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數學教學方法總結

數學教學方法總結

發布時間:2022-01-12 15:26:13

㈠ 小學數學常見的教學方法哪些(具體點)

個人覺得首先要讓他們熟練的會加減乘除。再記住公式。另外的就是多做題。考慮到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應該講清楚每一步為什麼這么做。要讓他們有興趣,有心思聽你的課

㈡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有幾種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孩子收益終身,尤其是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孩子從一個天真頑劣的小孩到一個真正接受知識的小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要求規范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孩子成績優異的關鍵,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補習小學數學的五大技巧。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教育時代,孩子們的大腦不僅僅是課上的40分鍾,而是要勇於積極的探索,在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的時候著眼於以上幾點,加上對課本知識的結合,孩子的成績定會有所提高,於此同時孩子更多的學習到的是掌握知識的方法。

㈢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簡單說明它們各自的優勢與不足

(一)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講述:教師向學生敘述、描繪事物和現象。
講解: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論證概念、原理、公式等。
講讀:教師利用教科書邊讀邊講。三種方式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穿插結合地使用。
講授法的優點在於,可以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講授法的缺點在於,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
教師運用講授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教師講授的概念、原理、事實、觀點必須是正確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和教學。
2.講授要做到條理清楚、重點分明。講授邏輯清楚,學生才能夠理解清楚。
3.講究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水平直接決定著講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須不斷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首先要做到語言清晰、准確、精練,既邏輯嚴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動形象、富於感染力,這對於小學生尤其重要;再次,還應當注意語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講究抑揚頓挫。
4.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小學生的注意時間有限,在整節課中完全採用講授法很難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應當善於將講授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換使用,避免學生因長時間聽講出現疲勞和注意渙散現象。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談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談話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比較充分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對於學生智力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談法的缺點在於,與講授法相比,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它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當學生人數較多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談話法經常與講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師運用談話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充分的准備。圍繞什麼內容進行談話?提出哪些問題?提問哪些學生?以及學生可能做出什麼樣的回答?怎樣通過進一步的提問引導學生?等等,教師都應當在事前周密考慮和安排。
2.談話要面向全體學生。盡管談話只能在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進行,教師還是可以通過努力吸引所有的學生。首先,談話的內容應當是能夠引起全體學生注意的、在教學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問題。其次,教師應當盡可能使得談話對象有代表性,比如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再次,在談話時適時加以適當的解釋、說明作為補充。
3.在談話結束時進行總結。在談話中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達得不夠准確、精練,因此在談話的最後階段,教師應當用規范和科學的表述對學生通過談話所獲得的知識加以概括總結,從而強化他們的收獲。
(三)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之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討論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
討論法的優點在於,年齡和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共同討論,容易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有助於他們聽取、比較、思考不同意見,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討論法能夠普遍而充分地給予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機會,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且有效地促進學生口頭語言能力的發展。討論法的缺點在於,受到學生知識經驗水平和能力發展的限制,容易出現討論流於形式或者脫離主題的情況,對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這需要教師加以注意。
教師運用討論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選好討論內容。首先,要選擇那些有討論價值的內容,一般來說,討論內容應當是教學內容中比較重事實、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選擇難度恰當的內容,一般來說,過於簡單或過於復雜的內容都不適當,前者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後者則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2.肯定學生各種意見的價值。對於未知的東西,任何意見都是有價值的。學生總是從自己的邏輯出發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種不同意見盡管可能離正確答案相去甚遠,但卻最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想法。教師不應當「裁判」,急於指出各種意見正確或錯誤,而要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充分的討論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以及為什麼對、為什麼錯。
3.善於引導。教師應當在學生討論時全面巡視、注意傾聽,善於捕捉討論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在討論遇到障礙、深入不下去時教師適當點撥,在討論脫離主題時加以提醒,在討論結束時幫助學生整理結論和答案,等等。這些對於討論法的運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四)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各種練習,從而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實踐性學習。
練習法的優點在於,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各種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過練習形成、鞏固和提高的,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各種及時、集中的練習,能夠在這方面取得比較迅速的效果。
教師運用練習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進行練習,怎樣才是達到了練習的要求,使學生的練習具有目的性和自覺性,避免練習的盲目性和機械性。
2.指導正確的練習方法。教師要在練習之前講解和示範正確的練習方法,並且保證學生基本掌握,以便高練習的效果。
3.合理安排練習步驟。教師應當使練習有計劃地進行,循序漸進。
4.科學掌握練習量。技能技巧的練習需要一定的練習量,但並不是越多越好,超過學生承受能力的練習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確定練習量。此外,一般來說,分散練習比過於集中的練習效果更好,將某種練習分成時間較短的幾次完成要比一次性安排更為科學。
5.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要使學生及時知道練習的結果,以便糾正錯誤和鞏固成績。
6.練習方式要多樣化。要防止單一、重復的練習方式,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將口頭的與書面的、記憶的與操作的、課內的與課外的……等不同方式結合使用。採取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可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提高練習的效果。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七)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五 )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六) 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方法
學法指導應體現多層次多形式;通常有這樣幾種形式。
l、滲透指導
這是教師在課堂上見縫插針,隨時滲透。
2、講授指導
這是開設學法指導課,向學生直接講授學法知識。
3、交流指導
這是教師組織學生總結交流學習經驗,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4、點撥指導
這是學生在學習迷茫時,教師給以恰當點撥提示。
5、示範指導
有些方法僅靠教師講解是不夠的,必要時教師要做示範,讓學生效仿
小學數學學法指導
