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教育患了唐氏綜合症的孩子
http://www..com/s?cl=3&wd=%C8%E7%BA%CE%BD%CC%D3%FD%BB%BC%C1%CB%CC%C6%CA%CF%D7%DB%BA%CF%D6%A2%B5%C4%BA%A2%D7%D3%3F 這里有!
Ⅱ 請問唐氏綜合症的康復治療該如何進行
病情分析:
小兒治療唐氏綜合症一般用五行四維療法。
指導意見:
五行四維療法對治療小兒唐氏綜合症效果顯著。
病情分析:
唐氏綜合症也叫21-三體綜合征,為染色體結構畸變所致的疾病,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卵子在減數分裂時21號染色體不分離,形成異常卵子,導致患者的核型為47,XX(XY),21。年齡過高(35歲以上)、過小(20歲以下)均是導致21-三體綜合征發生的危險因素,亦有報道與父親的年齡過高也有關。專家推測這類畸形可能是由於三倍體基因所決定的。
指導意見:
五行四維療法是根據唐氏綜合症被稱之為「世界第一難題」的特殊病理,將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人為地將治療分為四個階段:五行中醫服用葯物中醫穴位外敷腦循環綜合治療低磁場康復墊治療,針對治療過程中各個階段的不同病症而對症下葯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病情分析:
21-三體綜合征,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綜合征,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由常染色體畸變性所導致的出生缺陷類疾病。顧名思義,該病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具有特殊表型的智能障礙。患兒的主要臨床特徵為智能障礙、體格發育落後和特殊面容,並可伴有多發畸形。
指導意見:
目前該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患兒應進行長期耐心的教育和訓練。預防感染性疾病和各種傳染病,早期應用維生素B6、r-酪氨酸、葉酸等口服,對改善功能有幫助。對伴有的其他畸形可進行手術矯治。五行四維療法
該技術根據唐氏綜合症被稱之為「世界第一難題」的特殊病理,將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人為地將治療分為四個階段:五行中醫服用葯物中醫穴位外敷腦循環綜合治療低磁場康復墊治療,針對治療過程中各個階段的不同病症而對症下葯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具體怎麼實施執行,必須有專業高水準的醫師幫助!因為此治療方法屬於比較先進的治療法,目前尚未普及臨床,療效不確切!
病情分析:
唐氏綜合征(DS)是一種先天性染色體異常,他是由於在減數分裂的後期,21號染色體未分離所致即所謂的21染色體三體
指導意見:
五行四維療法
該技術根據唐氏綜合症被稱之為「世界第一難題」的特殊病理,將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人為地將治療分為四個階段:五行中醫服用葯物中醫穴位外敷腦循環綜合治療低磁場康復墊治療,針對治療過程中各個階段的不同病症而對症下葯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療法優勢1、對症下葯療效較好2、腦循環綜合治療能夠有效地改善腦組織血液供應
Ⅲ 唐氏兒的治療方法
唐氏綜合征是人類最常見的,也是人類第一個被確認的染色體病。由於在精子或卵子時期或是在精卵結合時期,細胞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所致。那麼,唐氏兒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准備的唐氏兒的治療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特殊外貌症狀
唐氏兒有什麼症狀:唐氏兒身體矮小,殘缺畸形,營養比較差,還有呼吸障礙,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具體表現:
1、外貌表現:
頭顱小而圓,眼距寬,眼裂小,外眼角上斜,有內眥贅皮, 鼻樑低平,外耳小,硬齶窄,舌常伸出口外,流涎較多。
2、體格發育落後
