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氣排球運動引進初中體育課堂課題的研究重點怎麼寫好
體育課中開展氣排球運動教學的可行性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驗後學生參加氣排球運動的人數多,主動參與課余鍛煉的次數多,自發自主地開展多種多樣的氣排球比賽,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體質得到增強,運動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從而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Ⅱ 初學者怎樣進行排球墊球練習
排球這項運動在學校的體育課上應用比較廣泛,教學活動也比較多。那麼對於初中生或者初學者來說,剛接觸排球應該怎樣學習墊球,有哪些技巧?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是怎麼說的。
初中學生通過學習排球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可以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發展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提高心肺的功能。由於排球運動的特點,球在空間運行的方向、速度、高低變化多端。對參加排球運動的人,要求精力集中,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隨機應變。因此特別適合中學生參與其中,而排球的墊球對初學者來說有很多易犯錯誤,同時其又是排球比賽的基礎,因此本人就初中學生排球墊球的教學策略,提出以下幾點粗淺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講解示範。先講解動作的要領及重難點,接著進行完整的正面雙手墊球的示範,給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給學生講解的過程一定要讓學生記牢墊球時上、下肢的口訣(上肢是一插、二夾、三提、四壓;下肢是一蹬、二跟、三伴送)
練習順序。墊擊手型的練習,徒手做擊球動作,做這個練習時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墊擊球的正確手型,其次讓學生體會蹬地、抬臂協調用力的順序。
墊擊固定球。這個練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擊球部位以及擊球點的高度。
墊擊手拋球,做這個練習時應盡量控制手拋球的高度、速度及落點,讓學生在前兩個練習的基礎上,完整正確的做出墊擊球的動作。
對牆墊球,這種練習方法,是檢驗前三步練習效果的最佳辦法,但這種練習法對初學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練習中應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以有效完成練習。
總而言之對於初學者來說,排球墊球易犯的錯誤無非就是:一、屈肘翹腕;二、墊擊球時抬臂過大用力不柔和;三、墊擊部位不合理,但本人通過十幾年的排球教學經驗看,只要嚴格遵循以上的教練方法,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學習,犯錯誤、改正錯誤……這樣經過反復的錘煉,學生一定能完全掌握排球墊球的基本動作並投身到這項難度適中、又無大運動量奔跑和相互碰撞的運動當中去。
希望學生們能聽懂老師的教學方法,一步步掌握點球技巧,最後可以熟練墊起無數球!
Ⅲ 誰能提供一份中學排球訓練計劃和排球訓練總結
排球訓練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條件,結合我校對排球隊訓練的要求,堅持經常,科學訓練,保證時間,確保效果的精神,特製定其方案。
