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簡述三種常用的案列分析方法

簡述三種常用的案列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3 20:24:46

❶ 急求! 案例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1.對比分析法;2.外部因素評價模型(EFE)分析;3.內部因素評價模型(IFE);4.swot分析法;5.三種競爭力分析法;6.五種力量模型分析

❷ 數據分析必讀干貨:簡單而實用的3大分析方法

導讀:數據分析師需要哪些「專業技能」?如果有人建議你去學習R語言、tableau、PowerBI,那麼我建議你不如先從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數據分析方法學起。

在一家年銷售不到10億的電商公司(行業中大部分電商企業年銷售可能都不到1個億),你只要掌握一些基礎的數據分析方法,再配合Excel表格,就足夠你完成各種數據化運營工作了。

本文主要講解日常數據分析中,最常用的三大數據分析方法 。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其中充滿了大量的細節方面的實用技巧。

01 對比

對比是所有數據分析方法中最基礎,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俗話說,無對比,不分析。說的就是對比分析法了。

在實際分析場景中,對比有不同的應用維度。比如有環比、同比、橫比、縱比、絕對值對比,相對值對比等。下面我們分別解釋一下它們的不同應用場景。

1. 絕對值對比與相對值對比

從概念上而言,絕對值包含正數、負數和零值。在電商數據分析中,一般是指正數之間的對比較多,如銷售額、退貨額等;相對值對比,則是指轉化率、完成率等這類相對數之間的對比。

2. 環比

環比是指統計周期內的數據與上期數據的比較,比如2017年6月數據與2017年5月數據的比較。

在電商數據分析中,由於每個自然月之間的銷售差額比較大,如果採用絕對指標,便很難通過對比觀察到業務的變化。

因此,一般會採用相對指標來做環比分析,如2017年6月的銷售達標率是102%,2017年5月的銷售達標率是96%;這樣便很容易知道兩個月度之間轉化率的好壞優劣了。然而,如果我們用絕對值來對比:2017年6月銷售額500萬,2017年5月銷售額300萬,這樣的對比便很難判斷究竟哪個月的銷售額完成得更好。

3. 同比

同比是指統計周期內數據與去年同期數據之間的對比,比如2017年6月銷售額是500萬,2016年6月銷售額是450萬,同比增加11.1%。

在電商分析中,同比是應用最廣泛的數據分析方法。通過同比,我們能大致判斷店鋪的運營能力在最近一年中,是保持增長還是呈下滑趨勢。

同時,也可以根據同比增長趨勢,來制訂初步的銷售計劃。如表3-4所示,假設現在店鋪流量同比下降8%(流量下降是平台趨勢),客單價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要想實現店鋪銷售業績的上升,唯有提升轉化率。

因此,我們通過表3-4的模擬推算,可以得知,當轉化率提升21%,到達0.35%時(0.35%轉化率被認為是行業的平均值),業績會提升11%。

▼表3-4 店鋪銷售計劃推算模擬表

4. 橫向對比與縱向對比

所謂橫向對比與縱向對比,是指空間與時間兩個不同的維度之間的對比。橫向對比是空間維度的對比,指同類型的不同對象在統一的標准下進行的數據對比。如「本店」與「競品」之間的對比;縱向對比是時間維度的對比,指同一對象在不同時間軸上的對比。如前面提到的「同比」「環比」都是縱向對比。

5. 份額

嚴格地說,「份額」屬於橫向對比的一種。由於在實際分析場景中它經常會被忽略,因此單獨羅列出來,加以說明。

在某些情況下,數據表格中多一個「份額」,會讓表格清晰明了許多。

如表3-5所示,假設我們要分析「某品牌天貓、京東、唯品會三大渠道」的「上衣、下衣、連衣裙和其他」在「Q1~Q4季度」的銷售趨勢和表現。常規的分析方法是,按照表1的表格結構,將各種數據有層次地展現出來。這時,所有的銷售數據在表格中可以層次分明地一覽無余。

