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初中寫作人物描寫方法課題研究

初中寫作人物描寫方法課題研究

發布時間:2022-09-06 16:58:16

㈠ 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描寫人物的方法匯總如下

1、肖像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3、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

4、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㈡ 七年級下學期人物描寫作文訓練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外貌、神態描寫的作用。

2.學習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

3.掌握運用人物外貌描寫和神態描寫的方法來體現人物的個性。

【教學重點】

1.了解人物外貌、神態描寫的作用。

2.學習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

【教學難點】

運用人物外貌描寫和神態描寫的方法來體現人物的個性。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們步履匆匆,擦肩而過,一張張鮮活各異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們面前閃現。那麼如何去將一張張繽紛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恆的一瞬呢?畫家可以用顏料去畫,攝影師可以用相機去拍,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筆去描繪。

俗語說:「畫人畫虎,難畫皮。」意思是說,無論畫人還是畫虎,要畫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較容易的,但要畫出虎和人的內在精神卻不太容易。那麼,如何才能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呢?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人物描寫的三個方面」會告訴你一些可行的辦法。

板書課題:人物外貌、神態的描寫

二、介紹人物外貌、神態描寫的相關概念。

1.什麼是人物外貌、神態的描寫?

2.人物外貌、神態的描寫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三、人物外貌、神態描寫三個方面。

導入:觀察、思考:

1.你覺得照片中老人的身份是什麼?為什麼你這樣認為?

2.攝影師有意把人物的身軀、衣飾等技術處理掉了,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

第一方面:抓住特徵

1.相貌是千差萬別的,並且是時刻在變化著的。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就要選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與性格的特徵,捕捉最能表現人物內心情感與個性特徵的瞬間畫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2.教師可以結合外祖母、魯迅外貌特徵進行講解。(兩篇課文各抓住了外祖母和魯迅的什麼特徵來寫的?)

3.教師舉例說明。

客人男性,年過半百,瘦削,白凈,臉上皺紋不很多,卻深,尤其額上和眼角的幾道,足似刀刻。一頭黑白相間的花發,鬢角卻全白了,白得扎眼。

點評:年事稍長皺紋卻似刀刻,可見其蹉跎半生歷盡風雨,臉上印滿了歲月的滄桑。

第二方面:善用比喻

1.在眾多的修辭手法中,比喻是修辭大花園中一朵靚麗的奇葩。巧妙精確的比喻會讓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膀,流轉出絢麗的旋律。在人物描寫中,許多大作家的大手筆都是善用比喻的典範,很值得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學習借鑒。

2.借鑒實例

神學院里有一個可惡的神父盡找我麻煩。他有一頭平滑而油亮的黑發,麵包顏色的面孔,水牛般的聲音,貓頭鷹似的眼睛,胡須好像野豬鬃,微笑中帶有惡意的諷刺,四肢一動好像木偶人。他那討厭的名字我忘記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卻始終留在我的記憶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慄。

教師點評:通過一系列的比喻來寫出他的可惡

第三方面:側面襯托

1.引:以上我們所用的都是直接描寫的手法,抓住了特點讓人感到貼切逼真,比喻的點綴則讓人遐思無限,各有獨到之處。但我們能否把鏡頭移開對准他人或他物,讓外界事物充當最佳配角,以期達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至高境界呢?

2.借鑒實例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教師提問選段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羅敷的美麗的?

四、結束語:

1.總結寫好一個人的肖像當然不止以上幾種方法。具體操作時有時是多種方法並舉,選取哪一種方法描寫還需視個人喜好和具體需要而定。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去發現、總結並創新,才會達到寫好寫活寫絕的最終目的。只要勤練不輟,寫至佳境自然就會妙筆生花,意趣橫生。

2.課堂練習 展示趙本山的漫畫圖,讓學生嘗試用剛才掌握的方法來對人物進行外貌描述,比一比誰的描述最准確。

五、作業。

以《我班的一位 任課老師》為題,寫出某一位任課老師的外貌、神態特徵。

㈢ 人物描寫方法有哪些

物描寫的基本方法有五種: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在寫作中恰當地運用人物描寫方法,可以把人物描寫得更生活形象,更鮮活具體,使人物躍然紙上,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現代文閱讀理解中,准確地判斷各種人物描寫方法,合理地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也將給學生的考試加分。

本文依然結合初中語文教材中經典篇目,結合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語段,分析各種人物描寫方法的表達效果。

答題方式:判斷方法+概括內容+分析表達效果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比如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對於孔乙己的外貌描寫是這樣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這段外貌描寫,先概括了孔乙己的形象特點:「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然後細致描寫他的身材,臉色,衣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蒼老、懶惰、常常受傷、生活艱難的孔乙己。

