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吐下瀉怎麼辦
上吐下瀉需催吐
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一至二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二十克,加開水二百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亦可用鮮生薑一百克,搗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品,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進迅速嘔吐。有的患者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發嘔吐。
上吐下瀉需導瀉
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時間超過二小時,且精神尚好,則可服用些瀉葯,促使中毒食物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二十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老年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亦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上吐下瀉需解毒
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一百毫升,加水二百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三十克、生甘草十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上吐下瀉的快速治療方法
1.一般症狀可用藿香正氣丸(水)與萸連片(或香連丸)同用,常有良好效果。
2.熱毒較重,以腹瀉為主者,用葛根20克、黃芩15克、黃連10克、甘草6克、焦楂炭15克煎水,分3次服。也可用成葯葛根芩連片。
3.症狀不重,以嘔吐為主者,用紫蘇葉、黃連各6克煎水,分3次服。
4.配合針刺內關、足三里等穴位,有止嘔、止瀉及止痛的功效。
如何預防上吐下瀉的情況
1、不要吃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很容易導致上吐下瀉。
2、不要大量食用水果。
3、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記得飯前便後要洗手要牢記「防止病從口入」這一警語並嚴格遵守,一般是不會與上吐下瀉結緣的。
4、每天食用新鮮的食物,當天的食物如果食用後多的請倒掉,不要留在第二天食用。
5、少吃吃冰涼的東西,即使是冷凍的水果,也一定要取出冰箱後放置1小時,等涼氣散盡後再食用。
6、積極防治原發病可有效預防上吐下瀉的發生。
B. 治拉肚子和惡心嘔吐的方法
患病後應卧床休息,初24小時給予流持飲食,多喝開水,嚴重者暫時禁食,症狀緩解後可進稀飯。嘔吐時可給予胃復安(滅吐靈),每次10毫克,一日2-3次肌注。腹痛時,654-2每次10毫克、一日三次口服.腹瀉可用黃連素,如效果不夠理想可服用腸炎靈,氟哌酸等。中葯治療:可酌用保和丸、霍香正氣丸
病情重者,請去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
C. 上吐下瀉有什麼好辦法
1.止瀉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日服3~4次。葯效較強的復方樟腦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癮,故只短期適用於腹瀉過頻的病倒。復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葯有加強中樞抑制的作用,不宜與巴比妥類、阿片類葯物合用。氯苯哌醯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葯效較復方苯乙哌啶更強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較少中樞反應。初服4mg,以後調整劑量至大便次數減至1~2次/d,日量不宜超過8mg。培菲康可調節腸道功能。
2.解痙止痛劑 可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山莨菪鹼、普魯卡因等葯。
3.鎮靜葯 可選用安定、利眠寧、苯巴比妥類葯物。
4.調節腸道植物神經紊亂葯 可選植物神調膠囊等葯物。
急性腹瀉病程多不超過3星期,其最常見原因是感染。
1.食物中毒
由於食物被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產氣夾膜梭狀芽胞桿菌、肉毒桿菌等的毒素污染,多表現為非炎症性水瀉。
2.腸道感染
(1)病毒感染:輪狀病毒、Norwalk病毒、腸腺病毒感染時,可發生小腸非炎症非腹瀉。
(2)細菌感染:霍亂弧菌和產毒性大腸桿菌可致小腸非炎症性水瀉。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彎曲桿菌屬、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Yersinia entcrocolitica)、侵入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難辨性梭狀芽胞菌可致結腸炎,產生膿血腹瀉。
(3)寄生蟲感染:梨形鞭毛蟲、隱孢子蟲感染可致小腸非炎症性水瀉。溶組織腸阿米巴侵犯結腸時引起炎症、潰瘍和膿血腹瀉。
(4)旅行者腹瀉:是旅途中或旅行後發生的腹瀉。多數為感染所致,病原體常為產毒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梨形鞭毛蟲、溶組織阿米巴等。
(5)葯物引起的腹瀉:瀉葯、高滲性葯、擬膽鹼能葯、抗菌葯和某些降壓或抗心律失常葯,在服葯期內不致腹瀉。
D. 吃壞肚子,惡心嘔吐,腹瀉,怎麼做好得快
吃壞肚子簡單的治療辦法有以下幾種:
1、去除病因:即停止進食不潔食物;
2、注意休息:治療期間務必注意多休息;
3、補液治療:吃壞肚子時可伴隨嘔吐、腹瀉等症狀,此時需注意補液。若能經口補液,盡量多喝湯水,如面條、米粥、溫開水、淡鹽水等,務必補充體內所需液體量;
4、病因治療:如考慮細菌感染,可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如頭孢類、喹諾酮類消炎葯,但喹諾酮類消炎葯僅用於成年人,否則可能影響青少年骨骼、骨骺發育;
5、對症治療:蒙脫石散屬於較安全用葯,發揮其吸附、收斂的作用,可有效緩解腹瀉症狀。此外可以補充腸道益生菌改善腸道內環境,如地衣芽孢桿菌、枯草桿菌等。
