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比較廣泛的是文獻法、調查法、實驗法、行動研究法、訪談法等。
在介紹論文方法時,不是對方法概念的解釋,而是要介紹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問卷調查法,就要闡述清楚問卷是自製,還是沿用的前人。在研究用,不要羅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煉一兩種研究方法,側重研究就可以。
研究價值就這個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羅列許多根本解決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師說他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某某地區的教育質量等等,別人一看「提高」這個詞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的質量不是一項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廣性,還有待實證。
研究的創新相對別人這方面的研究,別人沒有的,自己總結提煉出來的新亮點,也是文章的亮點。研究的價值與創新應立足於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無關的或自己根本解決不了的羅列上去。
(1)研究方法類擴展閱讀
開題報告的內容:
1、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及分析。
3、主要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4、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
5、為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
6、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及解決的措施。
7、主要參考文獻。
② 研究方法
第一章中述及,作為一門課程的第四紀地質學及地貌學包括第四紀地質學、地貌學及新構造運動學三門獨立學科的內容。各門學科都有根據自己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所制定的研究方法體系,第四紀地質學、地貌學、新構造運動學也不例外,這三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又是在分布、成因、年代和發展方面具有密切的聯系的。因而它們既可以分別進行研究,但也可以結合起來,並且在許多場合下是必須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三門學科的研究內容歸納為:地形形態;第四紀堆積物的岩石、礦物成分和岩相特徵;地形、第四紀堆積物的成因和空間分布,以及新構造運動的特點;地形、第四紀地質及新構造運動發展史等。為了進行這些方面的研究,需要採取地形形態、基底地質構造、第四紀堆積物、生物地層學、人類考古學、儀器、絕對年齡、古土壤學等不同方面的方法:
(一)地形形態法
1.研究內容
(1)劃分主要和次要的地形形態單元,研究它們的形態描述和形態測量;
(2)給予這些地形以形態名稱;
(3)從形態特點方面分析地形以及相關的第四紀堆積物和新構造運動的類型、相對年代及發展史。
2.具體措施
(1)分析等高線地形圖、陸地照片、航衛照片等;
(2)野外地面觀察和空中觀察,對地形進行文字描述、素描、照相、測制地形剖面圖、地形形態描述圖、地形形態測量圖;
(3)從形態上分析地形及相關第四紀堆積物、新構造運動的類型;
(4)研究各地形單元在空間分布上的關系,如層疊的、埋沒的、鑲嵌的、穿切的、覆蓋的、平行的、過渡的等等;
(5)藉助地形形態之間的關系,確定地形及相關第四紀堆積物和新構造運動的相對年代和發展歷史,如在層疊的階地系中較高的階地年代較老,在埋藏的階地系中較低的階地年代較老等。
(二)基底地質結構法
這是研究地形、新構造運動與前第四紀基岩和地質構造關系的一種方法。
1.研究內容
(1)研究前第四紀基岩性質、地質構造在地形形成中的作用,作為劃分地形成因和年代的依據;
(2)研究老地質構造與新地質構造的關系以闡明老構造運動與新構造運動的關系(有重疊的、繼承的、新生的關系等)。
2.具體措施
(1)觀察不同岩石性質與地形形態和成因類型的關系,以確定是構造地形抑或剝蝕構造地形、剝蝕地形等;
(3)研究新地質構造與老地質構造在方向、類型、空間、分布等方面的關系;
(4)對比地形剖面圖和地質剖面圖,地形形態圖和地質圖;
(5)編制岩石抗剝蝕強度圖並與地形形態圖進行對比;
(6)編制地貌地質聯合剖面圖、地貌構造形態圖、新構造圖。
(三)第四紀堆積物法
這是通過研究第四紀堆積物的岩石、礦物成分、岩相特點、厚度及空間分布的特徵來解決這三門學科的有關問題的一種方法。
1.研究內容
(1)對組成第四紀堆積物的岩相特點各種粒級的顆粒進行岩石(粗粒物質)和礦物成分鑒定和研究;
(2)研究第四紀堆積物的物質來源(原地的及外來的);
(3)研究第四紀堆積物的形成環境及成因(例如,第四紀堆積物的岩石礦物成分與下伏基岩有聯系,證明是否為殘積物、搬運沉積、或其它類型的堆積等);
(4)研究第四紀堆積物與地形的關系,其中包括第四紀堆積物分布的大地形環境(如河谷形態及分布在河谷中的第四紀堆積物,以及第四紀堆積物本身所組成的地形等);
(5)研究第四紀堆積物與新構造運動的關系(如巨厚的第四紀堆積物分布在新構造下降運動地區等)。
2.具體措施
(1)第四紀堆積物自然剖面及人工剖面的觀察,觀察內容包括:
① 第四紀堆積物的空間分布、厚度變化;
② 第四紀堆積物的岩石礦物成分(盡可能確定);
③第四紀堆積物的岩相特點,包括層理、各層顏色、產狀、分選、粗粒物質的磨圓度和扁平度、排列方向、膠結等;
④第四紀堆積物岩相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變化(原生的和次生的變化);
⑤第四紀堆積物所含化石及生物殘骸;
⑥第四紀堆積物剖面所在的地形部位;
⑦對剖面的觀察內容進行文字描述、照相或素描、採集標本和供分析鑒定、化驗的樣品。
(2)測制第四紀堆積物剖面,並填繪第四紀地質圖。
(3)對不同類型的第四紀堆積物如,冰川漂礫、海成礫石層、風成砂、殘積粘土等,分別進行不同內容的研究。
(4)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分析第四紀堆積物及相關地形和新構造運動的類型、年代和發展史。
(四)生物地層學法
研究第四紀堆積物及其中所含化石、生物殘骸以劃分第四紀地層的方法。
1.研究內容
(1)第四紀堆積物中化石和生物殘骸的採集和鑒定;
(2)第四紀化石和生物殘骸與第四紀堆積物的關系;
(3)分析第四紀化石和生物殘骸所代表的古地理環境,以確定第四紀堆積物的沉積環境和成因類型;