2.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比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的這段描寫:「每天他下班回來,我們在門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頭後面抱起弟弟,經過自來水龍頭,拿起灌滿了水的噴水壺,唱著歌兒走到後院來。他回家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澆花。那時太陽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著涼爽的風,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雞妹妹的頭發上。」這段動作描寫,寫出了爸爸下班後推草帽,抱弟弟,拿水壺,唱這歌,澆花,摘朵花插到小女兒頭上的一系列動作,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愛生活愛孩子的父親形象。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比如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的一段語言描寫: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是下臂的血管,指著,向我和藹的說道: 「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 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後你要全照 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這里,藤野先生用親切和藹的語言講述解剖圖如何畫才是科學的,正確的,寫出了他對工作的嚴謹,對學生的負責和關心。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

㈣ 初中語文的藝術手法及寫作手法

以下是方法,要結合具體課文去理解: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開頭要引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製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情感,引起共鳴)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7、誇張:突出了……的本質特徵
8、對偶:句式整齊有節奏。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語言表達及運用
擴展題 形式有以下幾種 ①情景式擴展(據情景展開想像) ②添枝加葉式擴展(增加修飾限製成分) ③提供中心式擴展(圍繞中心進行擴展) ④ 補寫續寫式擴展。 要明確重點,辨明情景,分清語體展開想像,巧用修辭。打開思路,發散思維。
壓縮題 考查形式有:提煉觀點、概括觀點、組織導語、擬定標題等幾項內容。方法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①寫的是什麼物象或形象 ②事情的經過和結果怎樣 ③文章的思想脈絡怎樣 ④命題目的是什麼 可套用下列公式 ①:一級信息 (10字內) 誰+干什麼 ②二級信息(11——30)再加上是怎麼乾的 ③三級信息 再加上目的是什麼,結果如何 。要遵循以下原則:刪繁就簡,去次留主,重點信息不遺漏。
句式變換 形式有 ①長短(單復)句變換 ②主被動句變換 ③整散句變換 ④陳述反問設問句的變換 其中長句一般為單句,短句一般為復句。長句(單句)變短(復)句一般方法為先找出主幹並擺上,然後把修飾附帶成分再擺上,並使用相關的連屬詞使其通暢。短句變長句一般先確定主幹句,再把其他句子硬塞成定狀補。做完要檢查共有幾套主謂結構。散句變整句注意原則上可形成並列的成分,內部結構要保持一致(主謂對主謂搶救等)

㈤ 人物寫作的技巧和方法

作文技巧:人物描寫的四種方法

1.肖像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使用,避免行文死板。

3.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

㈥ 初中語文寫作技巧和方法

構思話題作文的主題

在話題作文的寫作中,首先要對給出的題目進行研讀,對所給的話題進行充分理解,在掌握題意的基礎上再進行寫作。在這個過程中,讀懂話題的中心思想尤為重要,需要不斷練習。一篇作文的主題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核心,寫作主題的確立對於整篇作文的寫作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構思的作文主題要有新意,並且符合話題要求,這對寫作經驗較少的初中生來說不容易,很多學生往往在確立主題時就跑題了。因此,在寫話題作文時,學生首先要理解話題的中心思想,並對作文的主題進行裁定,這也是整篇作文的靈魂。

構建話題作文的結構

話題作文寫作結構必須清晰,對於結構的設定也要明確,作文需要層次分明。合理的結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將作文主題表達得更加清晰。教師在寫作技巧的教學中,需要對作文結構構思進行指導,並要求學生構思的內容要陽光向上,在對同一事物進行描寫時,需要對其進行多層面的分析。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寫作技巧,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本中的寫作結構,做到熟能生巧。

例如,「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爭論,有時候,只是兩個人參與;有時候,則是數人參與。調動你的生活經驗,以《爭論》為題,寫一篇作文,描摹爭論中人們的不同表現。不少於500字。」

這是一個描寫人物特點的命題作文,如果學牛對作文結構不夠熟悉,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語文教科書中有人物描寫的文章,了解描寫人物應該怎樣進行分段,對人物應該從哪些角度進行描寫,這些寫作技巧都需要通過不斷的運用才能熟練。

對寫作范圍進行梳理

話題作文范圍較寬,寫作素材較多,例如,讓學生描寫一件難忘的事情,這件事情可以是開心的,也可以是難過的,還可以是感人的,這些都屬於難忘的事情。學生需要對話題進行認真研讀,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寫作。

例如,「你們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們或是「讀書迷」,知識豐富;或是「演說家」,善於表達;或是「大管家」,熱心集體事物;或是體育健將、樂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500字。」在這樣寫人敘事的作文中,將要描述任務的特點和事件逐一進行收集,然後一起進行梳理。

拓展思維,豐富文章內容

要想寫出一篇富有生命力的作文,作者必須拓展自身的寫作思維,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教師在話題作文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還要著重教會學生寫作思維的拓展,從所定的主題進行聯系,尋找更多寫作資料,充實文章的內容,從而吸引讀者。

例如,古代許多傑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勵過無數熱血青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讓多少老年人煥發青春,「怒發沖冠憑欄處」使人頓生殺敵報國之情……班上開一個古代風流詩文朗誦會,每人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文,力求聲情並茂地進行朗誦,從中感受風流人物的情懷。完成活動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以風流人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學生可以圍繞古代風流人物進行描寫,通過對古詩文的了解,聯想到詩人的情懷和處境,將風流人物的特色描繪得更加清晰。通過這樣的聯想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熟練地運用寫作技巧。

初中話題作文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練習寫作技巧和方法的重要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話題作文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寫出更好的文章。

㈦ 寫人作文方法步驟以及寫作技巧

寫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寫為主,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特點、性格、道德品質及思想感情。那麼如何將人物的作文寫到重點突出呢?

