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口訣

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口訣

發布時間:2022-09-05 04:25:22

A. 小學教師資格證班主任了解學生的方法有哪些

班主任在了解和研究學生時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觀察法,這是班主任了解學生最基本的方法,通過注意學生實際發生的動作來了解學生。
談話法,這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管理班級時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集體談話和個別談話深入了解真實可靠的信息,進而尋找合適的辦法來解決學生目前遇到的問題。
書面材料和學生作品分析法,班主任可以通過書面問卷調查、心理測驗等書面材料以及學生的作業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的優缺點,進而引導學生。
調查法,是一種間接了解學生的方法。班主任可以通 過家訪、走訪學生前任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等,了解學生個體或群 體的成長經歷,深入了解有關背景原因。
這些知識點比較小,內容卻很多,所以考生們一定要多方面記憶。

B. 班主任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口訣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他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他與任課教師區別在於任課教師只負責本學科教學,而班主任除此之外全權負責管理一個班級!

(1)教育學生的職責(學)

(2)管理班級的職責(管)

(3)指導班級活動的職責(活)

(4)協調其他教育者的職責(調)

作用

1、班主任是班級教師集體的組織者和靈魂。為了充分發揮各科教師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須對各科教師進行協調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2、班主任是學生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作為教育者,他不僅以自身力量和品格去教育學生、感化學生,還要創建班集體,創建一個能對成員產生教育影響的集體。

主要內容

1、學期開始

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確定工作的重點,安排好各項工作。

2、了解和研究學生

研究每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業成績、才能特長、性格特徵、成長經歷以及家庭情況、社會生活環境等。掌握學生集體的發展情況、幹部情況、班風、主流與傾向等,為自己和其他教師的工作提供依據。

3、學生學習成績

協調班內各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互通情況,統一要求,改進教學方法,制訂課堂常規,建立批評表揚和學生學習手冊等制度,共同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掌握學習方法。

C.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是 請看清楚是 「主要方法」而不是「基本方法或者重要方法」。謝謝。

主要的應該是調查,平時觀察,不然班裡那麼多人,一個一個談話,也不可能,再說,只是片面的談話,也了解不了多少。所以,應該是調查法

D. 如何了解和研究學生

要教育好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並不斷地注意了解和研究學生。這是教育學生,作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條件。只有注意作到這一點,班主任的工作才能符合實際,對學生進行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防止工作中產生主觀主義和一般化的傾向。有經驗的班主任,一拿到學生的名單後,往往在開學之前便著手了解學生。

E.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是

班主任和老師要教育好學生就要先了解學生。班主任工作,可以說是從了解學生開始的,從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順利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道德情操、友誼情感、學習情況、生活習慣等,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人和集體兩個方面,並把了解學生個人同了解學生集體結合起來,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了解學生個人,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個性特徵、成長經歷、交友情況及家庭情況、社會生活環境等。在了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分析綜合,以便了解學生集體。了解學生集體包括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狀況,班集體的主要特徵、幹部狀況、傳統作風及傾向等。了解和研究學生,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系統的觀點,要不斷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應當把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與教育學生緊密地結合起來,不能只靜態地了解學生,更要動態地了解學生和教育學生。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有觀察、談話、分析書面材料和調查訪問。

F. 學生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想要完成教學任務,使得教學工作進行的更加順利,學生能夠愉快的學習,就需要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新型課程改革下提倡的是人格平等,道德上互相促進的師生關系。那麼,對於即將成為新老師的我們,要怎麼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對於這個部分的知識點,重點在於理解而不能夠死記硬背。聯系生活通過自身的體驗和感悟來總結回答。

對於老師來說:

1.具備現代的教育觀念。

作為教師,師德為先。具備高尚的師德是成為一個合格教師的基礎,包括教師角色,教師行為、學生觀,教學觀等。只有教育觀念和教育理念合理得當,才能夠較好的指導教師的態度和行為。

2.不斷反思自己,終身學習。

作為一個老師,除了人格魅力之外,需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不斷提升自己,與時俱進。迎合社會,關注學生的喜好,做到終身學習。只有充實了知識素養,才能夠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為承擔好教書育人的責任奠定基礎。

