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51天拳擊訓練方法

51天拳擊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2 14:42:00

A. 拳擊的基本常識是什麼

拳擊技術 拳擊比賽要求快速有力、准確、清晰、有效地出拳擊中對手,而自己又能巧妙地躲避對手的攻擊。在拳擊技術中發力是重要的一環,發力是把身體重量和速度,出拳的速度和兩腿撐地的反作用力加在一起,集中到拳頭上打出去。拳擊需要手足協調一致,步法與正確的拳法相結合,攻與守相結合,並要始終保持身體平姿勢 一般有"左手在前"和「右手在前」兩種。拳擊運動員首先應選擇對自己適合而有效的拳擊姿勢。動作要領是: 兩腳開立(距離略比肩寬), 膝部略彎屈,前足尖稍內轉,後足尖向前,身體重心始終保持在兩腿中間,著力點在兩腳的前腳掌上,手在身體前面伸出約30厘米處。以「左手在前」姿勢為例,左肩側向前,左手比右手略高,右前臂貼近胸部,兩肘彎屈,略貼近肋骨,右拳靠近下頷(呈保護狀),下頷內收靠近胸部,兩肩前拱。
步法 維持身體重心的平衡,配合拳法移動身體迅速出擊的一種技術。 步法是拳擊的基礎。 步法有滑步、沖刺步、側步和環繞步等。滑步即兩腳掌不離地面同時前進、後退或向左右滑步;沖刺步是一種突然快速進攻的步法;側步是向對手側面移動的步法;環繞步是圍繞對手移動的一種步法。在作各種步法移動時,不能因身體移動而步法混亂,從而失去身體的平衡。在向不同方向移動時,應先移動同方向的足,後面的足隨即跟上。步法移動時,腳掌盡可能不離開地面或作跳躍步。
拳法 有直拳、鉤拳、擺拳、刺拳等。①直拳:直接從肩部出擊, 軌跡成直線,途徑短、 拳重、威力大,是主力拳。其擊法是當手臂前伸而還未完全伸直時,拳頭應象旋鑿一樣旋轉,當手臂伸直到最後一瞬間,要運用身體重心和出拳的速度力量以及肩部突然短促延伸,將力量傾注在拳頭上打出去。②鉤拳:是一種距離較短,逼近擊打的拳法。鉤拳的手臂彎屈形狀如鉤,臂和拳從側方移動擊出,當接觸打擊面時,肘和腕向內彎屈。鉤拳主要分為上鉤拳、側鉤拳以及平鉤拳等,上鉤拳是由下向上擊打對手的腹部或下頜處;側鉤拳是從側面擊打對手腮面下頜處。鉤拳在一般情況下都用連擊動作。③擺拳:是從橫側面擊打對手耳以下腮頜處的一種拳法。擺拳手臂彎屈度約大於90°,拳的軌跡成橫短半弧形。但是,由於擺拳軌跡路線長,容易被對手識破,只在有利時機才使用這種拳法。④刺拳:屬於直拳范疇,其軌跡成直線。刺拳是一種試探性的為其他拳法連擊開辟道路的拳法。出拳可輕可重,速度快。主要用來擾亂對手思路,破壞對手防禦體系,迫使或誘使對手出擊時在防禦上出現破綻,為接著利用重拳攻擊對手創造條件。在破壞對手防禦體系後,第 2拳應隨即跟上出擊。比賽時可以將上述幾種拳法組合起來連續應用(常稱組合拳)。
防守與還擊 用拳套或手臂阻擋對手的來拳,或撥開、壓住對手的來拳,趁勢加以反擊,叫阻擋防守。運用上體旋轉、移步後讓或向左右兩側潛入轉移,使對手的拳擊落空後趁機加以反擊,叫閃躲防守。還擊,通常是在阻擋或閃躲掉對手來拳的一瞬間,對准對手防禦上的空隙予以還擊。還擊在拳擊戰術上往往是先誘使對手擊拳,然後不失時機地加以還擊。因此它是一種反應速度快、身手敏捷的高超技術。
衡。完善的拳擊技術由拳擊的姿勢、步法、拳法以及防守與還擊等部分構成。
拳擊比賽規則 拳擊比賽分業余比賽和職業比賽兩種。參加業余比賽的運動員成年組必須年滿18歲,參加奧運會的年齡規定在17歲以上。比賽進行 3個回合,每個回合 3分鍾。青少年組的年齡可在15~17歲,比賽也進行 3個回合,但每個回合2分鍾。回合之間都休息1分鍾。參加職業拳擊比賽必須年滿18歲,可根據比賽資歷分為 4、6、8、10、12、15回合進行比賽。
業余拳擊比賽按運動員體重分級,一般分為11個級別:48公斤以下、48~51公斤、51~54公斤、54~57公斤、57~60公斤、60~63.5公斤、63.5~67公斤、67~71公斤、71~75公斤、75~81公斤、81公斤以上。
業余拳擊比賽一般使用20分制,職業拳擊比賽多使用 5分制和10分制。在評分標准上也有所不同,業余比賽重視漂亮的打擊技術,而不注重擊中對方的程度;職業拳擊比賽則以給對方打擊的重拳為主要評分依據。拳擊比賽時,有 1名裁判在拳擊台上執行裁判任務,台下3面各有1名評判員,負責兩方運動員的技術得分,此外還設有記時員。在職業拳擊比賽中,如有兩名以上裁判判定一方勝利,可判該運動員獲勝;如 3名裁判意見各異,則判為平局。但在業余拳擊比賽中沒有平局,如得分相等,則看哪一方主動,再則可根據風格、技術優劣等來判定勝負。比賽時,運動員要服從裁判,當一方運動員被擊倒,站立的一方要接受裁判命令退至立柱處。這時,裁判員開始數10秒,如被擊倒的運動員在規定的10秒內站立起來,可繼續進行比賽,否則即判對方為勝利。
拳擊台的面積為 4.9~6.1米見方,台高約1米,四角各豎一根立柱,四周用3~4條繩索環繞,最高圍繩與檯面距離約 130厘米,立柱與繩圈相距為50厘米。場地應平坦,台上鋪有1.3~1.9厘米厚的毛氈或其他柔軟物品,然後上面再用帆布罩上。運動員比賽時應身穿背心、短褲、束腰帶,足著柔軟皮靴,手纏綳帶,外戴皮質拳擊手套