身材矮小,骨齡滯後,出牙遲且常錯位。四肢短,韌帶鬆弛,四肢關節可過度彎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內彎曲。動作發育和性發育均延遲。
3、指紋改變
通貫手,atd角增大;第4、5指撓箕增多;腳拇指球區脛側弓形紋和第5指只有一條指褶紋。
智力障礙症狀
唐氏兒有什麼症狀:唐氏兒經常的會傻笑,而且一些動作做起來比較緩慢,甚至做不出來完整的動作,動作笨拙等智力障礙的表現。
具體表現:
1、智能低下:
最突出、最嚴重表現,智商通常在25~50之間,抽象思維能力受損最大。
2、伴發畸形
約50%的患兒伴有先天性心臟病或胃腸道畸形,視力障礙,甲狀腺功能低下。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白血病的發生率增高10%~30%。
語言發育障礙症狀
唐氏兒有什麼症狀:唐氏兒會出現語言發育障礙。
具體表現:
1、唐氏兒開始學說話的平均年齡遲至4~6歲,95%有發音缺陷、聲音低啞、口齒含糊不清;
2、口吃發生率高,1/3以上有語音節律不正常,甚至呈爆發音。
行為障礙症狀
唐氏兒有什麼症狀:唐氏兒除了語言等方面有明顯症狀外,還會表現為行為障礙。
具體表現:
1、唐氏兒大多性情溫和,常傻笑,喜歡模仿和重復一些簡單的動作,經過反復訓練可進行一些簡單勞動。
2、少數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動,甚至有破壞攻擊行為;
3、有些患兒則顯示畏縮傾向,伴有緊張症的情緒。
建議:
養育者要了解患兒的性情,因材施教。
運動發育遲緩
唐氏兒有什麼症狀:運動發育遲緩。
具體表現:
1、患兒在出生後早期運動功能與正常同齡兒差別可能不大,但隨年齡增長其差別增大。
2、在不同的患者中運動發育的情況也相差很大。
3、唐氏兒可執行簡單的運動,如穿衣、吃飯等,但動作笨拙、不協調、步態不穩,需要養育者有耐心地反復訓練。
唐氏兒的診斷鑒別
1、細胞遺傳學檢查:
對可疑的患兒,空腹取外周血2~5ml,取血前停用抗生素一周,應用細胞遺傳學方法對患兒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正常者的核型為46,XX(或XY)。若患兒的核型為47,XX(或XY)+21,即為標准型;核型為46,XX(或XY)-14,+ t(14q;21q)或46,XX(或XY)-21,+ t(21q;21q),是易位型;核型為46,XX(或XY)/47,XX(或XY)+21者,是嵌合型。
2、熒光原位雜交:
以21號染色體的相應片段序列作探針,與外周血中的淋巴細胞或羊水細胞進行原位雜交,可快速、准確進行診斷。21-三體綜合征患兒的細胞中呈現3個21號染色體的熒光信號。
鑒別診斷:
1、根據典型的面容特徵,結合智能低下及皮膚紋理等表現,典型病例即可確定診斷;
2、對於嵌合型患兒或症狀不典型的的智力低下患兒,外周血細胞染色體分析為確診的惟一方法。
3、本病應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鑒別,後者生後即可有嗜睡、哭聲嘶啞、喂養困難、腹脹、便秘、舌大而厚等症狀,但無本病的特殊面容,檢測血清TSH、T4和核型分析可進行鑒別。
遺傳因素
唐氏兒產生的原因:遺傳因素是主要原因。
具體表現:
1、10%唐氏綜合征是因為來自父親的額外染色體。
2、孕婦生了一次唐氏綜合征孩子,再生第二胎得病的機會高過一般人。
具體分析:
唐氏綜合症是一種由遺傳因素所導致的出生缺陷類疾病,即受父母本身的遺傳基因的影響,屬於目前人類醫學尚無法改變的因素。
建議:
1、但合理的遺傳咨詢、受孕之前做染色體鑒定,加強孕婦保健,減少高齡孕婦的懷孕率是減少本病的有效措施。
2、臨床醫生可以根據患兒父母以前的孕產史給予健康咨詢,必要時加強圍產期保健,積極爭取產前診斷,盡可能避免發育缺陷患兒的出生。
致畸物質及疾病
唐氏兒產生的原因:致畸物質和疾病導致。
具體分析:
1、環境中致畸物質如放射線、苯、農葯等,以及某些葯物如磺胺等都可以引起染色體畸變。
2、孕前或懷孕早期的女性如果腹部接受過放射線照射,或多次接觸其它致畸物質,或者曾患病毒感染,子女中出現唐氏綜合征的機率明顯增高。
妊娠時父母的年齡
唐氏兒產生的原因:父母懷孕時的年齡,年齡越大懷的唐氏兒幾率越大。
具體分析:
1、孕婦的年齡是影響發病率的主要因素。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大,子女發病的機會也增高。
2、母親25歲以下,唐氏兒比率1/2000;母親35至39歲, 比率1/50;母親40歲以上,比率1/20。
3、也就是說,40歲之後才懷孕生產,不論是第幾胎,生出唐氏寶寶的機率為25歲以前的100倍。
4、這些數據同時 告訴我們,高齡產婦必須作產前診斷,然而年輕的母親也並非沒有可能生產唐氏兒。
5、近年來國內外都發現,生育患兒的女性平均年齡有所下降,可能與致畸物質、感染等因素有關。