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我們認為小學數學學法指導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的學習方法是學法指導的基礎,也是一項重要的常規性工作。可以根據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方法的訓練途徑。比如,怎樣預習,怎樣聽課,怎樣記筆記,怎樣練習,怎樣做作業,怎樣復習小結等。針對每個環節的特點,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比如學概念、算理、法則、公式等各類基礎知識的學法研究也屬於這個范疇。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讓他們學會數學的思維方法數學學習離不開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過學生動手、動腦等親身的感受,才能透徹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學習數學要會讀、會聽、會想、會說、會寫,「會想」也就是會「思考」,教會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是數學教學成功的標志。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基本的思維方法,並在教學活動之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學生就一定能夠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另外,在教學中,進行思維方法訓練時一定要讓學生充分運用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只有讓小學生眼、耳、手、口、腦都用起來,思維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訓練。在思維訓練的同時,要注意強化求同、求異思維對比訓練。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思維活動,所以教學要創設間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行深層次的參與。在思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思維的方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
3.教給學生解決間題的方法解決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實踐活動,通過解題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教學實際內容讓學生逐步把握對應、假設、轉化、化歸、集合等數學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學會將生活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問題的解決而解決實際問題。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這方面實踐、探索,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與課外實際結合起來,學會發展,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4.教給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閱讀是獲得書本知識的基本方法。讓學生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就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教會學生閱讀數學課本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第一步,是養成良好數學閱讀習慣的關鍵一環。小學數學教學指導學生閱讀課本.
一是指導學生課前預習。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本,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先自學,看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課堂上帶著間題聽課。這里要注意的是,學生看書往往重結果輕過程,而我們應指導學生重點看過程。
二是課堂上看書。一般是新課之後,讓學生閱讀課本,給學生留有質疑的餘地。有時老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讓學生質疑,以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是課後閱讀課本。其目的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品味,如一些文字長或難記憶的概念,則需要學生加深理解。另外,課後學生還可以閱讀一些數學課外讀物』,以豐富自己釣知識。5.讓學生學會操作方法小學生數學概念、技能、算理、公式的形成都是藉助操作活動,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對照、比較、分析、概括而獲取的。當然,操作活動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佔有重要位置。正確、科學、有序、合理的操作,才能有效地促進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操作要有很強的目的性,操作是手段,是過程,不是目的,不是單純為操作而操作。教師要善於將學生操作這一外化行為內化為學生的理性認識,進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本質的理解,不斷形成和擴展他們的數學認知結構,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6.使學生形成質疑問難、敢於提問的好習慣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使學生敢於向老師提問,哪怕提出的問題不盡合理,甚至是異想天開的,教師也不要加以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們多思、多問,保護他們好問的積極性和熱情。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大家討論得到解決,會極大促進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另外,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尋找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有問題可想,有問題可問。問題一般在這樣幾個環節尋找:一是在知識的生長點上找;_
二是在知識的「怎麼樣」上找;三是在知識的「為什麼」上找;
四是在知識的歸納或分類上找;
五是在知識的作用方面找等等。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處處都可能存在問題,只要廣大小學生不斷產生疑問,不斷解決疑問,積極動腦思考,這樣的學習才會是既生動活潑又積極主動的,這樣的學習效果才能是最好的。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困生的發問,要鼓勵他們張開嘴巴,勇敢地發問。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小學生的數學素質普遍提高。7;教會學生整理知識脈絡,總結學習過程數學教學要重視數學聯系的教學,即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本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這樣有利於數學知識形成一個清晰的網路,有利於學生組建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
教學中,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回憶學習過程、總結學習。幫助學生把一些零散的知識納入一定的知識結構中去,以便發現規律,進而自覺地運用規律探索新知,進一步完善數學知識結構,增強其自主學習的精神和動力。8.教會學生進行數學交流數學交流就是要求學生通過聽覺、視覺、觸覺,以游戲、閱讀等方式來接受他人的數學思想,同時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數學思想以動作的、直觀的、口頭的或書面的、兒童語言的或數學語言的形式表述出來,與大家一起進行交流。教會學生進行數學交流就是要教會學生「會聽」數學、「會讀」數學、「會寫」數學、」會思考「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運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述數學對象,只有多交流、多討論,才能促進學生能力不斷提高,智力水平迅速發展。
二、數學學法指導的原則
1.自主性原則。學法指導應把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放在首位,注意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法指導的目在於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利用掌握的方法去主動獲取新知乃至去創造新知。因此,教師在學法指導時,應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己去吸取、借鑒、完善知識體系,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
2.滲透性原則。數學方法寓於數學知識之中,因此,教師應將學法指導寓於教學方法之中,教學既教知識又教方法,二者同步進行。
3.差異性原則。學生的數學基礎、個性特徵乃至學生情況等多種因素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學法指導時,要區別對待,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類指導。
4.操作性原則。為了便於學習和掌握,教師提出的學習指導要求要具體明確,具有一定的操作J性。大凡學習指導要求太繁、過簡或籠統含糊都不利於學生學習和掌握。5.整體性原則。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為了發揮學習指導的整體效應,各個學科應從不同的角度、側面,不同的層次、渠道全面進行學習指導滲透。如各個學科應「以學定教」,通過導人—新授—練習—小結—作業等滲透習方法,通過講授—提問—板書—答疑等提示、點撥、總結學習方法。
三、數學學法指導的途徑
1.講授指導。講授指導就是教師將自己掌握的學習數學的方法直接地講授給學生,然後讓學生照法去實踐。
2.滲透指導。這是教師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是在教師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傳授知識中指導方法,隨時滲透。讓學生既知道學習結果,又掌握學習過程,既懂學習步驟,又會學習技巧。
3.示範指導。學生掌握學法過程的規律告訴我們,有些學法僅靠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必要時教師要做示範,讓學生去效仿。
4.提示指導。這種指導方法要求教師在適當時機加以適當點撥、提示,學生便能抓住要點,迎刃而解。即在教師的點撥下,讓學生自己悟出道理,掌握方法。
5.交流指導。此指導就是教師組織指導學生總結、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方法,以達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之目的。這種方法有很多好處,首先通過總結與交流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通過總結與交流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學習方法;再者通過總結交流,更容易推廣他們的經驗。
6.歸納指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領悟到許多學習方法,但可能是不太系統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分析、歸納、總結,使學生的學法得到鞏固。我們認為,數學學法的研究要與數學的教學研究有機結合,教法的研究有助於學法的研究,學法的研究能促進教法的研究。研究任何一種數學教學都必須與學法研究緊密聯系,同步展開,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教法」為主導、「學法」為主體的相互依賴的辯證關系。我們要變教為學,著眼點是以學生思維和學習的進程、知識的發生過程來設計教學。

