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高中理綜學習方法分析演講

高中理綜學習方法分析演講

發布時間:2022-09-04 03:34:35

① 高中理綜如何學習好,求方法,求總結大方向

今後階段復習的方向和策略是:在鞏固各科各知識點的同時,提高解題能力。無論是題型還是難度,都要更加面向高考、貼近高考。
復習方式,應該是課外自己獨立做題,課內消化老師的講解,努力提高自己解題的熟練程度。因為高考的絕大多數題目對中上的同學來說,不是考你會不會做,而是考你能不能做得又正確又快,因為會做跟能拿全分還是有差距的。

如何訓練你的正確率和解題速度?

第一要端正解題態度,不急躁,不要為了完成復習任務、應付作業去做題,而是為了提高應試能力。

二要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審題不僅是讀懂題意,尤其是有些物理題,還要讀出一些結論,因為很多常見的條件都對應很多重要的結論,在這些結論的基礎上,你就不是從零開始做,而是從一個更接近答案的層次開始做。

三要總結知識網路。使知識系統化、完整化、條理化、能力化。把厚厚的幾本書,變成薄薄的幾頁紙,少而精,簡而明。將物理知識按照力學、電學、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等五個方面總結成有內在聯系的知識網路。並且標出重點、易錯點、采分點。熟練掌握所有的物理公式,有記住比較好的半成品公式。有時間的話,還應該總結題型。

強調即時總結。你可以全部做完題再總結,也可以做完一道特別是做完那種你感到很有收獲的題目就停下來先總結一下。

總結什麼呢?可以是某道題目的某一條件可以推出一個重要結論;可以是某道題和以前做過的某題解題思想或者方法類似;可以是某道題的解題方法很獨特,很經典;也可以是某道題的情況有多種,討論時容易被遺漏等等。

現在做題千萬不要就題論題,要就題論理。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要學會聯想,學會知識和方法的遷移,學會總結。

總結的工作,不僅在自己做題時需要,在老師的講評以後更需要,把老師最精華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本領。

物理在理科綜合中占的分量最重,理科綜合的計算題,基本都是物理題。

比較難的物理題還是有關運動的問題。這類問題雖然可能涉及到重力場,電場,磁場,圓周運動等,但解題的關鍵還是靈活地綜合運用力和運動的關系(既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動能定理等。

拿到這類題目,先看看題目求什麼物理量,所求的物理量可能從哪裡得到。比如要求時間(t),那麼可以聯想到運動學的公式(包括勻速的和勻加速的),動量定理,圓周運動的周期等等。再對研究對象(可能是單個物體(隔離法),可能是某個系統(整體法)進行准確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不僅要看物體受到哪些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力哪些是恆力,哪些是變力,如果是變力,又是如何變化的。然後定性地研究它們的運動過程。 在掌握物體運動過程的基礎上,先看看能不能對整個過程直接解決,如果不能,則把這個過程分成若干個子過程,每個過程分別解決。

值得強調的是,動量守恆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適用的對象和范圍,它有時只對系統成立,甚至只對某一時刻適用。這樣也可以減少出錯的可能性。

化學是理科綜合中需要記的知識的分量最重的一科。從物質的性質到相關的化學反應式,都要熟記於心。尤其是化學反應式,還要記住化學反應的條件。化學有嚴格的知識結構板塊,它的知識點彼此交聯,單純的題海戰術無法奏效。

下面重點講一下推斷題、信息遷移題和實驗題。

推斷題分有機推斷題和無機推斷題。相比之下,無機推斷題比有機推斷題難。
信息遷移題是化學考試中必有的一類題。這類問題千百萬化,主要有分析與綜合型、類比與聯想型、歸納與演繹型、比較與分析型、抽象與概括型、變通與轉換型、移植與拓展型、假設與驗證型等;

解答信息遷移題時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抓住題目中新信息的提示功能。

新信息的提示功能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提示「思維起點」。有些信息遷移題很難從已學的知識入手,只有分析新信息,從新信息中確定解題的突破口。

2、提示「思考范圍」。有些信息題所給的新信息和要求解決的問題都是陌生的,讓人產生一種高深莫測且與所學的知識沾不到邊的感覺。實際上,在這類問題中的新信息已經確定了「思考范圍」,包括哪些知識點,哪些原理,哪些規律等。

3、提示「思維方法」。當題目中給出了一種新思路或新方法時,就根據這種新思維,靈活運用這種新方法來解決問題。
實驗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實驗的復習是高考化學科復習的重要環節。化學實驗的復習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掌握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試劑的存放與取用;試紙的使用方法;溶液的配製方法;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物質的檢驗(a、常見陽離子;b、常見陰離子;c、有機物);常見氣體(O2、H2、Cl2、HCl、SO2、NH3、CO2、CH4、C2H4、C2H2等)的制備、凈化、收集、檢驗、尾氣吸收及實驗裝置連接順序等;實驗裝置的氣密性檢查;實驗中的安全問題。
2、全面掌握重要的定量實驗(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注意事項、誤差分析等)。主要包括四個實驗:a、室溫下鹽的溶解度的測定;b、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c、硫酸銅晶體結晶水含量的測定;d、中和滴定。
3、能夠評價化學實驗設計方案。對實驗方案的評價,首先要基於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夠對學過的知識的類比、遷移、重組;並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評價:a、方案的可行性;b、經濟效益角度;c、環保角度。
4、能夠設計實驗方案。

生物主要還是以記憶和理解為主,計算題的難度不在數學計算,而在知識點本身。所以你們還是要掌握各個知識點。重點說一下選擇題和實驗題。
生物的某些選擇題。選項中可能會出現平時沒怎麼想過的問題,這時可以用排除法,用已學的課本上有明確說明的知識把那些錯誤的選項否定掉,這樣會大大提高正確率。
實驗題。簡單地講一下實驗設計。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原理,選擇研究對象;然後設計實驗方案,包括安排實驗步驟和設置對照實驗;最後分析實驗可能得到的結果和出現的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設計實驗一般要遵循三大原則:1、單因子變數原則;2、平行重復原則,即控只某種因素的變化幅度,在同等條件下重復實驗;3、對照實驗原則。