小貼士:
而至於男性的年齡是否會影響子女的發病率,目前還沒有定論。
環境因素
唐氏兒產生的原因:盡管唐氏綜合症是染色體異常所導致的疾病,但不良的環境因素也可增加染色體變異得發生率。
具體分析:
1、有害的生物、化學、物理、葯物因素以及母體的營養狀況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這些危險因素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2、為了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孕婦應從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出發,進食適宜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避免下述有害因素的影響。
建議:
1、避免離電輻射:在生活中要避免離電輻射,盡量不要進行X線檢查,遠離有放射線的物質,就是看電視也不要距離過近、時間過長。
2、避免大量用葯:在孕期孕婦要盡量避免大量用葯,因為好多葯物會導致21-三體綜合征兒的產生。
3、避免接觸化學物質:生活在農村的育齡婦女應做好對各種農葯和一些化學物質的防護,避免直接接觸。
4、避免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引起染色體斷裂原因之一,在流行性腮腺炎、水豆、麻疹等季節里,孕婦要避免接觸這些患兒,並可用淡鹽水每日漱口,這樣可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唐氏兒怎麼治療:第一階段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最好的預防手段是在孕媽媽生產前終止妊娠。不過,如果唐氏兒已經出生,家長只有配合醫生對寶寶進行一些康復訓練,讓寶寶盡量能和正常人一般。
具體方法:
聽力訓練 :從寶寶出生起抓緊其清醒的時間,通過物體、語言、音樂、撫摸來強化感官刺激,促進腦神經的發育。
視力訓練:選取顏色鮮艷、形狀各異的東西,一邊在眼前慢慢移動,吸引注意力,一邊給寶寶講解這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
語言訓練:不斷給孩子說話,無論做什麼,都給她講解。同時反復教寶寶發:a o e 這些單音。
音樂訓練:經常給孩子唱歌,放輕柔的音樂。音樂能充分激活大腦細胞,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大有好處。
撫摸訓練:幫孩子做操、按摩,並且一邊做出示範一邊教她笑,學會笑對智殘兒童很重要,是大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標志。
唐氏兒怎麼治療:第二階段
進行完第一階段訓練之後,就可以開始第二階段的認知和動作訓練了。
認知與動作訓練:
1、等到寶寶的頭基本豎起來,在家中貼上顏色鮮艷的掛圖,家中的陳設、外界的景物,所有能見到的東西反復指著教她認,並給寶寶解釋這些東西的作用。
2、等到寶寶1歲半左右,雖不會說話,但問寶寶什麼東西在哪,基本都能指對。
唐氏兒怎麼治療:第三階段
進行完第二階段訓練,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的康復程度,然後根據寶寶具體情況進行第三階段的訓練。
學習與品德的培養:
1、每次抱寶寶上下樓梯,都一級級地數台階,培養她對數字的興趣。
2、除了上下樓梯,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家長注意配合醫生的要求。
注意:
1、對於唐氏綜合症來說,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最好的預防手段是在孕媽媽生產前終止妊娠。
2、在懷孕初期臉檢驗胎兒織絨毛或羊水內細胞,輔出超音波掃描器看胎選的頭及手腳。
Ⅳ 唐氏綜合症治療方法哪個好
唐氏綜合症(DS)是一種先天性染色體異常,他是由於在減數分裂的後期,21號染色體未分離所致即所謂的21染色體三體。基因導致的問題,還不能完全治癒,可以用一些方法給孩子改善一下。
Ⅳ 唐氏綜合症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問題分析:唐氏綜合症又稱21三體綜合征,或稱為先天愚型。本病主要特徵為智能落後、特殊面容和生長發育遲緩,並可伴有多種畸形,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在出生時即有明顯的特殊面容,表情呆滯。眼裂小,眼距寬。你確定你姐姐是診斷唐氏綜合症嗎?