B. 拳擊的規則

1、職業拳擊的規則:

(1)職業拳擊運動員必須年滿十八歲。

(2)手套重量:六十公斤級以下為一百七十一克,六十公斤以上為一百四十三克。

(3)比賽規則每回合三分鍾,中間休息一分鍾。

(4)新手每場六個回合,二級拳擊手賽八至十個回合,一級拳擊手賽十至十二回合。

(5)職業拳擊與業余拳擊或奧運拳擊不同的是,職業拳擊是不可以帶護甲的,更具觀賞性。而且職業拳擊手是不可以參加奧運會的。

2、業余拳擊比賽規則:

(1)參加此項比賽的運動員必須年滿十八歲,經家長同意,並持有教練員證明訓練良好的簽證和醫生的健康證明書。

(2)每場為三個回合,每個回合三分鍾(也可以是兩分鍾),兩個拳擊手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鍾。

(3)每隻拳擊手套重量為二百二十八克。

(4)比賽時選手必須佩戴頭盔護具,並穿著比賽的服裝。

(2)51天拳擊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拳擊比賽規則的起源:

最早的拳擊規則是1729至1750年稱霸英國拳壇的傑克·布榮頓於一七四三年制定的。

在這個規則中明確規定了參加拳擊比賽的人必須戴拳擊手套;比賽的每個回合打滿三分鍾,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鍾;比賽中禁止發生摟抱和摔跤現象,否則被判為犯規;一方被打倒後開始數秒,如果十秒鍾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來,就判定對方勝利等內容。

並強調拳擊中的戰術和技巧;這個規則基本上形成了後來拳擊比賽的競賽框架,為促進拳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昆士伯利規則形成之後,大約經過二十年的反復實踐和運用,才逐漸被人們肯定。上述規則的不斷修訂和完善,特別是昆士伯規則的最終確定為促進現代拳擊比賽奠定了基礎。

在世界拳擊運動中屬於領先地位的國家有美國、古巴、英國和俄羅斯。拳擊運動要求拳手或運動員具有力量、耐力、速度、靈活、兇猛、協調、果斷和勇敢等素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拳擊

C. 拳擊的等級級別分類有哪些

拳擊 比賽是根據運動員的體重,劃分成不同的級別分別進行的。業余拳擊比賽共分為11個體重級別,職業拳擊比賽分為17個體重級別。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拳擊級別分類。歡迎閱讀!

拳擊級別分類一:業余拳擊比賽的級別
(1)48公斤以下級(含48公斤);

(2)51公斤級(48公斤以上一51公斤);

(3)54公斤級(51公斤以上一54公斤);

(4)57 公斤級(54公斤以上一57公斤);

(5) 60公斤級(5 7公斤以上一60公斤);

(6)64公斤級(60公斤以上一64公斤);

(7)69公斤級(64公斤以上一69公斤);

(8)75公斤級(69公斤以上一 75公斤);

(9)81公斤級( 75公斤以上一81公斤);

(10)-91公斤級(81公斤以上一91公斤);

(11)+91公斤級(91公斤以上);
拳擊級別分類二:職業拳擊比賽的級別
(1)Heavyweight (201磅以上)重量級(91.25公斤級以上)

(2)Cruiserweight (200磅)次重量級(90.8公斤級)

(3)Light Heavyweight (175磅)輕重量級(79.45公斤級)

(4)Super Middleweight (168磅)超中量級(76.27公斤級)

(5)Middleweight (160磅)中量級(72.64公斤級)

(6)Junior Middleweight/Super Welterweight (154磅)超次中量級 (69.91公斤級)

(7)Welterweight (147磅)次中量級 (66.74公斤級)

(8)Junior Welterweight/Super Lightweight (140磅)初中量級/超輕量級 (63.56公斤級)

(9)Lightweight (135磅)輕量級(61.29公斤級)

(10)Junior Lightweight/Super Featherweight (130磅)次輕量級/超羽量級 (59.02公斤級)

(11)Featherweight (126磅)羽量級 (57.2公斤級)

(12)Junior Featherweight/Super Bantamweight (122磅)超最輕量級(55公斤級)

(13)Bantamweight (118磅)最輕量級(53.57公斤級)