高考前的心理調節很重要。

第一,不要太緊張,想想自己學習了這么多年,又經過了高三一年的總復習,還經歷了這么多次模擬考,沒有理由說高考會發揮不出來!況且適當的緊張不僅是正常的,也是需要的,如果沒有一點緊張那你肯定考不好。我相信你的緊張就是在考前,試卷發下來以後做幾題後,你肯定早忘了緊張了。

其次,也不要想萬一高考沒發揮好怎麼辦,因為只有在准備不充分,或者麻痹大意的時候才有「萬一」,你做得那麼好,不會有萬一的。你付出的,肯定會得到回報!

三是考前幾天不要再去找題目做了,尤其不要做難題,不要再拔高,回的到基礎上來。想想自己一年來做了那麼多的題,肯定會舉一反三了。應該靜下心來,隨機想一想知識點,看看有沒有忘了的,如果某個知識點記不清了 , 趕緊把書或者筆記翻開看一看鞏固一遍。

② 高三怎麼提高理綜成績 理綜學習方法有哪些

這里分學科來說一下復習方法。

生物

學校進行復習時,除了老師在課上點出這些聯系,通常也會提供一份包含這些聯系的講義或概念填空,這份講義一定要保存好,盡量留到高考。如果在解題時發現尚未提及的知識點間的聯系,也可隨時補在講義上。

在能力層面,高三題目的信息量會大幅增加、邏輯會更為復雜、開放性問答或實驗設計題目的比例會大幅提升,因此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學生若在一年的時間里找到並適應方法,則可提分,反之,則提升有限。

奧蘇貝爾將學習分為「學習方式」和「知識與材料聯系」兩個維度。「學習方式」分為偏被動的接受、灌輸式學習和相對主動的發現學習;「知識和材料聯系」則可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如果依舊以「組成細胞分子」知識點和涉及內容進行歸類,可以得到以下表格。

結合表格以及前文可知,一輪復習光靠「刻苦」和「記憶」是不夠的,高考復習更需要的是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深度,這也是上文提及的「適合高三的學習方法」。學校課程會對這些能力進行強化訓練,但因為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差異,教師通常只能給出指導性意見,不太可能將教師自己的解題和分析方法強加給學生,因此學生要真正提升能力,還需要大量的刷題和反思,進而構建出屬於自己的讀題和解題方法。學生可以在完成作業後依靠標答進行比較,在不斷糾錯中改進自己的習慣,進而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化學

化學中的一些有關知識可用如下方法記憶:

物理性質可分為色(顏色)、味(氣味和味道)、態(狀態)、溶(溶解性)、特(少數物質的特殊性)。如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不易溶於水;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極易溶於水,易液化;硫酸是無色油狀液體,難揮發,故無氣味,易溶於水,溶解放熱,強吸水性。

化學性質:主要分酸鹼性(含復分解)、對熱穩定性、氧化性和還原性(含可燃性)。學習了元素周期律後,又可根據位、構、性來推理。如氧元素位於第二周期第ⅥA族,是活潑非金屬元素,故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硫與氧在同一族故非金屬性比較活潑,硫酸是強酸,但硫位於氧的下一周期,故單質硫的氧化性比氧氣弱,硫化氫的穩定性比水弱;而鈉位於第ⅠA族,是活潑的金屬元素,故氫氧化鈉是強鹼,易溶於水且對熱穩定,金屬鈉是強還原劑;而鋁與鈉同周期,第ⅢA族,位於金屬與非金屬交界處,故其金屬性比鈉弱,是較活潑金屬,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難溶於水受熱易分解(幾乎所有的氫氧化物受熱均分解),金屬鋁是強還原劑等等。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應細分成組成要素和適應范圍,如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由條件(標准狀況)、對象(1mol任何氣體)、體積(約為22.4L)三部分組成,只適用於氣體;溶解度的概念由條件(一定條件),對象(飽和溶液中),質量[100g水中能溶解溶質的質量(g)]三部分組成,適用於飽和溶液;又如化學平衡的概念由條件(一定條件下)、對象(可逆反應)、本質(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特徵(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四部分組成,適用於可逆反應。

一些重要化學規律一定要注意其適用范圍:如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一般適用於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在高溫或熔融狀態下就不一定定適用了。如在酸的水溶液中鐵可以置換出氫氣,高溫下氫氣卻可以從氧化鐵中置換出鐵;鉀比鈉活潑,但高溫下鈉卻可以置換出鉀,這是因為鉀的沸點比鈉低,先被氣化的緣故。又如比常溫下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鈉溶液中可生成硅酸是強酸制弱酸,高溫下二氧化硅能與硅酸鈉反應是高沸點物質制低沸點物質。

設疑探究,深入化學本質

善疑、釋疑,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更有利於我們了解事物的本質。如:

我們知道久置濃硝酸變黃色是因溶解有二氧化氮,但仔細一想不對呀,硝酸溶液中有水,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溶液應該無色才對?從而更深刻的理解真理是有相對性的:反應3NO2+H2O=2HNO3+NO在水中或稀硝酸中是不可逆的,而在濃硝酸中是可逆的,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可逆是絕對的,不可逆是相對的。

又比如在不叫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實驗時,課本上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在相同條件下」這個相同條件指的是什麼?不少同學就簡單地理解為濃度相同,僅僅是濃度相同嗎?那課本上為什麼不說在相同的濃度下?經過更進一步的學習,有些同學從影響溶液導電能力的因素加以分析,概括出此處的相同條件包括電流強度、電壓、導線、電極材料的組成和大小、兩電極間的距離、電解質的組成(如AB型、A2B型)、離子電荷、溶液濃度、體積、溫度等等均應相同。

