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方法論及其特點
方法論是關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一科學的哲學方法論,它不僅是認識客觀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現實的武器。
B. 什麼是方法論/認識論/本體論
1、方法論,就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方法論會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系統總結並最終提出較為一般性的原則。
方法論也是一個哲學概念。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方法論是普遍適用於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並起指導作用的范疇、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總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中經常提到方法論這個概念。
2、認識論(epistemology)即個體的知識觀,也即個體對知識和知識獲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關知識結構和知識本質的信念和有關知識來源和知識判斷的信念,以及這些信念在個體知識建構和知識獲得過程的調節和影響作用,長久以來一直是哲學研究的核心問題。
3、對本體論這個詞的定義雖有各種不同,但一般對它還是有一定的理解。大體上說,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所用的本體論有廣義和狹義之別,馬克思主義之後哲學融入實踐。
從廣義說,它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這種本性需要通過認識論而得到認識,因而研究一切實在最終本性為本體論,研究如何認識則為認識論,這是以本體論與認識論相對稱。
從狹義說,則在廣義的本體論中又有宇宙的起源與結構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為宇宙論,後者為本體論,這是以本體論與宇宙論相對稱。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採取本體論與認識論相對立、或本體論與宇宙論相對立的方法,而以辯證唯物主義說明哲學的整個問題。
(2)方法論的研究層次擴展閱讀:
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科學方法論,包括培根闡述的實驗方法與歸納邏輯、笛卡兒論述的數學方法與演繹邏輯,以及貝塔郎菲的一般系統論方法與中國曾邦哲的系統邏輯《結構論》。
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
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方法論
網路-認識論
網路-本體論
C. 方法論有哪些
三種: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
D. 教育研究方法分哪幾個層次,分別是什麼不知道教育研究
一般認為對研究層次劃分必須以適度為宜。通常根據研究對象將研究層次劃分為3—4個之間比較適宜,這樣就比較方便於人們的認識和操作。
教育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層次,即方法論層次、研究方式層次和研究方法層次。方法論層次代表了對一個事物的基本看法,這種基本看法一般都表達了研究者的哲學視角;研究方式層次代表了認識事物的基本策略或基本途徑,如採取直接的方式還是間接的方式,主觀的方式還是客觀的方式,這其中也表達了研究者的認識論信仰;研究方法則是論證的基本手段,代表了具體獲得資料和處理資料所採用的方法。這樣在「方法論」層次上可以向上連接不同的哲學主張,包括本體論的和認識論的主張。
E.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體系有哪幾個層次
按層次,不同的研究方法構成有機的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體系:哲學層次上的方法論和思維的基本方法指導具體的研究方法,而具體研究方法又推動哲學方法和一般方法的發展。鑒於高等教育研究的復雜性,研究方法是多樣的,伯頓·克拉克的多學科研究方法對我們是一個有益的記錄。要正確選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認識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特點也很重要,對此本文也進行了探討
F. 方法論的主要介紹及分類(2)
方法論的分類
馬克思論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改造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所創立的唯一科學的方法論。它是在概括總結各門具體科學積極成果的基礎上,根據自然、社會、思維的最一般的規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義的方法論。唯物辯證法是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它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自覺地運用客觀世界發展的辯證規律,嚴格地按客觀規律辦事。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處於普遍聯系和永恆運動之中,事物普遍聯系的最本質的形式和運動發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著的對立方面的統一。因此,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方法是錯誤的,而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認識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主觀和客觀對立統一的基礎,脫離實踐必然會導致主客觀的背離,產生主觀主義,所以必須堅持實踐以保持主觀和客觀的一致性。在認識過程中,要用實踐檢驗人們的認識,要善於正確地運用多種多樣的科學實驗和典型試驗的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客觀物質世界以及其中的每一個事物、現象都是多樣性的統一。