意見建議:唐氏綜合症目前尚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注意預防感染,智力恢復訓練等。希望可以幫到你。
Ⅵ 唐氏兒的症狀要怎麼治療比較好呢
您好,唐氏綜合征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的疾病,又稱為先天愚型或21三體綜合征,通常認為患病兒童的精神發育遲緩,運動遲緩等表現,通過早期干預,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和工作。晚期的養育護理有助於患者的發育,但是一般的預後不是很好。
唐氏綜合症的治療主要在於智能訓練,運動功能鍛煉,防止並發症,改善生活質量。可以用五行四維療法首先准確判斷唐氏綜合症的症狀,綜合分析它的病因,
從整體上對唐氏綜合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的孩子進行調理,然後針對治療過程中各個階段的不同病症而對症下葯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Ⅶ 怎樣對唐氏寶寶進行早期干預
唐氏綜合征患兒並非不可矯正,通過早期干預,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和工作。 目前在中國普遍認為 21三體綜合症患兒就是傻子,因為中國的唐氏患兒數量龐大,中國政府無法對其進行資助。在歐美國家,21三體綜合症患兒基本均可正常生活。日本是掌握早期干預最成熟的國家,因為其對墮胎的要求十分嚴格。 哪些人群發生「唐氏兒」的概率較大? 唐氏綜合征是一種偶發性疾病,所以每一個懷孕的婦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生唐氏兒的幾率會隨著孕婦年齡的遞增而升高。 專家提醒,下列7類夫妻屬高發人群: 妊娠前後,孕婦有病毒感染史,如流感、風疹等; 受孕時,夫妻一方染色體異常; 夫妻一方年齡較大; 妊娠前後,孕婦服用致畸葯物,如四環素等; 夫妻一方長期在放射性熒幕下工作或污染環境下工作; 有習慣性流產史、早產或死胎的孕婦; 夫妻一方長期飼養寵物者。 唐氏兒童的粗大動作早期干預目標並非象一般人所認為的,是加速其粗大動作發展的速度,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他們在運動發展過程中的「異常動作模式」傾向。早期的早期干預對唐氏兒童的長遠動作發展起到重要影響。此外,早期干預過程也令家長有更大的受惠,因為,對於家長而言,如何促進孩子的粗大運動發展是首要學習的任務,早期干預的過程為家長提供了一個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唐氏兒童在運動發展方面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模式,了解他們是如何進行的對家長至關重要,尤其如果家長希望在孩子粗大動作發展以及其他領域,如:語言、教育、社交等領域的發展起到協助的作用。一個21個月大的唐氏男嬰的媽媽,最近向我問詢關於准備為孩子開展早期干預的有關事情。她一口就問道:「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給孩子做早期干預,那麼當他長到九歲、十歲的時候會有什麼不同呢?」對於這個問題,答復的難度很大啊!她似乎只是在考慮早期干預方面的問題,然而,她更應該考慮的是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所能接受到的適當的、專業的幫助所能帶來的全面收效。她把焦點放在了長遠的功能性成果上,也正是她所提出的問題以及焦點,引領著我在這個領域工作和摸索了這么多年。 早期干預的目標正如前文所述,「唐氏兒童的早期干預目標並非象一般人所認為的,加速其粗大動作發展的速度」。然而,有一些商業性兒童發展機構卻認為,進行早期干預的最大價值是,最終可以通過可測量數據了解孩子在運動發展方面的進步。有一些醫療器械公司甚至其廣告中宣稱,如果唐氏兒童及早使用他們的產品,其粗大動作的發展會更加好。