(14)Junior Bantamweight/Super Flyweight (115磅)超次最輕量級(52.21公斤級)

(15)Flyweight (112磅)次最輕量級/蠅量級(50.84公斤級)

(16)Junior Flyweight/Light Flyweight (108磅)最次輕量級(49.03公斤級)
拳擊的技巧訓練 方法
拳擊運動的技術包括攻擊、躲閃、上下移動、扭鬥技術和善於反擊。

攻擊技術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鉤拳、右上鉤拳和右交叉拳還有組合拳,如1-2連擊組合拳套路。

左直拳

左直拳是拳擊中所有其他擊拳的基礎,能正確地運用左直拳是一個有良好技術素質的拳手的特徵。凡是稱雄拳壇的拳王和著名拳擊家都有著一手久經鍛煉磨礪出來的左直拳。美國的英吉馬·約翰遜在1959年與弗勞德·帕特遜的比賽中,他的左直拳使得對手難以招架,在第三回合中就將對手擊倒,獲得世界錦標賽重量級冠軍。擊敗拳王阿里的拉利霍姆斯右臂受傷後專用左手練直拳達9個月,終於取勝。我國3O年代的上海拳手鄭吉常,由於他的左直拳快而凶,在國外有“遠東毒蛇”之稱。

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擊運動中採用的重拳之一。右直拳適合於遠距離的攻擊,但有直拳一般使用時機少,在有充分把握時才能使用。由於有拳較左拳離對方遠,發拳時身體變化幅度較大,所以右直拳較左直拳慢。為了便於擊中對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動作來轉移或破壞對手的防護,或用左刺拳引開對手的注意力,或使對手失去平衡,以此來創造有利於右直拳進攻的條件和時機。要領:由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力,右腿發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肩前送。有拳以直線向前發出,攻擊對方頭部。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有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

擺拳是從側面襲擊對手的有力拳法。由於從側面擊打,身體向相反方向移動,起到分散對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擺拳走的路線較長,容易被對手發現,而且因力量大,一旦擊空容易失去平衡。擺拳速度比直拳慢,一般不作開始的引拳。

左擺拳擊頭、腹

要領:由基本姿勢開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開始,從左側向前成弧形路線移動擊打目標,上臂與前臂約成12O~150o角,臂與肩平,並利用腿、腰、脖發力,重心移至左腳,在出拳過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內旋,肘部微向上翻與肩同高。在擊中目標的一瞬間,肩、臂肌肉與腕關節突然緊張,並隨即放鬆,恢復成實戰預備姿勢。擊打對方腹部正、側部位時,上體可略向右傾斜或向右側跨步,藉助身體的移動加大擊打力量。

左擺拳

左擺拳練習時的注意事項:①擊打時不可有預拉動作。②左擺拳出擊時,右拳微向上舉,保護下縱③左拳出擊後立即收回,還原成預備姿勢。

右擺拳擊頭、腹

要領:與左擺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發力動作較左擺拳更為明顯。右擺拳動作大,速度也較慢,但拳較重。當對手大意或其進攻時疏於防守出現空隙時,可用右擺拳給予出其不意的擊打和還擊,但一般使用機會較少。

右擺拳多與左手拳的擊打配合運用。在對手被擊中,注意力分散時,以有擺拳擊打可以收到極具威脅的效果。在對手疏於防守或體力

右擺拳

右擺拳擊上體,常用於與左撇子對手對陣時,出擊時要緊縮身體,出擊後身體要向左前方運動,以防對手迎擊頭部。

擺拳練習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先原地徒手練習,體會發力、轉體、轉胯帶動手臂前擺等動作要點。出拳時,要注意手腕內族動作,用拳峰部位接觸擊打部位。

第二,在基本掌握動作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步法練習出拳。

第三,運用打手靶的練習,可在原地與移動中進行,改進與提高動作質量,提高擊打准確性。

第四,利用打沙包進行練習,一方面改進動作,一方面鍛煉擊打力量。

第五,進行實戰練習,提高運用的能力。

上鉤拳

一場拳擊比賽中運動員的進攻與防守是多種多樣的,這體現在調整距離上,要靠步法的靈活和判斷的准確。如果說直拳與擺拳更注重中、遠距離的進攻,那麼上鉤拳主要在中、近距離擊打對方。

上鉤拳既可發短拳也可發長拳。發長拳時手臂幾乎伸直,上、前臂夾角大於90o,發短拳時上、前臂夾角小干90o。當對手兩手高舉成防頭部的姿勢時,或當對手擊打頭部而落空時,可發上鉤拳擊對手的上體(胃、腹或助部)。

平鉤拳

鉤拳是一種中、近距離的擊打拳法,鉤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擺拳組成組合拳進攻對手。

(1)左平鉤拳

要領:由實戰姿勢開始,先將左肘提起與肩平,肘部約成80o角,利用身體腰、肩部突然轉動的力量,上體向右方向轉,但不超過 90o,臂部肌肉由放鬆到突然緊張,之後再迅速放鬆,打擊對方的右側,這時重心移到右腳上,擊打後立即收回還原成實戰姿勢。

