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於形聲字的識別方法與特徵
形聲字
漢字絕大部分都是合體字,由兩個以上的偏旁構成。有些合體字的偏旁只與字義發生聯系,與字音沒
有關系,這樣的字是會意字,例如「眾、灶、涉、安、家、囚、臭、尖、塵」等字;有些合體字的偏旁,
一部分與字義發生聯系,一部分與字音發生聯系,這樣的字就是形聲字,例如「蝦、烤、裳、吐、桿、氨、
理、忘」等字。
形聲字中與字義發生聯系的偏旁叫形旁,前面例字中的偏旁「蟲、火、衣、口、木、氣、王(玉)、
心」就是形旁; 與字音發生聯系的偏旁叫聲旁, 如例字中的偏旁「下、考、尚、土、干、安、里、亡」
就是聲旁。形聲字就是由表示字義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聲旁構成的漢字。
一個形旁或聲旁可以同多個漢字發生聯系,充當多個漢字的偏旁,這樣既提高了偏旁(許多同時又是
字)的使用率,使得漢字更加系統化,又便於使用者迅速領會字義,掌握字音,正確運用。例如用「鳥」
作形旁的漢字,意義都同鳥有關,如「鶘、鵬、鵜、鵑、鸝、鷓、鴣」等字;用「胡」作聲旁的字,讀音
都同「胡」相同,如「糊、瑚、湖、蝴、葫、猢、煳、鶘」等字。
同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相比較,形聲字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因形見義,據形知音,把文
字的表義和表音兩種功能有機地融合為一體,記錄語言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既適應了漢語分化同音字、
同音詞的需要,也適應了漢語方言分歧、語音差別大的狀況。所以,形聲字一出現,就得到了迅速發展。
甲骨文中,形聲字所佔的比例還非常少,金文中則呈現出發展趨勢,到了漢代,形聲字已成為漢字系統里
的主流。據統計,東漢許慎編纂的《說文解字》收錄漢字9353個,其中的形聲字就佔了82%;南宋鄭樵對
23000多個漢字進行了統計分析,形聲字佔90%;現代7000個通用漢字中,形聲字也佔80%以上。
由上面的統計可見,現代漢字系統以形聲字為主。這眾多的形聲字,都是由數量有限的形旁和聲旁組
合而成的。據有關資料統計,構成現代形聲字的形旁約有250個,聲旁約有1300個。這些形旁、聲旁互相
配合,就構成了漢字的形聲字系統。
形旁和聲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6種:
左形右聲,如:清、松、城、漁、狸、情、描、帽、紡
左聲右形,如:功、領、救、戰、郊、放、鴨、飄、歌
上形下聲,如:露、花、崗、草、笠、芳、窺、景、箱
上聲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貸、盒
內形外聲,如:聞、悶、辮、辯、問
外形內聲,如:圓、閣、衷、病、趕、廳、近
在各種組合的形聲字中,左形右聲的類型最多,幾乎占現代常用形聲字的80%,其次是左聲右形類,
約佔6%,其餘幾種結構的形聲字就比較少了。一些常用的形旁,在形聲字中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規律,例如
單人旁、木字旁、豎心旁、絞絲旁、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左邊,立刀旁、戈字旁、鳥字旁、
欠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右邊,草字頭、竹字頭、寶蓋頭、雨字頭等形旁都在字的上面,心字底、四點
底(火字的變形)、皿字底等形旁都在字的下面。這種結構從秦漢時的篆書發展為隸書後就已經固定下來了。
形聲字都是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構成的,比如「爛」字,形旁就是「火」,聲旁就是「蘭」.
形旁的作用是提示字的意義,聲旁則是提示字的發音.就「爛」字來說,形旁「火」表示「爛」字的意義跟火有關(「爛」本義為固體物用火煮熟後變軟變碎);聲旁「蘭」表示「爛」字讀音與「蘭」字讀音有關(但並非一定是「蘭」的讀音).
所謂分析形聲字,就是分析出一個形聲字那個部分是形旁、那個部分是聲旁.這是個又簡單又困難的活兒.
說它簡單,是因為很多形聲字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形旁和聲旁.比如:嶺、桿,一看就知道它們的形旁分別是「山」、「木」,聲旁是「令」、「干」.