▼表3-5 以份額處理的數據表格

但是,如表1這般的數據卻不能直觀告訴我們每個銷售類別在不同渠道和不同季度的銷售趨勢是什麼。因此,在數據分析中便需要加入表2這樣的「份額」分析表格。如此,我們便可一目瞭然地掌握每個類別在不同渠道、不同時期的銷售趨勢。因此也就達到了數據分析的目的。

很多數據分析師往往只是完成了「表1」的分析步驟,卻缺少臨門一腳,沒有把「表2」也同步呈現出來。

02 細分

細分,是一種從概念上理解非常容易,但實際應用起來卻很難的分析方法。

細分分析法,常用於為分析對象找到更深層次的問題根源。難點在於我們要理解從哪個角度進行「細分」與「深挖」才能達到分析目的。就好像高中課程中解幾何題一樣,如果找對了「解題思路」,問題就迎刃而解;如果「解題思路」錯了,勞心費力不說,問題還解決不了。

在實際應用中,細分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就如同我們在解題時,有各種不同的「解題思路」一樣。有時候,面對同一個問題,兩個不同的解題思路都可以達到解題的目的;但更多時候,只有唯一正確的解題思路才可以正確地解題。所以,在分析之前,選擇正確的『細分』方法便非常重要。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在細分分析中,有哪些解題思路。

1. 分類分析

就是指對所有需要被分析到的數據單元,按照某種標准打上標簽,再根據標簽進行分類,然後使用匯總或者對比的方法來進行分析。

在服裝行業中,常用於做分類分析的標簽有「類目」「價格帶」「折扣帶」「年份」「季節」等。

通過從「年份」「季節」的維度來對商品庫存進行細分,我們可以輕松地知道有多少貨屬於「庫存」,有多少貨屬於「適銷品」;

通過從「折扣帶」的維度來對銷售流水進行細分,我們可以大致知道店鋪的盈利情況;

通過從「類目」的維度對銷售流水和庫存同時進行細分,我們可以知道統計周期內品類的銷售動態與庫存滿足度。

2. 人—貨—場

「人—貨—場」能夠為人提供宏觀視野的分析。其原理類似於分類分析,即將所有需要被分析到的數據單元,打上「人」「貨」「場」的標簽,然後再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與處理。

在實際應用場景中,「人—貨—場」分析法往往被靈活運用在初步診斷某一競品店鋪時。

如圖3-3所示是利用「人—貨—場」邏輯方法來分析競品店鋪的主流思路。在分析之前,先把「解題思路」用「人—貨—場」的方式羅列出來,把所有能夠想到的有用的「分支」都羅列出來,然後查漏補缺、標注重要與非重要。最後,再按此「解題思路」來進行分析。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分析效果。

▲圖3-3 利用「人—貨—場」細分方法初步分析競品店鋪

3. 杜邦分析法

細分分析方法中,還有一種知名的分析方法,叫「杜邦分析法」。在電商數據分析中,杜邦分析也是常被使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網路中對杜邦分析的解釋是:「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是利用幾種主要財務比率之間的關系來綜合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具體來說,它是一種用來評價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東權益回報水平,從財務角度評價企業績效的一種經典方法。」由此可見,杜邦分析主要是用於企業的財務分析之中。

但是在電商中,杜邦分析常被用於尋找銷售變化的細小因素之中。如圖3-4所示,便是根據杜邦分析原理,將所有影響到銷售額的量化指標都統計出來的一種常用分析方法。此種方法,有助於我們從細小的數據顆粒中找到影響銷售變化的元素。