㈣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技巧

(一)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講述:教師向學生敘述、描繪事物和現象。
講解: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論證概念、原理、公式等。
講讀:教師利用教科書邊讀邊講。
以上三種方式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穿插結合地使用。
講授法的優點在於,可以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講授法的缺點在於,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
教師運用講授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教師講授的概念、原理、事實、觀點必須是正確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和教學。
2.講授要做到條理清楚、重點分明。講授邏輯清楚,學生才能夠理解清楚。
3.講究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水平直接決定著講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須不斷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首先要做到語言清晰、准確、精練,既邏輯嚴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動形象、富於感染力,這對於小學生尤其重要;再次,還應當注意語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講究抑揚頓挫。
4.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小學生的注意時間有限,在整節課中完全採用講授法很難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應當善於將講授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換使用,避免學生因長時間聽講出現疲勞和注意渙散現象。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談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談話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比較充分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對於學生智力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的鍛煉和提高。談話法的缺點在於,與講授法相比,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它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當學生人數較多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談話法經常與講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師運用談話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充分的准備。圍繞什麼內容進行談話?提出哪些問題?提問哪些學生?以及學生可能做出什麼樣的回答?怎樣通過進一步的提問引導學生?等等,教師都應當在事前周密考慮和安排。
2.談話要面向全體學生。盡管談話只能在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進行,教師還是可以通過努力吸引所有的學生。首先,談話的內容應當是能夠引起全體學生注意的、在教學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問題。其次,教師應當盡可能使得談話對象有代表性,比如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再次,在談話時適時加以適當的解釋、說明作為補充。
3.在談話結束時進行總結。在談話中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達得不夠准確、精練,因此在談話的最後階段,教師應當用規范和科學的表述對學生通過談話所獲得的知識加以概括總結,從而強化他們的收獲。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之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討論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
討論法的優點在於,年齡和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共同討論,容易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有助於他們聽取、比較、思考不同意見,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討論法能夠普遍而充分地給予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機會,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且有效地促進學生口頭語言能力的發展。討論法的缺點在於,受到學生知識經驗水平和能力發展的限制,容易出現討論流於形式或者脫離主題的情況,對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這需要教師加以注意。
教師運用討論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選好討論內容。首先,要選擇那些有討論價值的內容,一般來說,討論內容應當是教學內容中比較重要的事實、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選擇難度恰當的內容,一般來說,過於簡單或過於復雜的內容都不適當,前者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後者則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2.肯定學生各種意見的價值。對於未知的東西,任何意見都是有價值的。學生總是從自己的邏輯出發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種不同意見盡管可能離正確答案相去甚遠,但卻最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想法。教師不應當「裁判」,急於指出各種意見正確或錯誤,而要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充分的討論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以及為什麼對、為什麼錯。
3.善於引導。教師應當在學生討論時全面巡視、注意傾聽,善於捕捉討論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在討論遇到障礙、深入不下去時教師適當點撥,在討論脫離主題時加以提醒,在討論結束時幫助學生整理結論和答案,等等。這些對於討論法的運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各種練習,從而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實踐性學習。
練習法的優點在於,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各種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過練習形成、鞏固和提高的,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各種及時、集中的練習,能夠在這方面取得比較迅速的效果。
教師運用練習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進行練習,怎樣才是達到了練習的要求,使學生的練習具有目的性和自覺性,避免練習的盲目性和機械性。
2.指導正確的練習方法。教師要在練習之前講解和示範正確的練習方法,並且保證學生基本掌握,以便提高練習的效果。
3.合理安排練習步驟。教師應當使練習有計劃地進行,循序漸進。
4.科學掌握練習量。技能技巧的練習需要一定的練習量,但並不是越多越好,超過學生承受能力的練習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確定練習量。此外,一般來說,分散練習比過於集中的練習效果更好,將某種練習分成時間較短的幾次完成要比一次性安排更為科學。
5.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要使學生及時知道練習的結果,以便糾正錯誤和鞏固成績。
6.練習方式要多樣化。要防止單一、重復的練習方式,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將口頭的與書面的、記憶的與操作的、課內的與課外的……等不同方式結合使用。採取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可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提高練習的效果。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七)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五 )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六)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方法
學法指導應體現多層次多形式;通常有這樣幾種形式。
l、滲透指導
這是教師在課堂上見縫插針,隨時滲透。
2、講授指導