注意事項:①出擊時,拳不應有向後拉的准備動作。②左拳擊出同時有拳微上舉,保護下頦。

(2)右平鉤拳

要領:出拳要領與用力方法都與左平鉤拳大致相同。

左、右乎鉤拳都可以配合前進步法練習,即作前滑步同時擊打左乎鉤拳或右平鉤拳。

刺拳

刺拳屬手直拳類型,是一種試探性拳法,以左刺拳為多。拳走的路線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較輕,能起試探對手的作用,並配合 其它 拳法以連續進攻。

要領:出拳比直拳快而突然,腰部與胯部轉動比直拳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較小,出拳後,臂並沒有完全伸直。

振拳

此拳法多用在短兵相接、近距離搏鬥時,貼近對手擊打。

要領:借腰部突然快速轉動,出擊時兩臂貼近身體,上、前臂之間小於90度角。

速擊拳

此拳法多用在近距離搏鬥時,快速進攻,搶奪優勢時使用。

要領:出拳快而突然,攻擊對方要害,以快取勝。

D. 拳擊的規則介紹

拳擊(英文:boxing;pugilism,法文:Boxe)是戴拳擊手套進行格鬥的運動項目。下面我為你整理好:拳擊的規則介紹。

拳擊既有業余的(也稱奧運拳擊),也有職業的商業比賽。比賽的目標是要比對方獲得更多的分以戰勝對方或者將對方打倒而結束比賽。與此同時比賽者要力圖避開對方的打擊。 拳擊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就有許多有關拳擊的記載。在古代奧運中,拳擊運動就已經是比賽項目之一。到第三屆在聖路易斯舉行的現代夏季奧運會,男子拳擊正式被列入比賽項目。

規則介紹

最早的拳擊規則是1729至1750年稱霸英國拳壇的傑克·布榮頓於一七四三年制定的。在這個規則中明確規定了參加拳擊比賽的人必須戴拳擊手套;比賽的每個回合打滿三分鍾,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鍾;比賽中禁止發生摟抱和摔跤現象,否則被判為犯規;一方被打倒後開始數秒,如果十秒鍾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來,就判定對方勝利等內容。並強調拳擊中的戰術和技巧;這個規則基本上形成了後來拳擊比賽的競賽框架,為促進拳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昆士伯利規則形成之後,大約經過二十年的反復實踐和運用,才逐漸被人們肯定。上述規則的不斷修訂和完善,特別是昆士伯規則的最終確定為促進現代拳擊比賽奠定了基礎。

在世界拳擊運動中屬於領先地位的國家有美國、古巴、英國和俄羅斯。拳擊運動要求拳手或運動員具有力量、耐力、速度、靈活、兇猛、協調、果斷和勇敢等素質。

職業拳擊

拳擊比賽的一種。即拳擊運動員接受某個職業拳擊俱樂部的聘金,從事商業性拳賽。或委託經紀人代理經營其職業生涯,是拳擊運動商品化的一種表現。職業拳擊運動員必須年滿十八歲。手套重量:六十公斤級以下為一百七十一克,六十公斤以上為一百四十三克。比賽規則每回合三分鍾,中間休息一分鍾。新手每場六個回合,二級拳擊手賽八至十個回合,一級拳擊手賽十至十二回合。職業拳擊與業余拳擊或奧運拳擊不同的是,職業拳擊是不可以帶護甲的,更具觀賞性。而且職業拳擊手是不可以參加奧運會的。

業余比賽

拳擊比賽的另一種。參加此項比賽的運動員必須年滿十八歲,經家長同意,並持有教練員證明訓練良好的簽證和醫生的健康證明書。每場為三個回合,每個回合三分鍾(也可以是兩分鍾),兩個拳擊手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鍾。每隻拳擊手套重量為二百二十八克。比賽時選手必須佩戴頭盔護具,並穿著比賽的服裝。業余拳擊最高榮譽則是奧運會冠軍。

WSB拳擊聯賽

WSB拳擊聯賽每場比賽為5個回合,每回合3分鍾。奧運會拳擊選手自動獲得參WSB職業聯賽的資格。

中國拳擊聯賽

中國拳擊聯賽每場比賽為4個回合,每回合3分鍾,比賽時,雙方頭戴硅膠制透明頭盔,身穿護胸進行比賽。

規則介紹

體重級別

拳擊比賽是根據運動員的體重,劃分成不同的級別分別進行的。業余拳擊比賽共分為11個體重級別,職業拳擊比賽分為17個體重級別。世界青少年業余拳擊比賽分為3個級別。

1.業余拳擊比賽的級別

(1)48公斤以下級(含48公斤);

(2)51公斤級(48公斤以上一51公斤);

(3)54公斤級(51公斤以上一54公斤);

(4)57 公斤級(54公斤以上一57公斤);

(5) 60公斤級( 5 7公斤以上一60公斤);

(6)64公斤級(60公斤以上一64公斤);

(7)69公斤級(64公斤以上一69公斤);

(8)75公斤級(69公斤以上一 75公斤);

(9)81公斤級( 75公斤以上一81公斤);

(10)-91公斤級(81公斤以上一91公斤);

(11)+91公斤級(91公斤以上);

2.職業拳擊比賽的級別 (17個級別)

(1)Heavyweight (201磅以上)重量級(91.25公斤級以上)

(2)Cruiserweight (200磅)次重量級(90.8公斤級)

(3)Light Heavyweight (175磅)輕重量級(79.45公斤級)

(4)Super Middleweight (168磅)超中量級(76.27公斤級)

