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治療面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有哪些偏方
蓖麻子治面神經麻痹 [用料]蓖麻子30~50粒。
[制用法]去殼,搗爛,敷於患側下頜關節及口角之間(厚約3毫米),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葯1次。
[功效]顏面神經麻痹。
蟬蛻治面癱 [用料]活蟬6隻。
[制用法]夏、秋之間,捕捉能叫晚的蟬6隻,用線綁住,置太陽光下曬死,曬干,然後放瓦上焙成黃色,研成細末,取其一半黃酒送服。服葯後即睡,蓋被取汗,汗出則效;若不出汗,須如上法再服另一半葯末。
[功效]面癱。
石見穿治面神經麻痹 [用料]鮮石見穿根30克。
[制用法]洗凈,加米飯,紅糖各適量,搗爛敷患側腮部,每天換葯1次。同時,另取石見穿15克,六月雪15克,水煎服,每天1劑,連服5~7天。
[功效]面神經麻痹。
鱔魚血治顏面神經麻痹 [用料]鱔魚1條。
[制用法]先以白面和水作面團,貼緊在患側頰部(防止鱔血流溢),再以針在口角外緣半厘米處(上直對瞳孔)之地倉穴上劃十字,橫豎各約長半厘米,略使滲出血,而不流血,然後將鱔魚頭切去,滴血於劃十字面位上,2天後擦去,每隔2~3天照此法施行1次。
[功效]逐風邪,通經絡。可治療顏面神經麻痹。
桂圓赤豆治震顫麻痹 [用料]桂圓肉20克,赤小豆20克。
[制用法]加水共煮至豆爛開花,再加適量紅糖調味。每天1或2次,當點心食用。
[功效]補血養神。可治療老年性震顫性麻痹伴有心悸、失眠、多夢及貧血。
公雞血治口眼歪斜 [用料]公雞血。
[制用法]用注射針刺入雞血管內抽取鮮血,趁熱塗於較輕的一側。或取公雞血加熱後塗之。
[功效]祛風通絡。可治療因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
生鹿肉治口眼歪斜 [用料]生鹿肉100克,生椒50克。
[制用法]將牛鹿肉與生椒同搗,至椒爛碎為度。敷於口眼歪處,可復原狀。
[功效]補中益氣。可治療中風引致的口眼歪斜。
皂角外可治療療口眼歪斜 [用料]皂角(去皮)150克。
[制用法]研末,以陳醋調成膏敷之。口眼向左斜貼於右側面部,向右斜貼於左側。於即換。
[功效]治療面神經炎,口眼歪剁。
白芥子生地治療口眼歪斜 [用料]白芥子30克(研細末),生地60克,薑汁1杯。
[制用法]將生地打爛如膏,和芥子末再打勻調薑汁。向右歪塗左,向左歪塗右。須要不幹不濕,塗上有火熱感覺、起泡即洗去。
[功效]治療口眼歪斜。
生薑外可治療療面癱 [用料]鮮生薑1塊。
[制用法]將生薑剖開,取剖面反復向左、向右交替塗擦患側上下齒齦,直到齒齦部有灼熱感或發熱感時為止,每天2~3次,一星期為1療程。
[功效]對面神經麻痹有效。
桑枝花椒湯洗面治療口眼歪斜 [用料]嫩桑皮1尺,槐枝2尺,艾葉、花椒各15克。
[制用法]煎湯乘熱頻洗面部,先洗歪的一面,再洗另一面,洗後避風寒。
[功效]治療口眼歪斜。
全蠍治療口眼歪斜 [用料]全蠍3個。
[制用法]焙研細末,黃酒送下。
[功效]治療口眼歪斜。
牛蒡白芷湯治療面神經麻痹 [用料]牛蒡子30~40克,白芷6~10克。
[制用法]先煎牛蒂子,煎1小時,再加入白芷同煎沸3次。每劑煎湯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每天3次溫眼,每天1劑,直至病癒。
[功效]治療面癱。個別病人服葯後大便次數增多1~3次,不需停葯,繼續用葯2~3天後,大便次數可恢復正常。
南星醋治療面神經麻痹 [用料]鮮天南星、醋各適量。
[制用法]磨碎取汁,於睡前搽患側頰部,覆蓋紗布,次晨除去,每晚1次。
[功效]治療面神經麻痹。
❷ 治療面癱偏方
面癱治療偏方之巴豆酒是什麼?巴豆研細,放鋁壺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燒酒500ml,燉熱外用。 具體詳情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面癱治療偏方之巴豆酒是什麼?巴豆研細,放鋁壺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燒酒500ml,燉熱外用。 具體詳情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面癱治療偏方之巴豆酒:
取活鱔魚宰殺後取血塗抹癱麵皮膚,24小時後,或至少12小時後洗掉,一周左右可見效。
巴豆酒