各自都有自身的結構,包含有不同的層次、要素,組成一個個系統;各個事物、現象、系統都有自身的個性;同時,它們之間又有著某種共性,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多樣性與統一性、共性與個性都是對立的統一。由此產生了認識中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由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和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方法等等。這些不同的方法也都是對立的統一,因而不能片面地抬高其中一種方法而貶低另一種方法,而要把它們各自放在適當的地位。既要反對片面強調歸納法的經驗論,又要反對片面強調演繹法的唯理論、獨斷論和教條主義,而應當把歸納和演繹辯證地結合起來。世界中每個事物、現象都有其自身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規律,在認識中還必須貫徹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統一。列寧曾對認識事物的基本邏輯方法作了概括:①力求全面性,必須把握、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聯系和中介;②從事物的發展、運動、變化中觀察事物;③必須把人的全部實踐包括到事物的完滿的“定義”中去;④必須注意真理的具體性。隨著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也將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最重要的特點在於,它不僅是理論認識的工具,而且是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偉大革命實踐的工具。它是理論認識方法和革命實踐方法統一的、完整的、科學的方法論,它在 社會實踐 中和精神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為指導,提出了具體革命實踐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論。他說:“我們共產黨人無論進行何項工作,有兩個方法是必須採用的,一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二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在集中和堅持過程中,必須採取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這是前一個方法的組成部分”(《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52、855頁)。
現方法論
自19世紀末 20世紀初物理學革命以後,各門科學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方法論在科學知識中的比重日益提高,方法論對科學發展的作用也日益顯著。這是和科學發展的時代特點密不可分的。具體表現在:①科學對自然和社會的研究越來越廣泛、深入,使科學研究中直觀性的程度減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產生了 邏輯思維 方法高度發展的必要性。②科學的進一步分化和綜合產生了一些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促使科學研究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增強,產生了系統理論等具有方法論意義的新學科。③現代科學發現了一系列原有科學理論體系不能解釋和說明的新的事實,出現了一些佯謬,破壞了科學體系原有的原則和思維前後一貫的邏輯嚴密性,產生了現代科學范疇體系的許多根本性的變化,同時也促使邏輯方法向前發展。④科學研究課題的復雜性、綜合性在日益加強,隨之而來的科學研究手段日益復雜、精密,科學研究日益成為集體的、綜合的事業。由此產生了科學研究課題的各個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必要,從而也產生了協調科學研究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的方法論。
科學發展的特點給哲學方法論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觀察和實驗的關系、科學事實和因果性解釋的關系、歸納和演繹的關系、類推和概括的關系、假說和理論的關系、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關系、想像和科學發現的關系、系統和結構的關系、結構和功能的關系、系統和要素的關系、控制和信息的關系、規律和預測的關系,以及理論和實踐的關系等等;科學的發展對方法論的形式也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例如科學語言的分析、科學理論的形式結構的分析、科學理論的形成發展和它們的邏輯有效性的條件等等。邏輯經驗主義哲學十分重視對方法論形式方面的研究,而且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貢獻。但是,邏輯經驗主義哲學否認關於世界觀科學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一切關於哲學世界觀的問題統統斥之為“形而上學”的虛妄問題。邏輯經驗主義者片面誇大方法論的形式方面,往往局限於對科學理論進行靜態的邏輯分析,忽視和貶低經驗的客觀內容,抹殺科學知識發展中的革命變革問題。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大多數科學哲學家都把自己的綱領建立在“任何自然科學的知識內容都具有確定的邏輯結構,可以用一個形式命題系統來表示”這樣一個設想的基礎之上,這種形式化的方法和公理化的方法,在科學的發展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忽略有關事物的客觀本質和真實內容,把對事物的研究僅僅歸結為關系的方法和追溯到某種設定的公理的方法則是錯誤的。