▲圖3-4 銷售變化的原因分析

03 轉化

轉化分析是電商、游戲等互聯網行業的特定分析方法,在傳統行業的零售分析中並不常見。轉化分析常用於頁面跳轉分析、用戶流失分析等業務場景。

轉化分析的表現形式一般是選用漏斗模型,如圖3-5所示,便是模擬了某電商店鋪的流量轉化情況,並以漏斗圖的形式展現出來。

▲圖3-5 電商常見的流量轉化漏斗圖

這張圖模擬了從店鋪的瀏覽商品人數到加購人數,然後生成訂單、支付訂單,直到最後支付成功的漏斗示意圖。

從圖3-5的示例中,反推「轉化」分析方法,我們應該得到以下結論:

轉化分析方法的前提,是我們需要首先確定一條「轉化路徑」(如圖3-5左側的路徑所示),這條路徑就是我們的「解題方法」,是決定我們接下來的分析能否達成目標的重要因素。

當「轉化路徑」確定後,我們需要把「路徑」中的各個「節點」羅列出來,並把節點下的重要數據統計出來。

最後,根據路徑把各節點的數據用漏斗圖的形式表達出來。

同時,轉化分析還可用於店鋪微觀方面的「轉化」洞察。譬如在某一次店鋪舉行大促活動時,我們需要分析大促期間「活動二級頁」的流量轉化效果如何。此時,我們便可以參照如圖3-6所示的漏斗模型。

▲圖3-6 活動頁效果分析的漏斗圖

在以上案例中,我們將轉化路徑定義為「活動頁→詳情頁→支付頁面(下單)→支付成功(購買)」四個節點。然後統計每個頁面的流量到達數量,於是得出如圖3-6所示的漏斗圖。

通過此圖,可以清晰明確地診斷出此次活動二級頁在「下單→付款」環節轉化率僅40%,存在一定問題。在支付界面的流量跳失,很可能是價格過高所致。

本文摘編自《電商數據分析與數據化運營》,經出版方授權發布。

❸ 案例分析方法

急性會厭炎是喉科的急重症。出現急性劇烈喉痛或任何提示有呼吸困難的表現,懷疑急性會厭炎的患者,都應當馬上去醫院就診。發病不足24小時的急性會厭炎患者均需要留院觀察,密切觀察呼吸變化,在葯物治療的同時,做好建立人工氣道的准備。治療原則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及控制感染。
葯物治療
(1)糖皮質激素激素有治療和預防會厭、杓會厭襞等水腫的作用,同時又有非特異性抗炎、抗過敏、抗休克等作用。早期與抗生素聯合使用。
(2)抗生素及早選擇能針對乙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病情穩定後改為口服抗生素。
(3)局部治療局部給以抗生素加激素喉部霧化吸入治療,可減輕局部水腫,促進炎症消退。

❹ 如何分析案件情況

案例分析的兩種基本方法之一:法律關系分析法

(一)法律關系分析法概述

整個民法的內容,不外乎法律關系之主體、客體、權利義務及其變動和變動的原因.法律關系分析的方法,是指通過理順不同的法律關系,確定其要素及變動情況,從而全面的把握案件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並在此基礎上通過邏輯三段論的適用以准確適用法律,做出正確的判決的一種案例分析方法。

法律關系分析方法的優點:

第一,在存在多種復雜的法律關系時,能夠條分縷析地分析各種權利義務。通過對法律關系的分析和把握,將各種法律關系比分開來,以不同的法律關系確定當事人的法律權利和義務。 第二,排除非法律關系的因素。很多生活關系由道德、風俗、習慣、宗教等社會規范調整,法律並不介入,如民法學說上所謂的「好意施惠關系」、「自然債務」等理論。例如,甲乙二人素來交好,甲邀請乙到家裡做客,此為好意施惠關系,由當事人的私人友誼調整,而不構成民法上的債權債務及違約責任問題。

第三,把握法律關系的要素。即主體、客體和內容。法律事實導致法律關系發生變動,但它本身並不是法律關系內在的要素。

第四,把握法律關系的變動。一定的法律事實是民事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及其變動的效果,是將抽象的法律規范與具體的法律關系加以連接的中介