說它困難,是因為如果我們根據自己的常識來分析某些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並沒有那麼輕松.比如「錦」字,如果我們聯想到「錢、鋼、鈾」等字,我們一定會認為「金」是形旁,因為上面三個字的形旁都是「金」.而實際上,「錦」字是從帛金聲.這跟我們的常識是相悖的.再比如形聲字「更」,這個字的字形演變到今天,跟當初相比已經有點面目全非了.根據現在的字形,我們甚至根本看不出這是個形聲字,更談不上分析形旁聲旁了.實際上,這個字是從攴pū丙聲.它的小篆字體是上面一個「丙」,下面一個「攴」.
⑶ 怎麼分析形聲字,什麼聲符、義符的。
首先要是合體字,其次看看是不是會意字,不是會意字那基本就是形聲字了,呵呵。
聲符還是義符不難分辨,表讀音的聲符,另外的呢,呵呵,你知道的。
⑷ 形聲字形近字會意字怎麼分辨
1、字形讀音:
形聲字,就是一個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形旁表音,聲旁表義,比如「鋼」,金字旁表事物的類屬,岡表示讀音。 會意字,是一個字由幾個部分組成,各個部分和字義有關,和字音無關,比如「信」--人言為信。 以上兩種是造字方法,至於形近字,與此無關,指的是兩個或多個字因為字形相近而容易寫錯的。
2、性質:
許多形聲字的性質其實更接近會意字。如:「返」,「辶」和「反」結合表示「朝相反的方嚮往回走」;「汽」,「氵」和「氣」表示「由液體變成的氣體」
3、造字方式:
形聲字是漢字的一種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由表示意義范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當,聲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充當。
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義卻不一樣。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規律,並有各自的特點。簡單的說 形近字指某幾個字看上去相似,但又不是同一個字的都稱為形近字。
會意字,是指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這種造字法就叫作會意,屬於六書中的一種。用會意造字法造出的漢字就是會意字。
(4)形聲字用什麼方法分析擴展閱讀:
形聲字從漢字發展的角度來看,形聲造字法不僅突破了象形、指事、會意造字的局限,找到了為許多元形可象、有意難會的事物造字的簡便方法。
更為重要的是,它彌補象形、指事和會意不能直接標聲的缺陷。為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如果不能標示讀音,是極不便於使用因而就不能持久存活下去的,所以在世界范圍內,表意向標音的過渡乃是一切文字發展演變的共同規律。
中國的漢字雖然沒有演變為純標音的文字,但是由於形聲造字法的發明和表聲字的迅速增多,並很快在後來的漢字中佔了絕對的優勢(現今使用的漢字形聲字佔85%以上)。
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漢字的標聲功能也說明中國的漢字同樣是在遵循共同的聲化規律而發展、演變的漢字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中形聲字起有很大的作用。
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規律,並有各自的特點:
(1)筆畫相同,位置不同,如「人、入、八」。
(2)字形相近,筆形不同,如「己、已、巳」。
(3)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峰和鋒」。
(4)字形相近,筆畫不同,如「木和本」。
(5)字形相近,讀音相同,如「眯和咪」。
(6)字形相近,讀音不同,如「治和冶」。
(7)部首相同,位置不同,如「旯和旮」。
會意字是根據事物間的某種關系而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來示意的造字方法。會意字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是合體的,二是必須由合體的幾個字組成新的意義。否則,不能看作會意字。
會意造字法沖破了象形、指事的局限,擴大了造字的范圍。象形和指事造字多隻能對單一的、靜態的事物(包括人)而進行圖形示意。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又不是孤立和絕對靜止的,它們在運動過程中彼此關聯,就形成了人世間和自然界的種種行為和現象。
要為這種種行為和現象造字,象形和指事顯然不能勝任。於是古人採用了這樣的手法:把表示有關事物的文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讓人們通過經驗和意識來體會其中的意思(即字義),這就是會意造字法。
參考來源:網路-形聲字
網路-形近字
網路-會意字
⑸ 怎樣辨識形聲字
根據造字方法的不同,漢字可分為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四類。漢字絕大多數是合體字,合體字中除了會意字外,絕大部分是形聲字。形聲字在漢字中所佔的比例,一般說是在80%左右。「漢字構字常識」,「主要是形聲字」的常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基礎知識方面的一項內容。這項內容在中考和高考的復習范圍之內。與構字常識、特別是同形聲字有關的題型有:選出全是形聲字的一組,選出沒有形聲字的一組,辨別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法角度選出不同的一項,用指定的字做聲旁或形旁組字,等等。中學生做這類習題或試題時,必須善於辨識形聲字。因此,教會中學生掌握辨識形聲字的方法,就很有必要了。那麼,呢?根據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主要應當從字音上來辨識。不過,這有難易之別。這里,特向大家介紹一種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就是:一個合體字,至少可以分析成兩個組合字(構成合體字的字,其中有的是變形或省形的),如果能從中找到一個組合字同合體字有某種語音聯系———音同或音近(聲母、韻母兩者之中有某一部分相同或相近),那麼,便可推斷:這個合體字是形聲字,這個組合字...... (本文共計3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