寫人物的作文步驟

1.分析內容,總結人物特點

通過分析解讀時間愛你中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神態以及環境的等來體會人物特點。抓住人物的言行舉止,體會人物的個性和品質,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2.抓關鍵字、詞、句,體會文章中心思想。

在閱讀寫人文章時,還要看一看作者是通過寫什麼事情來表現人物的,想一想所寫事情的側重點在哪裡,它對表現人物特點有什麼好處等等。另外,有些文章能夠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點、內心世界的桔子或詞語,閱讀時只要找到這些關鍵句子或詞語,就能比較容易領悟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寫的方法技巧如下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

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

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

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5、神態描寫

與外貌描寫是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優秀範文

「看」,遠處向我走來的那個高高的,微胖的,臉笑得像花一樣,高抬著胳膊,朝我揮手的,就是我可親可愛的奶奶,也是最愛我的奶奶。奶奶,在我家中,我對她的印象,就是對我姥爺百般順從,只要我姥爺一句話,奶奶二話不說,立即去干。

這樣的奶奶對我的關心也是無微不至,長大了的我,升上了初中,一周才回家一次,從來沒有離開奶奶這么長的時間,雖然大了,要自立自強,但高興過後難免有點傷心。終於,一周一次的周五來了,等待著這個周五,既開心又激動,周五似乎和我心有靈犀,一眨眼就到了放學的時刻,我這個「體育健將」可不是白叫的呦!

一下課,我就憑借我的大長腿,飛快地跑出教室,飛奔出學校,找到爸爸,坐上我的「坐騎」,飛回家中,奶奶總是在我回來的那一刻,第一個看見我,問我:「餓了嗎?」我總是點點頭,奶奶就捧著五顏六色的零食出來了,總是在天冷的時候,叫我多穿衣服,這就是對我關心的奶奶。

周五是我回家的日子,今天我一如既往的回家,往日臉上的笑容沒有了,奶奶看出了我的不開心,問我:「怎麼了?」我說出了事情的原委,是我和同學吵架了,奶奶一直在聽我訴說,替我出主意,安慰我,努力的哄我開心,幫我分憂煩心事,這時聽我說委屈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全家人中和我最親,能知道我的小心思,讀懂我的喜怒哀樂,偶爾也有拌嘴,一會兒,便笑著解決,這就是我的奶奶,對我關心的無微不至,聽我訴說煩心事,讀懂我喜怒哀樂的奶奶,我愛我的.奶奶。遠處又傳來「尚清,吃飯了」,我可親可愛的奶奶叫我吃飯了,拜拜,下回接著聊。

㈧ 初中語文的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寫作方法都有哪些

小學輔導小學作文有哪些描寫方法?小學作文是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檢測,一個學生只有將語文知識學好了,才能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認為或者是景物運用某種手法寫出來,那麼小學輔導作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綜合能力)

1.詳細描寫:使用了很多生動的、貼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豐富多彩的顏色和厚厚的塗抹.2.白色描述:用簡單的單詞,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圖像的特徵,並在幾個筆畫中勾畫出人物或事物.3.靜態描述:平面、靜態描述人物或場景.4.動態描述:寫靜態,或用擬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帶來的小學輔導作文描寫的方法,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借鑒和幫助的價值.