又如甲烷、乙烯、乙炔燃燒時為煙越來越大,火焰越來越明亮?書上解釋煙大是因為含碳量高,那麼火焰變明亮又是什麼原因?經仔細探究你就會發現:從甲烷、乙烯到乙炔含碳量逐漸升高,燃燒時碳沒有完全被氧化,而本身被燒成炙熱狀態,故乙烯和乙炔火焰較甲烷逐漸明亮,又由於有一部分碳呈游離碳,所以有黑煙冒出,且逐漸變大。

歸納綜合,聯結知識網路

有些同學學習主動性不強,過分地依賴老師,對知識不能及時進行整理,其後果是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是很清楚,時間一長,便成了一團麻,覺得越學越艱難,成績一路下降。所以一節課或一個章節或一個單元學習後,應對知識及時進行梳理,跟原有知識建立聯系,總結出適合自己記憶的規律性的東西來,歸納綜合,聯結知識網路。

如:學了化學平衡以後,馬上與化學平衡速率建立聯系,明確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其實質是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當其對正逆反應速率影響的倍數一致時,平衡不移動,否則平衡將發生移動。

學了電離平衡時,應立即與化學平衡建立聯系,明確其原理是化學平衡的繼續,再聯系溶液的溶解平衡、電荷守恆,更有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同學進一步聯繫到物理學上的力的平衡,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從而認識到平衡的廣泛性。

一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學完後,應將它們之間的關系連成網路,並註明它們之間的互變條件,如鈉及其化合物之間的關系如下: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學完之後,可再對各物質的共性及時進行歸類。如常見有毒氣體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氫、二氧化硫、氟氣、氯氣、溴蒸汽等;常見黃色和淡黃色固體有硫磺、過氧化鈉、溴化銀、碘化銀等;常見黑色固體有石墨、氧化銅、二氧化錳、氧化亞鐵、四氧化三鐵、硫化亞鐵、一些金屬單質粉末(如銀粉、鐵粉、銅粉等);還有常見的氧化劑,常見的還原劑、常用的酸鹼、常見的指示劑等等,這樣對做流程題很有幫助。

有機物說穿了就是官能團的性質,故有機物之間的轉化就是各官能團之間的轉化,且各官能團若不在同一碳原子上,則基本保持各自獨立的性質,但同一官能團所處環境不同,性質有差異。如羥基與鏈烴基相連為醇;與苯基直接相連為酚(酸性增強);與羰基相連為羧酸(酸性更強)。又如羰基連兩個烴基為酮,可被還原,難被氧化;連一個或兩個氫為醛基,既可被還原,又易被氧化(如銀鏡反應,與氫氧化銅反應);連一羥基為羧基,則既難被氧化又難被還原。

物理

高中物理要想學得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也就是考試接近於滿分,大家眼中艷羨的學霸,以下的幾種物理思想方法和相應的能力必不可少。而且新高考的選拔愈來愈注重考生的能力和素質,其命題愈加明顯地滲透著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

1.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思想。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思想和方法是處理一個復雜的運動,特別是曲線運動時經常採用的方法。將復雜的、陌生的運動分解成兩個我們學過的簡單、特殊運動,這樣便於問題的研究和解決。比如,平拋運動分解為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小船過河問題分解成為船在靜水中的運動和船不動水流的運動、牽連速度問題分解成為沿繩(桿)方向的運動和垂直於繩(桿)方向的運動,擺線運動分解成為勻速直線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等等。在合成與分解中,平行四邊形定則或者三角形定則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分分合合中,問題便得到了解決。

2.等效替代的思想。

等效替代法是研究物理問題常用一種方法,它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陌生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用等效的、簡單的、易於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代替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掌握等效替代法及應用,體會物理等效思想的內涵,有助於提高考生的科學素養,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終身的學習、研究和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物理中比較典型的等效替代思想內容有:質點、重心、理想氣體、點電荷、平均速度(加速度、力等)、發電機模型、電動機模型、在處理復合場問題時的等效重力場、在分析復雜的電路問題時的等效電路圖、等效電源電動勢和等效電源內阻、電學實驗中的等效替代法測電阻,上面提到的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實際上也是一種等效的方法。

3.宏觀微觀結合的思想;

高中物理是研究物質的運動規律和基本結構的自然學科。在學習中,我們不僅要關注物體的宏觀現象,更重要的還要看隱藏在宏觀現象背後的微觀本質,只有宏觀表現和微觀解釋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全面、更准確地反映物體的規律和本質。在平時的練習中和高考中也很注重這方面內容的考查。高中這方面的內容很多,比較典型的有:電流的微觀本質、安培力和洛倫茲力的關系、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的本質、電阻率的微觀解釋、電阻熱功率的微觀解釋、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光電轉化裝置工作的相關計算,等等。

4.微分求和的思想;

我們知道,高中物理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多是特殊的運動,比如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對於這些特殊的運動,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我們有相應的基本規律和公式來解決。但是,還有一些運動,比如一般的變速直線運動、一般的曲線運動,對於這樣的運動,一般的規律便無能為力,微積分便能應付自如。微積分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微元」與「無限逼近」,好比一個事物始終在變化,你就很難研究,但通過微元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那就可以認為是常量處理,最終加起來就行。在微分中,任何曲線運動都可以看成是直線運動,任何變速運動都可以看成是勻速運動。微積分學是微分學和積分學的總稱。它是一種數學思想,『無限細分』就是微分,『無限求和』就是積分。無限就是極限,極限的思想是微積分的基礎,它是用一種運動的思想看待問題。微積分堪稱是人類智慧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在高中物理中,微積分思想多次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相關圖像中面積的物理含義、變力做功的計算、一些勢能的計算、流體問題、動量定理在磁場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中的應用,電荷量的計算,等等。