(4)藉助第四紀化石年代的確定以確定第四紀堆積物及有關地形和新構造運動的年代並進行第四紀地層劃分。
2.具體措施
(1)確定化石和生物殘骸產出的地點,第四紀堆積物層位和地形部位,化石產出第四紀堆積物層的岩石、岩相特點,並繪制剖面圖或素描圖、照相;
(2)觀察化石的產狀、完整程度,藉以分析化石是原始沉積抑或次生搬運沉積;
(3)採集第四紀動物和植物化石標本,供鑒定用,並將標本樣品編號;
(4)室內進行分析鑒定並編制圖表;
(5)研究產出化石的第四紀堆積物與相關地形和新構造運動在成因、年代和發展史方面的關系;
(6)進行第四紀堆積物的地層劃分。
(五)人類考古法
研究第四紀堆積物中所含人類骨骸和文化遺跡、藉以確定第四紀堆積物的成因、年代和形成歷史的方法。研究內容和具體措施類似於生物地層學法。
(六)儀器法
利用儀器測定地貌、第四紀地質及新構造運動過程的方法。
1.研究內容
(1)利用儀器測定地貌過程、沉積作用和新構造運動速度;
(2)測定埋藏的地貌、第四紀堆積物和新構造運動的特點。
2.具體措施
(1)大地測量反復進行三角綱測量,反復進行水準測量,了解地面各點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的變化。
(2)利用水量計觀察,測定水位變化。
(3)地球物理法利用磁力異常曲線、重力異常曲線和電阻率曲線分析研究第四紀堆積物的厚度、岩相變化、下伏構造的特點;利用地震儀測定現代地殼運動強度。
(4)利用放射性測定測知岩漿活動與地殼運動。
(5)藉助連續衛星照片,分析地貌過程、第四紀堆積物過程和新構造運動強度。
(七)絕對年齡法
測定第四紀堆積物及其所含化石的絕對年齡,藉以確定相關地形和新地質構造的年齡,從而進行第四紀地層劃分,以及闡明地形、第四紀地質和新構造運動歷史的方法。
(八)古土壤法
研究第四紀堆積物中的古土壤,藉以劃分第四紀地層和研究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方法。
在綜合性區域地質測量和水文工程地質測量工作中,需要盡可能地利用所有上述方法進行地貌、第四紀地質及新構造運動的全面的研究。在專門的地貌、第四紀地質和新構造運動的研究中,利用上述方法中與研究任務有關的方法。例如,在進行第四紀地層劃分的專門研究中,主要利用生物地層法、第四紀堆積物法、絕對年齡法、古土壤法等。
在不同的研究地區內,上述方法的採用和可能發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在平原地區,第四紀堆積物的研究方法,通常是一種主要方法;而在山嶽地區,基岩地質結構法又常常作為一種主要方法被採用。
第四紀地質及地貌工作人員應當盡可能多地掌握上述方法。但是,全面掌握上述方法是有困難的。地貌第四紀地質人員應當至少掌握地形形態法、基岩地質結構法、第四紀堆積物法等幾種主要方法,古生物地層學法應當部分地掌握。對於其它一些方法,第四紀地質及地貌工作人員在大多數場合下都是收集資料,採集標本樣品,進行初步分析研究。
③ 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
②啟發人們的思維
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主動變革性
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
第三、因果性
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
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
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
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④ 畢業論文有哪些優秀的研究方法(一)
1. 調查法
這是最常見的研究方法之一,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調查問卷,相信每個同學就見過。調查法是是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系統的方式來進行資料的收集,並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和歸納的方法來揭示本質。
2、實驗法
一些自然科學類專業,例如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醫學等,必須要用確切的實驗論證觀點,這時候就要用到實驗法。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具有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和因果性。實驗法是在認為改變研究對象存在方式、變化等的情況下進行研究,使研究對象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一些方法和技術來消除一些可能影響科學結果的一些因素,從而重新認識研究對象;通過上述方法來確定研究對象之間的一些因果亂系。
3、文獻研究法
此種研究方法多應用於理論研究類論文的寫作。雖然碩士研究生很少選擇這方面的論文寫作,但多數碩士論文中都會有文獻綜述部分,肯定會應用到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廣泛的應用於各個學科中,主要作用是可以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從而更好的完成研究課題;這有助於研究人員更好的了解事物的全貌。
4、個案研究法
這種研究方法在MBA專業被廣泛應用。個案研究法具有基本3個基本的類型:個人調查、團體調查和問題調查。研究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研究類型。根據自己認定的研究對象中的一個特定對象來進行調查和分析,弄清楚其 特點和主要的形成過程。是很實用的一種研究方法。
以上就是小編關於畢業論文研究方法的分享,希望對各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畢業論文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小編將會做及時的整理並發布的。
⑤ 研究方法的具體分類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⑥ 課題研究的研究方法具體分為幾類
我正進行一個課題研究,結合自己的實踐,主要研究方法有:
1.文獻研究法。有關研究資料主要見於各種相關的談話與學術文章中,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進行梳理,並通過知網等論文專業檢索手段,查詢、收集、分析、整理和歸納有關的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