[葯物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溫經、祛痰、通絡。主治面神經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癱之手掌心勞宮穴,每次1-2小時,重者可治療4小時,每日一次,五次為一療程。
[制備方法] 巴豆研細,放鋁壺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燒酒500ml,燉熱外用。
以上面癱治療偏方之巴豆酒,如果您想早點治癒面癱,最好是在面癱病情初期的時候進行對症治療。
雖然引發面癱的因素不計其數,但是治療面癱的方法也數不勝數,那麼,治療面癱的偏方之三白五蟲湯是什麼呢?它使用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蠶15克,蟬蛻15克,炒地龍15克,全蠍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鉤藤20克,黃芪30克,蜈蚣(另包)2條等
雖然引發面癱的因素不計其數,但是治療面癱的方法也數不勝數,那麼,治療面癱的偏方之三白五蟲湯是什麼呢?它使用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蠶15克,蟬蛻15克,炒地龍15克,全蠍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鉤藤20克,黃芪30克,蜈蚣(另包)2條等組合而成。
治療面癱的偏方之三百五蟲湯:
面神經麻痹又稱「面癱」,「口眼歪斜」,是神經內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症狀為突然一側面肌癱瘓,眼皮不能閉合,流淚,面部表情動作消失,說話發音不清,吃飯時漏飯、漏水,額紋消失,不能做皺眉、皺額、鼓腮、示齒和吹口哨等動作,鼻唇溝變淺。患者閉眼時,患側眼球轉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鞏膜。風濕、中耳炎、腦部疾患及風邪侵襲、突受寒涼等均可引發本病。
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本病多由脈絡空虛,風寒侵襲,以致經氣阻滯,氣血不和,瘀滯經脈,而導致經絡失於濡養,肌肉縱緩不收,而發生本病。筆者自擬「三白五蟲湯」治療面神經麻痹,屢用屢驗,一般服葯10~ 15劑即可治癒。患者不妨一試。
葯物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蠶15克,蟬蛻15克,炒地龍15克,全蠍10克,防風10克,川芎10克,鉤藤20克,黃芪30克,蜈蚣(另包)2條。
用法:上葯除蜈蚣外,水煎兩次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蜈蚣放瓦上焙焦,研為細末,分2次用葯湯沖服。
「三白五蟲湯」選用防風、白芷、白附子、鉤藤可祛風散寒,增加組織代謝,減輕炎症和水腫,促進血液循環暢通;用「五蟲」(即蜈蚣、全蠍、僵蠶、蟬蛻、地龍)祛風通絡,加快經絡氣血運行;用
白芍、川芎養血活血祛風;黃芪益氣扶正祛風。諸葯相合,使邪去正復,風寒得除,經絡得養,血脈流暢,「面癱」乃愈。
以上是對「治療面癱的偏方之三白五蟲湯」的介紹,專家建議面癱患者最好還是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及時採用偏方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之下,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面癱。
❸ 誰知道治療面肌痙攣最好的辦法
治療方法
葯物治療
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葯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葯、抑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
中醫針灸
面肌痙攣最好不要針灸,因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時針灸反而會加重病情,有的人當時見效,日後復發起來反而會厲害。另外服用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這些抗鎮定抗癲癇葯物只控制,而且長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賴性也比較強。可以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