㈨ 試論中學生作文如何塑造典型人物的性格

中學生在遇到有關「塑造典型人物性格」方面題材作文時往往有些不知所措。如何引導學生寫出人物的真實、豐滿、生動有感情性?通過刻畫人物,如何表現人物思想、情感和個性?怎樣寫好一篇關於「典型人物性格」的文章?教師如何教給學生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這是本文要探究的一些問題。 生活是五彩繽紛。生活中的人更是千姿百態,要想寫好一個人物,把他寫活是件不是容易的事。怎樣才能把人物寫好呢? 敘述和描寫是寫好人物活動材料的主要表態方式。 記敘文是一種寫人、記事、寫景、抒情、狀物和詠物之類的文章。記敘文是中學生最常寫的一種文體。《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初中階段的學生應能寫一般的記敘文章,做到觀點正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記敘文雖以記敘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甚至議論。而描寫則指用生動的語言把人物的形態、動作或景物的狀態、特徵等具體細致地描繪出來。描寫按對象劃分大體又可分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大類。人物描寫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個性特點,描摹富於表現典型人物的性格和「以形傳神」。 人物描寫作為中學生習作的重點之一,在中學作文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認為教師在教學生學寫典型人物性格作文時,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的基本寫作能力。 據了解,平時學生作文常常簡單了事,有時就事論事,就人寫人,幾句話就寫完了一兩件事,再也沒法扯開去,思路閉塞,敘述膚淺,內容呆板空洞,結果寫出來的文章沒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內容比較平淡,不能感人。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對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不利。分析起來,這都是因為一開始許多學生都認為寫這類題材的文章太陌生,不知如何落筆,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時,如一開始就提出典型、性格、特徵等抽象名詞,勢必使學生感到作文神秘莫測,高不可攀,視為畏途。鑒此,應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我認為,教師可先讓學生口述作文,說出人們的一些眾多形象特點與不同表現之處,發揮學生對平時觀察人物的想像力,讓學生自由暢談後開始寫作,教師在潛移默化中指導學生作文。這樣一來,學生們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學習刻畫典型人物性格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通過刻畫人物,表現人物思想、情感和個性特徵,是寫好人物的關鍵。 (一)首先要選好寫人物的材料。對中學生的寫作基本要求不應過高,要以教材為憑借,寓思想教育和寫作訓練於講讀之中,使學生從教材中汲取養分,受到感染熏陶,學會觀察人物的性格、思維等,從而通過刻畫人物表現人物思想、情感和個性特徵。 1、作文源於生活,基於閱讀,成於思練。因此,作文教學既要依據教材有目的地進行寫作練習,又要指導學生廣泛開展課外閱讀。 人物的個性品質,精神風貌是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關於人物的活動素材,學生寫作時可以寫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也可以寫其中一個細節或其中一片斷。材料的選擇取決於是否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 2、對中學生來說寫人物的文章可多閱讀同齡人的同題類型的作文。但相當多的學生,除課本中選讀名篇外,對同齡人的佳作很少閱讀,不懂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應讓學生多閱讀一些寫人的記敘文,要把重點放在人物形象分析上。如學習《少年閏土》後,讓學生借鑒文中的肖像描寫學習刻畫人物,以本班同學為對象,舉辦「口述他是誰?」的描寫人物的活動。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口述描寫的對象外貌、衣著、神態等,但必須說出他的典型性格。另外課後還要求學生深入生活,從中發現身邊哪些人的性格是比較典型。 3、教師指導學生寫典型人物性格的文章不能單從訓練記敘方法入手,也不能單從訓練語言技巧入手,應該在訓練學生作文同時抓住「訓練學生學習記敘方法、語言技巧、觀察能力培養」方面相結合,抓住人物的典型,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把表現人物的材料,置身於生活現實中,把充滿人生矛盾的事件、情節細節、場景,在人物中表現出來,使讀者通過其形象去感受世界。 (二)學生在作文時,必須掌握寫典型人物性格的幾點原則與基本要求。 1、要把人物形象寫得真實、豐滿、生動、有感情。 (1)典型:是指事件的性質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是同類事物中的代表,有鮮明突出的個性特徵。 (2)典型人物的性格:是指用典型化的方法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有區別於其他人物的基本特徵,又能反映一定社會本質的某些方面,表現人的階級、或社會的共性的藝術形象。 二、要捕捉典型人物個性特徵必須以生動的形象從不同角度去體現人物的思想品格。 1、以「形」傳「神」,寫出人物的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世界上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人物的性格特徵可以用描寫這種表達方式來敘寫。外貌描寫又叫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容貌、神情、姿態、服飾的描寫。肖像描寫可以是靜態,也可以是動態,但要以「形」傳「神」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徵。 外貌描寫一般抓住幾個方面來寫,一是要突出人物的精神風貌,著重地描寫人物的個性特徵。客觀描寫要把外貌特點寫具體。要在動態中表現人物特點。 2、要用行動表現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往往是通過人物外部的行動透露出來的。行為動作是人物性格的具體表現。通過描寫人物的具體行動,可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3、以人物語言來描寫,敝開人物的內心心靈世界。 故事的敘述要為刻畫人物形象服務。因為事情總是人做出來的,而人的一言一行,總是受到自己的思想、個體、生活環境、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影響。 人物語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往往鮮明地體現著人物的性格特徵。人物語言的描寫,通常以對話的方式體現出來。學生在對話的描寫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力求顯示人物的性格。其次是要力求簡單。再次是人物的話語還要和表情、動作描寫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刻畫人物,語言描寫只是其中一種表達方法。學生在刻苦人物性格時,只有將語言描寫和人物在說話時的表情、動物等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 人物的內心活動是人物外部行為的依據。寫人不僅要寫好人物的外貌、語言、行為,還要刻畫人物的心理,這樣才能敝開人物的心靈世界,描寫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寫一般有獨白式、描述式和間接式幾種。描述式就是對人物心理客觀的描述,作者一般是以第三人物描述人物的心理。 4、應用多種描寫手法寫活人物。 具體方式可以用概括的手法,通過對人物歷史、性格、習慣、環境、社會關系的擇要描寫,給讀者一個總的印象,又可以運用細節描寫,使人物個性生動、血肉豐滿。細節描寫在文中的好處就是,使人物真實具體,寫出來的形象逼真,個性鮮活,包孕豐富,是表現人物個性,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重要內容和有效的描寫人物典型的手段。

