使用,電流強度0.5~1.5mA,時間30分鍾,隔日1次,以5次為1療程。
Ⅶ 葯物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僅關注投入成本,可以為總體醫療費用的控制和醫療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
成本-效益分析
將葯物治療的成本與所產生的效益歸化為以貨幣為單位的數字,用以評估葯物治療方案的經濟性。 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較單個或多個葯物治療方案之間或其他干預所耗費的成本和由此產生的結果值(效益)的一種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貨幣來表示。效益可是多方面的,比如,如果效益是挽救了生命、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或降低了發病率,那麼那些生存者的貨幣金額值、改善生活質量或避免因發病所消耗的全部衛生資源的貨幣價值就是效益。
成本-效果分析
與成本-效益分析的差異在於,葯物治療的效果不以貨幣為單位表示,而是用其他量化的方法表達治療目的,如延長患者生命時間等。 成本效果分析是較為完備的綜合經濟評價形式之一,主要比較健康效果差別和成本差別,其結果以單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其特點是治療結果不用貨幣單位來表示,而採用臨床指標,如搶救病人數、延長的生命年、治癒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採用兩種表示方法:①成本與效果比值法,即每產生一個效果所需的成本。②增量成本與增量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給予一增量成本,是否能產生增量效果呢?成本效果分析雖然受到其效果單位的限制,不能進行不同臨床效果之間的比較,但其結果易於為臨床醫務人員和公眾接受,是葯物經濟學研究的常用手段。
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用分析是更細化的成本效果分析,它不僅關注葯物治療的直接效果,同時關注葯物治療對患者生活質量所產生的間接影響,著重與分析醫療成本與患者生活質量提升的關系。 成本效用的分析是成本效果的發展,與成本效果有許多相似之處。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結合考慮用葯者意願、偏好和生活質量的基礎上,比較不同治療方案的經濟合理陛。從某種程度上講,兩者均用貨幣來衡量成本。並且測量結果也都採用臨床指標作為最終結果的衡量參數。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為一種單純的生物指標(如延長壽命時間、增加體重量等),成本效用分析的結果卻與質量密切相關,注意到病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採用效用函數變化[常用單位是生活質量調整年(QALY,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而非健康結果變化。其可以進行不同疾病葯物治療措施的比較,是近年來受到推崇的葯物經濟學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響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質量指標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葯物經濟學研究界對於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爭議。
最小成本分析
用於兩種或多種葯物治療方案的選擇,雖然只對成本進行量化分析但也需要考慮效果,這是最小成本分析與成本分析的區別。最小成本分析又稱為成本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種特例,它是在臨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況下,比較何種葯物治療(包括其他醫療干預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須證明兩個或多個葯物治療方案所得結果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然後通過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於它要求葯物的臨床治療效果,包括療效、副作用、持續時間完全相同,所以應用范圍較局限。
Ⅷ 葯事管理研究的過程有哪些內容
目前葯事管理學科的研究內容主要有以下11個方面:
(1) 葯事管理體制與組織機構研究葯事工作的組織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
法,國家管理部門關於葯事組織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及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制度。運用 社會科學的理論,進行分析、比較、設計和建立完善的葯事組織機構及制度,優化職 能配備,減少行業、部門之間重疊的職責設置,提高管理水平。
(2) 葯品與葯品監督管理加強葯品質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證葯品的安全、有效和