(5)Middleweight (160磅)中量級(72.64公斤級)

(6)Junior Middleweight/Super Welterweight (154磅)超次中量級 (69.91公斤級)

(7)Welterweight (147磅)次中量級 (66.74公斤級)

(8)Junior Welterweight/Super Lightweight (140磅)初中量級/超輕量級 (63.56公斤級)

(9)Lightweight (135磅)輕量級(61.29公斤級)

(10)Junior Lightweight/Super Featherweight (130磅)次輕量級/超羽量級 (59.02公斤級)

(11)Featherweight (126磅)羽量級 (57.2公斤級)

(12)Junior Featherweight/Super Bantamweight (122磅)超最輕量級(55公斤級)

(13)Bantamweight (118磅)最輕量級(53.57公斤級)

(14)Junior Bantamweight/Super Flyweight (115磅)超次最輕量級(52.21公斤級)

(15)Flyweight (112磅)次最輕量級/蠅量級(50.84公斤級)

(16)Junior Flyweight/Light Flyweight (108磅)最次輕量級(49.03公斤級)

(17)Mini Flyweight/Minimum Weight (105磅)迷你輕量級(48公斤級)3.世界青少年業余拳擊比賽的級別(3個級別)

(1)輕量級58.97公斤以下

(2)輕中量級63.50公斤以下

(3)中量級69.85公斤以下

E. 拳擊項目共分為幾個級別

1、業余拳擊比賽的級別:

(1)48公斤以下級(含48公斤);

(2)51公斤級(48公斤以上一51公斤);

(3)54公斤級(51公斤以上一54公斤);

(4)57 公斤級(54公斤以上一57公斤);

(5) 60公斤級( 5 7公斤以上一60公斤);

(6)64公斤級(60公斤以上一64公斤);

(7)69公斤級(64公斤以上一69公斤);

(8)75公斤級(69公斤以上一 75公斤);

(9)81公斤級( 75公斤以上一81公斤);

(10)-91公斤級(81公斤以上一91公斤);

(11)+91公斤級(91公斤以上)。

2、職業拳擊比賽的級別 (17個級別):

(1)Heavyweight (201磅以上)重量級(91.25公斤級以上);

(2)Cruiserweight (200磅)次重量級(90.8公斤級);

(3)Light Heavyweight (175磅)輕重量級(79.45公斤級);

(4)Super Middleweight (168磅)超中量級(76.27公斤級);

(5)Middleweight (160磅)中量級(72.64公斤級);

(6)Junior Middleweight/Super Welterweight (154磅)超次中量級 (69.91公斤級);

(7)Welterweight (147磅)次中量級 (66.74公斤級);

(8)Junior Welterweight/Super Lightweight (140磅)初中量級/超輕量級 (63.56公斤級);

(9)Lightweight (135磅)輕量級(61.29公斤級);

(10)Junior Lightweight/Super Featherweight (130磅)次輕量級/超羽量級 (59.02公斤級);

(11)Featherweight (126磅)羽量級 (57.2公斤級);

(12)Junior Featherweight/Super Bantamweight (122磅)超最輕量級(55公斤級);

(13)Bantamweight (118磅)最輕量級(53.57公斤級);

(14)Junior Bantamweight/Super Flyweight (115磅)超次最輕量級(52.21公斤級);

(15)Flyweight (112磅)次最輕量級/蠅量級(50.84公斤級);

(16)Junior Flyweight/Light Flyweight (108磅)最次輕量級(49.03公斤級);

(17)Mini Flyweight/Minimum Weight (105磅)迷你輕量級(48公斤級)。

3、世界青少年業余拳擊比賽的級別(3個級別):

(1)輕量級58.97公斤以下;

(2)輕中量級63.50公斤以下;

(3)中量級69.85公斤以下。



(5)51天拳擊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拳擊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就有許多有關拳擊的記載。在古代奧運中,拳擊運動就已經是比賽項目之一。到第三屆在聖路易斯舉行的現代夏季奧運會,男子拳擊正式被列入比賽項目。

1、技巧戰術:

拳擊運動的技術包括攻擊、躲閃、放鬆,移動、扭鬥技術和善於反擊。

攻擊技術包括左右直拳,左右上勾拳,左右平勾拳,左右擺拳,左右斜上勾拳,刺拳。

拳擊運動只能運用拳頭來制服敵人,不能使用腿腳肘膝。

2、戰術運用:

在拳擊比賽中,場上情況千變萬化,勝負結果取決於雙方技術、戰術、心理、身體素質等因素,這四者是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的,戰術的運用就是對一名拳擊運動員綜合能力的體現,在技術、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戰術打法運用的質量將對比賽勝負起著決定性作用。

3、運動特點:

拳擊是運動員雙方通過兩只拳頭的對抗,進行體能、技術和心理的較量。

拳擊競技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兩人在正方形的繩圍比賽場地中,戴著特製的柔軟手套,按一定的規則和技術要求,進行攻防對抗。

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製手套的兩只拳頭,攻防的目標只限於對方腰髖以上的身體部位。拳擊被人們稱作是「藝術化的搏鬥」。