E. 又吐又拉怎麼辦
嘔吐拉肚子,一般考慮是不是得了急性胃腸炎,比如因為進食了某些不幹凈的食物,腹部受涼或者是吃了一些刺激胃腸道的食物都會導致胃腸道出現炎症,炎症刺激胃腸道的粘膜就會使腸道的蠕動增快,出現腹痛、腹瀉、腹脹、惡心、嘔吐這些不適的症狀。可以通過吃消炎葯以及止瀉葯來緩解症狀。如果腹瀉比較嚴重的時候,還同時應該口服一些糖鹽水或者是口服的補液鹽,防止出現脫水以及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1、急性腸胃炎疾病,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和患者的飲食分不開關系,尤其是吃了帶有細菌的食物之後,比如過期的一些東西還有已經腐敗了並且變質的食物等等,都容易引起腸胃炎的發生,患者在又吐又拉的同時,還會感覺肚子非常疼痛,需要及時的消炎治療。
2、胃炎疾病會導致又吐又拉出現,而且一般胃炎都是慢性的,一旦患者吃了不合適的食物之後,就會導致這種情況出現,比如辛辣食物就會刺激胃炎的發作,特別酸的食物對於胃炎也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得了胃炎疾病之後,一定要注意管住嘴。
3、在我們平時的日子裡,消化不良和暴飲暴食等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就會引起又吐又拉的情況,尤其是在吃自助餐之後,因為吃的食物類型比較多,所以在沒發覺的時候就吃的太多了,而且呢又熱又冷的食物,就會導致腸功能的紊亂,然後就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F. 請問拉稀嘔吐怎麼辦
根據您的描述,可能是出現了胃腸炎的情況,胃腸炎通常是由於進食了不潔、變質的食物,或進食了生冷的刺激的食物後導致的,可表現為腹部疼痛、絞痛、腹瀉、惡心、嘔吐等,治療可給予止瀉葯物治療,如果存在腹部絞痛可與解痙葯物治療。必要時可使用抗生素,如果腹瀉、嘔吐較為嚴重,應注意補液,以免出現電解質紊亂,飲食應注意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食物。可以先暫時在家觀察一下。可以喝一些淡鹽水,因為鹽水可以幫助胃部消腫。胃消腫,暫時不要進食,那麼大便的次數會有明顯的減少,這個時候可能症狀就能緩解了。
但是如果還是不能緩解。像大便次數增多,我們可以喝一些蒙脫石散,緩解腹瀉症狀的葯物對症治療就可以,不一定馬上需要就醫。
胃是人體的一個消化器官,可能有十個人裡面九個半的人都會患慢性淺表性胃炎。所以說胃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我們平時的吃飯就要引起注意。
注意細嚼慢咽,再就是說吃東西不要暴飲暴食,避免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刺激。這樣對疾病的康復都是有好處的,必要的時候咱要去醫院進行檢查。
G. 和朋友一起去旅行,路上自己經常會腹瀉嘔吐,有沒有什麼方法能緩解一下
腹瀉嘔吐多見於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等疾病,可以使用葯物治療。
1、急性胃腸炎:多是進食了不潔的食物或者進食了生冷、刺激性食物,感染了細菌、病毒等導致的。
就會出現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諾氟沙星膠囊等葯物治療。
2、胃腸型感冒:主要是由普通感冒引起的胃腸功能的紊亂,患者會出現腹瀉、嘔吐、發熱等症狀。
除此以外部分患者還會伴有頭痛、鼻塞、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利巴韋林顆粒、尼美舒利分散片等葯物治療。
治療期間要注意多飲水,促進身體代謝,多休息,避免熬夜勞累,飲食上要選擇清淡、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時生活中還要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後便後勤洗手的習慣。
H. 經常拉肚子,嘔吐怎麼辦
寶寶腹瀉問題全指南
每個嬰幼兒由於排便習慣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數也會不同。臨床上,出生6個月內的寶寶,每天排便在6、7次之內,6-12個月的寶寶,每天排便約2、3次,都屬於正常現象。另外,寶寶會因遺傳、個性、體質和進食內容不同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狀,但只要每天能維持固定的排便習慣,且沒有特別異常的現象,就可不必過於擔心。
1.解析寶寶腹瀉
如果寶寶排便次數增多、便便的顏色以及性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媽媽們就要加以注意了。根據臨床表現,寶寶的腹瀉可分為輕度腹瀉和重度腹瀉。
輕度腹瀉:
寶寶大便每天約3~10次,黃色或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爾有惡心、嘔吐。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輕度下降,體溫大多正常,偶有低熱,無明顯脫水症狀。這樣的情況多數是因為進食不當、消化不良或者著涼所導致的非細菌感染性的腹瀉。
便便解析:
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也不完善,人工喂養的寶寶添加輔食過快,改變了飲食的種類或者轉奶等突然的改變超過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時,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也可能是氣候的變化或者護理不當引起的。
便便應對,教您6招:
1) 喂養應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卜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2) 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速決。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以免重復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餵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5)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6)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以上幾種情況多是輕度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表現,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找到原因,合理調整飲食,恰當護理,好好調整,寶寶在2—3周內自然會恢復。
