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學方法的記憶口訣
記憶技巧:
培根首提出(首次指出應該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紐斯來實現(《大教學論》(1632)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巴特去規范(《普通教育學》(1806)標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范、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
康德大學講(最早在大學(1776,德國柯尼斯堡大學)里講授教育學這門課程)
洛克畫白板(代表作《教育漫畫》、白板說)
盧梭愛自然(代表作《愛彌兒》、自然主義教育)
裴斯要心理(教育學心理學化)
杜威來三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
2.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盧梭、洛克、誇美紐斯、福祿貝爾、裴斯泰洛齊、孟軻(孟子)
記憶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斷跌停,很多人賠洛,陳奕迅就站在盧子上唱福誇。
記憶技巧2:盧洛浮誇,太過苛求
3.教育目的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孔子、斯賓塞、塗爾干、孔德、赫爾巴特。
記憶技巧:雙孔特干澀
4.教學原則直觀性、啟發性、循序漸進性、因材施教、理論聯系實際、量力性原則
記憶技巧:直起弓,尋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當糧食。
5.德育方法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鍛煉法、陶冶法、品德評價法。
記憶技巧:淘寶在唯品會上講段(鍛)子,這給奇葩說起到了榜樣作用。
6.教學方法:
a..語言性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
b.直觀性教學方法:演示法、參觀法;
c.實踐性教學方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法;
d.研究性教學方法:討論法、發現法。
記憶技巧:動嘴(語言)、動眼(直觀)、動手(實踐)、動腦(研究)
動嘴:教授在講壇(談)讀書
動眼:眼饞(參)
動手:2次實戰演練
動腦:武王思考如何討伐(發)紂
7.外鑠論代表人物荀子、洛克、華生
記憶技巧:外出尋找落花生
8.內發論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爾遜、格塞爾、高爾頓、霍爾、董仲舒
記憶技巧:夢見佛給四個兒子
9.學校教育在影響人的發展上的獨特功能
a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范
b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c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d學校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記憶技巧:關鍵詞(規、加、即、延、特殊、個)快遞公司規定:加急快件不得延誤,必須滿足每個人的特殊需求。
⑵ 體育教學有什麼口訣
體育教育並沒有什麼口訣,全部體育教育都需求以人為本,一起也需求採用一些方法來發掘學生的潛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不能在做任何工作的時分都尋找所謂的口訣,這是一種走捷徑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教育的過程當中並不可取。
三、體育教育沒有任何口訣。正如我在上面所講的那樣,尋求所謂的口訣自身便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這些所謂的口訣看似能夠覆蓋很多教育內容,但其實屬於過度總結。體育教育一定要注重孩子們的基本狀況,一起也需求依據孩子們的不同狀況作出不同的調整。關於教師來說,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孩子們正確的練習動作,一起發掘孩子們的練習天分。
⑶ 十種常見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參觀教學法、練習法、任務驅動法、參觀教學法、現場指導法、探究研討法。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⑷ 小學二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與公式、法則、兒歌、口訣大全
一、二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讓學生動手操作學具,手腦協作,更有利於學生思考。我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小學二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
一、關愛學生,萌發興趣
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是校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對孩子們的學習與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尤其是差生,要及時幫助差生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使他們產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才能產生學習興趣。其次還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於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小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動手嘗試,產生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經常採用操作法和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一、二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讓學生動手操作學具,手腦協作,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如:在教學《比多比少的應用題》時,先讓全體學生拿出自己學具盒裡的小圓片,第一行擺紅色小圓片5個,第二行擺黃色小圓片7個,他們會很高興地拿出擺好,再讓學生把紅圓片與黃圓片一一對齊,這時教師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會說:紅色小圓片比黃色小圓片少2個,或者說黃色小圓片比紅色小圓片多2個,最後列出算式:7-5=2,這既表示第一種意思,又表示第二種意思。這樣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這類應用題,同時還培養了觀察能力、說話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解決問題,增進興趣
數學知識的生命在於應用,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的能力,激勵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發生在身邊的實際問題。如學了元、角、分的知識,就讓學生給家裡買生活用品、買菜等,讓他們思考怎樣找錢;學了利息知識,就鼓勵學生將自己的零花錢親自存入銀行,讓他們親身體驗利息、利率、本金等知識的實際計算。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為學生搭建學習的平台。
小學二年級數學公式、法則、兒歌、口訣大全
除法的豎式計算口訣和法則:
1、除號寫端正,數位要對齊,被除數裡面藏,除數對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訣試商,又快又准確;
3、有餘數除法口訣
一試:除數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
數,又比被除數小,上就是幾。
二乘:商和除數的積寫在被除數下面。
三減:被除數減去商和除數的積。
