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步行教學方法

步行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3 06:57:15

㈠ 在生活中,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走路姿勢,怎樣步行才能避免駝背

改善方法:1.可以在頭上頂一本書,在家練習,不讓書掉下來.2.有意識的跟走路不駝背的人一起走,會有所改善.3.如果有時間可以去練舞蹈.4.閉上眼坐在床上,深呼吸,想,你在夜晚漫步在一片遼闊的大海邊,月光灑在海面上,伴著涼爽的風迎面撲來,挽起你清爽的頭發,你不由得挺直腰,昂起頭,向海的心臟走去,全身都像跳舞的魚一樣舒展開了.想著想著,你就會不自覺地挺直腰.(聽說這種想像的方法叫"月光療法"是現在很新潮又十分管用的方法呦!)

③加強體育鍛煉。認真上好體育課,做好課間操,促進肌肉力量的發展。在全面鍛煉的基礎上做矯正體操。矯正體操有很多種,有各種形式的徒手操,有利用各種體育器械的矯正操。矯正駝背主要以增強背肌、挺直軀乾和擴張胸廓為主。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脊柱是中軸,由30多節椎骨按規律重迭連接而成。正常情況下,它有4個生理彎曲。頸段凸向前,胸段凸向後,腰段再凸向前,骶尾段再凸向後。脊柱向前彎曲度過大,就是駝背

㈡ 中班禮儀教案《走路姿勢》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演示示範法 游戲童謠法
活動目標:
1、 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
2、 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走路時 頭昂起 勻擺臂 上身直 雙肩平 步輕盈 不沖撞 不搶行
活動准備: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紅、綠燈標志各一個。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導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走路,請小朋友們仔細看。
(二) 關鍵步驟:
1、 老師示範如何走路。
老師在確定好行走路線之後,便開始示範,示範時做到:眼睛直視前方,抬起頭、挺起胸,雙手自然而均勻地前後擺動,落落大方地走向目的地,然後再走回到原點。
2、 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你們發現老師走路的姿勢好不好?好在哪些方面?行走時,老師的眼睛看著哪個方向里?手是怎樣擺動的?
(三) 模特比賽
在教室內圈出臨時小T型台,讓男孩和女孩分別充當男、女小模特,分組進行模特表演,要求:用正確而又漂亮的走姿走上舞台。台下的老師和幼兒充當評委,對各組的表演逐一進行評比,並評出最出色的組和個人。
活動延伸:
1、 學習歌曲《走路》,將原歌詞改編成與小朋友走路相關的歌詞。
2、 走路時加入動作的變化練習。(如手臂動作的變化)
3、 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老師准備紅、綠燈的標識各一個,幼兒們圍成一個圓,老師站在圓的中央,當老師出示紅燈時,要求幼兒們做任意一個動作(可由幼兒們自主創編),當老師出示綠燈時,要求幼兒們按照正確的走路姿勢繞著圓走一圈。可以要求幼兒邊走邊念三字兒歌。
家園互動:
家長觀察孩子的走路姿勢,並在對做得好的方面給予肯定的同時對錯誤的行為進行糾正。建議用互動游戲的方式糾正孩子不正確的走路姿勢。
注意事項:
1、 走路動作要輕,不宜動作過大。
2、 走路的關鍵是:雙眼平視前方,並且要抬起頭挺起胸,不可以低著含著胸。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麼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裡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走路的正確方法
正確的走路姿態先是要求上身能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頭正、肩平、身直、挺胸、收腹。其次是把握好如何邁步,先抬起一條腿,帶動腳向前邁,腳掌落地後,另一條腿再抬起,要把握好步位和步幅。
步位:兩只腳的內側落地時,應當在一條直線的兩側。
步幅:一般應當是前腳的腳後跟與後腳的腳尖相距一腳長。