這是開設學法指導課,向學生直接講授學法知識。
3、交流指導
這是教師組織學生總結交流學習經驗,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4、點撥指導
這是學生在學習迷茫時,教師給以恰當點撥提示。
5、示範指導
有些方法僅靠教師講解是不夠的,必要時教師要做示範,讓學生效仿
小學數學學法指導
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我們認為小學數學學法指導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的學習方法是學法指導的基礎,也是一項重要的常規性工作。可以根據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方法的訓練途徑。比如,怎樣預習,怎樣聽課,怎樣記筆記,怎樣練習,怎樣做作業,怎樣復習小結等。針對每個環節的特點,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比如數學概念、算理、法則、公式等各類基礎知識的學法研究也屬於這個范疇。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讓他們學會數學的思維方法數學學習離不開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過學生動手、動腦等親身的感受,才能透徹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學習數學要會讀、會聽、會想、會說、會寫,「會想」也就是會「思考」,教會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是數學教學成功的標志。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基本的思維方法,並在教學活動之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學生就一定能夠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另外,在教學中,進行思維方法訓練時一定要讓學生充分運用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只有讓小學生眼、耳、手、口、腦都用起來,思維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訓練。在思維訓練的同時,要注意強化求同、求異思維對比訓練。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思維活動,所以教學要創設間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行深層次的參與。在思維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思維的方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
3.教給學生解決間題的方法解決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實踐活動,通過解題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教學實際內容讓學生逐步把握對應、假設、轉化、化歸、集合等數學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學會將生活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問題的解決而解決實際問題。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這方面實踐、探索,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與課外實際結合起來,學會發展,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4.教給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閱讀是獲得書本知識的基本方法。讓學生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就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教會學生閱讀數學課本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第一步,是養成良好數學閱讀習慣的關鍵一環。
小學數學教學指導學生閱讀課本.
一是指導學生課前預習。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本,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先自學,看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課堂上帶著間題聽課。這里要注意的是,學生看書往往重結果輕過程,而我們應指導學生重點看過程。
二是課堂上看書。一般是新課之後,讓學生閱讀課本,給學生留有質疑的餘地。有時老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讓學生質疑,以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是課後閱讀課本。其目的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品味,如一些文字長或難記憶的概念,則需要學生加深理解。另外,課後學生還可以閱讀一些數學課外讀物』,以豐富自己釣知識。5.讓學生學會操作方法小學生數學概念、技能、算理、公式的形成都是藉助操作活動,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對照、比較、分析、概括而獲取的。當然,操作活動在小學數學學習中佔有重要位置。正確、科學、有序、合理的操作,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操作要有很強的目的性,操作是手段,是過程,不是目的,不是單純為操作而操作。教師要善於將學生操作這一外化行為內化為學生的理性認識,進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本質的理解,不斷形成和擴展他們的數學認知結構,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6.使學生形成質疑問難、敢於提問的好習慣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使學生敢於向老師提問,哪怕提出的問題不盡合理,甚至是異想天開的,教師也不要加以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們多思、多問,保護他們好問的積極性和熱情。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大家討論得到解決,會極大促進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另外,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尋找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有問題可想,有問題可問。問題一般在這樣幾個環節尋找:一是在知識的生長點上找;_
二是在知識的「怎麼樣」上找;
三是在知識的「為什麼」上找;
四是在知識的歸納或分類上找;
五是在知識的作用方面找等等。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處處都可能存在問題,只要廣大小學生不斷產生疑問,不斷解決疑問,積極動腦思考,這樣的學習才會是既生動活潑又積極主動的,這樣的學習效果才能是最好的。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困生的發問,要鼓勵他們張開嘴巴,勇敢地發問。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小學生的數學素質普遍提高。7;教會學生整理知識脈絡,總結學習過程數學教學要重視數學聯系的教學,即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本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這樣有利於數學知識形成一個清晰的網

㈤ 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目前,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

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5、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6、 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 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伯的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並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7、實習法(或稱實習作業法)

實習法是學生 在教師紐上,利用一定 實習場所,參加一定實習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關的直接知識,或驗證間接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發展趨勢

第一、以開發學生的智力為出發點,力求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最佳結合。

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而小學數學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最基礎學科。因此,開發學生的智力,就當然地成為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時代特色與發展趨勢。