四比:余數和除數比,余數要比除數小。
有餘數的除法運用規律
運用有餘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問題時,有圖的要先看圖,明確題意,再找出相關信息進行計算,最後根據余數確定最終答案。
生活中的方向歌
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地圖中的方向歌
畫圖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讀數寫數要牢記
讀數要大寫,寫數要小寫,讀數寫數都從最高位起。
寫數時要注意,哪位有幾就寫幾,
沒有數時有「0」記;
讀書時,要牢記,末尾零,都捨去,
中間無論幾個零,讀出一個就可以。
比較數的大小法則兒歌
首先看,看數位,數位多的它就大;
數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
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
按規律,往下推,比較大小無所謂。
長度單位換算公式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00毫米 1m=1000mm
豎式計算加法法則
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滿十向百位
進1,得數的數位也要對齊。
豎式計算減法法則
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一,當十相加後
再減,借走的數位要減掉1後,再計
算。十位不夠減向百位借一,回來後
當十相加再做減法計算。
加減法驗算方法
(一般加法用減法驗算,減法用加法驗算,乘法用除法驗算,除法用乘法驗算)
加法: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乘法:乘數×乘數=積
一個乘數=積÷另一個乘數
除法: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圖形有關知識
1、角的大小與邊長無關,與兩條邊張
開的大小有關。
2、銳角<直角<鈍角
3、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鄰邊不相等,較長的邊叫做「長」,較短的邊叫「寬」,有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
5、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對邊平行且相等,有四個角,對角相等,有一組鈍角,一組銳角。
時間單位換算
⑸ 常用的八大教學原則記憶口訣是什麼
1、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
教學過程中既要傳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原則與之同理。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同時聯系生活實際去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學生最後能夠學懂學會、學以致用。
3、直觀性原則
教學中學生運用各種感官的觀察或者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獲得直接經驗,豐富他們的感官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
誇美紐斯的「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和烏申斯基的「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就是直觀性原則的體現。
4、啟發性原則
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生動活潑的學習,最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視啟發教學,如: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和第斯多惠的「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活動的順序、學科課程的體系、科學理論的體系、學生發展規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差異性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發展。
7、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掌握知識,並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
8、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指教學要在科學的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將教學中科學知識的傳授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起來而提出的。
⑹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6)教學方法12種口訣擴展閱讀: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
⑺ 最新12種教學方法
最新的12種教學方法包括教學法、對話法、討論法、閱讀指導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和實驗法等等。
1、計算思維教學
計算思維教學實踐的核心是以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的方式思考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其起點是計算機,但是計算思維教學不一定意味著使用計算機和掌握編程或代碼。它是使用問題解決思維和計算機科學的全新教學方法。
其中的教學技巧包括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平行加工、模型驗算、排除故障和尋找策略。
這類教學法明確將編程和代碼作為一種新的素養進行培養,是學習信息通信技術的一種新方法。
2、體驗學習
體驗學習是指將學習者直接與正在學習的現實之間建立聯系的教學法。學生通過積極的體驗、探究和反思進行學習。
這類創新教學實踐包含一些最能代表學校創新的教學法(如項目式學習),旨在培養學生應對真實、復雜的挑戰的關鍵技能。
體驗學習非常關注環境、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及反思與解決沖突的作用。
3、混合學習
混合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最大化技術與數字化資源的主要優勢,根據學生的需求促進差異化教學,並推動課堂互動。
這一教學實踐是建立在通過小組活動和密集的面對面互動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
在計算機提供相關信息後,教師就從常規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用於概念的應用,並開展更具交互性、復雜的課堂活動或者進行一對一教學。
4、游戲化教學
游戲化教學通過玩耍和游戲教學,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促進學習。
游戲和玩耍在兒童的學習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於促進兒童的智力、情感與社會性發展。
在創新與教學中,使用視頻游戲是全球教學實踐的一個重要新趨勢。
5、具身學習
具身學習指各種關注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學實踐,強調身體和情感的重要性。
具身學習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創造性體驗和積極參與的重要作用。
具身學習有各種形式,如藝術和基於設計的學習、新的體育教學法、創客文化運動等。
具身學習的主要理念是,學生自覺使用身體去學習,比坐在桌邊或電腦前更有效。
大腦盡管對於學習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認知與行為源泉,情景化的認知需要將身體、情感與社會要素都納入學習環境中。
⑻ 八大教學原則口訣
教學原則口訣
口訣:思科一統,發力攻(鞏)關(觀),理論實際,因果循環。