㈢ 什麼是行走學校

行走學校行走學校,是一種有別於普通基礎教育學校的教育機構,通常來說行走學校招收的都是有著厭學、網癮、叛逆、自閉、早戀等不良行為習性的「問題孩子」,實行的是擇差教育。行走學校一般不開設文化課、不留作業不考試,也沒有那麼多的文化科目老師。在行走學校,學生們接受的主要是體能訓練和心理輔導,它最主要的課程就是長途步行。行走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野外行軍訓練」是其辦學特色。行走學校的教育宗旨是將孩子從非正常成長的危險邊緣矯正到正常成長的軌道上。1簡介在行走學校,學生們接受的主要是軍事訓練和心理輔導,它最主要的課程就是長途步行。行走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野外行軍訓練」是其辦學特色。行走學校的教育宗旨是將孩子從非正常成長的危險邊緣矯正到正常成長的軌道上。 2存在的問題所有的行走學校均為私人開辦。由於沒有針對性的法規,有些學校無辦學資格就隨意開設並招生,教師基本無任何資格證書,甚至直接聘請社會人員擔任教師。嚴重違反了法律,屬於非法辦學行為。有些行走學校採用高牆電網的封閉方法。教師的教學方法簡單粗暴,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人權的事件時有發生,如《重慶行走學校以暴力「教學」 懲戒方式殘忍多樣》,其中部分教師已經構成了故意傷害罪,觸犯了刑法。很多不規范的行走學校扮演的角色類似私人少年監獄,社會上很多教育失敗的家長為了逃避教育責任,選擇把孩子送進行走學校。一個不規范的行走學校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的前途造成的影響和打擊是毀滅性的。3管理要求行走學校是屬於教育機構,應當有合法的辦學資格和經過認證的師資力量,執教教師應當擁有教師資格證書,對學生的管理不得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教育部對學校管理的要求。

㈣ 求正確的走路姿勢和跑步姿勢

走路時的正確姿勢應該是,頭部:視線保持向前,落在3—6米處,想像有條繩子把你往上拉。不要低頭走路,形成習慣後,由於頭部偏離了正確位置,使頸後肌肉負擔整個頭部重量,容易導致肌肉勞損,引發頭痛。胸部:挺胸,同時收緊小腹和臀部,讓全身收緊。手臂:手臂輕微彎曲,隨著步伐自然擺動。肩膀:雙肩放鬆,既不要向前聳,也不要向後塌。呼吸:呼吸急促或者比較淺時,上半身就會比較緊張,容易導致駝背,建議走三步吸氣一次,然後走三步呼氣一次。髖部:不要讓腰部承擔走路時的所有重量,而應把重心放在髖部,減輕腰部負擔的同時,也利於塑形。鏡子里看到的效果應該是,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在一條直線上。

跑步姿勢: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躍出去,跑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落腳姿態(前掌跑、全掌跑以及後掌跑);立定時,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跑步是一門學問,最科學的鍛煉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1、頭和肩
跑步動作要領——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動力伸拉——聳肩。肩放鬆下垂,然後盡可能上聳,停留一下,還原後重復。
2、臂與手
跑步動作要領——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鬆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前擺時稍向內,後擺時稍向外。
動力伸拉——抬肘擺臂。兩臂一前一後成預備起跑姿勢,後擺臂肘關節盡量抬高,然後放鬆前擺。隨著動作加快時越抬越高。
3、軀干與髖
跑步動作要領——從頸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後仰,這樣有利於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軀干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擺時積極送髖,跑步時要注意髖部的轉動和放鬆。動力伸拉——弓步壓腿。兩腿前後開立,與肩同寬,身體中心緩慢下壓至肌肉緊張,然後放鬆還原。軀干始終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動作要領——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於挺直。肌肉稍微緊張,維持軀干姿勢,同時注意緩沖腳著地的沖擊。
動力伸拉——體前屈伸。自然站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軀干緩慢前屈至兩手下垂至腳尖,保持一會兒,然後復原。
5、大腿與膝
跑步動作要領——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側向動作都是多餘的,而且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因此大腿的前擺要正。動力拉伸——前弓身.兩腳站距同髖寬.雙手放在頭後.從髖關節屈體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頭肌感到緊張。
6、小腿與跟腱
跑步動作要領——腳應落在身體前約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線。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同時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沖,落地時小腿應積極向後扒地,使身體積極向前。另外,小腿前擺方向要正,腳應該盡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後翻,否則膝關節和踝關節容易受傷。可在沙灘上跑步時檢查腳印以作參考。
動力伸拉——撐壁提踵。面向牆壁約1米左右站立,兩臂前伸與肩同寬,手撐壁。提踵,再放下,感覺小腿和跟腱緊張。
7、腳跟與腳趾
跑步動作要領——如果步幅過大,小腿前伸過遠,會以腳跟著地,產生制動剎車反作用力,對骨和關節損傷很大。正確的落地時用腳的中部著地,並讓沖擊力迅速分散到全腳掌。
動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腳跟,上體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給踝關節壓力直到趾伸肌與腳前掌感到足夠拉力.然後抬臀後重復.動作要有節奏,緩慢。