若真有其事,那麼,打這樣包票的公司和個人,認同早期干預(或某種器械)是可以加速唐氏兒童的粗大動作發展速度者,就應該回答先前那位媽媽提出的「如果一個唐氏兒童在21個月大的時候,而不是在24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走路,對其成長到九歲、十歲時的影響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不一樣,我也不認為這樣的想法對於唐氏兒童來說是合適的早期干預目標。唐氏兒童的粗大動作發展阻力包含有以下幾個因素: ×肌肉張力低 ×韌帶鬆弛 ×力氣過弱(其表現為整體不平衡) ×手臂及腿過短 這些因素由基因決定,雖然早期干預對其中一些情況可以起到影響作用,但卻不能對其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唐氏兒童正在努力地用補償性動作模式來克服肌肉張力低、韌帶鬆弛、力氣過弱以及手臂和腿過短等缺陷所造成的運動方面的不便和阻力。如果任其長此下去,就會產生身體部位變形或者其他功能性問題。因此,請記住,唐氏兒童早期干預目標的實質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他們在運動發展過程中的「異常動作模式」傾向。』 步態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唐氏兒童的韌帶鬆弛、腿部肌肉張力過低導致其下身低端的位置(如臀部)外旋、膝蓋過伸、手掌向下、雙足外旋。唐氏兒童典型的學步方式是雙足過度地分開。他們雙膝僵直,腳掌外傾。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姿勢,是因為肌肉張力低下、韌帶過度鬆弛令其雙足沒有足夠的支撐力。雙腿緊鎖、加寬雙足距離、雙足外旋等等這些姿勢,都是可以讓他們站得更穩當的姿勢。問題是,這些都是對於走路沒有任何幫助的步態模式。這些姿勢使得身體的重力施壓於身體內側中心位置,防礙腳步的移動。而在走路的時候,雙腳是應該把身體的重力分布於雙腿外側的位置,牽動下身行走的。如果他們這樣的異常動作模式一旦固定了,長此發展下去,雙膝和雙足都會出現問題。行走的時候雙膝就會疼痛,持久性減少。早期干預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需要教會年幼的唐氏孩子正確的站立姿勢(例如:雙足站立的時候伸直並且跟臀部垂直,雙膝微微彎曲)。 通過適當的早期干預可以有效地減少或避免步態問題。軀干姿勢是另外一個例子。軀幹部位的韌帶鬆弛、肌肉張力低增加了發展成為駝背的危險性,一旦孩子開始學習坐立的時候就會明顯地看到。唐氏兒童學習坐立的時候,可見其典型的異常姿勢,盆骨傾斜、軀干蜷曲成環狀、頭部後靠觸及肩膀他們也不能發展出移動盤骨向上提拉身體的能力,因此,他們不能做出控制頭部及軀干使其身體直立的姿勢。這樣下去,最終的結果會導致呼吸缺損的情況出現,並會削弱孩子旋轉軀乾的能力。早期干預必須在孩子能夠獨立坐著之前,就提供適當的支持來教會孩子正確的坐姿。 首先,治療師要提供軀幹上端的支持,使得中段軀干及盤骨進行適當的銜接,直到孩子發展出力量來自發地保持這一姿勢。適當的早期干預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軀干姿勢方面的問題。早期干預師的治療必須: 1.關注孩子的長期功能性效果; 2.尋求有效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減少唐氏兒童發展中的補償動作模式; 3.對唐氏兒童發展補償性動作模式的原因有很好的理解; 4.策略性地在適當的肌肉群建立力量,讓唐氏兒童發展出最佳的動作模式; 5.應該把焦點放在孩子的步態、姿勢方面的練習。 因此,回答那個媽媽的問題的答案是:對於年幼的唐氏兒童,早期干預會讓孩子有巨大的不同,不僅在孩子九歲或十歲的時候,這樣的影響會延續到青少年和成年期並且讓他的動作發展在成年期可更健康。
Ⅷ 如何培養唐氏綜合征生活自理
如何提高唐氏綜合症兒童自我控制能力