1、直觀性教學原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這一原則是針對教學中詞、概念、原理等理論知識與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相互脫離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說,直觀的具體手段有以下三種:實物直觀;模像直觀;語言直觀。
直觀性教學原則的分類以及運用的注意注意事項在講解時要突出。
2、啟發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鞏固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安排和進行專門的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保存。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中獲取新知識與保持舊知識之間的矛盾而提出的。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人類早已注意到鞏固對於學習的價值,孔子就說過「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4、量力性教學原則(可接受性原則):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結合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講解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系統性原則):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活動的順序、學科課程的體系、科學理論的體系、學生發展規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差異性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發展。
7、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掌握知識,並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
8、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指教學要在科學的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將教學中科學知識的傳授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起來而提出的。
⑼ 教師資格證科目二口訣
教師資格科目二知識點繁雜,記憶難度大,備考時,需要藉助記憶技巧。下面將科目二的高頻考點進行總結,並配有記憶口訣:
1、教育人物三字經
蘇產婆:蘇格拉底的「產婆術」
盧自然:盧梭「自然主義」教育
裴心理:裴斯泰洛齊」 教育心理學化」口號
洛白板:洛克的白板說
贊發展:贊可夫的發展性教學
納構發:布魯納的結構主義和發現學習
姆三維:布魯姆的三維目標
瓦範例: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
蘇全面: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諧發展」
特規范:赫爾巴特是規范/科學教育學之父
威兒童: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
美教育:誇美紐斯《大教學論》,標准教育學獨立
6、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傳遞、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傳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創造文化的作用
口訣:兩傳擇新促文化
7、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口訣:母(目的)雞(計劃)組(組織)團鑽(專門)孔(控制)
8、學校教育的獨特功能
(1)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口訣:歸(規范)家(加速)寄(即時)腌(延時)菜(才能)
9、學習的主要理論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貓。
斯金納的老鼠,苛勒的猩猩抓香蕉。
(對應的心理學實驗: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桑代克的試誤說,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柯勒頓悟說。)
布魯納:「我發現!」奧蘇泊爾:「我接受! 」
加涅:「我來把學習分類。」
1.布魯納:現代認知學習理論,重視人的主動性和已有經驗的作用,重視學習的內在動機與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倡知識的發現學習。
2.奧蘇貝爾:認知一接受學習,又稱「有意義的學習」,認為新知識要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聯系,與機械學習是相對立的。
3.加涅:把學習分為語言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口訣:只(智)認報考語。
10、心理發展的主要理論
發生認知皮亞傑,最近發展維果斯基。
1.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口訣:記內容-敢(感)牽(前)巨(具)星(形);記年齡-愛(2)奇(7)藝(11)
2.維果斯基最近發展理論:學生現有水平與可能的發展水平間的差距為最近發展區。
11、學習動機理論
需要層次馬斯洛,成就動機阿特金,
成敗歸因是韋納,自我效能班杜拉。
1.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口訣:生理安全是自尊和歸屬感的基礎
2.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
3.韋納:三維度(內在和外在歸因、穩定性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和不可控歸因),口訣:內外穩定才可控。
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口訣:能(能力)努力絕不任(任務)憑身(身心)外(外界)運氣
4.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論,指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從事某哦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12、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理解材料的意義,少用機械記憶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深度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材料
5.運用多重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注重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口訣:目的意義精加工,組塊編碼重方法
13、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好奇心;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口訣:歸因有難度,根據情景來獎懲
14、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口訣:三教(教材、教學內容、教學程序)策略(學習策略)
15、簡述如何組織復習以防止遺忘
1.及時復習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3.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
4.復習方法多樣化
5.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6.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台