合理使用,維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其內容包括用葯學、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和統計學 的知識和方法,研究葯品的特殊性及其管理的方法,制定葯品質量標准,制定影響葯 品質量標準的工作標准、制度,制定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實施葯品分類管理制度、葯
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葯品質量公報制度,對上市葯品進行評價,整頓與淘汰葯 品品種,並對葯品質量監督、檢驗進行研究。
(3) 葯學與葯學技術人員管理葯學與葯學技術人員不僅是葯事管理的基本要
素,葯事的一切活動均須素質良好的葯學技術人員參與,因此從培養葯學人才的葯學 教育管理到在崗人員的繼續教育,以及在崗人員的執業資格認定等都有大量的工作要 做。故研究葯事管理的制度、辦法,通過立法的手段實施葯師管理是葯事管理學科不
可缺少的研究內容之一。
(4) 葯品法制管理用法律手段管理葯品和葯事活動,是大多數國家和政府的基
本做法和有效措施。葯品和葯學實踐管理的立法與執法,是該學科的一項重要內容。 要根據社會和葯學事業的發展,完善葯事管理法規體系,對不適應社會需求的或不符 合現時管理要求的法律、法規、規章要適時修訂。葯事法規是從事葯學實踐工作的基
礎,葯學人員應在實踐工作中能夠辨別合法與不合法,做到依法辦事。同時具備運用 葯事管理與法規的基本知識和有關規定分析和解決葯品生產、經營、使用以及管理等 環節實際問題的能力。
(5) 葯品研究與注冊管理主要對新葯研究管理進行探討,對新葯的分類、新葯
臨床前研究質量管理、臨床研究質量管理及其申報、審批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的管 理,制定實施管理規范如《葯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KGLP)、《葯物臨床試驗質 量管理規范KGCP),建立公平、合理、高效的評審機制。葯品注冊是對上市銷售的
葯品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進行系統評價。隨著我國加入WTO,葯品知識產 權保護將會更加受到重視。
(6) 葯品生產、經營管理運用管理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國家對葯品生產、
經營企業的管理和葯品企業自身的科學管理,研究制定科學的管理規范如《葯品生產 質量管理規范》(GMP)、《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KGSP),指導企業生產、經營活 動。葯品生產企業自身應依據GMP組織生產,葯品經營企業應依據GSP組織經營,國家對葯品生產、經營企業符合規范的情況組織認證。
(7) 葯品使用管理葯品使用f理的核心問題是向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保證合理
用葯,提高醫療質量。研究的內容士及葯房的作用地位、組織機構,葯師的職責及其 能力,葯師與醫護人員、患者的關#及信息溝通和順利地進行交流,葯品的分級管 理、經濟管理、信息管理以及臨床^學、葯學服務的管理。近20年來隨著臨床葯學
及葯學服務工作的普及與深入開展,如何運用心理學、行為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 葯品使用過程中,葯師、醫護人員_患者的心理與行為,相互間的溝通技巧,保證合 理用葯,提高用葯的依從性的最佳心理行為和協調一致的關系是今後葯品使用管理的
一項重點內容。
(8) 葯品包裝、價格和廣告的管理葯品包裝管理包括葯品包裝材料管理,葯品標簽和說明書的管理。葯品的包裝直接影響到葯品質量,與葯品運輸、儲存和使用密切相關。葯品的標簽、說明書是葯品使用的基本信息,它可以指導人們正確的經銷、保管和使用葯品。運用經濟學、管禪學、行為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葯品定價原則,作價辦法;建立合理的葯品廣告審批制度,研究處方葯、非處方葯廣告內容的管理;制定、實施葯品價格、廣告管理的法律方法,加大對違法事件的處罰力度,消除葯品虛高定價、誇大葯品宣傳的現
(9) 葯品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專利法律對葯品知識產權進行保護,涉及葯品的商專利保護、行政保護(國&行政保護和涉外行政保護)。
(10)葯品市場和經濟管理.葯劇的情況與行業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市場和銷售等。葯品市場屬於醫葯行業中的葯品商業流通環節,葯品市場發展競爭加葯品市場和經濟管理主要通過調查研究、預測等科學方法對葯品市場的現狀、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估計,並衡量對企業的影響,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研究創制新葯、葯品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的經濟問題,以最少的人力、財力、物力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及提供優質葯品和服務,促進葯學經濟的
發展。
(11)葯學教育管理葯學教<管理的總任務是遵循葯學教育工作的客觀規律, 實行統籌規劃,優化結構,協調發注重辦學效益,提高教學質量,為醫葯的振興與發展培養輸送合格的葯學人才。
Ⅸ 癌症傳統治療與2018年的諾貝爾那個治療方法有什麼區別腫瘤免疫是什麼