2.調查研究法。研究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實依據,明確研究的主攻方向,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3.案例研究法。本課題研究屬於應用性研究,來自於教學實踐,又服務於教學實踐。教學案例是研究的基礎和樣本。在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啟發和指導下,對中小學語文學科各種類型的「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反思成敗得失,並提出改進意見,通過實踐檢驗,進一步提高研究結論的普遍意義和可借鑒性。
4.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指的是實踐者在行動中為解決自身問題而參與進行的研究,其目的在於提高對自己所從事的實踐活動的理性認識,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以期引導、改進和評價自己的決定與行動。參與課題研究與實驗的教師,不僅是一個行動者,而且是一個研究者。要通過行動研究理性地分析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活動,認識制約課堂教學效益的各種因素,探索新課程背景下高效教學,不斷改進策略與方法。
5.比較研究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才可以取長補短,獲得可靠的研究成果。
6.實踐經驗總結法。收集分析和歸納整理出新課程背景下優化課堂教學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並揭示經驗的實質,使之上升到理論高度,歸納出可資利用和借鑒的規律性東西,為優化課堂教學提供指導和幫助。
不知是否對您有用,共同學習。
⑦ 科研研究方法有哪些
科研的典型方法。前面選題和搜集資料都是科研的前提條件,接下來我們就應該正式進行科研工作。在進行科研工作之前,我們要掌握一些典型的科研方法。
1.觀察法.科學觀察是指人們通過感官,有計劃、有目的對在自然發生狀態下何在人為發生的條件下的事物。科學觀察是我們科研常用的方法,它與人們日常的觀察不同,科學觀察總是為了解決一定的科學問題而進行的,它有明確的任務、目的和觀察對象,它不僅要用眼睛看,有時還要藉助於儀器進行觀察,觀察之後還要進行詳細的、准確的記錄,而人們日常的觀察是很隨意的,沒有這些要求和規定。1.觀察方法 2 觀察的意義 3觀察的原則 4.觀察的種類 5.觀察的偏差
2實驗法。 試驗方法是獲取第一手科研資料的重要的和有力的手段。大量的、新的、精確的和系統的資料,往往是通過試驗而獲得的。試驗方法是探索自然奧秘和發明新物品的必由之路。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有許多科學理論和技術的正確與否都是通過實驗的方法才能得到驗證的。所以說試驗法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1.實驗方法 2實驗新特點3.實驗的作用4.實驗的類型5.實驗的要求6.實驗的缺陷
3.模擬法。模擬方法就是根據相似的理論,先設計和製作一個與自然事物、自然想像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對模型的試驗和研究,間接地去試驗和研究「原型」的性質和規律性。模擬方法與常規的實驗方法相比較,一般說來,他不是對「原型」的各種因素影響的純化和簡化,而是盡量對「原型」的復雜因素進行全面的模擬和研究。所以,模擬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實際試驗中難以實現的條件,有效的促使科研工作的進一步完成。1.模擬方法 2.模擬的特點 3.模擬的種類 4.模擬的作用 5.模擬的不足
還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數學方法,理想化,類比法,假說法,綜合法等。
⑧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學生帶動法、教育實驗法、個案研究法。
1、行動研究法:制定個性研究方案,通過學生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再研究調整重新進行實踐。並將經驗總結、記錄,形成有價值的文字。
2、資料收集法: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調查,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收集,找准問題所在,明確研究對象。
3、學生帶動法:通過一小部分學生先學、先走,在帶動、感染他周圍的學生也來學習。
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觀察者應准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項目,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盡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⑨ 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科學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工具和手段。這是運用智慧進行科學思維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思辨法、行為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是人們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由於人們認識問題的角度、研究對象的復雜性等因素,而且研究方法本身處於一個在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轉化的動態發展過程中,所以對於研究方法的分類目前很難有一個完全統一的認識。
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比較法、統計法、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 觀察法的一般步驟是:(1)事先做好准備,制訂觀察計劃,先對觀察的對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後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確定觀察的目的、內容和重點,最後制定整個觀察計劃,確定進行觀察全過程的步驟、次數、時間、記錄用紙、表格,以及所用的儀器等;(2)按計劃進行實際觀察,在進行觀察過程中,一般要嚴格按計劃進行,必要時也可隨機應變,觀察時要選擇最適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並及時作記錄;(3)及時整理材料,對大量分散材料進行匯總加工,刪去一切錯誤材料,然後對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如有遺漏,及時糾正,對反映特殊情況的材料另作處理。