注射肉毒毒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面肌痙攣,一般打一針最長能控制一年,長時間注射會產生抗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可麻痹面部的神經造成人為的面癱,所以當時打完面肌痙攣會控制。但長時間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面癱的症狀。
手術治療
1)面神經干壓榨和分支切斷術
在局麻下,於莖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經主幹,用血管鉗壓榨神經干,壓榨力量應適當控制,輕則將於短期內復發,重則遺留永久性面癱。如將遠側分支找出,在電刺激下找出主要產生痙攣的責任神經支,進行選擇性切斷,效果雖較壓榨術好,但術後仍要發生輕度面癱,1~2年後亦有復發,現已很少採用。
2)面神經減壓術
即將面神經出顱之骨管磨開減壓,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採用。在局麻下鑿開乳突,用電鑽將面神經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縱行切開神經鞘膜,使神經纖維得以減壓。1972年Pulec認為,單純乳突內減壓范圍太小,應同時將內聽道頂部和迷路段全部磨開減壓。手術中也曾發現神經有病理改變如神經水腫、彌漫性肥厚和神經鞘纖維性收縮等與病因相矛盾的現象,但手術後確實有些病人得到治癒。1965年Cawthorne曾報告13例手術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減壓術較復雜,尤其全段減壓術不僅難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險。所謂療效是否因手術中創傷面神所致,並非減壓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經垂直段梳理術
Scoville(1965年)採用,將垂直段面神經骨管磨開後,用纖刀將垂直段縱行剖開1cm,並在其間隔以硅膠薄膜,其目的是切斷交叉的神經纖維,以減少異常沖動傳導,缺點是很難確切地達到既不明顯面癱又不出現痙攣的
❹ 面神經麻痹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炎炎暑期剛過,我在門診就接診了7、8個面神經麻痹的或者,表現為口眼歪斜、單側眼睛不能閉住,口角流涎等。來都異口同聲說是」空調吹出來「或者說是「電扇扇出來」病。其實空調和電扇只是個誘因,注意病因有二:1
風濕。2 病毒。下面與大家一起談談面神經麻痹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葯物和方法。
一、面神經麻痹急性期的治療
急性期的治療對面神經麻痹的恢復至關重要,直接關乎後遺症遺留的多少和輕重。
1、急性期的診斷
有面神經炎的耳或面部疼痛史,有開窗睡覺或空調、電扇應用史;有口眼歪斜的表現症狀;肢體無活動或者感覺障礙;經頭顱CT檢查除外腦血管疾病。
2、急性期的西醫治療
(1)保護面神經
急性期盡快的保護面神經減輕水腫和脫髓鞘,除大量應用神經營養葯物維生素B1、B2、B6、B12外,早期在清晨靜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10毫克,加生理鹽水或者5%的葡萄糖中靜滴。至少應用一周減量或者改為口服。
(2)抗感染抗風濕治療
結合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分析以哪個病因為主,採取相應的治療。如血液中白細胞分類中性白細胞和C反應單白明顯增高,給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療;如果中性白細胞不高,且有病毒感染的表現,給予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等治療。抗風濕可以口服布洛芬緩釋片等治療。
(3)急性期中葯的治療
中醫把面神經麻痹歸列「中風」范疇,即「小中風」「中經絡」,與腦血管病的「中臟腑」相區別。辯證為外感風寒或者風濕。
治療給予方劑五虎追風散,荊防敗毒散等。
特別提醒注意:急性期不提倡針灸治療,會加重面神經水腫和脫髓鞘改變。
(4)急性期的防護措施