⑹ 如果給你一個字!怎樣辨認它是不是形聲字
形聲字顧名思義有形有聲,所以組成形聲字的有兩個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叫形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讀音,叫聲旁。如果給一個字,只要看是否是這樣的兩個部分組成的就可以了。
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6)形聲字用什麼方法分析擴展閱讀:
作用意義
從漢字發展的角度來看,形聲造字法不僅突破了象形、指事、會意造字的局限,找到了為許多元形可象、有意難會的事物造字的簡便方法,更為重要的是,它彌補象形、指事和會意不能直接標聲的缺陷。
為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如果不能標示讀音,是極不便於使用因而就不能持久存活下去的,所以在世界范圍內,表意向標音的過渡乃是一切文字發展演變的共同規律。
中國的漢字雖然沒有演變為純標音的文字,但是由於形聲造字法的發明和表聲字的迅速增多,並很快在後來的漢字中佔了絕對的優勢,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漢字的標聲功能也說明中國的漢字同樣是在遵循共同的聲化規律而發展、演變的漢字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中形聲字起有很大的作用。
⑺ 形聲字有什麼特點
特點:
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形旁在左,聲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聲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聲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聲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聲旁在內,或者形旁在內,聲旁在外。
形聲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由表示意義范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當,聲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充當。
為了兼顧某個形聲字的筆劃或構形的美觀,在漢字形體演變的某一階段上,形符或聲符被部分地省簡而成為所謂省形或省聲。如弒,弒省,式聲;耆,從老省,旨聲;產,從生,彥省聲;夜,從夕亦省聲,等等。
(7)形聲字用什麼方法分析擴展閱讀:
形聲字的聲符除了標聲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語言中語詞的聲音反映著詞義或詞義的來源,字是詞的書寫符號,是語言中的詞的聲和義的載體,所以字義(實際是字元所記錄的詞義)也往往與字字的讀音有關。
這種現象在形聲字中的反映,就是聲符除了標聲之外也往往含有表意的作用。同從一個聲符得聲的抱、袍、雹等,都含有包裹的意思。
從侖得聲的淪、輪、倫、論、綸等,都含有條理、倫次的意思;從奐得聲的煥、渙、瘓、喚、等,都含有大的意思。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然,聲符字也往往是多義的,因而在形聲字中的表意自然也非止一端,所以同從一個聲符得聲的字,其意思的相關也往往不是單一的。
⑻ 如何判斷是不是形聲字
給你幾個答案,你看看哪個好理解:
1、形聲,「形」即形旁,也叫形符或意符;「聲」即聲旁,也叫聲符或音符。形聲字是由「形」和「聲」兩部分組成的:形旁表示形聲字的意義是屬於哪一類的,它是形聲字的表意成分;聲旁表示這個形聲字該怎麼讀,它是形聲字的表音成分。例如「一唱一和」的「和」:「口」是形旁,表示「和」是口的動作;「禾」是聲旁,表示「和」的讀音。又如「忍耐」的「忍」:「心」是形旁,表示「忍」屬於屬於心理活動;「忍」是聲旁,表示「忍」的讀音。純表意的象形字、指事字和會意字就是它的造字素材:形旁的來源主要是象形字,如「口、心、衣」等;聲旁的來源主要是象形字(如「禾」)、指事字(如「刃」)和會意字(如「旦」)。後起的形聲字也有用原來的形聲字作聲旁的,例如「影」字的聲旁「景」,本身就是個形聲字:「日」是形旁,「京」是聲旁。
2、組成形聲字的兩個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叫形旁(也叫義符);另一個部分表示字的讀音,叫聲旁(也叫音符)。同一個形旁和不同的聲旁結合,可以構成許多意義相關的字。例如用「木」作形旁,可以組成「桃、梅、梨、枝、株、棵」等與樹木有關的形聲字。同一個聲旁和不同的形旁結合,又可以構成許多聲音相同或相近而意義不同的字,例如用「岡」做聲旁,可以組成「剛、鋼、綱」等讀gāng的形聲字。
3、形聲字是指,一個由兩個或多個部首組成的字,他的讀音與他部首里的完整子讀音相似(調不同也算),比如,驅,軀就是區形聲字,液,掖是夜形聲字,與此類似的不勝數。。希望能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