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方科學哲學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沖破了對科學理論的靜態的邏輯分析,而把對方法論的研究同科學發展的歷史聯系了起來。如英國的K.R.波普爾、美國的T.S.庫恩及以後的拉卡托斯和P.K.費耶爾阿本德等都試圖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明科學理論的革命和發展。波普爾把科學的發展看成是一系列的證偽過程。他強調演繹,否定歸納,推崇證偽,貶低證實。他甚至說:“我們並不能認識,我們只能猜測。”庫恩提出科學發展是通過常規科學和科學革命的交替發展來實現的。科學革命則是“範式”(paradigm)的取代。他認為,“新理論如果沒有關於自然界的信念的破壞性的變化是很難興起的”。他所說的“破壞性的變化”是一種非理性活動的產物。他否認科學革命變革中的繼承性。拉卡托斯在吸收波普爾和庫恩思想的長處,克服波普爾樸素證偽主義的基礎上,提出只有在科學研究綱領的一定秩序的提出和實現的基礎上才能發展科學。費耶爾阿本德則認為,一切方法論都有自己的限度。他通過對科學歷史實例的分析,力圖說明在某種理論統治下的科學是停滯不前的,並提出了推翻一個既定理論的方法,這就是“什麼都行”,即科學家可以自由地嘗試他所喜歡的任何一種程序。他們都批判邏輯經驗主義把科學發展看作單純知識積累過程的觀點。但是,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片面誇大知識的相對性,而否認知識中的絕對的客觀內容,從而走向懷疑論。
哲學方法論是適用於一切具體科學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論。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不僅發展了各門具體科學自身的特殊的方法論,而且孕育產生了一些只是反映世界某個側面但帶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方法論,如數學方法。從歷史上看,數學幾乎同哲學一樣古老,數學一開始就具有科學方法論的意義。雖然,數學最初僅僅在如天象、歷法、土地測量、機械等少數幾門科學中起著方法論的作用,但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具有質和量兩個方面,量又規定著質,質量互變規律是普遍的辯證規律。因此,數學及其方法應該普遍適用於任何一門科學。馬克思認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現代科學的發展日益表明了這一點。數學方法已日益成為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一切科學部門不可缺少的方法。但是,數學方法僅僅涉及事物的量的側面,因此僅靠數學的方法不能揭示事物的一切方面,達到對事物的全面的、完整的認識。同時數學方法的正確運用和數學方法本身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正確的哲學方法論的指導,因而數學方法不能取代哲學方法論。
知方法論
關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科學方法論,包括培根闡述的實驗方法與歸納邏輯、笛卡兒論述的數學方法與演繹邏輯,以及貝塔郎菲的一般系統論方法與中國曾邦哲的系統邏輯《結構論》。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科學的哲學方法論,它不僅是認識客觀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現實的武器。我們教科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的哲學內容,並不全是馬克思的首創,而大部分是馬克思同意的觀點,比如辯證法理論。馬克思的重要貢獻是歷史唯物主義。
方法論的主要關系
與世界觀
世界觀,通俗地講,就是"觀世界",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一定的世界觀原則在認識過程和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表現為方法。方法論則是有關這些方法的理論。沒有和世界觀相脫離、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論;也沒有不具備方法論意義的純粹的世界觀。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哲學方法論。唯物主義世界觀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實踐中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唯心主義世界觀則從某種精神的東西出發。客觀唯心主義世界觀要求人們在行動中遵從某種客觀的精神原則或宗教教義、神靈的啟示等等。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則認為人們可以按著自我的感覺經驗、願望、主觀意志等等行事。辯證法的世界觀要求從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恆運動中把握事物,分析事物自身的矛盾和解決這些矛盾。形而上學世界觀則促使人們孤立地、靜止地、呆板地考察事物。哲學方法論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根據,世界觀以自身對人們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的指導意義而取得存在的價值。哲學方法論離不開世界觀,自然科學方法論也必須以自然觀和科學觀為前提。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方法歸根結底也受一定世界觀的制約。這種制約以不同層次的方法論為中介。各層次的方法論不直接統一,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差別。世界觀與方法論的一致性不是簡單的同一,懂得世界觀並不等於掌握方法論。方法論是運用世界觀的理論,但運用世界觀、掌握方法論均需要作專門研究。
與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正確解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的基本原則(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各門社會科學的根本出發點。社會是物質世界的特殊部分,不了解它的特殊性,就不可能把一般唯物主義原則和辯證法思想正確地應用於社會歷史的認識過程。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勞動在人類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指出了社會的物質關系對於政治關系和思想關系的決定作用,闡明了社會存在同社會意識的關系是歷史觀的根本問題,為各門社會科學奠定了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原則。歷史唯物主義所闡明的,從社會存在說明社會意識、從生產力說明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說明上層建築,以及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系說明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路線,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各門社會科學只有遵循這一認識路線才能正確地概括經驗材料,得出科學的結論。