㈤ 什麼是軀干走路法

走路是一項每天都會做的,全身性的有氧運動,只是大多數人由於走路姿勢不當,速度太慢,時長距離不夠等原因,沒有讓走路成為有效運動,只是移動。

今天我們全面拆解走路姿勢,介紹一種更高效、更健康的走路方法—— 軀干走路法。幫助你在平時的步行時間就能達到良好的運動效果。

與手臂和腿部相比, 軀乾的主要特徵是聚集了更大塊的肌肉,如肩胛骨的斜方肌、支撐脊椎骨的腹肌與背肌、支撐體重的臀大肌等。 這些肌肉能夠產生巨大的力量,成為人體活動的動力。此外,軀干與手臂和腿部相連接, 如果能夠有效活動軀干,就能減輕四肢的負擔。

「軀干走路法」就是要充分發揮這些肌肉的功能,使走路的運動效率達到最高。

如果細心觀察頂級運動會,就會發現,越優秀的運動員,在跑、踢、投、揮桿等時候,就越會運用軀干,而不是僅僅使用手臂和腿部。軀干能產生令人驚訝的速度,和驚人的力量。

怎麼走路

眾所周知,走路是一種好的健身方式。但據調查,人們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勢都太隨意,只有6%的人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那麼,怎麼走才能健身呢?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學系主任李相如說:「走路健身方法細分起來,少說也有近10種,包括大步走、快頻走、彈力走、負重走、倒走、散步、赤足走、雨中散步等,每種都有不同的鍛煉功效。」

大步走和快頻走是最常見的、運動量也比較大的兩種方法。大步走的時候要挺直腰背、揮開雙臂,不強調走路速度,盡量邁開步子向前走;快頻走的步幅較小,但強調雙腿邁出的頻率要快。不過,不同年齡段的人體力有差異,健身者只需盡力用自己最快的頻率走路即可。這兩種走路方法的運動量都不小,一般人走上2~3分鍾,心率便會達到每分鍾120次左右。這種有益的有氧運動,能夠增強心肺功能。

負重走可以在室內跑步機上進行,也可以在戶外。比起腿上綁沙袋或者手中舉啞鈴,套上一件負重馬甲更為科學,能幫助你多燃燒10%的熱量。因此,負重走是一種有效的減肥方式。

「飯後百步走,活過九十九。」就是所謂的最普遍的散步。其實許多時候,人們都在不經意間進行著這種鍛煉。比起晴天步行,雨中走路有特殊的健身功效。下雨時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讓人心情輕松暢快,有助於調節神經壓抑,消除抑鬱心理。但李相如提醒說,飯後散步不宜走得太快,否則對腸胃不利。

倒走作為一種反向運動,不但能夠鍛煉到平常運動很難鍛煉到的腿部小肌肉群,還能鍛煉小腦,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另外,經常練習倒走可讓腰肌保持有節律的收緊和鬆弛,改善腰部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加膝關節的承受力。

不管採用哪種方式,走路健身最基本的一條注意事項就是准備一雙舒適的鞋子,李相如說。同時要注意道路交通安全,最好避開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主幹道,多去草綠林茂的公園和河邊,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至於健身強度,李相如建議:「每天至少得走一個小時才能達到健身效果。而且在鍛煉的過程中,最好幾種方法交替進行,這樣既不覺枯燥,又能鍛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㈦ 走路的運動規律

走路的基本運動規律

1、知識與技能:掌握人物走路的基本規律和畫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走路的觀察、探究和最後的歸納總結走路的幾個基本的步驟。