口訣:官(感官)方(方法)記(識記)憶(回憶)-集(集中)分(分散)與集(及時)合(合理)
16、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問題情境
2.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
3.原型啟發
4.已有的知識經驗
5.動機的強度
口訣:知識固定在那,情景啟發不同的學習動機
17、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
1.強化法
2.代幣獎勵法
3.行為塑造法
4.示範法
5.厭惡療法
6.系統脫敏法
口訣:強(強化)行(行為)脫(脫敏)離組織勢(示範)必(代幣)令人生厭(厭惡)
18、德育原則
(1)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2)因材施教。
(3)長善救失。
(4)導向性。
(5)疏導性。
(6)知行結合。
(7)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8)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口訣:一連營(因)長,雙導三結合
19、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
(2)榜樣示範法。
(3)鍛煉法。
(4)陶冶法。
(5)品德評價法。
口訣:說服榜樣們一起煉陶瓷品
20、德育的途徑
(1)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活動
(4)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5)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6)班主任工作
口訣:一教(教學)、二班(班會+班主任工作)、三活(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四會(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21、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1)確立班集體發展的共同目標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口訣:隊伍有目標有秩序,組織活動養班風
22、班級管理的原則
(1)方向性原則
(2)全面管理原則
(3)自主參與原則
(4)教管結合原則
(5)全員激勵原則
(6)平行管理原則
口訣:方自平教學生兩全發展
23、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原則
(1)教育性原則
(2)客觀性原則
(3)有效性原則
(4)可接受性原則
(5)冷處理原則
口訣:有客人在,教育可以先冷處理
24、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策略
(1)沉著冷靜面對
(2)機智果斷應對
(3)公平民主處理
(4)善於總結引導
(5)保證教學進度
口訣:吃雞(機)公煲(保),要有冷飲(引)
25、班主任如何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教育
(1)幫助學生鍛煉學習毅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激活學習動機,消除厭學情緒
(3)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力量的有效支持,構建良好的支持系統
(4)改進學生評價方式,構建良好的支持系統
口訣:習慣和動機,家長評價看這個
26、班集體具備的四個特徵
(1)明確的共同目標
(2)一定的組織結構
(3)一定的生活准則
(4)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平等、心裡相容的氛圍
口訣:結婚(氛)標准
27、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樹立教師威信
(5)發揚教育民主
(6)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口訣:兩個學生和素未(威)謀面的民工鬧矛盾
28、良好師生關系的特點
(1)尊師愛生
(2)民主平等
(3)教學相長
(4)心理相容
口訣:教學心理,師生民主
29、教學的基本任務
(1)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發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
(3)發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4)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訣:雙技+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0、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1)激發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口訣:零(領)幾(激)年,靠運(運)氣撿(檢)了個公(鞏)文包
31、我國目前教學原則
(1)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8)量力性原則。
口訣:直起(啟)弓(鞏)尋(循)英(因)里(理)糧(量)食(思)
32、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含(間接性規律)
(2)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發展性規律)
(3)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雙邊性規律)
(4)掌握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教育性規律)
口訣:教師間接發現一雙學生談戀愛
33、教學方法的種類
(1)語言性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
(2)直觀性教學方法:演示法、參觀法。
(3)實踐性教學方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法。
(4)研究性教學方法:討論法、發現法。
口訣:動嘴(語言)、眼(直觀)、手(實踐)、腦(研究)。
動嘴:教授在講壇(談)讀書。
動眼:眼饞(參)。
動手:2次實戰演練。
動腦:討伐(發)。
34、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1)考慮教學方法自身的特點和功能,靈活選擇,綜合運用。
(2)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3)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4)依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5)依據現有的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口訣:自媒體特火的內幕(目標)
35、班級授課制優缺點
(1)優點:
①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②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於發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口訣:主導集體經濟
(2)缺點:
①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不利於培養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③教學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的是統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口訣:探索主體差異
36、一堂好課的標准
(1)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方法得當。
(4)結構合理。
(5)語言藝術。
(6)氣氛熱烈。
(7)板書有序。
(8)態度從容。
口訣:明確內容;方法合理;語言熱烈;板書從容
作者:李扶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