㈩ 誰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課題研究計劃和結題報告

探》結題報告
第六中學《初中生作文創新教學初探》課題組
為了探索作文教學的新路子,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情感水平,並以文載道,鍛塑人格,使生活與作文優化互補,自2001年9月以來,我校以《初中生作文創新教學初探》為研究課題,取得了具有實質性的研究成果.現報告如下: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1,時代的需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教育,創新教學,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師的時代責任,是培養時代的新型人才的前提.創新作文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活動,是培養時代的新型人 的重要手段.
新課程標準的需要
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有創意的表達".這就為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作文就是擺在師生面前的重要課題,創新作文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的實踐活動,創新作文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創意表達的重要措施.
作文教學的現狀
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最好形式.但是,由於教育觀念的相對滯後,教學思維的定勢化,作文教學無本可依,無章可循,盲目性,隨意性很大,即便是教師講作文,也是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致使學生的創作個性無法張揚,作文效果差,作文的語言表述能力低下.
我校的語文教師,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但如何突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應試作文教學模式的難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我們意識到突破那種封閉,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與價值觀,按照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已勢在必行.我們也為此進行了很多努力,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作文教學體系.同時,我們也看到:抓好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創新理念,創新要求,創新實踐的訓練和研究,符合時代對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因此,我們把《初中生創新作文教學初探》作為我校研究的課題.
我們希望通過開拓寫作教學的空間,開發寫作教學的資源,培養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建立完整的作文教學體系,同時提升我校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改善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
二,課題的概念界定
我們的作文創新教學以素材積累為基礎,以能力訓練為核心,以作文評價為動力,通過構建創新素材積累體系使學生學會創新素材積累的方法,通過構建創新能力訓練體系使學生學會有創意的表達方式,通過構建創新成果評價體系使學生學會創新評價的方法.鼓勵想像和幻想,鼓勵有創意的表達,力求達到《語文課程標准》上7―9年級學生作文要求和標准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構建創新素材積累體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常常為此苦惱.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要寫好作文,語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積累是基礎.只有厚積,才能薄發.中學生積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徑:
閱讀和摘記
這里的閱讀不僅僅是指語文課內的閱讀,主要還指大量的課外閱讀.只憑借語文課內的閱讀,是難以滿足積累語言材料的需要的.
首先要為學生創造大量閱讀的條件.每個班級都設立小圖書館(發動學生捐書,每學期用班費購買),每周安排1節課時間閱讀.此外,教師鼓勵學生購書或到圖書館借閱或上網查詢,學校還與張家港市青少年讀物發行中心聯系,到校設攤推薦好書,學校在學生自願的情況下征訂了《美文選粹》,《全國中學生優秀作文選》.解決了書源,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好書可看,在學生有書讀的情況下,要提高課外閱讀效率,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並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
看電視與上網
和讀書相比,電視與網路能讓學生更快,更有選擇性地接受到更多的,更新的信息.關鍵是老師和家長善於引導,較大程度地發揮電視的積極作用,避免它們的消極作用,要把看電視與看書,參觀,游戲等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各種積累互相聯系,更系統化,更容易記憶.
觀察日記
作文源於生活.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著不計其數的新鮮事,可惜,有些學生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材可寫的根源是不善於觀察.要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並隨時隨地用日記的形式表達出來,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師寫下水
作文讓學生寫什麼作文,老師先身體力行,與學生共嘗寫作甘苦,通過"下水文"正確認識到究竟如何去教學生寫作文,幫助學生開拓思路,培養組織材料的寫作能力,並且將作文寫好.
(二)構建創新能力訓練體系
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表達寫作能力.
1,舉辦徵文比賽.舉行各種各樣的徵文比賽,徵文比賽的結果公布,發獎品,同時擇優發表在校刊《浪花》上和《創新平台》.
2,舉行演講比賽.充分利用學校組織的演講活動,在班內或全校開展演講活動,鍛煉學生的說的能力.
3,舉行豐富多彩的課前2分鍾活動.課前兩分鍾,由學生主持,開展成語接龍,繞口令,猜謎語,講故事,腦筋急轉彎,即興演講等方式,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開展多樣化的寫作方式,給學生以廣闊的創作空間.
(1)用插圖進行片斷作文訓練.如《皇帝的新裝》《變色龍》兩篇文章,就可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依據課文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擴展充實,把插圖還原成富有個性特點的作文來.