癌症免疫療法,是通過增強自身免疫功能以清除腫瘤細胞的技術。癌症免疫療法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類別: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疫苗、過繼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
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並不專一性地針對腫瘤細胞,而是通過整體上調機體的免疫功能來獲得對癌症更好的作用效果。作為最早的癌症免疫療法,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便被應用於臨床。最為常見的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包括白介素(Interleukins)和干擾素(Interferons)等。由於人體免疫系統扮演著識別「敵我」的功能,非特異性地上調其功能往往會造成對機體的誤傷從而產生較為嚴重的副作用如流感樣症狀、皮疹、白細胞減少等,因此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的使用受到了局限,更多的情況下作為輔助用葯與其他免疫療法或化療聯合應用。
而癌症疫苗和過繼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作為新興癌症免疫療法的代表,更為受到研究者與市場的關注。在這個領域內技術迭代日新月異,不斷出現的參與者逐漸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資本瘋狂湧入,共同構築起人類與癌症戰場的最前線。
疫苗
目前經美國FDA(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癌症治療的疫苗共有四種,分別是用於預防宮頸癌的Gardasil與 Cervarix、用於預防肝癌的乙肝疫苗和用於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Provenge。
人乳頭瘤病毒HPV被認為是90%以上的宮頸癌的誘因,其中高致病性的16、18、31、33、45、52、58七類亞型可通過接種九價HPV疫苗進行預防。同樣地,在中國90%以上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均為HBsAg陽性的乙肝患者,通過接種乙肝疫苗可大大降低罹患肝癌的概率。
與通過預防癌症相關病毒感染而「曲線救國」的預防性癌症疫苗不同,治療性癌症疫苗Provenge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癌症疫苗。這款疫苗通過分離患者的樹突狀細胞並在體外與特異性高表達於前列腺癌細胞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共同培養,使得樹突狀細胞「耳濡目染」地學會識別這一特異性抗原。在輸回患者體內後,樹突狀細胞將PAP抗原處理並呈遞給T細胞,後者則找到體內表達有PAP的前列腺癌細胞並進行撲滅。
除了常規的癌症疫苗外,有部分研究者也將溶瘤病毒歸為癌症免疫療法的一個分支。原本「無惡不作」的病毒經基因改造後能夠特異性地感染腫瘤細胞,通過在細胞內大量復制殺傷腫瘤,這一過程中釋放出的腫瘤細胞抗原則能夠引起免疫反應來強化溶瘤病毒的治療效果。溶瘤病毒應用上最大的障礙在於其本身也是免疫系統的目標之一,因此往往需要採用瘤內注射或聯合免疫抑制劑使用。而在一些處於臨床早期的溶瘤病毒產品中,已經開始嘗試著採用靜脈注射這一常規給葯途徑,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溶瘤病毒的應用前景。
過繼細胞療法
1984年,Linda Taylor來到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尋求治療她所罹患的晚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的方法。癌症免疫學家Steven Rosenberg接待了她。在分離了一部分Taylor的淋巴細胞後,研究人員將大劑量的IL-2用於刺激淋巴細胞,並把得到的淋巴因子活化殺傷細胞(LAK cell)輸回到她體內。Taylor的病情逐漸穩定並恢復。
近30年來,歷史也見證了過繼細胞療法從第一代的LAK療法,經細胞因子活化殺傷細胞CIK療法、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療法到第五代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和腫瘤特異性T細胞受體基因工程細胞TCR-T的技術變革。Juno Therapeutics的CAR-T候選療法JCAR015的I期臨床結果顯示,有91%的成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經JCAR015治療後獲得了完全緩解,盡管總生存期的延長並不顯著,但所有人都對這種結合了基因工程和細胞療法的嶄新技術給予了厚望。
T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依賴於T細胞受體TCR與腫瘤細胞表面MHC-抗原復合物的結合,而許多腫瘤細胞在不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通過降低MHC表達等手段逃避T細胞識別的能力。針對這一困境,研究者們一方面通過基因突變和篩選寄希望於找到與MHC-抗原復合物具有高親和力的基因工程TCR,另一方面試圖通過讓T細胞表達能繞過MHC直接結合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受體來將T細胞「錨定」在腫瘤細胞上。這兩種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別催生了TCR-T和CAR-T的誕生。