(二)法律關系分析法的特點

通過理順不同的法律關系,確定不同法律關系,法律關系的性質,和權利義務內容。及確定其要素及變動情況,從而全面的把握案件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適用法律。特點:

第一,考察案件事實,在此基礎上在適用法律,把案件事實的分析與法律的適用作為兩個步驟。

第二,它是對法律關系三要素的全面考察,

第三,是法學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其不僅是一種案例分析的方法,而且適用於法學研究和民法體系的構建。

(三)法律關系分析法的運用

第一步,考察案件事實所涉及的法律關系,四個步驟:

1.明確爭議的核心關系,圍繞該核心關系還有哪些「有關聯的法律關系」,二者關系如何。 例如,爭議的焦點(核心關系)是無權代理行為是否有效,圍繞該爭議點可能涉及到授權關系是否存在、相對人是否成立表見代理關系等「有關聯的法律關系」,然後判斷核心關系與有關聯的法律關系之間的聯系,例如授權關系的有因還是無因等。

2.確定是否產生了法律關系。如好意施惠關系,朋友親戚相聚交談、鄰里之間相互串門等也不產生法律意義。

3.要分析法律關系的性質,如分析其究竟是合同關系、侵權關系、無因管理關系還是不當得利關系。對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影響很大。

4.分析考察法律關系的各要素,即考察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客體。

(1)確定法律關系的主體。首要的就是解決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律關系涉及的人的范圍、在哪些當事人之間發生等問題。1,誰向誰主張權利,是否與法律關系發生直接的利害關系,具有適格的訴訟主體資格。2,確定具體的主體是誰?民事法律關系的每一方主體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數的。例如,在債權關系中,債權人和債務人每一方都既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在相對法律關系

(2)確定法律關系的內容。權利義務決定著當事人之間的關系類型,明確權利義務的性質、效力、行使對於分析案件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債權為對人權,具有相對性,只能在當事人

間發生拘束力,原則上只能對相對人主張;物權為對世權,任何第三人侵害皆產生排除妨害及侵權責任。

(3)明確法律關系的客體。如果沒有客體,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就無法確定,更不能在當事人之間分配權利義務關系。例如物權的客體是物,債權的客體債務人的給付行為,

5.是否發生了變更、消滅的後果,以及考察變更、消滅的原因何在。

(1)考察法律關系的變動:根據客觀事件以及當事人的意志和行為發生法定的或意定的相應變動。如權利的取得、喪失,權利內容或效力的變更等。

(2)考察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即法律事實。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事實,並非都與法律關系有關,都能產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例如,朋友親戚相聚交談。法律事實不僅引起當事人預期的特定的法律效果,也能夠引起當事人預期之外的其他法律後果。如果該合同是無效合同,則不引起當事人預期的法律後果。

(3)考察法律關系的變動的客觀後果。何時產生;是否發生了變動;關系是否已經終止。依時間次序考察法律事實的變動,從而確定法律關系的變動,最終推導出相應的法律效果,而得出判決。

此外,法律關系存在的時間和地點也對於案例分析具有重要影響。時間對於時效期間和除斥期間的計算、要約與承諾期間的計算、清償期的到來、失權的效果等具有重要意義。地點對於清償地的確定、風險負擔、司法管轄、准據法的適用具有重要意義。