二、訓練目標:
提高排球隊員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三、訓練時間及方案:
一)時間:上午:6:00—7:00 下午:第三節課以後
二)方案:
第一階段:以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為主。從08年3月5日-4月5日
內容:
1、基本技術:對牆墊球、對牆傳球、發球、扣球、傳球等練習。
2、身體素質訓練:250米慢跑 ,高抬腿,小步跑,後蹬跑、多級立定跳、單足跳,30米快跑、三米線移動,摸高等,為提高球技提供保證。
三)訓練方法:每天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的部分內容進行訓練。
在訓練結束時進行總結。每次訓練時都點名,以確保訓練人員、時間、訓練的質量。為後階段戰術訓練作好充分的准備。
第二階段:以戰術為主。從4月6日----5月15日
內容:1、基本技術的綜合練習(略)
2、基本戰術訓練(略)
3、心理素質訓練(略)
訓練注意事項:1、必須准時參加
2、服從教練的安排與指揮
3、訓練結束必須總結,根據隊員的表現給予適當的鼓勵
4、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1 大家熱身,現在是冬天,時間應該長一點,15分鍾左右吧,讓大家從分活動,避免受傷。主要是慢跑,活動各個關節,頸部等等
15分鍾
2 兩人一組打墊,如果人多球少,可三人,四人一組打墊,但是最好最多是四個人打墊,因為如果打圈的話,絲毫起不到練習的目的的。這里說一下,三個人打墊可以讓二傳站在邊上,兩個攻手站兩邊,三角形,由二傳傳球,攻手扣,另一個攻手接給二傳,再傳,如此反復。
有的人不重視打墊,其實打墊是基礎,是技術長的最快的,可以聯系迴避,包球,防守,傳球等等,特別重要!這就是所謂的基本功。時間15-20分鍾
35分鍾
3 上網扣球。 如果人少,可以一個二傳傳球,一邊扣球。人多就在網兩邊,兩個二傳傳,兩邊扣球。如果球少,可以扣球在一邊,沒有球的人去對面防守,拿到球之後在來扣球。
基本的應該是4號,之後就是副攻打快,接應打打後排,打打二號位什麼的的。如果要練習配合的話,可以兩個人扣一個球,比如打梯次,兩個人都上,又二傳分配,給副攻,就是快球,給接應,就是半高。時間在半小時左右。
60分鍾
4 發球練習。 分兩組,站到底線兩邊,對發,10分鍾就可以了,主要可以練習發點,不失誤等等。
1小時10分鍾。
5 分組練習。 可以挑六個人,站在一邊,叫A組吧。對面前排站3個人,只負責攔網,一個人發球,叫B組。這個訓練的目的是A組練習整體,從一傳,到二傳,到攻手,到攔回球的保護,也就是練一攻。B組聯系發球和攔網。過程是B發球,A組織進攻,B再攔網,如果攔回,A繼續組織進攻,如果A扣球成功,下一個球,B繼續發球。時不時走一個位置。如此反復。
這個練習過了可以A組不變,B的網前站一個二傳,B的隊員上網扣球,A攔網,組織反擊。 這個目的是A聯系攔網,也就是防返,B聯系扣球。然後走位置,反復。。。 大該要半個小時吧。
1小時40分鍾。
6 大比賽,算放鬆了,也算是積累經驗了。20分鍾
2小時整。
可以隨著配合越來越默契,減少練習時間,增加比賽時間。
Ⅳ 排球的科學訓練方法
你好,具體如下:排球基本技術包括:准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球、攔網。 對於初學者來說,應首先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熟練掌握各種移動步法。然後學習傳球、墊球技術,再學習發球技術,學習了傳、墊、發球技術後,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比賽。在此基礎上學習扣球、攔網技術,便可組織簡單的攻擊和防守戰術。 