高中物理中接觸的微積分還是比較基礎的、初級的內容,准確的說,就是微元求和的思想方法,和真正意義上的大學高數中的微積分還是有區別的。

以上所說的是一些學好高中物理電磁學內容的軟實力,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建立在下面這些硬體的基礎之上。只有軟硬結合,雙管齊下,才能學好高中物理的電磁學內容。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一些具體的學習原則

學無定法,但有常規。下面一些具體的學習原則,是學好高中物理電磁學內容的前提和基礎,請大家努力做到。

1.每天利用好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鍾,充分保證其效率。否則你會在課後花三倍左右的時間和精力補回課上所學的內容,得不償失。這就要求你每天必須要合理作息,科學計劃,統籌安排學習任務。一切應以白天課上的高效學習為前提。

2.及時復習、鞏固課堂內容和做過的典型題目。這是一個老生常談,但就是這一點,好多同學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導致所學的內容一知半解,熟練度不夠。人都會遺忘,學的知識在剛開始階段是遺忘最快的,以後會逐漸變慢,所以要及時復習鞏固所學,正所謂溫故知新,熟能生巧。每天所學的內容一定要在晚上睡覺之前復習鞏固一遍,一周的學習內容一定要在這周末過一遍。

3.夯實基礎,熟練記憶一些基本的公式,定理和定律的內容及成立的條件。電磁學內容的公式很多,尤其靜電場和恆定電流這兩章更多。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學不好物理的原因,是好多基本的內容沒記住,或者記得不熟練,這在做題時自然就不太會了。

4.適當增加題量的練習。物理成績的提高,是通過一定量的題目訓練換來的,但決不是提倡搞題海戰術。力求弄懂一道題,解決一類題。考題的類型是有限的,而題目的數量是無限的,你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將你有限的精力用到無限的題海戰術中去,是最愚蠢的做法,必然事倍功半,得不償失。明智的做法是,將你有限的精力用到有限的考題類型的研究、總結、歸納和精練中去。

5.多看課本。好多學生課上聽不懂,課後又不看書,做題自然不會,時間長了就失去學習的興趣了,一個惡性循環。上課你聽老師的講解可能一知半解,課後你不妨認真去讀課本,這時你往往會恍然大悟。現在好多學生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很少看課本,這個習慣是不好的,必須改掉。正確的做法是,課前認真看書,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課上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解決自己預習時存在的問題,課後再認真看書,每看一遍課本就會有不同的收獲。

6.對於電磁學內容中那些抽象概念、有難度的規律的學習,比如電勢、電動勢、楞次定律等,一時半會掌握不了,可以先強行地記住它們,並在運用中慢慢掌握。當你利用它們能夠逐漸地解決一些相應的題目時,你就會對它們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更准確認識,發現它們原來也不過如此,其實這時候你已經基本上掌握它們了。

7.在平時物理學習中,要不斷地強化物體的運動情況是由其受力情況決定的這一思想,從功能和動量的角度去認識和解決問題。物體的運動性質是外在的現象,受力是內在的原因,透過現象看本質,是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從力對空間的積累角度——功和能方面、力對時間積累的角度——動量沖量方面,去進一步挖掘運動的本質。因此,一個物理問題解決的科學步驟為:研究對象的受力分析,運動情況分析,從功和能的角度、動量的角度、動力學的角度三方面去解決。

8.買一本適合自己程度的、解析比較詳細的教輔書。在做上面的練習題時,先自己認真思考,想不上來時再看答案的解析。久而久之,你的電磁學思維和能力就提高了。

希望大家成績從此逆襲,晴空一鶴排雲上,加油!

③ 高中 理綜 學習方法、總結方法、

理科成績提高最經典,最明顯,最具普適性的方法就是多做題,做高考題,模擬題,玩命做題,我自詡理綜高手,但比我強的人我似乎永遠無法打敗他,因為學習時間一樣,而他做題比我稍快,題量也會漸漸拉開,實力也就有了差距。其他的如總結,改錯自然穿插在做題中。只要堅持做題,不出3個月就會有明顯改觀。其實做題,整理的過程中,你就會體會到自己慢慢變強的感覺,不會的題越來越少,題做得越來越快,題目越來越眼熟,既是復讀生,應該知道其實高考就考你平時練過的題。
對於物理,不知你們那是怎樣,兩大題一道力學綜合,一道電磁場雷打不動,只是每年換形式,玩命練一定有效。對於其他題目變化可能要多一些,練得多了自然就不怕他變了,其實練習中你就會發現做了這么多題幾乎沒有重樣,高考不過又是一次不一樣的練習罷了。
理綜的答題順序也十分重要,有很大的技巧性,這要考慮你的綜合實力,如果3科中有偏科或強科,先強後弱;若無明顯偏科,則最好按順序答,避免漏題;若無十足把握能打完全卷,則先做完塗完選擇後先做選作題,先做選擇因為你的多年考試所有科目都是先做選擇,這樣可有適應性心理優勢,且塗卡問題也是要首先解決的重大問題,每年高考都有忘記或沒時間塗卡的悲劇發生,先做選做題因其簡單易得分,可提升一下自信,也有利於後面攻大題,不要出現沒時間答簡單題的悲劇;即使有把握答完,也建議按上述所說順序,因為你不知道後面題得情況,萬一遇久攻不下的難題,即使跳過也會極大影響情緒,還是先解決簡單題再攻難題心裡踏實的多。不知你們那裡什麼情況,我們這里物理化學題型較固定,思路清晰,且物理有兩大理綜最大題,而生物雖題型多變但算數較少,物理化學算數多,需靜心,所以生物最後解決。所以我的答題順序為:選擇題(按順序答)——選做題(按順序)——大題:物理、化學、生物。我成績還不錯,剛高考完,此為我嘔心瀝血用無數實驗與痛苦換來的,以此我的理綜獲得了最大的能力分數比,理綜考試從無遺憾。

④ 高中理綜應該如何學習,需要注重哪些方面的學習呢

小編在高中的時候,作為一名理科生,在理綜方面也有諸多的見解,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有許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該如何學習高中的理綜,學習效率非常低下,在解題方面完全沒有思路,那麼,高中理綜應該如何學習呢?需要注重哪些方面的學習呢?