我國近幾年來強調在教學中發展學生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性。強調開發智力的重要性的同時,並不否定傳授知識的必要性。例如,美國恩德希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倡使用有引導的發現法之後指出,概念的名稱、如何列方程、如何使用豎式解問題等還需要教師講授給學生,在學生發現概念和作出一般概括後,還要適當使用講解法指出其特點,探討其細節。前蘇聯莫羅等著《小學數學教學法》中強調:「對那些能夠促進調動學生認識活動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要給予更大的注意,同時也應當合理地評價那些跟教師以形成的形式傳授知識有關的方法(口頭講解等)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作者還把講解法加以改革,使它更富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特別是在如何挖掘教材內在的智力因素、在日常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並進行系統的思維訓練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並正朝著建立小學數學思維訓練的有序而努力。

第二.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力求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傳統的教學論,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與此相適應,提倡教學時採用講授法。如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中明確地說:「在教學過程中,講授起主導的作用。」而現代教學論則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例如,布魯納把兒童看做「主動參加知識獲取的人」,教師是「主要輔導者」。看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看他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研究教學方法,不再是僅僅研究教師講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引導學生學習、探索的方法。

上述這一基本觀點,反映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一是重視啟發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探索數學知識,建立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去,從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二是更多地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數學。

兒童要形成一種新的智力活動,需要他們的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去認識和研究事物本身,而不是單純地聽取別人對事物的觀察敘述。早在1976年第三屆國際數學教育會議上就曾提出,要通過各種活動,如畫圖、操作、製作、調查、搜集周圍的數學材料等,來開展教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4年又專門召開了亞太地區發展教學研究的討論會。會議認為,使用可以操作的教學材料,便於兒童想像所學的數學的真實情景,使兒童獲得探究概念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機會。所以藉助具體、半具體的教學材料來研究數學概念和原理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同時也為數學教育從教數學向數學發展提供了條件。

第三,開發非智力因素,力求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同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開發學生的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注意力),必須對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習慣等)實行全方位的總動員和全面開發。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認為:「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與其說是靠多次的重復,不如說是理解,靠內部的誘因,靠學生的情緒狀態而達到的。」他還斷言:「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廣大教師深刻領會教改的精神,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他們舉辦讓學生動手操作、趣題妙解,數學游戲、競賽性練習等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興趣盎然地學習。特別是有些教師注意引導、點撥,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教學過程的結果,體驗到成功的歡樂,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由此變成他們努力學習的動力。可以說,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正沿著「苦學—樂學—會學」的道路發展。

第四.努力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力求教學高效率。

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必然要求社會各行各業必須講求效率。同樣,教學也必須講求效率,這是現代化社會對教學的要求,也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

由於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引入教學論的研究。有人把教學過程看做是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一個信息傳輸和交換的系統,研究對教學過程進行最佳控制,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近幾年來,在我國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問題,是人們議論比較多的話題。為此,國家教委專門作出減輕學生負擔的規定。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小學教師予以充分重視,並採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其根源在於:低效高耗的教學過程,課堂上的時間全部被教師所佔,學生沒有練習的時間,教師把作業留到課後,並且作業是簡單重復的多,富於啟發開智的少,這樣就使學習變成了一種枯燥的活動,學生失去了興趣。學生一旦沒有了興趣,對這門學科的學習也就成了他們的負擔。因此,在現實情況下,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問題,主要應該從改進教學方法方面來認識,提高教學效果。而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潛力應當從改進每一節課的質量上來找。

第五.強調多種方法的交叉和互相配合,重視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傳統的教學往往採用固定的教學方法,形成一種模式。現代教學論有了較大的改變。由於教學方法的增多,對教學方法的本質研究日益深入,廣大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沒有一種萬能的教學方法。1983年亞太地區教育規劃討論會的報告中指出:「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教所有的學生和所有的教學內容。」巴班斯基說:「有關最優地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概念永遠是具體的(不是包羅萬象的)。那些對於一些條件來說是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在另一專題、另一學習形式來說就可能不適用的。」美國C·芮代瑟在《小學數學教學》一書中也強調,教學方法因數學課題、所教的兒童以及教師的風格有不同;教學方法也不是「單一的」,可以有不同的組合。

我國教育工作者強調「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強調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目前我國有一些教師正在開展同一課題多種方法的比較研究。積累這方面的教學經驗,對於充分認識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對於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選用教學方法,都是有益處的。

另外,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互相配合,特別要重視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形、聲、光結合起來,生動、形象、鮮明、感染力強,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原理,通過結合形象的畫面來講解,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這是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的。

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把視聽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它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難以使學生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在短時間內有聲有色地呈現出來。這樣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開闊認知領域,擴大學生的視野。

特別需要重視的是,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適應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小學數學教材要滲透集合、函數、統計等現代數學思想,單靠教師的講解,學生接受起來是有困難的。這就必須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採用模像直觀,從發展變化的情景中使學生領會到現代數學思想。

實踐證明,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是一項重要內容。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正確處理好改革與繼承、借鑒的關系,聯系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實際,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實驗和總結經驗,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體系而努力。