學習排球技術,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准備姿勢→移動步法→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練習方法→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注意事項→接球技術的運用 (一)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作用 准備姿勢和移動是排球基本技術之一,是完成發球、墊球、扣球和封網等各項擊球技術的前提和基礎。准備姿勢的作用是為及時地移動和完成擊球動作做好准備。移動的作用是為了及時接近球,調整人與球的位置關系,便於完成擊球動作。 (一)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動作方法 1、准備姿勢: (1)半蹲准備姿勢:兩腳左右開立稍比肩寬,一腳在前,兩腳尖稍內收,兩膝彎曲成半蹲。腳跟稍提起,身體重心稍前傾,兩臂放鬆,自然彎曲,雙手置於腹前。身體適當放鬆,兩眼注視來球,兩腳始終保持微動。 (2)稍蹲准備姿勢:稍蹲准備姿勢比半蹲准備姿勢身體重心稍向前移,兩膝彎曲程度小於半蹲准備姿勢。動作方法與半蹲准備姿勢基本相同。 (3)低蹲准備姿勢:兩腳左右、前後開立的距離比半蹲准備姿勢更寬一些,兩膝彎曲的程度更大一些,身體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線超過腳尖,兩手臂置於胸腹之間。 2、移動步法: 排球比賽中使用最多的是短距離移動。常用的移動步法有: (1)滑步:當來球距離身體較近、弧線較高時,可採用滑步。其動作方法是向右滑步時,右腳先向右邁出一步,左腳迅速並上,落在右腳的左面。連續做並步即為滑步。向前滑步時,前腳先向前邁出一步,後腳迅速跟上落在前腳之後,如此連續做。滑步主要用於去完成傳球、墊球、攔網等。 (2)交叉步:當來球距身體2米左右時,可採用交叉步移動。其動作方法是向右移動時,上體稍向右轉,左腳從右腳前面向右邁出一步,右腳再迅速向右邁出一步落在左腳的右邊,同時身體向來球方向轉動,做好擊球前的准備姿勢。交叉步主要用於去完成防守、一傳、攔網等。 (3)跨步:當來球較低且距身體較近時,可採用跨步。首先向移動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時屈膝,上體前傾,身體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跨步可向前、向側或向側前方。 (4)跑步:採用跑步移動時,兩臂要配合擺動,應根據來球的方向,邊跑邊轉身。 (5)綜合步法:將以上各種步法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如跑步之後再滑步。 滑步之後再交叉步或跨步等。 (三)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練習方法 1、在簡單的條件下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 (1)原地做模仿練習。 (2)面對或側對鏡子做准備姿勢,觀察動作是否正確。 (3)兩人一組,一人做准備姿勢,另一個糾正動作。 (4)看手勢做向前、向後、向左或向右的一步和兩步移動。 (5)看手勢做連續移動。 (6)兩人一組,一人做向各個方向的移動,另一人跟隨做相同方向的移動。 (7)圍場地慢跑,當看到手勢即急停,做好准備姿勢。 (8)准備姿勢和移動相結合的練習。可先做移動,看手勢或聽笛聲即急停, 做好准備姿勢,再看到手勢時以上移動。 2、結合場地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 (1)在進攻線和中線這間連續做向前和後退的移動。移動時手要觸摸進攻線和中線。 (2)在端線和進攻線之間連續做向前和後退的移動。移動時手要觸摸端線和進攻線。 (3)在場地內做向各個方向移動練習。 (4)3-4人一組在端線做原地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仰卧起坐、伏地挺身等,聽笛聲或看手勢後迅速起動向前跑至用手觸摸到進攻線,再後退跑回到端線。 (5)在場地內,採用交叉步或滑步從一側邊線移動到另一側邊線。 3、結合球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 (1)兩人一組,一人把球向前、後、左、右為出,另一人移動後用雙手把球接住。 (2)兩人一組,一人用兩個球交替向各個方向為出,另一人移動後交替將球接住為回。 (3)單人在場地內連續接各種球,要求丟球人餵球高低遠近不同的球。 (4)移動接地滾球練習。兩人對角站立各拿一球,同時將球向前滾出,連續進行。 (5)三對三比賽。在進攻線後用各種為接球方法,只許一次過網,不許球落地。落地為失1分。 (四)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注意事項 1、准備姿勢要自然放鬆,便於及時起動和移動。 2、准備姿勢和移動相結合進行練習。 3、移動步法要輕松自然,身體重心不能起伏,以免影響移動速度。 4、以短距離的移動練習為主。 5、以視覺信號反應進行准備姿勢和移動的練習。 6、准備姿勢和移動與其他技術結合進行練習。 (一)接球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 接球是排球技術中最簡單易學的一項基本技術。接球技術在比賽中主要用於接發球、接扣球、接攔回球等。接發球和接扣球是組成進攻的基礎,是比賽中爭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動轉為主動的重要技術。 (二)接球技術的動作方法 1、正面接球: (1)准備姿勢:正面對正來球方向,兩腳開立寬於肩,一腳在前,兩腳跟提起,前腳掌著地,兩膝變曲微內收,重心稍前傾,雙臂自然彎曲置於腹前。 (2)手形、擊球點和觸球部位:當球接近腹前時,兩手重疊,掌根靠攏,合掌互握,兩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壓,用前臂旋外形成的頰靠近手腕的部分擊球後下方。擊球點在腹前一臂左右距離,便於控制用力大小並可根據接球的方向,調整手臂的角度。 (3)擊球用力:兩臂靠攏前伸插進球下,靠手臂上為力量增加球的力,同時配合腰的動作,使身體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擊球時,兩臂要形成一個平面,身體和兩臂要有自然的隨球伴送動作,以便控制球的落點和方向。接球時,還應根據來球的力量控制手臂的動作,接輕球時採用上述動作。接中等力量的來球時,由於來球有一定速度,因此,接球時的為臂動作要小,速度要慢,主要靠來球本身所造成的反彈力將球接起。接重球時,應採用收腹含胸的動作,手隨來球屈肘,緩沖來球力量,控制接球的距離。球距離身體稍遠、擊球點較低時,手臂在緩沖用力過程中,要採用屈肘翹腕的動作把球接在手腕部位的虎口處。 2、側面雙手接球: 在身體兩側用雙臂接球的動作稱側面接球。當來球速度較快、距離體側較遠、來不及移動對正球時採用。體側接球可以擴大防守范圍,但不易控制接球方向,因此,在來得及移動的情況下,最好採用正面接球。 當球從右側飛來,左腳前腳掌內側蹬地,右腳向右跨出一步,右膝彎曲,重心隨即移至右腳上,兩臂夾緊向右伸出,左肩微向下傾斜,用向左轉腰和提右戶的動作,使兩臂擊球面截住球的飛行路線,接擊球的後下部。側接時,不要隨球伸臂,這樣會造成球觸臂後向側方飛出。應使兩臂先伸向側方截擊來球,還應注意兩臂不要彎曲,以保持手臂擊球,避免因手臂動作影響接球效果。 3、背接球: 背接就是背向接出球方向,從體前向背後的接球。當球飛出較遠而又無法進行正面調整傳球時,或第三次被動擊球過網時採用。背接時,判斷好球的飛行方向,先要迅速移動到球的落點處,背對出球方向,兩臂夾緊伸直,插在球下。擊球時,蹬地為頭挺胸,展腹後仰,直臂向後上方擺動。在背接低球時,也可以有屈肘、翹腕動作,以虎口處將球向後上方接起。 4、跨步接球: 隊員向前或向體側跨一步的接球稱跨步接球。跨步接球主要運用在接發球和防守中。 前跨接球:當來球低而遠時,看準來球落點,向在出一大步,屈膝深蹲,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體前傾,臀部下降,兩臂前伸插進球下,用前臂接擊球的後下方。 