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學理念猶如一股清風注入小學英語的課堂當中。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逐漸學會了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差異,用扎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去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與情感態度。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新課程教學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落實。課時緊,容量大,給我們的英語教學帶來了最大的阻力,這種種阻力,促使我們對怎樣向課堂四十分鍾要質量有了更多的思考,那麼如何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實效性呢?總結幾年來的教學經驗,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一、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綜合自身素質,更新教學理念
目前,小學英語教師從數量上是無法滿足高質量小學英語課堂的需求,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師是更加的匱乏。在這種條件下,作為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不能一味的怨天尤人,對我們現在的工作抱有消極的情緒,反之,我們要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這個問題,首要應該解決的是提高我們小學英語教師的綜合自身素質,更新教學理念。加強小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實效性的前提,怎樣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實效性呢?
首先,定位角色,適應變化。教師是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扮演著促進者、引導者的角色,時刻把學生的學習活動作為主體,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情緒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擔當著傳授知識的教書匠,還要隨著學生的課堂反映,情緒變化去安排教學活動。
其次,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都說: 「你要想給人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想勝任一名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最起碼要有與小學英語相配的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否則就難以符合學生的需求。小學英語教師只有達到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才能更好的理解小學英語課程標准,掌握教材重難點。
最後,更新教學理念,扎實鑽研教材。新課程為教師走上這條幸福的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條件。新的教學理念為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希望,把學生和我們帶上幸福的道路。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把握教材重難點,使我們的教學思路更加的清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二、把好備課關,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通過備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教師應當全面地掌握教學內容。備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備教材。也就是說我們應當做到確立好每個年級,每個班級,每一課,每一環節的教學重難點。
2.備學生。學生是我們教學的對象,要想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實效性,必須了解我們的教學對象,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學生的需求去設定教學方法,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
3.備教法。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能力選擇。教學的活動要考慮層次性,學生的參與程度,達到的教學效果等等。每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其明確的目的性。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在教學中所選擇的教學方法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減輕學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我們在備課的同時,應該考慮設計怎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去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注重語言的交際功能,培養學生用英語相互交流的能力……以培養能力為前提,把好備課關,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三、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把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和學生應該有非常融洽的師生關系。如果學生對教師有好感,就會分外的用功學習這門學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覺得你不僅是一個傳授他們知識的人,還要是一個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的朋友。學生從內心去感受老師的溫暖,這樣學生才能興趣盎然的去學習。其次,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學生厭煩「一言堂」 ,我們要用新的教學理念,去設計課堂活動,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活動的參與者,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不僅要精心的設計課堂活動,讓學生樂於參與,還要自身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教學中去。總之,英語學習,以興趣為先,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的開門鑰匙。
2. 論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談談三個法各指什麼,在教學中如何運用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其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師細細思考。
一、教學方法要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不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比如以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內容可用講授法、類比法等方法進行教學;一些綜合性的活動,如信息的集成,可用任務驅動法、主題活動法等方法進行教學。
二、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認知規律。
學生的實際特點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科學而准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在運用任務驅動法時,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設置多個層次的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三、教學方法要依據教師的自身素質確定。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適應了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還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3. 如何理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1、『』教學有法『』指的是教學有一定的方法、原理、規律。
2、『』教無定法『』說的是教學沒有固定的、死板的方法;
3、『』貴在得法『』指的是貴在有恰當而合適的方法。
其實這三個短句都在強調一個「法」字,即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最佳切入點,兩者有機結合。
方法
1、摸清所有學生的性格特徵。摸清楚學生的性格能夠讓老師有的放矢地教學,這就需要老師走進學生的內心,與學生成為朋友,理清學生的優缺點,以確定教學的基本方向和針對不同學生的關注點。
2、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老教師是我們年輕老師的學習榜樣,他們接觸過的學生多,遇到的情況也多,借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能夠幫助年輕老師少走彎路。同時,也拉近了同事間的距離,能更好地融入集體。
3、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每個題都其特點,不同的題目也有其共性,這也說明了每個題都有一套最合適的教學方法,不同的題目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這就需要老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需多總結方法,多優化方法,爭取做到一題多講,多題一講。
4. 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有哪些
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夠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考慮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性等因素,熟練地把握各種教學方法的特性,綜合地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要素:
(1)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2)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
(3)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
(4)教師自身素養及所具備的條件;
(5)教學方法的類型與功能。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4)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認知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教學方法不同界定之間的共性:
⑴教學方法要服務於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要求。
⑵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手段。
⑶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的體系。
黃甫全教授認為,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過程教學法的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上,強調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幫助他們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側重在語篇水平上指導寫作,包括構思、寫提綱、寫初稿和修改等各個寫作環節。教師的指導貫穿於整個寫作過程直至最後成文。