在於學生的相處中:

1.了解和研究學生

要更好的學生相處,第一步需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的特點,相對透徹的了解學生。明白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明白他們現階段的特點,才能夠更好的選用和創設適合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活動寓之於教學中。

2.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

一切相處和交往都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只有老師能夠尊重學生,真誠的對待學生,為學生好,學生定能感受,願與老師之間建立起心理聯結。作為一個老師,要能夠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好自己。不能夠摻雜過多的私人喜好因素。關注每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3.傾聽學生,主動和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相處

關注學生的成長,傾聽他們的想法以及他們的心聲,是一個教師應該做到的,和必備的技能。教師要能夠較好的完成傾聽和溝通。溝通和傾聽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能夠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若老師能夠更了解學生,學生會更喜歡和相信老師。作為一個老師,也需要具有與學生相處的技能,讓師生在相處時能自然舒適。

除了這些之外,建立和諧溫暖的師生關系其實還有許多的方法,重在我們的理解,它們同樣可以在我們作答題目時被使用。如: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在出現師生矛盾時,教師要能夠及時合理的解決、注意教師威信等。

G. 簡述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

了解和研究學生所應包含的方法
1.觀察
教育觀察是了解學生的主要方法。班主任越善於組織教育觀察,就越能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學生。班主任可在自然狀態下,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生產勞動、團隊活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在自然狀態的觀察中如不能充分把握學生的某些特點,可根據具體情況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或委派他們去干某些工作,在活動中進一步觀察他們的態度和反映。為了系統地掌握學生的情況,以便在發展中進行比較並發現問題,班主任要寫觀察記錄,以便積累資料,更好地搞好工作。
2.問卷
在觀察中如一時了解不到學生的內心活動,還可以採取問卷法,作為了解學生的輔助手段。班主任可按照預定的要求設計一套選配得當、措辭精確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不定案型的(不事先列出所要求的答案)、定案型的(被詢問者從列出的答案中選擇一條或幾條答案)和半定案型(被詢問者選擇一條或幾條答案,並給他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
3.談話
在整理問卷的答案時,如認為有些情況還不清楚或需要進一步核對時,可採用談話的方式。談話的對象可以是學生本人,也可以是學生的家長、親友、同學等。談話可以單獨談,也可以和幾個人一起談。為了使談話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談話前,班主任要認真做好准備。在談話中,態度要自然、誠懇、親切、循循善誘,同時還要考慮談話對象的個性特點。談話後要把所得到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以便結合平時觀察的印象和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
4.分析書面材料
書面材料是班主任了解學生過去表現和現在情況的重要依據。反映學生各方面情況的書面材料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生的成績單、鑒定、入學登記表、學籍卡片、健康檢查表和班級日誌等。
5.調查訪問
調查訪問可以為了解一般情況而進行,也可以專門為了解某一個重要事件而進行。班主任對已經了解的情況,要認真地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去掉虛假的成分,作出正確的判斷,不能憑主觀印象輕率地作出結論。