抓住自我控制發展的關鍵期關鍵期的研究對兒童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它說明個體學習的最佳期。研究表明,3~9歲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隨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發展的關鍵年齡在3~5歲。研究發現,兒童自控在3~4歲發展迅猛,在4~5歲相對減慢。生理學研究也表明,4~5歲兒童抑制能力得到迅速發展,大腦皮層的延緩抑制為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控制個體活動奠定了基礎。唐氏綜合症兒童由於自身的缺陷,自我控制能力發展較正常兒童緩慢。但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發展幼兒的自控主要在幼兒期。因此,我們要抓住幼兒期這個關鍵期,對唐氏綜合症兒童的自我控制進行適時的干預與矯正。
1、運用游戲對唐氏綜合症兒童的自我控制進行矯正
研究表明,幼兒在一定的趣味性活動中比在枯燥的活動中堅持時間長,無趣味的活動易於使幼兒分心,破壞行為規則。但 「運用游戲對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進行了培養,結果表明,游戲訓練可以提高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並且不同的年齡階段訓練幼兒自我控制的游戲類型應有所區別。一個有關兒童錯誤信念的研究指出,普通兒童和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兒童在通過錯誤信念任務以前,能夠參與自發的假裝游戲,並且形成了參與復雜的互動式假裝游戲的能力。很多心理學家和臨床工作者嘗試用游戲對兒童的不良行為進行干預和治療。游戲能幫助兒童在一種與治療師的協作關系中表達和完成他們的情感沖突,治療師通過游戲的隱喻語言和兒童互動。唐氏綜合症兒童由於很少接觸玩具,很少與同齡人溝通而造成自我控制發展不良。因此,在對唐氏綜合症兒童自我控制的矯正,應適當引進游戲,從簡單的,能引發他們興趣的並容易實現的游戲任務開始,慢慢地過度到需要更多的付出意志努力的活動中,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
2、利用「誘因」效應培養自我控制
兒童自我控制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環境因素影響的。幼兒活動的目的大多與眼前的需要、興趣和願望相連。研究發現,誘因對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有積極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利用這一手段來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智力落後的兒童,興趣、愛好比較單一,其物質興趣佔主導地位。培養唐氏綜合症兒童的「動機」,給其適當的誘因,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才能觸發唐氏綜合症兒童的成功慾望,促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標,從而增強其自我控制能力。
3、增強唐氏綜合症兒童「延遲滿足」的能力
「延遲滿足」,被認為是自我控制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被看作是社會交往和情緒調節的必要組成部分。心理學家認為,延遲滿足是心理成熟的表現。具體講,是專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製能力。發育正常的兒童4歲左右的延遲滿足能力被認為可以預測青年時期的認知和社會能力。延遲滿足能力包含很多因素,智力殘疾兒童研究報告說在進行選擇方面存在困難。語言的理解可能是造成這種困難的原因之一。為了做出等待決定,兒童必須知道「等待」一詞的含義和一些時間概念。因此,耐心地教授唐氏綜合症兒童一些相關的語言知識,並通過示例來讓他們充分的理解,對兒童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
4、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