5. 如何理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教學有法,就是我們的教學首先要有一種符合教育規律的一般法則,這個法則具有普遍意義。教無定法,就是說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和不同的教育條件,我們應該結合具體實際,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要有個性化的東西。貴在得法,就是說通過我們的教育教學實際,能夠把普遍的規律與個人的實踐與風格結合起來,完成了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即符合普遍規律又具有個性化特徵的教學方法和風格。三個層次遵循一般——特殊——一般的過程,是一種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6. 教學方法運用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一·講授法的基本要求
(1)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
(2)講授要注意啟發;
(3)講究語言藝術。
二·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
(1)要准備好問題和談話技巧;
(2)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引起思維興奮;
(3)要善於啟發誘導;
(4)要做好歸納、小結。
三·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演示前的准備;
(2)用以演示的對象要有典型性;
(3)要使學生明確演示的目的、要求與過程;
(4)通過演示,使所有學生都能清楚、准確地感知演示對象,並引導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
四·運用練習法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與要求,掌握練習的原理和方法;
(2)精選練習材料,適當分配分量、次數和時間;
(3)嚴格要求。
五·運用實驗法的基本要求
(1)明確目的,精選內容,制定詳細的實驗材料,提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實驗要求;
(2)重視語言指導及教師示範的作用;
(3)要求學生獨立操作;
(4)及時檢查結果,要求學生按規定寫出實驗報告。
(6)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認知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1、李秉德教授主編學論中的教學方法分類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2、黃甫全教授提出的層次構成分類模式
黃甫全教授認為,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中的各種具體教學方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
1)、示範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示範操作和講解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在示範教學中,教師
對實踐操作內容進行現場演示,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強調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使學生邊做邊學,理論與技能並重,較好地實現了師生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本課程中示範教學主要應用於創造變異方法的教學中。如各種作物的雜交自交技術、人工誘變技術、原生質體的分離、雜交技術、基因工程操作技術等。
2)、模擬教學法
是在模擬情境條件下進行實踐操作訓練的教學方法,模擬教學法通常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後,實踐操作前進行。本課程實踐教學嚴格受作物生長季節的限制,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項目實施至少需要一個生長季節,甚至幾年的時間。
因此,教學中應注重模擬教學法的應用。本課程模擬教學法主要應用於雜交親本的選擇、雜種後代的處理等實踐教學項目。
3)、項目教學法
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項目而使學生獲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其實施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步驟一般為: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
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個性化」的學習,主張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學生通過完成教學項目,能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既掌握實踐技能,又掌握相關理論知識。
既學習了課程,又學習了工作方法,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本課程作物育種目標制定、雜種後代單株選擇、株系選擇、自交系配合力測定等均可應用項目教學法。
7. 如何理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點,在教學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其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師細細思考.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應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並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並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課時要將各種基本教學方法有機綜合、使其融匯一體、優化處理。
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要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不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比如以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內容可用講授法、類比法等方法進行教學;一些綜合性的活動,如信息的集成,可用任務驅動法、主題活動法等方法進行教學。
二、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認知規律.學生的實際特點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科學而准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在運用任務驅動法時,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設置多個層次的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三、教學方法要依據教師的自身素質確定.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適應了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還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8. 談談你對學科教學專業的認識
淺談我對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認識
1 認真設計教學計劃1.1制訂教學計劃,做到三個熟悉。熟悉課標:明確本科教學目的任務,了解教學內容的安排,弄清本科應遵循的原則。熟悉教材:通讀教材,理解教材的內在聯系,了解教材編寫意圖,明確各章節在整體中所處的地位,明確本學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的重點、難點。熟悉學生:通過學生質量分析統計,了解學生「四基」、「能力」、「學風」、「方法」四個方面的情況,認真與前任任課教師、班主任交談,做到初步地確切地掌握所教班級學生的概況。1.2教學計劃要具備以下內容:指導思想、學生情況分析、教學重難點分析及措施、單元(章節)和課時計劃、主要活動安排五部分組成。
2 認真備課備課是教師的職業勞動。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它的基本任務是在把握課標、吃透教材、摸清學情的前提下,按照教學規律和現代教育原則,進行課堂教學的創造性設計。備課標:在根據《新課程標准》的要求,明確本科教學目的任務,了解教學內容的安排,弄清本科教學應遵循的原則。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內在聯系,明確本章(單元)、本節(課)教材在整體中所處的地位。提出對教學目的的要求、重點、難點的個人看法,提出三維具體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落實的措施方法。備學生:要全面地了解所教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水平、興趣愛好和需要、思維特點和學習能力、思想狀況和學習習慣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點以及個性差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打好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到發展。備教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研究教學內容與培養學生「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關系,精心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選擇教學方法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於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提高,實現在教師組織指導下的學生有效學。在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個人要根據班情認真設計好調整教案。教案是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授課計劃,教案的設計力求做到基礎知識和發展智能、認知結構和認識規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統一。要根據教材內容和課型,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教案的編寫(電子案)要規范完整,一般包括課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含有統一的例題、習題)、作業布置、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課時計劃要體現出本節課教學統一。
9. 如何理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點,在教學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其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師細細思考.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應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並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並達到預期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課時要將各種基本教學方法有機綜合、使其融匯一體、優化處理。
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學方法要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不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比如以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內容可用講授法、類比法等方法進行教學;一些綜合性的活動,如信息的集成,可用任務驅動法、主題活動法等方法進行教學。
2、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認知規律.學生的實際特點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科學而准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在運用任務驅動法時,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設置多個層次的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3、教學方法要依據教師的自身素質確定.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適應了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還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