(2)課本劇編寫.給學生講明劇本的一般寫法並提供名家名作,讓學生依照編寫.可以有自己的內容,語言依據原文適當更改,人物動作也可以適當誇張.
(3)仿照文章句式仿寫句子.這一方面的內容對仗句居多,主要讓學生在工整的句式,限定的字數中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力求使學生形成凝練,含蓄而又意味雋永的語言風格.
(4)自己編寫小品,快板,相聲等表現復雜的社會人生,抒發自己的愛憎情感,陶冶情操,培養健全人格.
(三)構建創新作文評價體系
1,新課程下的語文作文教學,要求對學生作文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作文學習和教師的作文教學,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而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所以,作文評價的標准也應順應這一時代的洪流,結合學生實際,追求人性化的評價.
(1)隨改隨批,給學生驚喜.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學生寫作成長的腳印,我們的評價標准應從學生的寫作過程中肯定學生,以及法學生的寫作熱情,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優秀作文,教師可利用課前兩三分鍾的時間在全班朗讀,時時給學生以驚喜.在朗讀作文的過程中,學生知道老師重視作文訓練而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寫出被朗誦作文的學生,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而更加勤奮,而其他的學生則心嚮往之.通過對作文的隨改隨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學生也對關注生活,感受身邊小事,表達情感從小處著筆等有了全面認識.
(2)當面評點,平等對話.克林伯格的"教學對話原理"指出:"在所有的教學之中,進行著最廣義的'對話'.……不管哪一種教學方式占支配地位,這種相互作用的對話是優秀教學的一種本質性的認識."這種理念同樣適合於作文評價.每一次作文批改要成為一次與學生的誠懇交流,在學生的心靈與情感上產生良好的影響.我們知道每個學生都有被別人重視的需要,學生在寫作上也是如此.教師不關注每個學生的寫作過程,勢必會有大部分學生對寫作文興味索然,所以教師把與學生的當面講評當作是一次與學生的平等的對話,先講作文中的可取之處,給學生以成就感,然後一一指出文章的不足之處.和風細雨以潤心田,每一次的當面評講都是學生前進的動力.
(3)發揮集體優勢,自改互改.在學生的作文中,我們可以窺見他們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和看法.有些學生在生活環境的影響下,對社會的看法非常偏激缺少辨證,有些學生小練筆馬虎對待缺少認真,還有些學生對陳舊老事一寫再寫缺少創新.讓學生自改互批,可以讓學生從高處來俯視自己或別人的作文.自改互改前講清作文評分標准,然後根據標准作評價,再自薦或推薦優秀作文.新《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並把自改提到重於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點的加油站,使學生的作文越做越快,越寫越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過程中體驗到寫作的快樂,從而讓他們往"非傾吐不可"的層面靠攏.自改互批的意義在於調動學生積極性,把學生修改文章作為提高作文能力的必要環節.
(4)讓評語精彩起來.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作文不但是作文能力的體現,也是其世界觀,按的集中體現.所以,教師的作文評語不但要在寫作方法上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要在小學生的道德品質,為人處世等諸多方面進行引導.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有低級和高級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客觀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教師要站在尊重,理解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評語中教師作為說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耐心的心靈交流,用一種清新,親切的語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自覺性,自信性和積極性,使每名學生都喜歡作文,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寫作水平.商榷式評語,留給學生思考的餘地,語氣溫和,容易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追究式評語,增強文章的真實性;肯定式評語,促進創新思維;對話式評語,提高自改能力;情感式評語,培養良好品質.
2,完善"社""站""刊"發揮課外作文興趣小組的優勢.
我校的"浪花文學杜"成立已十多年,我們以此為基地,各班(或年級)建立"詩社""文學社",不定期的開展作文競賽,演講辯論賽,詩歌朗誦會等活動,為學生興趣發展搭建平台.詩社,文學社定期出版刊物,發表學生創作的作品,為學生樹起同齡人,身邊人的標桿,讓學生感到寫作文並不難,別人行,我也行;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登台亮相.班級刊物力爭讓每位學生都有一篇作文"榜上有名",成為全體學生展示才情的大舞台,從而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整體提高.另外,學校還為學生的優秀作文編印了《創新平台》,為全校學生提供更廣闊的作文個性化以至人的個性發展的平台.
四,課題研究實施過程
課題方案確定之後,組織實施是關鍵.有序的操作可保證課題實施順利開展,精心的組織,嚴密的管理可保證課題高質量運行.我們堅持嚴格執行實驗方案和實驗計劃,明確各自目標,任務,要求課題組成員積極實踐,及時總結,積累資料,匯總,統計,分析.課題組成員每月上繳一份創新寫作課案,每學期在校內上一到兩節公開課,然後大家研討得失,及時總結,調整研究方案,工作策略.
學習理論,明確研究方向.
我們圍繞課題,首先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新課標理念,以及上網下載的有關"創新寫作"的文章和教改信息.統一思想,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提高理論和研究水平,確定研究方向,並將課題分解落實,讓每一個課題組人員都明確各自承擔的職責.為研究制定具體的課題研究方案提供了理論指導.
2,培養學生作文能力,提高學生的情意水平.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藝術再現或理性表達.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實行知情意的統一,不僅激起並滿足學生的認知要求,還激起並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重點突出在:
⑴,教學生作文,教學生做人.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積極投入各種有益的活動,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驗,用心思考,使他們在生活中增長見聞,豐富感受,產生傾吐慾望,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交流匯報,練習表達.