側跨接球:當來球至右側時,右腳向右側跨出一大步,屈膝制動,重心移至跨出腿上,上體前傾,臀部下降,兩臂插進球下,用前臂接擊球的後下部。 5、單手接球: 當來球低、速度快、距離遠、來不及用雙手接球時,可採用單手接球。這種接球動作快,手臂伸得遠,可擴大控制范圍,但由於手臂擊球面積小,不容易控制球。 當球在右側向右跨出一大步,上體向右傾斜,重心移至右腿上,右臂伸直,自右後方向前擺動。用前臂內側、掌根或虎口處接擊球後下部。 6、擋球: 當來球較高、力量較大、不便於利用傳球時,可採用擋球。 雙手擋球的手形有抱拳式擋球的手法是:兩肘彎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兩掌外側朝前。 並掌式擋球的手法是:兩肘彎曲,兩虎口交叉,兩掌外側朝前,合並成勺形。 擋球時,前臂放鬆,兩肘朝前,手腕後仰以掌外側和掌根組成的平面擋擊球的下部。擊球瞬間,手腕要用力適度,擊球點在額前或兩側肩上。 (三)接球技術的運用 接球技術在比賽中主要運用於接發球、接扣球和接攔回球等。 1、接發球接球: 接發球接球是比賽的重要環節,是組織一攻的基礎。比賽中接發球主要採用正面雙手接球,但根據各種發球的性能不同,接發球的動作方法稍有不同。 (1)接大力發球:大力發球的特點是力量大、速度快、球旋轉力強,但球運行軌道較固定,容易判斷。接這種球時,要對准來球,迅速降低身體重心,手臂插進球下保持不動,讓球自己彈起。如擊球點低時,也可用翹腕動作擊球。 (2)接飄球:飄球的特點是飛行速度快、不旋轉、飛行軌為飄忽不定,接發球時很難判斷球的落點。接這種球時,首先要判斷好來球落點,快速移動取位,對准來球,主動伸臂插進球下擊球。擊球時,要配合蹬地、提肩、送臂的全身協調力量將球擊出。 (3)接側旋球:側旋球的特點是球的飛行軌道呈弧線,落點偏向旋轉方向一側。接這種球時,要快速移動,對正來球,重心要靠向球旋轉飛行的一側,用前臂控制球的旋轉方向。如接左側旋球,要靠向右側,以便截住球向右側的飛行路線,控制球的反彈方向。 (4)接高吊球:高吊球的特點是弧線高,球從空中垂直下落,速度快。 接這種球時,首先要判斷好球的落點,兩臂要向前平伸,等球下落到胸腹間再接擊,擊球點不要太低。擊球時,揮臂動作要適當,主要靠球自己的反彈力量將球擊出。 2、接扣球接球: 接扣球是防守反攻的基礎,防守反攻又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比賽中接扣球的次數最多,根據來球不同,接扣球防守動作也有所不同。 (1)接重扣球:採用半蹲或低蹲准備姿勢,兩手臂放在腹前,手形和正面接球相同,只是擊球時的動作有所不同。要利用含胸收腹動作,幫助手臂隨球屈肘,並適當放鬆以緩沖來球力量,以手臂和手腕動作控制接球的方向和角度。如擊球點稍高並靠近身體時,同樣可用前臂接擊;如擊球點較低、又距離身體較遠時,可利用屈肘翹腕的動作把球接在手腕部位的虎口處。 (2)接輕扣和吊球:已做好接重扣球的准備姿勢,當對方突然改用輕扣和吊球時,往往來不及向前移動,這時可採用原地前撲接球或魚躍接球。 (3)接快球:快球因速度快、線路短,一般落點靠前。取位應適當靠前,重心要降低,手臂不要太低,要做好高球擋、低球接的准備。 (4)接攔網觸手的球:攔網觸手的球,由於改變了原來的扣球路線、方向,落點變化不定。接這種球時,要做好向各個方向移動的准備,根據來球的高低、遠近,採用不同的擊球手法。 3、接攔回球: 接攔回球也叫"保護"。攔回球的落點多數在扣球人附近,因此,取位應適當靠前場區,採用低蹲姿勢,手臂插進球下,接球的動作要小,以翹腕或屈肘為臂動作將球接起。 (四)掌握接球技術的練習方法 1、在簡單的條件下掌握接球技術 (1)原地做徒手模仿接球動作練習。 (2)接固定球。兩人一組,一人持球於腹前,另一人用接球動作擊球,體會擊球動作。 (3)接為球。兩人一組。一人為球,一人接球。 (4)移動接球。兩人一組,一人為球,一人向前後左右移動接球。 (5)自接球、體會揮臂動作。 (6)對牆連續接球。 (7)兩人對接。 (8)三人一組,三角連續接球。 (9)兩人相距7-8米,一人發球,一人接球。 (10)兩人相距5-6米,一人扣球,一人接球。 2、在較復雜條件下鞏固技術 (1)兩人一組,一人向各個方向交替為兩個球,一人移動接球。 (2)三人一組,跑動連續接球。 (3)四人一組,三角跑動接球。 (4)單人連續防守多球。 (5)兩人或三人後排連續防多球。 (6)接擊從對方為來的球。 (7)接從對方發來的球。 (8)接扣球。 (9)移動接扣球。 (10)接對方高台上中過來的球。 2、在接近比賽的條件下提高接球技術 (1)三人一組接發球練習。 (2)三人一組接發球、調整傳球練習。 (3)"中一二"接發球及其進攻。 (4)"邊一二"接發球及其進攻。 (5)接發球及插上進攻。 (6)三人接、調、扣練習。 (7)接扣球後再接吊球。 (8)三人一組,後排專位防守。教練員在網前打吊結合,後排三人防守。 可結合防、調與防、調、扣等練習。 (9)三人防全場的練習。教練員向不同位置為、扣、吊球,隊員快速移動將球防起。也可以結合組織反攻。 (10)防對方扣球練習。對方在不同位置進攻,本方三人後排防守。 (五)接球時手臂動作和下肢動作脫節,全身用力不協調。 糾正方法: (1)距牆4-5米處對牆自接。 (2)兩手並攏用手絹綁住,臂與胸之間夾一個球,然後接擊固定球、接為球或接扣球。 (3)接球不揮臂,身體向上拱。 (六)學習接球技術注意事項 1、形成正確的手臂擊球動作。 2、多做移動接球。 3、多結合場地練習接不同方向的來球。 4、結合發球、扣球練習接發球、接扣球。 (一)發球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 發球是排球技術中唯一不受別人制約的技術。發球是比賽的開始,也是進攻的開始。准確而有攻擊性的發球,不僅可以直接得分,還可以破壞或削弱對方的戰術進攻,起到先發制人、爭取主動、擺脫被動的作用。 (二)發球技術的動作方法 1、正面下手發球: 這種發球動作簡單易學,但球速慢、力量小、攻擊性較,適用於初學者 (1)准備姿勢:發球前,面對球網,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兩膝微屈,上體前傾, 重心偏後腳,左手持球於腹前,右臂自然下垂。 (2)拋球:左手將球平穩地為在體前右側,離手約一球多的高度。 (3)在為球的同時,右臂伸直,以肩關節為軸向後擺動。擊球時,右腿蹬地,身體重心隨著右手的向前擺動前移,在腹前用掌根擊球的後下部。 重心隨擊球動作前移,迅速進場比賽。 上手球:伸出你的左手並握拳(假若你的左手發球的話,反過來就行了),擺動並抬高到你經常拋球的位置,再用右手去擊打左手~~~下手球:伸出你的左手並握拳(假若你的左手發球的話,反過來就行了),擺動到你經常拋球的位置,再用右手去擊打左手~~~
Ⅳ 體育中考打排球的方法
自墊球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拋球要穩,無論是自墊還是對墊拋球是第一位的,要想打的好,必須抓基礎,有一個穩定的拋球。
落點准確,也就是擊球點,專業用語叫撓骨內側,腕關節以上10cm處,這個位置仔細看的話會有一個弧形的圈能保證球比較穩定的彈起。
上下肢的配合,在練習的過程中,往往有同學下肢不動,只有上臂在上下墊球,不出幾次球就飛掉了,原因就是沒有利用到下肢,如果有一個下肢的緩沖,手臂的活動范圍就會變大這樣就能更好的控制球,簡單一句話就是重心要有起伏。
正確的手型是基礎,建議疊掌勢,感覺最好,而且是重復進行,兩手不用打開。手臂一定夾緊,墊球的最後用力時壓腕,能夠讓你的手臂更平,使球順利彈起。切記不能屈臂,一直保持直臂狀態。
恆心,剛開始肯定是挺枯燥的,有毅力堅持,配合正確的動作很快就有提高的。
Ⅵ 訓練排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在較復雜的條件下鞏固技術。在發球區的不同位置發直線、斜線球。向網前和後場發球。向後場兩角發球。向對方六個位置發球。結合接發球進行發球練習,統計發球的效果。三人一組,輪流在3號位、2號位扣球後,迅速跑到發球區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