家庭在對唐氏綜合症兒童自我控制的矯正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唐氏綜合症兒童很少有機會被外界接納,與他們關系最密切的群體即是家庭。一個唐氏綜合症兒童是屬於家庭的,家長以及其兄弟姐妹對其期望值也是最高的。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唐氏綜合症兒童氣質與母親教養行為存在關系。唐氏綜合症兒童的父母如果對孩子過分溺愛、保護,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發展就會較差。還有些父母過分專制、嚴厲,不允許兒童有任何違反社會要求的情緒和行為出現,把患兒限定在一個狹小的空問內,這種情況下,兒童會表現出壓抑、退縮甚至攻擊性行為,這屬於不良的控制特徵。兒童控制動機的發展是通過護理者引導兒童對行為――效果之間關系的理解來發展的。護理者提供給兒童一種情感上的積極環境,並且分擔兒童的目標,使目標變成是相互的,這可以通過父母採取主動的形式來完成,即:父母協助兒童發展技能,通過鼓舞人心的方法鼓舞兒童去嘗試較高水平的任務。家庭成員要逐步適應患兒的生活規律,根據他們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
當然,唐氏綜合症兒童由一個依賴的個體轉變成一個自我控制較好的個體,是一個逐漸變化的、艱難的過程。但我們相信,通過耐心的引導與培養,唐氏綜合症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定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Ⅸ 唐氏綜合征有什麼康復方法
唐氏綜合征的康復訓練方法:
第一階段:
聽力訓練:從出生起抓緊其清醒的時間,通過物體、語言、音樂、撫摸來強化感官刺激,促進腦神經的發育。
視力訓練:選取顏色鮮艷、形狀各異的東西,一邊在患兒眼前慢慢移動,吸引患兒的注意力,一邊給患兒講解這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
語言訓練:不斷給孩子說話,無論做什麼,都給患兒講解。同時反復教患兒發:aoe這些單音。
音樂訓練:經常給孩子唱歌,放輕柔的音樂。音樂能充分激活大腦細胞,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大有好處。
撫摸訓練:幫孩子做操、按摩,並且一邊做出示範一邊教她笑,學會笑對智殘兒童很重要,是大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二階段:
認知與動作訓練:等到患兒的頭基本豎起來,在家中貼上顏色鮮艷的掛圖,家中的陳設、外界的景物,所有能見到的東西反復指著教患兒認,並給患兒解釋這些東西的作用。等到患兒1歲半左右,雖不會說話,但問她什麼東西在哪,基本都能指對。
第三階段:
學習與品德的培養:培養患兒對數字的興趣。
近年來研究表明:人出生時大腦表面的腦溝回尚未形成,是在出生後的頭3年中才慢慢形成並加深。所以早期教育對幫助智殘兒童修復腦神經、提高智力作用非常大。
對智殘兒童的教育就是一切都得教,一切都得耐心地教。
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使他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生存。為此,父母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同時必須具備愛心、耐心和信心。
Ⅹ 唐氏綜合症治療方法
唐氏綜合症 l 病因: 唐氏綜合症(DownSyndrome)又稱蒙古症, 由於此症首先為英籍醫生Dr.J.L.Down評述, 此外患者的外貌又酷似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人、因而得名。 唐氏綜合症是由於先天染色體異常引起。 大部分患者的第二十一對染色體在遺傳分裂時發生錯誤, 引致細胞核含有額外染色體;小部分則因易位而引起。 L 症狀: 唐氏綜合症的小孩外貌以至體質上都有很多明顯的症狀。 他們智能較正常小童低,通常智商只有40至60,但性格溫馴。 患此症的小孩發育遲緩,加是肌肉張力低, 令他們學習坐立及走路也比正常小孩遲。