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直流電阻測試儀的測試方法有哪些
電阻的測量方法
電橋法
應用電橋平衡的原理來測量繞組直流電阻的方法稱為電橋法,分為兩種,一是單臂
電橋(惠斯登電橋),二是雙臂電橋(凱爾文電橋)。
1.單臂電橋
單臂電橋的測量原理如圖 2-1 所示,xR 是被測電阻。當Rx 上的電壓降等於R3 上的電壓降時,則 A、B 兩點沒有電位差,即檢流計中沒有電流,此時1I 流經xR 和2R ,2I 流經3R 和4R ,電橋達到平衡。
回復者:華天電力
㈡ 如何測試電機直流電阻
直流電阻是電機繞組的一個重要參數。它與電機繞組的設計、所用漆包線的材料、環境溫度等諸多因素有關。在電機檢驗試驗和型式試驗過程中,直流電阻檢測是必測項目;對於標准化生產的電機企業,在電機繞組鐵芯浸漆前會進行直流電阻檢測,以免出現不合格要求。產品進入後續生產環節。直流電阻的測定也是電機試驗的重要環節。通過對實測電阻值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斷被測電機繞組的匝數、線徑、並聯繞組數、接線方式和接線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嚴重的短路現象。繞組匝之間的電路故障。繞組的直流電阻參與電機損耗和溫升的計算,直接影響電機性能評價的效果。因此,繞組直流電阻的測量測試應選擇精度更高的測試儀器,力求檢測數據的准確性更高。
在電機測試中測量繞組直流電阻時,一般採用直流電阻測量儀(如電阻測試儀、直流電橋等)直接測量,有時也採用電壓電流法(一般不用)。
三相繞組直流電阻的測量
三相交流非同步電機和同步電機的定子、三相繞線電機的轉子具有三相對稱繞組。在國家電機標准中,規定了這些繞組的直流電阻測量方法。測量時應測量被測繞組的溫度。如果電機處於實際冷態,可以使用環境溫度進行溫度校正。在進行型式試驗或其他需要准確結果的試驗時,每相電阻或每線電阻測量 3 次,取 3 次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 直接測量相電阻
當電機的定子或轉子的三相繞組全部從每相的首尾引出,或三相繞組在電機中已接一個星形(Y形),但中性點導線(中性點時)也引出,可分別測量各相的直流電阻。
● 測量線路電阻
當電機的定子和轉子的三相繞組在電機內部接一個星形(Y)或三角形(△)時,只測量每兩個外部的電阻(即線路電阻)。可以測量線端,然後用公式換算出相應的相電阻。
線路電阻到相電阻的轉換
如果繞組的相電阻為R相,線電阻為R線,則線電阻的計算可根據電阻串並聯原理計算。
●由相電阻換算線電阻
當電機繞組為星形接法時,原理圖如圖1所示,R線=2R相。
電機繞組角接時,原理圖如圖2所示,R線=2R相/3。
●線電阻換算相
電阻 不同連接方式下相電阻換算線電阻的公式可以進行數學轉換。
電機繞組星形接法時,原理圖如圖1所示,R相=0.5R線
當電機繞組為角接時,原理圖如圖2所示,R相=1.5R線。
●不同溫度下電阻值的換算
一般來說,金屬導體的直流電阻與其溫度有固定的關系。該關系式表示為:
R1=R2×(K+t1)/(K+t2)………… (1)
式中: R1--溫度為t1℃時的直流電阻(Ω);
R2--溫度為t2℃時的直流電阻(Ω);
K--常數(0℃時,導體電阻溫度系數的倒數),銅繞組K=235,鋁繞組K=225。
●不同測試條件下的電阻標准
在型式試驗報告中,會根據電機的不同絕緣等級給出電阻率值。比如B級絕緣電機的電阻是75℃,而F級絕緣電機是95℃的電阻,H級絕緣電機是105℃的電阻。在檢驗測試評價標准中,習慣上給出20℃時的電阻。當溫度有偏差時,可按式(1)換算。
㈢ 電路分析方法有哪些
1.交流等效電路分析法。首先畫出交流等效電路,再分析電路的交流狀態,即:電路有信號輸入時,電路中各環節的電壓和電流是否按輸入信號的規律變化、是放大、振盪,還是限幅削波、整形、鑒相等;
2.直流等效電路分析法。畫出直流等效電路圖,分析電路的直流系統參數,搞清晶體管靜態工作點和偏置性質,級間耦合方式等。分析有關元器件在電路中所處狀態及起的作用。例如:三極體的工作狀態,如飽和、放大、截止區,二極體處於導通或截止等;
3.頻率特性分析法。主要看電路本身所具有的頻率是否與它所處理信號的頻譜相適應。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頻率,上、下限頻率和頻帶寬度等,例如:各種濾波、陷波、諧振、選頻等電路;
4.時間常數分析法。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極體組成的電路、性質。時間常數是反映儲能元件上能量積累和消耗快慢的一個參數。
電子電路圖的分類:常遇到的電子電路圖有原理圖、方框圖、裝配圖和印版圖等。
01.