H. 班主任如何了解和研究學生

班主任和老師要教育好學生就要先了解學生。班主任工作,可以說是從了解學生開始的,從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順利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道德情操、友誼情感、學習情況、生活習慣等,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人和集體兩個方面,並把了解學生個人同了解學生集體結合起來,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了解學生個人,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個性特徵、成長經歷、交友情況及家庭情況、社會生活環境等。在了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分析綜合,以便了解學生集體。了解學生集體包括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狀況,班集體的主要特徵、幹部狀況、傳統作風及傾向等。了解和研究學生,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系統的觀點,要不斷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應當把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與教育學生緊密地結合起來,不能只靜態地了解學生,更要動態地了解學生和教育學生。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有觀察、談話、分析書面材料和調查訪問。 1、觀察 這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關於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共青團、學生會及班級的活動中,從見習、實習、社會實踐、值日服務中,從交友結友,興趣愛好中觀察學生的真實情況。觀察愈是深入細致,就愈能正確的認識學生。因為在活動中,學生很自然地、真實地表現出他們的思想品德、個性和才能。 教育觀察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是復雜的,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現。班主任要深入學生,做學生知心朋友,要調查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作為作出正確地評價,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細致地觀察,多方面的驗證才行。要注意積累觀察材料,善於在豐富資料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判斷、研究學生。切忌主觀臆斷、避免片面性。 2、談話 班主任有目的跟學生、學生幹部談話,可以深入了解學生本人及其他學生的意見和情況,掌握本班學生動態。談話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談話前,班主任應當認真考慮談話的目的,談話的中心內容,談話的方式及時間的選擇等。在談話過程中,對學生親切自然,態度和藹,以與學生平等身份對話,認真傾聽學生意見。要講究談話技巧,善於啟發學生講真心話,不要急於求成,一次不行可等一等,要找機會再談。聽了學生意見應與自己的觀察及聽其他學生反映情況一起分析,做出正確判斷,要避免聽了一面之詞,就輕率地得出結論。談話要具要教育性、要循循善誘。談話後,要把掌握的主要情況,以及自己的看法或感受記錄下來,以積累資料。 3、研究書面材料 記載學生情況的書面材料很多,學生的入學登記表、學籍卡片、體格檢查表、成績單、作業本、試卷、學習計劃和總結,實驗和實習報告、周記等,都記載著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的發展情況。班主任應當要求學生詳細填寫班級日誌、自己也應堅持寫工作日記或學生卡片。這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本材料,是進一步研究學生的基礎。研究書面材料,要與平時的觀察、談話及教師和學生的反映情況結合起來分析,盡可能獲取真實可行的結論。 4、調查訪問 調查和訪問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特別是專題調查,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或對某一問題作深入的了解,弄清前因後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的對象很多,可以向學生調查,也可以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調查,向社會上的群眾和幹部調查。調查的方式應根據調查的目的來確定,可以採取個別訪問,也可以採取開調查會、座談會的的形式進行。調查應眼睛向下,取誠懇、虛心的態度,不帶偏見地了解客觀真實的情況,以便更具針對性的研究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進步。

I. 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哪些

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

字串4

要教育好學生,首先得了解學生,只有深刻地了解和熟悉學生,班主任工作才能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
字串6

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人和集體兩方面,了解學生個從包括:思想品德,健康水平,學業成績、興趣愛好、才能特長,性格特徵、生活習慣、成長經歷、家庭情況及社會生活環境等。要把了解學生個人同了解學生集體結合起來,在了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分析綜合,就能了解學生集體輪廓,了解學生集體除德、智、體、美、勞幾方面基本情況外,還要研究集體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各類學生的特點和比例,幹部狀況,作風傳統和主要傾向等。 字串1

了解和研究學生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實際工作中,應當把了解學生與教育學生緊密聯系結合起來,既要在了解中教育,以要在教育中了解,使了解學生的過程成為教育學生的過程,此外,學生的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班主任應不斷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防止教育工作在盲目性和片面性。 字串2

了解和研究學生主要方法有: 字串6

1、 觀察,觀察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善於目的,有計劃地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生產勞動,團隊和班級活動等,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洞悉其內心世界,學生的思想品德,興趣,才能和行為作風等到是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要透過復雜的活動來正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教育觀察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必須集中注意觀察所了解對象的活動,把學生的思想與言行結合起來考察,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數,為此,班主任應經常深入學生的各種活動中去,同學生打成一片,仔細地進行觀察,積累比較豐富真實的材料,進行認真分析,通過學生的言行,掌握他們的思想本質,切忌主觀臆斷。 字串9

2、 談話,談話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班主任有目的地找個別學生班幹部談話,以小型座談會的方式進行談話,可以深入了解學生或集體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為了使談話目的明確,中心突出,方式恰當,在談話過程中,對學生的態度要和藹,親切,自然,要善於啟發學生講真話,注意耐心傾聽學生說話,聯系以往的一貫表現加以思考。要循循善誘,使談話具有教育性,談話後,要把掌握的情況以及自己匠看法感受記下,積累起來,為評價和教育學生奠定基礎。 字串4