除此之外,高中理綜應該採取多思考,多反思,多問的學習方式。遇到不會的難題時,可以積極的請教自己各個科目的老師,他們會給予專業的解答,然後你就會突然醒悟過來,為什麼這道題是這樣做的。

⑤ 求學習高中理科綜合的好方法

高考資源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考資源合集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⑥ 求介紹學習方法的演講稿,急!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經驗四: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回答者:左逍§右遙 - 魔法師 四級 3-11 10:57

--------------------------------------------------------------------------------

漫談學習方法
周總理生前教導我們:「活到老,學到老。」人離不開學習,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學習是一個人終生獲得知識,取得經驗,轉化為行為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充實生活,發展身心,促使個人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要學好,就得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所謂學習方法,就是人們在學習過程中所採用的手段和途徑。它包括知識的方法,學習技能的方法,發展智力與培養能力的方法。
愛因斯坦總結自己獲得偉大成就的公式是:W=X+Y+Z。並解釋W代表成功,X代表刻苦努力,Y代表方法正確,Z代表不說空話。德國哲學家笛卡爾也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古今中外無數事實已經證明:科學的學習方法將使學習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越學越聰明。給學習者帶來高效率和樂趣,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不得法的學習方法,會阻礙才能的發揮,越學越死。給學習者帶來學習的低效率和煩惱。由此可見,方法在獲得成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麼,究竟怎樣學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呢?下面主要談五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一)抓好預習環節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講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初步理解內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准備過程。有些學生由於沒有預習習慣,對老師一堂課要講的內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講課。老師講什麼就聽什麼,老師叫干什麼就干什麼,顯得呆板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生雖能預習,但看起書來似走馬觀花,不動腦、不分析。這種預習一點也達不到效果。
1.預習的好處
(1)能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
(2)有利於聽課時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裡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
(3)預習有利於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於帶著問題聽課與質疑。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這樣,疑惑易解,聽起來輕松、有味,思起來順利主動,學習效果高。
(4)預習可以提高記筆記水平。由於課前預習過,講的內容和板書,心中非常清楚。上課時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有的,著重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關鍵問題。從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
2.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對課本內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難也不必鑽深,只需順手用筆作出不同符號的標記。把沒有讀懂的問題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但對牽涉到已學過的知識以及估計老師講不到的小問題,自己一定要搞懂,以消滅「攔路虎。」
(2)若以前沒有預習的習慣,現在想改變方法,先預習後上課,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鋪開,每門功課都搞提前預習。這樣做會感到時間不夠用。顯得非常緊張,不能達到預習效果。因此,剛開始預習時,要先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學科進行預習試點,等到嘗到甜頭,取得經驗後,並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再逐漸增加學科,直到全面鋪開。
(3)預習應在當天作業做完之後再進行。時間多,就多預習幾門,鑽得深一點;反之,就少預習幾門,鑽得淺一點。切不可以每天學習任務還未完成就忙著預習,打亂了正常的學習秩序。
(4)學習差的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聽不懂,課後還需花大量的時間去補缺和做作業,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擠不出一點時間去預習。其實,這種學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預習上。學習由預習、上課、整理復習、作業四個環節組成。缺了預習這個環節就會影響下面環節的順利運轉。這些學生必須作好在短期內要多吃點苦的思想准備。在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後,要安排一點時間預習。這樣做雖然費了時間,但上課能聽得懂,減少了因上課聽不懂而浪費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減少花在課後整理、消化、作業上的時間。時間一長,運轉正常了,學習的被動局面也就會改變,就再也不需加班加點了。
3.預習的要求
(1)要注重講究實效,不搞形式。要根據學習計劃安排時間,不能顧此失彼。預習一般要安排在新課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這樣,印象會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重點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講授新課的科目進行預習,其他科目只需一般性的預習。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周要講授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2)預習的任務是通過初步閱讀,先理解感知新課的內容(如概念、定義、公式、論證方法等),為順利聽懂新課掃除障礙。具體任務是:①復習、鞏固和補習有關已學的舊知識,找出新課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並把理解不透的記下來。②初步弄清新課中的基本內容是什麼?這些知識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了什麼?並找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費解的地方。③預習時要看、思、做結合進行。看:一般是把新課通讀一遍,然後用筆勾劃出書上的重要內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應該認真想一想;需要記的就應該記下來。思:指有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准備工作以及對課本後的練習題要進行嘗試性的做一做。問答題答一答。不會做,不會答可以再預習,也可以記下來。等教師在授課時集中注意聽講或向老師提出。預習以後,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這樣做能使自己對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聽課環節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聽課是學生接受教師指導,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高效率學習的關鍵。聽課時,有的學生全神貫注,專心聽講;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有的像錄音機,全聽全錄;有的邊聽邊記,基本上能把教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有的以聽為主,邊聽邊思考,有了問題記下來;有的乾脆不記,只顧聽講;有的邊聽邊劃邊思考。思考時,有的思考當堂內容,有的思考與本課相關的知識體系,有的思考教師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與教師的思路比較。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聽好課的目的呢?總的要求是要抓住各學科的不同特點,帶著問題聽,聽清內容,記住要點,抓住關鍵,著重聽老師的講課方法與思路,釋疑的過程與結論。具體要求:
1.要充分認識老師在上課時的重要作用。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他在課堂中的分析講解遠比課後輔導要詳細得多,這也是學生自已看書無法比較的。課堂教學是老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一條最簡捷的路。因此,每個學生都應該虛心向老師學習。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上好每一節課。
2.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千萬不能思想開小差。如果在老師啟發下,自己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等下課後再去深入思考或請教老師和同學。總之,課堂上的「分心」,是學習的大敵。
3.聽課中可以嘗試在老師沒有作出判斷、結論之前,自己試作判斷、試下結論。看看自己想的與老師講的是否一致。找出對與不對的原因。