保暖,帶大口罩,患側的眼睛保護帶眼罩或者蒙住患側眼睛等,注意休息,加強營養。
二、面神經麻痹恢復期的治療
1、西醫治療
大量B族維生素,C等。相應的對症治療。
2、中醫中葯治療
中葯方劑,牽正散,五虎追風散,人參敗毒散等
理療:針灸,按摩,推拿等,可最早在發病的一周後進行。進行語言、眨眼、呲牙等功能訓練。
❺ 治面肌痙攣最佳的治療方法
面肌痙攣,就是由於面部肌肉受到好多因素所造成的症狀的出現,長表現為神經所支配的一側的面部出現了支配的障礙,往往出現口齒不清,流涎等症狀的出現,一般來說是不影響肢體的活動的,像這種情況,在治療上要以中西醫結合治療還是不錯的選擇,西醫治療上,要以營養神經以及激素類的葯物進行治療,中醫上的治療,要需要根據號脈辯證論證這個基礎上選擇一些活血化瘀葯物,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❻ 面肌痙攣用那種方法治療好
面神經痙攣俗稱面肌痙攣。初期的可考慮內科葯物進行治療,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葯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但葯物作用有限,想要徹底治癒面肌痙攣還是需要手術治療。
黃河中心醫院特邀專家陳國強教授採用顯微血管減壓術來治療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這是是醫學界公認的治療面肌痙攣的方法,該手術技術成熟,操作簡單,效果很好。
❼ 面癱用什麼方法治療效㪙最好
你好,治療面癱的主要方法包括葯物治療、物理治療、針灸治療、眼睛保護以及表情肌康復鍛煉等綜合治療;其中葯物治療包括應用激素、改善循環葯物、營養神經葯物等;物理治療包括熱敷、表情肌按摩等;面神經炎俗稱面神經麻痹即面神經癱瘓、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❽ 面癱怎麼治療
手術治療
面神經減壓術
曾用於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患者。但由於手術風險較高,可能造成面神經損傷和永久性聽力下降或喪失,現今已不推薦使用面神經減壓術對該病進行治療。
眼部保護
當患者存在眼瞼閉合不全時,應重視對患者眼部的保護,必要時應請眼科協助處理。建議根據情況選擇滴眼液或膏劑防止眼部乾燥,合理使用眼罩保護,特別是在睡眠中眼瞼閉合不攏時尤為重要。
其他疾病如腦卒中等,醫生會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是否要進一步手術,如機械取栓、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等。
中醫治療
在國內臨床上,經常採用針灸、理療等方法來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但是不同的專家對針灸和理療的療效和時機尚持不同的意見。
❾ 請問你治療面攤的土方法是什麼方法,謝謝你
取活鱔魚宰殺後取血塗抹癱麵皮膚,24小時後,或至少12小時後洗掉,一周左右可見效。
(18)加味牽正散:黃芪100g,當歸15g,僵蠶10g,全蠍10g,水煎,濾汁後加白酒10ml,一日分3次服完。
(19)二麻散:天麻、升麻各15g,當歸28g,北細辛5g。共研細末,每次3g,1日3次,分7日服完,為一療程。
(20)面癱驗方:地巴唑10毫克、煙酸 50~100毫克,口服,一日3次;
(21)面癱驗方:維生素B1100毫克、腺苷B12500微克口服,每日3次。
(22) 治面癱偏方
將牙皂15克搗碎,放入食醋100毫升內浸8小時後即可應用。用時取棉球蘸葯液塗擦健側口角的後方部位(即地倉穴與牽正穴之間)。每次用葯液邊塗邊揉擦約10~15分鍾。每日可揉擦數次。(摘自《家庭保健報》)
點評:上方出自《外台秘要》。面癱系風痰中絡致使面部血脈痹阻所致。牙皂(即皂莢)辛散走竄,可祛風逐痰、通絡散邪;醋能散淤止痛,又是良好的溶媒,有助牙皂中有效成分的溶出。此葯外擦結合按摩,對面癱有一定療效,越早應用效果越好,時間越久則效差。
❿ 面肌痙攣最好的治療方法
面部痙攣的治療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可以採用針灸治療的方法,也可以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對症的治療是比較好的,平時的時候也可以進行一下局部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