掌握就醫時機:
嬰幼兒腹瀉病情變化快,寶寶的耐受力差,應謹慎對待。如果寶寶腹瀉超過3天,病情仍不見好轉,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1) 腹瀉次數和量增加
2) 頻繁嘔吐
3) 明顯口渴
4) 不能正常飲食
5) 發熱
6) 大便帶血
中重度腹瀉:
除了與細菌感染有關外,可能是輕度腹瀉加重所致。如果寶寶排便頻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數十次 。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黃或黃綠色,有腥臭味。換尿布不及時者,常腐蝕臀部皮膚,表皮剝脫而發紅。食慾低下,常伴嘔吐。多有不規則低熱,重者高熱。上述這些情況都可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於致病微生物所致。
對症支招:
應速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千萬不可以自行用葯。治療掌握四原則:讓胃腸適當休息、控制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良好的護理。
區分寶寶生理性與病理性腹瀉:
大便次數多,消化不好,含水量較多,都稱之為腹瀉。但嬰兒腹瀉,有的是病,可有的卻不是病.通常腹瀉又可分為生理性腹瀉和病理性腹瀉。
2. 莫為寶寶的生理性腹瀉而發愁
有的媽媽只要寶寶的便便有所增加,就認為是腹瀉,就開始給寶寶喂葯,其實這裡面存在著誤區。有時寶寶發生腹瀉並不是由於疾病,而可能是由於飲食、天氣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等所致,這屬於生理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 :
有些寶寶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會在餵奶後後24小時排便5—10次,大便鬆散,有奶塊或少量粘液 。除腹瀉外,寶寶無其它異常情況,精神愉快、食慾正常、睡眠安穩,體重按正常速率增加,無脫水表現,大便化驗無異常。另外部分生理性腹瀉可能是對新食物不適應,一般出現在奶粉的轉換或者飲食不當等。對此父母不必擔心,只要您悉心照顧,加之寶寶對轉奶或飲食的逐漸適應,寶寶的便便就會好轉的。
切莫遺漏病理性腹瀉
若寶寶發生腹瀉反應,請仔細觀察寶寶便便的性狀、精神狀況、尿量、體重增長的情況,並且要取嬰兒的新鮮大便進行常規檢查,經醫生檢查後,方可診斷為生理性腹瀉。
3. 如何護理腹瀉寶寶
寶寶拉稀,又臭又臟,還不停地哭鬧。在家中,父母該如何護理呢?
1)及時補充液體
護理腹瀉寶寶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從葯房購來的口服補液鹽按指示用液體沖調至要求的濃度,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為原則。
還可以給寶寶喝些胡蘿卜汁。鮮胡蘿卜250克洗凈切碎入鍋,加細鹽3克,適量水煮爛後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瀉作用。
2)及時調整飲食
腹瀉寶寶飲食治療的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母乳喂養的寶寶應繼續母乳喂養,若寶寶不是母乳喂養,可用其日常食用的奶或奶製品繼續喂養。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如蘋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蘋果湯,蘋果1個洗凈切碎,加鹽0.8~0.9g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蘋果內含有鞣酸,具有止瀉作用。還可以喂些粥、面條、雞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細、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瀉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予不易消化的食物。
3)做好消毒衛生
護理感染性腹瀉的寶寶,應做好消毒隔離,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曬。護理寶寶後的雙手應反復清洗後,再做其它事情。
4)保護好寶寶的小屁屁
由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因此,寶寶每次排便後,媽媽都要用溫水(盡量不要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小屁屁,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發紅了,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乾燥,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
5)注意觀察記錄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為醫生制定治療計劃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6)腹部保暖切莫忘
腹瀉的寶寶往往因腸道痙攣引起腹痛,腹部保暖可緩解腸道痙攣,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寶寶睡覺時應蓋好腹部,防止受涼;環境溫度過低時,可用熱水袋熱敷,但應掌握溫度避免燙傷寶寶;喝些熱飲料或用溫手揉摸寶寶的腹部。
請注意觀察,寶寶有無食用某種食品後發生的特異性腹瀉,若有,請就醫以排除食源性、過敏性疾病。
I. 9個月寶寶拉肚子吐怎麼辦 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嗎
對於腹瀉寶寶來說,合理用葯和飲食調節都很重要,所以新媽媽們在寶寶腹瀉時不要擔心,也要寶寶稚嫩的胃腸再受到侵害。 刮痧: 主刮脊柱兩旁,臂內側直至肘窩、天樞、足三里。嘔吐加刮內關經穴部位,腹脹加刮里內庭經穴部位,發熱加刮合谷、曲池經穴部位,瀉甚加刮陰陵泉經穴部位。操作方法,輕刮以上各經穴部位3分鍾左右。 另外,還可以給寶寶適當添加益生菌, obabyl 能夠緩解寶寶拉肚子的現象,並且能幫助寶寶改善腸胃,提高寶寶的免疫力。