❺ 案例分析要用的分析法有哪些

案例分析需要用對比分析法,內部因素評價法,外部因素評價法等等,最常見是對比分析法。

❻ 教學案例的分析方法

1.分析教學案例中的理論要素
教師要注重從教學案例中分析出理論觀點,要認真研究哪些教學行為體現了怎樣的教師觀、質量觀、學生觀,哪些教學行為注重了從認知的角度或從知識結構的角度去展開教學。要把教師課堂教學的經驗、行為提升到「說清其理論依據」的層面上,從中學習和體驗從教學實踐經驗「如何上升」為教育理論的過程,促進教師從經驗到理論的升華,從自發的行為轉變為自覺的行動。
2.分析教學案例對教學的啟示
教師要注重從教學案例情景中歸納出問題並進行分析,分析要著重於其對教學的啟示,即有何成功之處,閃光點是什麼;不足又在哪裡,問題的根源又是什麼?使得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有效地運用這種逐步培養起來的思維方法來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要關注案例中教師的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脈絡,而不僅僅是獲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規則。
3.提出對案例中教學工作的改進意見
分析只是一種手段、一種過程,其目的在於通過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因此,教師要對案例中的教學設計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師獨到的改進意見,這應該成為教學案例分析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教師一旦將這種認識表達出來,可以增進教師的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師改進教育教學觀念和教育教學方式的基礎,並以此達到理解這些教學案例背後更為深遠的教育教學意義的目的。
堅持撰寫教學案例分析,堅持長期的學習、積累,不僅能厚實教師的專業基礎,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記載,對今後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風格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也是造就專家型教師的一個重要途徑。

❼ 簡述三種常用的案例學習方法

高效的學習,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❽ 如何做案例分析

如何做案例分析研究? 1.先對案例瀏覽一遍:目的是對案例有一整體的概念,發覺其中的關鍵點與要注意的事項,並記錄下來。 2.仔細閱讀案例:當您已對案例瀏覽一遍,接著就是要細讀並作記錄,去發覺案例的真相並找出有那些問題存在,可從那些關鍵點切入,找出有那些主問題(majorproblems)與子問題(subproblems),那些是可控制變數(controlablevariables)與不可控制變數(uncontrolablevariables),有那些限制與條件式,是何有那些不同的替代性(alternatives)、替代方案,那些OR技術可使用來解決問題,也是將這些要點條列記錄下來。 3.將問題具體化:完成以上二個步驟,就較易將問題具體化,這個步驟就要去蕪存精,抓住問題重點,這時您暫不必*心用什麼技術解問題,必要時還是要反復閱讀案例的一些地方,將案例做更仔細了解。 4.設定變數(variables):當問題具體化後,便可以定義必要的變數,如RedBrand案例中,將變數定義為產品的生產量,當然定義的變數是要與問題有關。注意有時為了描述一些復雜的邏輯關系,是有必要再多設間接變數,這些變數並不是直接用來求問題的決策量,而是用來輔助建立一些邏輯關系。接著界定可控制變數與不可控制變數,可控制變數的量是可由決策者控制(如某項產品的生產量),不可控制變數的量則是決策者不易或完全無法決定(如某項產品的某月的銷售量、存貨量)。 5.決定目標:決定目標非常重要,如目標選擇不當,那求解出的方案也就較不具參考價值,甚至導至嚴重的錯誤決策。通常目標是要」尋求最大利潤」或」最小成本」,但有時是須考慮多重目標,如」多目標規劃(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目標規劃(GoalProgramming)」,「多階目標規劃(Mult-levelprogramming),此時盡可能用數學式來表示。 6.決定問題有那些限制與條件式: 7.列出所有的替代方案:找出用來解問題的所有可能替代方案,一般常患的錯誤是沒有一條一條列出所有可用的替代方案,想像力與創意思考的發揮在這個過程就很重要,如有某些替代方案未能列入,那在以後階段的分析,將被忽略沒機會考慮進去,失去採用一些更好的替代方案,必須牢記。 8.分析假設(Assumption)條件:所有的假設條件與限制都意必須具體化,並很明確地建立起來。 9.