他們也有很特殊的面貌, 易於辨認,又患此症的小孩通常雙眼距離較遠、眼睛向上斜、 鼻樑骨平坦,嘴、牙齒及耳朵均細小,大部分患者手掌紋呈猿型( 俗稱斷掌),手指呈特殊的蹄狀紋,第一及第二雙腳趾的距離特寬。 L 治療: 由於目前仍未發明能提高弱智者智力的葯物; 故治療唐氏綜合症主要以啟導為主。然而, 經常伴隨此症發生的疾病如呼吸系統感染、腸胃道閉塞。 先天性心臟病及甲狀腺功能不全等,則可以治癒或控制。 L 預防: 唐氏綜合症平均發病率為1/600,而高齡產婦孕育的嬰兒, 發病率高5倍以上。男性患者多為不育, 但女性患者遺傳給下一代的機會可高至1/2。此外,5% 患者屬易位型,這類遺傳性頗高,與母親年紀無關, 亦可以無任何家族史、 故患者必須接受染色體確診及撿查有沒有易位。 在懷孕初期臉檢驗胎兒織絨毛或羊水內細胞, 輔出超音波掃描器看胎選的頭及手腳, 可以確斷胎兒有否患上唐氏綜合症, 從而由家長決定是否需要人工流產。 —————————————————————————— 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都能通過手術治療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 不同類型的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方法不一樣,費用出入很大, 而且每個醫院的收費也不一樣!!費用很難講的 很多類型的先心病都可以介入(數字剪影,熟稱大C臂)治療, 這是現在最好的技術手段 先天性心臟病是在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而致的畸形疾病。 ◆病因 妊娠後第2-8周胎兒心臟發育處於關鍵時期,孕婦受到內在( 主要指遺傳)因素或外來因素(包括感染某些病毒, 接觸大量放射線或服用某些葯物)的影響, 使心臟發育中斷或異常而出現先天性心臟病.根據調查 8%屬於遺傳因素,2%屬環境因素,90%由多因素造成。 ◆症狀 根據血液分流方向及解剖學概念,將先天性心臟病分成三大類; 1、左向右分流型: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 動脈導管末閉等。這類心臟病出生後沒有青紫, 在疾病晚期或患重症肺炎時可以出現青紫。 2、右向左分流型:又叫青紫型心臟病,例如法洛氏四聯症。 這種心臟病生後不久即出現持續青紫,一般很少能活到20歲。 3、無分流型:心臟各部分之間沒有血液的分流, 所以也無青紫的出現,例如主、肺動脈狹窄。 不同的先天性心臟病表現不同, 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有無先天性心臟病: 1、生後不久或者3、4歲以前查出小兒有四級以上的心臟雜音。 2、母親懷孕時患過風疹或"重感冒"並服用過大量中西葯。 3、小兒生後發育營養比同年齡的小兒差;稍活動易氣喘、疲勞、 反復患肺炎,而且病情比一般肺炎要重,易出現青紫,不易痊癒。 4、小兒生後不久即發現青紫。如果懷疑小兒有先天性心臟病, 應到醫院請醫生檢查。 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方法日漸完善,常用的有心電圖,X線檢查, 超聲心動圖檢查,這些檢查是無創傷性的,無痛的, 易被家長和患兒所接受。通過檢查可以發現心房、 心室及動靜脈的形態異常和畸形部位。尤其超聲心動圖能定時、 定位、定量精確地了解心臟的改變。基本能對心臟的畸形做出診斷。 ◆治療 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都能通過手術治療。 ◆預後 取決於血管畸形的種類,例如小的房間隔缺損, 預後比其他先天性心臟病要好,平均壽命35歲左右, 而某些復雜的心血管畸形,生後不久即於襁褓時死亡。 此外合並各種感染如細菌性心內膜炎, 肺炎合並心力衰竭也是促成死亡的重要原因,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 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成功率提高,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擇期手術, 此病的預後並不十分悲觀。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