㈥ 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教學改革必然涉及兩個方面:教學理念的改變與教學策略的革新。本文結合自己教學實際談談對教學改革的理解。 一、改進師生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溝通的形式是制度化了的形式:以教師為中心、以講台為中心。教與學的關系不是教師與學生的平等關系,而是指導與被指導、命令與服從的關系,這種關系滲透著教師的權威,即在教學形態里教師是權威的代言人,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新《數學課程標准》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新標准揭示出教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活動的教與學不僅形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關系,也形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等多重的網狀關系,而教學就是在這種網狀關系中進行的。現實的教學分析表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是交互主體性的夥伴關系,教學過程既不是單純的學生,也不是單純的教師。教師和學生是教或學的中心人物。怎樣改進師生之間的關系以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第一要注重同學生的交往。教學中應有互動、協調的師生關系。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教學,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都具有獨立人格價值,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和表達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徑是交往。如果師生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著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將嚴重剝奪學生的自主權,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摧殘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將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怨恨和抵觸情緒,師生關系將經常處於沖突和對立之中。改變師生關系因此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讓學生體會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顯;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種分享理解。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換。 第二在教學中要改進評價方法,使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所提高,學習更有自信心。《數學課程標准》提出:「對教學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評價中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又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既重視學生在評定中的個性化,反應方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倡導讓學生在評定中學會合作與交流;評定的功能由側重甄轉向側重發展。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對《生活中的圖形》一章的學習評價可分幾個方面進行:上課回答問題的情況;在家折疊與展開圖形的情況(可由學生評比);小組討論時的發言;書面測試;作業情況;以及同老師的談話等等。 第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在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教師要及時了解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並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改變教學形式,重視數學活動。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一支粉筆和一張講台,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聽,很少有數學活動進行,而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活動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當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從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促進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解決總是的能力,學會學習,進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與態度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我認為數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 動手做實驗 觀察記錄 解釋討論 得出結論 表達陳述。具體地說,在開展這一活動時,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學生觀察一個物體或一種現象,或者操作某些學具。第二,學生在研究所觀察的物體或現象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與同伴進行討論和交流,以彌補他們在單純的觀察和操作中的不足。第三,老師按一定的順序給學生們推薦活動,學生可從中作出選擇並實施這些活動,學生在選擇中有較強的自主性。第四,這一活動可以以課內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學生每周至少花兩個小時進行同一主題的活動,並保證這些活動在整個學習進程中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第五,孩子們每個人都記錄活動過程。學生通過這一活動逐漸學會操作,同時加強並鞏固口頭和書表達能力。例如在北師大實驗教材〈展開與折疊〉一節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動手操將學具中的平面圖形折疊成幾何體,然後觀察討論所折疊的圖形的形狀(柱體),學生回答問題非常涌躍能得出以下幾種結論:上下兩個面是平面,上下兩個面互相平行,上下兩個多邊形的邊數相同,側面的個數同多邊形的邊數相同,側面都是長方形等等,他們所回答的問題基本上都比較准確,同學之間能互相補充互相完善;然後再讓學生先想像將柱體展開會得到什麼樣的圖形,再動手操作,同自己想像的結論進行比較,最後回想一下操作的過程。這樣利於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的重要環節;最後讓學生總結直稜柱的概念及其展開圖。 教與學的方式的改變,要求教師不斷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不再以知識形態來呈現,而是以行為的方式來呈現;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探索,以適應課程改革地需要。