選擇適當的OR技術來解問題:如何選擇適合的技術,當然和案例分析者的專業素養、經驗、背景知識有關,有必要就須去查閱相關資料或請教別人。 10.收集必要的輸入數據與數據:確定要輸入那些信息,當然也不限於數值數據,而必須注意的是做案例或實務問題,常常必要的信息不一定原先就由別人完整的提供,是自己主動要去取得,有些錯誤的信息也注意要避免誤用,有些信息也可以用合理的假設,當然這些假設的信息,也要自在步驟8中記下來。 11.求出答案:當您採用了模式如LinearProgrammingProblem,IntegerProgrammingProblem,InventoryProblem等,就可以透過現有的軟體包(softwarepackages)求出答案,必要時也可開發一些子程序(subprograms)協助解問題,當然必須注意有些非量化的信息要考慮,答案必須包含」量化」與」非量化」,記住」是由您來解問題,不是模式在解問題」。 12.分析結果與驗證答案的正確性:一組答案只是眾多輸入數據的一種,有必要多試幾組輸入數據,可更客觀察覺模式與數據的正確性,驗證含」內在」與」外在」,」內在」驗證是觀察答案與模式(軟體)是否相符,如輸入自數據是否有誤,」外在」驗證是觀察模式的答案與實務是否相符,如條件或假設是否有缺失,大部份的OR技術都可以做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敏感度分析可用來觀察答案對輸入數據的敏感度,如敏感度太高,那就要特別小心分析觀察它是否合理,仔細觀察答案常可發覺輸入信息或模式是否正確。當求的OR模式的解答,要將一些無法量化的因素考慮進去,修正模式的答案,也需關察是否有多重最佳解(multipleoptimalsolutions),讓最後決策者知道有那些替代方案可用。 13.訂定執行計劃、准備執行計劃之書面報告與口頭報告:當必要的分析完成後,便要訂定執行計劃(方案),針對解決主問題與子問題您必須做的具體建議,這個建議不只解決目前問題,也希望能考慮將來可能情況的變動,並能解決將來的問題,執行計劃也包含您的合理假設與替代方案。 14.執行、評估、維護:通常案例完成後,執行計劃(方案)就被遺忘忽略,如希望執行計劃發揮更大功能,除了小心地去執行外,仍然須周期性地去評估與維護(做修正補強),因環境因素是動態地在變化,不是當初可完全預知,執行過程中也會發現一些缺失。執行計劃是要將計劃付之行動,所以須要有書面數據規定具體的步驟與注意事項,如以手冊方式、程序(Procere)訂定呈現。 如何撰寫案例報告? 案例報告必須嚴謹、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有組織,以下是一種建議的內容架構。 a.標題與封面設計(CoverPage) b.摘要(Abstract,SummaryofFindings) c.大綱目錄(TableofContents) d.背景信息(BackgroundInformation) e.問題敘述(ProblemDescription) f.替代方案分析(AnalysisofAlternatives) g.詳細建議(DetailedRecommendations) h.方案採用與評估(ImplementationandEvaluation) i.參考文獻或參考數據(References) i.附錄(Appendices)

❾ MBA案例分析:介紹幾種常用的企業案例分析方法

1、對比分析法:將A公司和B公司進行對比、2、外部因素評價模型(EFE)分析、3、內部因素評價模型(IFE)分析、4、Swot分析方法、5、三種競爭力分析方法、6、五種力量模型分析。 --MBA中國網

閱讀全文

與簡述三種常用的案列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打疫苗用的什麼注射方法 瀏覽:943
水餃睡不著有什麼好的方法 瀏覽:462
鑄鐵鍋的使用方法 瀏覽:606
共同海損金額計算方法 瀏覽:883
如何鑒定飲茶方法 瀏覽:936
達克寧水腫治療方法 瀏覽:966
華為手機開關機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92
想把腳洗干凈用什麼方法 瀏覽:762
石灰粉發電方法視頻 瀏覽:168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瀏覽:22
確定物體重心的常用試驗方法有 瀏覽:840
快速緩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瀏覽:256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65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32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25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54
骨密度計算方法公式骨礦骨面積 瀏覽:831
什麼方法能讓竹子的根死亡 瀏覽:199
熱天豬掉料的解決方法 瀏覽:490
紅米2指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