⑵,讓作文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需要.激發學生的作文熱情,課題組成員努力把作文的練與課內外活動統一起來,努力引導學生走向自然,接近社會,把觸角延伸到生活的廣闊領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從而主動訴諸於文字.
⑶,把作文變為學生的樂事.運用遷移規律,培養觀察作文的興趣;激發求知慾,引導學生一吐為快;改革課堂教學,根據學生情感特點,有的放矢地充實學生積極愉快的情緒生活;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課外寫作活動;改革作文評分,批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愉.
⑷,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鼓勵學生自由傾吐,表達真情實感,怎麼做,怎麼想的,就怎麼寫,不胡編亂造,不無病呻吟;引導學生根據自己表達的要求,選擇恰當的語匯和合理的表達方式,不生搬硬套,不機械模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舉辦活動,激發熱情.
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愛好,能力,素質等方面的培養,通過舉辦活動最能得到顯性的表現,鍛煉和檢驗,活動不僅激發作文教學者和受教育者的熱情,而且能留給他們永生難忘的記憶.比如各年級每學期舉行的"作文競賽",使學生在競爭中感受寫作的快樂.
養成習慣,內化素質.
課題組會同全校語文老師,對學生提出一些具體規定.
⑴規定每天做好兩件事:看電視新聞和"新聞透視",讀二張報紙;⑵每周必須做好三件小事:讀一本課外書(文藝的和科技的讀物),寫一篇練筆文章,學會唱一首歌.⑶每學期必須做好三件大事:參觀或遠足一次,參加一項社會實踐或有重大意義的活動,編訂一本習作手冊(個人或團體).
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拓寬知識視野,有不竭的寫作源泉乃至靈感,用良好的習慣內化素質.
5,積極參與新教育實驗的課題研究.
我校於2003年,積極參與在全市開展的新教育實驗的課題研究.在該項課題研究活動中,我們主動與市二中合作,力爭研究多出成果,在該領域有所突破.在研究的過程中,我校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扎實有效的推進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倡導全校師生共寫日記,日復一日,這一做法仍堅持不懈,師生在日記中表露真情,交流意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為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
通過研究與實驗,我校語文教師作文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2003年11月,課題組成員吳然,李鳳娟兩為老師在省示範初中課題匯報研討活動中向全市成功開設創新作文公開課《創新作文的立意》《電視與作文》,獲得好評; 2005年6月,我校被華中師范大學《語文教學與研究》雜志社授予"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教師在課題研究期間發表和獲獎的論文有十多篇.
2,促進了作文教學的優化.
教師吸取了過去單一的只重知識傳授,批改包辦代替而收效甚微的教訓,挖掘學生自己動手的潛能,注意將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情感體驗有機結合,系統地提出了"重視真實體驗和情感的表達",訓練學生"相信自己的作文一定能寫好"的心理素質,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綜合體現在初一,初二,初三各個階段,各個板塊的教學之中,從而確定了"學生是寫作的主體"這一全新的作文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強調寫真情實感,即:⑴,只定范圍不命題.改變過去命題作文假,大,空的現狀,讓學生有話好說,有話要說,鼓勵學生在一個范圍內,從生活中找素材,寫出真情;⑵,重視表達方式,但不限文體.指導學生學習作文,主要在於指導如何表情達意,根據不同內容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即敘述,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因此,在這五種表達方式上下功夫,作文訓練的同時更要鼓勵學生突破常用文體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鮮活的思想.⑶,不限篇幅和篇數.⑷強調寫真情實感,但不限於寫真人真事.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體驗主要從書本,報刊雜志和影視媒體獲得,過分強調寫真人真事,往往束縛住學生的手腳,不利於他們抒發真情實感,因此鼓勵學生寫詩歌,小說,童話,寓言等,藉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精神.
3,提高了學生的寫作素質.
通過構建創新素材積累體系,大大的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課剛剛起步時,大部分學生的閱讀水平還停留在漫畫階段.閱讀課上,總想借機說話,聊天.而現在,閱讀課成了學生每周盼望的課程,不允許任何老師隨便佔用.班級圖書館里的圖書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每逢長假,總有學生到老師那裡"走後門"――借書.
通過構建創新能力訓練體系,學生的作文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許多學生在各級作文比賽中獲獎.
通過構建創新作文評價體系,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以浪花文學社為基地,完善"社""站""刊"建設.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原初一年級的"作文列車",在走廊里展出學生的作文.初二年級的"揚帆"的刊物《揚帆》已出版三期,"雛鷹"文學社的刊物《豆寶閣》出版四期.上學期期末初二四班還成立了"凌雲軒""詩馨閣"詩社,並邀請吳然老師講《月色撩人――中國古詩的月亮情結》的專題課.
六,課題研究的啟發與思考
中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在相當程度上是由學生的寫作能力來體現的,因此必須把寫作教學放到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上來.事實上,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過程.由於應試教學的負面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不願傾注大力氣去全面認真研究並切實有效地抓好作文教學,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立竿見影"的應試方面.因此,從總體上看,學生的作文水平還是不能讓人滿意的.