4.要力求當堂理解。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質、內部聯系及規律的思考過程。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當堂理解呢?在課堂上,你想的應與老師講的統一,你思考的問題應與老師講的問題統一。在教師的啟發下,你要始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果在思考中出現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應舉手提出問題。如果課堂上老師沒有時間解答你的問題,應繼續聽老師的講解。課後再去請教老師。
5.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跑。聽課是為了增長知識和發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識聽懂了就算課聽好了等同起來。高水平的聽課應該不僅注意老師傳授的具體知識,更應該注意老師講課的思路。追著老師的思路跑,目的在於把老師講課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思維方式,思維過程搞清楚。學習老師是如何進行周密科學思考的,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有的學生不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而偏重於記憶老師的推導,總結出來的公式或結論,認為這是聽課的主要目的。其實,這樣掌握的知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識。這種死知識忘得快,又不能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更談不上發展智力。
6.要抓住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和學科特點的關鍵。知識內容的關鍵一般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關系式以及公式、定義。當老師講解這些關鍵知識時,你一定要特別注意,抓住不放。同樣,不抓住學科特點的關鍵學習,也會影響你的學習效果。實際上,各門學科的內容體系、發展思路、訓練要求以及教的方法各有特點。學習中非抓住這些特點不可。如物理、化學、生物課要特別注意觀察和實驗,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思考來掌握科學概念和規律。數學要通過大量演算,證明等練習獲得數學知識,培養出數學思維能力。語文和外語在聽課時,主要抓住字、詞、句、篇等方面的知識點,並且通過聽、說、讀、寫來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和文字。
(三)緊抓復習環節
復習是對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再加工,並根據學習情況對學習進行適當調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准備。因此,每上完一節課,每學完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書都要及時復習。若復習適時恰當,知識遺忘就少。早在1885年,德國的心理學家艾濱浩斯,通過實驗發現剛記住的材料,一小時後只能保持44%;一天後能記住33%;兩天後留下的只有28%;六天後為25%。所有的人,學習的知識都會發生先快後慢的遺忘過程。一些記性好的學生是因為能經常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上進行復習,做到「每天有復習,每周有小結,每章有總結」,從而形成了驚人的記憶力。因此,很多學生對所學知識記不住,並不是腦子笨,而是不善於復習,或復習功夫不深。
1.復習的要求
(1)課後應及時把老師講的和板書的知識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子里過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後翻開筆記,查找漏缺。
(2)看教材時,應邊看邊思,深思重點、難點。分析疑點、深化理解。
(3)看閱必要的參考書,充實課堂所學的內容。
(4)整理與充實筆記,對知識進行歸類,使知識深化、簡化、條理化,並按規律去加強記憶。
(5)加強練習。練習一般應在復習後進行,也可邊復習邊練習。在復習過程中,加強練習,能提高復習效果。
(1)及時復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復習清,決不能拖拉。做到不欠「帳」。否則,內容生疏了,知識結構散了就要花費加倍時間重新學習。要明白「修復總比重建倒塌了的房子省事得多」。
(2)要緊緊圍繞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定律復習。思考它們是怎麼形成與推導出來的?能應用到哪些方面?它們需要什麼條件?有無其他說法或證明方法?它與哪些知識有聯系?通過追根溯源、牢固掌握知識。
(3)要反復復習。學完一課復習一次,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復習一次。學習一階段系統總結一遍。期末再重點復習一次。通過這種步步為營的復習,形成的知識聯系就不會消退。
(4)復習要有自己的思路。通過一課、一節、一章的復習,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寫成小結、列出圖表、或者用提綱摘要的方法,把前後知識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
(5)復習中遇到問題,不要急於看書或問人,要先想後看(問)。這對於集中注意力、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很有好處。每次復習時,要先把上次的內容回憶一下。這樣做不僅保持了學習的連貫性,而且對記憶有很好的效果。
(6)復習中要適當看點題、做點題。選的題要圍繞復習的中心來選。在解題前,要先回憶一下過去做過的有關習題的解題思路,在這基礎上再做題。做題的目的是檢查自己的復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綜合題能加深知識的完整化和系統化的理解,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獨立完成作業環節
獨立完成作業是深化知識,鞏固知識,檢查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復習與應用相結合的主要形式。然而,有些學生沒有真正利用好這個環節。他們一下課就搶著做作業,作業一完,萬事大吉。更有些學生課上根本沒聽懂,下課後也不問,作業抄襲後向老師交差完事。其實,做好作業有以下意義:
1.可以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做作業可以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補救。
2.通過做作業時的思考,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變換搞熟練。總之,有利於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3.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因為作業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必然會促使自己積極思考,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做完作業後,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應當定期進行分類整理,為總復習積累資料。復習時,翻閱一下記錄的作業,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做作業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審題。審題是做作業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個題目,首先應判斷它屬於哪一類,難易的程度如何?分清題目的條件和要求。已知條件是什麼?從題目提供的信息中還能挖掘出什麼條件?它的要求是什麼?同時要讓自己的思路順著題目的路子思考。通過思考、准確、透徹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條件有哪些,題目要求的結論是什麼。在審題過程中,還要注意哪些地方沒有直接用語言表示出來,而隱含在題目中的其他形式條件,即注意隱含條件的挖掘。
2.尋找解題途徑。方法一般有三種:一種是「由因導果」,可以表述為:「已知→可知→可知……」,最後到達結論。第二種是「執果索因」,即結論←需知←需知←……」。這樣一層一層的追下去,直到追到已知條件全部有了為止。這樣。已知條件和要求結論之間的道路就打通了。第三種是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題目,就需要我們用前兩種的綜合辦法,以盡量縮短條件與結論的距離。即一方面從已知條件推出一些可知的中間結果,另一方面根據題目的要求分析出一些需知的中間結果。需知與已知一旦統一,則可得到解題的途徑。
在尋找解題途徑中,要廣泛聯想與這些條件和結論有關的概念、公式、法則和方法等。聯想過去是否解過和與此相同或相近的題目。那時是怎樣解的?如果能聯想起有關的舊知識,即與此題相應的規律原理、原則、公式就會浮現在腦海中,使解題的思路更加開闊。聯想越廣,跨度越大,得到的解題效果也越佳。
有時因為題目較復雜,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審題的過程畫成簡圖。這實際上是一個運用學過的知識,把題目加工、改造的過程。經過加工,思路明了,解題捷徑就會出現在眼前。
3.正確解題,經過①②兩個步驟,已經尋得解題的途徑,判定了解題的方案。但在實施時還要注意解題的保質保量。要做到這點,解題的步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步演算。書寫規范化,格式明了,表達准確。要做到這點,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除此以外,在解題中,重要的知識點應寫出來,繁題要簡寫,簡題要詳寫。
4.注意檢查。就是回過頭來再檢查一遍,看看是否題目要求的解都求出來了,有沒有漏解。是否求出的解均符合題目的要求,有沒有錯解。檢查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環。檢查的方法很多。①步步檢查法。即從審題開始,一步步檢查。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出計算、表達上的錯誤。②重做法。即重做一遍,看結果是否一樣。③代入法。將計算結果代入公式或式子看看是否合理。同時,還要注意鍛煉一題多解、一題多想。比較歸類的解題習慣,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認真記好課堂筆記
記筆記是為了學,為了懂,為了用。記筆記的原則是以聽為主,以記為輔。簡練明白,提綱挈領,詳略得當。難點不放過,疑點有標記。不亂,不混,條理明。對聯想、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記。筆記要留有空白處,便於復習時補缺。
筆記的主要內容有:
1.記講課提綱,解題思路,難於理解的重點及難點以及自己悟出的重要體會。
2.老師解決問題時提出的觀點、論據與推導論證過程。精、巧、新的解題方法。
3.課堂上沒有解決的疑難。新知識和舊知識的聯系或結合點。容易發生錯誤和混淆的概念。
4.記要點,書上有的不必多記,可在筆記上留下空白,課後補記或對照課本復習。
5.預習時發現的問題、體會,自己掌握不好的舊知識。
6.摘錄參考書上對課本內容有針對性幫助的材料。