原理圖就是用來體現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種電路圖,又被叫做「電原理圖」。這種圖由於它直接體現了電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設計、分析電路中。分析電路時,通過識別圖紙上所畫的各種電路元件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就可以了解電路的實際工作情況
02.方框圖
方框圖是一種用方框和連線來表示電路工作原理和構成概況的電路圖。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種原理圖。不過在這種圖紙中,除了方框和連線幾乎沒有別的符號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圖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原理圖上詳細地繪制了電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們連接方式,而方框圖只是簡單地將電路安裝功能劃分為幾個部分,將每一個部分描繪成一個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在方框間用連線(有時用帶箭頭的連線)說明各個方框之間的關系。
所以方框圖只能用來體現電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圖除了詳細地表明電路的工作原理外,還可以用來作為採集元件、製作電路的依據。
03.裝配圖
它是為了進行電路裝配而採用的一種圖紙,圖上的符號往往是電路元件的實物的外形圖。我們只要照著圖上畫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地把一些電路元器件連接起來就能夠完成電路的裝配。這種電路圖一般是供初學者使用的。
裝配圖根據裝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樣,大多數作為電子產品的場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紹的印刷線路板,所以印板圖是裝配圖的主要形式。
04.印板圖
印板圖的全名是「印刷電路板圖」或「印刷線路板圖」,它和裝配圖其實屬於同一類的電路圖,都是供裝配實際電路使用的。
印刷電路板是在一塊絕緣板上先覆上一層金屬箔,再將電路不需要的金屬箔腐蝕掉,剩下的部分金屬箔作為電路元器件之間的連接線,然後將電路中的元器件安裝在這塊絕緣板上,利用板上剩餘的金屬箔作為元器件之間導電的連線,完成電路的連接。
由於這種電路板的一面或兩面覆的金屬是銅皮,所以印刷電路板又叫「覆銅板」。印板圖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圖中大不一樣。
這主要是因為,在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中,主要考慮所有元件的分布和連接是否合理,要考慮元件體積、散熱、抗干擾、抗耦合等等諸多因素。綜合這些因素設計出來的印刷電路板,從外觀看很難和原理圖完全一致,而實際上卻能更好地實現電路的功能。
隨著科技發展,現在印刷線路板的製作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除了單面板、雙面板外,還有多面板,已經大量運用到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國防建設、航天事業等許多領域。
在上面介紹的四種形式的電路圖中,電原理圖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夠看懂原理圖,也就基本掌握了電路的原理,繪制方框圖,設計裝配圖、印板圖這都比較容易了。
掌握了原理圖,進行電器的維修、設計,也是十分方便的。因此,關鍵是掌握原理圖。
電路圖的組成: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1.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2.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3.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所有和結點相連的元件引腳、導線,不論數目多少,都是導通的。