3、 研究書面材料,班主任通過研究記載學生情況的入學登記表,學籍卡體格檢查表,成績單,作業本試卷以及圖書借閱登記表等資料,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生活的發展狀況,這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材料。是進一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研究書面材料要與平時的觀察,談話以及老師學生的反映的情況結合起來分析,如:學生的作文是他們的思想,知識和能力的綜合反映,但其水平是否真實,還需要與平時的思想表現和知識水平結合作比較,以鑒別其真實可靠程度,班主任還應注意要求學生詳細填寫班級日誌。自己也要堅持寫工作日記或學生卡片,以便逐步積累並妥善保存有關學生的書面材料,為進一步改進教導工作提供依據。 字串9

4、 調查訪問。調查訪問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它可分為一般性調查訪問和專題性調查訪問兩種,調查訪問的對象很多,它包括學生、老師、學生家長,社會上的幹部和群眾,調查訪問的方式有個別訪問,開調查會和座談會,具體方法可根據調查訪問的目的要求來確定。 字串6

班主任向學生作調查,最重要的是親近學生,同他們交朋友,既做學生的老師,又做他們的知心人,要及時向科任老師做調查,獲得有關學生的一些真實情況和生動典型的事例。研究教育方法,幫助學生進步。

J. 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內容有哪些

在教學中主要體現為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中「影響學習系統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據教學設計理論,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者設計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分析學生狀況應該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一個好的說課方案,應盡可能從學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麼知」等五個方面全面分析學生情況。1.學生的「已知」。這里的已知是指學生已經具備的與本節內容學習相關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等,明確這點很重要,它決定著學習起點的定位。2.學生的「未知」。「未知」是相對「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學習應該達到的終極目標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識,而且還包括實現終極目標之前,還要涉及學生所沒有掌握的知識。3.學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過這節課教學,所任教班級的學生能達到怎麼樣的目標,它決定了學習終點(即學習目標)的定位。這是因材施教的基礎。4.學生的「想知」。所謂「想知」,是指除教學目標規定的要求外,學生還希望知道哪些目標以外的東西(註:學生學習中,往往會通過提出疑問來體現「想知」。當然,學生的「想知」可能會超出教學目標或者學生認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課堂教學可不與拓展,但建議給學生一個提示性的交待)。5.學生的「怎麼知」。「怎麼知」反映學生是如何進行化學學習的,它體現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習方法、習慣等。教案中如何寫三維目標的設計學習目標是指學生通過學習活動要達到的預期的學習結果。所謂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一、設計三維目標的依據如何確立某一個教學單元或某一節課的三維目標,要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課程標准和教材信息轉化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顧該教學內容先前的實踐經驗和反思。在些基礎上,再進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個著眼點」:一是目標的著力點;二是內容的重難點;三是資源的開發點;四是落實的知識點;五是培養的技能點;六是情趣的激發點;七是思維的發散點;八是合作的討論點;九是滲透的育人點;十是知識的引申點。(二)要切實了解學生情況了解學生是教學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師以為整天和學生在一起,沒必要進行專門的了解,這是一種誤解。我們要求教師通過多種途徑的調查,力求做到「十知道」:一是知道學生的現有水平;二是知道學生的學習需要;三是知道學生的學習環境;四是知道學生的學習態度;五是知道學生的學習方式;六是知道學生的學習習慣;七是知道學生的思維特點;八是知道學生的生活經驗;九是知道學生的個性差異;十是知道學生的認知規律。

閱讀全文

與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口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59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25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19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48
骨密度計算方法公式骨礦骨面積 瀏覽:827
什麼方法能讓竹子的根死亡 瀏覽:195
熱天豬掉料的解決方法 瀏覽:486
紅米2指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22
戴胸罩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469
尾氣不達標檢測方法 瀏覽:149
帶讀屬於什麼方法 瀏覽:427
早產兒體重快速增長的方法 瀏覽:308
最佳懷孕姿勢和方法 瀏覽:281
清明疊金元寶的簡單方法 瀏覽:372
四胞胎記憶方法視頻 瀏覽:463
煤氣口漏氣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98
數字萬用表交流電壓測量方法步驟 瀏覽:657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52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58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