3、情感態度價值觀:明白人物走路在動畫技法中的重要性,體驗在自己的探究中獲得知識的快樂,激發對動畫的熱情。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對人物走路的理解能力,通過對走路的理解進行走路的繪制。

教學難點:

如何繪制一套准確的走路動作。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彩色粉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動畫片中,角色的表現占很大的比例,即便是動物題材的角色,也需要大量的擬人化處理。所以,研究人物的運動規律和表現人物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這些活動中走路又是其中最最基礎的。

人物的走路是動畫技法的重點也是人物動作中最難的,因為裡面的變化太多了。通過走路可以看出人物的年齡、身體的狀況、心情、是否喝酒等等。

但說到底「走路」其實就是阻止自己跌倒的過程。走路是上半身前傾,及時伸出腳以避免自己跌倒。踏出、止住、踏出、止住、再踏出、再止住。走路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那麼走路這么復雜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理解他呢

(學生對走路的技法肯定感到新奇又有些疑慮。受教者的情緒感染,會急切地想去探究竟)

二、學習新課:

1、不同人物的走路視頻觀看

(1)師打開視頻引導學生從走路的節奏、步伐的位置兩個角度觀看人物走路的動態。

(2)學生說說自己的觀後感受。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領悟走路的節奏和步伐位置。

㈧ 怎樣教一年級學生學會走路

第一課 上學和放學
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
2、使學生平安上學和放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已經上一年級了,有的同學能夠獨自一個人或者和小夥伴上學、回家了,但是從家到學校的路上會
有很多的危險,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個讓爸爸媽媽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課
1、要遵守交通規則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交通規則?
(2)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不少,老師總結一些交通規則。
(3)齊背「紅燈停、綠燈行」的安全兒歌。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搶紅燈。
2、坐車時不要搶座位
(1)你們每天是怎麼上學來的?有幾個同學使自己坐公共汽車上學來的,你們能說說坐車時要注意什嗎?
(2)師生共同總結坐車時應該注意的安全。
(3)分組表演「坐車上學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鬧或者遊玩
(1)我們中午或者晚上排隊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規則,還要注意些什麼呢?
(2)有的同學比較貪玩,看見街上很熱鬧,就想去玩一會兒,你們說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
(3)為了減少發生危險的可能,放學後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遊玩。
(4)如果家裡沒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媽媽回來,不要離家太遠。
4、要遠離高空危險物行走
(1)我們在上、下學的路上,經常看到一些廣告牌、電線等,這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2)為了防止砸傷,我們一定要遠離這些高空危險物,尤其是在刮風下雨的天氣,最好能繞行。
三、師生共同總結
為了我們的安全,我們一定要遠離危險,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課 認識交通標志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一些交通標志。
2、了解這些交通標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規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學校,爸爸教了一首兒歌給平平。
2、一起背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警示要看清;過馬路,左右看,交通規則記心中。」
二、教授新課
1、交通信號燈
(1)同學們,過馬路的時候你們注意過交通信號燈嗎?
(2)誰說說交通信號燈是什麼樣子的?
(3)你們知道這三種不同顏色的信號燈表示的是什麼意思嗎?
(4)老師給大家講解三種顏色信號燈表示的不同意思: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通行,黃燈表示警告。
(5)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個問題,互相補充,然後各組選出代表匯報。
2、認識交通安全標志
(1)出示幾種交通安全標志讓學生辨認。(直行、向左轉彎、向右轉彎、人行橫道、步行)
(2)人行橫道是專門為行人設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走,一定要注意前後左右的車輛,否則容易發生意外。
(3)機動車車道是道路中間的車道,供汽車等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
(4)非機動車車道是兩邊的車道,供自行車等非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
三、擴展練習
1、除了剛才我們說過的這幾種交通安全標志,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標志?
2、畫一畫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標志,讓大家猜。