F. 拳擊比賽需要准備些什麼

你是打哪個級別的51 48? 這一個月最重要的是用25天的時間多練力量和實戰 後5天當然是前三天放鬆練習 跳跳繩 打打空擊 後兩天基本就是休息了
你就用25天的時間 每天早上練習交叉跑 50米放鬆跑100米沖刺跑 跑個1000米 上午你們練不練?練得話就練習力量 當然了 下午最重要了 基本就是實戰 最少不能低於10回合 還有實戰打完之後就直接打沙袋 不要盲目的打 而是打連擊拳 1.2直拳開始 多練習1次進攻2次進攻3次進攻 還有晚上最好在10點之前睡覺 實戰也要練習多次數進攻 不要進攻一次就完事兒了 要多練習多次進攻 多次進攻對很多技戰術比你強的人有效 基本比賽前兩個月運動員要練習的無非就是技戰術能力的鞏固 還有體力 爆發力 還有從離比賽還有三天左右你就要開始冥想了 找個安靜的地方你就想你現在在比賽 第一個回合怎麼打 比如對手打游擊我該怎麼辦 對手主動進攻我該如何等等基本你要把每個回合在腦子里過一遍 還有比賽的時候做完准備活動之後做一會兒 在想像比賽中我該如何應對怎麼辦 很多人參加比賽其實實力本身就比對方強 但是一上場就因為心裡慌了所以才會輸掉的 所以上場比賽不要慌 眼睛要看對方的眼睛或者是肩膀 手抬高點 多移動 對方進角之後不要盲目的進攻先出個拳做個假動作

G. 拳擊量級如何劃分

職業拳擊比賽分為8個體重級別,具體可以分為17個級別:

1、Heavyweight (over 190 lbs.)重量級(86公斤級以上)

2、Cruiserweight (190 lbs.)次重量級(86公斤級)

3、Light Heavyweight (175 lbs.)輕重量級(79公斤級)

4、Super Middleweight (168 lbs.)超中量級(76公斤級)

5、Middleweight (160 lbs.)中量級(73公斤級)

6、Junior Middleweight/Super Welterweight (154 lbs.)初中量級/超次中量級(70公斤級)

7、Welterweight (147 lbs.)次中量級(67公斤級)

8、Junior Welterweight/Super Lightweight (140 lbs.)初次中量級/超輕量級(64公斤級)

9、Lightweight (135 lbs.)輕量級(61公斤級)

10、Junior Lightweight/Super Featherweight (130 lbs.)初輕量級/超次輕量級(59公斤級)

11、Featherweight (126 lbs.)次輕量級(57公斤級)

12、Junior Featherweight/Super Bantamweight (122 lbs.)超最輕量級(55公斤級)

13、Bantamweight (118 lbs.)最輕量級(53公斤級)

14、Junior Bantamweight/Super Flyweight (115 lbs.)超次最輕量級(52公斤級)

15、Flyweight (112 lbs.)次最輕量級(50公斤級)

16、Junior Flyweight/Light Flyweight (108 lbs.)最次輕量級(49公斤級)

17、Mini Flyweight/Minimum Weight (105 lbs.)迷你輕量級(48公斤級)

(7)51天拳擊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WBA世界冠軍:Wladimir Klitschko-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超級拳王)Alexander Povetkin-波維特金(普通冠軍);

WBC世界冠軍:Vitali Klitschko-維塔利.克里琴科;

IBF世界冠軍:Wladimir Klitschko-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

WBO世界冠軍:Wladimir Klitschko-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超級拳王);

The Ring世界冠軍:Wladimir Klitschko-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

WPBF世界冠軍:Wladimir Klitschko-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

Cruiserweight-次重量級冠軍-190磅;

WBA世界冠軍:Guillermo Jones-圭勒莫.瓊斯(普通冠軍)Denis Lebedev-丹尼斯.雷貝傑夫(過渡冠軍);

WBC世界冠軍:Krzysztof Wlodarczyk-克日什托.沃達爾奇克。

IBF世界冠軍:Yoan Pablo Hernandez-尤安.帕比奧.赫爾南德斯

H. 拳擊的基本動作都是什麼

拳擊的基本動作

1、刺拳 jab 前手的快速直拳(通常為左手)

2、後手直拳cross 後手的直拳重擊(通常為右手)

3、擺拳 swing 弧線拳法,比平勾拳距離遠

4、勾拳 hook 也叫平勾拳。一種中、近距離的擊打拳法,通常配合直拳或上勾拳組合進攻。

5、上勾拳uppercut 自下而上打出的上勾拳,通常用於擊打肋部和下頜

6、一二連擊 one two 拳擊基本組合拳技術之一,前手刺拳緊接後手直拳

7、重拳 jolt 後手發力重擊對手

拳擊(英文:boxing;pugilism,法文:Boxe)是戴拳擊手套進行格鬥的運動項目。它既有業余的(也稱奧運拳擊),也有職業性質的比賽。比賽的目標是要比對方獲得更多的分以戰勝對方或者將對方打倒而結束比賽。與此同時比賽者要力圖避開對方的打擊。

(8)51天拳擊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拳擊比賽分為三個級別

1.業余拳擊比賽的級別

(1)48公斤以下級(含48公斤);

(2)51公斤級(48公斤以上一51公斤);

(3)54公斤級(51公斤以上一54公斤);

(4)57 公斤級(54公斤以上一57公斤);

(5) 60公斤級( 5 7公斤以上一60公斤);