G. 社會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層次
(1)簡述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東北財大2007年研)
(2)什麼是社會研究的方法論?試述它所探討的主要問題。(中財2010年研)
答:
(1)社會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構成可分為三個層次:
①方法論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涉及的主要是社會研究過程的邏輯和研究的哲學基礎。或者說,方法論所涉及的是規范一門科學學科的原理、原則和方法的體系。
社會研究的方法論所探討的主要問題包括:
a.社會現象的性質及其理解;
b.社會研究的哲學基礎及其假定;
c.社會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客觀性問題;
d.社會研究者的價值與研究之間的關系;
e.社會研究中的不同範式及其應用;
f.不同研究方式的內在邏輯等。
②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採取的具體形式或研究的具體類型。通常,社會研究的具體方式可分為四種主要類型:a.調查研究;b.實驗研究;c.實地研究;d.文獻研究。其中每一種方式都具備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語言,構成一項具體社會研究區別於其他社會研究的明顯特徵。同時,每一種方式可以獨立地走完一項具體社會研究的全部過程。
③具體方法與技術
具體方法與技術是指在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資料收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種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術。資料收集和分析是社會研究過程中的兩項重要任務,與四種不同的研究方式相對應,研究者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2)研究過程的五個階段
包括:①確定研究課題並將其系統化;②設計研究方案和准備研究工具;③資料的收集;④資料的處理與分析;⑤結果的解釋與報告。
H. 怎麼理解方法論
方法論就是處理事情的方法,從某種意義來講,方法論也就是我們進行選擇的標准。
在成長的路上我曾經掉進去很多的坑,可是即使掉進去了,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哪裡做錯了,而不是考慮自己是否已經掉進了坑中。
很多權威的理論與方法即使在我親測無效後我也沒有勇氣去否定,想著自己是不是哪一塊做錯了導致的,而非理論本身對於我不適用。而我發現很多牛人卻是另外的一類人,讓方法論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方法論所控。
我的努力沒有極限,所以我永遠都做不到盡最大努力,而一旦沒達到這個標准自己就會認為自己不配更好的結果,以前的自己到底是在何等的折磨自己啊!
永遠不用「盡最大努力」來要求自己,而用具體的具有可實現性的目標來替代。
讓方法論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方法論所控。
公眾號:向30歲進發,ID:CPA-Caroline,聽一個注冊會計師和注冊稅務師給你講講財報數字里的故事。
I. 科學方法論三個層次的關系是什麼
認識自然的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可分為三個層次:具體科學方法、一般科學方法、哲學方法。從左向右遞進。
科學方法論是科學研究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是關於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論和學 說,通常被理解為科學認識的方法論也就是關於科學認識的活動的體系、形式和方法的學說。科學認識:反應人同自然科學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產生發展的理論體系。研究對象:一定研究過程中所要認識的客體不依賴於主體而存在的特點、本質、結構、規律對圖認識主體而言是再在之物。
J. 方法論和方法有區別嗎詳細看裡面
有。區別如下:
一、性質不同
1、方法論: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2、方法:是為獲得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的手段與行為方式。
二、適用不同
1、方法論:普遍適用於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並起指導作用的范疇、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總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中經常提到方法論這個概念。
2、方法:在方法研究中,通常是針對人們做事的一個領域。如管理中的方法稱為管理方法,預測中的方法稱預測方法,物理學研究中的方法或使用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方法稱為物理方法,質量管理中使用的方法稱質量管理方法,農業生產中灌溉田地的方法稱為灌溉方法,等等。
(10)方法論的研究層次擴展閱讀:
方法論的分類:
1、古方法論
中國哲學史上對求知的方法有過許多論述,從不同角度表述了有關認識方法的各種見解,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認識方法的理論。
2、近方法論
在古代中國哲學和古希臘羅馬哲學中,還沒有專門的自覺的方法論學科分支。
3、馬克思論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改造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所創立的唯一科學的方法論。
4、現方法論
自19世紀末 20世紀初物理學革命以後,各門科學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方法論在科學知識中的比重日益提高,方法論對科學發展的作用也日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