TCR-T技術作為傳統過繼細胞療法技術的延伸,其識別腫瘤抗原的能力依賴於表達於抗原呈遞細胞表面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不同人群間的應用廣度和整體效果。但TCR-T最大的優勢在於其不但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對於腫瘤細胞內的抗原同樣能夠通過MHC的提遞而進行識別,這使得其針對的腫瘤類型相對於CAR-T要廣得多。
第五代過繼細胞療法的光芒雖然耀目,但就目前而言它依然無法撼動手術、化療和放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統治地位。在臨床試驗中CAR-T同樣暴露出了許多亟需改善的問題和症結,如不明原因的疾病復發、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等等。
單克隆抗體類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抑制劑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抗體是目前研究最多,臨床發展最快的一種免疫療法。PD-1起作用在免疫反應的效應階段,其表達於活化的T細胞,B細胞及髓系細胞,其有兩個配體,即程序性死亡分子配體-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和PD-L2。PD-L1/L2在抗原提呈細胞都表達,PD-L1在多種組織也有表達。PD-1與PD-L1的結合介導T細胞活化的共抑制信號,抑制T細胞的殺傷功能,對人體免疫應答起到負調節作用。華裔科學家陳列平實驗室首先發現PD-L1在腫瘤組織高表達,而且調節腫瘤浸潤CD8+ T細胞的功能。因此,以PD-1/PD-L1為靶點的免疫調節對抗腫瘤有重要的意義。
PD-1/PD-L1抑制劑能夠特異性地和腫瘤細胞上的PD-L1結合來抑制其表達,從而能夠使功能受抑制的T細胞恢復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功能,從而實現通過自身免疫系統達到抗癌作用。
近年來,已有多種PD-1/PD-L1單克隆抗體在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迅速開展。目前PD-1抑制劑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已被FDA批准用於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頭頸鱗癌等,Nivolumab還被FDA批准可用於治療腎癌和尿路上皮癌等。此外,PD-L1抑制劑Atezolizumab和Durvalumab等單克隆抗體也已進入多個III期臨床研究中,覆蓋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多個瘤種。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 CTLA-4)是表達於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一種跨膜蛋白。CTLA-4作用於免疫反應的啟動階段,其激活能夠抑制T細胞免疫應答的啟動,從而導致活化的T細胞減少並阻止記憶性T細胞的生成。研究發現,腫瘤細胞能夠激活CTLA-4,使活化的T細胞失去活性,從而實現了腫瘤自身的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
數個臨床前研究發現,阻斷CTLA-4後能夠恢復T細胞的活性並延長記憶性T細胞的存活時間,從而恢復身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功能,使得腫瘤的控制率提高,據此研發了抗CTLA-4 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
目前兩種CTLA-4抑制劑Ipilimumab已被FDA批准用於III期黑色素瘤的輔助治療和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療, 而Ipilimumab和Tremelimumab在腎癌、前列腺癌、肺癌等的臨床研究已廣發開展。早期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兩種單抗無論是單葯還是聯合IL-2、PD-1/PD-L1抑制劑或化療均顯示安全有效。
其它如增強T細胞第二信號從而促進腫瘤特異性T細胞活化和增殖的單抗類,如腫瘤壞死因子TNF受體家族的OX40和4-1BB單抗尚在研發中。
2014年末,Science雜志對2015年科技的重要突破做出了預測,聯合免疫療法也在其中。早在上個世紀人們就意識到,癌症遠遠不是源自正常細胞一個基因、一個蛋白的改變,聯合療法才是癌症治療的關鍵。上海敦復醫院是上海第一批開展腫瘤免疫治療的醫院,目前已經為2500人次提供了腫瘤免疫治療,如果你有腫瘤免疫治療需求,請聯 系我 們>>
醫葯學發展的基石是生命科學,隨著對腫瘤生成發展現象的研究不斷深入和突破,疾病治療手段將更加豐富多樣。在不遠的未來,針對高效低毒的新型腫瘤靶點的葯物研發、細胞療法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改造、克服耐葯性的聯合用葯方案以及以預防和早期發現為主的精準醫療將是癌症治療領域最為引人關注的方向。而免疫治療恰恰是最為有希望的關鍵點!
Ⅹ 提高患者用葯依從性的方法包括
A,B,C,D
提高依從性的方法簡化治療方案,每日一次給葯改善服務態度宣傳教育加強用葯指導開設用葯咨詢窗口,發放宣傳材料改進葯品包裝採用單劑量的普通包裝,或者一天量的特殊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