(6)64公斤級(60公斤以上一64公斤);

(7)69公斤級(64公斤以上一69公斤);

(8)75公斤級(69公斤以上一 75公斤);

(9)81公斤級( 75公斤以上一81公斤);

(10)-91公斤級(81公斤以上一91公斤);

(11)+91公斤級(91公斤以上);

2.職業拳擊比賽的級別 (17個級別)

(1)Heavyweight (201磅以上)重量級(91.25公斤級以上)

(2)Cruiserweight (200磅)次重量級(90.8公斤級)

(3)Light Heavyweight (175磅)輕重量級(79.45公斤級)

(4)Super Middleweight (168磅)超中量級(76.27公斤級)

(5)Middleweight (160磅)中量級(72.64公斤級)

(6)Junior Middleweight/Super Welterweight (154磅)超次中量級 (69.91公斤級)

(7)Welterweight (147磅)次中量級 (66.74公斤級)

(8)Junior Welterweight/Super Lightweight (140磅)初中量級/超輕量級 (63.56公斤級)

(9)Lightweight (135磅)輕量級(61.29公斤級)

(10)Junior Lightweight/Super Featherweight (130磅)次輕量級/超羽量級 (59.02公斤級)

(11)Featherweight (126磅)羽量級 (57.2公斤級)

(12)Junior Featherweight/Super Bantamweight (122磅)超最輕量級(55公斤級)

(13)Bantamweight (118磅)最輕量級(53.57公斤級)

(14)Junior Bantamweight/Super Flyweight (115磅)超次最輕量級(52.21公斤級)

(15)Flyweight (112磅)次最輕量級/蠅量級(50.84公斤級)

(16)Junior Flyweight/Light Flyweight (108磅)最次輕量級(49.03公斤級)

(17)Mini Flyweight/Minimum Weight (105磅)迷你輕量級(48公斤級)

3.世界青少年業余拳擊比賽的級別(3個級別)