4.注釋:在電路圖中是十分重要的,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它們被用來說明元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若不知電路的作用,可先分析電路的輸入和輸出信號之間的關系。如信號變化規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相位問題是同相位,或反相位。電路和組成形式,是放大電路,振盪電路,脈沖電路,還是解調電路。
電器修理、電路設計的工作人員都是要通過分析電路原理圖,了解電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應手開展工作的。會劃分功能塊,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機電路的元件進行分組,讓每個功能塊形成一個具體功能的元件組合,如基本放大電路,開關電路,波形變換電路等。
㈣ 電路分析 三要素法 要過程,謝謝
用三要素法計算含一個電容或一個電感的直流激勵一階電路響應的一般步驟是:
1、初始值f (0+)的計算
(1) 根據t<0的電路,計算出t=0-時刻的電容電壓uC(0-)或電感電流iL(0-)。
(2) 根據電容電壓和電感電流連續性,即: uC(0+)=uC(0-)和iL(0+)=iL(0-),確定電容電壓或電感電流初始值。
(3) 假如還要計算其它非狀態變數的初始值,可以從用數值為uC(0+)的電壓源替代電容或用數值為iL(0+)的電流源替代電感後所得到的電阻電路中計算出來。
2、 穩態值f (∞)的計算
根據t>0的電路,將電容用開路代替或電感用短路代替,得到一個直流電阻電路,再從此電路中計算出穩態值f (∞)。
3、時間常數t 的計算
先計算與電容或電感連接的線性電阻單口網路的輸出電阻Ro,然後用以下公式t =RoC或t =L/Ro計算出時間常數。
4、將f (0+),f (∞)和t 代入下式得到響應的一般表達式和畫出圖8-20那樣的波形曲線。
其中t>0。
㈤ 直流電阻電路分析,混聯電阻變換,電阻的三角形連接和電阻的Y型連接
第一題,根據電路對稱性,edf三點等電位,ed和df電阻可以拿掉,這樣就不用星三角變換了,只是一個簡單的串並聯電路,好計算。
第二題, 你重新畫1-5節點,保持原來的位置,123變Y接,245變Y接。356不要變,3-6-5與3-5是並聯,3-5等效為2R/3=2歐,節點6不需要。現在重畫的電路成了串並聯電路,就好計算了。
如果你這樣做,答案還不對,那可能答案本身是錯的。
㈥ 變壓器繞組的直流電阻測量方法通常有哪些
測量變壓器 SBK-750VA 帶鐵殼 繞組直流電阻的目的是:檢查繞組接頭 垂直連接轉換頭2000~3150AF 的焊接質量和繞組有無匝間短路現象;電壓分接開關的各個位置接觸是否良好及分接的實際位置是否相符;引出線有無斷裂,多股導線並繞組是否有斷股等情況。變壓器在大修時或改變分接頭位置後,或者出口故障短路後,需要測量繞組連同套管一起的直流電阻。測量方法如下。 (1)電流、電壓表法。又稱電壓降法,其原理是在被測電阻中通以直流電流,測量該電阻上的電壓降,根據歐姆定律即可算出被測電阻值。由於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對測量結果會產生影響,所以它們被接入測量電路的方式應慎重考慮。 (2)平衡電橋 高頻LCR數字電橋GHF2817 法。它是一種採用電橋平衡的原理來測量直流電阻的方法,常用的平衡電橋有單臂和雙臂電橋兩種。測量變壓器的直流電阻時,應在變壓器停電並拆去高壓引線後進行。對大型大容量電力變壓器,因RL串聯電路的充電時間常數τ很大,使得每次測量需很長時間來等候電流、電壓表指示穩定,因而工作效率很低,常採用特殊儀器(如恆流電源)來代替試中的電源,這樣可大大縮短測試時間。測量變壓器線圈 MZS1A-80H 220V 線圈 直流電阻的標準是:對於1600kVA以上變壓器,各相繞組電阻相互間的差別不應大於三相平均值的2%,無中性點引出線的繞組,線間差別不應大於三相平均值的1%,對於1600kVA及以下的變壓器,相間差別一般不大於三相平均值的4%,線間差別一般不大於三相平均值的2%,與以前相同部位測得值比較,其變化不應大於2%。
㈦ 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有哪三種
有串聯並聯。對串聯來說,就是各個電器。首尾依次相連。他們互相影響。而。並聯。各個用電器。在各個支路上互不影響。
㈧ 電力變壓器直流電阻的試驗方法有哪些
變壓器繞組直流電阻的測量是變壓器試驗中一個重要的試驗項目。直流電阻試驗可以檢查出繞組內部導線的焊接質量,引線與繞組的焊接質量,繞組所用導線的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分接開關、引線與套管等載流部分的接觸是否良好,三相電阻是否平衡等。直流電阻試驗的現場實測中,發現了諸如變壓器接頭松動,分接開關接觸不良、檔位錯誤等許多缺陷。對保證變壓器安全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變壓器直流電阻測量方法