㈦ 數學課哪些教學方法好

一、明確教學的指導思想
要上好數學課,首先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正確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1.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活動,情感傳遞活動,興趣、意志、習慣、行為的展現活動,以及思維活動都是數學活動,其中思維活動支配著其它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因此,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也可以說是數學思維的教學。
2.課堂教學的宗旨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完成教學向自學的過渡。要提高學生的素質,最重要的是培養其自學能力。教師必須清楚,課堂教學不只是教知識、教理論,更重要的是教思想,教學法。為此,就要把過去那種教師單純解釋教材,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中學習知識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與教材直接發生關系,從教材中獲取知識,教師作必要的引導、輔導、講評工作的開放式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轉變,學生從接受知識變為獨立加工獲取知識,教師從知識授體變為學生消化教材的積極指導者。
3.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宗旨決定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
首先,要克服「離開了老師,學生就學不到知識」的傳統思想,樹立在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及時點撥,適當引導,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向導,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的教學觀念。
其次,要克服僵化的、照本宣科式教學模式。數學教學不只讓學生記住概念、定理、法則、公式等,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學揭示定理的發生、發展過程,從中學習數學思想與方法。比如,講「三角形中位線」,就可以滲透類比的數學思想和遷移的方法,讓學生探索四邊形邊、中點連線組成什麼圖形?對角線被交點所分四線段又組成什麼圖形?等等。這樣,不僅教給了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教給了他們類比的方法,培養了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二、優化數學學習過程,改善課堂結構
1.優化學習過程。優化學習過程,就是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問、聽、練,成功而有效地自學。自學能力是一種獨立獲取知識、多層次的綜合能力,其中閱讀能力是基礎,思維能力是核心,創造能力是最高目標。所以,教師必須從以下幾方面施教。
(1)教會學生閱讀。數學知識的獲取離不開閱讀,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數學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的聽、讀、說、寫、用、譯等幾個環節的反復練習與訓練,做到拾級升高,使他們遇到問題能夠敏銳洞察,准確判斷,靈活處理。
(2)教會學生整理。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搞清知識的來龍去脈、經緯聯系,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並通過對知識邏輯結構和相應的研究方法的整理,能夠善於把新知識和研究方法有效地納入到原有的認識結構中,使書越讀越保
(3)教會學生遷移。遷移就是一種學習情境對另一種學習情境的影響,如果這種影響是積極的,則為正遷移,否則便是負遷移。如「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研究思想、方法,完全可以遷移到「角的平分線上」,「線段兩端點」對應「角的兩邊」,「垂直平分線」對應「角的平分線」,讓學生總結角平分線定理、性質定理。認真培養學生學得一點知識,會類比另一類知識;學會解一個問題,能夠解一類問題,真正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會學生認知評價。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及時反饋,進行自我評比、相互評價。如解方程x+x-2=2,學生中將會出現平方法、分解因式法、根式定義法。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三種方法的優劣,可以從中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5)教會學生比較。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既能加深對概念、定義、定理、公式等的理解,還能通過辨析對與錯、好與劣、快與慢,對自己的思維成果進行評價,使思維更加活躍,更加深刻。
(6)教會學生探索。探索可以使知識進一步深化,探索是創造的鑰匙。因此,教師必須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勇敢實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與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創造性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2.改善課堂結構。改善課堂結構就是進一步調整、充實、完善與優化教學過程相適應的教學要素。譬如,大綱與教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
(1)鑽研教材。教師只有準確地把握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邏輯性,才能高屋建瓴,面對各種問題能夠敏銳洞察,准確判斷,隨機應變。只有吃透了教材,對學生才能巧妙地啟發,准確而精闢地點撥,及時地導向、制約和調控。
(2)教學形式多樣化。班級授課制符合我國國情,符合學生心理、生理水平。但同一班的學生智力水平、非智力水平、思維能力畢竟有差異。所以教學中不必採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可根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則,選講例題、留作業保底而不封頂,既注意群體活動,又考慮個體活動,既照顧全體,又兼顧兩頭,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3)貫徹啟發式原則。不管採用什麼教學方法,教學中始終都要貫徹啟發式原則。一定要克服「啟發就是提問」的錯誤觀念,努力從誘導學生的積極思維入手,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要少講精練,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密切聯系實際,增強應用意識;把數學思想與方法的傳授放在首位;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充分調動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學會、會學,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索。
(4)在「議論」中求發展。數學能力的形式,不但要聽、要看,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平等競爭、熱烈討論的和諧氣氛,促使他們去想、去說、去做,相互啟發,互相鼓勵,共同提高。議論要以自學為基礎,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教師引導要有針對性、目的性,重點突出,還要准確把握議論內容的深淺,要論得起來,議有餘味。培養學生認真嚴肅的科學態度和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
三、通過教學科研,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說過:「教師不僅要進行教學工作,而且還要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創新的工作。」我們要鼓勵中學教師搞教學科研,以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育效果。
1.教學科研是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主要途徑。常言道:「要給人一口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說明要教給學生完備的知識,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只有那些勇於探索,善於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在教學中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學的教師,才能有較高的知識水平、理論水平,才能具備較優的知識結構和較新的教學觀念。
2.時代要求每一位教師進行教學科研。21世紀是計算機時代,21世紀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賴於高新科學技術和高素質人才,數學是科學技術的基礎,中小學數學教育又是夯實基礎的奠基工程。因此,培養跨世紀的高素質人才,也是數學教育的迫切任務之一。時代的這一特點,要求每一個數學教師必須深入地進行教學科研,以此首先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適應時代對數學素質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各類人才的需要。
四、提高講授的藝術性
不同的課堂講授有不同的教學效果,只有當它具有表演性、創造性、審美性、情感性和征服性時,才如同藝術一樣感人肺腑,促人奮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數學美是講授藝術魅力的重要源泉。數學學科具有其它學科無法與之相比的簡單美、統一美、和諧美、對稱美、奇異美等。教師通過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數學的這些內在美,則是講授魅力的本質。如,教材中,對一元二次方程ax+bx+c=0配方過程為:x2+bax+ca=0,x+b2a2=b2-4ac4a2,當b2-4ac≥0時,x+b2a=±b2-4ac4a2=±b2-4ac2a(1)這里易造成誤解4a2=2a!如果按下面的方法配方,效果截然不同。兩邊同乘以4a得4a2x2+4abx+4ac=0,有(2ax+b)2=b2-4ac(2)當b2-4ac≥0時,可解得x1,2=-b±b2-4ac2a後一種方法對(2)開方時避免了第一種方法的誤解,還說明b2-4ac是完全平方(2ax+b)2,展示了數學的內在美。這個例子也說明,奉獻真理的講授不一定是藝術的講授,無藝術的講授算不上好的講授。
2.演、說技巧是發揮講授藝術的核心。演,是指手勢、動作、表情、眼神、姿態、實物、板書等無聲語言;說,是指有聲語言,它們是講授藝術的兩種主要形式。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能夠利用有聲語言來吸引學生,用語言的抑揚頓挫啟發思維,點撥疑難,還善於抓住動作運用技巧、教具運用技巧、表情運用技巧、板書運用技巧來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一會兒「山窮水頸,一會兒「柳暗花明」,一會兒比喻,一會兒暗示,以奇引趣,以趣解疑,充分發掘學生的最大潛能。