(1)輕量級58.97公斤以下

(2)輕中量級63.50公斤以下

(3)中量級69.85公斤以下

I. 奧運會拳擊的規則是怎樣的

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只進行男子拳擊賽。拳擊比賽由兩位選手在方形拳擊台上進行。在業余拳擊比賽中,比賽的目標是通過擊打對手獲得點數或造成對手無法繼續比賽。 拳擊手必須佩戴拳擊手套,只允許用握緊的拳頭擊打對方腰際以上側面、正面部位。在悉尼奧運會中,每一場拳擊比賽包括四個回合,每回合二分鍾,每回合之間休息一分鍾。以前的奧林匹克拳擊賽每一場三個回合,每回合三分鍾,但醫學報告表明新賽制能減少拳擊手在比賽中所受的身體傷害。 得分 當鈴聲響起,拳擊比賽的一個回合就開始。拳擊手相互逼近,企圖有效擊打對方得分。用握緊的手套拳峰部位對對方身體合理部位一次清晰有力的擊中,得一分。有效擊中部位包括對方頭的正面和側面,腰際以上上體的正面和側面。對臂部的擊中無效。對有效擊中部分的擊中如果裁定不構成打擊力量,則不得分。 由5人評判小組來決定擊中是否得分,電子記分系統將確保只有在五名評判員中的至少三名裁定得分時才記分。每一個評判員面前有兩個按鈕,一個按鈕代表一個選手。當評判員認為選手對對手有一次有效擊中時可按一下相應當按鈕。只有至少三名評判員在相互相差不到一秒的時間之內按下同一按鈕,記分系統才記分。 拳擊手一次有效擊中可得一分,點數通過電子系統計算。當兩位拳擊選手在近距離搏鬥中快速連續相互擊打對方時,每一方都無法實施有足夠打擊力量的擊打。這時候,評判員可等到近戰結束,給占優勢的一方得一分。 在拳擊比賽結束時,合計每個評判員所給的點數,獲得多數評判員評定的點數較多者被宣布為優勝者。如果兩位選手的最後所獲點數相同,評判員將通過評定哪位選手在比賽場面上占優或體育作風較佳來決定優勝者的歸屬。如果評判員在衡量這些因素後評定依然持平,這是他們可以轉而考慮選手的防守技能來作出最後評定。 (擊)倒地和(擊)倒地不起 在一場拳擊比賽中,拳擊手在被擊中後腳以上身體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觸檯面可判為倒地。在被擊中後身體部分跌出圍繩以外或體力不支依靠或懸掛在圍繩上,或者在受到重擊後,雖然可以站立但被台上裁判員認為無法繼續比賽時,選手都應被判為倒地。當拳擊手被擊倒後,場上裁判開始從1到10數秒數。現在已採用電子數秒設備,每數一次設備會發出一聲嘟聲,但是台上裁判經常自己來數秒。台上裁判在數秒時要求保持一隻手在倒地選手的面前,用手勢表明數秒的數字。在數到10秒後,如果倒地選手依不能起立,可判對方擊倒對手獲勝。 即使倒地選手立刻站立起來,也不能繼續比賽,他必須先接受台上裁判員的8次數秒。在數秒到8後,在認為比賽可以繼續時,台上裁判員會命令「開始」繼續比賽。如果被擊倒選手在站立起來後再在無擊打情況下再次倒地,台上裁判員開始一次8次數秒。 倒地並正在被數秒的選手只有在決賽的最後一個回合結束鈴聲響時才可以被終止數秒,避免被判失敗。在其他回合和比賽中,台上裁判員在鈴聲響後繼續數秒。 如果雙方同時被擊倒地,台上裁判員同時數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繼續數秒到10。如果雙方在數秒到10時都不能站起,這時比賽結束,倒地時間以前為止獲得點數最多者勝出。 認輸 在其他情況下,包括因為選手不能承受重擊,或者選手不符合比賽資格以及選手退出,台上裁判員可結束比賽,宣布對方為優勝者。這些情況多半是由拳擊對抗時的傷害引起。除了台上裁判員外,在場邊的助手可以決定選手是否能承受重擊而向場內拋毛巾表示棄權。 犯規 拳擊手犯規時,他將面臨告誡、警告或最嚴厲的處罰,取消比賽資格。對同一種犯規定兩次告誡等於一次警告。三次警告,無論是否針對同一種犯規,就會導致取消選手的比賽資格。常見到犯規包括:擊打對方腰線以下部位,抱住對方,用手臂和肘部擠壓對方的臉部,把對方的頭往圍繩外壓,張開手掌擊打,用掌背擊打,擊打對方的頭頸後部以及軀體的背部。其他的犯規有消極防守,在場上裁判員命令「分開」時不後退一步,語言沖撞台上裁判員以及在台上裁判員命令「分開 」後馬上擊打對方。 (拳擊)體重級別劃分 2000悉尼奧運會拳擊比賽包括12個級別。體重級別的劃分和限度如下: 級別 體重 次特輕量級,48公斤級 特輕量級,51公斤級 最輕量級,54公斤級 次輕量級,57公斤級 輕量級,60公斤級 輕中量級,63.5公斤級 次中量級,67公斤級 中量級,71公斤級 次重量級,75公斤級 重量級,81公斤級 最重量級,91公斤級 超重量級,91公斤級以上 其他規則 1.如果任何一個拳擊手在一個回合內接受三次數秒獲一場比賽中接受四次數秒,台上裁判員可以終止比賽,宣布對方為優勝者。 2.如果台上裁判員在比賽的第一個回合由於選手眼部受傷或類似的原因終止比賽,對方勝出。但是,如果台上裁判員在第二或第三回合由於上述原因終止比賽,將通過累計到此時為止評判員所給的點數來評定比賽的優勝者。 3.參賽的選手要求在第一回合開始之前和比賽結果宣布後相互握手,表示友好。參加奧運會拳擊比賽的選手年齡必須不小於17歲,不大於34歲。 4.參賽選手下巴禁止蓄有胡須,上唇胡須最長不能超過上唇緣。 5.每一場比賽之前,醫務檢查官必須聲明參賽選手的健康狀況是否適合參賽。在比賽中,有三名醫生在場邊,任何一位醫生在認為依據醫學上的理由有必要終止比賽時可以終止比賽。 拳擊台 比賽用的方形拳擊檯面積為6.1平米,四周有圍繩。拳擊台表面由拉展開的帆布組成,帆布下面有軟墊層。整個拳擊檯面延伸出圍繩的面積為45.72平方厘米。 拳擊台的每一邊的圍繩由四根平行的繩子組成。離拳擊台地面最低的繩子有40.66厘米高,兩道繩子間的高距為30.48厘米。 拳擊台上的四角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參賽時拳擊手可使用的台角是紅色和藍色,其餘兩個中立角為為白色。 賽程安排 參加奧運會拳擊比賽的選手將被任意成對編排,不考慮他們的排名。採用單一淘汰制,勝者進入下一輪,敗者被淘汰出局。選手通過初賽,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進入決賽。半決賽的勝者爭奪金銀牌,兩個敗者都獲得銅牌。 奧運會參賽資格 有312名拳擊運動選手將參加悉尼奧運會的拳擊比賽。在上一屆亞特蘭大奧運會是364名。他們通過參加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大洋州的地區錦標賽獲取奧運會參賽資格。 各地區的參賽選手手數依據各地區拳擊運動的實力而定,在不同的級別人數是不一樣的。例如,到次輕量級為止的每一個拳擊比賽項目,歐洲的參賽選手是8名,亞洲是7名,美洲和非洲各6名,大洋州1名。
採納哦

閱讀全文

與51天拳擊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廚房漏水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01
十一個月寶寶濕疹快速消退方法 瀏覽:238
螺絲刀撬開保險櫃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50
失眠有效簡單的方法 瀏覽:70
蜜俏的使用方法 瀏覽:690
修麗可發光瓶使用方法 瀏覽:654
接發方法及步驟 瀏覽:749
上海雜質硅膠解決方法 瀏覽:98
快速讓傷口癒合的方法 瀏覽:34
華為照片導入到iphone最簡單方法 瀏覽:554
醫院洗牙有什麼方法 瀏覽:622
怎麼糾正自卑的方法 瀏覽:276
如何快速剝濕蒜的方法 瀏覽:234
韓國紅參的食用方法 瀏覽:349
鉗形表溫度測量方法 瀏覽:531
創造的心是如何方法 瀏覽:884
美縫紙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873
阿咖酚散的的食用方法 瀏覽:470
彎折的最佳方法 瀏覽:267
管理會計案例分析的方法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