1.降壓法
這是一種測量直流電阻的最簡單的方法。在被試電阻通以直流電流,用合適量程的毫伏表或伏特表測量電阻上的降壓,然後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電阻,即為降壓法。
為了減小接線所造成的測量誤差,測量小電阻(1Ω以下)時,採用圖1-1(a)所示接線,測量大電阻(1Ω及以上)時,採用圖1-1(b)所示接線。
按圖1-1(a)接線時,考慮電壓表PV內阻rV的分路電流IV,則被試繞組電阻應為:
R'=U/(I﹣IV)=U/(I﹣U/rV)
實際上,現場測量一般均以R=U/I計算,則繞組電阻測量誤差為(R/rV)×100%,R越小,誤差越小,所以此種接線適用於小電阻。
圖1-4消磁法測量高壓繞組電阻接線圖
3.新的測試儀器特點
現場目前使用的變壓器繞組直流電阻測試儀品種比較多,但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快速測量。
直流電阻的測量是變壓器、互感器、電抗器、電磁操作機構等感性線圈製造中半成品、成品出廠試驗、安裝、交接試驗及電力部門預防性試驗的必測項目,能有效發現感性線圈的選材、焊接、連接部位松動、缺股、斷線等製造缺陷和運行後存在的隱患。在通常情況下,用傳統的方法(電橋法和壓降法)測量變壓器繞組以及大功率電感設備的直流電阻是一項費時費工的工作。
為了滿足感性線圈直流電阻快速測量的需要,我公司利用自身技術優勢依據《DL/T845.3-2004:電阻測量裝置通技術條件第3部分:直流電阻測試儀》研製了YZC-X系列變壓器直流電阻測試儀。該儀器採用全新電源技術,由點陣式液晶顯示測量結果。克服了其它同類產品由LED顯示值在陽光下不便讀數的缺點,同時具備了自動消弧功能。整機由單片機控制,自動完成自檢、數據處理、顯示等功能,具有自動放電和放電指示功能。儀器測試精度高,操作簡便,可實現直阻的快速測量。
YZC-X系列變壓器直流電阻測試儀專門用於測試變壓器、電機、互感器等感性設備的直流電阻。儀器操作簡單,測試全過程由軟體控制完成,測試數據穩定快速准確,具有完善的反電勢保護功能和現場抗干擾能力,適用於配電變壓器到大型電力變壓器等電力設備的直流電阻測試。
回復者:華天電力
㈨ 分析電路的幾種方法求解
求解電路方法從宏觀上說有兩種: 一是等效變換法,二是程序化方法。(一)利用等效變換,逐步化簡電路,應用歐姆定律(VCR)和全電路歐姆定律計算 (包括簡單KCL和KVL),最終求出未知的電流與電壓。等效變換法有電阻的串聯與並聯,電阻Y-△變換,電源串聯與並聯,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戴維南等值變換等,等效變換法改變了電路結構。(二)程序化方法不需要改變電路結構,分析電路有固定程式,對任何線性電路均適用,便於數學軟體求解。以支路電流為例,①設定各支路電流的參考方向,②列寫KCL、KVL方程及VCR關系式,列寫受控電源的輔助方程,若微分方程再加初始值方程,③將方程組輸入計算機的數學軟體求出未知量 (或未知函數)。電阻電路對應實系數線性方程組,正弦穩態電路對應復系數線性方程組,時域電路對應線性微分方程組。■在計算機未普及的年代、在傳統教學的版書運算中、在面對不太復雜電路時、在不允許使用計算機的場合 (如考試),通常採用電路的等效變換法。該方法將原電路轉換為簡單電路後使用歐姆定律較多,淡化了KCL和KVL的核心地位。大型電路無法使用等效變換法,只能採取程序化方法。程序化方法使我們真正感受到KCL、KVL、VCR(關聯與非關聯)在求解電路中的核心地位。
㈩ 測量直流電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電阻表法
電阻表法,顧名思義就是用電阻表直接測量直流電阻。雖然這種方法可以直接讀取電阻的數值,但是其精確度不高,只能測量一個大致的范圍。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對電阻值的精確度要求不高。
電壓-電流表法
電壓-直流表法也叫做直流電流電壓降法。這種方法也不能達到很高的精確度,但是它的測量條件與被測電阻的實際工作條件基本一致,特別適宜於測量非線性電阻。
直流電位差計法
直接電位差計法,適用於測量發電機定子繞組的直流電阻。它可以在不影響通過被測繞組的電流數值的情況下,得到准確的結果。
電橋法
電橋法是測量支流電阻的最常用方法,用到直流電橋,其體積小操作方便,適合攜帶。直流電橋分單臂電橋和雙臂電橋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