⑦ 高三理綜各個科目應該如何學習呢有什麼方法呢

有很多學生到了高三之後,理綜成績仍然不突出,而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理綜是必須取得高分的。如果理綜的成績不突出,你的總分就不會太高,高考的一分就能夠再打敗上千人。高中的理綜主要分為三個科目,分別是物理、化學和生物。小編認為,要想總分高必須提高理綜成績,那麼就要掌握好理綜各個科目的學習方法。

最後,生物這門學科在理綜整個試卷上所佔的分數是比較小的,但是要想在生物方面考到高分也是不太容易。一方面,生物對要求基礎知識也特別高,而且深入特別的摳字眼,一定要多下功夫去背誦;另一方面,還要在平時學習認真做好筆記,這樣才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總之,在小編看來,不管是學習理綜的哪一個科目都必須牢牢的掌握基礎知識,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必須一步一步的腳踏實地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及時復習,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自己的理綜成績。

⑧ 高中學習理科方法總結

1.首先是要通讀課本,了解課本中的各個知識點,最好能夠形成一個知識網(其實這是最高境界),可以通過一個知識點發散出一系列相關的知識點,一切題目都以課本為基礎;
2.多做練習,學會總結歸納。做題時千萬不要想著有答案,是不是就覺得自己不會做要看答案,美其名曰「參考」,但實際上是內心不想思考,希望不勞而獲的表現。
3.最後就是將前面兩點相結合,做到某個題目的時候想想它考察的是哪幾個知識點,復習每個知識點的時候想想自己有做到的題目,想想如果你是出題人,會怎麼出題。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相信你的理科可以學得很好,PS:」多思考「就是秘密武器喲。

⑨ 高中理科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我是今年剛剛高考的人,下面是我的感想,首先,要明確,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好成績來自於長遠的堅持與努力。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體會,你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著來做。
一.生活,
1。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也不要睡懶覺。我高中都是住宿,每天生活大概這樣,六點二十起床,上課室晨讀,七點下來,洗刷,之後吃早飯,七點半上課室,早讀,之後是五節課。
中午十二點,下課,吃午飯,十二點半,上課室,做語文試卷,一點半左右,回宿舍睡午覺,兩點二十起床,上課室,上課三節。
下午,五點下課,去運動,跑步或打球。五點半多,吃晚飯,六點,洗澡,洗衣,六點多多上課室,晚讀晚練,接著三節晚自習。
2。這里強調一點,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少病少傷。
二。心態,
1。無條件自信,對自己要有信心,多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2。保持良好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不要為生活瑣事煩心,大方,豁達一點。
三。總的學習方法態度。
1。細心,做題看書時絕對的細心謹慎,在考試時將自己能拿的分全部拿到。平時做題考試錯了便錯了,不要找任何借口,老老實實分析自己犯錯原因,不要用「粗心」「看錯題」老逃避現實!
2。學習一定要有計劃。每天半個鍾總結今天,計劃明天。
3。按專題訓練提高快,分類訓練,多總結
4。多與同學老師交流,一個人畢竟想的東西比較狹隘。
四。各科的學習方法。
語文
1語言表達基礎題,通過做題提高,每天做一份試卷的基礎題,重要的是堅持。我當初是每天中午一份,到高考時做了一百多份。
2。作文,卷面一定要好!!!立意深刻點,有思想深度,適當營造亮點

數學
1。按專題做題,即選擇題,填空題,大題,一樣樣做過去,摸清每種題型的解法,提高很快的。
2。學會撿分,不會做的題也要去做,一般第一小問還是做得出的。

理綜
1。一定要多做題,多總結,題海戰術還是必要的。但做題要有技巧,不要老是重復。
2。按專題練習,多總結。比如,原來化學不是很好,總結歷次考試,我發現我工藝流程題很差,於是我就買了一份模擬題,專挑工藝流程題做,做了幾個晚上,幾十題而已,但我總結了它的規律,以後我的工藝流程就很少錯了。
3。多進行全真模擬,就是自己給自己規定時間段,完成一套理綜,嚴格按考試要求來做。然後自己改,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進行針對性訓練,提高很快的。
希望你能圓夢!!!!