第三課 認識簡單的危險標志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危險標志。
2、了解這些危險標志所表示的意義,避免危險的發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注意到了嗎?在街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牌子,上面畫著一個大大的感嘆號你們知道它意思嗎?
2、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它那樣的標志,它們都屬於危險標志一類,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二、教授新課
1、禁止標志
這類標志用紅色來表示,形狀呈圓形,表示,是因為圓形給人的感覺比較直接,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1)圓形裡面有一根燃著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
(2)圓形裡面有一支點燃的煙,再打一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
(3)圓形裡面有一個人,外面畫了一個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
(4)圓形裡面有一個手掌,外面畫了一個斜杠,你們知道這表示什麼嗎?
(5)你還看到過類似的標志嗎?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認識警告標志
(1)這類標志用黃色三角形來表示,意思是有危險,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學們都比較熟悉的交通警告標志:三角形裡面有一個感嘆號,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學生介紹幾種常見的警告標志:當心火災、當心爆炸、當心有毒、當心觸電等。
3、生活中的危險標志你們見過生活中有哪些危險標志嗎?
三、做游戲認標志
選出十人,分為五組,每組兩人。第一組的一個同學站在講台上,手裡拿一張畫有危險標志的圖片,第一組的另一個同學來表演。第一組表演完,第二組表演,比一比哪個組表演的好。

第四課 社區和室內活動安全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社區和室內存在的安全隱患。
2、在社區和室內做正當的游戲,注意安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有一個和你們一樣大的小男孩,名叫歡歡。他聰明活潑,總是活蹦亂跳的,即使回到家裡還是跳個不停,他從凳子上跳到沙發上,又從沙發上跳到床上,爸爸媽媽怎麼哄他都不聽。結果當他正准備從床上跳下來時,不小心碰到櫃子腳上,頭上撞了一個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們喜歡他嗎?為什麼?
二、教授新課
1、在社區做安全的游戲
(1)小朋友們休息的時候,在社區玩耍,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2)同學們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其餘的同學可以根據發言同學所說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3)師生總結社區做游戲的安全(不要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車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隱蔽的地方去嚇唬別人等)
2、在家裡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們的樂園,那家裡有沒有安全隱患呢?
(2)為什麼不能和小朋友們在房間里追跑打鬧?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危險了?為什麼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做手工,總是把剪刀等尖銳物品放在床上,你們說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三、擴展訓練
1、有個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愛看電視,他最愛看動畫片和少兒節目,如《大風車》、幼兒知識競賽或者智力競賽等等。他參加競賽還得過獎呢!爸爸媽媽經常表揚他,說他越來越聰明。你們喜歡看什麼電視目?
2、我們在家裡,還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戲?

㈨ 軍訓原步踏地走的方法

1、聽到「踏步」的口令,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著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照齊步或者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

2、立定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攏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立定」的口令,繼續兩步,再立定;

3、踏步是原地的動作,應注意不要移動位置,上體要保持正直。

室內原地步行的注意事項

(1)室內原地步行最好每天進行1次,至少每周不少於5次。

(2)每次鍛煉時,要保證一定的鍛煉時間,不要零零碎碎、間歇地進行。為了保持一定的時間,在鍛煉中可以適當改變原些踏步的速度、雙臂擺動的幅度等,以利於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和其它臟器,在鍛煉過程中始終得到良好的運動刺激。

(3)增加運動量的方法,大致可以採用加快原地踏步速度、延長時間、增加抬腿高度及用力甩動雙臂等。

(4)進行原地步行鍛煉時,一般不要增加「負重」,否則對於有潛在心血管疾病的人是危險的。

閱讀全文

與步行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痛風的西醫治療方法 瀏覽:698
斑餅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38
廚房漏水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01
十一個月寶寶濕疹快速消退方法 瀏覽:238
螺絲刀撬開保險櫃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50
失眠有效簡單的方法 瀏覽:70
蜜俏的使用方法 瀏覽:690
修麗可發光瓶使用方法 瀏覽:654
接發方法及步驟 瀏覽:749
上海雜質硅膠解決方法 瀏覽:98
快速讓傷口癒合的方法 瀏覽:34
華為照片導入到iphone最簡單方法 瀏覽:554
醫院洗牙有什麼方法 瀏覽:622
怎麼糾正自卑的方法 瀏覽:276
如何快速剝濕蒜的方法 瀏覽:234
韓國紅參的食用方法 瀏覽:349
鉗形表溫度測量方法 瀏覽:531
創造的心是如何方法 瀏覽:884
美縫紙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873
阿咖酚散的的食用方法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