二、調查法
調查法是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並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研究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教育實踐的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通過訪問、開調查會、發問卷、測驗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調查法常同觀察法、歷史研究法、實驗法等配合使用。調查法的步驟是:(1)准備,選定調查對象,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研究有關理論和資料,擬定調查計劃、表格、問卷和談話提綱等,規劃調查的程序和方法及各種必要的安排;(2)按計劃進行調查,通過各種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作相應的調整,以保證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3)整理材料,研究情況,包括分類、統計、分析、綜合,寫出調查報告。
三、歷史法
歷史法強調一國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特性對教育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廣泛搜集被研究國家教育的歷史文獻資料,鑒別和整理史料,分析比較被研究國家教育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最後得出相應的結論。
四、比較法
比較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的方法。採用比較法要注意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歷史傳統、科學和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教育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反映,等等,明確可比較的指標。從而正確掌握某一國家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明確可以借鑒和學習什麼。 比較法的步驟是:(1)描述,准確、客觀地描述所要比較的教育現象的外部特徵,為進一步分析、比較提供必要的資料;(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如做出統計材料,進行解釋、分析、評價,設立比較的標准等;(3)比較,對資料進行比較和對照,找出異同和差距,提出合理運用的意見。比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五、統計法
統計法是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所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的方法。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如整理實驗或調查來的大量數據,找出這些數據分布的特徵,計算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將大量數據簡縮,找出其中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還可進一步使用推斷統計法,即利用描述統計取得的信息,通過局部去推斷全局的情況。此外,近幾十年來隨著統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實驗設計,要求在較嚴謹的實驗研究中檢驗設計中所列的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 統計法一般分為兩大步驟:(1)統計分類:整理數據,列成系統,分類統計,制統計表或統計圖;(2)數量分析;通過數據進行計算,找出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從中找出改進工作的措施。使用統計法,必須學會科學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統計計算的技術。
六、實驗研究法
實驗研究法是在人工控制教育現象的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教育現象的變化和結果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前者基本上是在人工設置的條件下進行,可藉助各種儀器和現代技術。後者在日常教育工作的正常條件下進行。兩者都要保證受試者處在正常的狀態中。 實驗法一般分三種:(1)單組法:就一個組或班進行實驗,看施加某一實驗因子與不施加實驗因子,或在不同時期施加另一實驗因子在效果上有什麼不同;(2)等組法:就各方面情況相等的兩個班或組,分別施以不同的實驗因子,再來比較其效果;(3)循環法:把幾個不同的實驗因子,按照預定的排列次序,分別施加在幾個不同的班或組,然後把每個因子的幾次效果加在一起,進行比較。實驗法進行的步驟是:①決定實驗目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擬定實驗計劃;②創造實驗條件,准備實驗用具;③實驗的進行,在實驗過程中要作精確而詳盡的記錄,在各階段中要作準確的測驗;④處理實驗結果,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慎重核對結論,力求排除偶然因素作用。與實驗法有關的還有模擬法,即創設專門類似物(模型)或情境的辦法。科學模擬便於進行精確分析,把所得結論用於現實環境。
七、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為了克服傳統的教育研究脫離教育實際、脫離教師實際的弊端,教育實踐的參與者與教育理論工作者或組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技術,在真實、自然的教育環境中開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