⑩ 高中理綜學習方法

一、掌握好基礎知識
掌握基礎知識沒有捷徑,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基礎知識,再多的答題技巧也沒有用,有了基礎知識,才能在上面「玩一些復雜的花樣」,讓自己分數提高一個層次,其實很簡單,上課認真聽講,放學再溫習一兩遍足矣。在此推薦聯想記憶法,將自己實在記不住的東西編成順口溜,或者和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聯想在一起,很多東西都能順利解決。比如說:甲來借一本亮色書(8種必需氨基酸)。
二、選擇性做題
許多同學討厭做題,認為自己一定做不出難題,索性放棄。其實這些都出自一個原因:缺乏自信,沒有耐心。一旦我們有了自信與耐心,再多的難題我們都樂意去挑戰。這些方法可以增強自信與耐心:1從簡單題入手,這樣做對的機率較大,信心也隨之增長。2 冷靜分析,不能浮躁。即使是清華北大的學生,也不是每道題拿來看一遍就會的。一道題看個4、5遍不足為奇。我們浮躁主要是由於看了幾遍後題的大意,想考的知識點都沒看透。於是越來越急,越急越看不懂。此時只要冷靜下來,想想我看不懂,別人也看不懂就好。再逐字逐句地看,就能看懂。
題要有選擇性地做,類似題目只要選擇幾道來做其它題就不成問題,因為思路都差不多。但是答案術語,答題規范在考試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即使明白題意,不用術語,不用規范也得不到分。平時做題時,一定要在這些方面下一些工夫。
三、合理分配時間
平時做題與考試是大不相同的。平時做題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規定的答題順序。但考試就不一樣。考試經常會出現題做不完的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做題速度不夠快(在這方面平時做題要多練),一方面是由於沒有合理分配做題時間。理綜的順序是這樣的:選擇題:生物—化學—物理;大題:物理—化學—生物。其中,物理120分,化學108分,生物72分。大致上應該按照分數比來分配時間,但每人拿手科不同,因人而異。我們可以先做我們拿手的科目,一方面有助於增強信心,另一方面這樣做的話會讓我們能拿到的分全拿到。因為如果先做別的科的話,做不出來浪費時間,擠了拿手科的時間,致使拿不到分的沒拿到,該拿到的也沒拿到,得不償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題順序,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的答題順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增強自信心
由於理綜是拿分大項,一個失誤就有可能使10多分都丟掉。這使得很多人都喪失信心。所以在考前,不管發生什麼事一定要保持愉悅心情,想一些高興的事,考試題做不出時,不要想:完了,這回我可完了;要想:這回別人可完了。因為你做不出別人也做不出。答案每一科再做下一科時如果腦子轉換不過來不要著急,讓自己靜半分鍾,這樣答題會順手多了。由於本人是女生,在這里寫一些增強女生自信的方法:女生千萬不要放棄理綜,也千萬不要認為女生理綜不可能學好,或者學理綜是男生的事。2007年狀元馬超是一個女生,但她照樣以300分滿分的成績拿下理綜,本人理綜也是283分,女生學好理綜是大有可能的。其實很多女生學不好理綜是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我是一個女生,女生的理綜從來都是弱項,只要把語文、英語學好就行,學好理綜是男生的事。這樣不斷暗示,致使理綜越來越不好,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其實,女生在理綜的學習上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細心。化學和生物只要肯背,再加上細心,是完全可以拿到一個很高的分數的。這就佔了理綜分數的一大半。此時只要想:物理再難也難不到哪去,問題就迎刃而解。
五、一些答題技巧
這里再談一個怎樣答題的問題。由於物理是不定項選擇,高考理綜選擇扣分物理佔了很大比例。程度較好的同學當然可以選擇確定的,有些多項的也盡全力選全,因為這些同學追求的是高分。程度較弱的同學可以依自己的情況將物理選擇當成單項選擇來做。因為如果一道題選BC,只選了B給3分,選AB就一分都拿不到了。而這類同學就愛犯這種錯誤。相比之下,選一個保準的選項能提高不少分。大題中,如果這一題沒想出來怎麼做,要想到哪寫到哪,這樣會得一些步驟分。當然,題目如果完整地做出來,公式步驟也要寫全。如果時間來不及,題目會,只是沒時間算的話就不要算了,把用到的公式一一列出,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數,結果分在整道題中占的比例是很小的。這些都是答題小技巧,讓你在同一水平上盡可能地多拿幾分。

閱讀全文

與高中理綜學習方法分析演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彎折的最佳方法 瀏覽:262
管理會計案例分析的方法 瀏覽:790
正確梳頭方法視頻 瀏覽:18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瀏覽:74
打疫苗用的什麼注射方法 瀏覽:947
水餃睡不著有什麼好的方法 瀏覽:464
鑄鐵鍋的使用方法 瀏覽:608
共同海損金額計算方法 瀏覽:885
如何鑒定飲茶方法 瀏覽:938
達克寧水腫治療方法 瀏覽:968
華為手機開關機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92
想把腳洗干凈用什麼方法 瀏覽:762
石灰粉發電方法視頻 瀏覽:168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瀏覽:22
確定物體重心的常用試驗方法有 瀏覽:840
快速緩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瀏覽:258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65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32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25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