㈧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教學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將新課改的理念落實到中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得到充分、有效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當前數學課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親身經歷幾年新課改,我深深體會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習熱情使自己的每一堂課都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接受,這對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在幾年的中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所採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一、安排學生每周數學周記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同學們在數學學習當中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想像、反思自己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嘗試將語文學科中的作文引入數學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常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時也有失敗的懊惱。學生通過數學周記把學習數學的心理體驗,如滿足感、愉悅感、成就感等在周記中表達,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美妙的事。當然也鼓勵學生真實反映自己心理,讓學生的心理得到釋放。寫周記的目的一方面讓他們反思本周的學習情況,做到自己對這一周所學的東西了如指掌,並在接下來的一周通過此方法繼續加油刻苦學習。另一方面,學習上有一些問題的學生會在下周的學習中要求自己上課要認真,想方設法把落下的補上,爭取每周都有收獲,進步。習慣差的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收斂。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發現數學,研究數學,把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改變學生學數學的方式,拓寬學生的視野。
二、隨時與學生交流和溝通
教學關系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流和溝通。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流,沒有溝通,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流發生的"教學"是假教學。因此每當上課前或下課後,我基本上都要與同學們聊聊天,讓他們覺得老師是真心與他們交流,慢慢地他們有時也喜歡把他們學習上的一些困難及時告訴我,讓我幫他們走出困境。
三、實施分層教學
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等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
我在教學中採用分類教學,分層指導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穩步地前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於問題我沒有急於告訴學生答案,讓他們在交流中掌握知識,在討論中提高能力。盡量讓學生發現問題、質疑問題、標新立異。實施分層教學,重要的是要優化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師生真誠友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真正了解學生心理,尊重學生個性,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的去學。再者,分層教學不僅使成績好的學生更優秀,更有發揮潛能的空間,而且也使基礎差的學生覺得有東西可學,一節課下來自己也有所收獲,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厭惡數學,也不會對數學產生畏懼的心理。這樣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使他們心理平衡,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培養學生學會質疑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一個勤於思考的人,總是善於發現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應從兒童的好奇、好問、求知慾強等特點出發,積極培養學生勤於思考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善於解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前提。我們知道,數學離不開概念,由概念又引申出性質,這些性質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現出來。對定理、公式少不了要進行邏輯推理論證,形成這些論證的理論需要思維過程。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於思考。對知識和方法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如:為什麼要形成這個概念?為什麼要導出這個性質?這個性質、定理、公式有什麼功能?如何應用?勤於思考的表現還在於對認知過程的不斷反思、回顧,不斷總結挫折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避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因此,課堂上要使學生樂於提問,教師就要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他們自覺地在學中問,在問中學。
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當前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老師把知識嚼爛了再喂給學生,光讓學生等吃「現成飯」,不讓學生自己去看書,自己去開動腦筋獲取知識,造成學生知識學得死,題目稍有變化就束手無策;具有嚴重的依賴性,離開老師,自己寸步難行。所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有重要意義的。課後作業和反饋練習、測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這一環節的教學,也有利於復習和鞏固舊課,還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完一節、一課、一單元後,讓學生動手歸納總結,要求學生盡量自己獨立完成,以便正確反饋教學效果,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把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教師通過經常合理、有效的練習活動來強化,並要適時檢驗其自學效果。同時要求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認真思考,先復習,再作業,注意審題,獨立完成作業,反復驗證和願意請求教師或同學答疑等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逐漸地形成具有綜合特點的自學習慣。
總之,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要安排學生每周寫一次數學周記、隨時與學生交流和勾通、分層教學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培養學生學會質疑及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而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㈨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㈩ 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數學作為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和連續性的學科,是每個小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小學數學重點是基礎知識的掌握基和學習,學習數學的標准就是能夠對該學籍范圍內的題目進行正確的解答.考察公式概念是小學數學重點要掌握的知識,下面這幾個學習方法帶你學好數學.

(同學們開講)

學習小學數學重點就是注重學習的方法,但是也需要學生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勤學多問不恥下問是學習的良好態度,他們會把你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掌握好學習方法,你會對每一天的新知識充滿興趣.

閱讀全文

與數學教學方法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數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中課件 瀏覽:424
麻將席去蟎蟲的最簡單方法 瀏覽:929
如何做到退熱的方法 瀏覽:698
上海核桃粉芝麻的食用方法 瀏覽:553
如何判斷直男最好方法 瀏覽:971
蘋果7手機許可權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7
心理分析方法的咨詢目標 瀏覽:530
如何治好胃病方法 瀏覽:590
羅漢百合種植方法 瀏覽:329
肩胛肌放鬆訓練方法 瀏覽:248
營養口感訓練方法 瀏覽:792
如何評價生物樣品的分析方法 瀏覽:145
畫圖技巧和方法 瀏覽:641
塑封機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172
痛經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瀏覽:483
斑圖片與治療方法 瀏覽:647
臀肌強化訓練方法 瀏覽:823
底卡骨痛的鍛煉方法 瀏覽:330
治療失眠有那些方法 瀏覽:862
線槽燈頂安裝方法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