作文教學改革,首先要改革就作文談作文的狹隘觀念.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程,這工程,遠遠超過"課堂教學"的范圍.寫作不只是文字表達的技巧與能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認識,道德修養與多種思維能力的問題.沒有較高的認識能力和道德素養,要把文章寫得有價值,有深度是不可能的,沒有敏銳的思維能力(包括觀察分析,綜合,感受,想像能力等等),也不可能寫出有血有肉內容豐富生動的文章.為此,我們必須擔負起培養和樹立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任務,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任務.指導學生以正確的人生態度去觀察感受社會生活,並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盡量擴大視野,關心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研究豐富的現實世界,並運用聯想,想像去提煉深化這些材料,使他們成為自己可以信手拈來的寫作材料.其次,要鼓勵學生關注人生,了解社會,樹立正確,崇高的理想,鮮明的是非觀念,養成誠實謙讓的品德,富有強烈的責任心,事業心,培養奮發向上熱愛生活,贊美生活的美好的心靈和心境.有了這些基本素質,學生就有了成才的基礎和動力,也就奠定了做好人寫好文章的堅實基礎.
總之,改革作文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有許許多多方面要重新認真研究,有許許多多事情要過細地去做,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附1:教師發表或獲獎論文一覽表
論文題目
作者
雜志或獲獎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
蘇永高
《教育現代化》2002,12
《寫出個性化的作文》
李鳳娟
《張家港日報》2003,6,18
初中創新作文初探
李鳳娟
2003省師陶杯二等獎
被動―主動
陸曉潔
2004市五優評比論文三等獎
還閱讀教學以本色
吳然
《教育現代化》2005,1
上好閱讀課文,培養閱讀能力
周靜珠
《教育現代化》2005,1
引導學生在三方面下功夫
吳然
《蘇州教育學刊》2005,8
作文三步曲
吳然
《教育現代化》2005,9
妙用排比 激活語言
吳然
《蘇州教育學刊》2005,10
名著閱讀,想說愛你不容易
李鳳娟
《基礎教育》2005,12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許國榮
作文指導二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李鳳娟
作文指導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薛芳
作文指導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吳然
作文指導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王紅霞
作文指導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姚祥林
作文指導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周曉華
作文指導三等獎
附2:學生在各級各類作文比賽中獲獎名單
作文賽事
作者
獲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俞蘭蘭
二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倪君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譚曄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康利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王鈺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趙馮葉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王曉雪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趙旭東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徐霞
三等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何佳
優秀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陸葉葉
優秀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趙麗君
優秀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張彩珠
優秀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錢蓓蓓
優秀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劉沙緣
優秀獎
第六屆"新世紀"杯全國作文競賽
許麗娟
優秀獎
江蘇省第一屆"中學生與社會"作文比賽
薛夢
張家港賽區特等獎
江蘇省第一屆"中學生與社會"作文比賽
陶海霞
張家港賽區一等獎
江蘇省第一屆"中學生與社會"作文比賽
郭燕萍
張家港賽區一等獎
江蘇省第二屆"中學生與社會"作文比賽
陶琦
張家港賽區二等獎
市"為了母親的微笑"徵文比賽
趙金花
一等獎
市"為了母親的微笑"徵文比賽
李芳芳
二等獎
市"為了母親的微笑"徵文比賽
金芳
二等獎
市"為了母親的微笑"徵文比賽
唐偉剛
三等獎
市"黨風楷模――周恩來"徵文比賽
錢蓓蓓
二等獎
市"黨風楷模――周恩來"徵文比賽
陶琦
二等獎
市"黨風楷模――周恩來"徵文比賽
陸強
三等獎
市第二屆中小學科技徵文比賽
趙金花
一等獎
市第二屆中小學科技徵文比賽
張茜
二等獎
市第二屆中小學科技徵文比賽
張春嵐
三等獎

閱讀全文

與初中寫作人物描寫方法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46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54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24
昂科威燒機油最簡單的修復方法 瀏覽:157
簡單小白菜種植方法 瀏覽:814
讓安卓手機出故障的方法 瀏覽:399
銅的顯微結構分析方法 瀏覽:758
繞組電阻檔的測量方法 瀏覽: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4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50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4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6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5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7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6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3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3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7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